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月城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孫中山為曾為南洋路礦學校題寫“造路救國”四字,甘地則發出過“回到紡車去”的倡議。他們所蘊含的共同主題是A.非暴力不合作B.順乎世界之潮流C.爭取民主自由D.致力民族自強參考答案:D【詳解】“造路救國”反映了孫中山的救國思想,而甘地則發出過的“回到紡車去”的倡議也是為了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所以二者的主題都是圍繞對外爭取民族獨立和自強,故選D而排除C;甘地的倡議屬于非暴力不合作,但是孫中山的題字不屬于,故排除A;孫中山的題字屬于順乎世界之潮流,但是甘地的倡議則是與之相反,故排除B。2.“文化大革命”中有部電影叫《決裂》,其中的兩個主要情節一是手上有繭子才能上大學,二是一位教授講授馬尾巴的功能遭到學生的嘲弄。這部電影帶來的最大問題是A.學風淡化B.知識分子地位下降C.價值觀扭曲D.科學發展滯后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題干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歸納、概括,認識歷史事物本質和規律,并作出正確認知和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題干材料,解讀題干要求:帶來的“最大問題”,亦即最根本、最核心的問題。據此,分析、判斷選項,可知:C項“價值觀扭曲”,最為核心,正確。只要價值觀出問題了,整個社會、國家許多領域都要出問題(包括ABD三項在內)。從而排除ABD三項。綜上,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考點:現代中國的科學文化事業·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文化事業·文化事業的落后及其惡劣影響3.受牛頓力學休系的影響,洛克提出了天賦人權和社會契約;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斯賓塞提出了證明白人殖民擴張合理性的理論。這說明近代自然科學A.影響了社會科學的發展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C.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虛偽D.具有鮮明的雙重特征參考答案:A由于牛頓力學影響到啟蒙思想,生物進化論影響到社會進化論,直接說明近代自然科學影響了社會科學的發展,故選A;自然科學并不直接形成民主政治,排除B;材料沒有反映西方民主的虛偽,排除C;材料沒有體現近代自然科學的雙重標準,排除D。4.十月革命后,蘇俄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其中的一項措施是A.征收糧食稅
B.實行余糧收集制
C.實行集體化
D.增加農莊的自主性參考答案:B5.電視劇《老大的幸福》熱播后,引發了一場關于幸福的大討論,老大“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越比越幸福”的觀點體現了一種“知足常樂”的灑脫。與之最為接近的思想是A.孟子“民貴君輕”的儒家思想B.老子“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C.韓非“嚴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荀子“人之性惡”的儒家思想參考答案:B6.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出現了一些城市,如棉紡業發達的松江、陶瓷業發達的景德鎮冶鐵業發達的佛山、長江的商品轉運碼頭漢口等地。與這一經濟現象相關,產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從本質上體現時代發展要求的是A.“穿衣吃飯,即是人倫天理”強調人欲的合理性
B.提出“工商皆本”C.主張“經世致用”
D.批判君主專制參考答案:B7.《美國通史》:“這不僅改變了美國過去在和平時期不參加美洲大陸以外任何軍事集團的傳統對外政策,而且標志著美國以歐洲為重點的全球戰略部署業已初步完成。”美國“全球戰略部署業已初步完成”的標志是A.形成雅爾塔體系
B.提出杜魯門主義C.實施馬歇爾計劃
D.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參考答案:D8.穆罕默德·阿里在工業方面,從西方國家引進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和設備。這些技術和設備應是()A.手工工場時期的技術和設備
B.工業革命的成果C.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D.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參考答案:B9.1555年,一位西方領袖下令:除非另有許可,僧侶必須立刻返回修道院,所有隨意游蕩的僧侶都將遭逮捕;修道院不得再向不在職的官員提供獻金,教會所有部門必須減少開支;任命圣職時,如涉及買賣嫌疑,一律禁止。我們如何解釋這樣的現象?A.羅馬教宗受宗教分裂刺激,決心整頓教會
B.英國國王對羅馬教宗不滿,限制教會活動C.法國國王不愿受教會控制,禁止宗教發展
D.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要強化教會,清除異端
參考答案:A略10.一些西方人評價說:“1918年,土耳其是一個看來已經一敗涂地、不可救藥的國家。而今天,20年之后,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屹立在歐、亞之間的新國家,經濟和文化上一派繁榮,國際地位日益重要,同所有的鄰國保持著和睦關系。它獲得了一個1600萬人口的國家通常所不能得到的尊敬,今天的土耳其是一個歐洲必須刮目相看的大國了。”土耳其的這種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凱末爾革命取得勝利B.凱末爾改革取得成功C.西方列強的幫助D.奧斯曼帝國時期的良好經濟基礎參考答案:B首先要注意材料中土耳其的變化的時間因素,其次根據其經濟、文化、國際地位等方面的變化狀況分析,容易得出凱末爾改革的影響。11.巴黎公社規定:“選民不受任何不合理條件,諸如財產、政治態度、思想觀點、民族等的限制,全體勞動群眾、舊政府職員以及一切不采取公開對抗行為的敵對者,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表明巴黎公社A.貫徹了民主集中制B.內部階級矛盾已消除C.具有普遍的民主性D.建立了社會主義民主參考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全體勞動群眾、舊政府職員以及一切不采取公開對抗行為的敵對者,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可知體現的是巴黎公社的具有普遍的民主性,C選項符合題意。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材料與民主集中制無關,A選項排除。材料無法得出巴黎公社內部階級矛盾已經消除的結論,B選項排除。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建立社會主義民主說法錯誤,D選項排除。12.整個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以下表述錯誤的是(
)A.太平天國的農民領袖開創了學習西方的先河B.洋務運動的官員邁出了實現近代化的步伐C.戊戌變法的仁人志士啟發人們改變落后的思想D.辛亥革命者實現了走向共和的第一步參考答案:A13.17世紀40年代,同一時期的英國和中國均經歷了一場不同含義的“革命”,這一“革命”最終結束了舊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從此中國的沒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顯加快。從歷史發展的趨勢看,中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A.中西方文明的衰亡和興起
B.中西方經濟實力的對比和變化C.中西方社會發展方向的變化
D.中西方軍事力量對比的變化參考答案:C中國文明未能及時跟上歷史發展的趨勢進行轉型,但不是“衰亡”,故A錯誤;不僅是“經濟實力”,以偏概全,故B錯誤;從歷史發展的趨勢看,西方資本主義興起,而中國封建專制加強,故C正確;不僅是“軍事力量”,以偏概全,故D錯誤。14.下列說法體現了“雙百”方針內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爭論會引起黨內思想不一”
C.“讓樣板戲占領革命舞臺”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辮子”參考答案:D15.下表是西漢西晉時期秦嶺淮河以北、以南郡數統計
全國所轄郡數秦嶺淮河以北郡數秦嶺淮河以南郡數西漢1037429西晉1628676此表呈現的變化反映了A.經濟重心實現了南移B.政治中心實現了南移C.西漢王國問題已解決D.南北經濟水平差距縮小參考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古代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相關知識。根據材料所給數據,不同時期北方和南方郡數之比,由西漢時期的74︰29到西晉時期的86︰76,說明南北經濟水平差距縮小,D正確;經濟重心實現南移是在南宋時期,A與材料不符,排除。材料與政治中心南移無關,B排除;材料沒有涉及西漢王國問題已解決,C排除;16.下圖所示內容為南朝梁元帝所作的《職貢圖》(局部),記錄了前來南梁朝貢的各國有關人物狀態,有金發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渾身只披一塊白布的黑人。該圖
A.將西方的寫實與中國傳統寫意有機結合B.說明南朝時期的繪畫以寫實人物畫為主C.可作為中原王朝與非洲國家交往的史證D.是研究中國古代外交史的重要圖文史料參考答案:D【詳解】本題對史料價值的判斷。材料主要強調的是“前來朝貢的各國”,“金發碧眼的波斯人和黑人”體現了中外交流,可以當作研究中國古代外交史的重要圖文史料,故D正確;材料未體現藝術手法,故A錯誤;材料并未強調繪畫主題是寫實,故B錯誤;“中原和非洲交往”只是其中一部分,故C錯誤。【點睛】本題考查對史料價值的判斷。材料中“有金發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渾身只披一塊白布的黑人”說明南朝時中國與外國已經有交流,可以作為中外交流的研究資料。17.1992年,意大利熱那亞(哥倫布的出生地)舉辦了世界博覽會,右圖是這次世博會的會徽。根據會徽傳遞的信息,下列選項中最有可能成為這次世博會主題的是
(
)A.船舶與海洋
B.啟蒙與民主
C.科技與進步
D.民族與世界參考答案:A18.張鳴教授在《重說中國近代史》中說,當時我們只要了白菜,而沒有要到種子和種植方法;通商貿易,沒有按規則出牌;經濟改革,也沒有走完該走的路。以下救國思想中能印證此觀點的是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興民權、開議院
”
D.“德先生”和“賽先生”參考答案:B19.中國古代婦女擇偶一般“悔作商人婦”,而到明清之際,江南等地出現了“寧肯嫁與商人”的現象。這一變化說明
A.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傳統社會結構解體
B.商品經濟發展,傳統觀念發生變化
C.反封建思想產生,平等觀念深入人心
D.西學東漸,中國受到西方文明的沖擊參考答案:B20.19世紀末的中國面臨瓜分豆剖的危機,應當如何自救?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對這一艱深的時代課題做出的最符合時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C.“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D.“師夷長技以自強”參考答案:C21.“這一啟蒙運動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別的東西,而且還確乎是一切可以稱之為自由的東西之中最無害的東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這一論述的思想家應該是
A.孟德斯鳩
B.伏爾泰
C.盧梭
D.康德參考答案:D22.“他們用極度抽象的形體和潑墨式的色彩去表現自然物體和人體,多數作品全然不顧科學家所稱的客觀現實。”材料中的“他們”A.透過主觀主義懷疑現代社會B.批判社會的黑暗以表達不滿C.描繪光和色彩傳達主觀感受D.對“理性王國”漸趨于失望參考答案:A根據“他們用極度抽象的形體和潑墨式的色彩去表現自然物體和人體,多數作品全然不顧科學家所稱的客觀現實。”可以判斷“他們”是指現代主義美術,現代派美術注重于內心“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透過主觀主義懷疑現代社會,故A項正確;批判社會的黑暗以表達不滿是指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故B項錯誤;描繪光和色彩傳達主觀感受是指印象派繪畫,故C項錯誤;對“理性王國”漸趨于失望是指浪漫主義繪畫,故D項錯誤。點睛:抓住關鍵信息“他們用極度抽象的形體和潑墨式的色彩去表現自然物體和人體,多數作品全然不顧科學家所稱的客觀現實”,結合現實主義美術的特點分析解答。23.下表為先秦思想家的相關論述。思想家名句出處老子“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心。”《老子》管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據此可知,我國古代A.思想家關注民眾政治權利B.儒學逐漸占據正統地位C.民本思想植根于歷史傳統D.社會崇尚人文理性精神參考答案:C【詳解】依據材料“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來看,先秦時期思想里已經包含有民本思想,說明我國的民本思想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故答案為C項。A項材料未涉及提高民眾政治權利的問題,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排除;D項與材料無關,排除。24.“辭藻華麗、筆法鋪張、缺乏充實的生活內容”,這是哪種文學體裁的特點:(
)A.楚辭B.漢樂府詩C.漢賦D.先秦散文參考答案:C中國古代的文學。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學各具特色,漢賦辭藻華麗、筆法鋪張,但是缺乏充實的生活內容;故選C。楚詞、樂府詩都是源于民間詩歌,先秦散文本身就是“大家”的作品集,因此ABD均與材料信息不符。
25.1937年7月,《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這一決定,主要是基于A.八路軍取得百團大戰的勝利B.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C.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D.日軍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殺慘案參考答案:C26.1920年11月,孫中山指出:“有人說推翻清室后,民族主義可以不要了,這話實在錯了,即如我們住的租界,外國就要用治外法權壓制中國人,這還是前清造成的惡果,現在清廷雖然不能壓制我們,但各國還是壓制的……所以我們還是三民主義缺一不可的。”這番話表明孫中山A.仍堅持原的三民主義
B.認為需要反對帝國主義
C.在反帝問題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對帝國主義參考答案:B27.戰國時期,墨家將孔子塑造成亂賊形象,道家學派在《莊子》中發揮想象將孔子描繪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學派在《韓非子》中將孔子法家化。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戰國時期思想界出現了統一趨勢B.人們的思想在當時比較自由C.孔子思想與各派學說有交叉之處D.儒家思想受到人們普遍認可參考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學術領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局面,人們的思想顧忌較少,為孔子形象變異提供了文化背景和必要的社會條件,B選項符合題意。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思想自由,材料中看不出,思想界的統一趨勢,A選項錯誤。由材料中墨家將孔子塑造成亂賊形象,可以看出,孔子思想與墨家思想沒有交叉,C選項錯誤。材料中,墨家將孔子塑造成為亂賊形象,不能說人們對儒家思想的普遍認可,D選項錯誤。28.1941年10月l日,美英蘇開會簽訂議定書,規定從會議結束至1942年6月,美英每月向蘇聯提供飛機400架、坦克500輛和其他武器、軍用物資;蘇聯則向美英提供軍工原料。該議定書A.在斯大林格勒會戰背景下簽署B.體現了《大西洋憲章》的精神C.表明國際反法西斯聯盟開始聯合行動D.為戰勝從西斯軸心國奠定了堅實基礎參考答案:B《大西洋憲章》是合作反法西斯的憲章,1941年8月14日簽署,而1941年10月l日,美英蘇開會簽訂議定書屬于《大西洋憲章》的精神具體體現,選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1941年斯大林格勒會戰尚未發生,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1941年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尚未成立,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為戰勝從西斯軸心國奠定了堅實基礎是反法西斯同盟而非該議定書,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29.李大釗說:“民主主義勞工主義既然占了勝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們對于這等世界的新潮流,應該有幾個覺悟……我們應該準備怎么能適應這個潮流,不可抵抗這個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A.社會主義運動
B.民主科學思潮
C.民主共和思潮
D.國民革命運動參考答案:A考點:李大釗是第一個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學者。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和《庶民的勝利》的文章,介紹了馬克思主義,主張學習蘇俄,認為建立社會主義政權是一種潮流。。故選A。30.五四時期,馮元仲稱贊李贄“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場。通身是膽通身識,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觀點哪一項最有可能是李贄的主張(
)A.民為貴,君為輕B.雖孔夫子亦庸眾人類也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D.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參考答案: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A不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孟子的主張;C不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顧炎武的名句;D不對,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為朱熹的主張;B符合題意,表明反對盲從孔子,因此五四運動時期進步的思想家把李贄當作反孔的先驅,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李贄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桀紂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孟子》材料二且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天下之務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術以立紀綱。蓋天下之紀綱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術公平正大,無偏黨反側之私,然后有所系而立。——《宋史·朱熹傳》材料四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嗚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誠不為過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讎,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請回答:(1)材料一認為君主治理天下的關鍵因素是什么?為此,孟子提出了怎樣的主張?材料二體現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董仲舒提出這一思想的目的。(2)材料三中朱熹認為治國的關鍵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其“立紀綱”的主要途徑。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黃宗羲思想的歷史價值。綜合上述四則材料,中國古代的儒學家們對“君權”有何共同認識?
參考答案:(1)因素:民心的得失。主張:施仁政;民貴君輕。思想: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目的:神化君權;警誡君主。(2)關鍵:正君心。途徑:存天理,滅人欲。價值:抨擊君主專制制度;對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推動作用。認識:限制君權。試題分析:(1)據材料一“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即可回答君主治理天下的關鍵因素是民心的得失。再結合所學知識即可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樣的主張:施仁政;民貴君輕。(2)據材料二“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回答這體現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再結合所學知識即可指出董仲舒提出這一思想的目的是神化君權;警誡君主。(3)據材料三“天下之務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術以立紀綱”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回答朱熹認為治國的關鍵是什么:正君心。再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回答其“立紀綱”的主要途徑:存天理,滅人欲。(4)據材料四“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指出黃宗羲思想的歷史價值:抨擊君主專制制度;對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推動作用。(5)本題要求學生綜合上述材料,說明中國古代的儒學家們對“君權”有何共同認識,結合所學知識即可概括:共同認識是限制君權。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思想;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宋明理學·朱熹思想;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黃宗羲思想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歷史中,儒學一直在發展與創新。唐代韓愈以周公、孔子的繼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漢代以來的儒學,認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經斷絕。他在《原道》中說:“吾所謂道也,非向(先前)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他的這一主張被宋代儒者接受并發揚。當代學者認為韓愈開了宋代“新儒學”的先河。——摘編自卞孝宣等《韓愈評傳》材料二:19世紀末,康有為撰寫《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二書,認為漢代以來儒者奉為經典的《周禮》《左傳》等書,是漢代學者為王莽篡漢而偽造的,影響惡劣,導致“中國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德政”。他主張回歸孔子所編寫的《詩經》《禮記》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學精神。在他看來,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為“改制”而創作的。他甚至用西學來解釋《春秋》,認為《春秋公羊傳》中的“三世”說為:“始于據亂(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為立憲,君民共主,終至太平(世),為民主.”——摘編自張海鵬等編《中國近代史》請回答:(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漢代儒學與孔孟儒學的不同之處,非概括宋代理學在哪些方面對儒學有所發展。(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韓愈、康有為關于儒學認識的共通之處。(3)我們應當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孔子與儒學?參考答案:(1)不同之處: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漢儒強調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發展:吸收佛道思想;完成了儒學的理論化和思辨化;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欲等思想;強調個人的修養;更加重視儒家經典(2)都否定漢代以來的儒學;回歸原典、回歸孔孟,主張探求儒學的精神實質;都認為儒學應該改革;都借助儒學為現實服務。(3)應歷史地看待孔子與儒學,不應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將真實的孔子與神圣化的孔子區別開來;借鑒其精華,摒棄其糟粕。試題分析:(1)第一小問不同點,分別歸納孔孟的儒學思想和漢代董仲舒的儒學思想,孔孟思想要求統治者施行仁政,以民為本,以道德教化民眾;漢代董仲舒強調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提供理論依據。第二小問發展,宋明理學“認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經斷絕”,更加重視《論語》《孟子》;宋明理學吸收佛道思想,更加重視思辨,強調個人的修養與完善。(2)本題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材料中“韓愈以周公、孔子的繼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漢代以來的儒學,認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經斷絕。他在《原道》中說:“吾所謂道也,非向(先前)所謂老與佛之道也。”以及“康有為撰寫《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二書,認為漢代以來儒者奉為經典的《周禮》《左傳》等書,是漢代學者為王莽篡漢而偽造的”可知它們都主張回歸原典,、回歸孔孟,否認后人的附會、杜撰之說,主張談學儒學的精神實質,另外,通過所學知識,我們知道韓愈生活的時代儒家學派收到了佛教的沖擊,他提出了復興儒學;康有為所謂的托古改制也是從儒學尋找突破口他們兩個人都有很明顯的政治目的,都是為了現實服務。(3)本題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本題是一道半開放的問題,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內部金融交易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案例
- 醫療領域智能診斷系統的監管框架及實施
- 乳膠合同范例
- 買房屋正規合同范例
- 中考動員學生發言稿模版
- 紅色扁平風食品安全模板
- 網站編輯個人工作總結模版
- 醫療大數據庫建設與疾病預防控制策略研究
- 公司之間購銷合同范例
- 區塊鏈在教育公平中的角色與挑戰
- 吊裝安全確認表及技術交底
- 遙控器檢驗作業指導書
- DBJ41∕T 228-2019 河南省房屋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資料管理標準
- 三級安全教育考試試題(的)
- DB13 5325-2021 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污染控制標準
- 芒針療法課件
- 鼓樂鏗鏘課件 (2)
- 小學二年級下冊科學課件1.《春夏秋冬》大象版(22張)ppt課件
- 鋼結構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圖冊
- 鼻咽癌放療臨床路徑
- 地下水八大離子-陰陽離子平衡計算公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