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表達技巧_第1頁
高一語文表達技巧_第2頁
高一語文表達技巧_第3頁
高一語文表達技巧_第4頁
高一語文表達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鑒賞詩歌表達技巧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編輯ppt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現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類表現手法和藝術構思上的巧妙使用。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作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編輯ppt一、古典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夸張、對比、對偶、反問、設問、雙關等。對修辭手法的鑒賞,就是要明確辨識和判斷修辭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現情感和體現主旨的作用。編輯ppt1、比喻把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的作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編輯ppt2、夸張為了突出和強調某種事物或事物的某種特征、作用、程度,借助于想像,對它進行夸大或縮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三萬里”“五千仞”“上摩天”“淚盡”都是夸張,正是這些夸張描寫,把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對茍且偷安、不去收復失地的求和派的憤懣,以及對遺民遭受的苦難的深切同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編輯ppt3、擬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繪生動形象,表意更加豐富。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新晴(劉頒)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編輯ppt4、對比。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運用對比,或使對立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給人深刻啟示;或使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深刻印象。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陶者(梅堯臣)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編輯ppt5、借代借用相關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終歲不聞絲竹聲。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編輯ppt6、雙關利用語音或語義條件,有意使語句同時關顧表面和內里兩種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辭格叫雙關。恰當地運用雙關,可使語言幽默,饒有風趣,也能適應某種特殊語境的需要使表達含蓄曲折、生動活潑,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直上重霄九。編輯ppt7、對偶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意義上密切相聯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稱地排列,這種辭格叫做對偶,這種辭格是近體詩(律詩和絕句)中最常用的。從形式上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上看,意義集中含蓄。8、設問無疑而問,自問自答,以引導讀者注意和思考問題,這種辭格叫設問。設問可以提醒注意,引導思考;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起波瀾,有變化。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9、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情感。如: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編輯ppt(200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木蘭花(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注]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殘照。

〔注〕縠皺:皺紗,此處比喻水的波紋。

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鬧”字用擬人手法,作者用一“鬧”字,不僅使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使人聯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鳴,杷一派春意盎然、生氣蓬勃的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編輯ppt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2004福建卷)

秋夜(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并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編輯ppt(2005福建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2)對第三聯“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

第三聯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象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編輯ppt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2006安徽卷)柳梢青·送盧梅坡(劉過)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飲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結合全詞內容具體說明。這首詞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來表現思念之切。編輯ppt二、古典詩詞中常用的表達方式有:敘述、議論、抒情、描寫。1、記敘。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紹。如“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越王勾踐滅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2、描寫。用形象的語言對人、物、環境等的形態、特征作具體生動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如臨其境。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3、抒情。在作品中抒發主觀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4、議論。在作品中直接闡述觀點、表明態度。如“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編輯ppt1、虛與實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書上所言,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2、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3、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如柳永《雨霖鈴》,《西廂記·長亭送別》

。三、藝術手法編輯ppt1、虛與實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書上所言,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再看看詩歌中的“實”。

在中國畫中,實是指圖畫中筆畫細致豐富的地方。而在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實;《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等。

“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編輯ppt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編輯ppt2、情與景情與景,是詩歌創作的兩個要素。“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發與滲透,并從而達成融合無間的狀態,于是美妙的詩歌意境便產生了。情因景而物態化,景因情而意象化,這便是詩人進行形象思維和藝術構思的基本內容。而觸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便成了詩歌意境創造的基本途徑之一。從我國的古典詩歌民族傳統看,情景交融標志著我們民族基本的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古典詩歌往往通過借景言情,寓情于景,而使詩情畫意高度融合,從而在藝術上表現為含蓄蘊藉,詩味濃郁,使人讀之,悠然神遠。編輯ppt詩人寫景抒情,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相間,具體寫法,不一而足,要在善于變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詩人擷取“孤帆遠影盡”“長江天際流”這兩幅動態畫面,逼真地描寫了遠望中的船兒消逝時情景,也勾勒出詩人翹首凝望的神情。詩人久久佇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時的情景。這里,借景抒情,表現了人情之美——詩人與孟浩然的深情厚誼,抒發了十分真摯的友情。編輯ppt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諸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合。

艱難苦恨繁雙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首詩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為一體,全詩氣象雄渾,感慨深沉;用意曲折,而一氣流轉,詩人面對遼闊的江天,耳聽清猿哀鳴,眼見飛鳥棲止不定,長江滾滾,落木蕭蕭,如何能不引發詩人的身世之感。詩人把新愁舊恨,濃縮在后四句詩里,參差錯落,一語百情。由后四句回看前四句,可知全詩情景融洽,不著痕跡。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應有之景。編輯ppt直抒胸臆。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度的抒情方式。如陳于昂《登幽州臺歌》。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登幽州臺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編輯ppt3、動與靜藝術創作中離不開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編輯ppt如漢樂府《陌上桑》對秦羅敷的描寫:頭上倭墮髻,耳著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寫,后八句是側面描寫.前四句夸張的寫羅敷的服飾之美,是為了襯托人物的高貴和美好.至于羅敷具體怎么美呢

是很難描繪的.于是作者筆勢一蕩,不直接寫羅敷本身,而去寫周圍的人為羅敷所吸引的神態,通過側面描寫,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你想她怎么美,她就有多么美.4、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編輯ppt5、渲染與烘托、襯托:渲染是指對環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營造意境。烘托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也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其他事物,達到突出本意的目的。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杜甫《旅夜書懷》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或對立的條件,用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襯和反襯。渲染:通過(環境)景物描寫來渲染氣氛

烘托:通過(景物)環境描寫來烘托心情

襯托:通過這件事或人來襯托那一件事或人,那件事高于這件事,突出的是那件事編輯ppt6、聯想與想像:聯想,是一種心理活動的方式,也是一種重要的構思方式。它的特點是,從某一事物想到與之有一定聯系的另一事物。“相關”“因果”“相似”“對比”“相近”這些聯系就是“聯想的橋梁”。想象,是一種有目的、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想象是利用我們頭腦倉庫中所存儲的已有的信息,構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動。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編輯ppt7、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屬于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于言外。作品恰當運用典故,對豐滿詩歌形象,豐富詩歌內涵,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都很有好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桂枝香·金陵懷古》《登金陵鳳凰臺》《蜀相》《錦瑟》編輯ppt用典分明用、暗用、借用、反用。明用。直接引用典故本事,詩人感情和所用典故思路一致。“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用了周公姬旦輔佐年幼成王一事:“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曹操用此典,顯示招致人才、禮賢下士之誠心。暗用。暗用也叫化用。把典故融化在詩歌中,不露痕跡。行文流暢貫通,辭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領會詩意;知道出典則更覺意味深長。李商隱“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隋宮》)這兩句詩諷刺隋煬帝奢侈糜爛的生活。隋煬帝曾叫人搜集大量螢火蟲,在夜間游山時放出,使滿山都是螢光。他為到江都(今揚州)行樂,又下令開鑿運河,并在河邊遍栽楊柳。李商隱借用這兩個故事,說明豪華生活只留下凄涼的景象,寓諷刺于寫景,手法非常巧妙。編輯ppt用典分明用、暗用、借用、反用。借用。借典故來寫與典故無關的事物,叫做借用。借事起興,旁敲側擊,而又能起切中肯綮、言簡意賅之效。李賀的“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用了“女媧補天”的典故。女媧補天故事一般指功業偉大,志懷高邁,才德超群,對社會有所匡補。此處寫李憑彈箜篌的樂聲傳到天上,正在補天的女媧聽得入了神,竟然忘記了自己的職守,結果石破天驚,秋雨傾瀉。奇特的想象表現出李憑箜篌演技之高超技巧,女媧神話也為傳達音樂的美妙做出了貢獻。反用。即反舊典意而用之,通過暗示、對比、襯托等手法將典故具有的含義加以引申,言此而意在彼。朱熹“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春秋時,齊景公登牛山,北望國都臨淄而流淚,嘆息道:“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編輯ppt8、托物言志: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種具體事物。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編輯ppt9、抑揚:是詩文寫作中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即在表揚或批評某一事物時,為了使別人信服或預先防止別人的反駁,往往把要表揚的先從某一缺點加以批評,或把要批評的先從菜一優點加以表揚。抑揚手法往往能使行文反差強烈、出人意料,于反差中產生盎然的情趣,于曲折中增添雋永的意味。欲揚先抑法。如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前面遺憾,后面高興,情緒在先抑后揚的落差中跌宕,春色在由喜轉憂再由憂轉喜的變換中更加美麗。欲抑先揚法。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刻畫了少婦由樂觀而后悔的心理變化,表現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編輯ppt賦得暮雨送李曹(韋應物)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10、照應:指詩中對標題或前面所寫的內容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這是一首詠春雨的送別詩。首聯寫送別之地,扣緊“雨”、“暮”主題。二、三兩聯渲染迷離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鳥飛空中,海門不見,浦樹含滋,境地極為開闊,極為邈遠。尾聯寫離愁無限,潸然淚下。全詩句句寫雨,句句不離送別情誼,情景交融,一脈貫通,前后呼應,渾然一體。編輯ppt表現手法答題步驟:1、用了什么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這種手法3、這種手法對詩人情感或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早行(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問: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效果?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產生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之感(步驟三)。編輯ppt(2005年全國卷Ⅰ)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⑴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⑵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1)對偶。“芳草”對“春山”,“花”“鳥”“自落”對“空啼”(2)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都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編輯ppt(2006遼寧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東坡(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3分)

第一句是全詩的鋪墊,描繪出一幅雨后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編輯ppt(2006福建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

端居①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⑵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3分)

在藝術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詩人借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編輯ppt(2006江西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三江小渡(楊萬里)

溪水將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2)詩人采用什么手法表達作品的主旨?試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全文圍繞“交情”展開描寫,詩人采用對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將橋不復回”與“不管風波去又來”進行對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賦予“山溪渡”“風波”象征意義,從而表達了友情恒久不變,能經得起風浪考驗的主旨。編輯ppt(2006年陜西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雨后池上劉攽(bā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1)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現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2)一、二兩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靜態。三、四兩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后池上的一種動態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又寫出了動態,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編輯ppt閱讀下面兩首詩,根據提示,完成賞析。(2006湖南卷)薛寶釵詠白海棠林黛玉詠白海棠珍重芳姿晝掩門,半卷湘簾半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碾冰為土玉為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偷來梨蕊三分白,冰雪招采露砌魂。借得梅花一縷魂。淡極始知花更艷,月窟仙人縫縞袂,愁多焉得玉無痕。秋閨怨女拭啼痕。欲償白帝憑清潔,嬌羞默默同誰訴,不語婷婷日又昏。倦倚西風夜已昏。詠物詩講究形神兼備。以上兩詩,頷聯都著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繪形寫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一聯,前句以洗盡胭脂,極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瑩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潔之魂。倒裝句式的運用顯得新穎別致:“洗”“招’二字,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地傳達出白海棠的情韻神態;而“秋階”“露砌”的映襯,更是意味深長。詩人含蓄地表現了白海棠樸素淡雅、清潔自勵的品性。“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一聯:編輯ppt閱讀下面兩首詩,根據提示,完成賞析。(2006湖南卷)薛寶釵詠白海棠林黛玉詠白海棠珍重芳姿晝掩門,半卷湘簾半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碾冰為土玉為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偷來梨蕊三分白,冰雪招來露砌魂。借得梅花一縷魂。淡極始知花更艷,月窟仙人縫縞袂,愁多焉得玉無痕。秋閨怨女拭啼痕。欲償白帝憑清潔,嬌羞默默同誰訴,不語婷婷日又昏。倦倚西風夜已昏。“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一聯,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較之“洗出”句,更側重于表現“白”的鮮艷潔凈,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賦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來”“借得”,巧用了擬人手法;而“偷來”一詞,貶詞褒用,想象新穎,靈巧別致。編輯ppt編輯ppt9、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2023/1/82023/1/8Sunday,January8,202310、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2023/1/82023/1/82023/1/81/8/20237:35:57PM11、以我獨沈久,愧君相見頻。。2023/1/82023/1/82023/1/8Jan-2308-Jan-2312、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2023/1/82023/1/82023/1/8Sunday,January8,202313、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2023/1/82023/1/82023/1/82023/1/81/8/202314、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08一月20232023/1/82023/1/82023/1/8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一月232023/1/82023/1/82023/1/81/8/202316、行動出成果,工作出財富。。2023/1/82023/1/808January202317、做前,能夠環視四周;做時,你只能或者最好沿著以腳為起點的射線向前。。2023/1/82023/1/82023/1/82023/1/89、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2023/1/82023/1/8Sunday,January8,2023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結果,但是不努力卻什么改變也沒有。。2023/1/82023/1/82023/1/81/8/20237:3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