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一節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5)課件 湘教必修1_第1頁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一節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5)課件 湘教必修1_第2頁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一節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5)課件 湘教必修1_第3頁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一節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5)課件 湘教必修1_第4頁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一節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5)課件 湘教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地殼物質組成二、地殼物質循環地殼由巖石組成的一、地殼物質組成結合

集合

化學元素礦物巖石地殼一、地殼物質組成閱讀:1、教材P26頁《組成地殼的元素》2、教材P30頁~P33頁結合

集合

化學元素礦物巖石地殼地殼內有90多種化學元素,其中含量較多的為:

氧、硅、鋁、鐵、鈣、鈉、鉀、鎂(硅酸鹽類礦物在地殼中分布最廣)1、化學元素(P26頁)(1)概念2、礦物——地殼物質最基本的組成單元(2)礦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氣態、液態、固態(3)礦物的分類 金屬礦 非金屬礦(石英、長石、云母、方解石 是常見的造巖礦物)(4)礦產有用礦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開采利用價值時

礦產常見的礦物煤食鹽石墨石英長石云母方解石常見的礦物藍寶石紅寶石祖母綠鉆石貓眼石世界五大名貴寶石礦物之美天然氣天然汞石油活動:常見礦物的識別滑石石膏石英方解石云母長石1、我們區別礦物主要根據礦物的結晶形態(如塊狀、六棱柱、片狀等)、透明度、顏色、光澤(金屬、玻璃、油脂等)、密度、硬度、條痕等進行。2、利用簡單的工具(如指甲、曲別針、一元硬幣、玻璃、小刀等),識別一些常見礦物。活動:常見礦物的識別用各種方式比較石膏和石英的的硬度活動:常見礦物的識別用各種方式比較石膏和石英的的硬度兩種礦物互相刻劃用指甲刻劃用一元硬幣刻劃活動:常見礦物的識別用各種方式比較石膏和石英的的硬度兩種礦物互相刻劃用指甲刻劃用一元硬幣刻劃硬度比較:石英>一元硬幣>指甲>石膏活動:常見礦物的識別3、巖石(2)

分類: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

(1)概念:巖石是巖石圈(地殼)中體積較大的固態集合體,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3)三大類巖石及其成因:巖漿巖噴出巖—侵入巖—花崗巖:我國的黃山、華山、衡山等都是花崗巖分布區。玄武巖:如我國東北的五大連池。噴出巖—侵入巖—花崗巖(granite)

玄武巖(basalt)比較:兩種巖石在結構上有何差異?花崗巖(granite)

玄武巖(basalt)比較:兩種巖石在結構上有何差異?無孔隙,致密孔隙大,疏松巖漿巖巖漿侵入地殼上部或噴出地表巖漿巖壓力冷卻、凝固侵入型:花崗巖噴出型:玄武巖沉積巖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沉積巖的形成過程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請觀察:沉積巖有何特點?②沉積巖的形成、特點具有層理結構請思考:沉積巖有何特點?具有層理結構請思考:沉積巖有何特點?請思考:沉積巖有何特點?新老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1、什么是化石?2、研究化石有什么作用?常含有化石化石判定地質年代研究古地理環境化石判定地質年代研究古地理環境沉積巖——地球歷史地層

——“書頁”化石——“文字”比喻:頁巖礫巖砂巖裸露巖石沉積巖風、流水、冰川、海浪等風化、外力侵蝕、搬運、堆積、固結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特點常見的沉積巖:礫巖、砂巖、頁巖、石灰巖沉積巖變質巖變質巖的形成變質巖的形成過程(高溫)(高壓)接觸帶變質帶變質已成巖石變質巖高溫高壓變質作用石灰巖花崗巖頁巖砂巖大理巖片麻巖板巖石英巖變質巖的成因總結:ABCD巖漿思考:圖中A、B、C、D四處各是什么巖石?ABCD巖漿思考:圖中A、B、C、D四處各是什么巖石?ABCD巖漿思考:圖中A、B、C、D四處各是什么巖石?ABCD巖漿思考:圖中A、B、C、D四處各是什么巖石?ABCD巖漿思考:圖中A、B、C、D四處各是什么巖石?一、地殼物質組成二、地殼物質循環(一)地質循環閱讀教材,找出答案并劃記:1、地質循環的概念2、推動地質循環的能量來源?3、地質循環的結果及表現?巖漿各類巖石新巖漿地質循環1、地質循環的概念2、推動地質循環的能量來源?

P33頁(一)地質循環的第1段3、地質循環的結果及表現?

P33頁(一)地質循環的第2段(二)巖石的轉化(重點)二、地殼物質循環(一)地質循環閱讀教材P33~34頁,重點:讀懂和體會P34頁的圖2-7。沉積巖巖漿巖漿巖變質巖(變質作用)︵重熔再生︶(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冷卻凝固)(重熔再生)(變質作用)(外力作用)總結——巖石圈的組成和地殼物質循環→沉積巖是外力作用→變質巖是變質作用→巖漿巖是冷凝作用→巖漿是重熔再生作用1、生成巖漿巖必定是巖漿 (只有一個箭頭指向它)記圖技巧:2、讀古詩并回答:千錘萬造出深山,烈火焚燒只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1、詩中描述的巖石是

,按成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