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1內容一、漢語國際教育論文選題分類標準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統計與分析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要求四、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反思內容一、漢語國際教育論文選題分類標準2(一)前人分類情況李曉琪等(2002):語言本體、文化、習得、教學、習得教學綜合、其他等六類。劉弘、楊喆(2013):語言本體研究、文化研究、習得研究、教學法研究、教師研究、計算機輔助教學研究、測試研究、機構與課程研究、教材研究、對比研究等十類。周國娟(2014):漢語本體、中外語言對比、教學、文化、漢語習得、教材、測試等七類。亓海峰(2015):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漢語習得、漢語本體特征、漢語教師素質、文化與交際等五類。一、漢語國際教育論文選題分類標準(一)前人分類情況一、漢語國際教育論文選題分類標準3國際漢語師資培養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或者說,圍繞國際漢語師資培養需要考慮哪些問題?這還是要從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教師素質:1、專業素質、職業道德、開拓意識2、第二教學技能3、中華文化素養與傳播能力4、跨文化交際能力5、漢語國際推廣項目的管理、組織與協調能力———漢語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方案,2009年5月。國際漢語師資培養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或者說,圍繞國際漢語師資4《國際漢語教師標準》模塊一:語言基本知識與技能標準一漢語知識與技能標準二外語知識與技能模塊二:文化與交際標準三中國文化標準四中外文化比較與跨文化交際模塊三: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標準五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模塊四:教學方法標準六漢語教學方法標準七測試與評估標準八漢語教學課程、大綱、教材與輔助材料標準九現代教育技術及運用模塊五:教師綜合素質標準十教師綜合素質《國際漢語教師標準》5(二)本文分類根據《國際漢語教師標準》的五種類別,結合2009-2014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情況,對其進行了細分類。分類如下:A、語言知識漢語本體、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具體包括語法、詞匯、語音、漢字、修辭、語用、語篇、其它等)B、文化與交際中華文化、文化對比、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文化傳播(二)本文分類6C、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漢語偏誤習得研究、學習者因素、學習策略D、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材及教學文本(包括不同類型教材、教材編寫特征、不同教學文本的運用)、教學手段、教學項目及課程、要素教學、課堂教學與管理、考試E、教師綜合素質教師教學環境(包括漢語國際推廣、漢語教育水平、教學大綱、文化傳播、語言政策等)、教師培訓、教師評估、教師成長、教師素質C、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7這一分類也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情境的六個因素包括進來。周紅(2006)認為對外漢語教學“立體化”情境從教學環境、漢語研究、教學內容、學習機制、教師以及學生六大變量。這一分類也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情境的六個因素包括進來。8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統計與分析統計范圍:中國優秀碩博士學位論文中學位類別為“漢語國際教育”2009-2014年共計5904篇。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統計與分析統計范圍:9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0(一)選題領域統計分析(一)選題領域統計分析112009-2014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語言知識71612.1%2文化與交際921.6%3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129221.9%4教學方法331956.2%5教師綜合素質4858.2%小計5904100%2009-2014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統計序號12第一類:語言知識“語言知識”選題領域的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漢語本體39555.2%2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32144.8%小計715100%第一類:語言知識“語言知識”選題領域的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13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4論文標題(1)基于第二語言教材的漢語研究康婧,《商務館學漢語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借代義對比與研究,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潘薇薇,《漢語教程》文化詞匯研究,廣西民族大學,2014年。(2)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林樺,漢英基本色彩詞的文化內涵差異及其對外漢語教學對策,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李暢,漢英顏色詞文化內涵差異及教學探討,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3)漢語本體楊萬寧,漢英禁忌語對比研究,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楊蕾,試論漢英習語的文化差異及其翻譯問題 ,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論文標題(1)基于第二語言教材的漢語研究15第二類:文化與交際“文化與交際”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中華文化3234.4%2文化對比3032.3%3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2324.7%4文化傳播88.7%小計93100.0%第二類:文化與交際“文化與交際”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16論文標題(1)中華文化毛珊,論《紅樓夢》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以薛寶釵和賈元春為例,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葉劍華,中華傳統文化核心范疇“孝”的語義分析及文化闡釋,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2)文化對比竇海巍,中西國家婚禮文化差異的比較,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李楠楠,中西方禁忌文化差異及其造成的跨文化交際失誤,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3)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張樂,中泰佛教文化比較與教學,廣西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黃海金,文化點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相關性研究——以韓國本土漢語教材為例,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4)文化傳播劉家瑛,中國春節的符號分析及其跨文化傳播研究,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陳燁輝,孔子學院節日民俗文化傳播研究,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論文標題(1)中華文化17第三類: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偏誤習得研究103780.3%2學習者因素14110.9%3學習策略1148.8%小計1292100.0%第三類: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選題18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9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20論文標題(1)偏誤習得研究項晨辰,初級階段留學生漢字偏誤分析及漢字教學策略,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胡園園,韓國學生漢語學習中的語音偏誤分析及相關對外漢語教學策略,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2)學習者因素甘泉,韓國留學生本科生漢語學習動機變化動態研究——以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韓國留學生本科生為例,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楊樂,泰國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3)學習策略陳琦,漢語初級學習者學習策略的調查研究——以日本漢語學習者為例,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馬優,二語習得情感因素及其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天津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論文標題(1)偏誤習得研究21第四類:教學方法“教學方法”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教學理念2778.3%2教材及教學文本76323.0%3教學手段732.2%4教學項目及課程69220.9%5要素教學120036.2%6課堂設計與管理2587.8%7考試551.7%小計3318100%第四類:教學方法“教學方法”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22論文標題(1)教學理念李木子,任務型教學法研究——以對外漢語高級口語教學為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馬智,對外漢語課堂游戲教學法研究綜述,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2)教材及教學文本鄭允皙,中韓兩國漢語教材《博雅漢語》與《新攻略漢語》對比研究,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駱真,對外漢語初級綜合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導入方式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戴懿菡,淺析流行歌曲對對外漢語教學的輔助作用,云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張典,對外漢語教學中利用影視作品傳播中華文化初探,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論文標題(1)教學理念23(3)教學手段蔣育忻,對外漢語網絡教學應用研究——以韓國忠南大學孔子學院漢語視頻課為例,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范學剛,現代教育技術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4)教學項目及課程趙婉君,淺談初級對外漢語綜合課課堂教學設計——以《吉利的數字》為例,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韓瑩,對外漢語初級階段綜合課教學設計——以《發展漢語—初級漢語(上)》《去哪兒玩兒呢》為例,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3)教學手段24(5)要素教學翟佳瑜,對外漢語文化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以泰國漢語教學為例,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汪美姣,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教學研究——以北大版《漢語口語》為例,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6)課堂教學與管理邵莉娟,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情景設計案例分析,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江秀艷,《我來了兩個多月了》教學設計,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7)考試李晶,新HSK四級模擬試卷“看圖造句”題型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張云帆,HSK和TOEFL的比較,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5)要素教學25“教材”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教材類別23636.4%2教材語言要素17126.4%3教材形式與內容558.5%4教材評價18628.7%小計648100.0%“教材”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教材類別23626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27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28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29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30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31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3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33第五類:教師綜合素質“教師綜合素質”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教師教學環境30362.5%2教師培訓479.7%3教師評估163.3%4教師成長326.6%5教師素質8717.9%小計485100%第五類:教師綜合素質“教師綜合素質”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34論文標題(1)教師教學環境林雪,孔子學院的海外鏡像——基于國外媒體報道而對孔子學院運作情況進行的考察,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高亮,孔子學院在漢語國際推廣中的積極作用——以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孔子學院為例,遼寧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2)教師培訓謝一平,國際漢語教師培訓研究——以“國際漢語教師培訓大綱北京大學培訓班”為例,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論文標題(1)教師教學環境35(3)教師評估戴英慧,泰國華裔漢語教師的作用與局限研究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黃紅葉,新形勢對國際漢語教師的新要求,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4)教師成長趙婷婷,調查對外漢語教學中英語專業教師的轉型情況,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沙鑫,專業背景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習策略的影響,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5)教師素質韓東,全球“漢語熱”背景下的對外漢語教師素質研究,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單亞蘭,對外漢語教師的素質探究——從學生的角度看對外漢語教師的素質,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3)教師評估36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37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38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語言知識漢語本體3956.7%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3215.4%2文化與交際中華文化320.5%文化對比300.5%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230.4%文化傳播80.1%3第二語言習得
與學習策略偏誤習得研究103717.6%學習者因素1412.4%學習策略1141.9%4教學方法教學理念2774.7%教材及教學文本76312.9%教學手段731.2%教學項目及課程69211.7%要素教學120020.3%課堂設計與管理2584.4%考試550.9%5教師綜合素質教師教學環境3035.1%教師培訓470.8%教師評估160.3%教師成長320.5%教師素質871.5%小計5904100%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39北上廣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
項目上海北京廣州小計百分比1語言知識漢語本體11624413.8%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8413252.3%2文化與交際文化本體00000.0%文化對比10010.1%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11020.2%文化傳播01010.1%3第二語言習得
與學習策略偏誤習得研究103512317716.6%學習者因素27124434.0%學習策略41510565.3%4教學方法教學理念2499423.9%教材及教學文本108517823722.2%教學手段937191.8%教學項目及課程75181811110.4%要素教學98271614113.2%課堂教學與管理21124373.5%考試445131.2%5教師綜合素質教師教學環境191314464.3%教師培訓4103171.6%教師評估43290.8%教師成長640100.9%教師素質13178383.6%小計5772512381066100%北上廣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項目上海北40統計結論1、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或者說,漢語本體研究如何轉化為教學成果,亟待加強。語法、詞匯研究相對較多,漢字、語音、修辭、語篇等研究相對較少,今后需要進一步加強。2、“文化與交際”選題領域研究亟待加強。尤其是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和文化傳播研究。3、“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研究亟待加強,尤其是學習者因素和學習策略。偏誤習得研究中語法研究比例相對較高,而其它語言要素研究相對較少。針對不同課型的綜合類偏誤習得研究較少。4、“教學方法”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選擇最多的領域。按照項目課程、要素、課堂設計與管理(教學過程)、教學理念的次序進行細分類。前二者占比較大,成為選擇最多的兩個細分領域。5、“教材及教學文本”較受關注。其中教學文本是指教學過程中使用的非教材類的教學依據,包括中文歌曲、影視作品、網絡資料、詩歌、詞典、電視教學節目等。6、教學手段、考試也受到了一定的關注。7、綜合、口語、詞匯、語法、教學設計、教學策略等是“教師綜合素質”選題領域關注的六個關鍵詞。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考察研究較少,尤其是對教師教學環境及培訓模式需要進一步加強。8、偏誤習得研究、教材及教學文本、要素教學、教學項目及課程等四個方面比例排在前四位。統計結論41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寫作形式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專題研究490183.0%2教學實驗440.7%3教學設計4687.9%4調研報告4147.0%5案例分析771.3%小計5904100%(二)論文寫作形式統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寫作形式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42北上廣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寫作形式統計序號項目上海北京廣州小計百分比1專題研究44120418482979.3%2教學實驗645151.4%3教學設計44521706.7%4調研報告55302210710.2%5案例分析1186252.4%小計5572512381046100.0%北上廣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寫作形式統計序號項目上海北43統計結論1、專題研究形式比例最高;2、調研報告、教學設計、案例分析、教學實驗報告等四種寫作形式比例少,少于20%。統計結論1、專題研究形式比例最高;44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要求(一)國家發展戰略的人才需求
當前,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和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促使漢語日漸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政府、教育機構、企業和公眾的重視,學習漢語的需求日趨升溫?!皾h語國際推廣”成為我國的一項重要發展戰略,成為“國家和平崛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設置,正是為了適應“加快漢語國際化進程”的迫切需要,滿足不斷升溫的“國際漢語熱”對于漢語教師的巨大需求。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要求(一)國家發展戰略的人才需求45
根據國家《孔子學院發展規劃(2012—2020)》精神,到2015年,全球孔子學院數量將達到500所;到2020年,孔子學院將在近500個世界大型城市設點,總量將達1000所。與孔子學院快速增長勢頭不相適應的是漢語志愿者的人才缺口較大。按照教育部《留學中國計劃》2020年全國來華留學生規模將達到50萬的目標,未來10年對漢語國際教育人才的需求相當龐大。全球范圍內漢語教師的巨大需求以及漢語國際教育大趨勢保障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良好的就業前景。根據國家《孔子學院發展規劃(2012—2020)》精46經過10年發展,截至2014年9月底,全球123個國家和地區已建立了465所孔子學院和713個孔子課堂,為促進中外交流提供了新的多方位平臺。習近平主席在祝賀孔子學院建立十周年暨首個全球“孔子學院日”的賀信中曾對此予以高度評價:“孔子學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碧岣呖鬃訉W院辦學質量,深化辦學內涵,把對外漢語教學和文化交流有機結合起來,必須提高教師水平,確??鬃訉W院教師的質量。這對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10年發展,截至2014年9月底,全球123個國家和地區47(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的推進
加強漢語的國際傳播,加快漢語走向世界,是提高我國綜合實力、擴大我國國際影響的戰略舉措。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設置,正是為了適應“加快漢語國際化進程”的迫切需要,滿足不斷升溫的“國際漢語熱”對于海外漢語教師的巨大需求。(汪國勝《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相關問題的反思》,《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11年第4期。)(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的推進加強漢語的國際傳播,482006年
10月和
2007年
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召開了兩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證工作會”。2007年
1月,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
23次會議上通過設置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漢語國際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教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ofTeachingChinesetoSpeakersofOtherLanguages”,簡稱
MTCSOL。2007年
5月
31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下達《關于開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和推薦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人選的通知》,批準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24所研究生培養單位開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當年,招收了首屆非全日制學生。2006年10月和2007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492007年,第一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成立。
2007年
10月
28日,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GCT)舉行,這也是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招生考試的第一年?!罢猩鷮ο笠话銥閷W士學位獲得者。具體包括以下三種類型:1.大學本科應屆畢業生;2.具有學士學位或同等學力有志于從事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人員;3.海外具有同等資質的漢語教師或專業人員”。2009年6月9日,加上新增加的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39所第二批專業碩士培養單位,該專業學位的培養院校達到了63所;此后又分別在2010年(19所)、2012年(1所)、2014年(25所)分多個批次增加了多所院校,逐步擴大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規模。截至目前,我國共有107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院校。2007年,第一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成立50(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漢語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方案,2007年。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主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
——漢語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方案,2009年5月。(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培養具51強調性質: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增加“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國際化”。具體要求:(一)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二)熱愛漢語國際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和開拓意識。
(三)具備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科技手段進行教學。
(四)具有較高的中華文化素養和傳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六)具有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項目的管理、組織與協調能力。強調性質: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5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要求
學位論文選題應緊密結合漢語國際教育實踐,有應用價值。學位論文形式可以是專題研究、調研報告、教學實驗報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學設計等。要吸收國際漢語教學第一線(尤其是中小學)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教師參與論文指導。對學位論文的評閱與審核必須正確把握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規格和標準。
——漢語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方案,2009年5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要求53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是具有明確職業指向的專門培養國際漢語教師的專業學位,學位論文應充分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學位論文工作的目的就是通過與論文有關的調查、觀察、實驗、設計、分析等工作使攻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進一步掌握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增強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技能、中華文化傳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及時發現并解決在教育實踐過程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是國際漢語教師必備的素質。論文工作應特別強調提高學生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的敏感性、分析問題的科學性、處理問題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獲得教育反思能力。
——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基本要求和評價指標體系(試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是具有明確職業指向的專門培養國54
論文應建立在一定的相關學科理論基礎之上,應反映出作者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并能靈活運用;要充分收集與課題研究相關的中外文獻,作者應了解相關課題研究的國內外發展情況與研究動態。論文應包含豐富的材料,提供的素材要具體、翔實,數據要真實、可靠、有效;論文應對研究材料進行深入、細致的描述和分析,結論要言之有據。
論文應采用與選題適合的研究范式,研究設計具有合理性,研究方法具有科學性;論文應具有飽滿的工作量,鼓勵調查、實驗、觀察等深入實際的研究方法。
——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基本要求和評價指標體系(試行)論文應建立在一定的相關學科理論基礎之上,應反映55四、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反思(一)學位論文選題存在的局限從選題內容來看,以下六個方面較欠缺:1、中華文化素養與傳播、跨文化交際研究。2、漢語國際推廣項目研究。3、教師發展、教師培訓研究。4、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文化研究。5、針對不同教學項目的課程設計與課堂管理研究。6、學習者因素、學習策略等研究。四、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反思(一)學位論文選題存在的局限56從論文寫作形式來看,存在以下欠缺:1、案例分析、教學設計、教學實驗報告、調研報告等四種寫作形式占比太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人才培養的實踐性要求。2、專題研究寫作形式占比較多,與科學碩士的區別度不大。從論文寫作形式來看,存在以下欠缺:57(二)課程設置的局限核心課程(重在提升學生的漢語教學技能、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18學分學位公共課程(6學分):政治(2學分)、外語(4學分)學位核心課程(12學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4學分)、第二語言習得(2學分)、國外漢語課堂教學案例(2學分)、中華文化與傳播(2學分)、跨文化交際(2學分)拓展課程(8學分,分為三大模塊)漢語作為外語教學類(4學分):漢語語言要素教學、偏誤分析、漢外語言對比、課程設計、現代語言教育技術
、漢語教材與教學資源
中華文化傳播與跨文化交際類(2學分):中國思想史、國別與地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專題
、禮儀與國際關系
教育與教學管理類(2學分):外語教育心理學、國外中小學教育專題、教學設計與管理
、漢語國際推廣專題訓練課程(4學分)
教學調查與分析(1學分)、課堂觀察與實踐(1學分)、教學測試與評估(1學分)、中華文化才藝與展示(1學分)(二)課程設置的局限核心課程(重在提升學生的漢語教學技能、文58按學位論文選題五大領域進行分析:1、語言知識類課程較少漢語作為外語教學類(4學分):漢語語言要素教學、偏誤分析、漢外語言對比建議:應加強”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按學位論文選題五大領域進行分析:592、文化與交際類課程較多學位核心課程(12學分):中華文化與傳播(2學分)、跨文化交際(2學分)中華文化傳播與跨文化交際類(2學分):中國思想史、國別與地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專題
、禮儀與國際關系
訓練課:中華文化才藝與展示(1學分)建議:中華文化與傳播、跨文化交際存在一定的交叉。中華文化知識應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入學門檻。應加強“跨文化交際”研究。2、文化與交際類課程較多603、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課程適中學位核心課程(12學分):第二語言習得(2學分)漢語作為外語教學類(4學分):偏誤分析;教育與教學管理類(2學分):外語教育心理學;建議:”第二語言習得”與“偏誤分析”存在一定交叉。加強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實證研究訓練。3、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課程適中614、教學類課程較多,存在一定的交叉。核心課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4學分)、國外漢語課堂教學案例(2學分);漢語作為外語教學類(4學分):漢語語言要素教學、課程設計、現代語言教育技術
、漢語教材與教學資源;教育與教學管理類(2學分):外語教育心理學、國外中小學教育專題、教學設計與管理
、漢語國際推廣專題;訓練課(4學分):教學調查與分析(1學分)、課堂觀察與實踐(1學分)、教學測試與評估(1學分)、中華文化才藝與展示(1學分)。整合思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4學分)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入學門檻重復;且與漢語語言要素教學有一定交叉。建議: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分成漢語語言技能教學、漢語語言要素教學,共計4學分。4、教學類課程較多,存在一定的交叉。625、教師綜合素質類課程較少。教育與教學管理類(2學分):國外中小學教育專題、漢語國際推廣專題建議:欠缺“教師發展”研究的課程。5、教師綜合素質類課程較少。63(三)師資力量與教學模式的轉型1、碩導隊伍面臨轉型,要加強實證、跨學科研究。2、授課教師要轉變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案例教學模式的探討。3、加強校外實習指導教師與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的作用。(三)師資力量與教學模式的轉型1、碩導隊伍面臨轉型,要加強實64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65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66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67——2015年華東師范大學葉軍教授在上海財經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講座?!?015年華東師范大學葉軍教授在上海財經大學國際文化交流68(四)實習培訓模式的探索教學觀摩教學見習教學實習進入海外漢語教學項目進行實習。(四)實習培訓模式的探索教學觀摩69學院內教學觀摩與培訓第一學期,組織微課教學實踐。第二學期,組織微課教學比賽。學院內教學觀摩與培訓第一學期,組織微課教學實踐。70序號種類目的備注1實習計劃對實習有一個基本認識和總體規劃實習前上交,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和實習單位各1份2見習聽課記錄了解基本的教學步驟及方法實習結束后交,聽3-4種不同課型,共交8份記錄。3和指導教師交流記錄表和老師保持密切聯系,每周至少1次。實習結束后交。4實習記錄對實習進不斷行總結和思考,以便改進1份,每周至少1次,最少20篇;實習結束后交。5實習教案對不同課型不同水平的教學過程有一個整體認識4篇,至少2種課型,2個年級,實習結束后交。6公開課上課錄像實習重要評價依據之一,是對自己實習工作的一個檢驗,使實習單位和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指導老師了解每個學生的精彩表現。課型不限,時間為兩課時,實習結束后交。7公開課記錄表時間為兩課時,實習結束后交。8實習中期檢查表自己對前一段時間的實習進行總結,使實習單位和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了解每個學生實習基本情況實習中間(第二學年冬季學期)上交,2份,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和實習單位各1份。實習單位的教學實踐序號種類目的備注1實習計劃對實習有一個基本認識和總體規劃實習719文化實踐活動通過組織或參與各種文化實踐活動,確立多元、平等、相互尊重的觀念,學習并掌握文化傳播和跨文化交際技能。形式不限,展覽、演出、演講、才藝比賽均可;實習結束后交。記錄表10中國文化活動完成情況證明
實習單位出具,實習結束后交。11實習總結
實習結束后交。12實習成果列表
實習結束后交。13實習單位評價表
實習結束后交。14實習鑒定表
實習結束后交?!陨虾4髮W漢國教實習報告。9文化實踐活動通過組織或參與各種文化實踐活動,確立多元、平等72五、結語目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評價指標上依然缺乏業界的統一標準,“專題研究、調研報告、教學實驗報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學設計”五種形式學位論文需要進一步探討。實踐性與創新性是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共性,更應強調該專業學位跨學科性、跨文化性、傳播性的個性特征。漢語國際教育是新興的專業學位,要在漢語國際教育事業的背景下,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從課程設置、教學實踐、學位論文、就業出路等四個方面進行充分的探討與研究。五、結語目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評價指標上依然缺乏業73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周紅hellozhouhong@163.com敬請批評指正!謝謝!74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75內容一、漢語國際教育論文選題分類標準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統計與分析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要求四、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反思內容一、漢語國際教育論文選題分類標準76(一)前人分類情況李曉琪等(2002):語言本體、文化、習得、教學、習得教學綜合、其他等六類。劉弘、楊喆(2013):語言本體研究、文化研究、習得研究、教學法研究、教師研究、計算機輔助教學研究、測試研究、機構與課程研究、教材研究、對比研究等十類。周國娟(2014):漢語本體、中外語言對比、教學、文化、漢語習得、教材、測試等七類。亓海峰(2015):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漢語習得、漢語本體特征、漢語教師素質、文化與交際等五類。一、漢語國際教育論文選題分類標準(一)前人分類情況一、漢語國際教育論文選題分類標準77國際漢語師資培養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或者說,圍繞國際漢語師資培養需要考慮哪些問題?這還是要從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教師素質:1、專業素質、職業道德、開拓意識2、第二教學技能3、中華文化素養與傳播能力4、跨文化交際能力5、漢語國際推廣項目的管理、組織與協調能力———漢語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方案,2009年5月。國際漢語師資培養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或者說,圍繞國際漢語師資78《國際漢語教師標準》模塊一:語言基本知識與技能標準一漢語知識與技能標準二外語知識與技能模塊二:文化與交際標準三中國文化標準四中外文化比較與跨文化交際模塊三: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標準五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模塊四:教學方法標準六漢語教學方法標準七測試與評估標準八漢語教學課程、大綱、教材與輔助材料標準九現代教育技術及運用模塊五:教師綜合素質標準十教師綜合素質《國際漢語教師標準》79(二)本文分類根據《國際漢語教師標準》的五種類別,結合2009-2014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情況,對其進行了細分類。分類如下:A、語言知識漢語本體、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具體包括語法、詞匯、語音、漢字、修辭、語用、語篇、其它等)B、文化與交際中華文化、文化對比、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文化傳播(二)本文分類80C、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漢語偏誤習得研究、學習者因素、學習策略D、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材及教學文本(包括不同類型教材、教材編寫特征、不同教學文本的運用)、教學手段、教學項目及課程、要素教學、課堂教學與管理、考試E、教師綜合素質教師教學環境(包括漢語國際推廣、漢語教育水平、教學大綱、文化傳播、語言政策等)、教師培訓、教師評估、教師成長、教師素質C、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81這一分類也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情境的六個因素包括進來。周紅(2006)認為對外漢語教學“立體化”情境從教學環境、漢語研究、教學內容、學習機制、教師以及學生六大變量。這一分類也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情境的六個因素包括進來。82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統計與分析統計范圍:中國優秀碩博士學位論文中學位類別為“漢語國際教育”2009-2014年共計5904篇。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統計與分析統計范圍:83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84(一)選題領域統計分析(一)選題領域統計分析852009-2014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語言知識71612.1%2文化與交際921.6%3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129221.9%4教學方法331956.2%5教師綜合素質4858.2%小計5904100%2009-2014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統計序號86第一類:語言知識“語言知識”選題領域的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漢語本體39555.2%2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32144.8%小計715100%第一類:語言知識“語言知識”選題領域的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87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88論文標題(1)基于第二語言教材的漢語研究康婧,《商務館學漢語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借代義對比與研究,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潘薇薇,《漢語教程》文化詞匯研究,廣西民族大學,2014年。(2)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林樺,漢英基本色彩詞的文化內涵差異及其對外漢語教學對策,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李暢,漢英顏色詞文化內涵差異及教學探討,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3)漢語本體楊萬寧,漢英禁忌語對比研究,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楊蕾,試論漢英習語的文化差異及其翻譯問題 ,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論文標題(1)基于第二語言教材的漢語研究89第二類:文化與交際“文化與交際”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中華文化3234.4%2文化對比3032.3%3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2324.7%4文化傳播88.7%小計93100.0%第二類:文化與交際“文化與交際”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90論文標題(1)中華文化毛珊,論《紅樓夢》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以薛寶釵和賈元春為例,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葉劍華,中華傳統文化核心范疇“孝”的語義分析及文化闡釋,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2)文化對比竇海巍,中西國家婚禮文化差異的比較,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李楠楠,中西方禁忌文化差異及其造成的跨文化交際失誤,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3)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張樂,中泰佛教文化比較與教學,廣西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黃海金,文化點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相關性研究——以韓國本土漢語教材為例,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4)文化傳播劉家瑛,中國春節的符號分析及其跨文化傳播研究,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陳燁輝,孔子學院節日民俗文化傳播研究,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論文標題(1)中華文化91第三類: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偏誤習得研究103780.3%2學習者因素14110.9%3學習策略1148.8%小計1292100.0%第三類: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選題9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93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94論文標題(1)偏誤習得研究項晨辰,初級階段留學生漢字偏誤分析及漢字教學策略,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胡園園,韓國學生漢語學習中的語音偏誤分析及相關對外漢語教學策略,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2)學習者因素甘泉,韓國留學生本科生漢語學習動機變化動態研究——以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韓國留學生本科生為例,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楊樂,泰國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3)學習策略陳琦,漢語初級學習者學習策略的調查研究——以日本漢語學習者為例,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馬優,二語習得情感因素及其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天津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論文標題(1)偏誤習得研究95第四類:教學方法“教學方法”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教學理念2778.3%2教材及教學文本76323.0%3教學手段732.2%4教學項目及課程69220.9%5要素教學120036.2%6課堂設計與管理2587.8%7考試551.7%小計3318100%第四類:教學方法“教學方法”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96論文標題(1)教學理念李木子,任務型教學法研究——以對外漢語高級口語教學為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馬智,對外漢語課堂游戲教學法研究綜述,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2)教材及教學文本鄭允皙,中韓兩國漢語教材《博雅漢語》與《新攻略漢語》對比研究,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駱真,對外漢語初級綜合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導入方式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戴懿菡,淺析流行歌曲對對外漢語教學的輔助作用,云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張典,對外漢語教學中利用影視作品傳播中華文化初探,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論文標題(1)教學理念97(3)教學手段蔣育忻,對外漢語網絡教學應用研究——以韓國忠南大學孔子學院漢語視頻課為例,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范學剛,現代教育技術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4)教學項目及課程趙婉君,淺談初級對外漢語綜合課課堂教學設計——以《吉利的數字》為例,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韓瑩,對外漢語初級階段綜合課教學設計——以《發展漢語—初級漢語(上)》《去哪兒玩兒呢》為例,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3)教學手段98(5)要素教學翟佳瑜,對外漢語文化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以泰國漢語教學為例,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汪美姣,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教學研究——以北大版《漢語口語》為例,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6)課堂教學與管理邵莉娟,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情景設計案例分析,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江秀艷,《我來了兩個多月了》教學設計,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7)考試李晶,新HSK四級模擬試卷“看圖造句”題型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張云帆,HSK和TOEFL的比較,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5)要素教學99“教材”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教材類別23636.4%2教材語言要素17126.4%3教材形式與內容558.5%4教材評價18628.7%小計648100.0%“教材”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教材類別236100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01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0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03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04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05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06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07第五類:教師綜合素質“教師綜合素質”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教師教學環境30362.5%2教師培訓479.7%3教師評估163.3%4教師成長326.6%5教師素質8717.9%小計485100%第五類:教師綜合素質“教師綜合素質”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108論文標題(1)教師教學環境林雪,孔子學院的海外鏡像——基于國外媒體報道而對孔子學院運作情況進行的考察,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高亮,孔子學院在漢語國際推廣中的積極作用——以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孔子學院為例,遼寧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2)教師培訓謝一平,國際漢語教師培訓研究——以“國際漢語教師培訓大綱北京大學培訓班”為例,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論文標題(1)教師教學環境109(3)教師評估戴英慧,泰國華裔漢語教師的作用與局限研究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黃紅葉,新形勢對國際漢語教師的新要求,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4)教師成長趙婷婷,調查對外漢語教學中英語專業教師的轉型情況,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沙鑫,專業背景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習策略的影響,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5)教師素質韓東,全球“漢語熱”背景下的對外漢語教師素質研究,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單亞蘭,對外漢語教師的素質探究——從學生的角度看對外漢語教師的素質,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3)教師評估110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11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課件112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語言知識漢語本體3956.7%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3215.4%2文化與交際中華文化320.5%文化對比300.5%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230.4%文化傳播80.1%3第二語言習得
與學習策略偏誤習得研究103717.6%學習者因素1412.4%學習策略1141.9%4教學方法教學理念2774.7%教材及教學文本76312.9%教學手段731.2%教學項目及課程69211.7%要素教學120020.3%課堂設計與管理2584.4%考試550.9%5教師綜合素質教師教學環境3035.1%教師培訓470.8%教師評估160.3%教師成長320.5%教師素質871.5%小計5904100%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13北上廣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
項目上海北京廣州小計百分比1語言知識漢語本體11624413.8%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8413252.3%2文化與交際文化本體00000.0%文化對比10010.1%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11020.2%文化傳播01010.1%3第二語言習得
與學習策略偏誤習得研究103512317716.6%學習者因素27124434.0%學習策略41510565.3%4教學方法教學理念2499423.9%教材及教學文本108517823722.2%教學手段937191.8%教學項目及課程75181811110.4%要素教學98271614113.2%課堂教學與管理21124373.5%考試445131.2%5教師綜合素質教師教學環境191314464.3%教師培訓4103171.6%教師評估43290.8%教師成長640100.9%教師素質13178383.6%小計5772512381066100%北上廣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細分類統計項目上海北114統計結論1、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或者說,漢語本體研究如何轉化為教學成果,亟待加強。語法、詞匯研究相對較多,漢字、語音、修辭、語篇等研究相對較少,今后需要進一步加強。2、“文化與交際”選題領域研究亟待加強。尤其是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研究和文化傳播研究。3、“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研究亟待加強,尤其是學習者因素和學習策略。偏誤習得研究中語法研究比例相對較高,而其它語言要素研究相對較少。針對不同課型的綜合類偏誤習得研究較少。4、“教學方法”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選擇最多的領域。按照項目課程、要素、課堂設計與管理(教學過程)、教學理念的次序進行細分類。前二者占比較大,成為選擇最多的兩個細分領域。5、“教材及教學文本”較受關注。其中教學文本是指教學過程中使用的非教材類的教學依據,包括中文歌曲、影視作品、網絡資料、詩歌、詞典、電視教學節目等。6、教學手段、考試也受到了一定的關注。7、綜合、口語、詞匯、語法、教學設計、教學策略等是“教師綜合素質”選題領域關注的六個關鍵詞。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考察研究較少,尤其是對教師教學環境及培訓模式需要進一步加強。8、偏誤習得研究、教材及教學文本、要素教學、教學項目及課程等四個方面比例排在前四位。統計結論115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寫作形式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專題研究490183.0%2教學實驗440.7%3教學設計4687.9%4調研報告4147.0%5案例分析771.3%小計5904100%(二)論文寫作形式統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寫作形式統計序號項目數量百分比1116北上廣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寫作形式統計序號項目上海北京廣州小計百分比1專題研究44120418482979.3%2教學實驗645151.4%3教學設計44521706.7%4調研報告55302210710.2%5案例分析1186252.4%小計5572512381046100.0%北上廣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寫作形式統計序號項目上海北117統計結論1、專題研究形式比例最高;2、調研報告、教學設計、案例分析、教學實驗報告等四種寫作形式比例少,少于20%。統計結論1、專題研究形式比例最高;118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要求(一)國家發展戰略的人才需求
當前,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和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促使漢語日漸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政府、教育機構、企業和公眾的重視,學習漢語的需求日趨升溫?!皾h語國際推廣”成為我國的一項重要發展戰略,成為“國家和平崛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設置,正是為了適應“加快漢語國際化進程”的迫切需要,滿足不斷升溫的“國際漢語熱”對于漢語教師的巨大需求。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要求(一)國家發展戰略的人才需求119
根據國家《孔子學院發展規劃(2012—2020)》精神,到2015年,全球孔子學院數量將達到500所;到2020年,孔子學院將在近500個世界大型城市設點,總量將達1000所。與孔子學院快速增長勢頭不相適應的是漢語志愿者的人才缺口較大。按照教育部《留學中國計劃》2020年全國來華留學生規模將達到50萬的目標,未來10年對漢語國際教育人才的需求相當龐大。全球范圍內漢語教師的巨大需求以及漢語國際教育大趨勢保障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良好的就業前景。根據國家《孔子學院發展規劃(2012—2020)》精120經過10年發展,截至2014年9月底,全球123個國家和地區已建立了465所孔子學院和713個孔子課堂,為促進中外交流提供了新的多方位平臺。習近平主席在祝賀孔子學院建立十周年暨首個全球“孔子學院日”的賀信中曾對此予以高度評價:“孔子學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碧岣呖鬃訉W院辦學質量,深化辦學內涵,把對外漢語教學和文化交流有機結合起來,必須提高教師水平,確保孔子學院教師的質量。這對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10年發展,截至2014年9月底,全球123個國家和地區121(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的推進
加強漢語的國際傳播,加快漢語走向世界,是提高我國綜合實力、擴大我國國際影響的戰略舉措。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設置,正是為了適應“加快漢語國際化進程”的迫切需要,滿足不斷升溫的“國際漢語熱”對于海外漢語教師的巨大需求。(汪國勝《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相關問題的反思》,《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11年第4期。)(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的推進加強漢語的國際傳播,1222006年
10月和
2007年
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召開了兩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證工作會”。2007年
1月,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
23次會議上通過設置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皾h語國際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教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ofTeachingChinesetoSpeakersofOtherLanguages”,簡稱
MTCSOL。2007年
5月
31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下達《關于開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和推薦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人選的通知》,批準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24所研究生培養單位開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當年,招收了首屆非全日制學生。2006年10月和2007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1232007年,第一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成立。
2007年
10月
28日,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GCT)舉行,這也是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招生考試的第一年?!罢猩鷮ο笠话銥閷W士學位獲得者。具體包括以下三種類型:1.大學本科應屆畢業生;2.具有學士學位或同等學力有志于從事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人員;3.海外具有同等資質的漢語教師或專業人員”。2009年6月9日,加上新增加的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39所第二批專業碩士培養單位,該專業學位的培養院校達到了63所;此后又分別在2010年(19所)、2012年(1所)、2014年(25所)分多個批次增加了多所院校,逐步擴大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規模。截至目前,我國共有107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院校。2007年,第一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成立124(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漢語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方案,2007年。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主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
——漢語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方案,2009年5月。(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培養具125強調性質: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增加“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國際化”。具體要求:(一)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二)熱愛漢語國際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和開拓意識。
(三)具備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科技手段進行教學。
(四)具有較高的中華文化素養和傳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六)具有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項目的管理、組織與協調能力。強調性質: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126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要求
學位論文選題應緊密結合漢語國際教育實踐,有應用價值。學位論文形式可以是專題研究、調研報告、教學實驗報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學設計等。要吸收國際漢語教學第一線(尤其是中小學)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教師參與論文指導。對學位論文的評閱與審核必須正確把握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規格和標準。
——漢語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方案,2009年5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論文要求127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是具有明確職業指向的專門培養國際漢語教師的專業學位,學位論文應充分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學位論文工作的目的就是通過與論文有關的調查、觀察、實驗、設計、分析等工作使攻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進一步掌握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增強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技能、中華文化傳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及時發現并解決在教育實踐過程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是國際漢語教師必備的素質。論文工作應特別強調提高學生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的敏感性、分析問題的科學性、處理問題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獲得教育反思能力。
——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基本要求和評價指標體系(試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是具有明確職業指向的專門培養國128
論文應建立在一定的相關學科理論基礎之上,應反映出作者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并能靈活運用;要充分收集與課題研究相關的中外文獻,作者應了解相關課題研究的國內外發展情況與研究動態。論文應包含豐富的材料,提供的素材要具體、翔實,數據要真實、可靠、有效;論文應對研究材料進行深入、細致的描述和分析,結論要言之有據。
論文應采用與選題適合的研究范式,研究設計具有合理性,研究方法具有科學性;論文應具有飽滿的工作量,鼓勵調查、實驗、觀察等深入實際的研究方法。
——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基本要求和評價指標體系(試行)論文應建立在一定的相關學科理論基礎之上,應反映129四、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反思(一)學位論文選題存在的局限從選題內容來看,以下六個方面較欠缺:1、中華文化素養與傳播、跨文化交際研究。2、漢語國際推廣項目研究。3、教師發展、教師培訓研究。4、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文化研究。5、針對不同教學項目的課程設計與課堂管理研究。6、學習者因素、學習策略等研究。四、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培養反思(一)學位論文選題存在的局限130從論文寫作形式來看,存在以下欠缺:1、案例分析、教學設計、教學實驗報告、調研報告等四種寫作形式占比太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人才培養的實踐性要求。2、專題研究寫作形式占比較多,與科學碩士的區別度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