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孟子二章》魚我所欲也學習目標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2.強化朗讀訓練,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教學重點:1.理清文章層次結構,把握其論證方法。2.體會本文的論述風格和語言特色。教學難點:本文所運用的比喻論證、舉例論證、正反對比論證等方法。初讀課文掌握文意一.朗讀課文,讀準下列字音。1.不為()茍得也2.為()宮室之美為()之3.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4.所識窮乏者得我與()二.理解課文重點詞語的意思1.通假字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不辯禮義而受之:所識窮乏者得我: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2.請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不為茍得也所惡有甚于死者為宮室之美一簞食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3.翻譯下列句子。(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4)此之謂失其本心。第二課時品讀課文理思路學習目標1.反復誦讀,疏通文義,理解課文內容。2.理清文章層次結構,了解本文運用的比喻、舉例和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3.了解孟子“舍生取義”的道德主張。教學重點: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2.本文所運用的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教學難點:理解文中的“義”“本心”的內涵,把握本文的主旨。一.一詞多義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蹴爾而與之: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而:蹴爾而與之:鄉為身死而不受: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則: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入則無法家拂士: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故不為茍得也:為宮室之美:鄉為身死而不受:不足為外人道也:由是:由是感激:由是則生:由是先主遂詣亮:茍:茍富貴,無相忘:故不為茍得也: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皆有之:宮室之美:二.結合課文內容,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提問: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提問:“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提問:“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4)提問:“非獨賢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第三課時深入鑒賞悟內涵作者簡介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孟子》一書中。此書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后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題解: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側隱之心、羞惡之心、禮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一、段落品析(1)課文第一段可分為幾個層次?簡要概括大意。(2)課文第二段有什么作用?二、文本探究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2、在論證論點的過程中,作者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3、“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系?4、在說理的過程中,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第三課時深入鑒賞悟內涵作者簡介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孟子》一書中。此書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后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題解: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側隱之心、羞惡之心、禮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一、段落品析(1)課文第一段可分為幾個層次?簡要概括大意。(2)課文第二段有什么作用?二、文本探究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2、在論證論點的過程中,作者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3、“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系?4、在說理的過程中,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送東陽馬生序宋濂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予者哉?曹劌論戰《左傳》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穑俊惫唬骸耙率乘?,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職工提成協議書
- 空同經營協議書
- 股份責任協議書
- 股份共有協議書
- 老人手術協議書
- 蒸汽購買協議書
- 結對幫學協議書
- 廣州市重大項目協議書
- 葡萄購銷協議書
- 空地兌換協議書
- 2025年下半年太原市招考社區專職社工人員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KAWO科握】2025年中國社交媒體平臺指南報告
- 2025年財務會計師入職考試試題及答案
- 【語文】第23課《“蛟龍”探海》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克麗緹娜直銷獎金制度
-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丟失醫療費用票據補支申請
- 高血壓病人的護理(PPT)
- DB11-T 825-2021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 4例先天性高胰島素血癥患兒的護理
- 民辦學?;I設批準書
- 上學期拓撲學考試試卷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