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氓》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氓》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氓》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氓》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導入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浪漫;“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追求;“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相思;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無悔;“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忠貞。

可見,愛情,酸甜苦辣。今天,讓我們走進《詩經》之名篇《氓》,去領略女主人公的悲歡離合吧。——愛情是人類的永恒主題氓《詩經》聆聽三千年華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東方文明輝煌《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又稱“詩三百”。內容分風、雅、頌三個部分。表現手法為賦、比、興。——《詩經》“六義”《談詩》(明·方孝孺)舉世皆宗李杜詩,不知李杜更宗誰?能探風雅無窮意,始是乾坤絕妙辭。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是怎樣談論詩經的?《論語》是怎樣談論詩經的?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論語》是怎樣談論詩經的?子曰:“小子!何莫學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山有扶蘇,隰有荷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鴥(yù)彼晨風,郁彼北林。螽斯羽,詵詵(shēn)兮。宜爾子孫,振振(zhēn)兮。《詩經》思想內容

《詩經》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歷史面貌。

后人為其中無處不在的質樸和真誠感動,評價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經》到底寫了些什么?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鄭風·風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秦風·蒹葭》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衛風·淇奧》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小雅·何草不黃》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頌·玄鳥》《詩經》中所描寫的內容包括:1、勞動和生產2、剝削和壓迫3、戰爭、徭役和離亂4、婚姻和愛情5、社會黑暗腐朽和政治諷刺6、祭歌和史詩內容組成:藝術手法: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語言形式:四言為主風雅頌賦比興風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160《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指各地的土風歌謠。主要是各地民歌,其地域,除《周南》、《召南》產生于江、漢、汝水一帶外,均產生于從陜西到山東的黃河流域。雅小雅74雅是“王畿”之樂,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范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眾說不同,大約其音樂特點和應用場合都有些區別。大雅31頌周頌31《頌》是專門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毛詩序》說:“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這是頌的含義和用途。王國維說:“頌之聲較風、雅為緩。”(《說周頌》)這是其音樂的特點。商頌5魯頌4

按朱熹《詩集傳》中的說法,“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說,賦是直接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如:賦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國風·邶風·擊鼓》生生死死離離合合,

(無論如何)我與你說過。

與你的雙手交相執握,

伴著你一起垂垂老去。生死相依,我與你已經發過誓了,牽著你的手,就和你一起白頭到老.

契:合;闊:分;與子成說:古時媒人講的是說和,這里是與你達成婚姻的言語。

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注釋:

[1]相鼠:一種老鼠

[2]止:通“恥”。

[3]遄(chuán)比看那老鼠有張皮,卻見有人沒威儀。卻見有人沒威儀,為何還活不倒斃!

看那老鼠有牙齒,卻見有人無廉恥。卻見有人無廉恥,活著不死等何時!

看那老鼠有肢體,卻見有人不懂禮。卻見有人不懂禮,何不趕快就斷氣!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也即“比喻”;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即借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開頭,興這種手法能渲染氣氛,襯托感情。蘆葦密密又蒼蒼,晶瑩露水結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兒,佇立在水的一旁。茂盛桃樹嫩枝枒,開著鮮艷粉紅花。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順。氓之蚩蚩

匪我愆期將子無怒乘彼垝垣載笑載言爾卜爾筮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猶可說也自我徂爾淇水湯湯

漸車帷裳士也罔極靡室勞矣夙興夜寐

咥其笑矣隰則有泮為句中紅色字注音chīfēiqiānqiāngguǐ

yuánzàishìxūtuōcúshāngwǎngmǐsùmèixìxípànshènjiān

cháng誦讀的節奏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二、二”節拍了解大意注意重點詞語解釋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忠厚的樣子交換同“非”,不是就,靠近拖延愿,請把……當做那個人忠厚老實,拿著布匹來換蠶絲。其實不是真的來換蠶絲,而是到我這里來商量婚事。我送你渡過淇水,一直送到頓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日期,而是你沒有好的媒人。請你不要生氣,就把秋天訂為我們的婚期。到詩經·衛風·氓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倒坍的墻壁詩經·衛風·氓登上登上那垮塌的土墻,來遙望復關。淚流不斷的樣子動詞詞頭,無義沒有看見復關,我的眼淚不斷掉下來。已經看見復關了,我就又說又笑。占卜卦象災禍你用龜甲蓍草占卦,卦象沒有不吉利的預兆。財物,指嫁妝用把你用車來接我,我就把嫁妝搬到你家。來眼淚已經預兆詩經·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主謂之間潤澤的樣子桑樹沒有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新鮮潤澤。通“吁”,嘆詞,唉唉,斑鳩啊,不要貪吃桑葚。沉溺唉,女子啊,不要同男子沉溺于愛情中。通“脫”,解脫男子沉溺于愛情之中,還可以解脫。女子沉溺于愛情之中,就無法解脫了。主謂之間男子詩經·衛風·氓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落下往,到桑樹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枯黃,紛紛掉落下來。多年自從我嫁到你家后,多年來一直過著貧苦的生活。水勢很大的樣子浸濕淇水波濤滾滾,浪花打濕了車上的布幔。過錯不專一女子又沒有什么過錯,但男子在他的品行上卻不專一。無標準三心二意男子的愛情沒有定準,在他的品德上三心二意。主謂之間貧苦的生活加強語氣它詩經·衛風·氓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作為沒有多年來作為你的妻子,家中的勞作沒有不干的。早起一日早起晚睡,沒有一天不是這樣。順心,滿足(你的心愿)已經滿足了,就逐漸對我兇惡起來了。了解笑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處境),都譏笑我啊。自身傷心靜下來想想我的處境,只能獨自悲傷了。家務語助詞語助詞詩經·衛風·氓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伴。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與(原想)和你白頭到老,但(如今)相伴到老會使我怨恨。通“畔”,邊岸淇水(再寬)總也有個岸,低濕的地方(再大)也有個邊。歡樂歡樂的樣子回想少年時的快樂,我們有說有笑,歡樂和悅。誠懇的樣子違反(你的)誓言真摯誠懇,沒有想到你會違背誓言。這,指代誓言停止語氣詞你違背誓言,不念舊情,那就讓這份愛情了結了吧!共同少年時代誠懇本詩講述了什么故事?請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

《氓》是一首敘事詩,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敘述了女主人公從戀愛到結婚,到婚變,最終走向決絕離開的故事。整體感知誦讀文本初步感知1.這是一首敘事詩還是抒情詩?敘述的是女主人公從戀愛到結婚以至婚后婚姻發生變化,走上決絕道路的全過程。敘事詩2.敘事的主人公是誰?3.敘述的是什么故事?女子◆

概括每節詩的內容,理清故事情節。一

男子求婚,女子許婚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二

男女戀人相思、結婚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三勸誡女子不要癡情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四控告男子移情別戀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補敘多年的苦楚和處境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六今昔對比的怨恨和痛苦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決絕婚變戀愛典句鑒賞

開頭一句“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屬于賦、比、興中哪一種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賦的手法,寫男子向女子求婚。這個男子一臉憨笑,耍著小小的花招,假裝拿布換絲,向女主人公求婚,一方面男子有點嬉皮笑臉不太嚴肅,另一方面,這男子求婚心切,不惜喬裝冒險。這一句既表現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為下文兩人的婚姻悲劇埋下伏筆并構成對比。

朗讀第二章思考——1.女子思念男子的具體表現有哪些?(用原句回答)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當時的商業活動是物物交換——抱布貿絲;

流行占卜文化——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無良媒。2.從一、二章中,你了解了當時的哪些社會現實?3、從第一、二章看,兩人的性格是怎樣的?

男子脾氣有些暴躁,女子率真、善良、溫柔。4.一、二章如何描寫熱戀中的男女的表現?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第一章(男):方式含蓄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第二章(女):感情外露寫作手法——賦:“鋪陳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鋪敘陳述。析段品句難點突破朗讀第三章,思考既然是勸誡女子不要癡情,為何又要說“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椹”?是否多余?

不多余,使用的是比興手法。以桑葉新鮮潤澤的自然情狀,喻女子年輕貌美之狀,也指兩人戀愛時期情意濃密;以桑葉枯黃掉落的自然之狀比喻女子年老珠黃,也指氓變心感情枯竭。同時,又用桑樹引發出自己年長色衰,慘遭遺棄的敘述,這是“興”。

整體看,以桑葉由鮮嫩而枯黃來比喻愛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比興手法可以激發聯想,增強意蘊,產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比、興藝術手法的運用第三章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桑樹沒有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新鮮潤澤。

興、比

提示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比:比喻興:比:以興起,總結出自己得出的生活經驗。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喻體本體桑女子其葉沃若女子的青春年華比、興藝術手法的運用第三章2、“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唉,斑鳩呀,不要貪吃桑葚!

興、比

提示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比:比喻興:比:以興起,引出觀點。于嗟女兮,無與士耽。斑鳩桑葚女子愛情用“鳩”“無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要迷戀愛情。喻體本體1、導致婚姻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是怎樣表述的?(用原句回答)明確:“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概說自己的不平遭遇。“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使用了“興”的手法。2、概括第4章內容大意第四章比、興手法的運用3、“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桑樹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枯黃,紛紛掉落下來。

興、比興:比:以興起,引出男子變心的原因。士也罔極,二三其德桑其黃而隕女子女子年長色衰4、“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淇水波濤滾滾,浪花打濕了車上的布幔。興興:以“淇水”起興,寫出婚后的不幸,并點出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和女子的清白。女也不爽……士也罔極……喻體本體桑未落:①比喻女子的年輕貌美②比喻男子的鐘情③比喻戀愛及新婚的甜美桑之落:①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②比喻男子的始亂終棄③比喻愛情的消逝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斑鳩貪食桑葚喻女子沉溺于愛情◆第四節中把“我”喻為“桑”又表明什么?◆第三節里將女主人公比作“鳩”為了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女性容易動情,且難以自拔,就如鳩一樣貪吃嫩桑葉會致醉昏迷

。同時抒寫了內心的痛苦,告誡他人不要輕易涉入感情。

明確:形象描繪女子因經歷苦難、悲慘的生活而失去了青春的光華。桑葉鳩食桑葚葉沃若葉黃隕比喻

用自然現象起興,引出生活及感情變化,兼以隱喻,更能激發聯想,增強意蘊,產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興中有比朗讀五章1.女子婚后生活如何?

女子嫁給男子后辛勤勞作,任勞任怨,盡妻子的職責,而男子卻“貳其行”“二三其德”“至于暴矣”,且女子家人“咥其笑矣”。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終身,違背當時的禮節;兄弟認為女子不懂得順從丈夫。由于社會政治歷史原因,女子將一生所有的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悲劇。聯系現實,不要喪失自我個性的獨立性。2.兄弟為何嘲笑她?當時社會女子的地位和命運如何?

在這場失敗的婚姻中,女子有沒有責任呢?她是怎樣表現的?

勤勞、善良、雖生活艱難,但真情不改沒有任何怨言。所以沒有責任。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析段品句難點突破面對男子的背棄,女子是什么態度?

女子想到了過去要與他偕老的愿望,而這愿望如今讓她生出怨恨之氣。男子的背信棄義斬斷了女子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回憶,決心要與之斷絕關系。2.“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有何含義?朗讀第六章思考

該句運用比興手法,反襯男子的變化無常,表明女子的痛苦沒有盡頭,也暗示女子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戀愛婚變決絕熱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剛強送子過淇,至于頓丘。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沉醉愛河心如帷濕回頭是岸

1.隨著情節的發展,女主人公內心的情感是如何變化的?

結合全文思考氓婚“氓之蚩蚩”前“信誓旦旦”婚“二三其德”后“至于暴矣”用情不專、暴虐沒有責任心心情急切、熱烈

2.隨著情節的發展,男主人公氓內心的情感是如何變化的?全詩結構圖: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許婚(賦)第二章:男女戀人相思、結婚(賦)第三章:勸誡女子不要癡情(比、興)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別戀(比、興)第五章:補敘多年的苦楚和處境(賦)第六章:今昔對比的怨恨和痛苦(賦、比、興)戀愛婚變決絕熱情幸福沉痛怨恨清醒剛強情節感情基調追憶哭訴對比當代著名學者鮑鵬山說:“在《詩經》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為便是那位衛國女子。”請結合詩文分階段來談談她的完美體現在哪些地方?并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討論交流:人物形象分析:“戀愛”部分(1-2章)

可愛之處: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癡情。“婚變”部分(3-5章)

可敬之處:勤勞、能干、吃苦耐勞。可憐之處:辛苦、委屈、懊悔。“決絕”部分(6章)可貴之處:剛烈、堅強、清醒、理智。人物形象小結:詩中女子的形象:是一個被遺棄的勞動婦女形象,勤勞、溫柔、堅強。忠于愛情,由溫順走向剛強,柔中有剛。婚前,純真熱情;婚后,辛苦而蒙受恥辱。她悔恨多于哀傷,決絕而不留戀,可見其清醒剛烈的特點。

◆綜觀全文,你認為男主人公分別是什么樣的人?氓婚“氓之蚩蚩”前“信誓旦旦”婚“二三其德”后“至于暴矣”用情不專、暴虐沒有責任心寫作手法——對比:男女主人公婚前后的對比。男主人公“氓”是男權社會時的一個代表性的人物。求婚時,他對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許是真摯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顏漸衰,他的愛情也隨風而去,無情地遺棄了妻子,是一個對家庭不負責任的、始亂終棄,看似忠厚老實,實則暴躁無情的家伙。心情急切、熱烈

一、除了婚姻的不幸外,還有哪些因素給了她痛苦呢?

二、哪個更能體現女主人公的悲哀和痛苦呢?反映了什么?

娘家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個時代人的愛情觀,婚姻觀和女子在愛情中和社會中的弱勢地位。拓展探究一:更能反映出這場婚姻不僅是個人悲劇更是時代悲劇。《氓》中的女主人公為什么被遺棄呢?討論思路:“愛情”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靜女》和《氓》中分別敘述了兩類愛情情節和人物形象,但有一點是相同的,無論是《靜女》中的“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還是《氓》中的“乘彼垝垣,以望復關”,看樣子都是“自由戀愛”了。

《詩經》的時代,男女的戀愛比后來的封建社會要來的相對自由,但畢竟和我們今天的“自由戀愛”在理念上有所不同。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層也存在不同的戀愛觀。拓展探討二看不見的“手”——誰偷走了我的愛情??《氓》中的女主人公為什么被遺棄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