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用】第8課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 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上課用】第8課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 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上課用】第8課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 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上課用】第8課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 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上課用】第8課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 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第8課三國至隋唐的文化目錄二文學藝術一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四中外文化交流三科技【學習目標】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新成就。一、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1.儒學的發展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學獨尊地位開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三教合歸儒”,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唐中期儒學大師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他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教的觀點,鞏固儒學主流思想的統治地位有了新的發展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儒學復興呈現繁盛之勢(1)漢代:(2)魏晉南北朝:(3)隋朝:(4)唐朝: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2.道教——從道家哲學思想體系中衍生出的宗教組織派別(1)魏晉南北朝: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間廣為傳播;

道教受到儒學的影響,主張“貴儒”和“尊道”(2)唐朝: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道教的“八卦”和“五行”學說道教三清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3.佛教——西漢末年傳入中國的外來宗教(1)兩漢:兩漢之際傳入中國(2)魏晉南北朝:吸收儒學的精髓,漸趨中國本土化。(3)唐朝:武則天時,佛教在社會上也有很大發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禪宗的傳播和修行比較簡便,對后世影響最大。(4)佛教的曲折發展——“三武一宗滅佛”

①“三武一宗”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②原因:佛教盛行,廣修寺廟,嚴重影響到政府的財政收入。③民間反佛:代表人物是范縝(《滅神論》)。④影響:佛教文化遭受損失,但佛教的發展并未從根本上受到遏制二、文學藝術時期文學形式主要代表魏晉南北朝時期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洛神賦》、《七步詩》。東晉陶淵明《飲酒》、《歸園田居》南朝庾信《哀江南賦序》《樂府詩集》、《西洲曲》、《木蘭詩》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1.文學"蓬萊文章建安骨“——李白建安文學田園詩駢文民歌唐詩【課堂探究】閱讀下列唐詩,談談社會變遷對唐詩發展的影響。九日齊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詠史高適尚有綈袍贈,應憐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1)盛唐時,詩風開朗奔放、剛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國力強盛、文化開放的社會背景。(2)中唐時,詩風平實淺近,諷喻詩作大量涌現,反映了唐朝的社會弊端日益暴露。(3)晚唐時,詩風凝重濃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狀元橋》第27頁2.藝術藝術時期主要代表書法東漢末年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晉唐朝繪畫東晉唐朝雕塑舞蹈隋唐成為一種藝術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等各種書體均已完備王羲之博采眾長,諸體兼精,世稱“書圣”顏真卿--顏體;柳公權--柳體“顏筋柳骨”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畫圣”吳道子《送子天王圖》;閻立本《步輦圖》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胡旋舞BC時期主要成就魏晉南北朝時期(1)數學:

(2)農學:(3)地理:隋朝唐朝(1)印刷:(2)火藥:(3)天文:(4)醫學:三、科技南朝祖沖之精確算出圓周率介于3.1415926~3.1415927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農書。西晉裴秀《禹貢地域圖》,并提出繪制地圖的方法。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書籍唐中期書籍記載火藥配方。唐末火藥用于戰爭,火箭是最早的火藥武器。天文學家僧一行,測算出地球子午線長度醫學家孫思邈《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藥學成果。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頒行的藥典。《狀元橋》第27頁科技【課堂探究】根據所學知識,想一想古代中國科技發達的原因是什么?(1)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前代科技成就為后代科技發展奠定了基礎,為科技成果的繼承創造了條件。(2)政治因素:中央集權制度為科技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3)經濟因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農耕經濟的高度繁榮,為科技進步奠定了經濟基礎。(4)人為因素: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時期主要代表東漢—北朝東晉唐朝陸續有中亞、天竺的高僧來華,將大批佛經翻譯成漢文。法顯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經,成為公認的佛學大師。鑒真六次東渡,歷經艱險最終到達日本日本、新羅等國常常派學問僧來長安求法。日本高僧空海◎鑒真東渡路線圖中外文化交流2.其他文化交流(1)長安城--國際大都會;(2)遣唐使;(3)外商在港口城市定居。◎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示意圖【歷史解釋】中華文化圈在唐代,中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地區,構成一個完整、獨立、自律的“東亞世界”。在“東亞世界”中,各國的歷史是在同中國的緊密聯系中展開的,此文化圈內的各種文化皆源于中國,或者受中國的影響而成長。《狀元橋》第28頁【史料實證】史料

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多年中,經濟發展迅速,社會呈現繁榮景象。唐朝時期,漢族和一些北方少數民族雜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區一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與唐王朝保持著友好而密切的聯系,民族之間的交融進一步發展。當時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一些婦女受過詩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騎馬、打球、拔河等活動。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書法、繪畫、音樂、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藝術創作成就斐然。唐朝對外交往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都城長安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表現:國力強盛,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民族交往與交融進一步發展;社會風氣比較開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文學藝術的多彩與繁榮;對外交往活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