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業及經濟政策 課件 【知識建構+備課精研】 高三人民版歷史必修2一輪復習_第1頁
古代商業及經濟政策 課件 【知識建構+備課精研】 高三人民版歷史必修2一輪復習_第2頁
古代商業及經濟政策 課件 【知識建構+備課精研】 高三人民版歷史必修2一輪復習_第3頁
古代商業及經濟政策 課件 【知識建構+備課精研】 高三人民版歷史必修2一輪復習_第4頁
古代商業及經濟政策 課件 【知識建構+備課精研】 高三人民版歷史必修2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盛世滋生圖》概述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和經濟政策專題一①商人因善于經商而著稱;②出現骨貝銅貝(西周)。①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②出現富足的巨商(地域性)和繁榮的商業中心。①政府大多抑商;②商人已富貴;③形成全國性商業中心。①都市商業和農村集市貿易得到發展;②出現邸店、柜坊和飛錢。①政府鼓勵商業發展;②出現最早紙幣“交子”;③商稅成為政府收入重要財源;④商業活動徹底突破時空限制。①大都成為國際性商業大都會;②泉州(刺桐)成為世界第一大港。123456①商業市鎮大量興起;②農副產品商品化;③長途販運發展較快;④地域性商人團體——商幫出現;⑤專業化分工明顯(金華火腿)。⑥十三行7商周春戰秦漢隋唐兩宋元朝明清一、古代商業貿易發展概況“買東西”凡市,以日中擊鼓三百下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下,散?!短屏洹贰鞍偾Ъ宜茋寰郑秩绶N菜畦”“五陵少年金市東,笑入胡姬酒肆中”1.市署/平淮署:專門管理市場交易的機構2.店鋪種類多,商品種類多,商業發達3.波斯邸/收寶胡商:體現了對外貿易發達;4.柜坊:專營貨幣信貸和存放的場所至朱雀門,旋煎羊、白腸、鲊脯、炸凍魚頭、姜豉子、抹臟、紅絲、批切羊頭、辣腳子、姜辣蘿卜…冬月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膾、煎角子、豬臟之類,直至龍津橋須腦子肉止,謂之“雜嚼”,直至三更。——(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坊巷橋門及隱僻去處,俱是鋪席買賣”①市的范圍擴大,突破時空限制,

出現早市、夜市、草市;②出現專業化市場;③不再受政府直接監管;④城市功能以政治、軍事為主轉變為經濟功能為主市與城市空白演示單擊輸入您的封面副標題市與城市對外貿易不同朝代的具體表現①完全突破時空限制;②市場監管相對寬松;③城與市結合。海外貿易是重要收入來源①管理嚴格;②漢設有專門的管理機構。西漢:開通陸海絲綢之路①商業市鎮大量出現,四大名鎮②城市的生產性、專業性、商業性增強海禁、閉關鎖國①設市要求嚴格;②出現夜市;③城的經濟功能增強。設市舶司管理①出現草市;②城與市職能分離。秦漢魏晉南北朝唐代宋代明清朝貢貿易厚往薄來政治目的為主拜占庭:6世紀中國絲織技術傳入。敦煌莫高窟:始建于4世紀的佛教寶庫。長安:唐代建有基督教寺院;印度天文歷法知識傳到唐朝。羅馬:1世紀前后,穿中國絲綢成為時尚。13世紀,阿拉伯人用羅盤針導航,并傳到歐洲。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波斯銀盒、非洲象牙。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畫家《群神宴》上的青花瓷。南海一號(中國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的南宋古船)商周:貝幣戰國:刀幣、鏟幣等秦:半兩西漢:五銖唐:開元通寶

貨幣宋:交子明:銀元寶清:銀幣民國:法幣新中國:人民幣中國貨幣演變歷程豎1豎5橫1豎2橫2豎4豎6豎7橫3豎3橫4橫1:唐代一種銅鑄幣橫2:唐朝的一種信貸匯兌券橫3:古代縱橫三大洲,從事貿易的群體橫4:古代錢莊發行的本票,可在市面流通,視同現金豎1:中華民國建國初的法定貨幣豎2:明朝出現的新式金融機構豎3:晉商開設的專門經營匯兌業務的金融機構豎4:唐宋官府設置掌管對外貿易的機構豎5:元朝發行的紙幣豎6:商周時期的一種經營制度豎7:新中國的法定貨幣填字游戲:貨幣中國貨幣演變歷程橫1:唐代一種銅鑄幣橫2:唐朝的一種信貸匯兌券橫3:古代縱橫三大洲,從事貿易的群體橫4:古代錢莊發行的本票,可在市面流通,視同現金豎1:中華民國建國初的法定貨幣豎2:明朝出現的新式金融機構豎3:晉商開設的專門經營匯兌業務的金融機構豎4:唐宋官府設置掌管對外貿易的機構豎5:元朝發行的紙幣豎6:商周時期的一種經營制度豎7:新中國的法定貨幣填字游戲:貨幣中國貨幣演變歷程豎1銀豎5橫1開元通寶豎2鈔橫2飛錢鋪豎4豎6市工豎7橫3阿拉舶商人豎3司食民橫4莊票官幣號總結:古代中國商業的發展規律1.商業活動場所、時間的變化:先在城市,后向農村發展;先是時間、地點固定,后時空限制被打破。2.交易內容的變化:先以交流地區間的土特產品、奢侈品為主,后轉向農副產品以及手工業品。3.交易媒介的變化:開始是物物交換,接著出現一般等價物——貝殼貨幣,后來貨幣固定為金銀。北宋還出現紙幣。4.商人組織的變化:由最初的親緣組織發展為商幫。5.經營領域的變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領域到逐漸與生產相結合。古代中國商業的特點1.商業市場的形式多樣

2.城市商業經濟發達3.對外貿易發達

4.貨幣種類豐富

5.商人群體活躍

6.商業地位低下天下已平,(漢)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時,為天下初定,復馳商賈之律;然市井之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

——《史記》工商雜色之流,假令術逾儕類(同輩之人)…止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舊唐書》

古者官民一家也,農商一事也……商藉農而立,農賴商而行,求以相輔,而非求以相病,則良法美意,何嘗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菜巍酬惲粒骸洱埓肥恐雍銥槭?,商之子恒為商。嚴氏之先,則士商相雜,(嚴)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為舜工計,宜專力于商,而戒子孫勿為士。當今之世,士之賤也,甚矣!—〔清〕《歸莊集》“重農抑商“政策抑制商人:戰國:商鞅變法漢代:規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打擊富商大賈,發展官營商業(生活方式受控制,社會地位低下)唐代:漢代商人一入市籍不得為官(經濟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宋代:遭受歧視的情形開始改變(農商并立,相輔相成)清朝:揚商貶士商人地位大升

抑制工商業:秦朝:政府全面具體控制經濟生活漢代:商人賦稅加倍,實行鹽鐵官營制度唐代:對市場和商人嚴格管制

歷代私營工商業的管理:加重賦稅征收二、古代商業政策(2021·全國乙卷高考)宋代,官府強調“民生性命在農,國家根本在農,天下事莫重于農”,“毋舍本逐末”。蘇轍說:“凡今農工商賈之家,未有不舍其舊而為士者也?!编嵵恋勒f,士農工商“皆百姓之本業,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易之者也”。從中可以看出宋代()A.商品經濟發展受到阻礙

B.重農抑商政策瓦解C.社會群體間流動性增強

D.四民社會地位相同C原因:商業的不穩定性,商人流動性大與強調耕戰、加強中央集權思想發生矛盾目的:維護專制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和政治穩定消極影響:封建社會的后期起消極作用為主。1.社會經濟活力受到壓抑。2.新的經濟因素和生產方式的萌芽長期得不到正常發育(資本主義萌芽)。積極作用:封建社會的前期起積極作用為主1.穩定農業人口,推動農業發展。2.加強控制農民,保障國家安全,維護階級基礎(鞏固統治)。3.打擊富商,強化國家對經濟的控制(穩定

封建經濟)?!爸剞r抑商“政策二、古代商業政策明朝初年,曾與朱元璋爭奪政權的張士誠、方國珍之余部,入海為盜,且“每誘島倭入掠”?!痘拭髯嬗枴分兄煸罢J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羅(今泰國)等15國,“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瀕海民不得私出?!薄敖C袼酵êM庵T國”。——摘編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貿易史》即禁之后,百貨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藝能之無用,行者嘆至遠之無方,故有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船,系維朽蠹于斷港荒岸之間。……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貧,貧者困,驅工商為游手,驅游手為盜賊耳?!墩撃涎笫乱恕非?2年(1757年),清政府規定廣州是允許外商來華貿易的惟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廣州也百般限制中國人與外國人接觸?!』实墼诮o英王喬治二世的信中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絲帛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北尘埃悍烙鈦碇趁駝萘ΓS護封建體制(明廷敵對勢力殘余利用大海繼續對抗;倭寇侵擾)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統治者對海外諸國的輕視。消極影響:不利于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使中國長期與世界隔絕,限制了中國與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使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海禁:明清嚴厲禁止私人出海貿易,海外貿易必須在官方主持下進行閉關鎖國:嚴格限制外商來華貿易,如清朝規定一切對外貿易均在廣州一口進行限制禁止≠“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二、古代商業政策康熙二十三年平定臺灣后,即開放海禁,翌年設立江(上海)、浙(寧波)、閩(漳州)、粵(廣州)四海關。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實行“獨口通商”政策,將國內與西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