標準解讀

GB 25285.2-2010 是一項中國國家標準,專注于規定爆炸性環境中的爆炸預防和防護措施,特別針對礦山環境。該標準的第二部分詳細闡述了礦山爆炸預防和防護的基本原則與方法,旨在減少礦山作業中由可燃性氣體、粉塵等引起的爆炸風險,保障人員安全及生產安全。

標準內容概覽

  1. 范圍與適用性:明確了本部分標準適用于各類礦山,包括煤礦、金屬礦與非金屬礦等,規定了在這些環境中預防和控制爆炸的基本原則與實際操作方法。

  2. 術語和定義:對涉及爆炸預防和防護的關鍵術語進行了解釋,確保讀者對專業詞匯有統一的理解基礎。

  3. 基本原則:概述了爆炸預防的核心原則,強調通過識別爆炸源、評估爆炸風險、采取適當控制措施來消除或減少爆炸的可能性。這包括但不限于良好的通風系統設計、使用防爆設備、實施靜電控制以及限制易燃物質的積累。

  4. 風險管理:介紹了風險評估的方法,要求礦山企業根據工作場所的具體條件進行爆炸危險辨識,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計劃,包括定期檢查、監測和維護措施。

  5. 防止爆炸發生的措施

    • 工程控制:強調通過工程手段如隔爆、抑爆、惰化等技術來阻止爆炸的發生或限制其影響范圍。
    • 管理措施:包括培訓員工、建立應急預案、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等,以提升整體的安全管理水平。
    • 個人防護裝備:規定在必要時應為工作人員配備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以減少爆炸事故對人員的危害。
  6. 爆炸發生后的應對措施:闡述了爆炸應急響應程序,包括疏散、救援、事故調查與分析,以及事后恢復與改進措施,確保迅速有效地處理事故,減少損失。

  7. 監督與檢查:說明了對礦山爆炸預防和防護措施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檢查要求,確保各項措施得到有效實施和持續改進。

實施指導

標準還提供了實施上述原則和方法的具體指導,幫助礦山企業建立健全的爆炸預防和防護管理體系,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手段相結合,實現安全生產。

注意事項

雖然未直接使用“注意”等詞語,但整個標準貫穿著對細節關注和嚴格執行的要求,提醒相關機構需依據標準具體條款,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系統地進行爆炸風險防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25285.2-2021
  • 2010-11-10 頒布
  • 2011-09-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 25285.2-2010爆炸性環境爆炸預防和防護第2部分:礦山爆炸預防和防護的基本原則和方法_第1頁
GB 25285.2-2010爆炸性環境爆炸預防和防護第2部分:礦山爆炸預防和防護的基本原則和方法_第2頁
GB 25285.2-2010爆炸性環境爆炸預防和防護第2部分:礦山爆炸預防和防護的基本原則和方法_第3頁
GB 25285.2-2010爆炸性環境爆炸預防和防護第2部分:礦山爆炸預防和防護的基本原則和方法_第4頁
GB 25285.2-2010爆炸性環境爆炸預防和防護第2部分:礦山爆炸預防和防護的基本原則和方法_第5頁

文檔簡介

ICS2926020

K3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252852—2010

.

爆炸性環境爆炸預防和防護

第2部分礦山爆炸預防和防護的

:

基本原則和方法

Explosiveatmospheres—Explosionpreventionandprotection—

Part2Basicconcetsandmethodoloforminin

:pgyg

2010-11-10發布2011-09-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252852—2010

.

目次

前言…………………………

引言…………………………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2

術語和定義及縮略語……………………

33

危險識別…………………

46

危險評定要素……………

56

通則……………………

5.16

確定爆炸性環境出現的可能性和量…………………

5.27

確定有效引燃源的存在………………

5.38

評定爆炸可能產生的效應……………

5.49

消除危險或將危險降至最低程度………………………

69

基本原理………………

6.19

避免出現爆炸性環境或減少爆炸性環境的量………

6.210

危險環境條件分級……………………

6.311

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避免有效點燃源的設計和制造要求………

6.4、11

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降低爆炸效應的設計和制造要求…………

6.5、15

應急措施提供…………………………

6.616

爆炸預防和防護用測量和控制系統的原則…………

6.716

使用信息…………………

717

通則……………………

7.117

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的資料………………………

7.2、17

試運行維護和修理時防止爆炸的資料……………

7.3、18

資質和培訓……………

7.418

附錄資料性附錄分級和危險環境條件之間的關系………………

A()19

附錄規范性附錄潛在爆炸性環境用工具…………

B()20

GB252852—2010

.

前言

本部分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

爆炸性環境爆炸預防和防護包含以下兩個部分

GB25285《》:

第部分基本原則和方法

———1:;

第部分礦山爆炸預防和防護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2:。

本部分是的第部分

GB252852。

本部分是參照爆炸性環境第部分礦山爆炸預防和防護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EN1127-2:2002《2:》

英文版制定的

()。

本部分與技術上的主要差異有

EN1127-2:2002:

為了與類型表述趨于一致本部分將原標準中的級設備分別對應于本部

———GB3836.1,M1、M2

分的級設備

Ma、Mb;

原標準中與標準使用國法規有關的內容直接使用我國煤礦安全規程的內容如瓦斯濃度超

———,《》,

過必須停止工作甲烷傳感器的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和斷電的場所范圍復電濃度等

1.0%;、()、;

煤礦手持式儀器儀表煤電鉆外殼用輕金屬材料的應用等

———、(6.4.4)。

本部分的附錄為資料性附錄附錄為規范性附錄

A,B。

本部分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防爆電氣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SAC/TC9)。

本部分主要起草單位南陽防爆電氣研究所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國家防爆電氣產品質量

:、、

監督檢驗中心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付淑玲張剛陳在學劉春富侯彥東付文俊溫永言李長錄劉姮云

:、、、、、、、、。

本部分于年首次發布

2010。

GB252852—2010

.

引言

針對礦山爆炸性環境的特殊考慮爆炸可能源自

,:

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加工或應用的材料如開采過程中獲得的礦物

———、,;

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釋放的材料

———、;

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相鄰的材料

———、;

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的制造材料

———、。

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的爆炸防護取決于

、,:

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的設計和制造

———、;

規定用途

———;

環境條件

———;

開采和接觸到的材料同時

———,

本部分還涉及一些因素如在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的設計制造期間制造商應考慮它們的用途及

,、、,

如何使用只有采取這種方法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的固有危險才能降低

。,、。

注當評價車間的爆炸危險性和選擇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時本部分還可作為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使用者的

:、,、

指南

礦井是瓦斯礦井還是非瓦斯礦井決定于開采的礦物或材料以及在開采中是否出現瓦斯通常所

,。,

有煤礦視為瓦斯礦井然而非煤礦井也可能出現瓦斯像在鄰近含油層開采礦物或開采過程對未開

。,,、

采煤層的破壞或礦井出現可燃氣體噴出

、。

在開采可燃性礦物的礦井中因為小顆粒的礦物可能被吹入空氣與其形成能迅速燃燒的粉塵空氣

,,

混合物它可能有爆炸危險可燃性粉塵具有爆炸危險性當形成爆炸性粉塵空氣混合物時或者沉積

,。(),

在井下巷道的地面和側壁它們會被瓦斯爆炸沖起來在后一情況中由于可燃性粉塵被爆炸波揚起

,。,,

爆炸猛度成數倍增大同時加快火焰沿巷道的傳播

,,。

該爆炸性環境危險的出現及其后果對不同的礦井是不同的這決定于礦井類型巷道布置礦物開

,,、、

采瓦斯和或易燃粉塵的出現

、/。

在煤礦由于采礦活動與煤天然地聯在一起的瓦斯和煤塵將釋放出來由于所采取的預防措施

,,。,

不可能完全排除爆炸性氣體空氣混合物和爆炸性粉塵空氣混合物的形成因此潛在的爆炸危險性是較

,,

大的

瓦斯空氣混合物通常用通風方式稀釋或經采礦巷道排到地面所以在正常工作中可燃氣體的

,,,,,

量保持在遠低于爆炸下限然而由于系統失靈如通風機故障突然的大量可燃氣體涌出可燃氣體

。,()、(

突出或由于通風壓力下降或煤產量增大引起的可燃氣體釋放加大因此可能被超過允許的可燃氣

)、,,,

體濃度由這種方式引起的爆炸性環境通過限定空間和或時間可能不正好在事發點引起危險但在

。,/,,

逃逸通道回風道以及在采礦設計中與之相連的其他采礦建筑中可能構成危險

、,。

煤塵空氣混合物一般通過對粉塵源的灑水平巷掘進機上的除塵系統抑制和或用惰性粉塵處

,、,/

置以降低潛在的爆炸性然而假如爆炸性粉塵可能為空氣攜帶如煤炭轉載點煤倉及其他運輸系

,。,,、

統爆炸危險性還是存在的

,。

與地面工業不同在瓦斯礦井中電氣和非電氣設備采礦人員一直與氣體和或粉塵空氣混合物接

,,、/

觸在不利條件下這些混合物可能形成爆炸性環境因此出現危險時防止爆炸人員撤離需要特別

,,。,、,

嚴格的安全要求由于井下氣體粉塵爆炸可能造成毀滅性影響井下采礦僅允許在爆炸范圍之外

。/,

進行

GB252852—2010

.

與不包含礦井不同地面爆炸性環境中的術語區不適用于暴露在爆炸危險

GB25285.1—2010(),“”

中的井下作業場所的分類因為通常在地面爆炸性環境中這一術語代表的是一個穩定的技術裝備周

。,,

圍特定空間如帶固定裝置的化學車間及圍繞制造過程的特定界限因此同時涉及采礦工業和非采

,,。,

礦工業對于采礦工業用類設備對于非采礦工業用類類設備

,Ⅰ,Ⅱ、Ⅲ。

在瓦斯礦井中在特定工作區決定采礦工人是否能進行作業取決于特定時間內經常出現的環境

,,,

條件傳統上采用安全系數常用做法是如果環境條件達到相關法規規定的甲烷瓦斯在空氣中的爆

。,,()

炸下限規定的濃度設備要斷電或進行安全處理礦工要從工作區撤離國家煤礦安全規程

(LEL),、,。《》

對此有著全面嚴格規定例如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采區回風巷采掘工作面回

,《》(2010):“、

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

1.0%1.5%,,,,

行處理關于甲烷傳感器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和斷電范圍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六

。”、、,《》(2010)

十八條中表有嚴格規定

3。

在本部分中提出了兩個危險條件即

,:

2級危險條件潛在爆炸性環境空氣中甲烷濃度在低于爆炸下限的范圍內或高于

():0%~LEL(),

爆炸上限的范圍內

UEL()~100%。

1級危險條件爆炸性環境空氣中甲烷濃度在的范圍內

():LEL~UEL。

在級危險條件的采礦作業中僅允許使用級設備級設備具有很高的固有安全等級在

1,Ma。Ma,

爆炸性環境中級設備如電話機可燃氣體測量設備即使在罕見的設備故障條件下也能連續工

,Ma(、)

作這是由于級設備有兩個獨立的保護措施或雙重安全系統確保的

,Ma。

在級危險條件的采礦作業中級和級設備都可以使用級設備具有高的安全性適

2,MaMb。Mb,

用于采礦工作條件在爆炸性環境中級設備應能斷電或進行安全處理

。,Mb。

注設備斷電復電或進行安全處理及其瓦斯濃度限值等必須遵循國家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1:、《》。

注在特殊條件下在爆炸性環境中可能需要短時間內運行級設備可能是必需的如礦工帶著點亮的級

2:,,Mb,Mb

帽燈從高瓦斯濃度的工作區撤離時當礦工佩戴救護器做恢復工作或啟動瓦斯排放系統時

,、。

級和級設備僅能在制造商規定的功能特性下工作只有這樣設備才保證相應的安全

MaMb,,

級別

煤礦安全生產必須遵循國家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國家煤礦安全規程對礦井瓦斯測定的地

《》。《》

點時間方法以及對測定結果的處置等都做了明確規定假如瓦斯達到規定的限值手動或自動切斷

、、,,,

設備電源與不同把爆炸性氣體和由爆炸性粉塵引起的危險再細分這種方法對

。GB25285.1—2010,,

煤礦井下場所不建議使用因為井下采礦作業的危險可能由瓦斯和可燃性粉塵云同時引起因此防爆

,。,

措施總是涵蓋由瓦斯引起的危險和由可燃性粉塵引起的危險

大量的研究表明煤塵空氣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是瓦斯空氣混合物最小引燃能量的數百

,/(MIE)

倍煤塵顆粒的最大試驗安全間隙比瓦斯最大試驗安全間隙大一倍因此設計制造用于瓦斯

;(MESG)。,

空氣混合物的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也適用于煤塵空氣混合物

、,。

瓦斯和煤塵試驗數據的比較僅相對于大氣當考慮煤塵堆積時在該情況中設備堆積有煤塵的表

。,,

面的最高表面溫度對于類設備限為它低于瓦斯的最低點燃溫度對此要求采取附加預防

,Ⅰ150℃,,,

措施

還應關注在煤礦和非煤礦山可能存在一些區域沒有瓦斯但卻存在可燃性粉塵引起的爆炸危險

,,。

GB252852—2010

.

爆炸性環境爆炸預防和防護

第2部分礦山爆炸預防和防護的

:

基本原則和方法

1范圍

本部分介紹了礦井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的設計和制造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采礦工業的爆炸預防

、,

和防護提供了通用指南

本部分適用于擬用在礦山井下部分和存在瓦斯和或可燃性粉塵危險的地面裝置部分的類設備

/Ⅰ、

防護系統和元件

注關于特定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的詳細信息由相應的專業標準規定防爆措施的設計和實現需要可燃性物質

:、。,

材料和爆炸性環境的相關安全數據

()。

本部分規定了對可能導致爆炸的危險情況的識別和評定的方法以及與安全要求相適應的設計和

,

結構措施這通過以下方面實現

。:

危險識別

———;

危險評定

———;

消除危險或使危險降至最低程度

———;

使用信息

———。

設備防護系統和元件的安全可通過消除危險和或限定危險來實現即采取下列方式

、,/,:

通過設計降低危險

a);

采用安全防護裝置

b);

利用使用信息

c);

采取附加預防措施

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