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案14篇_第1頁
四年級語文教案14篇_第2頁
四年級語文教案14篇_第3頁
四年級語文教案14篇_第4頁
四年級語文教案14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四年級語文教案14篇四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留意積累語言。

3、聯系上下文或生活閱歷,借助旁批領悟課文內容,感受魚販們的歡樂。培育學生面對生活主動樂觀的看法。

一、結合實際,談話導入

老師:同學們,平常你們到魚市場買魚,的感受是什么?學生各抒己見。今日,老師帶同學們漂洋過海,去西雅圖一個特別的魚市場走走,看看這個魚市場給我們的感受是什么。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留意讀準“媲”字的聲母。

(2)學生反饋讀課文狀況。

(3)同桌分段輪讀課文,留意讀通課文。

2、依據旁批提示細讀課文,理解課文。

老師:同學們,在這個異國他鄉的西雅圖魚市場,你的感受是什么?(這里的人都很歡樂)你從哪里知道的?(依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學習課文相應部分)

(1)魚販們的歡樂。

①“那天,天氣不是很好,但市場并非……這是多么和諧的生活,充溢樂趣和歡樂。”

A、指導朗讀,感受魚販充溢樂趣和歡樂的生活,體會魚販的歡樂心情。

B、魚販們過著“和諧的生活”,還可以說過著()的生活。

②“與其每天埋怨沉重的工作……魚販們創建出了魚市場中的奇跡。”

A、說說魚販們是怎樣把“苦日子過甜的”。

B、“一個創意接著一個創意”,你能說說他們會怎樣創建性地工作嗎?

C、采納多種形式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魚販們對待生活、工作的歡樂情感。

(2)顧客的歡樂。

①“這樣的工作氣氛還影響了旁邊的上班族……心里好像也會悟出一點道理來。”

A、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顧客是歡樂的?(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B、“心里好像也會悟出點道理來”,悟出什么道理?

②指導朗讀,感受顧客的歡樂之情。

3、品讀課文,觀賞課文。

老師:自己再自由讀課文,看看你特殊觀賞哪些語句,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溝通。

三、拓展延長

老師:同學們,莫非生活中就只有魚市場有歡樂?想想,哪里還有歡樂?

補充:的歡樂

老師:同學們,只要我們樂觀地對待學習、生活,主動地享受學習、生活,那咱們到處都會擁有歡樂。

四、作業

書寫生字。

四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能正確地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7個生字;讀寫“安靜”等9個詞語,依據上下問理解“若隱若現”等詞語的意思;會用“漸漸、復原”造句。

2、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依次或參考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給課文分段。

3、能背誦課文3、4自然段,積累語言。

4、通過同伴互助的學習,依據所學的課文,用自己的話來介紹錢江潮,發展語言。

5、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了解錢塘江大潮壯美奇妙的自然現象,激發學生對家鄉的驕傲感以及酷愛大自然、酷愛祖國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閱讀,初步了解對潮的一般寫法;讓學生學會搜集信息,激起對潮文化的探究。

【教學重點】

依據上下文理解詞語,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讀,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美奇妙。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介紹錢塘江大潮。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自學能正確地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7個生字;讀寫部分詞語;讀通課文,理清課文的依次,初步學會分段。

2、學習課文第一段,依據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安靜”等詞語的意思;了解觀潮勝地的景物及江面的特點;體會人們等待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心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依據圖片,通過自主選擇內容,用自己的話介紹潮來前的觀潮勝地的狀況。

〖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去過鹽官看過潮嗎?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地說說錢江潮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錢江潮是我們海寧人的傲慢,海寧潮壯麗天下無已家喻戶曉。凡是去看過潮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贊美。

有一個人,他也看了潮,還寫下了一篇文章,今日,我們一起去學習,共享他看了潮后的感受。

出示:

觀潮

讀課題:

說說課題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按怎樣的依次寫的?如你在讀的過程中發覺了什么問題,請提出來。

2、讀后溝通:

指名讀生字,同桌相互檢查生字的讀音。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按怎樣的依次寫的?

(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

3、學習分段:

⑴課文可以怎樣分段,你的理由是什么?

⑵學習閱讀提示,明白分段的方法。

⑶小結方法:

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或時間依次:早上、午后、霎時。

4、質疑:

你在讀課文時,發覺了什么問題?

三、學習課文,感悟特點

1、默讀課文第一段:

給你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什么?為什么?

2、溝通:

⑴將你讀了后留下很深印象的內容與同伴溝通一下。

⑵讀江面的句子,體會其特點:

寬敞、安靜、橫臥、覆蓋、薄霧。

⑶讀人們的句子,體會心情:

人山人海、昂首東望。

⑷理解:

昂首東望

你能演示一下嗎?

⑸自由選擇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3、觀賞課件:

鹽官的風光。

4、說話練習:

今年的觀潮日又來了,古鎮鹽觀迎了前來觀潮的各地摯友,潮還沒來,可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你是一名中央電視臺的播音員,你怎樣將眼前的狀況介紹給觀眾摯友呢?

(自由打算。)

(提示:可以利用第一段課文內容。)

5、溝通:

⑴學生展示。

⑵剛好評價。

6、小結:

我們在作介紹時可以充分利用課文內容,將它變為自己的語言。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小結學習,留下問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已了解了潮來前,江面是______人們_____。

為什么稱海寧潮為“天下奇觀”呢?下節課學習。

五、練習提高,拓展延長

1、寫一寫生字和詞語。

書寫指導:

鹽、昂、震

2、搜集有關潮的資料。

其次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其次三段,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品讀句子,感受潮的宏偉氣概。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積累語言。

3、通過同伴互助的學習,依據所學的課文,用自己的話來介紹錢江潮,發展語言。

4、激發學生對家鄉的驕傲感以及酷愛大自然、酷愛祖國江山的思想感情。

5、拓展閱讀,初步了解對潮的一般寫法;讓學生學會搜集信息,激起對潮文化的探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我們在上一節課已學了課文的第一段,了解了海寧鹽官是觀潮的好地方,農歷的八月十八是觀潮的好日子。在潮來前,江面是______人們_____。

這節課我們重點來探討上節課提出來的一個問題:

為什么自古以來,錢塘江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

二、品文賞潮

1、讀文:

自由讀課文2、3段,哪些地方能體現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找到句子后與同伴溝通一下,選擇你最感愛好的句子,讀一讀。

2、品文:

讀后溝通:

⑴隆隆的響聲悶雷滾動

一道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白浪翻滾白色城墻

千萬匹齊頭并進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⑵讓學生充分溝通學習所得:

讀句子──談體會到的──再讀句子。

⑶選擇你喜愛的句子讀一讀──溝通朗讀。

3、賞潮:

觀賞錢江大潮來時的錄像。

選擇一個畫面將你最喜愛的句子讀出來。

4、找出寫人們的句子,想一想: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你是海寧人,以前看過潮,今日學了課文,假如你是看潮人群中的一個,你將怎么做?

5、說潮:

有許多人還沒有看到過潮呢?你能依據課文的內容將這天下奇觀介紹給他們嗎?

自由打算,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的組合。

全班溝通。

6、學習最終一段:

⑴讀一讀:

哪些地方也能說明它是天下奇觀?

⑵讀后溝通:

余波漫天卷地

好久復原安靜

江水漲七八米

⑶想象說話:

面對滾滾而去的大潮,你此刻的心情怎樣?又想說什么呢?

同伴溝通──全班溝通。

三、總結贊潮

1、釋疑:

因為__________所以說錢塘江潮是“天下奇觀”。

2、贊潮:

你將怎樣讀課文的第一句,試一試。

四、拓展升情

1、同學們作者在觀了潮后按捺不住內心的激烈寫下了此文,他是按_____的依次寫的,將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氣概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也看過潮,也寫過文章。

2、讀一讀同學寫的觀潮的文章。

3、結束語:

錢塘江的大潮滾滾向前,它不僅是我們海寧一道漂亮的風景,它更像征了我們海寧人的一種精神,那就是猛進如潮,我們是潮鄉兒女,今日,我們還是學生,在學習上,我們也應發揚這一精神。

【設計的基本思想】

品文賞潮、溝通說潮、贊潮升情:

在品讀課文中,觀賞錢江潮的宏偉氣概,通過同伴的合作學習,用自己的語言介紹潮,發展語言,利用課文的空白點進行合志向象,贊美家鄉的潮,由此聯系到其精神,激發對家鄉的驕傲感。

四年級語文教案3

教材分析

這篇看圖學文有兩幅長城的彩圖和一篇短文組成,直觀的圖畫和詳細形象的短文緊密協作,表現了長城的宏偉壯麗和高大堅實,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才智和力氣,抒發了作者的民族驕傲感和對祖國的酷愛之情。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學生能課內外學問相結合,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內容;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視察點視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視察中綻開想象;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把視察、閱讀、想象結合起來,提高閱讀實力;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培育學生的民族驕傲感。

教學構想

教學本文時讓學生收集有關長城的古詩和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而后引導學生看圖,再結合文章來學習,通過閱讀來加深理解。

教學打算

布置學生購及有關長城的圖片或文字資料長城的風光資料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圖意及文章的內容,指導學生朗讀。

學生學習過程

一、默讀“導讀”,了解學習內容,明確訓練要求

二、出示長城的遠景圖,簡介:這是我國的長城,它是世界歷的宏大奇跡,你們知道有關長城的故事嗎?

1、請同學們講解,老師剛好加以表揚。

2、老師補充幾首古詩。

3、簡介長城: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各國為了相互地域,各自由形勢險要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了抵擋匈奴的侵擾,將原先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予以修繕,并且連貫起來。此后,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過,明代為了抵擋外敵,前后修筑18次,圖上的八達嶺長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三、視察圖畫

1、學生自己視察,有條理地進行視察,說說長城的形態、樣子,指名說說(特殊提問學習后進的同學,剛好加以激勵)。

2、同學間相互說。

3、自讀課文,看看文中怎樣描寫的?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找到長城的起始點,體會長城的長,請同學讀一讀書中有關“長”的語句。

2、自由讀第一段。

3、指名讀。

五、學習其次段。

1、再次視察長城的近景圖,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實,補充:八達嶺居庸關一代的長城,城墻高8、5米,厚6、5米,頂端厚5、7米,女墻高一米,的確又高又堅實。

2、指名讀其次段。

3、同位間指出垛口、城臺等的位置。

4、朗讀其次段。

六、自學第三段。

1、讀第三段,你讀懂了什么?

2、有感情地讀一讀。

3、理解“思索練習”3的前兩個句子的含義。

(1)“很自然地想起”是因為長城宏偉堅實,結構合理,誰來到長城也會想起古代的勞動人民,并發出由衷的感嘆。

(2)一個“才”,道出了勞動人民的艱辛與才智,充溢了對勞動人民的崇敬與贊美。

七、自學第四段。

1、自己學習,你讀懂了什么?

2、讀第四段,讀出驕傲之情。

八、小結。讀了本文,你有什么想法?多談一談。

作業設計

1、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

2、識記生字詞。

板書設計

2長城

宏大的奇跡高大堅實

歌頌勞動人民

課后小記

其次課時

教學內容

加深對長城的相識,理清課文的條理,激發愛國之情。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深化了解。

1、同學們說說自己收集的故事,老師賜予表揚。

2、聽了這些故事,大家談感想。

三、指讀課文,再聯系圖,了解長城的構造與用途。

四、進行朗讀訓練。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

五、理清課文條理。

六、指導背誦。

1、學生自由背誦,可一段一段地背誦,也可按自己的方法背誦。

2、老師指導后進的同學背誦。

3、指名背誦,溝通閱歷。

七、聽寫字詞。

八、請幾名同學當小導游,介紹長城。

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愛的段落。

2、把自己知道的有關長城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2長城

概述長城長城腳下、長城上感想

遠近

四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的內容,學習船長在緊急中堅決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2.學習用留意事物之間聯系的方法,深化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仿照、明顯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事情的發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聯系而產生、發展、改變的。

教學難點

學生相識事物在發展和改變中,要依據狀況的改變實行相應的堅決行動。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理清文章脈絡,概括段落大意。

(三)讀課文,初步相識事物是在聯系和改變中發生、發展的。

二、教學重點

(一)理清文章脈絡,概括段落大意。

(二)初步相識事物是在聯系和改變中發生、發展的。

三、教學難點

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日我們一起學習12課《跳水》,請大家齊讀課題,從題目中你們都知道些什么呢?

老師邊敘述邊板書課題:

(板書:《跳水》)

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設疑,綻開想象,使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愛好深化課文之中,由要我學自然變成我要學。

學生會提出很多問題。

如:誰跳水?為什么跳水?跳水的結果是怎樣的?等等。

(二)范讀課文,學生思索。

這篇課文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的一件什么事?

(一只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桅桿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緊急的時刻,船長吩咐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為安。)

課文中的人、物之間有什么聯系?請同學們用符號表示出來。

讓學生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既要動腦,又要動手,請幾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其他同學在本子上畫。

(三)分段、概括段意。

依據板書讓學生說一說事情發展的過程,初步相識事物是在相互聯系和改變中發生、發展、結束的。

誰來談一談事情的起因、發展、高潮、結果各是什么?

(起因:水手們取樂猴子,猴子非常放縱;發展:猴子逗孩子,孩子爬上桅桿追猴子;高潮:孩子走上高最的橫木,遇到生命危急;結果:船長吩咐孩子跳水,孩子得救了。)

依據事情發展依次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帆船上一只猴子非常放縱。其次段(第2、3自然段):講猴子戲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桿追逐猴子。第三段(第4自然段):講孩子走上最高的橫木,遇到生命危急。第四段(第5、6自然段):講船長吩咐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

(四)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2.讀準字音。

本課生字(艘、撕是平舌音,要留意讀準。)除生字外,還有些字的讀音須要留意。如:齜應讀z9。齜牙易讀成c9y2,這是錯誤的。

桅應讀w6i。易讀成w7i。

即應讀j0,不能讀成j@。

唬應讀成輕聲hu。

3.或結合課文內容說明詞語。

環游:環繞地球旅游。

風平浪花靜:指江、河、湖、海等水面上沒有風,沒有浪,非常安靜。

仿照:根據某種現成的樣子學著去做。

放縱:言行輕率,毫無顧忌。

快樂:①心情歡樂安逸;②戲弄別人,使自已興奮。

桅桿:船舶甲板上直立的高桿,用于掛帆或信號、裝置無線、支持觀測臺等。恐嚇:恐嚇;使膽怯 。

靈活:敏捷而奇妙。

齜牙咧嘴:形容兇惡或難受難忍的樣子。齜:(牙齒)露在外邊。咧:嘴角向兩邊延長。本課用來形容大猴子做怪相的樣子。

搖搖擺晃:搖擺不定。

瞄準:對準目標,使射出或扔出的東西命中目標。

心驚膽戰:形容特別膽怯 。

縱身:身體猛然向前或向上。

4.形近字組詞:

艘(五艘)撕(撕碎)

搜(搜集)嘶(嘶啞)

瞄(瞄準)桅(桅桿)

描(描繪)脆(干脆)

5.結合詞義,區分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

環游周游

緩緩漸漸

莊重莊重

沉痛哀思

矯捷強健

身軀身體

哭泣抽噎

慈愛慈祥

面龐面容

反義詞:

著急耐性

華蜜苦痛

慈愛威歷

醒悟迷惑

放縱規則

(五)分組讀課文。

分組讀課文,畫出不懂的問題,小組的同學相互解答,質疑問難。假如有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在講讀課文時大家共同解決。目的是培育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索的實力。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生詞。

四年級語文教案5

《球王貝利》教案

一、溝通資料,激發愛好

師:同學們,你們喜愛足球嗎?你們常常看足球競賽嗎?你喜愛那個足球明星?

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喜愛的球星。

問:這么多小球迷,那么你們知道球王貝利嗎?

請班上的小球迷介紹球王貝利。

貝利,身高1.74米,貝利是他的雅號。他1940年1O月12曰誕生在巴西的特雷斯科拉索內斯鎮的一個貧寒家庭,小時只能赤腳踢球。13歲時,起先代表當地的包魯俱樂部少年隊踢球,使該隊連續三年獲包魯市冠軍。這位天才少年引起人們注目,1956年,聞名的桑托斯隊邀其入隊,頭一年,即攻入32個球,成為該隊最年輕的射手。

1957年,未滿17歲的貝利首次入選國家隊,并首次參與世界杯賽,他以驚人的技巧馳騁賽場,使足壇驚呼:巴西出現了一位神童!在這位神童的激勵下,巴西隊愈戰愈勇,一一擊潰強勁對手,第一次為祖國棒回了世界杯。此后,在貝利統領下,巴西隊又奪得1962軍第7屆和197O年第9屆世界杯賽冠軍,貝利本人也成為至今世界上唯一一位奪得過三屆世界杯冠軍的球員。貝利被稱為“本世紀最宏大球星”,是世界上第一個3次被評為世界最佳足球運動員的超級球星。多次榮獲“世紀十大球員”、“世紀運動員”、“20世紀世界最佳運動員”等稱號。曾入高校深造5年,獲心理學、運動醫學等學科的學士學位。

20xx年12月,貝利榮獲國際足聯評出的“本世紀最佳足球運動員”稱號。

貝利在1978年掛靴后曾在11015年至11018年任巴西體育部長。11014年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友好大使。貝利愛好廣泛,11011年起先進入影壇,出演過十幾部影片,并導演過一部影片。

師:這么傳奇的人物,你們知道他是怎么勝利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球王勝利的經驗。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師:讀了課文你了解到了貝利的哪些狀況?請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

生:文章介紹了貝利小時候的故事,并對他的成就做了簡要的介紹。

2.出示課件相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踢盒箱揀殼誕鏟訓率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索:課文寫了貝利的什么事?

學生默讀,讀后用簡潔的話概括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四、自由朗讀課文,合作探究:

師:讀了貝利成長為“一代球王”過程中的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你發覺貝利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結合問題默讀課文,思索后和小組同學溝通自己的讀后體會,小組同學之間相互補充,充溢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引導學生結合詳細語句在班內談談談自己的體會。

如:從貝利利用一切機會想方設法練習踢球,可以看出他對足球的酷愛和執著;從貝利從買不起球到踢教練送的球再到參與球隊踢球,可以看出貝利的勤奮和進步等。

學生每溝通一處,老師引導學生充分進行閱讀,再讀中再次豐富自己的感受,同時進行閱讀指導,通過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三)了解更多關于貝利故事。聽下面的小故事,體會其中的包含的哲理。

《下一個球最好》

球王貝利不知道踢進過多少好球,他那超凡的球技不僅令千千萬萬的球迷心醉,而且經常使場上的對手拍手叫絕。有人問貝利:“你哪個球踢得最好?”貝利回答:“下一個!”

當球王貝利創建進球一千的記錄后,有人問他:“你對這些球中的哪一個球最滿足?”

貝利意味深長地回答:“第一千零一個!”

師: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學生溝通自己的感悟,老師依據學生的溝通進行小結。

人生真悟:

恒久不滿意,恒久不停止前進的步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要放松自己,因為我們應當明白,我們恒久是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去迎接你更大地輝煌吧。

四:了解更多體壇精英,感受人格魅力

師:你喜愛哪位體育明星?為什么?

把你搜集到的有關他的感人的事和同學們共享,也可以說說你自己的感受。

學生可以介紹他們輝煌的成就,也可以介紹他們勝利經驗中的感人故事。并和同學們談談在這些人物身上值得贊揚和學習的地方。

四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情景。

2.理解“這里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桂花。”一句話意思。

3.體會作者表達濃濃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童年是美妙,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回憶。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生活文章。(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老師:讀了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提出疑問)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愛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溝通。

(l)請學生選讀感愛好段落。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溝通、探討。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引導學生重點探究以下問題。

1.“我”為什么喜愛桂花?

①從文中找出“我”喜愛桂花句子讀一讀,說說“我”為什么喜愛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重點理解搖花時樂趣。

(l)為什么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2)畫出“我”搖桂花句子。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用勁地搖”。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情景。

③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雨”?

(3)指導感情朗讀。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家鄉童年時代‘搖花樂’,還有那搖落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思想感情。

四、課堂總結

1.課文通過回憶小時候搖桂花時好玩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童年往事無比懷念以及對家鄉酷愛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拓展延長

回憶一下自己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人和事?假如有,說給大家聽聽。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由于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文章,學生會很感愛好。老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和理解,自己發覺問題,并在讀書、思索、探討溝通中自己解決問題,駕馭學習方法。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童年生活,說一說不能忘懷人和事,在閱讀學習中培育口頭表達實力。

四年級語文教案7

一、復習導入。(4分鐘)

1.揭題:請大家把今日所學的課題齊讀一遍。齊讀、評價。

2.復習詞語:孩子們,昨天回家仔細完成作業的請舉手。(師評:嗯,我們要養成每天課后仔細復習的好習慣。)余老師得檢查一下,你們能夠把大屏幕的詞語都讀正確嗎?

3.回顧課文第一部分

師生接讀課文

請打開課本87頁。昨天我們一塊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一起相識了課文里兩位主要人物,他們是(板書:臺風和衛星),在波浪滔滔的海面上它們初次在相遇。臺風脾氣可不太好,剛睡醒就大聲嚷道,一二組讀(你是誰……),可小衛星卻鎮靜得很,他笑了笑說,三、四組讀(我是……)

二、精讀感悟3-7段。

過度:同學們,小衛星這一笑可惹來麻煩了!狂暴的臺風能繞過他嗎?(不會)你怎么知道的?那臺風緊接下來要說些什么?干些什么?衛星被欺壓了嗎?

1.默讀體驗。請同學們輕聲默讀課文3-7自然段,拿起筆用橫線畫出描寫臺風的有關句子,用波浪線畫出描寫衛星的有關句子。想想你從這些句子里你知道了什么,讀懂了什么?

2.自主默讀,師訓堂指導。

3.指名匯報,相機解詞品句。個人指導—小組指導——全班指導

【a.指名匯報】

【b.樹典型,教有感情朗讀。】

(_假如學生朗讀很精彩,可請其到講臺前,示范:語氣、動作、神情等。)

(預設1:他讀書很流暢,聲音也很洪亮,還很有感情。——師: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啊,你瞧他在讀書的時候,很會抓住“狂怒”這個詞語讀,語氣上用重音強調,表情也非常豐富。這就有是有感情的朗讀。你也想學學嗎?)相機套上頭飾

小結:看吧,朗讀是非常好玩的。你們可得要把這兩招牢記于心,熟能生巧啊。

【C.鞏固內化,自由朗讀。】

【d.全班溝通,指導讀第六段,解詞:談笑自若】

三、略讀8段。

經過一番較量,臺風最終(泄氣逃跑)齊讀第八段。

四、課堂升華,總結。

同學們,在課外收集資料的時候,你還知道衛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有親密的聯系嗎?(衛星電視,手機通訊,衛星定位,)

是啊,本事超群的衛星,你想用句什么話來夸一夸它呢?

余老師也作了首小詩:

臺風狂暴危害大,多虧衛星報告早。跟蹤監視甩不掉,科學防備災難少。

只要你對科學不管的探究和追求,不久你也能夠設計出為人類造福的衛星。下課。

四年級語文教案8

學習目標

①相識本課6個生字學寫14個生字。

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行,從中感受“自尊者獨立”的道理。

課前打算

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第一課時

●導入

同學們,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講做人要有尊嚴。今日老師介紹給大家的是一位外國的年輕人,從他的行為和做法中,會給我們許多新的啟示。

●學生自讀課文

①自學生字新詞。

②質疑問難。

③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①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和理解。

②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③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④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狀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課堂作業

①抄寫生字新詞。

②概括地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其次課時

●深化朗讀,品嘗詞句

①要求學生邊讀書,邊畫出:

描寫小伙子神態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忽然灰暗了”;

描寫年輕人動作的句子:“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年輕人立即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描寫年輕人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個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②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這些句子,從內容上體會思想。

③從描述中看,這個年輕人是個怎樣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點撥,揭示中心

①探討:年輕人的表現令人敬佩,更引發了我們的思索,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②齊讀課文最終一個自然段。

提問:這個年輕人是誰?是什么使他從一無全部,到擁有一筆計全部美國人艷羨的財寶呢?

引導學生深化體會誠懇的勞動和做人的品質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結合自身實際,談感受

激勵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什么時候都要靠自己的誠懇勞動來獲得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指導學生帶感情朗讀課文

①自由讀。

②指名讀。

③分角色讀。

●布置作業

依據教學的實際須要,可以出示有關“尊嚴”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讓學生讀一讀,并試著擬一條人生格言。可提示學生從“什么是尊嚴”和“尊嚴的意義”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溝通。

四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了解吉林霧凇的形成,觀賞奇妙而奇麗的霧凇景觀。

2、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用詞精妙,感受霧凇奇觀,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酷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課文其次節:霧凇形成的緣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師生共同觀賞圖片,問:這是一幅什么圖?(霧凇圖)板書課題并齊讀。

二、初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索:什么是霧凇?用課文里的一句話來回答。(生回答)

出示: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寒冷季節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聚而成。

2、自由輕聲讀,想想霧凇的形成必需要有哪兩個條件?(生回答)

三、學習課文其次自然段

1、請大家自讀課文其次自然段,讀后四人小組探討:這兩個條件吉林具備嗎?從哪里可以看出?(溝通)

2、吉林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霧凇的呢?請再讀課文其次自然段。(溝通)

3、出示:每當夜幕駕臨 ,……最終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

(1)自讀這段話,說說這段話什么地方寫得很美,你是怎么體會到的?

(2)溝通

(3)個別讀

(4)范讀(這段話寫得很美,能否給老師一個機會,讓老師也讀一讀,好的你們學習。)

(5)齊讀

過渡:同學們,老師到網上查找吉林霧凇的資料時期,找到了很多圖片,被圖片上的美景沉醉了,我把它們帶來了,正好一起共享一下,看看它們美不美。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配樂出示圖片(指導學生視察四幅圖,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2、同學們,課文第一自然段生動描繪了霧凇的漂亮景象,讓我們一起來觀賞一下。

出示:三九寒冷,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雪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射下,銀光閃閃,漂亮動人。

(1)輕聲讀,想想哪些詞寫出霧凇很美。哪些詞寫出霧凇名氣很大?

(2)個別讀

(3)男女賽讀

(4)小結(板書:著名全國)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想同學們對吉林霧凇的景象定是稱贊不已,那讓我們看看土生土長在吉林的人們是如何贊美這一美景的?

五、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指讀最終一個自然段,思索:吉林人是怎樣贊揚霧凇的?

2、回答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1)齊讀

(2)自讀思索,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3)溝通

(4)齊讀

3、同學們,假如你去了吉林,看到這么美的景象。你會如何贊美?

出示:看到這千姿百態的玉樹瓊枝,我會不由自主地贊美:xx

六、溝通資料:課前大家搜集了很多關于霧凇的資料,現在請大家溝通一下吧!

七、試試做做:吉林霧凇真是太美了,請你做一次小導游,帶領游客去領會一番

四年級語文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如同、像、仿佛,猶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酷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和文中的比方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漂亮。

三、教學教具:

掛圖、錄音機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揭示課題。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顆明珠。揭題后讓學生思索:從題目看,本文會寫什么內容?(描寫西湖的漂亮景色)讓學生簡潔說一說。

2、配樂范讀課文。

3、學生自讀課文。

⑴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⑶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他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不理解的地方。

4.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詞語:

杭州天堂遠眺掩映一般如同高雅溫柔秀美連綿起伏

⑵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重點讀準后鼻音、翹舌音)

⑶說明疑難詞意,了解詞語駕馭狀況。

⑷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

二、再讀生疑,研讀感悟

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書:山巒湖水

湖堤小島

華燈

學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⒌理解素有的意思。

⒍第一自然段告知我們什么?

三、指導朗讀

⒈老師啟發:我們讀了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體會了文中的美景。

你們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⒉學生提問。

⒊老師小結。

四、作業

⒈描紅;

⒉抄寫詞語;

⒊練習朗讀課文。

其次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運用比方手法對增加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如同”、“像”、“仿佛”、“猶如”等詞口頭造句。

3、憑借詳細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嘗,了解西湖的漂亮景色,激發學生酷愛大自然、酷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杭州被稱為——,而西湖就是——

師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著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這么美,你們想不想親眼去看一看?

二、學習其次自然段:

1、你站在西湖邊看到了什么?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其次段,看看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你最喜愛哪一句,為什么?

3、溝通。(相機指導朗讀)

4、齊讀。

過渡:站在西湖岸邊就能觀賞到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安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沉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學習。

要求:(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用圈出。

2.集體分析:

(1)指名答,板書

(2)你最喜愛哪個景點?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迎風飄逸,真令人賞心悅目。

(4)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愛的一個景點,美美地讀一讀。

(5)我們已經知道安靜的湖面如同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奇妙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說一句話嗎?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

(6)太美了!假如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開心、安逸)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終一句。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圖片,師配樂朗讀)

聽了老師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觀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你是否也想來美美的讀一讀呢?

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你覺得哪句話特殊美?

四、總結:

1、學到這里,你覺得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再次感受西湖的秀麗風光。

3、西湖,是一首詩,一幅自然圖畫,一個漂亮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忙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日的巡游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適宜。

五、作業

把你喜愛的一段背誦下來。

四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3、借助課文詳細的語言材料,領悟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段,反復誦讀,仔細體會,加深對祁黃羊以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理解課文最終一個自然段悼公所說話的意思。

教學媒體:投影

教學時間:三課時

板書設計:9祁黃羊

因病辭職

外舉解狐不避仇

內舉祁午不避親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讀好句子,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提題導入。

1、板書課題,認讀生字“祁”,指導書寫“祁”。齊讀課題。

2、學生圍繞課題質疑: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敘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檢查預習狀況:說說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在哪個國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隨機出示下列名稱:春秋晉國悼公祁午解狐

指導讀好上述名稱。

二、自讀課文,要求(投影出示):

1、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

2、朗讀課文,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3、思索: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敘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檢查。

1、投影出示下列詞語,留意讀準帶點字的讀音。

前鼻音:晉悼公人選舉薦慎重

后鼻音:興亡

翹舌音:合適召慎重

其它:中軍尉興亡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祁黃羊祁午

多音字:解狐

2、指導讀通下列句子。

(1)悼公馬上派使者去召解狐,沒想到解狐大病在身,臥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3)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3、內桌分自然段互讀課文后,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結合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預習時布置學生查字典):

征伐慎重舉薦使者

4、快速朗讀課文,說說課文敘述了祁黃羊的什么故事。

板書:舉薦人才

四、指導書寫生字。

1、給生字按結構分類。

左右結構:祁尉慎

上下結構:晉薦召

半包圍結構:選適避

獨體字:亡

2、說這些字哪幾個字比較簡單寫,哪幾個字的什么地方要提示留意。

祁:左邊是“礻”,而不是“衤”;右邊是“阝”,而不是“卩”。

選、適、避:“辶”的最終一筆要伸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

慎:右邊的“真”里面是三橫,不能少橫。

3、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邊描邊說出筆畫名稱,記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業:完成習字冊上的部分習字任務(字、詞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課文詳細的語言材料,領悟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段,反復誦讀,仔細體會,加深對祁黃羊以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一、復習。

1、朗讀字詞,留意加點字的讀音。

晉悼公人選舉薦慎重興亡

合適召慎重解狐

2、讀通重點句子。

(1)悼公馬上派使者去召解狐,沒想到解狐大病在身,臥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3)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3、聽寫下列詞語:興亡慎重舉薦當此重任

二、理清脈落。

1、默讀課文,思索:祁黃羊向悼公舉薦中軍尉人選,舉薦了哪兩個人?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

2、探討,板書:

因病辭職外舉解狐內舉祁午

依據上述依次,把課文分為三段。

三、導讀課文。

第一段.

1、自由朗讀,邊讀邊想:這段告知我們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探討、溝通。

3、指名朗讀其次自然段,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祁黃羊辭職的緣由。

其次段.

1、自由朗讀課文,在描寫人物對話時的神態的詞語下面做上記號,想想人物此時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從悼公的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悼公對祁黃羊的高度信任)

指導朗讀悼公的話。

3、投影出示祁黃羊回答的話,指名朗讀,說說自己人中體會到什么?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到的?(在“想了想”、“慎重”的下面加上著重號)

指導朗讀祁黃羊的話。

4、指名分角色朗讀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說的.話,指導朗讀,留意悼公說話時的神態(在“深感意外”下面加著重號)。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讀,說說從祁黃羊的回答中,你能體會到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公私分明心胸寬敞不計前嫌)

5、指導分角色朗讀對話:同桌分角色朗讀,指名分角色朗讀,小組分角色朗讀,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6、小結:祁黃羊外舉不避仇,真是個公私分明,心胸寬敞,不計前嫌的高尚之士。板書:不避仇

四、作業:

1、朗讀課文3遍。

2、辨字組詞。

普()薦()伐()悼()

晉()存()代()掉()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課文詳細的語言材料,領悟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3、歸納段落大意,按課文敘述依次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反復誦讀,仔細體會,加深對祁黃羊以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朗讀新詞。

2、聽寫課后習題3的詞語。

3、指名朗讀第一至七自然段。

二、導讀課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師讀第八自然段。

2、自由朗讀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讀。

3、當祁黃羊舉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時,悼公說了什么話?神態怎樣?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讀。

4、指名朗讀第十一自然段,探討:祁黃羊為什么要舉薦自己的兒子祁午?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

投影出示第十一自然段,在“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們仇人或親人”的下面加橫線。齊讀,問:祁黃羊一心想的是什么?

小結:由此可見,祁黃羊真是以國家利益為重,一心為公,不但外舉不避仇,還能做到內舉不避避親。板書:不避親

5、既然這樣,為什么祁黃羊不先舉薦自己的兒子祁午,而要先舉薦解狐呢?你是從什么地方發覺的?

投影出示,對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錯。”祁黃羊想了想,慎重地說。

“看來只有祁午能擔當此任了。”祁黃羊想了想,又慎重地說。

提示:祁黃羊前后兩次舉薦,說話時的神態有沒有不同?(在“想了想”、“慎重”下面加著重號)

從中你能看出祁黃羊是個什么樣的人了嗎?(祁黃著考慮的的確首先是真正能為國出力的能人)

6、引讀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讀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三、快速朗讀課文(或默讀),小小組合作探討各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溝通。

四、依據課文的敘述依次,復述課文。

1、理清依次:

因病辭職

外舉不避仇

內舉不避親

2、學生試口述,同桌互述。

3、指名口述。

五、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

2、說說祁黃羊是個什么樣的人。

六、作業:

1、寫了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舉薦慎重才能重任

2、照樣子寫詞語。

代替(“代”與“替”意思相近):

安危(“安”與“危”意思相反):

四年級語文教案12

一、設計理念: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教材在編排上強化了導語的導學功能,加強了單元內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整合性,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實行”小學語文單元整組主題教學”的模式,將全組課文放在單元主題的大環境下去學:先通過導讀課整體感知單元內容,再分別從4篇課文中體驗不同角度,不同季節的自然美景,最終再通過單元總結課整體感悟,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有的放矢,省時高效。因為《燕子》是精讀課文,因此教學中,要到處體現出精讀課文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分析中品嘗,在精讀中感悟。

二、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育酷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細致地視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三、教學思路: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自學字詞

1.用充溢激情的語言將學生引入本課的學習情境之中,激起學生自學生字生詞的欲望。

2.板書課題《燕子》,指導書寫“燕”字。

3.自讀課文,勾勾畫畫,自學生字詞。

4.溝通匯報學習字詞的狀況。

(設計意圖:三年級學生字詞的學習、駕馭還需老師在課堂上進一步引導,要留給學生足夠的學習字詞的時間,適時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與愛好,才能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把字詞學好學會。為理解課文內容打基礎。)

(二)設境激趣,讀通課文

設立競賽的機制,激勵學生讀通課文。

(設計意圖:在學會字詞,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上,激發學生讀通讀熟課文很有必要,“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課文,可以為下一環節的品讀感悟做好打算。)

(三)默讀感悟,小組探究

1.老師引導學生由讀通課文進入到下一個自讀感悟的環節,提出要求,提示學生拿起筆,邊讀書邊勾畫邊思索。

2.學生讀完,小組溝通匯報學習所得,相互啟發,進一步探究。

(設計意圖:做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打算,學習也是一樣。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他們依據老師的引導去自讀自悟,充分的思索,到學習課文的時候,他們就有話可說了。這就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并且在不斷的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實力。)

(四)老師小結學習狀況,制造懸念,激發學生下節課的學習欲望。

(其次課時)

(一)匯報收獲,研讀課文

1.過渡語引入。

2.學生匯報學習收獲,匯報前老師提示學生要按肯定的依次匯報。

3.在學生匯報的同時,研讀課文重點語句。

⑴研讀第一自然段。

A.用課件展示小燕子。

B.用縮句、擴句的方法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小燕子的方法。

C.通過設疑促思,來感悟作者突出小燕子特點的寫法。

D.用感悟詞語、體驗朗讀感悟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⑵研讀其次自然段。

A.引導想象春天的景色,課件展示春天的美景。

B.引讀長句“微風吹拂著……柳絲”實行縮句擴句的方式讓同學理解句子意思,并學習把句子寫美麗寫完整的方法。

C.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趕集”的意思,體會打比方的句子的妙處,感悟春天的生氣勃勃,萬物萌生的旺盛景象。

D.課件動畫出示小燕子,引導學生體會小燕子在春天里的作用。

E.指導朗讀。

⑶研讀第三自然段。

A.學生匯報小燕子出現的位置,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出現小燕子。

B.賞析“斜”、“掠”、“沾”等詞的妙用。

C.師生扮演小燕子,展示課文中對翱翔的小燕子的描寫,拓展聯系想象說話。

D.想象畫面,指導朗讀,通過讀引導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妙,激發對大自然,對春天的寵愛贊美之情。

⑷研讀第四自然段。

A.課件出示五線譜的圖案,引導學生想象燕子停留圖。

B.賞析“痕”的妙用。

C.引導學生體會打比方的妙用,學習作者表達的方法。

D.啟發想象,小燕子在電線上說什么了?

E.理解最終一句話的含義。

F.美讀感悟。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閱讀、感悟后,就會感覺有好多話要說出來,希望老師和同學共享自己的學習收獲,因此,營造自學思索和同等對話的良好氛圍,給學朝氣會,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老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并細心組織相關的教學活動,穿插進預設的教學方案,使師與生、生與生融為一體,共創和諧。)

(二)品讀課文,升華情感

創境激情,引導品讀,升華情感。

(設計意圖:有位名師說過:理解了再讀,就更有味兒了。的確如此,等學生們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后,再導讀,學生的情感就會與文本、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就會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借助朗讀,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水到渠成。)

(三)賞讀課文,指導背誦

1.配樂朗讀,享受美文的熏陶。

2.激情引讀,指導背誦。

3.集體背誦,抒發酷愛春天、酷愛大自然的情感。

(設計意圖:課后練習題中有一題,要求學生要把課文背下來。現實教學中,有不少老師把背誦課文的練習留到課下去完成,結果有的同學根本就不能完成。主要緣由是沒有給學生創設情境,沒有教給學生背誦課文的方法,讓學生死記硬背,他們確定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因此,把背誦放到課堂上來完成,讓學生學會背誦的方法很重要。)

(四)搜集資料,課外拓展

1.關于寫燕子的文章,關于燕子的學問還有許多許多,請同學們去查找來與大家共享!

2.在生活中留意視察小燕子,別忘了把看到的和大家說說。

(設計意圖:語文課就要有大語文的觀念,要把生活情景引入課堂,再把課堂延長到生活中去,讓學生感覺到處皆語文,語文即生活。)

(五)布置作業,鞏固學問

1.抄寫好詞好句。(必做)

2.以《我是一只小燕子》為題寫一篇小練筆(選做)

3.仿照自己喜愛的段落,寫一段話。(選做)

四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閱讀課外書籍要有選擇,初步駕馭選擇課外讀物的方法,培育選讀物的習慣。

2、使學生仔細駕馭讀書作記號的方法、要求、意義,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讓學生成為視察訓練的主體,體會留心視察四周事物的意義和留意點,養成視察的好習慣。我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帶學生到圖書室實地練習選擇讀物,體會方法,溝通意義。

教學設計:

一、步入實地,激發讀書激情。

1、活動:師生進入圖書室,寧靜入座

2、談話:(體現學生為主,了解學生學問面)

3、小結:選擇讀什么書,要依據須要而定,請大家活學活用書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時間選擇一位書本摯友。

二、看圖明法,溝通閱歷名理。

1、看圖溝通步驟:確定書類,按類查找通過書脊,發覺書名輕拿閱讀,確定辦理

2、學生補充借書、購書閱歷,提請大家留意:

(1)看書架上的標記或者詢問有關人員找尋分類

(2)細致查找,輕輕抽書內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選擇,書回原位

三、靜靜默讀,實踐結交書友。

1、評比速度獎

2、評比用心獎

四、溝通收獲,強化選讀意義

1、小隊溝通假日讀書活動,評比優勝“讀書郎”

2、個人探討讀書選擇及其心得,評比“小博士”

3、發下調查表選填

(1)我最想讀的3本書是、、。

(2)我讀過最難忘的書是、、。

(3)我情愿為班級圖書角供應書。

(4)我希望班級圖書角擁有書

五、作業:制作名言書簽。

其次課時

教學目的:由仿到創活學活用“讀書作記號”的學問,實踐體會,溝通意義。

一、導入:

上一課我們知道了如何選擇圖書,選后不仔細讀書那就失去了選擇的意義。該怎樣讀書才算仔細呢?(學生溝通:四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要做記號”相機板書課題)

二、自學做記號的方法與要求(看圖歸類探討)

1、姿態同書寫:“三個一”不能忘

2、不同記號的意義探討,允許保留看法

生詞、疑難?妙詞佳句。。。。。重點句段***關鍵詞句————等

3、補充自己所習慣的記號,溝通意義

三、溝通方法

四、實踐深化

1、第一課上做記號,溝通評比,表揚得法者(留意姿態)

2、補充材料上自選一文,小組共做記號溝通,評比合作小組

3、小結:讀書該怎樣做記號,要因文因人而異

4、各自讀16課,進一步理解要領、意義

五、總結提示:

落筆要輕,保持整齊,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張甫七錄,擅長摘抄,讀書動墨,受益匪淺。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從圖啟思,感受“無字詞典”的重要,初步駕馭視察的方法。

教學打算:一缸金魚、一盆盆景、分組活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板書

問:查“無字詞典”就是要求我們怎么做?

板書:留心視察四周事物

二、學習視察靜物

1、回憶老師帶大家視察南園一角的方法,結合第五頁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