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高考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1頁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高考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2頁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高考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3頁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高考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4頁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高考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遼宋夏金元的文化【課標要求】了解遼宋夏金元時期文化方面的新變化,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中的重要作用。【重難點】重點:宋元時期思想、文藝、科技等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難點:程朱理學的內涵及影響。

材料一:右圖,繪佛、道、儒三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圖之中,似正在辯經論道,畫中釋氏跌坐于菩提樹下成為畫面主體,老子坐于蒲草之上,與一身士大夫裝束的孔子相對。三教圖(明·丁云鵬)

材料二

近歲士庶之家奢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擬公侯......——《宋會要輯稿》刑法二自淳祐(南宋理宗年號)年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體舊規,裹奇巾異服,三五為群,斗美夸麗,殊令人厭見,非復舊時淳樸矣。---《夢梁錄》卷十八遼宋吐蕃大理西夏遼宋吐蕃西夏材料三根據三則史料,總結歸納儒學復興的背景?1.背景:1.背景:(1)思想:儒家學說日益僵化,社會影響不及佛教和道教,獨尊地位動搖。(2)經濟: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上出現追求奢靡享樂、僭越禮制的現象,需要強化社會倫理道德秩序,重塑人們的道德價值觀。(3)政治:宋朝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急需一種新的理論來加強中央集權。2.代表:北宋的程頤、程顥兄弟和南宋的朱熹。一、儒學的復興——程朱理學3.概念:

理學是一種既貫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運,又繼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國家的新儒學,是三教合一的產物。道、佛儒(根本)(目的)它是以“理”或“天理”為核心的哲學思想體系。主要流派是程朱理學,標志著儒家思想的成熟。(1)宇宙觀(世界觀)有理而后有氣,雖是一時都有,畢竟以理為主,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宇宙之間,一理而已。——《朱子語類》從材料一來看,朱熹認為理和氣的先后關系是怎樣的?世界的本源又是什么?理先于氣,“理”是世界的本源;本質上是客觀唯心主義。材料一

問: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說“皇天震怒”,終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卷22上《伊川雜錄》4.觀點材料二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讀大紀》理表現在社會上即“三綱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倫理和等級秩序

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2)人生觀(道德觀)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于天地之間。

——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卷5《二先生語五》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間皆是理。

——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卷19《楊遵道錄》從材料二可以看出,天理體現在社會關系上的是什么?材料三“所謂天理,復是何物?仁、義、禮、智豈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豈不是天理?”“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朱熹:“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3)認識論“存天理,滅人欲”。即通過道德修養克服過度的欲望,最終實現對“天理”的充分體驗,從而達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材料四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后脫然自有貫通處。—《二程遺書》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朱子語類》(4)方法論:主張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你如何認識朱熹的這一主張?二程和朱熹認為該如何認知天理?材料一理學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衛道”,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他們的思想,……將人欲與天理對立,抹殺個人私利觀,替以后專制皇權加強張本,其影響所及,達幾百年。

5.影響貞節牌坊——從青春到墳墓的漫長苦守,一個女人終身幽禁的證明。材料二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粉身碎骨尋常事但愿犧牲報國家——清·秋瑾閱讀三段材料,合作探究程朱理學的影響利:1、提出了利于維護封建統治的道德規范,適應了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南宋以后成為官方正統哲學,在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2、是對儒學的更新與豐富。對于促進中國古代文化、教育進一步發展有重要作用;3、有利于塑造中華民族性格:注重氣節、道德;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弊:用“三綱五常”維系專制統治,強調尊卑等級和重男輕女等觀念;片面地重義輕利,壓制和扼殺人的自然欲求,進一步禁錮人們思想,對封建社會后期的變革起了一定阻礙作用。5.程朱理學的影響6.儒學的成熟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并加以注解,作為先于“五經”的儒學基礎讀物。代表作《四書章句集注》。集大成者:朱熹儒學的發展歷程時間發展情況代表人物觀點春秋產生孔子仁,為政以德;禮,克己復禮戰國發展孟子荀子性善論,提倡仁政;性惡論,隆禮重法。秦朝低潮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學受到排擠漢朝確立正統地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魏晉南北朝新發展

融合儒學作為主流統治思想,開始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發展。隋唐三教合歸儒,儒學復興韓愈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鞏固儒學主流思想的統治地位宋朝新體系

哲學化二程、朱熹理是萬物的本源;存天理滅人欲;格物致知1.思考點:你如何看待“存天理,滅人欲”?(p66思考點)

“存天理,滅人欲”這一提法,可以從兩方面理解。

一方面,它反映了一種對人高標準、嚴要求的修養理念,要求人擯棄過度的欲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體現出道德自律精神,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它具有禁錮合理欲望、扼殺人性的潛能,極易成為統治者束縛精神的工具,因此歷來受到進步思想家的批判。精細品味2.P67學思之窗:元朝是怎樣確定科舉考試內容和答題標準的?理由何在?1.考試內容為儒家經典,答題標準以程朱理學的解釋為主。2.理由:隋唐以來以詞賦為科舉內容使人們變得“浮華”;用“四書”“五經”取士,讓世人習得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學,于實際有用,這與元朝統治者招攬人才,維護自身統治是分不開的。史料研討特點及成因代表人物或作品文學宋詞(1)產生:唐朝后期出現的一種新詩體——詞,到宋朝進入鼎盛時期。(2)特點:句子長短不等,用來配樂歌唱,根據樂譜分為不同的詞牌,各有固定格式。(3)原因:①宋朝重文輕武,培養了一批優秀文人②商業和城市日趨繁榮,市民隊伍壯大,詞更適應市井生活的需要③兩宋之際,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詞更便于抒發憂國思緒豪放派蘇軾、辛棄疾;婉約派柳永、李清照。元曲散曲散曲是一種比詞更靈活、更通俗的長短句配樂詩歌體裁,更加適合市井演唱的需要元曲四大家鄭光祖《倩女離魂》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白樸《梧桐雨》王實甫的《西廂記》

雜劇雜劇是演員將成套的散曲連綴在一起歌唱,輔以音樂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元雜劇標志著古代戲曲的成熟。原因

①吸取前代文學藝術精華

②民族區別對待制度(即四等人制),使得漢族知識分子地位低下

③城市經濟繁榮,市民階層壯大,元曲更通俗易懂,符合市井生活二、文學藝術二、文學藝術特點及成因代表人物或作品文學話本宋元時期,城市中說書演出非常盛行。說書底本稱為話本,實際上就是早期的白話小說。《簡帖和尚》《錯斬崔寧》《碾玉觀音》《西湖三塔記》

二、文學藝術二、文學藝術特點及成因代表人物或作品藝術書法宋元兩朝,書法名家輩出。書法作品更加追求個性,不拘法度。北宋書法四大家分別是蘇軾、黃庭堅、蔡襄、米芾

繪畫以山水畫最為突出,其特點是不強調寫實,注重意境和筆墨情趣。花鳥畫、人物畫水平也很高。宋徽宗《芙蓉錦雞圖》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二、文學藝術認識: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由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所決定和推動的。二、文學藝術宋代的山水畫和風俗畫①重文輕武,理學的興起,使山水畫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種。②伴隨著商業的興盛、城市的發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間文化日益繁榮,出現了許多描繪市井風情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發明/人物發展三大發明印刷術雕版印刷已經相當普及,北宋工匠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元代科學家王禎在《農書》中對木活字技術作了系統總結并有所創新,發明了轉輪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現了銅活字印刷。火藥唐朝末年,火藥開始運用到軍事領域;宋元時期火藥大量制造并用于軍事,由燃燒型火器逐步發展為爆炸型火器和管型射擊火器。指南針戰國時人們利用天然磁鐵制成指南工具,稱為“司南”。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針,并且廣泛應用于航海。兩大科學家北宋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和總結了當時的許多科技成果。元朝的郭守敬設計和監制多種天文觀測儀器,如簡儀。主持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編訂新的歷法《授時歷》。一大農學家元朝的王禎編撰《農書》,集北方和南方的農業技術于一體,農業工具的記載尤為豐富。三、科技

三大發明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這三種東西曾經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狀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火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改變了人類作戰方式,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加速歐洲封建社會衰落指南針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大航海時代材料: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創造精神發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馬克思《1861-1863年政治經濟學手稿》思考:為什么馬克思說“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為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提供了強大的武器;指南針: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和科技進步。總之,這三大發明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①科技思想:注重實踐,講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②科技內容:應用性強,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③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傳統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法。④科技使用:主要服務于封建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缺乏將科技有效地轉化為生產力并促進科技進一步發展的動力朝代類型發展遼朝契丹文字遼先后創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還進行文學創作。金朝女真文字金也創制了女真文字,在科舉中開設女真進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題。西夏西夏文字出土文獻,包括佛經、法律、字典,以及從漢文翻譯過來的經史著作。元朝畏兀體蒙古文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兒文字拼寫蒙古語,形成畏兀體蒙古文。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內容的漢語譯本流傳至今,稱為《蒙古秘史》。藏文字母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傳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創造出一套拼音符號,用以拼寫蒙古語,也用來廣泛拼寫漢語等多民族語言,這是漢語拼音化的最早嘗試。四、少數民族文字結合本課內容,總結遼宋夏金元時期的文化新特點1、科技:科學技術突出發展,對世界文明進步發揮重要作用。2、文學:宋詞元曲繁榮,世俗文學出現。3、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進一步交融,又各具特色。4、理學有了較大發展,逐漸成為官方哲學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