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設計 名師獲獎_第1頁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設計 名師獲獎_第2頁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設計 名師獲獎_第3頁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設計 名師獲獎_第4頁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設計 名師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材結構及重點難點】一、武裝起義和土地革命1.武裝起義2.土地革命3.根據地建設二、紅軍的長征1.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2.遵義會議3.紅軍長征重點:武裝起義、遵義會議難點:井岡山根據地的創建、工農武裝割據【教學方法】本節課主要采用談話講述法進行。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圖片、歷史歌曲、材料及地圖來講解,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應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感知歷史中不斷積累歷史知識,進而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過程,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導入新課】有首歌不知大家聽過沒有,歌詞是"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來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時期的史實?(這是中共創立的第一只正規軍隊中流行的歌謠.中共創立的第一只正規軍隊叫什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為什么叫"第四軍"?(國民革命時"鐵軍")這首歌就是在在敵我雙方激烈的拉鋸狀態之下,紅四軍的生活在各個方面還是極其菲薄的.面對嚴峻的現實,廣大指戰員始終充滿著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樂觀主義精神,去渡過戰爭難關的這種高尚情操的生動寫照.中共創立的第一只正規軍隊是在井岡山根據地建立(何時?以后出現的.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也是在經歷了國民革命失敗后的工農武裝起義的慘烈失敗后,才選擇了這樣一條正確的道路.由此導入新課.【講述內容】一、武裝起義和土地革命1.武裝起義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反動派極端殘酷的鎮壓.為了挽救革命和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7月中旬,中共中央臨時常務委員會決定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起了繼續斗爭的旗幟,是中國共產黨創建革命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南昌起義部分軍隊在朱德、陳毅率領下,經閩贛邊進入湘南,進行游擊戰爭,于1928年4月,上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工農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結合教材中的歷史縱橫講述)同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與南昌起義相比最明顯的特點是:不僅是軍隊的行動,而且有數量眾多的工農武裝參加,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號,不再沿用國民革命軍的名稱.秋收起義最初仍以奪取湖南的中心城市長沙為目標.由于反動軍隊的力量遠比起義軍強大,起義軍遭到嚴重挫折..毛澤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認為當時占領中心城市已不可能,主張放棄會攻長沙的計劃,提出把余下來的起義部隊轉移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和農村,以保存革命的力量,再圖發展.會議采納了毛澤東的意見,于是部隊沿著羅霄山脈向井岡山進軍.秋收起義的隊伍從進攻大城市轉到向農村進軍,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它為大革命失敗后繼續堅持革命斗爭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2.土地革命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后,毛澤東就領導井岡山軍民進行土地革命.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一首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我們要做主人,我們要做主人,真歡喜!就是產生于這種背景下.胡漢三就是一個大土豪.毛澤東說:如果我們能夠普遍地徹底地解決土地問題,我們就獲得了足以戰勝一切敵人的最基本的條件.這是因為土地革命調動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使貧農、雇農在政治上翻了身,農民掌握了農村的革命政權;在經濟上農民分得了土地和糧食,生活得到改善,推動了根據地生產的發展;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支援革命戰爭、保衛和建設根據地的積極性,為紅軍戰爭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農民階級知道這一樸素道理,保衛紅色政權就是保衛自己的土地.3.根據地建設1927年10月,毛澤東帶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工農革命政權.到1928年春,根據地初步建立起來.到1930年夏,全國正式紅軍共十幾個軍,約10萬人;開辟根據地大小十幾塊,遍及10多個省的300多個縣.井岡山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理論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范,它科學地指出了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為中國革命在城市遭到失敗后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此后中國革命發展的進程,充分證實了這一理論的正確.中共建立和發展革命根據地的時候至1930夏),北方在進行北伐及其后的新舊軍閥混戰.在中原大戰后,蔣介石集中兵力"圍剿"紅軍.此時,"圍剿"和反"圍剿"戰爭,成為中國革命與反革命之間戰爭的主要形式.紅軍三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都是在毛澤東的直接指揮下取得的.在戰爭中,發展了井岡山時期紅軍游擊戰(毛氏游擊戰)的原則,逐漸形成了一整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紅軍作戰最基本的指導思想是采取積極防御,反對消極防御.當敵人大規模"圍剿"到來時,紅軍誘敵深入,退卻到根據地內部作戰(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跑).這種戰略退卻是為了保存兵力,待機破敵.集中優勢兵力,是瞬間改變敵我之間進退、攻守、外線內線形勢的關鍵步驟.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軍事科學上的具體運用.毛澤東根據敵強我弱的情況,采取避敵主力,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方針,干凈、漂亮地粉碎了敵人的三次反革命"圍剿".紅色政權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上,同國民黨政權對峙.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會議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制訂了憲法大綱,定都瑞金;選舉毛澤東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這樣,中國領土上存在著兩個性質根本不同的政權.二、紅軍的長征1.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經過半年多準備,1933年10月,蔣介石調集100萬軍隊,200架飛機,向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以其中的50萬兵力用于直接圍攻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開始時,敵強我弱的基本狀況與以往相同,如采用前四次反"圍剿"的基本戰略戰術,取勝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此時毛澤東正確的符合中國革命戰爭特點和規律的軍事思想完全被臨時黨中央否定,博古(秦邦憲)、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拋棄紅軍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采取積極防御、誘敵深入、分散敵人力量、集中紅軍優勢兵力在運動中迅速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正確作戰方針,機械地搬用蘇聯紅軍正規戰爭的經驗,用陣地戰代替運動戰.第五次反"圍剿"失利是"左"傾錯誤在中央蘇區全面推行的必然結果.

2.遵義會議1934年10月,國民黨軍隊推進到中央蘇區的腹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紅軍長征初期嚴重損失,表明中國革命已處于極端危險的境地,引起黨的干部和紅軍指戰員對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懷疑、不滿;突破湘江封鎖線,紅軍銳減到3萬多人之后,不滿情緒達到頂點.毛澤東轉兵貴州的意是中央紅軍在長征中戰略方針的第一次改變,避免了紅軍覆滅,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創造了前提.提問:毛澤東轉兵貴州的意見為什么能夠得到中央大多數領導的肯定?(避免了紅軍覆滅)這件事說明了什么?(毛澤東軍事指揮的正確)在成功與失敗的比較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毛澤東軍事指揮的正確。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義柏公館的小樓上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議題可以概括為兩方面:一是軍事問題,肯定了毛澤東等指揮紅軍取得前四次反"圍剿"勝利的戰略戰術基本原則,.二是組織問題,改組中央領導機構,特別是解決軍事最高指揮權問題,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問:為什么說遵義會議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遵義會議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就從指導思想、指導方針上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是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力量極度削弱,中國革命幾乎陷于絕境的危急關頭召開的,它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正是由于這一轉折,"使得黨中央和紅軍主力勝利地完成了長征,轉到了抗日的前進陣地,執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政策."3.紅軍長征遵義會議后紅軍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四渡赤水,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安然渡過金沙江,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跳出敵人包圍圈.紅軍繼續北上,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冰封雪蓋的夾金山,穿過布滿沼澤泥潭、荒無人煙的大草地,進入甘肅、陜西,決定把陜北作為長征的落腳點.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陜甘根據地的保安縣吳起鎮,同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與前來迎接的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關于紅軍長征的意義,可讓學生看書后指出:黨中央和紅軍主力勝利完成戰略轉移任務,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扼殺中國革命、消滅共產黨和紅軍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宣告了敵人圍追堵截的破產,廣泛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人民解放的道路;到處播下革命種子,到處發芽、結果.第三,標志著中國革命新局面的開始.長征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不足3萬人的紅軍隊伍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精華.構成以后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干.主力紅軍轉移到西北,在接近抗日前線的西北建立新的革命大本營,有利于完成新的歷史任務.【課后研討】井岡山精神的核心就是堅定的革命信念。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形成的全部優良傳統及革命精神,無不與井岡山精神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井岡山精神所蘊涵的是共產黨人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執著追求,是對把馬列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態度,是依靠群眾,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保持密切聯系的優良作風以及不怕困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堅韌意志。井岡山精神也正是我們當今時代所需要與發揚的。你認為在我們今天的現代化建設中怎樣才能學習和發揚井岡山精神,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思路】當前,我們正處于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復雜的矛盾要處理,繁重的工作要做,都需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繼承這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并使之發揚光大,對于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井岡山精神的光榮革命傳統,一天也不能忘。在今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更應該把“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弘揚下去,為實現21世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本課小結】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武裝斗爭的重要性..先后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多次武裝起義,建立了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在斗爭中,毛澤東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結合起來,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并在實踐上為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