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內科學泄瀉定義泄瀉是以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癥的病證。古代將大便塘薄而勢緩者稱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勢急者稱為瀉,二者只有輕重之分,但無明確區別,現臨床一般統稱泄瀉。
2中醫內科學泄瀉歷史沿革本病首載于《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中有“饗泄”、“注下”等病名。并對其病因病機等有較全面論述,如《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于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暴注下迫,皆屬于熱。《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濕盛則濡泄”,“春傷于風,夏生饗泄”,指出風、寒、濕、熱皆可致瀉,并有長夏多發的特點。同時指出病變部位,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為后世認識本病奠定了基礎。《難經·五十七難》謂:“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瘦泄。”從臟腑辨證角度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3中醫內科學泄瀉歷史沿革張仲景在《金匾要略·嘔吐哆下利病脈證治》中將泄瀉與痢疾統稱為下利。至隋代《諸病源候論》始明確將泄瀉與痢疾分述之。宋代以后才統稱為泄瀉。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泄瀉敘論》中提出:“喜則散,恕則激,憂慢聚,驚則動,臟氣隔絕,精神奪散,以致塘泄。”認為不僅外邪可導致泄瀉,情志失調亦可引起泄瀉。《景岳全書·泄瀉》:“凡泄瀉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為上策。”提出分利之法治療泄瀉的原則。李中梓在《醫宗必讀·泄瀉》中提出了著名的治瀉九法,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泄瀉的治法,是泄瀉治療學的里程碑。4中醫內科學泄瀉與西醫的聯系西醫學中的多種疾病皆可出現泄瀉,凡屬消化器官發生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導致腹瀉,如急性腸炎、炎癥性腸病、腸激惹綜合征、腸道腫瘤、腸結核等,或其它臟器病變影響消化吸收功能以泄瀉為主癥者,均可參照本節進行辨證論治。5中醫內科學泄瀉病因病機—病因1.感受外邪以外感寒、濕、暑、熱之邪較為多見,其中又以感受濕邪最為多見。因脾喜燥惡濕,外濕之邪易困脾土,寒邪和暑熱之邪,除了侵襲皮毛肺衛之外,亦能直接傷及脾胃,使脾胃升降失司,亦能夾濕邪為患,直接損傷脾胃,導致運化失常,清濁不分,引起泄瀉。2.飲食所傷飲食過量,停滯不化;或患食肥甘辛辣,致濕熱內蘊;或悠吠生冷,寒邪,傷中;或誤食不潔食物,脾胃受傷;均能化生寒濕、濕熱、食滯之邪,使脾運化失職,升降失調,清濁不分,發生泄瀉。
6中醫內科學泄瀉
3.情志失調
憂郁惱怒,精神緊張,易致肝氣郁結,木郁不達,橫逆犯脾;憂思傷脾,土虛木乘,均可使脾失健運,氣機升降失常,水谷不歸正化,下趨腸道而為瀉。4.體虛久病久病失治,脾胃受損,運化失職,水谷不化,積谷為滯,濕滯內生,遂成泄瀉;或由于先天察賦不足,或久病傷及腎,或年老腎陽虧虛,或素體脾胃陽虛,導致脾腎陽虛,釜底無薪,不能溫煦脾土,而致運化失職升降失常而瀉。
病因病機—病因7中醫內科學泄瀉病因病機—病機1.基本病機
脾虛濕盛是導致本病發生的基本病機。2.病位
泄瀉的主要病位在脾胃、大小腸,和肝腎關系密切。3.病理性質
泄瀉病性質有虛實之分,暴瀉多實,多由寒濕、濕熱阻滯胃腸,困遏脾氣,或宿食腐滯中焦,脾不運化水谷,清濁不分而致;久瀉多屬虛,由脾虛生濕,運化無權,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暖土,水谷不能腐熟而致。若由他臟之病及脾,如肝氣乘脾導致泄瀉,一般屬本虛標實之證。8中醫內科學泄瀉
4.病機轉化因濕盛可以困遏脾運,脾虛又可生濕,其虛實之間又可相互兼夾轉化,如急性泄瀉因失治或誤治,可遷延日久,由實轉虛,轉為久瀉。久瀉若復受濕、食所傷,亦可急性發作,表現為虛中夾實病候。另外,泄瀉日久,可由脾及腎,導致脾腎陽虛等。5.預后
急性泄瀉,經及時治療,絕大多數可在短期內痊愈,有少數病人,暴泄不止,損氣傷津耗液,可成亡陰、亡陽,或痙、厥、閉、脫等危證,特別是伴有高熱、嘔吐、熱毒甚者。慢性久瀉,病情纏綿,臟氣虧虛,難取速效,經調理治療部分可痊愈,少數反復泄瀉,易導致中氣下陷脫肛,或因氣血化源不足而易轉成虛勞等它證。病因病機—病機9中醫內科學泄瀉診斷要點1.臨床特征
以大便糞質稀塘為診斷的主要依據,或完谷不化,或糞質清稀,甚則如水樣,大便次數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次以上。常兼有腹脹、腹痛、腸鳴、納呆等癥狀。2.病史暴瀉者多有暴飲暴食或誤食不潔之物的病史。遷延日久,時發時止者,常由外邪、飲食及情志等因素誘發。3.輔助檢查糞便常規檢查或糞便培養,必要時對慢性久瀉可做結腸鏡和小腸鏡檢查,結腸鋇劑灌腸及全消化道鋇餐檢查,腹部B超或CT檢查有助于診斷。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等也可引起腹瀉,可進行相關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
10中醫內科學泄瀉鑒別診斷1.泄瀉與痢疾
兩者均為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的病證。泄瀉以大便次數增加,糞質稀塘,甚則如水樣,或完谷不化為主癥,大便不夾膿血,也無里急后重,或腹痛與腸鳴腹脹同時出現,便后痛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膿血為主癥,·腹痛與里急后重同時出現,便后痛不減。
2.泄瀉與霍亂
霍亂是一種上吐下瀉并作的病證,發病特點是來勢急驟,變化迅速,病情兇險,起病時先突然腹痛,繼則吐瀉交作,所吐之物初為未消化之食物,氣味酸腐熱臭,所瀉之物多為黃色糞水,繼則吐下如米浴水,常伴惡寒、發熱,吐瀉之后,津液耗傷,或發生轉筋,腹中絞痛。若吐瀉劇烈,可致面色蒼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陽亡之危候。而泄瀉以大便稀塘,次數增多為特征,一般預后良好。11中醫內科學泄瀉辨證論治—辨證要點1.辨暴瀉與久瀉
暴瀉起病突然,病程短,便次頻,便量多,多因寒濕、濕熱或食滯所致;久瀉起病緩,病程長,常反復發作,或時作時止,多由脾胃虛弱、命門火衰或肝郁脾虛所為。2.辨寒熱虛實
糞質量清晰如水,腹痛喜溫,完谷不化,多屬寒證擴糞便黃褐,味臭較重,瀉下急迫,肛門灼熱,多屬熱證;凡病勢急驟,院腹脹滿,腹痛拒按,瀉后痛減,小便不利者,多屬實證;凡病程較長,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多屬虛證。
12中醫內科學泄瀉3.辨瀉下之物大便清晰,或如水樣,氣味腥穢者,多屬寒濕之證;大便稀塘,其色黃褐,氣味臭穢,多為濕熱之證;大便塘垢,臭如敗卵,完谷不化,多為傷食之證。4.辨久瀉的特點久瀉遷延不愈,倦怠乏力,稍有飲食不當,或勞倦過度即復發,多以脾虛為主;泄瀉反復不愈,每因情志不遂而復發,多為肝郁脾虛;五更泄瀉,完谷不化,腰疲_肢冷,多為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辨證論治—辨證要點13中醫內科學泄瀉
泄瀉的基本病機為脾虛濕盛,故其治療的基本原則為健脾化濕。急性泄瀉多以濕盛為主,重在化濕,佐以分利,再根據寒濕和濕熱的不同,分別采用溫化寒濕與清化濕熱之法。夾有表邪者,佐以疏解;夾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傷食者,佐以消導。久瀉以脾虛為主,當以健運脾氣為要。因肝氣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腎陽虛衰者,宜溫腎健脾。中氣下陷者,宜升提。久泄不止者,宜固澀。暴瀉不可驟用補澀,以免關門留寇;久瀉不可分利太過,以防劫其陰液。
《醫宗必讀》提出治泄九法:即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值得在臨床治療中借鑒。
辨證論治—治療原則14中醫內科學泄瀉辨證論治—分證論治暴瀉久瀉15中醫內科學泄瀉暴瀉16中醫內科學泄瀉1.寒濕泄瀉證候:泄瀉清稀,甚則如水樣,納呆院悶,腹痛腸鳴,兼惡寒,發熱,頭痛,肢體痰痛,舌苔白或白膩,脈濡緩。
辨證論治—分證論治17中醫內科學泄瀉辨證論治—分證論治
治法:芳香化濕,疏表散寒。方藥:蕾香正氣散加減。方解:方中霍香辛溫散寒,芳香化濁;蒼術、茯苓等健脾化濕;半夏、陳皮理氣祛濕,和中止嘔;厚樸、大腹皮理氣除滿;紫蘇、白芷、桔梗解表散寒,疏利氣機;甘草、大棗調理脾胃。若表寒重者,可加荊芥、防風疏風散寒;若外感寒濕,飲食生冷,腹痛,瀉下清稀,可加服純陽正氣丸溫中散寒,理氣化濕;若濕邪偏重,腹滿腸鳴,小便不利,可改用胃等湯健脾行氣祛濕。18中醫內科學泄瀉
治法:清熱利濕。方藥:葛根黃連湯加減。方解:方中葛根解肌清熱,煨用且能升清止瀉;黃芩、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甘草甘緩和中。若兼發熱、頭痛、脈浮等風熱表證,加用銀花、連翹疏風清熱;若夾食滯者,加神曲、山碴、麥芽消食導滯;若濕邪偏重者,加蕾香、厚樸、獲荃、豬等、澤瀉健脾祛濕;若腹痛較甚可加木香行氣止痛;若在夏暑之間,癥見發熱頭重,煩渴自汗,小便短赤,脈濡數,可用新加香蕾飲合六一散表里同治,解暑清熱,祛濕止瀉。辨證論治—分證論治20中醫內科學泄瀉3.食滯胃腸證候:腹痛腸鳴,瀉下糞便臭如敗卵,瀉后痛減,院腹脹滿,暖腐酸,厭食,舌苔垢濁或厚膩,脈滑。辨證論治—分證論治21中醫內科學泄瀉治法:消食導滯。方藥:保和丸加減。方解:方中神曲、山碴、萊菔子消食和胃;半夏、陳皮和胃降逆;茯苓健脾祛濕;連翹解郁清熱。可加谷芽、麥芽增強消食功效;若食滯較重,院腹脹滿,可因勢利導,根據“通因通用”的原則,用積實導滯丸推蕩積滯,使邪去則正自安;食積化熱可加黃連清熱燥濕止瀉;兼脾虛可加白術、扁豆健脾祛濕。辨證論治—分證論治22中醫內科學泄瀉久瀉23中醫內科學泄瀉1.脾胃虛弱。證候:大便時塘時瀉,遷延反復,食少,食后骯腹脹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明顯增加,面色萎黃無華,神疲倦怠,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辨證論治—分證論治24中醫內科學泄瀉治法:健脾益氣,化濕止瀉。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方解:方中人參、白術、獲等、甘草健脾益氣;砂仁、桔梗、扁豆、山藥、蓮子肉、惹截仁理氣健脾化濕。若脾陽虛衰,陰寒內盛,可用理中丸以溫中散寒;若久瀉不止,中氣下陷,或兼有脫肛者,可用補中益氣湯以健脾化濕,升陽舉陷。辨證論治—分證論治25中醫內科學泄瀉2.腎陽虛衰證候:久瀉日久,泄瀉多在黎明前后,臍下疼痛,腸鳴即瀉,完谷不化,瀉后則安,腹部喜暖,常伴形寒肢冷,腰膝疫軟,舌淡苔白,脈沉細。辨證論治—分證論治26中醫內科學泄瀉治法:溫腎健脾,固澀止瀉。方藥:四神丸加減。方解:方中補骨脂溫補腎陽;肉豆蔻、吳茱萸溫中散寒;五味子收斂止瀉。方中可加制附子、炮姜以加強溫腎暖脾之力。若年老體衰歲久瀉不止,脫肛,為中氣下陷,可加黃芪、黨參、白術、升麻益氣升陽;若久瀉不止,滑脫不禁,或虛坐努責者,可改用真人養臟湯澀腸止瀉。辨證論治—分證論治27中醫內科學泄瀉3.肝氣乘脾證候:平素多見胸脅脹悶,暖氣食少,每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之時,發生腹痛即瀉,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作,瀉后痛緩,舌淡紅,脈弦。
辨證論治—分證論治28中醫內科學泄瀉治法:抑肝扶脾。方藥:痛瀉要方加減。方解:方中白芍養血柔肝,白術健脾補虛,陳皮理氣醒脾,防風升清止瀉。四藥合用,補脾土,瀉肝木,調氣機,止痛瀉。若胸脅院腹脹滿疼痛,暖氣者,可加柴胡、木香、郁金、香附疏肝理氣止痛;若兼神疲乏力,納呆,脾虛甚者,加黨參、獲荃、扁豆、雞內金等益氣健脾開胃;久瀉反復發作可加烏梅、焦山碴、山藥、甘草酸甘斂肝,收澀止瀉。辨證論治—分證論治29中醫內科學泄瀉平時應起居有常,注意調暢情志,保持樂觀心志,慎防風寒濕邪侵襲。飲食有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伊萊克斯電器股權激勵方案的實施過程與效果分析》12000字】
- 2025年虛擬現實工程師認證模擬試卷:VR場景開發中的技術挑戰
- 2025年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考試題庫:消防信息化系統應用綜合知識試題
- 2025年注冊測繪師大地測量考試模擬試題集(含答案與評分)大地測量專題
- 成本管理會計案例分析
- 計算機二級Delphi功能模塊分析題目及答案
- 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java公司基礎面試題及答案
- 螞蟻金融java面試題及答案
- 各大廠java面試題及答案
- 品質承包合同協議書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中考數學一模試卷
- 2025年電子工程師工作能力考試試題及答案
- 營業執照共用協議書范本
- 2025年北京朝陽區高三二模高考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2024年陜西省略陽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醫療衛生崗筆試題帶答案
- 2025屆江蘇省南通市高三數學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
- 2024年江西各地供電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掌握紡織機械核心操作技能試題及答案
- 2025屆山東省濰坊市高考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法律爭議預測模型-全面剖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