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史德中學高二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史德中學高二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史德中學高二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史德中學高二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史德中學高二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史德中學高二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寫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麥對人說:‘三十年后,日本其強,中國其弱乎?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啟超引這段話的根本意圖是A.比較中日近代文化的異同

B.證明中國進行社會政治變革的必要性C.尋找甲午戰爭日勝中敗的歷史原因D.批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參考答案:B2.下列人物中,實行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是A、道武帝

B、太武帝

C、馮太后

D、孝文帝參考答案:B3.秦筑長城的起止點是A.西起嘉峪關,東到山海關

B.西起咸陽,東到遼東C.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D.西起九原,東到山海關參考答案:C4.資本主義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無論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經過了幾百年風霜雪雨的洗禮之后,他理想中的經濟自由化竟然在現實中會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現如此的“異化”。這種“異化”在19世紀晚期表現為(

)A.資本主義經濟完全自由競爭和貿易

B.資本主義經濟出現壟斷現象C.資本主義國家大規模實施社會保障

D.資本主義國家大力干預經濟參考答案:B19世紀末壟斷組織的產生。本題主要考查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說明歷史現象及證明歷史觀點的能力。本題解題的關鍵在“19世紀晚期”這一時間,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出現了壟斷和壟斷組織,改變了“經濟自由化”。故選B。A項是在19世紀末之前,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的指導思想;D項是在二戰后期進行的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普遍干預。5.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學術思想大放異彩,下列言論屬于法家學派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道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C.“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參考答案:D6.下列表格中的言論客觀反映了當時不同政治派別的思想傾向,其共同訴求是1865年李鴻章說:“機器制造一事,為今日御侮之資,自強之本。”1894年鄭觀應說:“西人以商為戰,欲制西人以自強,莫如振興商務。”1903年章太炎說:“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啟超說:“共和政治,非國民繼續的覺悟努力,萬萬不會維持。”A.實現中國工業化

B.實行民主政治

C.推動中國近代化

D.啟蒙與救亡并重參考答案:C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李鴻章、鄭觀應的主張有利于經濟近代化;章太炎的主張有利于政治近代化;梁啟超的主張有利于政治、思想近代化,因此ABD都不是共同點,答案為C項。7.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寫道:(明清)在這個時期,在某些方面,中國的文化有了重大進展。……,官方方面,程朱學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為鞏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學派和陸王學派在清朝都發生了重大的反動。這里的“反動”是指()A.宋明理學的統治地位喪失 B.對傳統儒學地位的徹底否定C.對傳統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 D.倡導“自由”“平等”思想參考答案:考點:37:明清之際的儒家思想;3A:正確對待傳統儒家文化.分析:本題考查明清時期儒家思想的發展,考查學生對程朱學派和陸王新學的發展和明清時期思想家思想的理解能力.解答:A.宋明理學在明清時期仍居于統治地位,其地位并未喪失,A項錯誤.B.明清時期進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學,實際上是儒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發展,是對傳統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而不是徹底否定,B錯誤.C.材料主要是講官方正統思想是程朱理學,非官方出現了有悖于程朱理學的思想.聯系明清時期的史實可知,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進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學,實際上是儒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發展,是對傳統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D.倡導“自由”、“平等”思想是民主思想的體現,不符合明清時期的封建制度下的思想啟蒙的史實.故選C.8.五四運動之前,鼓吹新文化的報刊僅有《新青年》及發行才數月的《每周評論》、《新潮》、《國民》等。五四運動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間,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達四百種左右,大都為大學、專門學校及中等學校學生所創辦。這說明A.五四運動的目標是宣傳新文化 B.新青年雜志領導了五四運動C.五四運動促進了新文化的傳播 D.陳獨秀成為五四運動總司令參考答案:C9.下列圖標所代表的機構中,以穩定國際匯率和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為主要任務的是:(

)A.聯合國

B.世界貨幣基金組織

C.世界銀行

D.世界貿易組織參考答案:B10.有人認為:“過去五千年的中華通史,實是一部‘帝王專制史’;而現代的中華通史,則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從“過去”到“現代”的歷史分界點應該是下列各項中的

()A.鴉片戰爭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參考答案:B11.國運興衰系于教育。下列不屬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教育成就的是A.確定了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

B.制定了《義務教育法》C.實施發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計劃

D.啟動了“希望工程”參考答案:A12.柏拉圖為說明“理念”曾這樣描述過“美德”:“借人東西要還是種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劍,如果你還給他,他正想用這把劍去殺人,那么這種情況下還借劍還是不是美德呢?”該材料表明柏拉圖()A.認為內心深處的道德知識是最高知識B.鼓勵人們要進行獨立的理性思考C.以人的感覺而不是以神的意志為尺度D.認為“理念”存在于人類的感性世界里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材料提到,“借人東西要還是種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劍,如果你還給他,他正想用這把劍去殺人,那么這種情況下還借劍還是不是美德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柏拉圖鼓勵人們要進行獨立的理性思考。因此選B。A、C分別是蘇格拉底和智者學派的觀點;D項與材料不符。考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柏拉圖思想【名師點睛】本題考查柏拉圖思想,這是高考較少涉及的考點,但相當重要,學生需擴展知識面以備考。柏拉圖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其哲學體系博大精深,對其教學思想影響尤甚。柏拉圖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所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恒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象所組成,而每種現象是因時空等因素而表現出暫時變動等特征。由此出發,柏拉圖提出了一種理念論和回憶說的認識論,并將它作為其教學理論的哲學基礎。13.下圖為一位同學在圖書館查閱資料時發現的中國20世紀早期的一張書影文件圖片,它反映的相關史實是(

)A.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B.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C.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D.響應五四運動國內專電w.w.w.k參考答案:B14.百日維新發展經濟的政策,在某些地區得到落實,促進了當地工商業的發展。山西省商務局成立后,承辦山西的礦務、鐵路,還集股白銀45萬兩興辦輕工業,如在盛產棉花的地區,開設紡紗、織布廠,引入進口機器生產。同時,在該廠附近分設軋花、榨油兩廠,山西的近代工業開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確的是A.戊戌變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工業的發展B.戊戌變法取得了成功C.戊戌變法法令得到廣泛落實

D.維新變法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參考答案:A15.1895年11月24日,倫敦眾多市民爭相購買一本剛出版的新書。教會和封建御用文人群起攻擊,污蔑它“褻瀆神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這本書最可能是A.《物種起源》

B.《哈姆雷特》

C.《十日談》

D.《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參考答案:A16.清朝初期,清政府將華僑視為“莠民不惜背棄祖宗廬墓,出洋謀利”,且對回國者嚴加制裁。到了晚晴時期,清政府給予海外華僑國民身份,并正式將海外僑民納入領事館權責保護范圍。清政府這一調整A.客觀上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發展B.標志著近代外交觀念的形成C.根源與中國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D.反映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參考答案:A根據材料可知清政府由清初歧視、制裁華僑到晚晴時期保護華僑,這種變化體現了晚清政府看重華僑的經濟實力,吸引華僑回國投身建設,減輕財政危機,客觀上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發展,A項正確。清政府由清初歧視、制裁華僑到晚晴時期保護華僑體現了觀念的變化,但不能說標志著近代外交觀念的形成,排除B。根源與清政府的財政危機有關,排除C。材料無法體現國際地位的提高,排除D。所以選A17.孔子曾在杏壇傳道授業,他向其弟子闡釋的內容最有可能是A.清靜無為

B.兼愛非攻

C.克己復禮

D.格物致知參考答案:C18.梭倫鼓勵發展工商業的措施對雅典民主政治建設的意義是

()。A.直接削弱了貴族專權的局面B.加強了工商業奴隸主的經濟實力C.擴大了下層平民的就業機會D.壯大了雅典城邦的實力參考答案:B解析本題重在探究經濟發展與民主政治的關系。工商業的發展壯大了工商業奴隸主的經濟實力,這有利于削弱貴族專政,從而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設。19.英國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活在中國的宋朝。”中國學者余秋雨也說:“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令二人選擇和向往宋朝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寬松的經濟環境②發達的工商業③繁榮絢麗的文化④科技發明大量應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參考答案:B20.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魏源

B.林則徐

C.洪仁玕

D.龔自珍參考答案:B21.“我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于原子彈的知識獻給祖國”,這是鄧稼先歸國時的一段話,反映出的歷史信息有①當時中國的生產力水平還很落后

②歸國科學家為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③鄧稼先是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歸國的

④中國打破了美蘇的核壟斷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參考答案:D22.唐代和宋代都有諫官。唐代諫官由宰相薦舉,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說明A.唐代君主的權力不受制約

B.唐代以諫官削弱宰相的權力C.宋代諫官向宰相和皇帝負責

D.宋代君主專制的程度高于唐代參考答案:D23.17世紀,處于科學革命中的西歐,“肯定自然知識的實用價值,以及肯定它對科技進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義,已經成為普遍接受的常識,但科學的素養對于人類,以及對于人類所處的環境實際產生的作用還是很小”。這一現象說明A.民眾僅從實用角度理解科學革命B.科學素養的提高不受社會重視C.科學革命只影響到知識階層D.科學方法已獲得廣泛認同參考答案:D從題中材料主要歸納出,重點理解“自然知識的實用價值對科技進步的意義,成為普遍接受的常識”,簡言之,大家都認為,科技要進步,科學方法很重要,故選D。A項錯在“僅從實用角度”;當時科學素養的作用小,不是因為不受社會重視,而是因為生產力和社會條件限制;C項與D項含義相反。24.下表匯總了新中國以來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所發行的郵票,其中60周年的紀念郵票與之前相比,其主題最主要的變化在于紀念周年枚數和內容20周年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軍東渡黃河、人民戰爭勝利、光榮參軍50周年8枚:七七戰火、臺兒莊大捷、百團大戰、敵后游擊戰、芒友會師、華僑捐獻、臺灣光復、偉大勝利60周年4枚:全民抗戰、中流砥柱、諾曼底登陸、攻克柏林

1枚小型張:和平與正義A.突出了中共在抗戰的地位

B.肯定了美蘇兩國對中國抗戰的援助C.肯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

D.強調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作用參考答案:D抗日戰爭。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表格信息的獲取能力。從表中可以看出,20周年的紀念郵票主要體現了中共和人民在抗戰的作用;50周年的紀念郵票主要體現了中華民族全民族的抗戰;60周年的紀念郵票強調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作用。所以答案選D25.中國最精美的手工業產品大都來自A、家庭手工業

B、民營手工業

C、私營手工業

D、官營手工業

參考答案:D略26.孫中山認為,從來沒有“天賦有平等的道理”,“平等是人為的,不是天生的”;只要人民具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個方面的“民權”,其節制下的政府實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個方面的“治權”,就可以實現“民有、民治、民享”。據此推知,孫中山的政治設計()A.體現民權的形式應當是代議制B.主張平等自由立足于治權C.信奉民權高于并直接節制治權D.照搬歐美啟蒙思想和學說參考答案:考點:P6:孫中山的民主思想.分析:本題考查孫中山的民主思想.需要掌握孫中山的政治理念.解題的關鍵是對“只要人民具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個方面的民權,其節制下的政府實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個方面的治權,就可以實現民有、民治、民享”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據題干“只要人民具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個方面的民權,其節制下的政府實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個方面的治權,就可以實現民有、民治、民享”可以看出孫中山的政治設計信奉民權高于并直接節制治權,故C項正確.AB兩項不是題干的主旨,應排除.依據題干“孫中山認為,從來沒有天賦有平等的道理,平等是人為的,不是天生的”可知,與啟蒙思想和學說不符合,故D項錯誤.故選C.27.林則徐.魏源等人主張向西方學習,其主要目的是(

)A、重新認識世界,尋求強國御侮之道

B、學習外國先進技術,以發展資本主義C、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改革中國的政治制度D、仿制西式武器,振興清王朝參考答案:A28.有人認為,杜甫之所以成為詩圣,關鍵是他有寬廣、偉大的“詩圣的襟懷”。這在“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南國旱無雨,今朝江出云”等詩句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據此分析,“詩圣的襟懷”的含義是A.對社會動亂的感傷

B.愛國憂民的情懷C.對農業生產的關心

D.熱愛和平的態度參考答案:B29.梁啟超在第一冊《時務報》發表文章,開篇寫道:“晝夜變而成日,寒暑變而成歲,大地肇起,流質炎炎,熱熔冰遷,累變而成地球……故夫變者,古今之公理也。”他這么寫的目的是A.以公理論證維新變法的正當性B.呼吁民眾應努力爭取自身權利C.強調人類必須順應并尊重自然D.闡明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參考答案:A【詳解】由“梁啟超”《時務報》,“晝夜變”,“寒暑變”,“大地肇起”,“變者,古今之公理”結合所學可知他目的是A項。B、C項與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迫切要求救亡圖存的主旨不符。D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容,與題意不符。30.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歐美國家改革政治體制,建立咨議會,但由其兒子擔任議長,這表明A、阿里真正認識到歐美國家政治制度的優越性B、阿里代表資產階級利益進行政治改革C、阿里對歐洲政治體制改革的認識是片面的,實質仍然是封建統治D、其目的是推行民主制度參考答案:C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16分)閱讀下列材料

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馬克思《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請回答:(1)指南針在我國古代何時開始應用于航海?活字印刷術是誰發明的?(4分)(2)材料中提到的“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主要指什么?(4分)(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火藥、印刷術的發明對歐洲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8分)參考答案:(1)北宋時期;畢升。(4分)(2)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雛形的出現)和早期殖民擴張。(4分)(3)火藥傳入歐洲,推動了火藥武器的發展,加速了的騎士階層的衰落;印刷術傳入歐洲,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8分)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①所謂“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則,而“人道”則是關于人類社會和人自身的道理。……。②《周易》有這樣的話:“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③這里的“天文”是指關于季節、時令變化的學問,目的是為了使人們能適時地進行農耕活動;“人文”則是人類“文明”的另一種表述,主要指社會制度和人們自身的素養。④中國古代哲學關于“天道”和“人道”相互關系的探討和論述,就是對于“天文”和“人文”認識的深化和發展。——張豈之著《中國歷史十五講》材料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傳》材料三: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朱熹材料四: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則設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使宰相不罷,……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從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學校,……天子亦遂不敢自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學校。是故養士為學校一事,而學校不僅為養士而設也。——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