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新聞采訪寫作試題課程代碼:00654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重要的新聞學文獻《與華北記者團的談話》的作者是()A.劉少奇 B.周恩來C.毛澤東 D.陸定一2.1950年元旦,我國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特地為新聞工作者寫下了“為報道真實新聞而奮斗!”的題詞。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A.毛澤東 B.鄧小平C.周恩來 D.劉少奇3.一次比較完整的采訪,記者應當采集的新聞事實材料,除了概括性材料、主干材料、背景材料外,還有()A.人物材料 B.統計性材料C.談話材料 D.典型事例和細節材料4.新聞記者的首要工作是()A.開展社會活動 B.做好群眾工作C.采寫內參 D.采寫新聞報道5.記者要自覺地遵守職業道德。當前在反對以稿謀私方面,首先要堅決反對()A.采寫人情稿 B.見利忘義C.有償新聞 D.拿原則作交易6.新聞的選擇,主要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新聞價值標準,一個是()A.新聞創新標準 B.新聞管理標準C.新聞依據標準 D.新聞政策標準7.新聞采訪比一般的調查研究有更大的難度。大量實踐經驗表明,記者要取得采訪成功,更應當()A.熟悉采訪對象 B.預約采訪談話C.做好采訪準備工作 D.學習有關知識8.采訪的平時準備和臨時準備,是()A.相互促進的 B.相互制約的C.相互依存的 D.相互關聯,互為補充的9.新聞采訪中,印證和搜集新聞素材與線索,最基本的活動,包括訪問和()A.分析 B.研究C.觀察 D.體驗10.記者采訪中,必要時把被采訪者的收藏品拿去請文物專家鑒定。這是()A.間接核實 B.多方核實C.找本人核實 D.技術檢驗核實11.采訪中提出比較概括、廣泛、范圍較大的問題,對回答的內容限制不嚴格,給對方以充分自由發揮的余地。這是()A.開放式提問 B.誘導式提問C.迂回式提問 D.激發式提問12.記者在一個大型國企長期調查研究,同時進行新聞報道的采訪是()A.隱性采訪 B.蹲點采訪C.交叉采訪 D.巡回采訪13.因經驗訪問與因問題訪問的區別是()A.選題是否有典型性 B.能否給人以啟迪或教訓C.問題是否有新聞價值 D.著眼于工作中的矛盾還是成果14.報道政策問題上要“吃透兩頭”中“兩頭”的關系是()A.上下級關系 B.主次關系C.點面關系 D.統一關系15.記者采訪中要抓的“帶傾向性問題”,指的是()A.傾向于老百姓利益的問題 B.被眾多矛盾掩蓋的社會普遍性問題C.傾向于黨的方針政策的問題 D.傾向于采訪目標的問題16.訪問對象一般是人物,內容或記人物,或記人物所介紹的事件,這種通訊表現形式稱為()A.訪事記 B.訪人記C.訪談記 D.訪問記17.消息寫作中,要在有限的篇幅內多輸送信息,就內容方面講,除了開拓信息的深度和廣度外,還要注意()A.多側面反映情況 B.突出主體信息C.兼顧主體信息和次要信息 D.全方位反映事實18.在新聞采訪寫作實踐中,抓住新聞披露的事實變動,以新帶“舊”,由近及遠等方法,是救活哪種新聞的有效途徑()A.遲到新聞 B.昨日新聞C.趣味新聞 D.背后新聞19.消息的背景材料中,關于時代政治背景、國際形勢、社會條件等背景材料,稱為()A.時代背景 B.國際背景C.社會背景 D.政治背景20.通訊寫作的表達方式,除敘述、描寫、議論外,還有()A.抒情 B.刻畫C.說明 D.記敘21.借用繪畫速寫手法,重在快速捕捉事實的基礎上,對新聞事件的經過、輪廓、主要特征或人物事跡作粗線條表現,這種通訊的表現形式被稱為()A.白描 B.素描C.速寫 D.巡禮22.新聞特寫的寫作要領包括:再現現場情景、突出題材內容、白描細描并用,以及善于()A.現場觀察 B.渲染氣氛C.邏輯思辨 D.刻畫人物23.表現一個地區、一條戰線新風貌的通訊稱為()A.概貌通訊 B.工作通訊C.事件通訊 D.景物通訊24.消息按篇幅的長短分類,有簡訊(包括短訊、快訊、簡明新聞)、一句話新聞,以及()A.主體新聞 B.社會新聞C.視覺新聞 D.標題新聞25.記者的新聞敏感,集中地表現為一種()A.思想認識的飛躍 B.創造性思維活動C.頓悟性思維活動 D.發散性思維活動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26.記者在擬定采訪計劃時,主要應當考慮的要求有()A.選擇采訪突破口B.明確此次采訪活動的目的C.對于此次活動的基本設想D.設計采訪活動的方式,選擇采訪地點與時間E.確定采訪重點對象、一般對象以及涉及的領域、部門和現場27.新聞發布會不同于采訪座談會的是()A.通常由政府部門或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舉行B.與重點人物進行個別交談C.能表現記者之間的競爭D.明確意圖廣聽博納E.提前做好準備28.新聞采寫中選擇新聞體裁的依據是()A.事實 B.版面需要C.報道時機 D.寫作理論E.作者的喜好29.新聞選材是指挑選那些用于寫作的事實材料。它包括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是()A.選材的范圍 B.選材的標準C.選材的原則 D.選材的要求E.選材的過程30.新聞報道按事實性質分類,可區分為()A.背景新聞 B.調查性新聞C.解釋性新聞 D.事件性新聞E.非事件性新聞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31.新聞角度32.現場觀察33.上下結合34.視覺新聞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35.記者怎樣獲取新聞線索?36.采訪提問中,記者要注意哪些問題?37.簡述提煉新聞主題的方法。五、簡單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8小題10分,第39小題8分,共l8分)38.假如你是《人民日報》記者,就上海世博會采訪上海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請擬定簡要的采訪方案。39.依據新聞導語寫作的“雙重任務”,簡析《阿房宮考古新發現》的導語。本報西安12月5日電“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形象地描繪了秦阿房宮的恢弘。阿房宮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建筑之一,但兩千年過去了,阿房宮到底什么樣卻沒人能說清楚。去年10月,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與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聯合組成阿房宮考古隊,首次對阿房宮前殿遺址進行系統勘探和試掘,經過一年多的工作,秦阿房宮逐漸露出了其真實面貌:前殿遺址夯土臺面積達54萬多平方米,一組完好的秦代屋頂遺跡被發掘出土,前殿三面有墻的記載得到驗證,前殿南有廣場的說法被否定,勘探發掘中未見到被燒過的痕跡,項羽火燒阿房宮的說法因而受到質疑,勘探發掘中沒有發現瓦當甚至瓦當殘塊可能說明阿房宮并未完全建成。這次勘探和發掘表明,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臺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夯土面積達541020平方米,是迄今所知中國乃至世界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夯土基址。通過對夯土北緣試掘發現,最高處有夯筑宮墻,墻的一側或兩側有倒塌的瓦片等建筑堆積,說明宮墻上當初是有建筑存在的。前殿的南部,在秦代原始地面上均發現有三層路土向北深入到夯土臺基中。由此看出,前殿南有廣場的說法是不成立的。《長安志》上記載,阿房宮的東、西、北三面有墻,南面沒有,這次勘探試掘發現了北墻的存在,南面直接是夯土臺面,沒有墻,東、西墻所在地被現代村莊湮沒無法發掘,但調查得出也有墻存在,說明這一記載真實可信。這次勘探發掘還有一個重大發現:在前殿夯土臺基南3米處發掘出一處保存完好的秦代屋頂遺跡,原始而又真實地向人們展示了秦屋頂建筑中筒瓦與板瓦的結合方式。殘留的鋪瓦及瓦片范圍東西長3.06米,南北寬3米,距地表約1米。屋頂鋪瓦,由西向東筒瓦存6行,板瓦存5行,筒瓦長46—54厘米,板瓦長58—62厘米,從紋飾和造型看,均為典型秦代瓦。曾經傳說項羽一把大火燒了阿房宮,在這次勘探和發掘中,沒有發現大火燒過的任何痕跡。另外,瓦當是秦漢建筑中經常見到的東西,但在這次勘探和發掘中卻沒有發現一個瓦當甚至瓦當殘塊,整個前殿的夯土臺面也比較平展,由此可以推斷,阿房宮前殿可能在做完夯土臺基后沒有真正建成。六、綜合應用題(本題20分)40.依據下述新聞事實材料,寫作一篇綜合消息。【要求:新華社電訊;4月21日發稿;采用敘述式新聞導語;新聞主體采用并列式結構;字數:700—800。】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結古鎮是玉樹州首府,也是地震震中。地震造成結古鎮地區85%以上民房倒塌。當時已知造成400人死亡,上萬人受傷。這是2008年汶川“5·12”8.0級地震之后,我國發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中國地震局原首席預報員孫士綋分析稱,青藏高原本身是多地震的地區,很多專家將這一地區稱為“三江地震帶”,是活動水平比較高的地區。1996年曾經在金沙江的東南段發生過7.0級地震。根據資料顯示,300多年以來,距離本次震中200公里范圍內,青海地區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6次。其中,有兩次發生在玉樹。一次是1738年2月23日,6.5級,另一次是1979年3月29日,里氏6.2級。“從地理位置上講,由于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邊緣地帶,青藏區域發生地震的概率的確較高。”上海地震局專家說。玉樹縣地處青藏高原東部,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最東部,境內平均海拔4493.4米,最高點6600多米。空軍立即啟動應急指揮機制,投入救援的伊爾-76運輸機,14日13時13分第一架、13時21分第二架、13時27分第三架相繼起飛。玉樹大地震發生后,交通運輸部立即調集搶通機械和技術人員,組織200多人的抗災突擊隊,第一時間奔赴震區,全力開展受損道路的搶通保通工作,14日14時,通往災區的公路已經陸續恢復通車。23時,在玉樹地震現場參與救援的武警官兵已救出3600多人,救治傷員980余人。部隊官兵主要用手刨、鐵棍撬的方式奮力進行救援。4月15日,出訪的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前回國。胡錦濤說,在這困難時刻,我要盡快趕回國內,同我國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災工作。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推遲原定于4月22日至25日對文萊、印尼和緬甸的正式訪問。15日下午,溫家寶飛抵玉樹地震災區,考察災情、慰問各族干部群眾,指導抗震救災工作。溫家寶指出,當前抗震救災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分努力,堅持下去,決不放棄。15日13時40分,5歲的藏族小姑娘卓瑪獨自面對30小時的黑暗,奇跡般地生還,被送到解放軍第四醫院的醫療點。她是十幾名戰士花了近1小時,在她家的廢墟里,用手一點一點清除所有的覆壓物而救出的。45歲的香港義工黃福榮在青海玉樹地震救援中犧牲,他冒著余震的危險進入災場救出3名孤兒以及一名老師,最后不幸被倒塌的房子壓住,奪去了生命。前年汶川大地震時,他就曾經挺身到災區做義工。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繼續在青海玉樹地震災區考察,他深入受災嚴重的學校、孤兒院、寺廟,到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看望慰問各族群眾,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受災群眾致以深切慰問。走進位于普措達贊山前的孤兒院,只見校門完全坍塌倒地,學生宿舍也是一片瓦礫……在院子里,溫家寶逐個握著孩子們的小手噓寒問暖。高原的清晨比較寒冷,看到孩子們衣服單薄,溫家寶對當地的負責人說,一定要把棉衣優先發給孤兒院的孩子們。一個小女孩低著頭默默流淚,溫家寶捧起她的臉說:“孩子,爺爺看你來了,看著爺爺,笑一笑,要堅強些,困難總會過去的。”4月16日,已有l300名醫務人員奮戰在災區第一線。截止16時,重傷員72小時內全部轉運成都、蘭州、西安等地救治。玉樹機場已起落救援飛機11架次。臺灣紅十字會組織4月16日派遣一支20人的醫療隊前往青海西寧,參與青海玉樹地震的醫療救援工作。這是至今獲正式批準進入青海的首個境外救援隊伍。截至16日下午17時,災區重傷員已全部轉運,共轉運危重病人1179人,其中通過飛機轉運872人,通過汽車轉運307人。飛機轉運過程中,民航共安排飛機29架次。4月17日上午,玉樹大地震近千名遇難者的遺體,在寺院安放3天后集體火葬,上千名家屬來到現場含淚送別親人,數百名僧侶在活佛帶領下,為亡靈誦經超度。17日20時20分,經過600多電力人連續3天的奮戰,玉樹災區恢復正常供電,近八成救災安置點都得到電力供應,已有上千頂帳篷中亮了電燈。縮短外訪行程趕回國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4月18日上午11時25分乘機抵達玉樹巴塘機場,接著驅車前往災區。胡錦濤分別前往青海玉樹地震重災區結古鎮扎西大同村、作為臨時醫療救助點的玉樹州體育場,以及玉樹州孤兒學校視察。他強調,當前第一位還是全力救人,珍惜每一個生命,同時也要保證災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胡錦濤對災民保證,中央政府一定會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在玉樹州孤兒學校的板房教室里,胡錦濤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新校園,會有的!新家園,會有的!”并帶領學生們大聲朗讀。20日13時,玉樹則熱福利院15名孤兒抵達北京休養,預計他們將在北京待兩個月左右。20日20時,“情系玉樹,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特別節目”在中央電視臺1號演播大廳舉行。據統計,這臺晚會共募得善款21.75億元人民幣。截至4月20日上午10時,地震已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