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試卷】遼寧省大連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1頁
【高中地理試卷】遼寧省大連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2頁
【高中地理試卷】遼寧省大連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3頁
【高中地理試卷】遼寧省大連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4頁
【高中地理試卷】遼寧省大連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頁/共16頁大連市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二地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北京時間2022年11月20日22時30分,第22屆世界杯在卡塔爾首都多哈(25°N,51°E)開幕,賽事周期28天。正在大連的小明觀看了開幕式直播,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開幕式期間,小明可能看到的現場景觀是()A.朝霞滿天 B.烈日當空 C.華燈初上 D.子夜星辰2.世界杯期間,大連日出時間()A.逐漸變晚 B.逐漸變早 C.先晚后早 D.基本不變【答案】1.C2.A【解析】【1題詳解】北京時間是120°E經線的地方時,當北京時間(120°E經線的地方時)為2022年11月20日22時30分時,卡塔爾首都多哈(25°N,51°E)的地方時是17時54分,因此時是冬半年,晝較短,日落較早,故此時可能看到的現場景觀是華燈初上,C正確;朝霞滿天是早上,烈日當空是正午前后,子夜星辰在子夜(24時或0時)前后,A、B、D錯誤。故選C。【2題詳解】世界杯期間,是從2022年11月20日至2022年12月18日,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且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大連(中國遼寧)位于北半球,晝短夜長,且晝漸短夜漸長,故日出時間逐漸變晚,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太陽直射點往哪個方向移動,哪個半球的晝漸長夜漸短。撒丁島位于意大利西南部,是地中海第二大島嶼,是著名的旅游勝地。該島常常受野火的威脅,2021年島內極具價值的千年橄欖樹在火災中毀于一旦。下左圖是撒丁島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示意圖,下右圖為撒丁島內火災前的千年橄欖樹。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撒丁島的地理特征,說法正確的是()A.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生長邊界,多火山地震災害B.島內的地帶性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物群落較豐富C.島內河流有永久性積雪和冰川融水補給,夏季徑流量較大D.該島適宜橄欖、葡萄等農作物的種植,6~8月是旅游旺季4.僅考慮自然條件,撒丁島最容易受火災威脅的季節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3.D4.B【解析】【3題詳解】撒丁島位于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消亡邊界,A錯誤;島內地帶性植被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B錯誤;該島緯度低,海拔高度不足以形成永久性積雪和冰川,該島是地中海氣候,河流冬季徑流量較大,C錯誤;該島夏季炎熱干燥,適宜橄欖、葡萄等亞熱帶作物生長,夏季人們都喜歡去那里享受陽光,海灘,D正確。故選D。【4題詳解】撒丁島位于地中海內部,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及西風帶交替控制影響,該地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炎熱干燥,最容易受野火的威脅,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夏季是歐洲地中海的旅游旺季:1、地中海冬季氣溫低,冬季溫和多雨,空氣濕冷會令人感覺不舒服,因此人們喜歡夏季去地中海旅游;2、地中海夏季炎熱干燥,人們都喜歡去那里享受陽光,海灘;3、地中海夏季晴天較多,歐洲人大多喜歡夏季的晴天,因此會選擇夏季去地中海旅游。在美國、加拿大邊境的五大湖附近,有一個雪帶從湖邊開始一直朝下風向延伸達80千米,降雪量比同緯度其他地區要大很多。2016年12月2日,暴風雪襲擊美國紐約州的艾斯威爾,僅一場暴風雪,積雪深度就達66厘米。下圖為五大湖雪帶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形成五大湖雪帶的風向可能是()①東南風②東北風③西南風④西北風⑤南風⑥北風⑦西風⑧東風A.①⑤⑧ B.②⑥⑧ C.③⑤⑦ D.④⑥⑦6.下列最可能出現類似五大湖雪帶的地區是()A.遼東半島東南部 B.山東半島北部 C.臺灣島西北部 D.海南島北部【答案】5.D6.B【解析】【5題詳解】依據材料信息“雪帶從湖邊開始一直朝下風向延伸”結合圖中雪帶位置可知,雪帶基本位于五大湖區的南部、東南部、東部湖岸,說明形成雪帶的風向以偏北風、西北風,偏西風為主,④⑥⑦正確;由于西北部、西南部、東北部、北部、西部基本沒有雪帶,說明東南風、東北風、西南風、南風、東風風力較弱,①②③⑤⑧錯誤。綜合上述分析,④⑥⑦正確,D正確,A、B、C錯誤,故選D。【6題詳解】降雪主要發生在氣溫較低的冬季,中國冬季以冬季風西北風為主。遼東半島東南部位于冬季風背風坡,形成降雪的可能性很小,A錯誤;山東半島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西北風經過渤海后,攜帶大量水汽,在山東半島北部遇到地形阻擋抬升后形成降雪,B正確;臺灣島西北部和海南島北部位于冬季風經過海域后的迎風坡,但緯度較低,氣溫較高,形成降雪的可能性較小,C、D錯誤。故選B。【點睛】濕潤氣流的迎風坡,地形抬升,水汽凝結,降水豐富。下圖為2022年某日大洋洲局部海平面氣壓分布圖示意圖(單位:hPa),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此日,關于達爾文的天氣最可能正確的()A.云層加厚,有連續性降水 B.出現陰雨、大風、降溫等天氣C.風向為西北風,溫和濕潤 D.受下沉氣流的影響,炎熱干燥8.圖示季節,達爾文()A.盛行東南風,高溫多雨 B.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炎熱干燥C.盛行西北風,高溫多雨 D.受信風和沿岸寒流影響,干燥少雨【答案】7.B8.C【解析】【7題詳解】由圖可知,達爾文位于低壓中心(氣旋)的左側(西側)鋒面處,根據所學鋒面氣旋知識可知,左側(西側)鋒面為冷鋒,冷鋒影響下出現陰雨、大風、降溫天氣,B正確;云層加厚,連續性降水是暖鋒過境時出現的天氣現象,A錯誤;南半球鋒面氣旋呈順時針方向運動,達爾文位于鋒面氣旋的左側(西側)鋒面處,風向應以偏南風為主,C錯誤;冷鋒鋒面附近,暖濕氣流上升,D錯誤。故選B。【8題詳解】由圖可知,圖示季節高壓中心(副熱帶高壓)主要位于30°S~40°S之間,說明全球氣壓帶、風帶整體南移,為12月、1月、2月左右,是南半球夏季。此時達爾文市受北半球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后向左偏轉而成的西北季風影響,西北風經過海洋,攜帶大量水汽,為達爾文帶來豐富的降水;故圖示季節,達爾文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睛】鋒面氣旋的左側(西側)為冷鋒,右側(東側)為暖鋒;降水發生于冷氣團一側。泰加林(即寒溫帶針葉林),適宜在冷濕環境中生長,一般向南分布至55°N附近,但在我國可以分布至48°N的大興安嶺西側。下圖是我國大興安嶺泰加林分布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圖中甲乙兩地有無泰加林分布,體現了()A.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C.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D.地方性分異規律10.48°N大興安嶺西側有泰加林分布的主要原因()A.夏季風的背風坡 B.冬季風的迎風坡 C.有多條河流分布 D.海拔高,氣候濕冷【答案】9.A10.D【解析】【9題詳解】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形成基礎是熱量的差異,影響因素是緯度因素,分異規律是東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A符合題意。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形成基礎是水分的差異,影響因素是海陸位置,分異規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B錯誤。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形成基礎是水分和熱量狀況,影響因素是海拔高低,分異規律是垂直方向更替,C錯誤;地方性分異規律是較小尺度的分異規律,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氣候、地面組成物質等差異的影響下發生的分異現象,D不符合題意。故選A。【10題詳解】我國境內泰加林分布緯度較低,主要原因是50°N附近是我國的大興安嶺地區,地勢高,氣溫偏低,D正確;夏季風的背風坡、有多條河流分布對泰加林分布影響小,AC錯誤;大興安嶺西側是冬季風的迎風坡,受冬季高緯度南下的冷空氣影響氣溫更低,B選項是影響因素,但不是主因,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我國大興安嶺為山地,海拔較高,因此氣溫較同緯度平原地區低;且大興安嶺西坡是冬季西北風的迎風坡,冬季高緯度南下的冷空氣的影響導致氣溫更低,因此泰加林在我國大興安嶺西坡南延到了48°N。岫巖玉是我國四大名玉之一,主產于遼寧省岫巖縣的細玉溝,因地質時期大理巖等巖石與巖漿熱接觸而形成。岫巖玉又分為原生玉石(俗稱老玉)和次生玉石(俗稱河磨玉),其中河磨玉價值最高。河磨玉是老玉經外力侵蝕打磨而成,表面打磨越光滑品質則越好。下圖是細玉溝岫巖玉礦主要分布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推測羅家堡子附近的河磨玉形成的主要過程()A.變質作用——地殼抬升——風化、侵蝕——流水搬運、侵蝕和堆積B堆積、固結成巖——地殼抬升——風化、侵蝕——流水搬運、侵蝕和堆積C.地殼抬升——風化、侵蝕——流水搬運、侵蝕和堆積——變質作用D.巖漿冷凝——地殼抬升——風化、侵蝕——流水搬運、侵蝕和堆積12.下列村落附近出產的河磨玉,品質最好的可能是()A.吳家堡子 B.羅家堡子 C.瓦房店 D.王家堡子【答案】11.A12.D【解析】【11題詳解】由材料“因地質時期大理巖等巖石與巖漿熱接觸而形成”可知,岫巖玉是變質巖,故其應先發生變質作用。變質作用多形成于地下深處,目前岫巖玉位于地表,故其經歷了地殼抬升過程,地殼抬升后出露地表,經過外力的風化、侵蝕、流水搬運并侵蝕打磨成次生玉石(河磨玉),隨著河流流速減慢,在地勢較為低洼的羅家堡子處沉積。故其形成過程是,變質作用——地殼抬升——風化、侵蝕——流水搬運、侵蝕和堆積,A正確,B、C、D錯誤,故選A。【12題詳解】由材料“河磨玉是老玉經外力侵蝕打磨而成,表面打磨越光滑品質則越好”可推知,河流搬運路程越長,老玉經歷侵蝕打磨的時間越長,表面可能越光滑,圖中王家堡子附近的河流離老玉的產地細玉溝最遠,河流侵蝕、搬運路程最長,河磨玉品質可能最好,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風力、流水、海浪侵蝕、搬運過程中,對物質不斷打磨,使沉積物磨圓度較高。海水溫度距平值等于某地某時段海水溫度減去其多年統計的平均溫度值。下圖是某年份太平洋局部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年距平等值線分布示意圖(單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秘魯沿岸海域漁業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A.大陸架寬廣,光照條件好 B.寒暖流交匯,海水擾動C.上升流強勁,營養鹽豐富 D.有大河注入,餌料豐富14.圖示年份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A.秘魯沿岸降水增多,魚獲大增 B.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干燥少雨C.圖中甲島降水增多,易引發洪澇 D.秘魯寒流勢力增強,易引發旱災【答案】13.C14.B【解析】【13題詳解】由所學世界大洋表層洋流分布知識可知,秘魯沿岸有秘魯寒流,秘魯寒流是上升流,深層海水上升補償的同時,將深層營養物質帶至表層,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為魚類提供餌料,形成漁場,C正確;大陸架寬廣、光照條件好不是秘魯沿岸海域漁業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A錯誤;秘魯沿岸沒有寒暖流交匯,B錯誤;秘魯沿岸為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旱,降水少,河流少,D錯誤。故選C。【14題詳解】由圖可知,圖示年份秘魯沿岸海水溫度年距平為正,表明其海水溫度偏高,秘魯沿岸海水溫度偏高說明東南信風減弱,秘魯寒流減弱,上升補償流減弱,水溫偏高,近地面上升氣流加強,降水增多,但魚類數量減少,A、D錯誤;東南信風減弱,南赤道暖流減弱,赤道太平洋中西部海域,即甲島(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和澳大利亞東部海域水溫較常年低,上升氣流減弱,降水減少,干燥少雨,B正確,C錯誤。故選B。【點睛】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部的溫度差異減小,引起氣候異常。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東部,即南美洲西海岸海域海面水溫上升,降水增多。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即新幾內亞島、澳大利亞東部附近海域海面水溫降低,降水量比正常的年份明顯偏少,易出現旱災和森林火災。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建有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小海坨山半山腰常出現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時間較長,對滑雪賽事有一定影響。研究表明,山地背風坡下沉氣流與爬坡濕氣流的相互作用是促進半山腰云形成的關鍵因素。下圖是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A.東南方 B.東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16.關于圖中山脊線走向和所繪山脊線最大高差的組合正確的是()①東北—西南②西北—東南③900米④240米⑤2441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⑤【答案】15.A16.B【解析】【15題詳解】根據題意,冬季半山腰常出現一定厚度的低云是因為山地背風坡下沉氣流與爬坡濕潤氣流的相互作用,從圖上來看,冬季小海坨山主要受到西北季風影響,而東南側靠近渤海,有較多的水汽,所以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東南側為西北季風的背風坡,下沉氣流容易與爬坡的暖濕氣流相互作用,形成半山腰云,A正確,BCD錯誤。故選A。【16題詳解】根據圖中指向標所示,可知圖中山脊線走向(即虛線的延伸方向)為東北—西南走向,排除CD;山脊線穿越了主峰,其高度最高為2241米,而圖中所繪山脊線并未穿越2000米等高線,即山脊線高度大于2000米,故此可得最大高差小于241米,故240米符合題意,B正確,排除A。故選B。【點睛】北京延慶冬季盛行西北季風,山地背風坡位于東南坡,冬季影響北京延慶的暖濕氣流來自東南方向。據材料信息“研究表明,山地背風坡下沉氣流與爬坡濕潤氣流的相互作用是促進半山腰云形成的關鍵因素”可知,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東南方。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太行山是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線,山脈東側發育了眾多河流,受河流影響在山麓地帶發育了眾多沖積扇,其中石家莊就主要位于子牙河(上游又稱滹沱河)的沖積扇上。某學校地理學習小組以石家莊為研學地點,完成了三項調查任務。任務一,太行山東麓沖積扇地貌調查。任務二,太行山東側河流的水文特征。任務三,太行山東側的城市分布。下圖是太行山局部區域示意圖。(1)說明石家莊所在沖積扇的形成過程和土壤顆粒大小的分布特點。(2)通過調研發現子牙河流量多在春季出現最小值,請分析子牙河春季流量小的主要自然原因。(3)運用自然環境整體性的原理,簡述太行山對石家莊的影響。【答案】(1)形成過程:子牙河等河流的發源地易水土流失,河流攜帶了大量泥沙和礫石;太行山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侵蝕搬運能力強;河流流經出山口,地勢趨緩,河道變寬,水流速度減慢,搬運能力減弱,礫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積,形成扇形堆積地貌。

土壤顆粒大小:自西向東遞減(或從扇頂到扇緣遞減)。(2)春季鋒面雨帶尚未到達,河流的大氣降水補給少;春季氣溫回升快,河流水分蒸發多;地下水水位低,河水下滲嚴重。(3)有利影響:太行山阻擋了冬季風,使得山脈東側的石家莊冬季氣溫較高;山脈東側為夏季風迎風坡,降水多,河流發育,為石家莊提供水源;山區水土流失,大量泥沙在東側山麓地帶堆積,形成沖積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山麓沖積扇地勢較高,不易發生洪澇和鹽堿化。

不利影響:東側地勢落差大,夏季降水集中,易發生地質災害;春季山脈東側多焚風,易發生旱災。【解析】【分析】本大題以太行山局部山域示意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河流堆積地貌、河流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從材料和圖文中獲取地理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沖積扇是河流沉積地貌,可從物質條件、動力條件、沉積過程等角度進行分析。石家莊市所在的沖積扇位于子牙河流出太行山山脈后的出山口。子牙河發源于太行山及黃土高原地區,源頭附近區域土質疏松且植被覆蓋率較低,易發生水土流失,河流攜帶大量泥沙和礫石;子牙河流經太行山區時,因太行山區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侵蝕搬運能力強;河流流經出山口,地勢變得低平,坡度降低,河道變寬,水流速度減慢,搬運能力減弱,其攜帶的泥沙和礫石在山前堆積,形成以出山口為頂點的扇形堆積體,稱為沖積扇。沉積物顆粒大小與河流的搬運能力有關,自西向東(或從扇頂到扇緣),河流流速越來越慢,搬運能力越來越弱,土壤顆粒越來越小。【小問2詳解】子牙河春季流量小的主要原因可從其水量收入與支出的角度進行分析。子牙河的水量收入,即河流補給形式,主要為大氣降水補給,春季,鋒面雨帶尚未到達,大氣降水少。子牙河的水量支出主要有自然原因的蒸發和下滲,春季氣溫回升,水分蒸發多;春季地下水水位低,導致子牙河河水下滲嚴重;水量收入少,支出多,故導致子牙河春季流量小。【小問3詳解】太行山對石家莊的影響可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圖中顯示太行山東側河流較多、城市較多,太行山西側河流較少、城市較少,故其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可進一步結合河流數量及城市的分布特點進行分析。太行山及石家莊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太行山阻擋了冬季風,使得山脈東側的石家莊冬季氣溫較高;山脈東側為夏季風迎風坡,降水多,河流發育,為石家莊提供水源。由上一小題分析可知,石家莊等城市所在區域多為河流沖積扇,太行山山區易發生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在東側山麓地帶堆積,形成沖積扇;沖積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且地勢較高,不易發生洪澇和鹽堿化。同時,太行山對石家莊也有不利影響。由于東側地勢落差大,且夏季降水集中,水土流失嚴重,易引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同時,冬春季節該地區盛行冬季風西北風,東側為西北風背風坡;春季,西北風在東側背風坡下沉增溫,容易形成焚風效應,使石家莊等地區易發生旱災。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2年夏季,人們用“水深”、“火熱”來比喻我國的天氣,可謂恰當之極。夏季的高溫波及南方多數省份,重慶等許多城市的氣溫持續多天40℃以上,在鄱陽湖幾近干涸的同時北方地區卻是暴雨頻繁,洪水災害嚴重。專家認為,造成了“水深火熱”天氣的原因多種,其中青藏高原積雪和冰川減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材料二: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但5000萬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汪洋,它的隆起改變了亞洲、非洲乃至世界的氣候環境。下圖是中國地形示意圖。(1)專家認為,青藏高原積雪和冰川減少是造成今年夏季北方大水、南方酷熱的自然原因之一。試從積雪冰川的多少與地溫、氣溫、季風環流的聯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2)如果你是一名地質工作者,你應該尋找什么證據來證明青藏高原是由古海洋隆升為高原的?(3)有學者說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國西北地區變得干旱,請說明原因。【答案】(1)青藏高原積雪和冰川減少,地面的反射率會降低,地面增溫,導致氣溫升高,增強了夏季海陸溫差,導致東南季風偏強,雨帶推進偏快,導致北方的降水偏多,南方出現大范圍的高溫天氣。(2)尋找青藏高原的沉積巖和沉積巖中的海洋生物化石。(3)地形抬升,使西北地區距海遠;地形阻擋海洋水汽的深入,降水減少,氣候變得更加干旱。【解析】【分析】本大題以我國夏季南北方的天氣特點和青藏高原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青藏高原積雪冰川對我國東部地區氣候的影響、青藏高原地質演變、青藏高原的隆起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從材料和圖文中獲取地理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積雪冰川可反射太陽輻射影響地溫、氣溫,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東亞季風影響,故本小問可從積雪減少后,反射率的變化對地溫、氣溫的影響,再進一步分析氣溫、地溫的變化對海陸溫差的影響。積雪冰川減少后,地面反射率降低,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增多,地面增溫,導致氣溫升高;地溫、氣溫升高后,加大了夏季亞歐大陸與太平洋的海陸溫差,導致東南季風偏強,鋒面雨帶推進偏快,導致北方降水偏多,南方受副熱帶高壓的長時間影響,出現大范圍的高溫天氣。【小問2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地層是具有時間順序層狀巖石,地層中可能含有化石,通過研究地層和它們所包含的化石,可以發現不同時期的主要生命形式的特點及其變化,了解地球的生命歷史和古地理環境。故要證明青藏高原是由古海洋隆升為高原的,最直接的證據是青藏高原中的地層(沉積巖)和沉積巖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小問3詳解】氣候干旱說明降水少,由所學水循環和降水知識可知,地區降水的影響因素有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和地形等。青藏高原隆起后,地形抬升,加大了西北地區與海洋的距離;地形抬升后,地形阻擋了海洋水汽的深入,使降水減少,氣候變得更加干旱。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馬欄河是大連市區最長的河流,全長約24公里,落差較小,全年大部分時間干枯少流,在汛期時容易出現陡漲陡落的現象。馬欄河中上游分布有王家店和大西山兩座混凝土溢流壩(水位超過一定高度可自行流出),中下游河床已經被硬化處理。在中游河段,為了便于泄洪和減少泥沙淤積,采用了復式河道;在高爾基路橋至入海口段建有攔河低壩。攔河低壩的高度介于海水漲潮和落潮水位之間,有利于攔截回潮海水。圖1是馬欄河流域局部示意圖,圖2為復式河道示意圖,圖3為馬欄河攔河低壩景觀圖。(1)據材料,指出馬欄河的水位變化特點并解釋中游河段采用復式河道的原因。(2)說出攔河低壩產生的有利和不利影響并針對不利影響提出解決措施。(3)某次降雨后王家店水庫出現了溢流,某校學習小組的同學從水務部門獲取了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