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手冊第1章轉向架_第1頁
維護手冊第1章轉向架_第2頁
維護手冊第1章轉向架_第3頁
維護手冊第1章轉向架_第4頁
維護手冊第1章轉向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術 概 技術參 總體參 轉向架結 總 構 二系懸掛裝 牽引裝 一系懸掛裝 基礎制動裝 驅動裝 天線安 輪緣潤滑裝 轉向架的組裝與分 轉向架與車體的分 轉向架各部件的分 轉向架組 檢修.................................................................................................5.1周 潤滑計 5.3程 列 雙周 三月 牽引裝置的檢 定 架 牽引裝置架 大 常見故障診斷及應急處理措 1章轉向術經常使用的軸端接 列車自動控制列車自動運行ATO制動防滑控制單元BCU高于軌 圓柱滾子軸承單 概CW2100(D)80km/h動裝置采用單級的齒輪箱和齒式聯軸節,牽引裝置采用“”型拉桿結構。該轉維修量。2技術參總體參802200Φ840mm(新輪)/Φ770mm(磨耗到限)14Φ120xΦ215x146mm轉向架總3&44133.1-13.1-23.1-33.1-41構架2動車輪對軸箱裝置3二系懸掛裝置45基礎制動裝置63.1-1動車轉向1構架2拖車輪對軸箱裝置3二系懸掛裝置4牽引裝 5基礎制動裝3.1-2拖車二位轉向1構架2拖車輪對軸箱裝置3二系懸掛裝置45基礎制動裝置6端部組 7輪緣潤滑裝圖3.1-3拖車一位轉向架(帶天線及輪緣潤滑裝置 1構架2拖車輪對軸箱裝置3二系懸掛裝置45基礎制動裝置63.1-4拖車一位轉向架(帶天線圖3.1-5地鐵3號線轉向架配置圖3.1-6地鐵4號線轉向架配置構3.2-1U型構架,采用鋼板焊接結構的箱形側梁以及與3.2-11側梁組成2橫梁3電機吊 4齒輪箱吊 5縱梁組成6牽引拉桿 7托板組1側梁組成2橫梁3縱梁組成4牽引拉桿 5托板組成6油箱安裝 7端梁3.2-1轉向架構二系懸掛裝3.3-1所示:1空氣彈簧2差壓閥3高度閥4水平杠桿5高度閥調整 6安全吊3.3-1二系懸掛裝空氣彈膠囊下部的橡膠堆是為了通過曲線時減小膠囊的載荷。另外,當空氣彈簧內無空O空氣彈簧的正常工作高度為200mm,其高度的保證是通過測量車體底架的工藝塊下面(與空氣彈簧上平面共面)255+t±3mmt高度調整閥及水平杠桿、調整主要包度閥、高度閥調整桿、水平杠桿等。能滿足車體與轉向架間相對位移的要求。高度閥不感帶為±5mm。差壓牽引裝每個轉向架設一套牽引裝置如圖3.4-1采用傳統的“Z”型拉桿結構主由中心銷、牽引梁、橫向擋、橫向減振器、中心銷套和兩個牽引拉桿組成。通過中心銷套將中心銷與牽引梁固定在一起,牽引梁和構架之間通過兩個呈“Z”布置的123橫向擋組成4567牽引拉桿83.4-1牽引裝橫向3.4-2圖3.4- 橫向擋特性曲牽引牽引拉橫向減振整車起吊功車輪踏面磨耗時車體高度的調現的調整墊按照12mm的級別增加車輪璇修小于10mm時不用加墊調整大于10mm24mm時,構架兩側垂向擋下取下所有調整墊,保證垂向之擋間隙。調整墊,空簧加一個墊時需在垂向擋處減1個,并將螺釘安裝鎖緊,共2處,然后分別6(5mmM24的孔將空氣簧吊起來,然后加調整墊(種適用于單獨轉向架狀態。3.4-3垂向擋調整一系懸掛裝115±5mm110mm,必須用調整墊進行調整。動、拖車轉向架使用相同的軸箱彈簧。同一轉向架尺寸差應不大于2mm,在保證輪重分配的前提下,聯軸節調整完畢后同一轉向架上的該尺寸差應不大于4mm,調整墊總的插入厚度不應超過3.5-1一系懸掛裝軸箱和軸箱軸軸端組成主要由軸箱、軸箱軸承、軸端設備、軸箱前蓋、軸端壓板、防塵擋圈和3.5-23.5-33.5-43.5-5所示。3.5-2普通軸端安裝組3.5-3防滑軸端安裝組3.5-4接地軸端安裝組3b)4號線測速33.5-5測速軸端安裝組軸箱軸承采列自密封圓柱滾子軸承,安裝在軸箱體內,軸承在制造廠已填充了軸承可滿足80萬公里或使用時間6年內免的要求(以先到為準。輪(+2,+6車軸軸頸間距為1930mm,軸頸直徑為120mm。傳動齒輪熱裝在動車車軸上,如圖3.5-63.5-7所示。3.5-6動車輪對組3.5-7拖車輪對組基礎制動裝3.6-1動車基礎制動單3.6-2拖車基礎制動單驅動裝會泄漏。齒輪箱采用高強度合金鋼制成的斜齒輪,為一級,齒輪使用大于300WN齒式。1齒輪傳動裝置2聯軸節33.7-1驅動裝天線安根據信號系統的需要,在頭車一位轉向架的一位端裝有信標天線(3號線還在側梁下部裝有波導天線3.8-1天線梁與構架之間采用螺栓連接,方便檢修。 a)3號線天線安b)4號線天線安3.8-1天線安輪緣潤滑裝Tc車的3.9-1輪緣潤滑裝轉向架的組裝與轉向架與車體的分分解安裝在軸端上的各種傳感器電纜與車體的連接端,包括防滑傳感器、ATP測速傳感器等。從轉向架上斷開高度調整閥調整桿(3.2-M10、厚錐墊、開口銷、開槽螺母及3.2-2高度閥調整桿與水平桿連接的分分離安裝在中心銷下端的防松片、下蓋、螺母。牽引裝置與車體連接的分將防松片(件1)用扳手將大螺栓M36x140(件2)將下蓋(件3)取下(可輕輕敲打用工具M90擰進中心銷套(件4)內圈的螺紋中,使中心銷套與中心(件5)4.1-2牽引裝置與車體連接的分 70mm,用3M膠帶或空氣管路堵(非內嵌式)堵住所有的氣路以及空氣位置。在確認車體與轉向架之間的連接完全分解之后,使用大型架車機分離車體和轉四個支承點同時起落,在起落車時工作區域內應當確認無其他操作者在工作。轉向架各部件的分將轉向架停放在臺位上,放置鐵鞋或止輪器,防止轉向架在臺位上自由運4.2-1聯軸節安裝螺4.2-2牽引電機安裝螺圖4.2-3齒輪箱吊桿及安全吊安裝螺從空氣彈簧上部進風口將空氣彈簧起吊用的吊環螺栓(24)擰入空氣彈簧應急橡膠堆中的螺紋孔中,用起吊設備吊起空氣彈簧即可,完成后將空簧妥善放拆下組裝螺栓M16X45(GB/T5783-2000六角頭螺栓,卸下(/T32.1-1998六角頭頭部帶孔螺栓)分解,卸下壓蓋。應記錄每個軸箱彈簧位置所加調整墊的厚度,以便組裝。如果軸箱彈簧需要更換新品,調整墊的厚度需根據新的壓噸試驗進行調整。圖4.2-4及壓蓋安裝螺將所有從軸端出來的速度傳感器、接地電纜、ATP速度傳感器等軟線纜在構架圖4.2-5制動缸手動復原裝4.2.14.2.4。4.2.14.2.4。4.2-6構架反將構氣彈簧安裝面向上,一系彈簧向下放置在馬凳上,然后進行二系懸掛從空氣彈簧上部進風口將空氣彈簧起吊用吊環螺栓(M24X2)擰入空氣彈簧須注意對構架上空氣彈簧座孔進行保護,防止異物進入。牽引裝置的分將構氣彈簧安裝面向下,一系彈簧向上放置在馬凳上,然后進行牽引向減振器牽引梁側(大端)的2個六角頭頭部帶孔螺栓M16X45及彈簧墊圈M16和安裝于橫向減振器構架側(小端)的2個六角頭螺栓M16X110、螺母及彈簧墊圈M16,分別擰開拆下。M16X55和彈簧墊圈16拆開(4個,拆下壓板,用天車吊起牽引梁,將用擋圈鉗子將牽引梁內孔中的擋圈取出,然后用工裝將中心銷套從牽基礎制動裝置的分M8X208翻轉構架,將構氣彈簧安裝面向下,一系彈簧向上放置在馬凳上,拆下制M20X75M20X260,卸下制動缸。端部組成的分將轉向架停放在臺位上,放置鐵鞋或止輪器,防止轉向架在臺位上自由運M16X5516,取下天線安裝梁。拆卸端梁安裝座組成與安裝梁組成的連接螺栓M16X60、彈簧墊圈16輪對軸箱裝置的分軸箱彈簧的拆將構氣彈簧安裝面向下,一系彈簧向上放置在馬凳上,拆下軸箱彈簧與構架連接的六角頭螺栓M16X45,拆下軸箱彈簧,并將軸箱彈簧放置在箱中。軸箱軸承的拆對輪對軸箱裝置進行,注意:對軸箱裝置進行時液進入軸承內;當使用帶有蒸汽噴射器時,不得將水或蒸汽噴射直接朝向靠近車輪側的軸箱密封部。,蓋安裝螺栓M22×55(GB32.1-2000)和彈簧墊圈22。拆除螺栓的同時,也將用扁鏟將防松片的彎曲止耳扳平,用力矩扳手拆除軸端螺栓M22×55,從而工裝及設備按下圖4.2.5-1所示連接好,拆卸板插到防塵擋圈和車輪之200-300kN。圖4.2.5-1軸箱軸承拆卸設注意軸承拆卸工作必須完成中間不能停滯軸承內圈是不固定的,用熱風槍將連接器的兩端膠烤至松軟,注意車輪面溫度不得超過采用Φ2×50的鋼絲轉動連接器,轉角為90°,使其尾部寬面與阻尼環處于平行4.2.5-2降噪阻尼嘴到注油孔上,采用注油退卸的方式,退下車輪。見圖3.2.3-15。若4.2.5-3車輪注油退拆卸齒輪驅動裝置,具體另見齒輪驅動裝置使 手冊轉向架組圖紙上要求防腐處理零部件(如鍍鋅等)牽引裝置的組將橫向止擋組成用螺栓M16×45150N.mMOLYKOTEG-RAPIDPLUS,將中心銷套下面的劃線與牽引梁上1mm為合格,4.2-2,注意M20×180LT243M20M12X35LT24360N.m。然后將牽20478N.m,最后用金屬絲將螺栓鎖緊。4.3.1-1牽引梁組M16X110M16組裝橫向減振器,注意該減振器和螺150Nm?;A制動裝置的組先將構架一系彈簧座安裝面朝上放在馬凳上,將單元制動缸上的螺孔絲堵用螺絲刀或錐子挑出,并把單元制動缸上的防腐油和構架托板組成表面的油污535m。配管組裝好后,將空氣軟管連接到上,然后將另一端連接到制動缸上4.3.2-1基礎制動裝置的組二系懸掛裝置的組將轉向架構架底面朝上放在馬凳上,安裝差壓閥及其與構架的連接螺栓在空氣彈簧下部進氣導柱外表面及構氣簧安裝孔內表面均勻涂抹鐵道Ⅳ型構氣彈簧座上安裝完空氣彈簧后應用橡膠帽蓋住空氣彈簧上部進氣口,60N.m。4.3.3-1二系懸掛裝置的組輪對軸箱裝置的組齒輪驅動裝置的組具體另見齒輪驅動裝置使用手冊輪對的組將待組裝的車軸和車輪放置在恒溫室(20-25℃)8小時,然后測TB/T1718-2003《鐵道車輛輪對組裝技術條件》中輪2)重合,停止壓裝。測量車輪輪輞內側面與車軸中心的距離,確保在公差4.3.4.2-1輪對壓5-81205020的白4.3.4.2-2防松調正阻尼環的安裝位置,使連接器朝外。然后,用木錘或橡膠錘對阻尼1-3m接器推入阻尼環。采用Φ2×5090°,使其尾部寬面與阻尼環實,隨后常溫。

4.3.4.2-3連接器安1mm2mm。組裝的最終壓力按輪轂孔直徑計算,每100mm直徑尺寸的壓裝壓力最小為(35tfkN(60tf2mm軸箱裝置的組將輪對、軸承、軸箱等零部件放置在的軸承組裝環境中。組裝工作場地必當在組裝前,使用汽油或煤油軸箱裝置中的零件,保證軸箱裝置中的零確保車軸與軸承配合面和軸肩等部位沒有尖角、毛刺、裂痕、加工痕跡、擦傷和銹蝕。1,2,3,4A—A,B—B以及C—C4.3.4.3-1車軸尺寸測軸頸和防塵板座的尺寸必須滿足下表要求,見表4.3.4.3-14.3.4.3-軸頸(軸承座30min內,需在軸頸DXSKFLGAF使用軸承組裝工具,將軸箱體和軸承整套壓裝到車軸上。當軸承組靠上防塵擋圈時,其貼靠壓力要控制在131~180kN,并做適當保壓或復壓,以塑料固定套是作為過程中的一種安全裝置,在軸承被放到軸箱體里時,固定安裝工作必須完成,中間不能停滯216-226N.m。5min并用六角頭螺栓M22X55,將軸箱前蓋安裝到軸箱體上,緊固安裝螺栓時按對295N.m。0.55~1.1mm時應當沒有任何異?,F象。跑合試15min,轉200r/min30℃。4.3.4.4-1跑合試一系彈簧在構架上的組10min內,在構架上一系4.3.3-1軸箱彈簧的安M1616緊固在構架上。六角頭螺栓的150N.m。其他設備的組將轉向架停放在臺位上,放置鐵鞋或止輪器,防止轉向架在臺位上自由運M16150N.m。5和彈16150N.m。整(AW0載荷工況ATP天線安裝板的受迫變形,以致造成天線的損壞。用螺栓M16X50、彈簧墊圈16、平墊圈16和螺母M16將排障器安裝在安裝梁AW0載荷工況對排障器高度進行調整,螺栓緊固力矩為構架組成與輪對組成的落裝及落裝后需進行的試M24X7024675N.m。三次預加載,預加載為超常載荷196kN(每個空簧98kN)。如果一系彈簧為舊彈。W015±5m18~124mm;落車兩15~123mm15mm9mm,則大厚度的調整墊應位于調整墊的上部。加墊時,可直接用天車或其他起重設備吊起構架組成,也可同時用兩個千斤頂從軸箱下部的彈簧安裝孔內將兩個一系簧同時頂起,然后將調整墊塞到一系簧和軸箱之間。4.3.6-1四角高調2mm4mmW0軌面的高度(包括調整墊的厚度,該高度應為695(0,+10)mm,兩側高度1mm46梁上蓋板下部的兩個螺紋孔中擰入將空簧頂起,然后將調整墊插入。,在對轉向架施加車輛AW0工況載荷的狀態下轉向架每個輪的輪重,要求,2%。2%出的輪重不滿足上述要求,則需要通過在一系彈簧下面加減調整墊進行調整。,B1,B2測量的聯軸節可能的軸向位移。通過左右兩角尺讀數記錄C和D值,聯軸節高CDAW0狀態時,兩支點C和D之間的高度差應在1~3mm之間。電機端應比齒輪箱側高。如實際測4.3.6-2聯軸節高度差測M1616和壓板,將一系 4.3.6-3一系彈簧與輪對軸箱裝置安安裝附加氣室的密封性能。管路充風壓力為600Kpa,5分鐘內的壓力不得超過350Kpa。3MΩ連接構架與輪對間的接地電纜,測試構架與輪對間的15mΩ。轉向架與車體的組用鐵道Ⅳ型鋰基脂潤滑空氣簧和O型圈MolykoteG-rapid+4.3.7-1錐面涂抹位O形圈無損壞。4.3.7-2中心銷與牽引梁的連900N.mt值(4.3.7-2所示)11-14mm連接安裝在軸端上的各種傳感器電纜與車體的連接端,包括防滑傳感器、速度編碼器等。連接制動風管、停放制動風管及踏面清掃器與車體空氣軟管的連接落車后的試車體高度及輪重調將車輛停放在稱重臺位上,放置鐵鞋或止輪器,防止車輛在臺位上自由運各空簧下所加調整墊的厚度t(包括轉向架制造時加墊的厚度。每輛車上8個同一動車的每根動軸上所測得的軸重與該車各動軸實際平均軸重之差不應超過實際%。4%確??栈商幱谄胶鉅顟B,再次測量確認空簧高度在(255+t)±1mm范圍內;范圍內,則可通過調整高度閥調整桿的長度進行微調(在(255+t)±3mm范圍內15-20分鐘,并再次驗證空簧高度和輪重。注檢修5.1周ABCDEF126335000500潤滑計ARCA.MOUNTINGPASTE裝配膏5003005.3程列轉向架的外觀檢30℃檢查每個傳感器、編及接地裝置電纜是否脫落制動閘瓦磨耗檢制動閘瓦的剩余厚度接近15mm(磨耗極限為15mm)時;預計到下次檢查時厚度會15mm,不能滿足當天運行,這時最好預先更換閘瓦??諝鈴椈蓹z檢查是否有化學物品、油或潤滑脂的污染,,請立即將化學物品、油或潤滑脂擦凈,并檢查表面是否受到破壞。底座的銹蝕;銹蝕超過2mm橡膠堆的更換條件:橡膠堆的橡膠和金屬件的粘接部分離深度超過10mm;30%。軸箱彈簧的檢3mm檢查橡膠零件的臭氧裂紋:裂紋深度超過3mm檢查橡膠表面是否有化學品、油或潤滑脂的污染,,請立即將化學品、油或潤滑脂擦凈,并檢查表面是否受到破壞。車輪的外觀檢如果的擦傷達到以下程度,應當進行鏇輪:一處以上的大于40mm20~40mm15~20mm獨立的踏面剝離-在圓周方向超過30mm的持續長度、深度大于1.5mm兩個或多個踏面剝離-在圓周方向超過20mm的持續長度并且間隔不小于15mm、1.5mm。雙周轉向架的雙周檢應該每兩周(5000km)進行一次。雙周檢除需進行列檢的工作車輪的尺寸檢用輪徑側梁尺對車輪直徑進量,并做好記錄。每個車輪至少在相互垂直的方向測量兩次。用踏面樣板對車輪踏面外形進行檢查,并測量輪緣高度、輪緣厚度等數據,做好記錄。每個車輪至少在相互垂直的方向測量兩次。770mm同一車輪相互垂直的直徑差大于0.5mm或者同一輪對車輪直徑差大于1mm或者同一轉向架車輪直徑差大于3mm或者同一車輛車輪直徑差大于6mm,則需對該車輛同一車輪相互垂直的直徑差大于0.1mm同一輪對車輪直徑差大于0.5mm同一轉向架車輪直徑差大于1mm同一車輛車輪直徑差大于2mm車輪輪緣高度應為27-38mm車輪輪緣厚度應為23-33mm車輪踏面有嚴重槽溝,深度大于1.5mm車輪出現虛假輪緣“小輪緣“2mm5.3.2.1-1虛假輪將需要鏇輪的車輛牽引至車輪鏇修設備上,將鐵鞋放置在其他車輪下面,防止車輛溜車。按照鏇輪設備的操作指導文件對車輛進行鏇輪,在將車輪踏面外形鏇修至要求形狀的前提下盡可能對車輪鏇修較小的量。的。調整墊按照12mm級別增加,車輪璇修小于10mm用加墊調整,大于10mm112mm的調整墊,車輪璇修大于20mm要加212mm整墊,當空簧下面的調整墊加至12mm時,構架兩側垂向擋下各取下一個調整墊;空簧下面的調整墊加至24mm時,構架212mm3.4-3軸箱的檢對軸箱前蓋端和密封槽端進行檢查,查看有無油脂滲出。如果有,用抹布擦干,再兩周。如果兩周后依然有油脂滲出,則拆下軸箱前蓋,查看是否是軸承漏油,如果是則將軸承拆下后發往廠家進行檢修。檢查軸端接地裝置中碳刷和摩擦盤的磨損情況,如果碳刷和摩擦盤磨耗到限,則需進行更換。油漆及防腐措施檢檢查構架上螺紋孔的防腐保護堵是否完整,如果有保護螺堵丟失,則需要進行補裝。高度閥調整桿的檢1mm,則需更換關節軸承。三月30,000km列檢的工作以外,還需進行以下工作:防腐保護的檢一系及二系懸掛高度的檢154.3.6.10)項。差壓閥、高度閥、管路檢O型圈進行更換。牽引裝置的檢檢查牽引裝置各連接螺栓是否緊固,有松動的需進行處理檢查牽引裝置中橡膠件(中心銷套、橫向擋和牽引拉桿節點)的情況,如定4815拆下軸箱前蓋,進行和檢查,并檢查軸箱內軸承表面狀態是否正常架對已經達到使用的零部件進行更換,或者對達不到大修周期的零部件進行理。轉向架的分解和組裝參見本手冊第4部分,轉向架各零部件的更換和檢修構架組成架對構架進行(注意保護螺紋孔以防止銹蝕)脫漆,后對構架組成進行尺寸檢測,首列車轉向架進行100%檢測,后續轉向架維修過程中,按照每列圖5.3.4.1-1構架尺寸檢查5.3.4.1-1構架尺寸檢查

單位座與橫梁對接焊縫、拖車側梁安裝天線梁的端板焊縫4.5kg,對有10%10%廢處理。輪對軸箱裝置架具體另見齒輪驅動裝置使用手冊輪對組成車軸施行全軸超聲波探傷檢查輪對內側距離及內距3達到車軸管理規定要求者車軸彎曲或軸頸、卸荷槽、防塵板座、輪座、制動盤座、軸身等有1處尺寸超過規定限度而不能修復者(脫線車輛輪對須測量軸身彎曲度,以輪對內側距離差超限為準;脫線車輛輪對須檢查其軸頸彎曲度,以中心孔為基準,輪對或車軸旋轉1周測量軸頸后肩處半徑尺寸的變化量,超過0.15mm時不得使用);輪輞裂紋無法消除及車輪輻板(含輻板孔)車輪踏面有裂紋、缺陷、碾寬、剝離、擦傷、局部凹下、踏面圓周磨耗超過限度及踏面上粘有熔化金屬者;輪緣厚度磨耗超過規定限度或輪緣垂向磨損、缺陷、裂紋以及輪輞探傷發現內部裂紋或其他缺陷者;軸頸及防塵板座有裂紋,表面有磕碰傷、拉傷、劃傷、凹痕、銹蝕、棱形、鞍形及螺紋波紋等故障者;輪對輪位差、內側距及3舊車輪同一車輪輪轂壁厚度差輪位差1353±2;3處最大差輪輞內側面端跳同一車輪相互垂直的直徑差同一輪對相對車輪的直徑差同一轉向架車輪的直徑差同一輛車車輪的直徑差≥1505mm(≤150mm(輪對殘余動不平衡值輪輞外側及輻板上有沿圓周方向的重皮時允許鏟除,其鏟槽數量、深度及長度須符合下列規定:3條,整個車輪上鏟槽的總長度不300mm;3mm,打磨后應保證輪轂壁輪輞厚度輪緣厚度輪緣垂直磨耗高度踏面圓周磨耗深度一處兩處,每處長度車輪重皮鏟槽深度(注:焊修,超過廢。輪輞內側有鏟槽。同一半徑端面鏟槽不多于3條,全輪總長度不大于300mm,鏟槽兩端應平緩過渡)輪輞外側面圓周方向輻板沿圓周方向車輪外側碾寬車輪殘余動不平衡值車軸軸身的打痕、碰傷、磨傷及電焊打火深度在限度以內時,經打磨光滑,消除棱角后允許繼續使用;車軸軸身的打痕、碰傷、磨傷及電焊打火深度在2.5mm及以上或軸身彎曲時,須將缺陷消除,消除后的軸身(包括軸)尺寸允許比原型公稱尺寸減少車軸軸身經鏇削后,其表面粗糙度必須達到車軸軸頸須采用磨削的方法進行終加工;軸頸卸荷槽和防塵板座可采用磨削或車削的方法加工,軸頸卸荷槽經車削加工后表面須進行滾壓處理;軸頸加工后,其直徑尺寸有變化時,允許在全長范圍內向軸頸端部方向逐漸減小,軸頸的圓度和圓柱度符合要求;軸頸及防塵板座加工后,其表面粗糙度須達到如果軸頸或防塵板座銹蝕,可用0050mm1.0mm的縱向劃痕或擦傷,凹痕總面積在60mm2以內、其深度不超過1.0mm時,均須清楚毛刺后使用;軸頸上在距防塵板座端面80mm0.5mm的橫向劃痕時,可用00號砂布蘸油打磨光滑,經探傷確認不是裂紋時允許使用;軸頸上距防塵板座端面80mm以內部位不得存在橫向劃痕;輪對防塵板座上存在的縱向劃痕深度不超過1.5mm,或擦傷、凹痕總面積在40mm2以內、其深度不超過1.0mm時,均須清除毛刺后使用;軸頸端部不得存在墩粗的情況,否則應修復;軸頸端部引導斜坡處有碰傷時,須清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堆積金屬,并用00號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防塵板座端面存在銹蝕或局部碰傷時,須清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堆積金屬,并00號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車軸中心孔須逐一檢查,中心孔有損傷時,允許消除局部高于原基準面得多余金屬,但修復后缺陷面積不得大于原中心孔圓錐面積的1/8;車軸中心孔允許堵焊,經堵焊重新加工的車軸中心孔各部尺寸須符合圖紙規輪對軸端螺栓孔須進行檢查,螺紋有損傷或滑扣時,累計不得超過3扣(不得連續,毛刺須清楚;螺紋磨損時,須用止規測試,在距端面5扣以內須止住,并且止規不得有明顯晃動(手試;軸端螺栓孔不能使用時,允許將原螺栓孔堵焊,并移位60°加工。堵焊螺栓孔前,須清除螺栓孔內的鐵屑及雜物,將螺桿前端車削制成120°角后旋入到螺栓孔中,后端距車軸端面為2-4mm,然后再焊堵,并做修平處理。軸端螺栓孔只軸端新制3

0.0370.11同一軸輪座直徑差軸身打痕、磕傷、磨傷及彈傷深度3處測量(30-40mm,85-95mm140-150mm,每處測量2點,每點均須相差90°,按平均值確定直徑φⅠ,φⅡ和φⅢ,軸頸圓度0.01,外側小于內側。裂紋:在加工或使用過程中,金屬的連續性被破壞而形成的缺陷。在磁粉探傷時,其磁痕特征一般為鋸齒形,兩端呈尖角狀,磁粉的圖像不規則,但清晰、密集。發紋:由于原材料中的微小氣孔、針孔、金屬或非金屬夾雜物等經鍛軋而形成的原材料缺陷。在磁粉探傷時,其磁痕特征呈直的或微彎的細線,磁粉圖像細長、平直。偽磁痕:在磁粉探傷時,其磁痕特征為絕大部分的磁粉圖像都比較散亂,再磁化檢查時,一般復現狀況不好或完全不復現;在磁粉探傷時,其磁痕延伸線與車軸軸線夾角不小于45°者為橫向裂紋或橫向45°者為縱向裂紋或縱向發紋。 防塵板座及輪座處(30mm內慣性152mm3870mm210條;30mm5mm或長度為10條。25mm2-25mm的縱向發紋在整5條。30mm或長度為5-30mm的發紋在2500mm215條。3 在車軸同一縱向直線上,5mm以上的非連續發紋,其總長度不大于50mm 在車軸各部位上(除圓弧部位及上述有關規定外,縱向發紋的長度在5mm車軸軸身上存在的縱向裂紋總數不超過3條,單個長度不超過100mm,并且25mm5條,或同一斷面不超過3條的縱向發紋時,可不處理(對其長度不超過4mm的縱向發紋可不計算在內25mm的縱向發紋時,均須鏇除。4.2.5軸箱裝置的、除軸箱體、軸箱前蓋、防塵擋圈、軸端壓蓋檢修時須進行(軸承除外,20-40mm處測量,同一端面應軸箱體內徑表面有縱向擦傷或劃痕的深度時,架修不超過1.0mm,大修時不超過0.5mm允許將邊緣棱角磨除后使用局部磨耗深度不超過0.3mm時允許使用,超過時更換,架修后內徑表面粗糙度須達到Ra3.2m;銹軸箱體內孔表面架修時允許有5個直徑不大于3mm,深度不超過2mm的砂TB/T2942-1999標準要求進行焊修。后需對軸承進行注意由未獲得的人員來拆卸軸承,可能會造成質量擔保方面的實效OO一系彈簧的架在正常運用、條件下,一系彈簧的使用從交貨之日起8年。但考慮到車輛6年后加強對產品外觀、外觀橡膠層表面裂紋深度超過橡膠層表面裂紋長度超過橡膠層表面每平方厘米(cm2)出現的裂紋多達10橡膠與金屬粘接處裂紋深度超過3mm,裂紋長度超過30mm現像裂紋狀的折疊現象,通常稱為褶皺,其在一系彈簧卸載后會自動,不對一系彈簧進行尺寸檢測,保證其蠕變量是否超限。在全周期內,一系彈10mm。在整車AW0狀態下,對四角高進量,即檢查軸箱體上面和構架側面止擋的垂向間距;或者,在單獨靜壓試驗臺上,對一系彈簧進行加載,16.62kN,測量其高度。AW0110一系彈簧高度小于215mm,其蠕變超過10mm二系懸掛裝置架2mm30%??諝鈴椈傻氖褂每諝鈴椈桑ê栈赡z囊和緊急簧)的使用為12年,O型圈的使用為圖5.3.4.3-1空氣彈簧組裝拆卸用工40mm50mm55Nm將密封圈安裝到止當空氣彈簧從轉將止動器安裝到承動器下面設置承受臺后會使操作更方將橡膠座安裝在止校準螺栓孔并將下面板安裝在止動器用防倒轉的棘齒扳手固定彈簧墊圈和角線上一點一點地固定彈簧墊圈和螺扳手確認這一扭矩用水濕潤過的布輕輕擦拭膠囊底部密用水濕潤過的布輕輕擦拭下面板密封的下墊圈部位固定斯通的標記排列在確保六角螺母正確空氣彈簧內部所有將空氣彈簧折疊起將密封圈安裝在上用水濕潤過的布輕輕擦拭上面板的密用水濕潤過的布輕輕擦拭膠囊上面的面板安裝在膠囊頂次排列一下普利斯膠囊和止動器上的200mm5bar,膠囊密封部位將搬運時請采用I在沒有拆卸空氣彈簧的情況下不要焊接金屬部件、帶橡膠的部件和帶特氟龍涂層的部件。如果空氣彈簧附近要進行焊接作業,注意防止熱量傳達到空氣彈簧。在進行任何焊接作業前請覆蓋空氣彈簧,以防止焊接滴落物或其類似物黏附到橡膠上。盡早去除黏附在上下面板和膠囊之間的任何雜質。擦掉空氣彈簧上黏附的在和中應注意事不要在沒有保護的條件下空氣彈簧空氣彈簧必須裝在木箱紙箱等包裝物中進行保護。避免將空氣彈簧長時間存放在溫度超過40℃的條件下或者是將空氣彈簧在過分潮濕的地方。此外,避免接觸有害化學藥品,諸如酸、堿金屬以及。如果這樣的化學藥品黏附到空氣彈簧上了的話,請立即用水或類似劑。避免將空氣彈簧長時間地在直射陽光下如果需要長時間存放首先將空氣彈簧拆卸成分散的組件,然后將組件分別保存在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