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藍天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江西省上饒市藍天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江西省上饒市藍天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江西省上饒市藍天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江西省上饒市藍天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上饒市藍天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14分)長城鮑昌因為深秋的季節已至,下山的時候已晚,我看見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紅。在獵獵西風撲刺下,磚縫間的野草開始黃枯,基石下的酸棗變了顏色。這時,聽不見秋蟲之低吟,卻在仰天一瞥時,看到了黃云間的歸鴻。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嗎?那是飛向蘇武牧羊的北海嗎?在佇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飛鴻乃是悠悠歲月的見證。曾幾何,黑云掩沒了月色,雨雪紛紛地襲來,胡馬長嘶,觱篥哀鳴,狼煙在山頭升起,矢刃在石間摧折;當將軍戰死、燕姬自刎、旌旗橫倒、死尸相撐,戰場上的一切聲音沉寂之后,只有紅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誰家的“春閨夢里人”了。所以我說,你是一卷凄婉的歷史,長城!于是,在人們的一種執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來。那是自我保護、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墻高六七米,墻厚四五米,隨山就坡,險峻萬狀,自渤海之濱,絕荒漠,蜿蜒竟達六千七百公里。戌樓高聳,斥堠(瞭望敵情的土堡)連綿。你用一座座雄關,卡住咽喉古道,構成北門鎖鑰。這使得互市的商旅,為之蹙眉;卻又使歷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們自以為統治下的“中央之國”固若金湯,無求于人,萬壽無疆。所以我說,你又是民族封閉的象征,長城!但幻想畢竟是幻想,封閉終不能封閉。幾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帶著環佩的響聲在月夜中歸來了。幾多寒霜凍硬的弓弦,射出了斷喉的利箭。薊門被踏平,燕臺被摧垮,呼嘯著風聲的寶劍,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們發現:邊墻不再是屏障,紫塞(指長城)不再是傳奇。它變得可笑,仿佛受盡了時間與空間的嘲弄。在風沙剝蝕下,它過早地衰老了。所以我說,你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志,長城!正因為如此吧,現在你敞開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來了四面八方的億萬游人。他們之中有總統,有商人,有教師,有學生,有開心的演員與體育明星。照相機咔嚓咔嚓響著,但響聲又被嘩嘩地笑聲淹沒。我不知道他們各自的目的,但是他們來了,來了。他們的來,使你顯得十分開放,而又充滿自信。我看到一位風姿瀟灑的外賓,踏上烽火臺的頂端,向什么人頻頻飛吻,接著高舉雙臂,做成一V字,仿佛向著美好的未來,發出爽朗的笑聲。哦,長城!我不知你對此作何感想。你那雖然古老但仍堅固的軀體,愿意接待異域殊方的雜色人流嗎?你能承受住歷史的再沖蕩和新世紀的胎動嗎?你不語。你扎根的糾墨(繩索,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繩索)。群山不語,并晴潔氣爽的長天也不語。但人們告訴我:外層空間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跡,就是你呵,長城!18.這篇散文中,是如何看待長城的現實的?(答案不能超出所給空格,2分)

19.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稱寫長城,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答案不能超出所給空格,2分)

20.最后一段寫道:“但人們告訴我:外層空間能看到的地球惟一的人工痕跡,就是你呵,長城!”(1)這段文字與倒數第三段的關系是什么?(答案不能超出所給空格,2分)

(2)聯系全文看,這段文字表達的意思是什么?(答案不能超出所給空格,4分)

2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4分)A.作者從“黃云間的歸鴻”聯想到“昭君出塞的老路”和“蘇武牧羊的北海”,借飛鴻作為悠悠歲月的見證,從描寫眼前的實景轉向對歷史的回顧。B.作者借“誰家的‘春閨夢里人’”代指陣亡的將士,更加重了回顧歷史時的凄婉的色彩。C.“卻又使歷代的皇帝心中安泰……萬壽無疆”,這里作者用的是反語,是對閉關鎖國政策辛辣諷刺。D.“幾多和番公主的幽魂……歸來了”,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對歷代封建王朝和親政策每每遭受失敗的痛惜和反思。E.文中描寫一位風姿瀟灑的外賓登上烽火臺后喜不自禁的細節,主要是為了表達作者自己內心的喜悅。參考答案:18.(1)①開放②自信19.(1)將長城擬人化,①便于與長城對話,②便于抒發感情,有親切感。20.(1)是對倒數第三段所提問題的回答。(2)①顯示出中華民族的偉大、自豪和自信;②能承受改革開放的沖蕩。21.A、B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海龜

[美]喬治·波克拉杰喬治·波克拉杰老約翰和兒子托尼走在去白水河捕魚的路上。太陽還沒出來。老約翰開著車,他喜歡看清晨空空如也的街道,涼爽的風把黑漆漆的路上的紙屑吹了起來。這些天來,他的心如同這街道一樣空。當他日益年老,孤獨也便如影隨形。出了城,老約翰放慢了車速。黑暗的天空慢慢變亮,他看了看雙手,深深地吸了口氣。不久前,他用這雙手努力地工作,可如今,除了開車或拿釣竿,它們能做的事情已經不多了。他突然看見路中間有什么東西,于是停了下來。托尼從后座上坐了起來。他揉著眼睛說道:“怎么啦?我們為什么停車?”老約翰打開了大燈發現是一只吃魚的海龜,就像一塊巨大的綠色巖石。突然它動了動,在泥土里留下了深深的腳印。“它可能要去河里,這種龜會殺死魚,特別是鮭魚。”托尼邊說邊想怎樣置它于死地。這時海龜朝著他們仰起丑陋的腦袋。“它在想會有一場戰爭,”托尼說,“我要是帶了槍就好了。”“你不會殺它,是嗎?”老約翰問道。“為什么不呢?海龜殺死了我們的魚,不是嗎?它們吃的鮭魚越多,我們能捕捉的就越少。車里有重工具,我可以用來打它。”老約翰一言不發。老約翰慢慢地靠近海龜,看了看它,自言自語道:“可憐的小東西,被捉到就慘了。現在你死到臨頭了。”海龜的一只腿從硬殼中伸出來。老約翰看著它那帶有利爪的腳,感嘆道:“要是在水里,情況就不一樣了,對嗎,海龜?在水里,憑著你的短爪子就可以撕裂你的敵人。”他想象著水里的海龜,它的動作會像離了槍膛的子彈一樣快,在水里什么動物都不能和它抗衡。然而,在這里,在這條土路中間,它像一個無助的孩子。他為什么對這只海龜如此大驚小怪呢?他們本來要去白水河捕魚,而他現在卻為一只海龜憂心忡忡。托尼過來了,手里拿著一個重家伙。“這個怎么樣?”托尼說。“你在乎我的想法嗎?”老約翰問他。“你在擔心什么,怎么了,爸爸?”“這事兒不對頭。”老約翰小心地慢吞吞地說道。小伙子很納悶:“那你是什么意思呢?”“海龜沒有機會,”老約翰說,“我不樂意殺死它。”“你認為它沒有機會嗎?”托尼問。“它怎么可能有?你有這么重的武器。”托尼搖搖父親的胳膊:“你擔心什么呀?”老約翰深深地看著托尼的眼睛,說:“對,我為它擔心。”“哪里來的這么多愚蠢的想法?”托尼問道,“那你想讓我怎么做?四肢伏地,與它對搏?”“不,不要四肢伏地,到水里去,與這只龜在水里打一架,那里是它的家,這才算得上勇敢,兒子。”托尼放下武器,他長時間地看著海龜,最后說:“我想你生病了,爸爸。”老約翰笑了:“這是一種思想,兒子,只是一種思想。在這條土路上,這只老海龜是很虛弱,但是到了水里,它可以勝過所有東西,甚至人。在水中與它打斗吧,托尼,在水中使用你的武器。”“歲月改變了你。”托尼說。老約翰搖搖頭:“這對你來說好像不公平,嗯?在水里和它在一起?”他指著海龜,“這對你來說很愚蠢,因為在水里它能夠攻擊你,甚至可能會殺死你,在水里你可不像它那樣強壯。”托尼看著父親:“你試圖證明什么,爸爸?”“托尼,”約翰說,“你可以在這兒殺死海龜,你什么也沒損失,不會丟一個指頭,或是一只手,也不會丟掉你的性命,你毫發無損。你可以用你的武器置它于死地,而它無法還擊。”“那又怎樣?”托尼問。老約翰摟住兒子寬闊的肩膀,說:“這樣,我想讓你與它公正地對決,你應該也會失去一些東西。”托尼看看父親又回頭看看海龜。“就算是傻子也能在這里殺死一只海龜,太容易了。”老約翰說。“是很容易,爸爸,”托尼說,“只是一只海龜,你小題大做了。”約翰垂下了手臂:“好吧,你愛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我什么也不說了。”托尼把工具重重地扔回汽車,“好,”他生氣地吼道,“你贏了。”“不,”他父親說,“我沒有贏,是你贏了。”“可是,爸爸,”托尼爭辯道,“它們的確會殺死魚。”“是啊,”老約翰附和道,“它們殺死魚,那是大自然讓它們做的,海龜殺魚取食以求生存。我們人類也殺魚,我們殺魚是為了生存嗎?不,我們這么做是為了取樂。這只老海龜不過是拿了它所需要的東西。我不殺它,我不想像上帝那樣生殺予奪。”托尼走進駕駛室,笑道:“爸爸,你有一些怪念頭。”老約翰在海龜身后來回走動,用鞋子輕輕地推推它。海龜往前穿過土路爬向河畔。老約翰注視著海龜,直到再也看不見它,然后他回到車里坐在兒子身旁。兩個人坐著,對視。現在太陽已高高升起,天空亮了起來,托尼發動了引擎,老約翰掏出了雪茄。他們坐著抽煙,依舊相互凝視,然后笑了起來。順著土路他們駛向清晨的太陽,一刻也沒停留,直到抵達靜靜的白水河邊。

(有刪改)⑴

下列對小說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A.第一段“老約翰喜歡看清晨空空如也的街道,涼爽的風把黑漆漆的路上的紙屑吹了起來”,最后一段“太陽已高高升起,天空亮了起來”,這些環境描寫都暗示了老約翰復雜的心理。B.文中多次出現描寫海龜的文字,寫出了陸地上老海龜的衰老、虛弱和不堪一擊,也寫到海里海龜的短爪子可以撕裂它的敵人,這正是兒子托尼堅持要在陸地上殺掉海龜的原因。C.小說著重寫父子的對話,父子在如何處置海龜這件事上有分歧。兒子托尼認為應該殺死海龜,而父親則認為要到水里去殺死它,在陸地上殺海龜是不公正的。D.小說的最后一段寫到“他們坐著抽煙,依舊相互凝視,然后笑了起來”,表現了放生海龜之后父子的快樂心情。E.小說以放生海龜作為結局,“老約翰注視著海龜,直到再也看不見它”,隨著海龜的消失,老約翰心中既有放生海龜的欣慰,同時又升騰起對兒子托尼深深地期待。(2)結合文本說說小說以“海龜”為題有什么作用?(6分)(3)小說中的主人公老約翰是一個怎樣的人?請概括說明。(6分)(4)對于這篇小說,有人認為老約翰主張放生海龜是因為同情海龜的遭遇,表現了人類與動物的一種關系;也有人認為海龜是弱者象征,小說表現了一種公正、平等的意識。請結合文本和現實生活談談你的理解。(8分)參考答案:

略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北京屬于全能型城市,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問題已使其不堪重負。2013年9月,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主持完成了《京津冀地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三期報告》,該報告指出:以北京新機場規劃建設為契機,京津冀共建“畿輔新區”,以解決北京由于大規模膨脹造成的“大城市病”,這個方案的提出是有其歷史依據的。“畿輔新區”中的“畿輔”一詞,古已有之。他通常指國都周圍附近的地區。在古代,國都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需要周邊一定的地區為其提供安全保障、經濟供給,或者承擔部分政治輔助職能。因此,中國歷代統一王朝都設置了或完備或簡略的畿輔。畿輔護衛國都,可以作為軍事屏障,在太平時期發揮防御作用,在非常時期給國都提供最及時的軍事支援。畿輔的軍事實力往往強于地方。宋太宗時期國都和畿輔的禁軍人數占到了全國軍隊人數的一半以上。當然,這也為其邊境防御埋下了很大的隱患。為增加防御優勢,畿輔的地形選擇也很重要。以“關中”為例,因其東西南北處各有一關作為天然屏障,故西周、秦漢、隋唐都把它當作畿輔重地。秦始皇一統天下后,甚至以為“關中之圍,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關中地區沃野千里,經濟發達,這是其歷來被作為畿輔重地的另一個原因。人口眾多、經濟富庶的畿輔能為王朝的賦稅收入提供保障。畿輔在經濟上的作用與其在軍事上的功能頗為相似。天下治,主要為中央提供

;天下亂,

。其經濟實力的強弱,直接影響王朝的經濟來源,甚至是興廢盛衰。每一個王朝為維護政治統治,必須建立一系列司法制度。畿輔在司法方面尤為嚴格,體系特別健全。這樣既保證了京師安定,又使之作為王朝司法的典范,成為中央向全國其它地區推行統治的政治表率,即所謂的“首善之區”。在古代,隨著歷史的發展,畿輔在軍事和經濟上對國家的影響不斷弱化,但對國都的服務功能依然重要。在新的時代里,畿輔的功能發生了變化,相信“畿輔新區”將與首都北京形成更為科學合理的新型關系。16.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全能型城市”的特點讓北京患上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大城市病”。B.古代畿輔在安全保障、經濟供給、政治示范等方面,為國都的穩固提供了有利的條件。C.中國歷代王朝在畿輔部署的軍事力量往往大于地方,用于充分保障國都的平安穩定。D.在古代,畿輔對國家的影響隨歷史發展發生了變化,但為國都服務的定位沒有改變。17.依據文意,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文字,將內容補充完整。(4分)18.為實現京津冀一體化推進,河北省出臺了相關文件,明確了保定、廊坊等作為畿輔城市的功能和發展方向。請根據下面的示意圖和文章第一段的內容,簡要分析作為畿輔城市的保定和廊坊,在“京津冀一體化”構想中,將如何與首都北京相互促進。(6分)參考答案:16.A(3分)17.答案要點:賦稅收入;則為中央提供最及時(或“較充分”)的經濟援助(或“物質保障”)。(每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8.答案要點:①保定、廊坊對北京:分擔、承接北京部分職能(1分);緩解北京人口、交通、環境資源等壓力;有利于解決北京的“大城市病”。(后兩點答出一點即可,1分)②北京對保定:提高其政治、文化、教育水平(答出兩點即可得2分)。北京對廊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2分)。(或“促進當地就業,提高其科技和服務水平”。答出兩點即可得2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文言文閱讀(19分,4~6每小題3分,7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周節婦傳宋

濂周節婦,姓趙氏,名淑。父孟德,有文學,生二女,節婦長且賢。尤愛之,授《論語》《孝經》《列女傳》,皆能通其義。年十八,求宜婚者,得同邑周本恭,歸焉。始歸而姑卒,既而,舅及兄公、姒氏亦相繼死。兄公子宗顯尚幼,節婦相夫飭喪,治葬咸盡禮,育宗顯如子,歸十一年,生三男:宗善、宗祚、宗政。宗政始生時,天下大亂,夫嬰疾甚,恐不起,顧節婦曰:“今兵革四興,嗣子單弱如此,我死爾能自保乎?”節婦嚙指流血,泣曰:“天在斯,吾有不能保孤兒者,天實誅之!”夫卒,節婦年二十九,號泣,泣間,含食哺諸兒,不暫出戶限。明年,國朝與偽吳分邑拒戰,兩兵交焚掠,家資無纖毫存,節婦抱兒及宗顯從一媵出,走匿。惟持田籍,以行深山窮谷間,饑餓顛踣,削木膚,采藜藿以食。或勸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為自苦也?”節婦怒,不與言,剪鬢發示之,厲色峻辭,使人莫敢近。兵完而歸,富民侵主,其田殆盡,節婦持田籍與辯,卒賴以完。知州田若賦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節婦力辭不愿,乃復其家,節婦感泣,日治麻縷為布帛,以繼乏絕。市詩書,教諸子,夜焚松脂于室,坐諸子兩旁而口授之。或怠睡首俯,輒笞咄不少恕。及長,遣從名師游,所友善士相過則喜,為之置酒;否則,憤嘆竟日。節婦以兄公早歿,惟宗顯存,為之婚娶,先于己子,羞服與諸子同,人不知辨。諸子遜悌,皆有士行。宗祚入為太學生,以文行稱,人咸謂節婦善教所致云。

(選自《宋濂散文選》,有改動)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夫嬰疾甚嬰:纏繞

B.乃復其家

復:恢復C.市詩書,教諸子市:購買

D.羞服與諸子同

羞:食物5.下列句子中,表現節婦“善待兄公之子”和“困苦不改其節”的一組是(

)①育宗顯如子

②不暫出戶限

③含食哺諸兒

④為之婚娶,先于己子

⑤剪鬢發示之

⑥日治麻縷為布帛,以繼乏絕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節婦符合禮法的品行是從公婆和丈夫的哥哥嫂子去世后,在辦理喪事及養育宗顯等事情中逐漸顯現出來的。B.周節婦的丈夫在病重時擔心孩子孤弱,生活難以維持,恐怕妻子改嫁,而節婦咬指出血,發誓一定要保全孩子。C.戰亂中,節婦和孩子們到處奔逃躲避,盡管忍饑挨餓,吃樹皮野菜,也帶著自家田地簿冊,足見節婦慮事周全。D.在對待個人聲譽上,節婦對知州的好意極力推辭;在教誨孩子讀書上,是稍有懈怠就打板子呵斥,毫不寬恕。7.把下列文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或勸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為自苦也?”(4分)(2)及長,遣從名師游,所友善士相過則喜,為之置酒;否則,憤嘆竟日。(6分)參考答案:4.B(復:免除徭役)5.C(②不出門不能表現節婦“困苦不改其節”。③喂養教育所有孩子。⑥是勤儉持家的表現。)6.B(“恐怕妻子改嫁”的說法錯誤。原文“我死爾能自保乎?”是說丈夫擔憂自己死后,周節婦自己不能保全孩子。)7.(1)有人勸她說:“這樣小的孩子怎么能夠依靠,為什么讓自己如此困苦呢?”(譯出句子大意2分,“呱呱者、苦”各1分)(2)等到孩子們長大了,就讓他們跟隨名師交往學習,所交往的有才能的人來拜訪就高興,給他們安排酒席;否則,就生氣嘆息一整天。(譯出句子大意2分,“游、友”“相”“過”各1分)【文言文參考譯文】周節婦,姓趙,名淑。她的父親叫周孟德,精通文獻經典,有兩個女兒,節婦年長而且賢惠。尤其喜愛節婦,教授她《論語》《孝經》《列女傳》,都能通曉書的文義。十八歲時,父親尋找適合作女婿的人,找到了同縣的周本恭,把女兒嫁給了他。剛出嫁,婆婆就去世了,不久,公公和丈夫的哥哥嫂子也相繼死去。哥哥的兒子宗顯年紀還小,節婦輔助丈夫辦理喪事,辦理喪事都符合禮法,養育宗顯如同自己的兒子。出嫁十一年,生育三個男孩;叫做宗善、宗祚、宗政。宗政剛出生時,天下大亂。丈夫被疾病纏繞,病得很厲害,擔心自己的病不能好,面對著節婦說:“現在兵革四起,孩子們這樣孤單柔弱,我死后你能保全他們嗎?”節婦把手指咬出了血,哭著說:“老天在上,如果我不能保全這些孩子的話,老天就讓我死!”丈夫死時,節婦年二十九,號啕大哭,哭泣間,含著食物喂養孩子們,從沒有邁出過家門檻。第二年,國朝與張士誠建立的吳國對抗作戰,兩兵相交燒殺擄掠,家里沒有剩下絲毫財產,節婦抱兒子和侄子宗顯跟隨一妾外逃,四處逃亡躲避。只拿著官府登記自家田地的簿冊,在深山和深谷間行走,忍饑挨餓跌跌爬爬,削樹皮、采野菜來吃。有人勸她說:“這樣小的孩子怎么能夠依靠,為什么讓自己如此困苦呢(意思是讓她改嫁)?”節婦很生氣,不和這個人說話,剪下鬢發給他看,聲色俱厲,使人不敢靠近。戰亂結束回到家里,富民幾乎把她家的田地全侵占了,節婦拿著田契和他們爭辯,最終得以保全。知州田若賦很贊賞節婦的品行,想要把她的事跡上報到朝廷。節婦極力推辭不愿上報,于是免除她家的徭役。節婦感動落淚,每天紡麻織布,來接濟困乏。購買《詩經》《書經》等儒家書籍,教誨孩子們,夜里在屋子里點燃松脂,坐在孩子們兩旁并親自教授他們。有人懈怠低頭打瞌睡,就打板子呵斥,一點也不寬恕。等到孩子們長大了,就讓他們跟隨名師交往學習,所交往的有才能的人來拜訪就高興,給他們安排酒席;否則,就生氣嘆息一整天。節婦因為丈夫的哥哥死得早,只有兒子宗顯在,給他娶媳婦,比自己的兒子早,吃穿與自己的兒子一樣,別人分辨不出來。兒子們謙虛友愛,都有士大夫的操行。宗祚入太學為太學生,以文章與德行揚名,人們都稱節婦善于教導孩子所致。略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于慎行,字無垢,東阿人。年十七,舉于鄉。御史欲即鹿鳴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辭。隆慶二年成進士,授編修。萬歷初《穆宗實錄》成,進修撰,充日講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講,無及史官者。慎行與張位及王家屏、沈一貫、陳于陛咸以史官得之,異數也。嘗講罷,帝出御府圖畫,令講官分題。慎行不善書,屬人書之,具以實對。帝悅,嘗大書“責難陳善”四字賜之,詞林傳為盛事。御史劉臺以劾張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獨往視之。及居正奪情,偕同官具疏諫。呂調陽格之,不得上。居正聞而怒,他日謂慎行曰:“子吾所厚,亦為此也?”慎行從容對曰:“正以公見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尋以疾歸。居正卒,起故官。進左諭德,日講如故。時居正已敗,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慎行遺書,言居正母老,諸子覆巢之下,顛沛可傷,宜推明主帷蓋恩,全大臣簪履之誼。詞極懇摯,時論韙之。由侍講學士擢禮部右侍郎。轉左,改吏部,掌詹府事,尋遷禮部尚書。慎行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拊①,祧②仁宗。萬歷改元,穆宗升褙,復祧宣宗。慎行謂非禮,作《太廟祧遷考》,引晉、唐、宋故事為據。其言辨而核。事雖不行,識者服其知禮。又言:“南昌、壽春等十六王,世次既遠,宜別祭陵園,不宜拊享太廟。”亦寢不行。十八年正月,疏請早建東宮,出閣講讀。及冬,又請。帝怒,再嚴旨詰責。慎行不為懾,明日復言:“冊立臣部職掌,臣等不言,罪有所歸。幸速決大計,放歸田里。帝益不悅,責以要君疑上、淆亂國本,及僚屬皆奪俸。山東鄉試,預傳典試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禮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許。家居十余年,中外屢薦,率報寢。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辭,復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閣臣七人,首慎行。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再辭不允,乃就道。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數月卒,年六十三。贈太子太保,謚文定。

(節選自《明史?于慎行傳》)【注】①升拊:升入祖廟附祭于先祖。②祧(tiāo):遷廟。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B.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C.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D.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于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冠之”即為他加冠。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二十歲)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B.“奪情”是中國古代丁憂制度的延伸,意思是為國家奪去了孝親之情,可不必去職。C.“東宮”指太子所居之宮,也代指太子。文中的“冊立”,是指讓皇帝封立太子的事。D.“鄉試”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人們把中試者稱為“秀才”。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有一次講課后,皇帝拿出宮藏圖畫,請日講官分別題字。于慎行不擅長書法,寫成詩后,委托人書寫,并把實情告訴了皇上。其誠實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贊賞。B.于慎行為人正直坦蕩,對因得罪張居正而被捕的劉臺,他仍去探視。對張居正不合禮制的做法,不因為張居正對自己的厚愛而放棄原則。C.張居正被追究論罪后,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侍郎丘木舜,為張母及諸子求請,當時的輿論認為于慎行做得對。他也因此被多次提升官職。D.萬歷十八年,于慎行兩次上書建議早立太子,皇帝惱怒,再次下嚴旨責難。于慎行不為所動,第二天又以辭官歸鄉再次勸諫。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慎行謂非禮,作《太廟祧遷考》,引晉、唐、宋故事為據。其言辨而核。(5分)(2)帝益不悅,責以要君疑上,淆亂國本,及僚屬皆奪俸。(5分)參考答案:4.A5.D6.C7.(1)于慎行認為不合禮制。寫《太廟祧遷考》,引晉、唐、宋的舊例作為依據,他的語言明晰而實在。(2)皇帝更加不高興,責備他要挾皇帝,懷疑圣上,攪亂國家的根本,將他的同僚下屬都剝奪了俸祿。4.5.試題分析:D項錯誤,中試者稱為“舉人”。【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名師點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宮殿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這類題目一般錯誤都比較明顯,如此題中試者稱為“舉人”。6.試題分析:C項“張居正被追究論罪后”錯誤,應是前往抄家之時。另外多次提升官職與前事無直接關系。【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名師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有時還涉及到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內容的角度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確,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題C項“張居正被追究論罪后”錯誤,應是前往抄家之時。另外多次提升官職與前事無直接關系。7.【參考譯文】于慎行,字無垢,東阿人。十七歲時,鄉試中舉。御史想在為新舉子舉行的宴會上為他加冠,他以沒得到父親的許可而推辭了。隆慶二年(1568),考中進士。改任庶吉士,授職為編修。萬歷初年,《穆宗實錄》撰成,晉升為修撰,擔任日講官。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負責日講,沒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與張位、王家屏、沈一貫、陳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參與日講,是為少見。他有一次講課后,皇帝拿出宮藏圖畫,請講官分別題字。于慎行不擅長書法,詩詞做成后,吩咐別人書寫好,并詳細地從實告訴了皇帝。皇帝很高興,曾經大書“責難陳善”四個字賞賜給他,這在詞林詩界傳為盛事。御史劉臺因為彈劾張居正被逮捕,同僚和朋友都躲避他,唯獨于慎行前往探視。等到張居正服喪未滿奪情出仕時,他與同官便上奏勸諫。呂調陽從中阻攔,沒能遞入宮中。張居正聽說后惱怒,日后對于慎行說:“你是我所厚愛的人,也這樣做嗎?”于慎行從容自如地回答“:正是因為您厚愛我的緣故。”張居正很不高興。于慎行不久就稱病回鄉。張居正去世后,他出任原職。晉升左諭德,主持日講如故。當時張居正已被追究論罪,侍郎丘木舜前往江陵抄家。于慎行致函給他,稱張居正的母親年老,諸位兒子在覆巢之下,顛沛流離值得同情,應該推及明主覆蓋之恩,成全大臣曾經侍候皇上的情誼。話語極為誠懇真摯,當時的輿論也認為他是對的。他由侍講學士晉升為禮部右侍郎。又轉任左侍郎,改任吏部職,負責詹事府。不久,升任禮部尚書。于慎行明了典章制度,諸多大禮都是由他裁定。在此之前,嘉靖中期孝烈后升格祭祀于仁宗的宗廟。改換萬歷年號,穆宗升格祭祀于宣宗的宗廟。于慎行稱不合禮節,撰寫《太廟祧遷考》,稱:“古代七廟制度,三座昭廟三座穆廟,與太祖廟合為七廟。劉歆、王肅一道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以及五世、六世分為三昭三穆。兄弟相傳皇位,就在同一祭堂不同的祭室,不能作為一世。我朝,成祖既然是世室,與太祖都是百世不變的,則從仁宗以下算,必然經歷六世,此后三昭三穆才完備。孝宗與睿宗是兄弟,武宗與世宗是兄弟,昭穆相同,不應該各為一世。世宗升格祭祀,距離仁宗已有六世,不應該承祧仁宗。穆宗升格祭祀,應該承嗣仁宗,不應該在宣宗的宗廟。”他引用晉代、唐代、宋代的先例做依據,既言論分明,事情核實。事情雖然未能施行,有識之人佩服他知達禮儀。他又諫稱“:南昌、壽春等十六個王,世系的次序相距久遠,應該在別的陵園祭祀,不應該在太廟中祭祀。”也沒有聽取他的意見。萬歷十八年(1590)正月,上奏請求早日建立東宮,讓嫡長子出宮接受講讀教育。到了冬季,又上奏請求。皇帝惱怒,一再下嚴旨責難。于慎行不為所動,第二天又勸諫“:冊立的事,由我部負責,我們不提,是罪過。希望皇帝迅速決定大計,將我放歸鄉里。”皇帝更加不高興,責備他要挾皇帝,懷疑圣上,攪亂國家的根本,將他的同僚下屬都剝奪了俸祿。山東的鄉試,預先傳說負責考試人的名字,事后果然如此。言官便彈劾禮部官員,于是禮部官員都停發俸祿。于慎行稱罪請求退休。奏章接連呈上,皇帝終于答應了。在家居住十多年,朝廷內外屢次舉薦,均不答復。6.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題。種皓字景伯,洛陽人。父為定陶令,有財三千萬。父卒,皓悉以賑恤宗族及邑里之貧者。恥貴貨利,人之進趣名利者,皆不與交通。(漢)順帝末,為侍御史。帝擢皓監太子于承光宮。中常侍高梵從中單駕出迎太子,時太傅杜喬等疑不欲從,惶惑不知所為。皓乃手劍當車,曰:“太子國之儲副,人命所系。今常侍來無詔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辭屈,不敢對。喬退而嘆息,愧皓臨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稱善者良久。出為益州刺史。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職三年,宣恩遠夷,開曉殊俗,岷山雜落皆懷服漢德。時永昌太守冶鑄黃金為文蛇,以獻大將軍梁冀,皓糾發逮捕,馳傳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銜怒于皓。會巴郡人服直聚黨數百人,自稱“天王”,皓與太守應承討捕,不克,吏人多被傷害。冀因此陷之,傳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聞討捕所傷,本非皓、承之意,實由縣吏懼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祥。比盜賊群起,處處未絕。皓、承以首舉大奸,而相隨受罪,臣恐沮傷州縣糾發之意,更共飾匿,莫復盡心。”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后涼州羌動,以皓為涼州刺史,甚得人心。被征當遷,吏人詣闕請留之,太后嘆曰:“未聞刺史得人心若是。”后遷漢陽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漢陽界。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遷使匈奴中郎將。時遼東烏桓反叛,復轉遼東太守,烏桓望風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歸。征拜議郎,遷南郡太守,入為尚書。會匈奴寇并涼二州,桓帝擢皓為度遼將軍。皓到營所,先宣恩信,誘降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討。誠心懷撫,由是羌胡、烏孫等皆來順服。皓乃去烽燧,除候望,邊方晏然無警。延熹四年,遷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涼邊人咸為發哀。匈奴舉國傷惜。(《后漢書﹒卷五十六》有刪節)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

慷慨:胸懷大志B.宣恩遠夷,開曉殊俗

殊:不同C.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

案:立案

D.會匈奴寇并涼二州

寇:侵略5.下列各組中,全都能夠表現種皓“好立功立事”的一項是

①宣恩遠夷,開曉殊俗

②皓乃手劍當車,曰:“今常侍來無詔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③化行羌胡,禁止侵掠

④其有不服,然后加討⑤由是羌胡、烏孫等皆來順服

⑥去烽燧,除候望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6.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A.種皓為人為官膽大心細,在監護太子時,為國家命運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膽質疑中常侍不合常理的行為,深得太傅杜喬的欽佩。B.種皓擔任刺史敢做敢為,發現太守的不法行為后及時奏報朝廷,后來太守伺機報復種皓,種皓雖免受刑罰但被免官。C.種皓由涼州刺史任上升遷時,官民不愿他離開,他因此得到太后的嘉許。調任漢陽太守時,涼州民眾一直送到漢陽地界。D.種皓被提拔為度遼將軍,到任后先禮后兵。邊境地方的百姓因為種皓而感念朝廷,誠心順服漢朝,邊地平安無事。7.將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①恥貴貨利,人之進趣名利者,皆不與交通。

②臣恐沮傷州縣糾發之意,更共飾匿,莫復盡心。參考答案:4.(3分)C(案:查究。)5.(3分)A(④⑥項不能表現種皓“好立功立事”,②表現種皓老成持重、為人謹慎,④先恩后兵的做事方式,⑥寫邊境部族晏然無事。⑤是間接表現。)6.(3分)B(種皓被免官不是因為太守伺機報復,而是因為大將軍梁冀的誣陷。)7.翻譯(10分)①(5分)譯文:種皓以看著貨利為羞恥,追求名聲、利益的人,種皓都不與他們結交往來。(大意2分,“恥”意動用法、定語后置句、“交通”古今異義各1分。)②(5分)譯文:臣擔心這樣會阻礙挫傷州縣官吏的揭發檢舉的心意(行為),會使他們互相掩飾、隱瞞,不再對朝廷盡心盡意了。(大意2分,“沮傷”譯為“阻礙”或“挫傷”都可得1分;“糾發”、“飾匿”各1分。)參考譯文:種皓,字景伯,洛陽人。父親擔任過定陶縣令,有財產三千萬。父親死后,種皓將這些財產都用來救濟宗族和周圍鄉里的窮人。種皓以看著貨利為羞恥,追求名聲、利益的人,種皓都不與他們結交往來。漢順帝末年,擔任侍御史。順帝提拔種皓在承光宮監護太子。中常侍高梵從宮中單車出來迎接太子,當時太傅杜喬等人心中懷疑,不想依從,但惶恐迷惑不知道怎么辦。種皓就手持刀劍擋在車前,說:“太子,國家皇位的繼承人,關系到天下人的命運。今天常侍來接人無詔書,有何憑據知道不是奸邪呢?今天只有一死而已。”高梵理窮辭屈,不敢對答。杜喬事后感嘆,自愧不如種皓遇到大事而不受迷惑。皇帝也嘉獎他老成持重,稱贊了很長時間。后來出任為益州刺史。種皓素來志向遠大,喜歡建功立業。在益州任上三年,傳播朝廷一直到邊遠的部族,開通教化那極為不同的鄉俗,岷山上雜落的部族都感念和服從漢朝的恩德。其時,永昌太守冶煉黃金熔鑄了一條有花紋的蛇,用來獻給梁冀,種皓發現后就將永昌太守逮捕,并快馬奏報朝廷,但二府怯懦畏懼,不敢查辦此事,梁冀從這件事后對種皓心懷憤怒。正好碰到巴郡人服直聚集黨徒數百人,自稱“天王”,種皓與太守應承率兵前去征討,沒有攻克他們,而許多官吏、士卒卻被傷害,梁冀因為這件事誣陷他,傳詔逮捕種皓、應承。太尉李固上疏援救,說:“臣聽說征討盜賊所受傷害,本來不是種皓、應承的責任,實在是由于縣吏畏懼法律,害怕犯罪、壓迫,驅趕太深太苦,然后招致這不祥的報應。等到盜賊相聚起來,就此起彼伏處處不絕了。種皓、應承因為首先舉報大奸大惡人而緊跟著受罪,臣擔心這樣會阻礙和挫傷州縣官吏的揭發檢舉的行為,會使他們互相掩飾、隱瞞,不再對朝廷盡心盡意了。”皇帝閱后采納了李固的奏請,就赦了種皓、應承的罪,僅僅免官而已。后來涼州羌人發生動亂,朝廷就派種皓為涼州刺史,深得百姓的歡心。當種皓又被朝廷征用調遷時,官吏百姓投書朝廷請求挽留他,梁太后感嘆道:“我還沒聽說過刺史像這樣得人心的。”于是準許了涼州官吏百姓的請求。后來遷任漢陽太守,梁州戎夷男男女女相送到漢陽地界等到了漢陽郡,教化羌人,禁止侵犯掠奪。后調任出使匈奴的中郎將。當時,遼東的烏桓人反叛朝廷,種皓又轉任遼東太守,烏桓人相率望風而服,在遼東邊境上迎接種皓赴任。后因事免官而歸。后來被征用為議郎,調遷為南郡太守,后又應召入京任尚書。正遇到匈奴侵犯并、涼二州,漢桓帝擢升種皓擔任度遼將軍。種皓到軍營后,先向匈奴宣揚漢朝廷的恩惠,引誘胡人投降,還有不愿意服從的,就加以征討。誠心誠意地進行安撫,因此羌胡、烏孫等部族都來歸服。種皓于是就撤去報警的烽火,廢了望哨樓,邊境上晏然無事。延熹四年,升遷為司徒。在司徒任上三年,年六十一歲死去。并、涼兩州的邊民都為他發喪致哀。匈奴舉國之人都傷心惋惜。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請根據下面這段文字,概括出幸福指數的三個要素。(每點不超過6個字)(5分)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幸福指數明顯提高。要讓人們不斷增強幸福感,必須堅持發展,使財富更加豐饒充盈。人在社會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對待,不受歧視,才會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經濟收入比過去多,但看到在同樣付出的情況下別人卻拿得更多,也會感到不快樂。一個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對錢財沒有貪欲就會知足常樂;而一個腰纏萬貫的人,將幸福完全物質化,在錢財上總覺得比上不足,內心就會長戚戚。要素一:___________

要素二:___________

要素三:___________參考答案:經濟(物質)富裕

社會公平(公正)

心態(精神)良好(答對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5分。)8.閱讀下而的文字,完成1~3題。

竹海中有著太多的美,值得攝影家、畫家去發現和(品味/品評)。株長達十余米的高肩葉藤竹,是攝影家的最愛。這種攀緣纏綿、身材高挑的竹子,如果遇到一只鳥落到竹梢上,竹竿便會很優美地傾伏下來,

,產生難以明狀的奇妙美感。畫家最癡迷的是馬來甜龍竹。

,猶如翠綠的底色上布滿了花紋。它裸露出褐色的根莖,根莖上的須根排列有序地生長出來,極像一個毛茸茸的大線團。須根生長非常有(規律/規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