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是全國最大的僑鄉。祖籍廣東的華僑華人有2000多萬,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祖籍廣東的港澳同胞有500多萬人。省內的歸僑、僑眷、港澳同胞親屬也有2000多萬人。海外華僑、港澳同胞歷來具有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他們與廣東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聯系日趨密切,關注、支持家鄉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積極促進廣東與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經貿、科技交流合作,為發展廣東外向型經濟,推進廣東兩個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左”的思想政治路線得到徹底糾正,我國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充分調動,僑務工作重現生機,特別是全面落實各項僑務政策,進行了撥亂反正。這一切極大地增強了海外華僑、港澳同胞心向祖國的凝聚力,激發了他們愛國愛鄉的滿腔熱情,調動了他們熱切支持和參與祖國家鄉建設的積極性。他們不僅直接投資廣東的經濟建設,還無償捐款捐物,大辦公益福利事業。據不完全統計,從1978年到2001年間,廣東各地接受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自愿捐款贈物總值達309億元,捐贈者人數達數萬人,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個人捐款總金額最高的達到數十億元,捐贈項目最多的達到100多項。祖籍廣東的華僑、港澳同胞的捐贈,遍及省內務行各業,有力地促進了廣東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捐資辦學、扶助教育發展。這是華僑、港澳同胞愛國愛鄉、熱心捐贈的最集中表現。據統計,20年來,華僑、港澳同胞在廣東捐資辦學折合人民幣約50億元,興建、擴建了大中小學校17763間,捐贈了大批現代教學、科研、電教設備、儀器和圖書資料等,占全省接受華僑、港澳同胞捐贈總額15%。由于僑港胞的熱心支持,我省順利辦起了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綜合性大中專院校,比如汕頭大學、五邑大學、嘉應大學等,有力促進了我省教育和人才培養。一些華僑、港澳同胞更熱心扶助貧困山區發展教育,積極捐資扶教。還捐資設立各種類型的獎教獎學基金會,促進廣東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海外僑胞、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使廣東科教興粵的進程加快,有利于提升整個教育水平和經濟整體素質。捐資興建醫院,發展衛生事業。改革開放以來,華僑、港澳同胞捐贈支持廣東發展醫療衛生事業,興建擴建醫院、衛生院、門診部2104所,捐贈醫療設備一大批,為發展廣東衛生事業起了積極作用。僑港胞捐建的醫院、衛生院、門診部遍布全省各地,其設施齊備、科目齊全,其中有不少醫院建成了當地規模最大、醫療技術力量最強、功能齊備的現代化醫療基地(如潮洲市中心醫院、臺山市人民醫院、中山市人民醫院等(,大大提高了廣東僑鄉醫療衛生能力,特別是在鄉鎮、山區捐建了數百所衛生院,改善了鄉村落后的醫療保健條件,解決群眾看病難的問題。不少僑港胞還為大型醫院的科研捐贈了巨額資金,成立基金會,扶助廣東培養醫學人才。1998年全省102個縣級以上醫院和101個鄉鎮衛生院分別被評為廣東“百佳文明醫院”和“百佳文明衛生院”,其中80%以上屬華僑、港澳同胞捐建的醫院和衛生院。建橋筑路,促進僑鄉交通建設。20年來,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扶持僑鄉發展交通運輸事業熱情不減,共捐建了橋梁3361座,修筑公路18537公里。華僑、港澳同胞捐建的橋梁,是全省1997年底擁有橋梁總值的19.46%,修筑的公路占全省新增公路數的46.7%。目前,廣東100%的鄉鎮和97%的管理區通了公路,省內公路的通車里程、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一級公路、水泥路面擁有量和公路密度等指標均居全國首位。在這方面,僑港胞功不可沒。可以說,華僑、港澳同胞積極捐建路橋,大大促進了僑鄉經濟的發展和投資環境的改善。捐贈生產資料和設備,促進工農業生產。華僑、港澳同胞一貫關心家鄉的工農業生產,支持家鄉的生產建設。長期以來,他們根據廣東工農業生產發展的不同階段,以及各個地區不同的情況和具體需求,不斷捐贈工業生產設備、生產線、原材料、興建工廠企業,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和資料,開發新產品;捐贈大批衣用工具、設備、種苗、飼料、原材料,開發荒地等等。特別是向家鄉的僑屬贈送小型生產設備,辦起大批僑屬企業,繁榮僑鄉經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歸僑、僑眷利用旅外鄉親支助興辦的各類企業達4.2萬家,投資金額17億元,引進各種生產設備3.6萬臺(套),就業人員55萬人,主要從事服裝、五金、玩具、家電、食品等行業;興辦開發性農業8100宗,開墾荒地10多萬畝。這些企業和開發性農業,成為了鄉鎮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捐建各種文體設施,發展文化體育事業。華僑、港澳同胞為僑鄉的文化體育發展傾注了心血和精力。他們資助興建、擴建了大批體育館、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文化中心、影劇院,舉辦了各種各樣的書畫美術展、文娛活動、體育比賽等,推動了廣東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據統計,僑港胞在我省共資助建設了圖書館、影劇院、文化宮等設施599項,獨資或與當地政府合資興建一批較大型體育館。并培養涌現了一批優秀文化體育人才,促進了僑鄉的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了僑鄉的整體文化素質。興辦福利事業,改善僑鄉人民生活。華僑、港澳同胞對家鄉福利事業向來樂善好施。主要體現在:捐資興修水利,改善僑鄉飲水設施,共捐建改造自來水工程2468項;尊老愛幼,共捐建敬老院、托兒所、幼兒園1966間;慷慨賑濟水災、旱災;扶貧濟困;捐建僑聯大廈、建立各種福利性基金會等等。僑港胞興建的這些福利事業,對提高僑鄉人民生活福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多華僑、港澳同胞心懷祖國、情系故鄉、樂善好施、濟貧救難不甘人后,一樁樁善事好事數不勝數,他們的拳拳赤子心、悠悠故鄉情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最有代表性的,著名實業家、香港長江實業(集團)主席李先生,自1980年至今,共捐款20億港元建設汕頭大學,使該校成為了一所省屬綜合性新型大學;還捐資2000萬港元參與設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捐資6182萬港元在潮州貧困山區興建70所基礎小學、體育館、殘疾人活動中心等。原香港總商會會長、金利來(遠東)董事局主席曾先生,先后在北京、遼寧、廣東等地慷慨捐資興辦公益事業總值達人民幣數億元,其中捐資1億港元設立“教育基金會”,捐資近億元人民幣在梅州市發展興學育才、修橋筑路等公益事業,香港石先生,一生熱心文化事業,1978年以來向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140多個城市的500多個單位贈送價值超過1.5億元的300萬冊珍貴圖書,僅佛山、南海市圖書館就分別接受其價值170萬與200多萬港元的圖書,石景宜先生于1997年還向佛山贈送珍藏多年的書畫作品9000余幅及文藝類藏書15萬余冊,并在國內多所大學設立80多個永久性“藏書閣”。香港著名實業家伍先生,對故鄉一往情深,多年來偕其家庭成員鼎立支持五邑地區文教事業,先后捐贈8250萬港元建設大學及臺山多間中小學等50多個項目。早在宋元時期,就開始有粵籍人士移居海外,主要是到東南亞的印支半島、印尼諸島、呂宋島的沿海地區。至明朝和清初,繼續有廣東人移居海外,進一步散布到東南亞各地。清朝中后期開始,廣東向海外移民逐漸增多,不僅移往東南亞各地,還開始涌向世界各地。清末民初時期,形成移民高潮,以契約勞工、自費留學、投親靠友等形式為主,大量涌向美加地區以及英屬、法屬海外殖民地(東南亞、大洋洲、東南非洲和中美諸島)。二戰后,出現世界性的華人大遷移,許多原居東南亞和非洲的粵籍華僑華人遷移到北美、歐洲和大洋洲;同時,因受國內戰爭的影響,也有相當部分的廣東人移居北美、南美。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廣東大批華僑華人(主要來自東南亞地區)回國參加新中國的建設;自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向外移民因涉外婚姻、留學、投親靠友和投資創業等原因而逐漸增加,形成一個新的高潮。在,東莞正處于經濟的發展、起步階段,基礎薄弱,財力不強,面對種種困難。東莞市充分利用起港澳海外鄉情資源豐富的優勢,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培訓取證協議書范本
- 買房過戶委托協議書
- 品牌委托協議書范本
- 投標保密協議書模板
- 項目幫扶協議書范本
- 提供員工宿舍協議書
- 委托出售居間協議書
- 企業夫妻財產協議書
- 職工社保補繳協議書
- 中專學生協議書范文
- 撤銷自助銀行的批復
- 《蜀相》教案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2018容器支座第2部分:腿式支座
- 《道德與法治》三年級學情分析
- 中英對照版-中文版-The-Dead-By-James-Joyces死者-詹姆斯-喬伊斯
- SL721-2015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
- 2024年廣東省萬閱大灣區百校聯盟中考一模數學試題
- 《短視頻拍攝與制作》課件-3短視頻中期拍攝
- 數字貿易學 課件 馬述忠 第13-22章 數字貿易綜合服務概述- 數字貿易規則構建與WTO新一輪電子商務談判
- 2024年電路保護元器件行業營銷策略方案
- 污泥技術污泥運輸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