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博物館智慧圖書館智慧科技館智能化方案_第1頁
智慧博物館智慧圖書館智慧科技館智能化方案_第2頁
智慧博物館智慧圖書館智慧科技館智能化方案_第3頁
智慧博物館智慧圖書館智慧科技館智能化方案_第4頁
智慧博物館智慧圖書館智慧科技館智能化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博物館智能化方案博物館智能化方案1目錄1、項目概述2、圖書館智能化系統3、博物館智能化系統4、科技館智能化系統5、智能化投資估算6、與其他單位對接的問題目錄1、項目概述2、圖書館智能化系統3、博物館智2

1.1項目概述

江西省文化中心由江西省博物館、省圖書館、省科技館組成,規劃建設占地面積199.4畝、建筑面積247530.74㎡(其中:博物館86441.33㎡,圖書館95183.13㎡,科技館65906.28㎡),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紅谷北大道以東、閩江路以南、贛江北大道西、濠江路以北,東臨南昌市主要河道贛江,遠眺滕王閣及舊城區。

博物館建筑主體長與寬均為116米,建筑高度為45米;建筑為地下一層地上5層的高層建筑,為特大型館。

圖書館為一棟建筑高度為53.4m的高層建筑,建筑層數6層。底部為1層裙房,建筑高度7m。地下設一層地下室。地上建筑的主要功能為圖書館、配套辦公等。地下室主要功能為書庫、設備用房、平戰結合的人防地下室。

科技館為一棟高度為39.5m的高層建筑,建筑層數4層,局部設夾層。地下設一層地下室。地上建筑的主要功能為展覽空間、劇場、電影院、報告廳及配套辦公等。地下室主要功能為機動車庫、設備用房、平戰結合的人防地下室。1.1項目概述江西省文化中心由江西省博3

1.4建設目標-智慧博物館安全物聯text感知1.4建設目標-智慧博物館安全物聯text感知4

1.3設計依據《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339-2013《博物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安全防范系統要求》

GB/T16571-2012《博物館建筑設計規范》

JGJ66-2015《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GB/T28220-2011《科學技術館建設標準》建標101-2007《信息與文獻圖書館和檔案館的文獻保存要求》GB/T27703-2011《圖書館古籍書庫基本要求》GB/T29182-2012《圖書館館藏資源數字化加工規范》GB/T31219.4-2014《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11-2016《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GB50312-2016《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GB50348-2004《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95-2015《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96-2007《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94-2007《公共廣播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526-2010《會議電視會場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635-20101.3設計依據《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50315《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

GB50371-2006《廳堂擴聲系統的聲學特性指標要求》

JGGYJ125《視頻顯示系統工程測量規范》

GB/T50525-2010《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200-1994《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

GB/T2887-2011《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50343-2012《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303-2015《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093-2013《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7-2010《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43-2016《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GB4717-2005《安全防范報警系統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GB16796-2009《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GB12663-2001《防盜報警中心控制器

GB16796-2009》《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

GA/T367—2001《劇場、電影院和多用途廳堂建筑聲學技術規范》

GB/T50356-2005《入侵報警系統技術要求》

GA/T

368-2001《安全防范系統供電技術要求》

GB/T15408-2011

《有線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范》

GY/T106-1999《信息技術安全技術

信息技術安全評估準則》

GB/T18336-2015《數據中心設計規范》GB50174-2017規范中內容不一致之處,則按如下優先級順序使用:

國家標準、規范

部頒標準、規范

行業標準、規范

地方標準、規范

制造商使用的標準、規范

1.3設計依據《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

GB50371-2006《入侵6六大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信息設施系統公共安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機房工程信息化應用系統1.4系統構架六大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信息設施系統公共安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7

1.5設計內容

1、信息化應用系統:智能卡應用系統信息安全管理系統自助寄存系統系統售檢票系統(科技館)電子導覽系統(科技館)2、智能化集成系統: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3、信息設施系統綜合布線系統物聯網系統無線對講系統信息網絡系統有線電視系統公共廣播系統會議系統信息引導及發布系統4、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智能照明系統建筑能效監管系統空氣凈化系統5、公共安全系統安全防范綜合管理(平臺)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人臉識別)電子巡查系統安全檢查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6、機房工程:弱電進線間網絡機房消防控制和安保監控中心智能化設備間(弱電間)7、文物庫房工程:弱電進線間文物庫房安全監控室庫房環境監測及管理系統1.5設計內容1、信息化應用系統:2、智能化集成8

第四層防護圈—禁區庫房、文物卸運交接區、文物通道、文物庫房安全監控室等(可視對講、報警、門禁(生物識別)、視頻監控)第三層防護圈—防護區展廳(可視對講、報警、門禁、視頻監控)第二層防護圈—監視區出入口、制高點、樓層通道、屋頂天臺等(車輛管控、客流統計、人臉識別、視頻監控、報警、門禁)第一層防護圈周界(視頻入侵檢測周界監視區防護區禁區

1.6設計亮點-博物館第四層防護圈—禁區第三層防護圈—防護區第二層防護圈—監9目錄1、項目概述2、圖書館智能化系統3、博物館智能化系統4、科技館智能化系統5、智能化投資估算6、與其他單位對接的問題目錄1、項目概述2、圖書館智能化系統3、博物館智10博物館博物館11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12

1.1項目概述博物館建筑主體長與寬均為116米,建筑高度為45米;建筑為地下一層地上5層的高層建筑,為特大型館。展廳、庫房、辦公區1F及夾層2F及夾層地下車庫、重要設備用房-1F3F及夾層4F及夾層展廳、庫房5F辦公區1.1項目概述博物館建筑主體長與寬均為113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14

2.1合用前室無線AP兼顧電梯廳候梯上網需求高清攝像機信息發布屏紅外雙鑒探測器.每層設置

吸頂音箱高清攝像機2.1合用前室無線AP兼顧電梯廳候梯上網需求高清攝15

2.2門廳無線AP人臉識別攝像機紅外雙鑒探測器.讀卡器壁掛音箱無線全覆蓋2.2門廳無線AP人臉識別攝像機紅外雙鑒探測器.讀16

2.3展廳無線AP紅外雙鑒探測器.高清攝像機有線對講人臉識別門禁

吸頂音箱注:1組點=1個外網點+1個內網點+1個電話點,按每60㎡設置1組點2.3展廳無線AP紅外雙鑒探測器.高清攝像機有線對17

2.4庫房無線AP紅外雙鑒探測器.人臉識別門禁高清攝像機有線對講震動探測物聯網AP緊急報警按鈕注:1組點=1個外網點+1個內網點+1個電話點,按每50㎡設置1組點2.4庫房無線AP紅外雙鑒探測器.人臉識別門禁高清18

2.5報告廳LED全彩屏返看電視壁掛擴聲多媒體插座數字會議會議集控返聽音箱注:1組點=1個外網點+1個內網點+1個電話點,每30㎡設置1組點,在控制室設置電視點。2.5報告廳LED全彩屏返看電視壁掛擴聲多媒體插座19

2.6辦公室信息面板信息面板電視機后備用信息點,預留IPTV應用(領導辦公室建議設置)注:1組點=1個外網點+1個內網點+1個電話點,按每個工位1組點,無工位按10㎡1組點2.6辦公室信息面板信息面板電視機后備用信息點,預20

2.6環境監測及管理系統2.6環境監測及管理系統21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22智能卡應用系統包括消費管理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考勤管理系統。消費管理系統考勤管理系統(人臉識別)地下一層電梯廳一層辦公門廳報告門廳員工餐廳

3.1智能卡應用系統智能卡應用系統包括消費管理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考勤管理系統23可配合消防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的聯動功能出入口控制系統屋頂層對外出入口、機房(雙向刷卡)庫房、辦公室(單向人臉識別)文物庫房安全監控室(可視對講)地下一層、一層及二層對外出入口、展廳、弱電間、重要設備用房(鍋爐房、檔案室、財務室等)(單向刷卡)庫房總進出口(雙向刷卡+指紋)刷卡+指紋識別人臉+刷卡識別

3.1智能卡應用系統可配合消防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的聯動功能出入24根據《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目標,參照《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設計技術要求第1部分:通用設計要求》具體內容,制定出第三級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設計方案。方案設計框架如下:

3.2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根據《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第1部分:安全通25一個目標。信息安全的建設目標是:基于安全基礎設施、以安全策略為指導,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務內容,覆蓋從物理、網絡、系統、直至數據和應用平臺各個層面,以及保護、檢測、響應、恢復等各個環節,構建全面、完整、高效的信息安全體系,從而提高組織信息系統的整體安全等級,為組織的業務發展提供堅實的信息安全保障。兩種手段。信息安全建設應該包括安全技術與安全管理兩種手段。其中安全技術手段是安全保障的基礎,安全管理手段是安全技術手段真正發揮效益的關鍵,管理措施的正確實施同時需要有技術手段來監管和驗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三個體系。信息安全建設最終形成3個主要體系,具體包括安全技術管控體系、安全組織管理管控體系、運營保障管控體系。

3.2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一個目標。信息安全的建設目標是:基于安全基礎設施、以安全策略26

3.3服務業務系統本次在博物館一層采用指紋型存包柜指紋有獨一性,安全性高;無需攜帶鑰匙、條碼紙或密碼等,環保、簡單。自助寄存系統3.3服務業務系統本次在博物館一層采用指紋型存包柜27通過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的建設可實現各子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系統聯動功能。

3.4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通過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的建設可實現各子28

3.4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3.4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29序號應用布線系統功能1數據傳輸外網滿足游客、訪客、內部人員使用互聯網的需求2無線網3電視網4內網滿足內部管理、信息互通使用5智能化專網滿足智能化設備的數據傳輸需求6光纖預留網未來大流量應用擴展功能預留7語音傳輸電話網支持語音傳輸設計七套物理隔離的綜合布線系統;布線系統采用星型拓撲結構,采用光纖和銅纜(六類非屏蔽系統)混合組網方式設計。

3.5綜合布線系統序號應用布線系統功能1數據傳輸外網滿足游客、訪客、內部人員使30涉密資產進行實時定位,對普通資產進行標記,實現對資產的分級管理;可與視頻安防監控系統聯動,保證物品的安全。

3.6物聯網系統涉密資產進行實時定位,對普通資產進行標記,實現對資產的分級管31

3.7無線對講系統采用發射式雙向通訊系統。對全樓進行了無線對講信號的覆蓋保證保安、后勤人員、服務人員在非固定工作通訊使用。3.7無線對講系統采用發射式雙向通訊系統。32

3.7無線對講系統頻道分配使用部門通信范圍1信道1間隙保安部門內部通信,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1信道2間隙工程部門內部通信,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2信道1間隙保潔部門內部通信,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2信道2間隙餐飲部門內部通信,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3信道1間隙緊急頻道,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3信道2間隙備用頻道,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脫網頻道其他臨時部門地下、地上部分區域及室外部分區域3.7無線對講系統頻道分配使用部門通信范圍1信道133

3.8信息網絡系統外網核心-接入均采用虛擬化,借助網管平臺進行一體化管理,旁掛上網行為管理,對大量的人員的上網行為進行管理;萬兆雙鏈路,保證鏈路冗余;配置防火墻,保證出口安全;內網核心-接入(萬兆雙鏈路)均采用虛擬化,借助網管平臺進行一體化管理;萬兆雙鏈路,保證鏈路冗余;配置防火墻,保證出口安全智能化專網核心-接入(萬兆單鏈路),借助網管平臺進行一體化管理3.8信息網絡系統外網配置防火墻,保證出口安全34

3.9有線電視系統采用IPTV的方式,豐富的節目資源接入本系統,通過網絡電視網將高清的節目資源傳遞給用戶。有線電視點位主要設置在會議室、值班室、食堂、各類活動室等地方。3.9有線電視系統采用IPTV的方式,豐富的節目資35

3.10公共廣播系統公共廣播系統功能包括:背景音樂播放、消防聯動報警、廣播通知、遠程講話和分控管理。公共廣播覆蓋了館內的所有公共區域(包含走廊、展廳、影院等)。3.10公共廣播系統公共廣播系統功能包括:背景音樂36IP網絡廣播控制中心數字調諧器編程控制CD機廣播話筒數據轉換IP終端IP網絡有源音箱IP網絡遠程尋呼站節目定時器網絡適配器IP網絡消防信號接口草坪喇叭智能化專網消防聯動信號音頻跳線電源線網線喇叭線

3.10公共廣播系統吸頂喇叭網絡適配器吸頂喇叭網絡適配器吸頂喇叭網絡適配器IP網絡廣播控制中心數字調諧器編程控制CD機廣播話筒數據轉換37

3.11會議系統顯示系統:向與會人員顯示與會內容。會議發言系統:實現與會人員發言、投票、表決等功能。音頻擴聲系統:用于擴音及聲音播放。音視頻切換系統:對多種信號進行分配及切換。音視頻攝錄系統:將會議室的實時畫面進行錄像并保存。集中控制系統:對會議室的所有的電氣設備進行有效的控制。3.11會議系統顯示系統:向與會人員顯示與會內容。38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多媒體查詢系統LED大屏顯示系統

3.12信息引導及發布系統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主要在電梯廳、展廳門口設置一體式信息發布終端。LED大屏顯示系統建議在門廳入口處設置一塊室內LED全彩屏。多媒體查詢系統主要在咨詢臺旁、門廳入口及客梯旁設置。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多媒體查詢系統LED大屏顯示系統339

5.1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智能照明冷卻塔新風、空調機電梯熱水系統冷凍機給排水系統多聯機系統送排風機75%熱源26%照明相關部分

36%熱輸送13%其它13%動力12%對這兩個系統進行節能管理,效果很好!建筑內75%的能耗由2個系統消耗:1)暖通系統2)照明系統(見下節:智能照明系統)5.1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智能照明冷卻塔新風、空調機電40實現各設備的自動起停和調節,營造舒適的環境、較好的節約能源,減少設備的損耗,降低運行維護費用節能高效

3.13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空調系統(新風、空調機組)控制送排風系統控制給排水系統控制實現各設備的自動起停和調節,營造舒適的環境、較好的節41通過對末端燈光回路的控制,實現對相應區域的燈光控制。節能高效

3.14智能照明系統公共走道燈光控制地下停車場區域燈光控制門廳、展館區域燈光控制衛生間燈光控制通過對末端燈光回路的控制,實現對相應區域的燈光控制。42通過對各區域用能的計量分析,實現能耗分析、能耗診斷、運維管理等功能。

3.15建筑能效監管系統電量計量水量計量冷熱源計量通過對各區域用能的計量分析,實現能耗分析、能耗診斷、43

本系統將凈化設備單獨或與空調、新風系統配套使用,可實現即使在霧霾天氣,依然可以持續向室內提供“潔凈新風”,保持室內空氣質量等級達到“優”,從而有效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3.16空氣凈化系統本系統將凈化設備單獨或與空調、新風系統配套使用,可實44

3.17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由入侵報警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電子巡查系統、安全檢查系統及停車場管理系統組成。緊急報警按鈕展廳、庫房、殘衛、售票處雙鑒探測器門廳、電梯廳、樓梯前室、庫房、弱電間緊急報警按鈕震動探測器入侵報警系統有線對講腳踏報警按鈕庫房展廳、庫房3.17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由入侵報警45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3.17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視頻質量診斷人臉識別行為分析自動跟蹤穿越警戒線區域入侵、徘徊檢測進入、離開區域檢測快速移動視頻安防監控系統3.17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視頻質量診46視頻安防監控系統高清攝像機大樓周界大門出入口(人臉識別+客流統計)大廳前室電梯廳電梯轎廂展區(拾音)庫房(拾音)弱電間及機房停車場

3.17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高清攝像機大樓周界3.17安全技術47人員檢票入口處設置安檢門、安檢機以及手持金屬探測器,以保障館內安全。出入口控制系統電子巡查系統安全檢查系統

根據博物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安全防范系統要求,采用在線式巡查管理系統,利用出入口控制系統進行建設。智能卡應用系統中已做介紹。

3.17安全技術防范系統人員檢票入口處設置安檢門、安檢機以及手持金屬探48本項目在每個地下車庫出入口安裝一套停車場管理系統,實現對車輛出入、停放的自動化管理。此系統是通過智能視頻車牌識別對進出車輛進行驗證、放行。停車(庫)場管理系統

3.17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停車(庫)場管理系統3.17安全技術防范系統49安全防范綜合管理平臺功能包含視頻類設備遠程管理及控制、報警類設備遠程管理及控制、出入口類設備遠程管理及控制、電子地圖應用、遠程監看和控制圖像、系統日志、數據集中存儲、權限集中管理等功能。

3.18安全防范綜合管理(平臺)系統安全防范綜合管理平臺功能包含視頻類設備遠程管理及控制、報警類50

3.19機房工程數據機房按B類機房建設;消控室按C類機房建設;

弱電間做裝修系統和防雷接地系統。防雷接地系統裝修系統動力環境監控系統不間斷電源系統(機房單機0.5h,雙機1h,消控室單機0.5h)空調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機房綜合布線系統3.19機房工程數據機房按B類機房建設;消51

3.20文物庫房工程文物庫房監控室裝修系統顯示系統(液晶拼接)配電系統(單機,后備0.5h)空調系統(雙工業空調)環境監測及管理系統3.20文物庫房工程文物庫房監控室裝修系統52

5.1智能化投資估算序號類別智能化系統概算1博物館信息化應用系統智能卡應用系統(含出入口控制)¥1,842,7142信息安全管理系統¥2,210,0003服務業務系統自助寄存系統¥146,2004智能化集成系統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1,281,8005信息設施系統綜合布線系統¥1,609,4846物聯網系統¥423,3007無線對講系統¥237,7378信息網絡系統¥4,065,2619有線電視系統¥403,75010公共廣播系統¥291,94011會議系統¥2,209,16812信息導引及發布系統¥1,391,02513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系統¥1,130,10414智能照明系統¥1,567,57415建筑能效監管系統¥226,08816空氣凈化系統¥3,332,78217公共安全系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入侵報警系統¥635,45718視頻安防監控系統¥2,579,17219電子巡查系統¥19,98920安全檢查系統¥428,40021停車庫(場)管理系統¥158,18522安全防范綜合管理(平臺)系統¥123,25023機房工程弱電進線間¥262,38124消防安保控制中心¥2,077,74625智能化設備間(弱電間)¥85,00026文物庫房工程弱電進線間¥85,00027文物庫房安全監控室¥1,404,02528庫房環境監測及管理系統¥381,157

小計¥30,608,6895.1智能化投資估算序號類別智能化系統概算1博物館信息53目錄1、項目概述2、博物館智能化系統3、科技館智能化系統4、圖書館智能化系統5、智能化投資估算6、與其他單位對接的問題目錄1、項目概述2、博物館智能化系統3、科技館智54

6.1與其他單位對接的問題1、電氣專業對接:需要對機房等位置提供用電負荷預留。需要考慮弱電間、機房等位置的接地預留;2、設備專業對接:需要各設備提供相關建筑設備監控接口;3、裝飾專業對接:需要提供天花、立面裝飾、二次配電等圖紙,特別是報告廳、會議室,墻面需要考慮吸音材質等。

6.1與其他單位對接的問題1、電氣專業對接:需要對機房55匯報完畢感謝聆聽匯報完畢感謝聆聽56博物館智能化方案博物館智能化方案57目錄1、項目概述2、圖書館智能化系統3、博物館智能化系統4、科技館智能化系統5、智能化投資估算6、與其他單位對接的問題目錄1、項目概述2、圖書館智能化系統3、博物館智58

1.1項目概述

江西省文化中心由江西省博物館、省圖書館、省科技館組成,規劃建設占地面積199.4畝、建筑面積247530.74㎡(其中:博物館86441.33㎡,圖書館95183.13㎡,科技館65906.28㎡),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紅谷北大道以東、閩江路以南、贛江北大道西、濠江路以北,東臨南昌市主要河道贛江,遠眺滕王閣及舊城區。

博物館建筑主體長與寬均為116米,建筑高度為45米;建筑為地下一層地上5層的高層建筑,為特大型館。

圖書館為一棟建筑高度為53.4m的高層建筑,建筑層數6層。底部為1層裙房,建筑高度7m。地下設一層地下室。地上建筑的主要功能為圖書館、配套辦公等。地下室主要功能為書庫、設備用房、平戰結合的人防地下室。

科技館為一棟高度為39.5m的高層建筑,建筑層數4層,局部設夾層。地下設一層地下室。地上建筑的主要功能為展覽空間、劇場、電影院、報告廳及配套辦公等。地下室主要功能為機動車庫、設備用房、平戰結合的人防地下室。1.1項目概述江西省文化中心由江西省博59

1.4建設目標-智慧博物館安全物聯text感知1.4建設目標-智慧博物館安全物聯text感知60

1.3設計依據《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339-2013《博物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安全防范系統要求》

GB/T16571-2012《博物館建筑設計規范》

JGJ66-2015《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GB/T28220-2011《科學技術館建設標準》建標101-2007《信息與文獻圖書館和檔案館的文獻保存要求》GB/T27703-2011《圖書館古籍書庫基本要求》GB/T29182-2012《圖書館館藏資源數字化加工規范》GB/T31219.4-2014《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11-2016《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GB50312-2016《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GB50348-2004《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95-2015《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96-2007《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94-2007《公共廣播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526-2010《會議電視會場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635-20101.3設計依據《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503161《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

GB50371-2006《廳堂擴聲系統的聲學特性指標要求》

JGGYJ125《視頻顯示系統工程測量規范》

GB/T50525-2010《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200-1994《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

GB/T2887-2011《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50343-2012《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303-2015《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093-2013《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7-2010《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43-2016《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GB4717-2005《安全防范報警系統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GB16796-2009《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GB12663-2001《防盜報警中心控制器

GB16796-2009》《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

GA/T367—2001《劇場、電影院和多用途廳堂建筑聲學技術規范》

GB/T50356-2005《入侵報警系統技術要求》

GA/T

368-2001《安全防范系統供電技術要求》

GB/T15408-2011

《有線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范》

GY/T106-1999《信息技術安全技術

信息技術安全評估準則》

GB/T18336-2015《數據中心設計規范》GB50174-2017規范中內容不一致之處,則按如下優先級順序使用:

國家標準、規范

部頒標準、規范

行業標準、規范

地方標準、規范

制造商使用的標準、規范

1.3設計依據《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

GB50371-2006《入侵62六大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信息設施系統公共安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機房工程信息化應用系統1.4系統構架六大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信息設施系統公共安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63

1.5設計內容

1、信息化應用系統:智能卡應用系統信息安全管理系統自助寄存系統系統售檢票系統(科技館)電子導覽系統(科技館)2、智能化集成系統: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3、信息設施系統綜合布線系統物聯網系統無線對講系統信息網絡系統有線電視系統公共廣播系統會議系統信息引導及發布系統4、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智能照明系統建筑能效監管系統空氣凈化系統5、公共安全系統安全防范綜合管理(平臺)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人臉識別)電子巡查系統安全檢查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6、機房工程:弱電進線間網絡機房消防控制和安保監控中心智能化設備間(弱電間)7、文物庫房工程:弱電進線間文物庫房安全監控室庫房環境監測及管理系統1.5設計內容1、信息化應用系統:2、智能化集成64

第四層防護圈—禁區庫房、文物卸運交接區、文物通道、文物庫房安全監控室等(可視對講、報警、門禁(生物識別)、視頻監控)第三層防護圈—防護區展廳(可視對講、報警、門禁、視頻監控)第二層防護圈—監視區出入口、制高點、樓層通道、屋頂天臺等(車輛管控、客流統計、人臉識別、視頻監控、報警、門禁)第一層防護圈周界(視頻入侵檢測周界監視區防護區禁區

1.6設計亮點-博物館第四層防護圈—禁區第三層防護圈—防護區第二層防護圈—監65目錄1、項目概述2、圖書館智能化系統3、博物館智能化系統4、科技館智能化系統5、智能化投資估算6、與其他單位對接的問題目錄1、項目概述2、圖書館智能化系統3、博物館智66博物館博物館67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68

1.1項目概述博物館建筑主體長與寬均為116米,建筑高度為45米;建筑為地下一層地上5層的高層建筑,為特大型館。展廳、庫房、辦公區1F及夾層2F及夾層地下車庫、重要設備用房-1F3F及夾層4F及夾層展廳、庫房5F辦公區1.1項目概述博物館建筑主體長與寬均為169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70

2.1合用前室無線AP兼顧電梯廳候梯上網需求高清攝像機信息發布屏紅外雙鑒探測器.每層設置

吸頂音箱高清攝像機2.1合用前室無線AP兼顧電梯廳候梯上網需求高清攝71

2.2門廳無線AP人臉識別攝像機紅外雙鑒探測器.讀卡器壁掛音箱無線全覆蓋2.2門廳無線AP人臉識別攝像機紅外雙鑒探測器.讀72

2.3展廳無線AP紅外雙鑒探測器.高清攝像機有線對講人臉識別門禁

吸頂音箱注:1組點=1個外網點+1個內網點+1個電話點,按每60㎡設置1組點2.3展廳無線AP紅外雙鑒探測器.高清攝像機有線對73

2.4庫房無線AP紅外雙鑒探測器.人臉識別門禁高清攝像機有線對講震動探測物聯網AP緊急報警按鈕注:1組點=1個外網點+1個內網點+1個電話點,按每50㎡設置1組點2.4庫房無線AP紅外雙鑒探測器.人臉識別門禁高清74

2.5報告廳LED全彩屏返看電視壁掛擴聲多媒體插座數字會議會議集控返聽音箱注:1組點=1個外網點+1個內網點+1個電話點,每30㎡設置1組點,在控制室設置電視點。2.5報告廳LED全彩屏返看電視壁掛擴聲多媒體插座75

2.6辦公室信息面板信息面板電視機后備用信息點,預留IPTV應用(領導辦公室建議設置)注:1組點=1個外網點+1個內網點+1個電話點,按每個工位1組點,無工位按10㎡1組點2.6辦公室信息面板信息面板電視機后備用信息點,預76

2.6環境監測及管理系統2.6環境監測及管理系統77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目錄1.項目概述2.布點示意3.功能體驗78智能卡應用系統包括消費管理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考勤管理系統。消費管理系統考勤管理系統(人臉識別)地下一層電梯廳一層辦公門廳報告門廳員工餐廳

3.1智能卡應用系統智能卡應用系統包括消費管理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考勤管理系統79可配合消防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的聯動功能出入口控制系統屋頂層對外出入口、機房(雙向刷卡)庫房、辦公室(單向人臉識別)文物庫房安全監控室(可視對講)地下一層、一層及二層對外出入口、展廳、弱電間、重要設備用房(鍋爐房、檔案室、財務室等)(單向刷卡)庫房總進出口(雙向刷卡+指紋)刷卡+指紋識別人臉+刷卡識別

3.1智能卡應用系統可配合消防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的聯動功能出入80根據《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目標,參照《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設計技術要求第1部分:通用設計要求》具體內容,制定出第三級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設計方案。方案設計框架如下:

3.2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根據《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第1部分:安全通81一個目標。信息安全的建設目標是:基于安全基礎設施、以安全策略為指導,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務內容,覆蓋從物理、網絡、系統、直至數據和應用平臺各個層面,以及保護、檢測、響應、恢復等各個環節,構建全面、完整、高效的信息安全體系,從而提高組織信息系統的整體安全等級,為組織的業務發展提供堅實的信息安全保障。兩種手段。信息安全建設應該包括安全技術與安全管理兩種手段。其中安全技術手段是安全保障的基礎,安全管理手段是安全技術手段真正發揮效益的關鍵,管理措施的正確實施同時需要有技術手段來監管和驗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三個體系。信息安全建設最終形成3個主要體系,具體包括安全技術管控體系、安全組織管理管控體系、運營保障管控體系。

3.2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一個目標。信息安全的建設目標是:基于安全基礎設施、以安全策略82

3.3服務業務系統本次在博物館一層采用指紋型存包柜指紋有獨一性,安全性高;無需攜帶鑰匙、條碼紙或密碼等,環保、簡單。自助寄存系統3.3服務業務系統本次在博物館一層采用指紋型存包柜83通過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的建設可實現各子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系統聯動功能。

3.4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通過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的建設可實現各子84

3.4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3.4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系統85序號應用布線系統功能1數據傳輸外網滿足游客、訪客、內部人員使用互聯網的需求2無線網3電視網4內網滿足內部管理、信息互通使用5智能化專網滿足智能化設備的數據傳輸需求6光纖預留網未來大流量應用擴展功能預留7語音傳輸電話網支持語音傳輸設計七套物理隔離的綜合布線系統;布線系統采用星型拓撲結構,采用光纖和銅纜(六類非屏蔽系統)混合組網方式設計。

3.5綜合布線系統序號應用布線系統功能1數據傳輸外網滿足游客、訪客、內部人員使86涉密資產進行實時定位,對普通資產進行標記,實現對資產的分級管理;可與視頻安防監控系統聯動,保證物品的安全。

3.6物聯網系統涉密資產進行實時定位,對普通資產進行標記,實現對資產的分級管87

3.7無線對講系統采用發射式雙向通訊系統。對全樓進行了無線對講信號的覆蓋保證保安、后勤人員、服務人員在非固定工作通訊使用。3.7無線對講系統采用發射式雙向通訊系統。88

3.7無線對講系統頻道分配使用部門通信范圍1信道1間隙保安部門內部通信,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1信道2間隙工程部門內部通信,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2信道1間隙保潔部門內部通信,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2信道2間隙餐飲部門內部通信,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3信道1間隙緊急頻道,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3信道2間隙備用頻道,可切換頻道呼叫其他部門所有樓層包括樓梯、地庫、樓內電梯、大樓外之行人路、所有機電設備室及室外建筑紅線范圍以內脫網頻道其他臨時部門地下、地上部分區域及室外部分區域3.7無線對講系統頻道分配使用部門通信范圍1信道189

3.8信息網絡系統外網核心-接入均采用虛擬化,借助網管平臺進行一體化管理,旁掛上網行為管理,對大量的人員的上網行為進行管理;萬兆雙鏈路,保證鏈路冗余;配置防火墻,保證出口安全;內網核心-接入(萬兆雙鏈路)均采用虛擬化,借助網管平臺進行一體化管理;萬兆雙鏈路,保證鏈路冗余;配置防火墻,保證出口安全智能化專網核心-接入(萬兆單鏈路),借助網管平臺進行一體化管理3.8信息網絡系統外網配置防火墻,保證出口安全90

3.9有線電視系統采用IPTV的方式,豐富的節目資源接入本系統,通過網絡電視網將高清的節目資源傳遞給用戶。有線電視點位主要設置在會議室、值班室、食堂、各類活動室等地方。3.9有線電視系統采用IPTV的方式,豐富的節目資91

3.10公共廣播系統公共廣播系統功能包括:背景音樂播放、消防聯動報警、廣播通知、遠程講話和分控管理。公共廣播覆蓋了館內的所有公共區域(包含走廊、展廳、影院等)。3.10公共廣播系統公共廣播系統功能包括:背景音樂92IP網絡廣播控制中心數字調諧器編程控制CD機廣播話筒數據轉換IP終端IP網絡有源音箱IP網絡遠程尋呼站節目定時器網絡適配器IP網絡消防信號接口草坪喇叭智能化專網消防聯動信號音頻跳線電源線網線喇叭線

3.10公共廣播系統吸頂喇叭網絡適配器吸頂喇叭網絡適配器吸頂喇叭網絡適配器IP網絡廣播控制中心數字調諧器編程控制CD機廣播話筒數據轉換93

3.11會議系統顯示系統:向與會人員顯示與會內容。會議發言系統:實現與會人員發言、投票、表決等功能。音頻擴聲系統:用于擴音及聲音播放。音視頻切換系統:對多種信號進行分配及切換。音視頻攝錄系統:將會議室的實時畫面進行錄像并保存。集中控制系統:對會議室的所有的電氣設備進行有效的控制。3.11會議系統顯示系統:向與會人員顯示與會內容。94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多媒體查詢系統LED大屏顯示系統

3.12信息引導及發布系統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主要在電梯廳、展廳門口設置一體式信息發布終端。LED大屏顯示系統建議在門廳入口處設置一塊室內LED全彩屏。多媒體查詢系統主要在咨詢臺旁、門廳入口及客梯旁設置。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多媒體查詢系統LED大屏顯示系統395

5.1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智能照明冷卻塔新風、空調機電梯熱水系統冷凍機給排水系統多聯機系統送排風機75%熱源26%照明相關部分

36%熱輸送13%其它13%動力12%對這兩個系統進行節能管理,效果很好!建筑內75%的能耗由2個系統消耗:1)暖通系統2)照明系統(見下節:智能照明系統)5.1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智能照明冷卻塔新風、空調機電96實現各設備的自動起停和調節,營造舒適的環境、較好的節約能源,減少設備的損耗,降低運行維護費用節能高效

3.13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空調系統(新風、空調機組)控制送排風系統控制給排水系統控制實現各設備的自動起停和調節,營造舒適的環境、較好的節97通過對末端燈光回路的控制,實現對相應區域的燈光控制。節能高效

3.14智能照明系統公共走道燈光控制地下停車場區域燈光控制門廳、展館區域燈光控制衛生間燈光控制通過對末端燈光回路的控制,實現對相應區域的燈光控制。98通過對各區域用能的計量分析,實現能耗分析、能耗診斷、運維管理等功能。

3.15建筑能效監管系統電量計量水量計量冷熱源計量通過對各區域用能的計量分析,實現能耗分析、能耗診斷、99

本系統將凈化設備單獨或與空調、新風系統配套使用,可實現即使在霧霾天氣,依然可以持續向室內提供“潔凈新風”,保持室內空氣質量等級達到“優”,從而有效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3.16空氣凈化系統本系統將凈化設備單獨或與空調、新風系統配套使用,可實100

3.17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由入侵報警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電子巡查系統、安全檢查系統及停車場管理系統組成。緊急報警按鈕展廳、庫房、殘衛、售票處雙鑒探測器門廳、電梯廳、樓梯前室、庫房、弱電間緊急報警按鈕震動探測器入侵報警系統有線對講腳踏報警按鈕庫房展廳、庫房3.17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由入侵報警101視頻安防監控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