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界線勘界測繪技術方案目錄TOC\o"1-5"\h\z1概述 1任務概況 1\o"CurrentDocument"指導思想 1\o"CurrentDocument"工作原則 1\o"CurrentDocument"工作時間安排 2\o"CurrentDocument"勘界測繪的目的和主要內容 2\o"CurrentDocument"勘界測繪成果的基本要求 22XX自然地理概況和已有資料情況 2XX地理概況 2已有資料情況 3控制資料 3\o"CurrentDocument"圖件數據成果資料 3\o"CurrentDocument"3引用的技術標準和相關文件 34成果的主要技術指標和規格 .4成果種類及形式 4數學基礎 5坐標和高程系統 5\o"CurrentDocument"投影方式及分帶 5\o"CurrentDocument"邊界協議書附圖的比例尺 5\o"CurrentDocument"成圖規格和圖幅分幅與編號 6\o"CurrentDocument"計量單位 6\o"CurrentDocument"數據格式 6界線測繪的基本精度 .6正射影像圖地物點平面位置精度 6\o"CurrentDocument"界樁點和邊界點測量精度 6\o"CurrentDocument"邊界協議書附圖的精度 75技術設計方案 7整體技術路線及工作流程 7\o"CurrentDocument"工作底圖(邊界圖)制作 .9\o"CurrentDocument"邊界調查確定邊界線 10界樁與邊界點 10邊界點 10\o"CurrentDocument"界樁類型 11\o"CurrentDocument"界樁位置選定與埋設密度 11界樁的編號 11\o"CurrentDocument"邊界線的編號與命名 12\o"CurrentDocument"界樁結構、規格、材質、書寫 12\o"CurrentDocument"拍攝界樁像片和埋設位置像片 13\o"CurrentDocument"界樁與邊界點坐標與高程測量 13\o"CurrentDocument"界樁登記表的填寫 14\o"CurrentDocument"邊界線標繪與邊界工作底圖修補測和調繪 15\o"CurrentDocument"邊界線與邊界工作底圖(帶狀圖)修補測和調繪 15\o"CurrentDocument"邊界線標繪的技術要求 16\o"CurrentDocument"邊界協議書附圖及邊界位置說明 16\o"CurrentDocument"邊界協議書 17成果整理與驗收 17文檔整理 17數據整理 17\o"CurrentDocument"成果的檢查與驗收 17\o"CurrentDocument"勘界成果數據入庫 18\o"CurrentDocument"上交歸檔成果 181概述任務概況為有力提升全省行政區域界線法制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全面發揮地名普查成果對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根據《行政區域界線管理條例》(2002年國務院令第353號)的有關規定和《國務院關于開展勘定省、縣兩級行政區域界線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1996)32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行政區域界線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5)47號)精神,開展四川省XXXX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后界線勘定項目,根據國家有關行政區域界線勘界的規定和省有關文件的要求,編制本技術方案。本次勘界范圍為XX區劃調整后的19個鄉鎮1個街道。指導思想遵循國家有關行政區域界線勘界的規定,從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社會穩定、有利于群眾生產、有利于資源保護出發,堅持以人為本、顧全大局、實事求是,互諒互讓、尊重歷史、立足現實的原則,采取先易后難和友好協商解決的方法,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界線勘定工作。本次鄉(鎮)級勘界是以區劃調整后為基礎,明確鄉(鎮)級行政區域邊界線位置,新定、核定法定線、勘定習慣線、解決爭議線,用法律的形式將鄉(鎮)級行政區域界線固定下來。工作原則(1)已明確劃定或者核定的邊界線,按照有關文件、協議、地圖予以核定。已明確劃定或者核定的邊界線是指:根據行政區劃管理的權限,上級人民政府在確定行政區劃時明確劃定的界線,由雙方人民政府或者是上級人民政府明確劃定的爭議地區的界線,發生邊界爭議之前,由雙方人民政府核定一致的界線。(2)在2018年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數據中,經鄉(鎮)級人民政府核定一致并雙方簽字蓋章的、無爭議的界線,應予以認定。(3)涉及跨鄉(鎮)的縣級以上農(林)場,鄉(鎮)級行政區域界線處雙方有協議外,以建農(林)場前雙方的習慣界線為基礎確定邊界線。(4)勘界前,雙方人民政府達成的邊界協議書,或者爭議雙方的上級人民政府解決邊界爭議決定,不涉及自然村隸屬關系變更的;經雙方村民小組以上組織和群眾代表達成關于邊界地區權屬的協議,作為確定行政邊界的基礎。(5)行政區域界線原則上要與自然資源權屬相一致。特殊情況必須分開的,在劃定邊界線的同時,要明確跨越邊界線的自然資源權屬。對跨線的地物、文物、自然保護區及不可分割的自然資源,在劃分邊界線的同時,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明確管理和使用辦法。工作時間安排根據四川省XXXX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后界線勘定項目招標文件要求,工作需在合同簽訂后6個月內完成。勘界測繪的目的和主要內容(1)勘界測繪的目的是通過獲取和表述行政區域邊界線的位置和走向等信息,為勘界和邊界管理提供基礎資料和科學依據。(2)主要工作內容為:《鄉鎮行政區域界線勘界測繪技術方案》編寫;鄉鎮行政區域界樁埋設、測繪、管理;鄉鎮行政區域邊界點和邊界線的標繪;鄉鎮行政區域界線及界樁等標志物走向說明;鄉鎮行政區域邊界協議書附圖的繪制;鄉鎮行政區域邊界協議書編寫;鄉鎮行政區域界線矢量化數據制作及入庫;行政區域界線管理系統的開發;其他工作資料。勘界測繪成果的基本要求勘界測繪成果的基本要求是:各類圖表清晰易讀、項目填寫齊全,文字敘述簡明確切,地理名稱標注準確,簡化字和方言譯音正確,一切原始記錄和計算成果均正確無誤,精度符合規定要求。2XX自然地理概況和已有資料情況XX地理概況XX,隸屬四川省XX,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偏東,周邊與船山區、射洪市、大英、廣安武勝、南充嘉陵區、西充以及重慶市的潼南區、合川區等八縣市區瀕臨接壤。XX地勢四周高中部低,北部高于南部,由北向南呈波狀緩傾。最高點在任隆鎮北坡,海拔565.8米,最低點在三鳳鎮荷葉鄉細壩,海拔251.3米。涪江及其支流小潼河,蓬溪河(芝溪)流經縣南和縣中部,致使北部高于南部。中部地勢較低,平均海拔低于296米。縣境四周處于嘉陵江、涪江分水嶺及其支流源頭地帶,地勢較高,平均海拔404米,低山的山脊構成與鄰縣分界線。已有資料情況控制資料(1)XX及周邊國家C級及以上GPS網點和國家三等及以上水準點,成果和點位檢核符合要求后,可作為本次勘界控制測量的起測點。(2)千尋CORS系統,其精度可滿足本次勘界測繪工作直接加密一、二級點和圖根點(界樁點)的精度要求,施測時應按規定在已知點上進行檢核。2.2.2圖件數據成果資料(1)1:5萬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數據,作為基礎地理底圖中交通、海岸線、水系、地形地貌等地理要素表示的基本資料。(2)2018年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數據,包括縣級界線及界樁、點狀地名、線狀地名、地名標志等要素,用于繪制縣級、行政區域界線的基本依據;鄉級政區名稱和駐地表示的基本依據;圖上村級居民地、交通、水系、單位等名稱的基本依據。(3)勘界資料,用于繪制鄉級行政區域界線的基本依據。(4)《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行政區劃簡冊》,用于鄉鎮級以上政區名稱和駐地表示的基本依據。(5)《中國高速公路及城鄉公路地圖全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用于高速公路更新。(6)下載最新的谷歌影像和高德地圖,用于更新道路的走向,采集新建公路、鐵路及附屬物等要素位置以及修測街區、水域范圍線。(7)四川省情地圖集(《四川省地圖集》),用于轉換地理名稱及其他要素的分廿參考。3引用的技術標準和相關文件(1)GB/T2260-200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13989-2012《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GB/T17796-2009《行政區域界線測繪規范》;(4)TD/T1001-2012《地籍調查規程》;(5)GB/T14511-2008《地圖印刷規范》;(6)GB/T19710-2005《地理信息元數據》;(7)GB/T20257.3-2016《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圖圖式》;(8)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9)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測量(RTK)技術規范》;(10)TD/T1016《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與三次土地調查相同);(11)GB/T20258.3-2019《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字典第三部分:1:25000、:50000、1:10000比例尺》;CH/T9009.3-2010《基礎地理信息數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數字正射影像圖》;CH/T9009.2-2010《基礎地理信息數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數字高程模型》;(14)《四川省縣級行政區域界線勘界測繪技術規定》(川勘辦字(1996)25號)CH/T1004-2005《測繪技術設計規定》;CH/T1001-2005《測繪技術總結編寫規定》;GB/T24356-2009《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4成果的主要技術指標和規格果種類及形式(1)界線測繪成果:《鄉鎮行政區域界線勘界測繪技術方案》;瀕臨三鄉(鎮、街道)政府聯合簽訂的三鄉(鎮、街道)政府(辦事處)聯合簽訂的三鄉(鎮、街道)行政區域邊界線交會點協議書和登記表;瀕臨兩鄉(鎮、街道)政府(辦事處)聯合勘定的行政區域界線協議書和附圖;瀕臨兩鄉(鎮、街道)政府(辦事處)聯合報批的行政區域界線協議書的請示;縣(市、區)人民政府同意兩鄉(鎮、街道)聯合勘定的行政區域界線協議書的批復;勘圖附圖接圖表勘界成果資料電子文件(光盤)2套;邊界點成果表;邊界線走向說明;邊界協議書;邊界協議書附圖;邊界點(含界樁點)、邊界線矢量化數據成果(shp格式);行政區劃界線管理系統;勘界相關圖像、音像和視頻等多媒體資料。(2)行政區劃圖編制:編制XX行政區劃圖;印刷XX行政區劃圖;提供XX行政區劃圖電子數據光盤2套;提供A1規格120克銅版紙XX行政區劃圖100張;提供A2規格120克銅版紙XX行政區劃圖300張。數學基礎坐標和高程系統(1)坐標系統采用國家統一的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以“米”為單位,保留小數點后2位。(2)高程系統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高程以“米”為單位,保留小數點后2位。投影方式及分帶采用高斯-克呂格投影,按30分帶。邊界協議書附圖的比例尺邊界協議書附圖的比例尺為1:50000比例尺,利用現勢性好正射影像圖。(1)勘界工作用圖和邊界協議書附圖應采用相同比例尺;(2)同條邊界,協議書附圖應采用相同比例尺;(3)地形地物稀少地區可適當縮小比例尺;(4)地形地物稠密地區可適當放大比例尺。成圖規格和圖幅分幅與編號XX標準分幅及編號應執行GB/T13989-2012標準,分幅采用國際1:1000000地圖分幅標準,各比例尺地形圖均按規定的經差和緯差劃分,采用經、緯度分幅。圖幅編號均以1:1000000地形圖編號為基礎采用行列編號方法。計量單位(1)界樁登記表:界樁點與方位物的相關距離,以米(m)為單位,保留一位小數,即166.2m;坐標方位角以分為單位,即18°48';直角坐標以米為單位,取2位小數,即3515888.12;地理坐標以秒為單位,取3位小數,即32°33,56.345〃;高程以米(m)為單位,保留二位小數,即58.25m。(2)界樁成果表:平面直角坐標和高程,以米(m)為單位,保留二位小數。RTK觀測記錄,地理坐標的經度、緯度以秒為單位,取四位小數,記錄到0.0001〃。另外,解算時空間坐標以米(m)為單位,保留三位小數。數據格式文本格式均為.DOC,矢量數據格式均為.SHP,影像資料格式均為.MP4,音頻資料格式均為.MP3。界線測繪的基本精度正射影像圖地物點平面位置精度蓬溪區根據地形區分為平地、丘陵地帶,根據正射影像比例尺1:50000劃分,地物點相對于實地同名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5米。特殊地區可放寬0.5倍。規定兩倍中誤差為其限差。界樁點和邊界點測量精度(1)實測的界樁點和邊界點平面位置中誤差一般不應大于相應比例尺的圖上±0.10mm;(2)實測的界樁點和邊界點高程中誤差一般不大于1/10基本等高距,特殊困難地區可放寬0.5倍中誤差。(3)資源開發利用價值較高地區按一級控制點精度測量,平面位置中誤差不應大于實地±5.0加,或按TD/T1001-2012《地籍調查規程》界址點精度的規定。邊界協議書附圖的精度邊界協議書附圖一般采用數字圖制作,界樁點采用坐標直接展點;修補測與調繪定點的,與確定邊界有關的地物點相對于鄰近固定地物點的間距中誤差,不超過相應比例尺正射影像圖或地形圖圖上±0.50mm。5技術設計方案整體技術路線及工作流程XXXX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后界線勘定項目技術方案遵循國家有關行政區域界線勘界的規定,采用高分辨率的航天航空遙感影像,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調查、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和林業資源改革中,經鄉(鎮)級人民政府核定一致并雙方簽字蓋章的、無爭議的界線,利用影像內業比對提取和3S一體化外業測量等技術,明確鄉(鎮)級行政區域界線走向和位置,新定、核定法定線、勘定習慣線、解決爭議線,準確勘定每一條鄉(鎮)級行政區域界線,用法律的形式將鄉(鎮)級行政區域界線固定下來,建立鄉(鎮)級行政區域界線勘界數據庫。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圖:
行政區劃界線管理系統勘界數據成果后期資料利用、管理和信息提取是目前勘界工作的熱點問題,使用傳統方法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不高,而且對于一些特殊復雜地形區域的界線、交點界碑走向和埋設描述不易被成果使用人員直觀理解和認識,往往會引起后期的界線爭議和糾紛。針對這種情況,本次勘界項目XX有限公司利用公司自己研發的《行政區劃勘界系統》,實現勘界成果資料的系統化、集成化和三維可視化。通過該系統,可以將勘界工作由部分傳統的野外實地工作方式轉為室內工作,不僅降低了大量野外工作可能帶來的危險因素,加強了安全保障,更極大的節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勘界工作效率。勘界成果更加豐富和直觀,由以往黑白的紙質資料轉化為大場景實景三維勘界模型和數據庫成果。界線走向更加明確。界線精度更高,界
線爭議更少,大大提高了勘界數據成果后期管理的效率。系統開發技術路線如下圖所示。工作底圖(邊界圖)制作工作底圖宜采用最新1:50000數字正射影像圖(精度經檢核符合規定要求)作為本次勘界的基礎底圖,現有影像資料缺失或者不能夠滿足勘界工作要求的,可參考最新下載的谷歌影像和高德地圖進行修補測。在此基礎上把已經勘界的XX的縣級界線和第二次土地調查、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和林業資源改革中,經鄉(鎮)級人民政府核定一致并雙方簽字蓋章的、無爭議的界線,以及其他確界資料確定的界線,依據確界成果資料,標繪(注)到正射影像圖上,同時將地名普查數據與正射影像圖進行套合,提供勘界人員確界調查上圖。首先同界線雙方代表進行分析,在內業進行判讀確界,確定需進行實地確界的位置和數量,以及界樁埋設的位置及數量等。邊界調查確定邊界線(1)圖上核界。對現有界線資料,雙方一致認定符合的界線,則由測量技術人員進行成果資料整理,可不到實地調查定界,認定過程應有記錄,在工作圖圈定范圍,認定人確認簽名,必要時加注相關說明。(2)實地新定界線和核界。對調整后的區劃界線,經現場踏勘、指認,對雙方一致認定的界線,由技術人員標繪在工作底圖上,認定人確認簽名(3)協調處理爭議界段。雙方對實際管轄有爭議的地段,按照《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處理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解決確定邊界線,界線雙方認定人確認簽名。(4)上報裁決界段。對于雙方勘界辦協調處理無果的地段,由雙方人民政府聯合上報,由XX人民政府給予裁定。(5)由技術人員將雙方核定一致的工作圖轉繪到工作底圖上(注:每次協商核界時都要將已核定的邊界線標繪在工作底圖上,并形成會議紀要)。界線全線核定后,要形成“協定書”和標繪工作底圖(并標出界樁位置),由雙方勘界技術人員和勘界辦負責人簽字蓋章。(6)確定邊界線時參照的標準①以山為界的:一般以分水線或山脊線劃定。②以河流為界的:通航的河段,以主航道中心線劃分;不通航的河段,以主流中心線或河道中心線劃分;界河中的島嶼和沙洲,依勘界前歸屬確認。③以永久性物為界時:以關隘、堤塘、橋梁、溝渠、道路和其他堅固地物劃分。④無明顯地貌地物為界的地段:以特定界點之間的連線劃分。界樁與邊界點邊界點邊界點分為設置界樁的邊界點和不設置界樁的邊界點。邊界點可用平面坐標和高程或用其與鄰近固定地物點的相互關系來描述位置。10界樁類型界樁類型分三面型和雙面型兩種。邊界線交匯處三交點設置三面型界樁,其他邊界重要地點處設置雙面型界樁。注:同號雙立界樁豎立在界河的兩岸,并需測量每一界樁點至雙立界樁連線與邊界線交點的距離;同號三立界樁豎立在界河的交岔口岸,并需測量每一界樁點至邊界線在該交叉口處轉折點的距離。上述測量數據要標注在界樁登記表內的界樁位置略圖上。界樁位置選定與埋設密度界樁位置一般選在實地不易辯認邊界線轉折處、過境道路與邊界線相交處、以線狀地物中心線為界的邊界線起迄處。其埋設地點應選在地基穩定并有利于界樁保護的地方。界樁由XX勘界辦公室統一制作,根據確定的界樁位置按要求進行實地埋樁。三交點界樁除鄉(鎮)級邊界線與縣邊界線銜接處或在河流、湖泊中心的可不埋設界樁外,鄉鎮相鄰邊界線三交點應埋設界樁。邊界上設立兩面型界樁的數量,以能控制邊界線的基本走向、盡量少設為原則,由雙方視邊界線地形情況具體商定。實地邊界線依附的地形明顯,又無道路通過的地段,一般不埋設界樁。5.5.4界樁的編號界樁編號以每一條邊界線為一個編號單元,在一個編號單元內一般沿邊界線由西向東或由北向南用阿拉伯數字從001開始按順序編號。(1)縣級邊界線上的鄉(鎮)級三交點類型碼用z表示,由于鄉(鎮)代碼三位數為唯一的,所以三交點為8個數字,縣的代碼后面加兩鄉(鎮)代碼,代碼數值小的鄉(鎮)排列在前。例如XXXX行政區劃代碼為510000,XXXX街道行政區劃代碼為510000001,XXXX鎮行政區劃代碼為5100000更,則XX街道、XX鎮在XX縣區界上的三交點編號為:21001005z(由于無XX鄉鎮一級行政區劃代碼的資料,因此鄉鎮一級行政區劃代碼為示意編號,四川勘界技術規程只定到縣一級界線勘定,鄉一級沒有具體技術規定,字母Z為區分鄉(鎮)三交點與縣界線的三交點而設;)(2)縣級范圍內的鄉(鎮)級邊界線上三交點的類型碼用z?表示,由于鄉(鎮)代碼三位數為唯一的,所以三交點為9個數字,以代碼數字小向大排列。例如XXXXXX街道行政區劃代碼為510000001,XXXX鎮行政區劃代碼為11510000005,XXXX鎮行政區劃代碼為510000003,則XX街道、XX鎮、XX鎮的三交點編號為:001003005z。(3)鄉(鎮)級邊界線上界樁編號無類型碼,由于鄉(鎮)代碼三位數為唯一的,所以界樁編號為相鄰鄉(鎮)代碼(以代碼數字小向大排列),再加3位數字的流水號(001002……)。例如XXXXAA鎮行政區劃代碼為510000曬,XXAA鎮行政區劃代碼為510000003,則XX鎮、AA鎮邊界線上的界樁編號為:003005xxx(xxx為界樁流水號)。(4)同號雙立界樁編號在線上界樁編號后加A、B,同號三立界樁在線上界樁編號后加A、B、C即可。(5)在已立界樁之間增設的新樁,其界樁號是在上一個原有界樁號后,加一短線,再加注數字序號("-1、-2”)。邊界線的編號與命名邊界線命名由相鄰兩鄉(鎮)級行政區的專名加“線”字組成。邊界線編號由所在縣(市、區)行政區劃代碼(代碼簡碼)和相鄰兩鄉(鎮)的行政區劃代碼(代碼數值小的鄉(鎮)排列在前)共8位數字組成。例如XXXXAA鎮行政區劃代碼為510000005,XXAA鎮行政區劃代碼為510000嫄,則AA街道、AA鎮的邊界線編號為003005,命名為:AAAA線。界樁結構、規格、材質、書寫(1)界樁結構:界樁由底座和碑體構成,碑體鑲嵌于底座中。底座由露出地面部分和埋入地下部分共同構成,埋入地下部分不少于50厘米(不具備深埋條件的地區在確保埋設牢固前提下可以適當減少),底座可在現場用鋼筋混凝土澆灌,要求界碑底部露出四根不短于15厘米長的鋼筋,以保證界碑和底座合為一整體。界樁應準確地埋設在選定的位置上,可通過實地確定的界樁點位,拉兩根大體十字相交的細線或采用安置投影架的方法,使界樁埋設的位置與選定的位置嚴格一致。如對界樁埋設位置的精度要求不高時,可省略上述操作過程。)埋設界樁前,先將坑底(坑底土層松軟時填砂石)搗固、夯實,然后再現場澆灌底座并將界碑灌鑄一體。埋設深度視實地地基情況,以埋設牢固為原則,碑體由位于底座之上部分和嵌入底座之內部分共同構成,嵌入底座之內部分的深度必須確保埋設牢固。12(2)界樁規格:界樁分雙面型、三面型兩種類型,每種類型分A型、B型兩種規格。A型界樁:底座長、寬各為80厘米,露出地面高度20厘米;碑體位于底座之上部分高70厘米、寬40厘米、雙面型厚15厘米。用于埋設在人跡罕至、運輸不便、埋設困難地區的行政區域界線上。B型界樁:底座長、寬各為120厘米,露出地面高度20厘米;碑體位于底座之上部分高120厘米、寬50厘米,雙面型厚20厘米。用于埋設在旅游景區、交通要道等具有較強指位宣示功能地區的行政區域界線上。(3)界樁材質:界樁碑體一律采用淺色花崗巖等堅硬石料鑿制成型;底座采用鋼筋混凝土澆鑄,露出地面部分用深色堅硬條石圍擋或石料貼面,底座上面覆蓋深色石板。同一條界線所有界樁顏色保持一致。(4)界樁書寫內容:界碑的兩個寬面(三交點為三面),自上而下書寫(雕刻字或模壓)鄉(鎮)級政區名稱、界樁號簡碼和類型碼、豎立年份。同號雙立或三立界樁,只在面向界樁所在地一方的寬面上書寫所在地一方名稱等內容。政區名稱只注專名,省略通名。例如:蓬溪。界樁上書寫的文、數字,其字體、字大均按國家標準進行。字的筆畫劃刻深度不淺于0.5厘米,并涂以紅漆。底座露出地面部分相應橫面上順序刻寫界樁所在位置(包括省、縣、鄉)、管理單位。拍攝界樁像片和埋設位置像片界樁埋設后,應對界樁與所處位置的全貌和周圍環境拍攝像片,使其能表述界樁設置地的環境和地形特征,以及界樁與相關地物的關系,遠景照片一張,近景照片兩張。界樁與邊界點坐標與高程測量界樁與邊界點的坐標和高程利用千尋CORS網絡RTK方法或GPS靜態相對定位方法測量求得,也可采用常規GPS靜態測量或RTK測量方法求得,對GPS測量困難區采用全站儀導線方法求得。(1)RTK方法測量應按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測量(RTK)技術規范》中相關規定要求執行。主要技術要求如下:13①流動站觀測時采用三角架對中、整平。②每次觀測歷元數不小于20個,觀測次數(初始化)不少于2次(需要測量一級點精度時不少于4次),采樣間隔2s?5$,平面測量兩次測量點位較差不應大于圖上±0.1mm,高程測量各次測量高程較差應W1/10等高距,各次結果取中數作為最后成果。需要測量一級點時各次測量的平面坐標較差和高程的較差不大于±4cm,在限差內取平均值作為一級點的平面和高程。③RTK方法測量控制點每次開始作業前或重新架設基準站后,均應進行至少一個同等級或高等級已知點的檢核,平面坐標較差不應大于7cm,高程的較差不得大于1/7等高距。(2)GPS靜態測量方法時按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中E級點精度要求的相關規定執行。(3)全站儀導線方法時按GB/T17796-2009《行政區域界線測繪規范》中相應精度要求的相關規定執行。(4)界樁坐標一般要求實測,同時實測高程。其他邊界點當實地測量確有困難,但能在圖上準確判定界樁點位時,可在所利用的地形圖或正射影像圖上量取,誤差不得超過圖上±0.3毫米,同時必須保證其與周圍地物的相關位置準確,原界線點坐標,檢核符合要求的可直接利用。高程可從所利用的地形圖上根據等高線內插確定,誤差不得超過1/2基本等高距。平坦地區根據相鄰高程注記點,高程之差不超過基本等高距方可內插確定。界樁登記表的填寫(1)界樁埋設后,應當場量測有關數據,并按要求填寫界樁登記表。(2)界樁登記表的內容主要包括:邊界線編號、界樁號、界樁類型、材質、所在地、坐標、高程、界樁與方位物相關位置、界樁位置略圖、備注、測繪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名、勘界有關各方負責人簽名等欄目。(3)界樁位置略圖比例尺一般為1:1萬,略圖上應標繪出界樁點、界樁方位物、邊界線、界樁點周圍地形或影像和指北方向。當界樁不在界線上時要在備注欄內說明界樁與界線的相互關系。(4)界樁位置略圖在實地應在正射影像圖繪制,室內在電子圖上編制。界樁符號用直徑1.5毫米的圓圈表示,界線符號用0.3毫米的實線表示,方位物方向14線用0.1毫米的實線繪出,圖內其它要素按所參照的大比例尺地形圖圖式符號表示;界樁符號和界樁號、界線符號和圖內方位物的編號用紅色,其它要素用黑色。(5)方位物一般不少于三個,確有困難時可適當減少。方位物應選擇明顯、固定、離界樁較近的地物。界樁至方位物的距離(平距),精確到0.1米;當界樁點附近缺少永久性地物和地貌特征點,且對點位的精度要求又不很高時,可從圖上量取,取位到圖上0.1毫米。(6)方位物編號按界樁點至北方向從小到大順時針編排。(7)所在地和雙方(或三方)簽名欄的填寫,按邊界線編號的確定方法填寫。邊界線標繪與邊界工作底圖修補測和調繪邊界線的標繪是將雙方確定的邊界線、界樁點的位置準確地標繪在工作底圖(地名普查數據與正射影像套合圖)上。當工作底圖的內容不能滿足定界需要時,需對邊界線兩側一定范圍內(界線兩側不少于圖上各10cm,以邊界線定界需要和圖面合理為宜)與確定邊界線以及界樁位置有關的地物、地貌及地理名稱注記進行補測、修測和調繪。邊界線與邊界工作底圖(帶狀圖)修補測和調繪邊界線與邊界帶狀工作底圖修補測和調繪的要求與方法:(1)邊界線的標繪應根據邊界雙方協商確定或上級裁定的邊界線在工作底圖上雙方能夠在室內準確判明邊界線走向和位置時,可由勘界雙方在室內在工作底圖上進行標繪,如室內難以判明的應到實地調查確界標繪。(2)邊界帶狀工作底圖范圍為邊界線兩側不少于圖上各10cm,以邊界線定界需要和圖面合理為宜。(3)修補測的主要內容為與邊界線和界樁點位置有關的永久性地物、地貌,如關隘、河流、溝渠、堤塘、橋梁、涵洞、道路等。(4)界樁點、邊界線拐點及界線經過的獨立地物相對于鄰近固定地物點的平面誤差一般不大于圖上±0.2毫米;修補測的其它與確定邊界線有關的地物地貌相對于鄰近固定地物點的平面誤差一般不大于圖上±0.5毫米,同時應保證界樁點與各類地物點相關位置的準確。(5)帶狀工作底圖上的要素包括:界樁點、邊界線、等高線、水系、交通及其附屬建筑物、居民地、地名及與邊界線有關的獨立地物等。15(6)邊界地帶的地理名稱,如山、隘口、河流、溝渠、水庫、湖泊、渡口、橋梁、道路、居民地等名稱均應調繪核準注明。(7)工作底圖修補測采用已有地名普查數據和影像圖進行修補測。邊界線標繪的技術要求(1)邊界線工作底圖標繪,圖上邊界線用0.3毫米紅色實線不間斷表示,以線狀地物中心線為界、且地物符號寬度小于1.0毫米或單線表示時,界線符號在線狀地物符號兩側交錯相接繪出;界樁符號采用直徑1.5毫米紅色小圓圈表示。界樁編號用紅色注記。(2)邊界線工作底圖標繪和標注按圖式要求。①除特殊說明外,一般基本線劃寬度為0.15mm(采用計算機繪圖時,線劃粗可以放寬到0.18mm),點的直徑為0.3mm,符號非主要部分的線段長為0.3mm。②虛線表示的線段,凡未注明長度尺寸的,實部為2.0mm,虛部為1.0mm。③一般說明注記,除標明的尺寸外,其余漢字采用3.0mm的細等線體,數字采用2.0mm的正等線體。④圖號用5.0mm長等線體。⑤鄉(鎮)代碼用5.5mm的紅色等線體注記。(3)邊界線標繪的精度界線轉折點及界線經過的獨立地物點相對于鄰近固定地物點的平面位置中誤差一般不應大于圖上±0.4mm。邊界協議書附圖及邊界位置說明本次協議書中注明邊界線走向以雙方標繪的工作底圖為準不再另用文字描述邊界位置說明。所以,應確保邊界協議書附圖標繪和標注清楚,通俗易懂地表達界線位置和方向。(1)邊界協議書附圖是詳細表示邊界線位置的重要勘界測繪成果。由雙方鄉(鎮)級人民政府代表簽字、經有審批權限的上級人民政府批準的邊界協議書附圖是具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多年以前音樂課件
- 江西財經大學《醫學細胞生物學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理工學院《口腔頜面外科學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無錫太湖學院《鋼琴演奏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騰訊公司培訓方案
-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生物芯片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連海事大學《細胞生物學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中國詩歌批評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民航服務英語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青島市平度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高中畢業班3月質檢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食品工藝學-稻谷制米課件
- 華北理工牙體牙髓學實驗課件02窩洞的結構分類及石膏牙備洞
- 警務輔助人員登記表
- DG-TJ 08-2360-2021 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工程監理標準
- 發電廠檢修文件包-作業指導書-鍋爐長桿吹灰器
- 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營銷部分)題庫(附答案)
- 廣聯達鋼筋輸入規則
- 防毒面具使用說明
- 基于ADAMS的懸置剛度仿真指南
- 放線測量復核記錄(自動計算表)
- 電梯配件價格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