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準理療服務平臺
泰和生物
2015年1月3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表了題為"精準醫療計劃"的倡議,這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后又一科技重大計劃,精準醫療計劃的發起自此中國政府也加大了對精準醫學的支持力度,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國家成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并國家計劃在2030年前為精準醫療投入600億元。精準醫療計劃的發起
精準醫療又叫個性化醫療,是指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結合蛋白質組,代謝組等相關內環境信息,為病人量身設計出最佳治療方案,以期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門定制醫療模式。因此相較傳統醫療,精準醫療具有針對性、高效性及預防性等特征,將開啟醫療新時代。精準醫療計劃的發起信息數據慢性病,在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名稱叫非傳染性疾病,我國衛生部稱它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慢性病”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種疾病,而是對一類起病隱匿,病程長且病情遷延不愈,缺乏確切的傳染性生物病因證據,病因復雜,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確認的疾病的概括性總稱。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精神異常和精神病等為代表的一組疾病,具有病程長、病因復雜、健康損害和社會危害嚴重等特點。未來30年中國慢性病將呈“井噴”健康危害—主要慢病流行情況超重數據來源:2010年中國心血管年報(高血壓);2010年中國慢病行為危險因素監測(超重、肥胖、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3.05億2.5億3.3億270萬1.12億血脂高高血壓腫瘤死亡糖尿病主要慢病流行情況健康危害—主要慢病流行情況數據來源:腫瘤登記地區1998-2008年癌癥發病、死亡數據。癌癥發病死亡呈增長趨勢單位:1/10萬男性發病女性發病女性死亡男性死亡健康危害—主要慢病流行情況數據來源:中國死因回顧調查和疾病監測中國人群死因構成,1973-2009未知傷害其他慢性病COPD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母嬰疾病感染性疾病中國人群慢性病死因構成逐年增加社會影響—慢病與疾病負擔
13%外傷3%其它85%慢病據衛生部去年發布的《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已經占到我國總死亡的85%,導致的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占過早死亡人數75%.
精準醫療體系人體基因組學人體代謝組學
大數據分析系統(MBAS)
健康狀況評估疾病個性化早期診斷健康管理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學生活習慣干預功能營養食品素中醫學轉化醫學
特異性檢測人類基因組后時代---大數據時代10“人類基因組計劃”(HGP)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一起,被并稱為現代自然科學史“三大”計劃。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國家僅有中國、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六個國家,他們分別以不同方式,宣布人類基因組序列圖完成,這意味著人類對自身的了解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基因組學是研究生物基因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門學問。用于概括涉及基因作圖、測序和整個基因組功能分析的遺傳學分支。該學科提供基因組信息以及相關數據系統利用,試圖解決生物,醫學,和工業領域的重大問題。基因組研究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以全基因組測序為目標的結構基因組學和以基因功能鑒定為目標的功能基因組學,又被稱為后基因組研究,成為系統生物學的重要方法。基因組學能為一些疾病提供新的診斷,治療方法。利用對基因組測試,有助于醫生獲得更多的治療信息并進行個性化醫療,并用來評估病人個體疾病發生及發展,腫瘤復發的個體危險率以及化療效果等。
對于亞健康及慢病的病人,通過基因組的檢測,可找到該患者的從父母遺傳過來的“易感基因”,為積極預防疾病打下基礎。基因組學
代謝組學是研究體內(包括體液、細胞、組織或器官)中所有小分子代謝組分集合的科學,比如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類、核酸、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異源物質等。代謝組學研究的目的是定量分析一個生物系統內所有代謝物的含量。代謝組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比較分析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下小分子代謝物表達的差異,這有助于人們尋找各種疾病早期診斷的生物標志物,并可用于健康狀況評估、疾病的早期診斷、疾病預后及治療效果的評判等。由于代謝組學研究技術具有其他組學技術所不具備的一些特點,通過代謝物變化直接反映疾病對機體的影響,因此近年來代謝組技術在疾病診斷、機制及治療等方面中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該技術在腫瘤、心腦血管疾病、退行性病變、肥胖、糖尿病、老年性癡呆,傳染病等醫學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除在疾病診斷中發揮作用外,目前代謝組學技術也已被用于機體健康狀況的評價,特別是營養水平對健康的影響。代謝組學人體胃腸宏基因組學(微生物環境基因組)人類第二基因組。人體微生物的宏基因組學是以人體(包括體表或體腔)微生物群體基因組為研究對象,以功能基因篩選和測序分析為研究手段,以微生物多樣性、種群結構、進化關系、功能活性、相互協作關系及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等為研究目的的新的微生物研究方法。人體腸道內寄生著1000萬億個細菌,它們和人體有著密不可分的互利互生關系。腸道菌群的組成影響著每個人的健康,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結構紊亂與許多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癥等密切相關。
腸道菌群能影響體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體免疫疾病的患病風險,還能控制人體對癌癥治療藥物的反應。人體腸道的正常微生物,如雙岐桿菌,乳酸桿菌等能合成多種人體生長發育必須的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B1、B2、B6、B12),維生素K,煙酸、泛酸等,還能利用蛋白質殘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門氨酸、丙氨酸、纈氨酸和蘇氨酸等,并參與糖類和蛋白質的代謝,同時還能促進鐵、鎂、鋅等礦物元素的吸收。這些營養物質對人類的健康有著重要作用,一旦缺少會引起多種疾病。(一)、建立慢病的大數據庫分析系統及生物信息中心全面代謝功能分析檢驗序檢測方法檢測功能1尿有機酸1、維生素B群缺乏2、細胞能量·3、神經系統功能4、肝臟解毒功能5、胃腸菌群平衡8—羥基脫氧尿苷6、氧化應激2血脂肪酸7、炎癥反應8、大腦發育及神經系統9、心血管功能10、細胞膜保護3、食物耐受11、腸漏12、消化不良13、自體免疫病變
全面代謝功能分析檢驗檢測項目相關營養素代謝途徑相關癥狀維他命B缺乏1.Pyruvate(丙酸銅)維生素B1、B3、B5,硫辛酸無氧呼吸加速衰老、高血壓、癌癥、心臟疾病、疲勞2.α-Ketoglutarate(α-酮戊二酸)維生素B1、B2、B3、B5檸檬酸循環中間產物,有氧呼吸生成,腎臟氨清除率記憶力下降、貧血、皮膚炎3.α-Ketoisovalerate(α-酮異戊酸)支鏈氨基酸代謝4.α-Ketoisocaproate(α-酮異己酸)5.α-Keto-β-methylvalerate(α-酮-β-甲基戊酸)6.Xanthurenate(黃尿酸)維生素B6肝臟色氨酸(Trypto-phan)代謝注意力難以集中、疲勞、情緒不穩定及自閉癥7.β-Hydroxyisovalerate(β-羥基異戊酸)生物素異白氨酸(Isoleu-cine)代謝掉發、皮疹、皮膚炎、免疫不全和肌無力8.Methylmalonate(甲基丙二酸)維生素B12單鏈脂肪酸代謝
神經功能障礙、手腳麻木及心血管疾病、消化功能下降9.Formiminoglutamate(亞氨甲基谷氨酸)葉酸組氨酸代謝憂郁癥、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營養素代謝與代謝相關的檢測細胞能量10.Adipate(己二酸)肉堿,維生素B2脂肪酸氧化肥胖、高血脂、脂肪肝、腹脹、偏頭痛11.Suberate(辛二酸)12.Ethylmalonate(乙基丙二酸)13.L-Lactate(乳酸)輔酶Q10,維生素B1B3、B5、硫辛酸無氧呼吸加速衰老、高血壓、癌癥、心臟疾病、疲勞14.β-Hydroxybutyrate(β-羥丁酸)鉻、釩、維生素B3葡萄糖吸收提示胰島素無法正常工作15.Succinate(琥珀酸)輔酶Q10、維生素B2、錳檸檬酸循環中間產物、有氧呼吸生成、腎臟氨清除率支持組織維持及神經功能的關鍵16.Fumarate(延胡索酸)輔酶Q1017.Malate(蘋果酸)18.Hydroxymethylgl-Utarate(羥甲基戊二酸)輔酶Q10合成心臟功能下降及皮膚松弛細胞能量與代謝相關的檢測24.Picolinate(皮考啉酸)抗氧化物(維生素C、E、硫辛酸)、Omega-3脂肪酸、減少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激發炎癥反應的巨細胞犬尿氨酸酶途徑和硝酸產生免疫炎癥解毒功能25.Citrate(檸檬酸)精氨酸、必需氨基酸檸檬酸循環中間產物,有氧呼吸生成、腎臟氨清除率疲勞、器官儲備能力流失和神經功能下降26.cis-Aconitate(順式鳥頭酸)精氨酸、鐵質27.Isocitrate(異檸檬酸)精氨酸、鎂、錳28.2-Methylhippurate(2-甲基馬尿酸)避免暴露于二甲苯(Xylene);補充氨基乙酸和維生素B5肝臟第二階段氨基乙酸結合反應肝臟負擔過重29.Orotate(乳清酸)精氨酸、鎂尿素循環肝臟排毒能力下降易導致思考困難、疲勞、頭痛,并增加食物過敏的發生率30.Glucarate(葡萄糖酸)避免接觸外界毒素肝臟解毒酶誘導提示正在受到外來毒素侵害31.α-Hydroxybutyrate(α-羥丁酸)N-乙酰半胱氨基酸、(N-acetyl-cyste-Ine,NAC)、谷胱甘肽、硫辛酸肝臟谷胱甘肽合成作用肝臟抗氧化能力下降及毒素過多32.Pyroglutamate(焦谷氨酸)腎臟氨基酸恢復肝臟抗氧化能力下降及毒素過多,并提示急需排毒33.Sulfate(硫酸鹽)解毒及抗氧化物功能提示肝臟排毒能力受到抑制解毒功能與代謝相關的檢測34.Benzoate(苯甲酸)甘氨酸肝臟二階段排毒-甘氨酸結合腸道有害菌增生、一般會同時有腸漏癥;癥狀:吸收障礙、消化不良、腹瀉、IBS、IBD、便秘、過敏、慢性疲勞等35.Phenylacetate(苯乙酸)抗生素、益生菌;Glutamine,鹽酸甜菜堿,胃蛋白酶,植物酶和游離氨基酸助益腸壁之修補。腸道細菌過多36.Phenylpropionate(苯丙酸)37.p-Hydroxybenzoate(對羥基苯甲酸)38.p-Hydroxyphenylacetate(對羥基苯乙酸)39.Indican(尿藍母)40.Tricarballylate(丙三羧酸)41..3,4-DihydroxyphenylPropionate(3,4-二羥基苯丙酸)腸道梭狀芽胞桿菌過多胃腸痙攣、下腹部疼痛、發熱和腹瀉。抗生素治療后癥狀會減輕42.D-Lactate(D-乳酸)一般細菌或嗜酸乳酸菌過多碳水化合物吸收障礙,酸液過多癥胃腸微生物菌群平衡與代謝相關的檢測檢測項目相關營養素代謝途徑相關癥狀神經功能19.Vanilmandelate(香草基扁桃酸)必需氨基酸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代謝憂郁癥、睡眠干擾、無法承受壓力與疲勞20.Homovanillate(高香草酸)多巴胺代謝21.5-Hydroxyindola-Cetate(5-羥吲哚酸醋)血清素代謝便秘、憂郁癥、疲勞、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及行為異常22.Kynurenate(犬尿氨酸)抗氧化物(維生素C、E、硫辛酸)、鎂、牛磺酸激發炎癥反應的神經膠質細胞和星細胞(astrocyte)犬尿氨酸酶途徑活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疲勞、情緒不穩定及自閉癥23.Quinolinate(喹啉酸)失眠、易怒和焦躁、慢性炎癥神經功能與代謝相關的檢測案例:抑郁癥研究的課題:抑郁癥病因的數據分析。研究的目的:1、建立中國人抑郁癥生物樣品庫;2、挖掘抑郁癥的病因;3、尋求抑郁癥的治療方法。研究的方法:通過基因組學、胃腸宏基因組學及代謝組學的大數據分析,獲得抑郁癥患者的相關共性的數據,從而建立診斷抑郁癥的一些客觀指標及針對病因的治療方法。患者來源:醫院已確診的抑郁癥患者。(北醫六院、安定醫院及中國青少年成長中心)。中國的抑郁癥患者已經達到1.2億,抑郁癥患者的自殺率是19%,也就是說,每5個抑郁癥患者中有一個可能會將自殺付諸行動。我國抑郁癥在過去的20多年里其患病率卻增加了近100倍,美國抑郁癥的患病率十年也增加了3倍多。抑郁癥的分子診斷皮質醇激素水平血清中特異蛋白水平血清中特異細胞因子水平基因的表遺傳學(DNA甲基化)基因的表達譜與表達水平青少年抑郁癥的分子(基因)診斷17-25%的青少年(15-19歲)發生抑郁癥青少年抑郁癥的自殺傾向高具有診斷價值的11個外周血轉錄子(ATP11C、CD59、IGSF4/CADM1、MAF、RAPH1、AMFR、CAT、CDR2、CMAS、PSME1、PTP4A3)
抑郁癥基因檢測抑郁癥患者血清中蛋白標志物檢測9個蛋白標志物(alpha1antitrypsin,apolipoproteinCIII,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cortisol,epidermalgrowthfactor,myeloperoxidase,prolactin,resistinandsolubletumornecrosisfactoralphareceptortypeII)敏感性為91.7%特異性為81.3%,重度抑郁癥病人外周血白細胞中基因表達譜的檢測CAPRIN1,CLEC4A,KRT23,MLC1,PLSCR1,PROK2,ZBTB16)具有明顯的異常表達。利用此7個基因的表達譜組合所建立的檢測方法,對抑郁癥診斷的敏感性為76.9%、特異性為71.8%。抑郁癥基因檢測抑郁癥的代謝改變320例,醫院確診為中、重癥抑郁癥患者,代謝維生素B族缺乏者78%,神經遞質代謝失衡占81%;腸漏、腸道菌群失調者83%以上,重金屬中毒占90%以上,肝臟解毒能力。
腹腔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由于腦腸軸的存在.另一方面,腸道微生物與人體腸道之間的互動使得微生物也參與了腦腸軸的功能反應.因此在研究大腦對腸道微生物影響的同時,也要考慮腸道微生物對大腦和宿主行為的調控作用.方法:將無菌的實驗動物(對照組)和移植入單種細菌或多種細菌的實驗動物(實驗組)進行比較
,結果證明微生物能通過調節宿主基因表達進而調控營養吸收,加強粘膜屏障,代謝異型生物質和促進血管增生.
該分析結果發現,多形擬桿菌的植入誘導了小鼠體內編碼突觸小泡關聯蛋白33的mRNA上調了2-5倍,而該蛋白與突觸神經傳導過程有關.這一發現證明腸道的共生細菌能通過調節宿主基因表達從而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
腸道—微生物組—腦連接抑郁癥代謝及腸道DNA檢測精準醫療與肺癌肺癌分子靶向性最顯著的優勢就是精準,借助DNA測序技術,尋求癌癥上特異的靶點,準確地打擊癌細胞,副作用小,進展生存期顯著提高。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埃羅替尼、吉非替尼原位基因K-ras突變色瑞替尼BPAF突變達拉非尼阿司匹林:30%規律使用可以預防結腸癌,阿司匹林:4%12號染色體上基因突變,結腸癌的風險反而升高心血管波立維:血小板聚集抑制劑,主要臨床用途適用于有過近期發作的中風、心肌梗塞和確診外周動脈硬化的患者,波立維(氯吡格雷)可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性事件的發生(如心肌梗塞,中風和血管性死亡)。無效:主要是由于存在CRP2C19ABCB1基因突變“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研究(CSPPT)”重大科研成果在2015中國腦卒中大會上重磅發布:降壓藥輔以葉酸能更有效降低高血壓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對20702例無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病史的成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了長達4年半的干預和跟蹤。
從高血壓到H型高血壓、再到聚焦細分遺傳特點的H型高血壓研究,CSPPT的設計充分體現了精準醫學的精髓,
同型半胱氨酸(簡稱Hcy)是人體細胞代謝過程中有害的中間產物,血液中Hcy水平過高本身就會增加卒中風險。更為危險的是,與正常人群相比,血壓與Hcy同時升高者,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增加至12倍,最高可達28倍。
精準醫療與高血壓29葡萄糖酸:偏高;是肝臟第1階段解毒細胞色素P450酶催生;肝臟第2階段解毒葡萄苷酸化標記物;可把脂溶性毒素轉化為水溶性以便排除,是肝臟整體解毒功能優劣的標記物。一般性細菌代謝標記物:羥基苯丙氨酸:偏高;它由酪氨酸生成,不是人的正常代謝產物。Tricarballylate(第40項):偏高。是與鎂極其關系密切,會影響鎂吸收;反芻動物會產生該有機酸。l3,4-二羥苯酸丙酯:偏高。提示梭狀芽孢桿菌過度增生。治療原則:經補充維生素B族、清肝產品、重建腸道菌群平衡、抗氧化治療,抗抑郁藥及安眠藥逐漸停用,抑郁及焦慮癥狀逐漸減輕。精神疾病:焦慮癥、抑郁癥神經遞質代謝標記物:5-羥吲哚乙酸:非常高。它由腸和腦中血清素轉化。
喹啉酸:偏高;它是色氨酸在干擾素-γ激發巨噬細胞生成,反映免疫系統對腦活動的調節作用,是谷氨酸毒性的強大刺激劑。吡啶甲酸:非常高。它是色氨酸在肝臟犬尿喹啉酸路徑中的中間物。解毒能力標記物:
2-甲基馬尿酸:偏高;是暴露于有毒化學劑“二甲苯?的代謝物,也是石油和煤炭焦油的成分,提示肝臟第1階段和第2階段解毒能力差,且缺乏甘氨酸或/和泛酸(維生素B5)。乳清酸:偏高;它是嘌呤嘧啶合成的中間代謝產物,作為繼發性氨解毒途徑,當尿素循環負擔過重時引起乳清酸合成和溢出。病例分析30病例分析:2010年10月中旬的一個上午,永悅國際功能醫學暨抗衰老中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H小朋友。第一眼的印象,這個小男孩子蠻帥氣的,像個小男子漢,生長發育和同齡的孩子沒有差別。接下來,媽媽要求叫人時,就感覺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了。他只是略張著小嘴,微揚子頭,斜著眼睛用眼角快速地掃了我一眼,沒有任何的目光交流。在我們和爸爸媽媽交談的時,孩子不停地在一旁拍手跳躍……通過與父母的交流,我們了解到孩子已經近3歲了,但是還不會說話,不能用言語交流的方式表達需要和愿望,比如想要喝水或吃東西,就把媽媽拉到廚房;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低下,入睡困難;喜歡用眼角觀察,喜歡原地轉圈;大便總是有異常的臭味,經常便秘。原來,這是一個患有孤獨癥的孩子。兒童孤獨癥是指起病于嬰幼兒期具有社會交往、語言溝通和認知功能特定的發育延遲為特征的一組神經精神障礙。現代醫學認為,兒童孤獨癥主要與遺傳、腦器質性因素、神經生化、孕產期病變、感染及免疫等因素有關。在治療方面,與其他許多病因未明的疾病一樣,孤獨癥目前尚無特效藥物。目前許多學者認為行為治療和教育訓練在孤獨癥的治療康復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的是促進其身體和心智發展,提高社會化和交流、溝通技能,減少那些干擾其學習和訓練的病理行為。傳統治療模式主要有心理動力學方法、行為矯正、家庭參與治療、教育治療等。H小朋友快2歲時開始治療,父母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從感覺統合訓練、到音樂療法、到語言矯正訓練,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一年多來基本上看不到孩子的進步,媽媽在近乎絕望中咬牙堅持著。一次偶然的機會,孩子的爸爸了解了一些關于功能醫學的介紹,立即帶著孩子來到了中心。永悅國際功能醫學暨抗衰老中心首席功能醫學專家洪作行教授詢問并檢查了H小朋友的病情,對孩子的情況從功能醫學的角度進行了分析:1、腸道的健康是關鍵。現代西醫認為孤獨癥與大腦發育障礙密切相關。那么,為什么這些孩子會出現大腦發育障礙呢?功能醫學認為腦部功能發育障礙,其實反映的是全身的健康狀況。只有整個身體健康了,才能保證大腦功能的正常運轉。而全身健康的基礎又是腸道的健康,只有在腸道健康的基礎上,機體才能保證養分均衡,正常運轉。當機體處于一個“臟、亂”的生理環境中時,當然會導致機能的扭曲,出現各種病癥。“人體以細胞為本,細胞靠營養為生”,正常細胞是建立在正確的營養及有效代謝的基礎上的。我們的胃腸道不只是消化食物,它還有很多重要的功能,比如:屏障、排毒、免疫等功能。可以說腸道功能的健康可以決定整個人體的健康。洪教授認為孩子的胃腸道可能存在菌叢的失衡、及消化吸收等功能障礙,因此,建議作胃腸道功能檢測。功能醫學腸道功能的檢測不是通過腸鏡或普通的大便常規等醫院常用的方法,而是將大便分別經過營養液、福爾馬林、有機酸等不同溶液處理后,寄往美國的實驗室,通過提取DNA等技術將大便中的好菌、壞菌、霉菌、長鏈脂肪酸、短鏈脂肪酸、消化功能、吸收功能……等等進行全面檢測,評估腸道整體功能,指導治療。2、慢性食物過敏:在傳統醫學及一般民眾的心理,對“過敏”大多是“急性過敏”的概念,也就是接觸過敏原后2個鐘頭內就會發作,且大多是皮膚癥狀.這種急性反應在體內是免疫球蛋白E的途徑,而解決之道就是盡量避免。而這幾年醫學上發現體內另一個途徑的過敏反應,就是免疫球蛋白G的途徑,它所表現的是一種慢性的過敏反應,通常在接觸過敏原后24至72小時才會有反應,而且要經常暴露在過敏原下,這免疫復合體累積到一定程度才會有癥狀產生,而產生的癥狀也不限于皮膚。有研究報道,一些自閉癥的孩子就是對人類經常食用的小麥和牛奶慢性過敏,嚴格限制這兩種食物的攝入,能夠令病情明顯緩解。3、可能存在腸漏癥,腸粘膜的通透性加重,吸收不良。一個健康的消化系統能夠把復雜的食物分解成身體細胞能夠吸收和代謝的形式,吸收有益的,阻擋有害的。但是孤獨癥的孩子,由壞菌的異常生長,使腸道發炎,破壞了腸壁細胞間的完整性,就可能導致腸漏癥。一方面,有毒物質通過有漏洞的腸壁吸收入血,可能灼傷或者穿過血腦屏障,并且通過干擾流向大腦的營養物來損傷知覺、認知、語言或者行為。另一方面,腸道吸收功能的受損,腸子沒有完全或者沒有適當地吸收蛋白質營養,也是影響大腦生長發育的一個重要原因。基于以上的分析,洪教授建議作以下檢查:、MP全套有機酸分析、慢性食物過敏元分析、腸漏癥滲透力分析以及GI全套胃腸道綜合分析。經過3周的等待,H小朋友的檢查結果回來了,驗證了洪教授的判斷:腸道的菌群失衡,霉菌異常生長,蛋白質消化不良;小腸滲透力增加,存在腸漏癥;B族維生素缺乏;對蛋白、蛋黃、燕麥、蛤、小麥、花豆、花生、核桃等存在慢性食物過敏。腸道菌群失衡、慢性食物過敏均可以導致腸道發炎,干擾流向大腦的營養物吸收;腸漏癥增加有害物質(化學添加劑、防腐劑、人工色素等)的吸收,使肝臟負荷加重;腸道吸收障礙,造成多種維生素的缺乏。種種原因最終使處于生長中的孩子大腦及多個系統和器官功能的發育障礙,導致肢體運動、語言發育、交流障礙等。找到了孩子的癥結所在,洪教授給出了殺菌、護腸、修復腸漏、調整腸道菌叢等從腸道功能調理為突破口的治療方案。洪醫生告訴孩子的父母:腸道的調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和一般的藥到病除不一樣,重建腸道功能一般需要3~6個月的時間。在營養素調理的同時,我們給孩子進行了一對一的專業的運動指導。服用營養素的第四天,孩子大便的異常臭味開始明顯減輕;第15天,感覺孩子對事物的注意范圍在擴大,注意力比過去集中;第30天,孩子對情感表達的反應在增加,有了短暫的目光交流……孩子媽媽的欣喜可想而知!很快3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洪教授針對孩子的腸道功能進行了第一次復查,同時做了毒性金屬元素的檢測。復查結果顯示腸道調理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菌群失衡、腸漏癥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毒性金屬元素檢測顯示孩子體內重金屬鋁、鉛、砷、銻、鉍、鎘、錫、鎢、鉻、鈷、鉬、鈾等超標,其中鉛、鈾超標在2倍以上。洪醫生分析:鋁、鉛、砷、鎘等重金屬會對幼童腦部發育造成影響,導致持久的行為和認知問題。其他金屬元素如鉻,會影響體內的氧化、還原、水解等各種反應,導致蛋白質變性,酶系統受干擾,影響生長發育。調整治療方案:在繼續腸道修復治療的基礎上,開始補充促進大腦細胞和神經發育的營養素;進行鏊合排毒治療;同時加強肝臟解毒的功能,促進毒性元素的排出。現在,孩子在中心治療已經5個月了,盡管還不時的會拍手跳躍,但孩子的變化是顯著的。大便現在非常規律,每天一次,再沒有出現異常的臭味;已經上了一家特殊教育的幼兒園,在特教班,會跟隨老師的問候回答“老師早上好!”;理解力在提高,能夠配合教練完成40~45分鐘的課程,雖然不時表現出不耐煩;能和我們有15~20秒鐘左右的目光交流;經常會有開心的笑容,不介意中心工作人員的撫摸和擁抱;中午躺上10多分鐘就能夠酣然入睡……以上是我們跟隨一個孤獨癥孩子的5個月的歷程、體會。功能醫學從人體最基本的細胞營養、代謝、功能層面進行機體調養來治療孤獨癥,這對于孤獨癥的治療來講還是一個全新的思路,而且效果是比較理想的。H小朋友繼續發展的情況,下一期與大家分享。2011-3-18(2)轉眼間,H小朋友在永悅國際功能醫學暨抗衰老中心治療已經9個月了,可能大家非常想知道現在孩子的近況吧。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孩子的治療歷程。第一階段,功能醫學檢查。提示主要問題:毒素、營養缺乏、腸紊亂、炎癥、過敏反應。很大程度上來說,當這些問題是極端、融合和無處不在時,后果就是真實的孤獨癥。第二階段,功能醫學調養,早期主要是腸道調整。洪醫生分析:“臟水才會長蛆”。我們身體的整個內環境,就好比一個水池,池水的清潔度,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健康。孩子身體的整個內環境是不健康的,導致這池水變臟的源頭就是他的腸漏癥。通過有縫隙的腸黏膜細胞,各種有害物質如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質、細菌、霉菌、毒素、重金屬等,就源源不斷地侵入水中,導致了整個內環境的污染,孩子當然會出問題。這些破壞性因素的存在導致了大腦的生理性損傷。因此,腸道的調整是治療的基礎和關鍵。把臟水換成清水,身體內環境干靜了,細胞才能正常生長、代謝。孩子的現狀。經過半年的腸黏膜修復(靜脈+口服)以及排毒和功能性營養素的補充治療,效果是令人滿意的,第二次復查腸道功能顯示腸黏膜的滲漏有明顯修復。在分析這一次檢查結果時,洪醫生說:治療效果隨著腸道功能的改善會開始逐漸顯現出來。目前來看,腸漏癥的修復效果是非常明顯的,隨著營養元素的吸收增多,孩子的身高、體重在這半年的變化很大。整個機體的環境改善以后,他的睡眠也就變得越來越好了。語言方面變化不明顯,這可能與療程或長期的甚至是母體內的語言區域發育受損有關。但總的來說,孩子這半年個方面是在進步,而沒有倒退的現象。的確,孩子最近三個月的進步是明顯的:已經從特教班轉到融合班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能和正常的孩子一起吃飯、上課、做游戲、排隊上衛生間。每節課30~45分鐘,能安靜聽完,沒有不耐煩的表現,也沒有影響別的孩子上課。現在孩子的理解能力沒有問題,完全能聽懂并完成老師的指令。每天的大便還是比較好,沒有明顯異味。睡眠近半年一直很好,入睡很快,早晨醒來后很高興。主動語言還是比較困難,有想說話的欲望。媽媽說,總的感覺孩子的進步是可喜的!經過9個月的治療和摸索,H小朋友的治療線索慢慢聚合,變得越來越清晰起來。1、營養療法:需要吃全面的,有機的,高營養食物;過敏性食物要輪替著吃;必須避免食用酵母增生性食物。2、修復腸黏膜。3、補充療法:補充解毒物;補充代謝支持物;補充活性物;補充草藥;益生菌;補充腦支持物。4、解毒:排重金屬治療;加強肝臟的解毒功能。雖然孩子還不時有一些刻板行為、多動,但是我們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環保主題教育活動計劃
- 福建省福州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語文試題
- 全球教育數字化轉型對國際教育市場的影響評估-洞察闡釋
- 農機數字化協同創新與產業應用研究-洞察闡釋
- 信任機制與法律框架的融合-洞察闡釋
- 聽覺殖民的歷史譜系-洞察闡釋
- 人工智能教育輔助軟件需求研究報告
- 虛擬主播的特性對消費者購買行為影響研究
- 刀具與玉米復合體協同作用機制與翼型破茬裝置優化技術
- 新型材料在地下設施加固中的應用
-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一平臺在線形考(形成任務7)試題及答案
- 電子政務概論-形考任務5(在線測試權重20%)-國開-參考資料
- 古代小說戲曲專題-形考任務2-國開-參考資料
- 走進川端康成的文學世界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吉林師范大學
- DG∕TJ 08-2220-2016 橋梁水平轉體法施工技術規程
- 教學評一體化的小學語文低段單元作業設計方法
- 手術室不良事件警示教育
- (高清版)DZT 0079-2015 固體礦產勘查地質資料綜合整理綜合研究技術要求
- 2023年全國統一高考理綜化學部分(全國甲卷)(含答案與解析)
- 伽利略與牛頓的科學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