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_第1頁
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_第2頁
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_第3頁
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_第4頁
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1一、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資格二、醫療機構資格三、傳染病防治的監督檢查一、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資格2一、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資格1概念:衛生技術人員--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取得執業證書。即同時具備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的人員方可認定為衛生技術人員。根據所從事的業務的性質不同,分為醫師、護士、藥師、檢驗師及其他技師等類別。醫師--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包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一、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資格3醫師和助理醫師的區別:(1)助理醫師不能單獨地開展執業活動(但鄉、民族鄉、鎮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需要,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這里主要是指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不包括個體診所);(2)執業助理醫師不得申請個體行醫。執業醫師,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5年,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辦理個體行醫,經批準后即可行醫。醫師一經注冊,則必須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執業類別包括臨床、中醫、口腔、公共衛生四個類別)醫師和助理醫師的區別:(1)助理醫師不能單獨地開展執業活動(4鄉村醫生—指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村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預防、保健和一般醫療服務的人員。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有效期為5年。農村地區“撤村改居”作為城區的組成部分后,原村醫療衛生機構和相關衛生技術人員應按照《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進行管理,不再適用《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在“撤村改居”前已經按照《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的規定經注冊取得執業證書的鄉村醫生,在執業證書有效期內可在注冊的執業地點繼續執業;有效期滿,不再進行注冊。對這部分醫生,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管理,可以鼓勵其通過正規醫學教育取得符合《執業醫師法》規定的醫學專業學歷,按照《執業醫師法》及相關規定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鄉村醫生—指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5護士--是指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理活動,履行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增進健康職責的衛生技術人員。*護士執業注冊有效期為5年,護士被吊銷執業證書的,自執業證書被吊銷之日起2年內不得申請執業注冊?!蹲o士條例》第二十一條: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允許下列人員在本機構從事診療技術規范規定的護理活動;(一)未取得護士執業證書的人員(二)為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辦理執業地點變更手續的護士護士執業注冊有效期屆滿未延續執業注冊的護士。(三)在教學、綜合醫院進行護理臨床實習的人員應當在護士指導下開展有關工作。*醫師可以從事護理活動,護士不能從事醫師活動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的臨床醫師,其執業范圍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在醫療機構中執業的臨床醫師以婦產科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的,其范圍含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護士--是指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62.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幾種情形:(1)使用未取得衛生技術人員資格和職稱的人員(實習生、畢業生除外)(2)使用取得醫師資格證書但未經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人員從事醫師工作。(3)從事本專業以外診療活動的衛生技術人員,如跨專業從事診療活動,心電圖、B超、放射技師出具診斷報告等.衛政法(2004)163號:(一)出具影像、病理、超聲、心電圖等診斷性報告的,必須是經執業注冊的執業醫師;在鄉、民族鄉、鎮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也可以由經執業注冊的執業助理醫師出具上述報告。(二)相關專業的醫技人員可出具數字、形態描述等客觀描述性的檢查報告(4)使用醫學院校的實習生、試用期內的大學生獨立從事診療活動的(5)使用未取得《外國醫師短期行醫許可證的》外籍醫師2.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幾種情形:73.罰則: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28條之規定,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48條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81條的規定:任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責令其立即改正,并可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并可以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一)任用兩名以上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診療活動:(二)任用的非衛生技術人員給患者造成傷害。醫療機構使用衛生技術人員從事本專業以外的診療活動的,按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處理。4.違法主體的認定:(1).衛政法發2005第357號:醫療機構違反規定安排未取得醫師資格的醫學專業畢業生獨立從事臨床工作的,對醫療機構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48條處罰,造成患者損害的,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61條處理;未取得醫師資格醫學專業畢業生擅自在醫療機構獨立從事臨床工作的,按執業醫師法第39條處理,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61條處理。3.罰則: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28條之規定,根據《醫療8(2).醫療機構內,執業助理醫師擅自獨立開展工作,按48條處理,造成人身損害的,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處理,涉嫌犯罪的,按醫療事故罪移送司法,而不是按“非法行醫罪”移送司法。(3)衛政法發[2004]178號對于醫療機構聘用取得醫師資格但未經醫師注冊得執業證書的人員從事醫師執業活動的,根據《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取得醫師資格的人員“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對醫療機構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處理;對于取得醫師資格但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而從事醫師執業活動的人員,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處理,在行醫過程中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六十一條的規定處理。(被依法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期間從事診療活動的,等同于未取得執業證書,按非法行醫罪,不能與有資格未注冊的情況等同)(2).醫療機構內,執業助理醫師擅自獨立開展工作,按48條處9二.醫療機構資格1.概念無證行醫---是指機構或個人未取得行醫的資格證件,從事診療活動的行為。在日常監督中對醫療機構執業資格的監督不僅僅是查看是否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還應當對許可證的有效性、真實性以及是否在許可證注冊點執業等情況加以監督。2.無證行醫的幾種情形:(1)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從事診療活動。如“地下”診所、藥店坐堂行醫;美容機構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醫療美容手術;非醫療機構擅自從事專項技術服務項目;非醫療機構擅自從事性病及其他診療活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以外的診療項目。二.醫療機構資格10(2)使用通過買賣、轉讓、租借等非法手段獲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診療活動的。(3)使用偽造、變造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診療活動的。(4)醫療機構未經批準在登記的執業地點以外開展診療活動的。如醫療機構在整體遷移過程中,在新的執業地點變更手續還未辦理,或辦理后還未領取新的執業點的醫療機構許可證就擅自開展診療活動;又如,醫療機構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擅自增加執業點和分支機構等,這些醫療機構盡管有合法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但由于超出了許可證注冊點的范圍,構成了在執業點以外的執業,按照衛政法的批復,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44條規定按無證行醫予以處罰。(5)非本醫療機構人員或者其他機構承包、承租醫療機構科室或者房屋并以該醫療機構名義開展診療活動的。這里處罰的主體是兩個,如某人或某公司承包一家醫療機構的科室,那么,某人或某公司是被處罰主體,違法的事實就是無證行醫,而被承包的醫療機構也是被處罰主體,違法的事實是轉讓、租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行為。對醫療機構出租承包科室的違法行為調查取證的關鍵在于出租方和承包方的合同協議,由于他們的合作關系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要調查他們之間的利益分配方式,承包方的資格和執業人員的執業資格、執業行為等都是調查取證的關鍵。(2)使用通過買賣、轉讓、租借等非法手段獲取《醫療機構執業許11(6)有效期屆滿,不予延續的(7)《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被撤回、撤銷、注銷、吊銷撤回:相對人取得行政許可合法,行政許可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修改或廢止,行政許可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依法賠償)撤銷:適用于行政機關糾正違法實施行政許可的情形,作出行政許可決定或相對人違法取得行政許可(行政機關違法)吊銷:被許可人有嚴重違法行為注銷:客觀事實的出現,行政許可失效的情形:A醫療機構因合并;B遷移出;C除改、擴、遷建原因停業超過一年;D受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處罰;E超過校驗期經責令校驗不校驗的;F暫緩校驗后仍不能通過校驗,還在執業的。細則第三十五條中規定:床位在一百張以上的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以及??漆t院、療養院、康復醫院、婦幼保健院、急救中心、臨床檢驗中心和??萍膊》乐螜C構的校驗期為三年;其他醫療機構的校驗期為一年。第三十七條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機關可以根據情況,給予一至六個月的暫緩校驗期:

(一)不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準》;

(二)限期改正期間;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不設床位的醫療機構在暫緩校驗期內不得執業。

暫緩校驗期滿仍不能通過校驗的,由登記機關注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校驗的期限第七十八條對不按期辦理校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又不停止診療活動的,責令其限期補辦校驗手續;在限期內仍不辦理校驗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6)有效期屆滿,不予延續的123.醫療機構分類:1.醫院、2.婦幼保健院、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4.衛生院5.療養院6.門診部7.診所、衛生所、醫務室、中小學衛生保健所、衛生站8.村衛生室(所)9.??萍膊》乐卧?、所、站10.急救中心、站11.臨床檢驗中心12.護理院(站)13.其它診療機構。4.罰則:《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又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七十七條對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因擅自執業曾受過衛生行政部門處罰;

(二)擅自執業的人員為非衛生技術專業人員;

(三)擅自執業時間在三個月以上;

(四)給患者造成傷害;

(五)使用假藥、劣藥蒙騙患者;

(六)以行醫為名騙取患者錢物;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它情形。這里的非法所得是指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人員或機構在違法活動中獲取的包括成本在內的全部收入處罰時應僅僅扣住罰則中的條款,進行現場取證和詢問筆錄,包括人員資格、執業活動時間、非法收入、是否給患者造成傷害等,這些相關證據的收集對后面的處罰額度自由裁量提供依據。3.醫療機構分類:1.醫院、2.婦幼保健院、3.社區衛生服務135.調查取證:(1)物證:藥品、器械、儀器、設備、使用中和使用后的耗材。(2)書證:A證明人員身份資格的:身份證、工作證、畢業證、職稱證、醫師資格證、執業證、職工花名冊等。證明單位資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營業執照、機構代碼、法人證書等。B反映診療活動的醫學文書:收費票據、賬冊、合同、文件、宣傳資料。(3)證人證言------注意被詢問人的年齡,是否能承擔民事行為能力(4)當事人陳述(5)現場筆錄-------A行醫場所描述:描述環境、外觀、方位地點、室內布局、可以與現場照片等其他證據相互印證。B診療行為描述:現場患者(詢問筆錄)、藥品(存放位置、是否為假藥劣藥)、器械、醫療廢物、處方、收據、門診登記本、標牌、證照、廣告宣傳等進行記錄(拍照、登記保全)。注意不能有結論性語言如現場發現有一著白大褂的男士正在為誰診療∨------現場發現有一名醫師正在為患者診療×C行醫資質描述:有無證件、證件上顯示的內容。(6)視聽資料--------錄音錄像(7)鑒定結論--------有關組織出具的鑒定證明。5.調查取證:146.無證行醫違法主體的認定:(1)法人、其他組織未經許可組織開展診療活動的,則該法人、其他組織為違法主體,可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予以處罰,同時對其中執業醫師也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予以吊銷其《醫師執業證書》。(2)公民個人未經許可擅自執業的-----公民為違法主體。兩個以上公民合伙未經許可行醫的-------合伙人員均為違法主體(3)無醫生執業資格從事醫生執業活動的,違法主體為行醫的公民個人。對個體行醫的:(1)若設置者和行醫者不是同一個人,對設置者按單位無證,對行醫者按執業醫師法39條處罰。(2)若是同一個人,適用執業醫師法第39條(3)對非醫療機構(無證)聘用非衛技人員,按醫療機構44條從重處罰,不能按照48條處罰(48條是有證單位聘用非衛技)(4)涉及到沒收違法所得(包括藥品、器械),是否需要聽證,看總價值是否達到規定的額度。(5)若藥店有合法的藥品經營許可證,只能沒收其用于非法行醫的藥品、器械。6.無證行醫違法主體的認定:(1)法人、其他組織未經許可組織15三、傳染病防治的監督檢查(一)醫療廢物的監督管理1、衛生行政部門職責:依法對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活動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2、監管對象: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采供血機構)其他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機構。3、醫療廢物分類: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按照類別分置于不同的包裝物或容器內)三、傳染病防治的監督檢查16(1)感染性廢物---------是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包括(1)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簽引流棉條、紗布及其各種敷料,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廢棄的被服等。(2)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4)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5)廢棄的血液、血清。(2)病理性廢物是指在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試驗動物尸體,包括手術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3)損傷性廢物是指能夠刺傷或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包括醫用針頭、縫合針、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等;(4)藥物性廢物是指過期、淘汰、變質或被污染的廢棄藥品,包括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等;如致癌性藥物、免疫制劑、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5)化學性廢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化學物品,如廢棄的化學試劑、化學消毒劑、汞血壓計、汞溫度計等.集中處置單位-----應依法取得經營許可證(1)感染性廢物---------是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174.檢查的方法和內容:(1).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制度)(2)管理部門及責任人員的設置(法定代表人是否為第一責任人)(3)相關人員培訓與職業衛生防護(培訓資料、定期的健康檢查、免疫接種等)(4)醫療廢物登記與資料保存(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數量、交接時間、去向、交接人員簽字,保存期限3年)(5)醫療廢物的收集(衛醫發2003---287號中對分類、專用包裝物做了說明)(6)院內運送(7)暫時貯存(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人員活動區及生活垃圾存放場所;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防滲漏、防盜、防雨淋、防鼠、防蚊蠅、防蟑螂及預防兒童接觸;禁煙、禁食。暫存不超過2天。4.檢查的方法和內容:18(8)醫療廢物的處置(內部處置、集中處置單位)包裝袋(3/4時封口)、利器盒、周轉箱(桶)、其基本要求是防槮漏、防破裂、防刺穿、密封,外表為黃色,并印制有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和文字說明。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和容器外表面應當有相應類別的警示標識,每個包裝物和容器上應當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是否先在產生地點進行高壓蒸汽滅菌或者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照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雙層生活垃圾-------按醫療廢物處理有傳染性的排泄物----------消毒后排放醫療衛生機構是否將醫療廢物交給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是否填寫和保存轉移聯單。對醫療廢物處置單位主要檢查對相關人員采取職業衛生防護措施現象。(8)醫療廢物的處置(內部處置、集中處置單位)包裝袋(3/419自行處置------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地區,方可自行處置,但必須做到:一次性和容易致人損傷的------消毒并作毀形處理能夠焚燒的,應及時焚燒不能焚燒的,消毒后集中填埋。非法處置的幾種常見情形:(衛生部門不能對其進行處罰,應要求立即整改。管轄權在環保部門。)轉讓、買賣醫療廢物郵寄醫療廢物不合法運輸醫療廢物注意生活垃圾混入醫療垃圾和醫療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截然不同,后者處罰額度為5000元-------三萬用后的輸液瓶、玻璃瓶可不作為醫療廢物處理,自行處置------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地區,方20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21(二)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疫情控制衛生監督概念:醫療機構-------是指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經登記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醫療衛生機構------是指醫療保健、疾病控制、采供血機構及其與上述機構業務活動相同的單位。疫情報告-----是指各責任報告單位和個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以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時限等進行的傳染病報告。責任報告單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采供血機構均為責任報告單位責任疫情報告人--------責任報告單位執行職務的人員(二)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疫情控制衛生監督222.衛生監督檢查要點與方法(1)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檢查要點與方法:檢查要點:A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的組織和制度B疫情報告程序的檢查方法C.疫情報告方式D疫情報告質量檢查方法:A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的組織和制度:(查閱醫療機構制定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的相關文件:(1)是否設置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的部門、配備具體工作人員,負責本單位傳染病疫情匯總、核對、自查獎懲制度。(2)查閱醫療機構各有關科室的門(急)診日志或住院登記薄和傳染病疫情登記薄,現場核實門(急)診或住院登記與傳染病登記是否一致。(3)現場檢查醫院疫情網絡直報情況(登陸國家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核實)(4)檢查醫療機構對醫護、檢驗等衛生技術人員進行有關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的培訓,(查看簽到本、考試卷、培訓資料等)(5)對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填寫的傳染病報告卡質量進行檢查(內容齊全、項目完整、時限及時。(6)現場檢查疫情信息安全管理(是否有專人負責、為保護患者個人隱私,無關人員不得隨意登陸查看)2.衛生監督檢查要點與方法23B疫情報告程序:現場檢查門診日志登記率是否符合要求(),打開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檢查該病例是否報送到國家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放射科、檢驗科陽性病例)是否按規定存在隱瞞、緩報、遲報、謊報等情況)C疫情報告方式:疫情報告方式分為網絡直報和非網絡直報,現場檢查時打開傳染病網絡報告管理系統,對報告的傳染病疫情進行核對,對無條件實行網絡直報的醫療機構(登記備案),在規定的時限內將傳染病報告卡報疾控,疾控再網報。D疫情報告質量: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24A檢查疫情報告時限是否符合規定,傳染病報告時限直接關系到傳染病的控制效果,因此監督員必須對各種傳染病報告時限熟悉,以便在監督中發現緩報的違法行為,現場將傳染病報告卡中填寫的診斷時間與網絡直報系統的時間進行對比,不同的傳染病其報告時間不一樣。發現甲類、乙類中的肺炭疽、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或疑似病人,或者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是否于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如電話、傳真)等向當地縣級疾控機構報告,并與2小時內寄出傳染病報告卡----------2小時內上報;其它24小時上報。B檢查傳染病疫情報告的訂正情況(發現報告病例診斷變更、死亡要及時訂正)C檢查傳染病疫情報告相關資料保存情況的檢查方法(醫療機構的傳染病報告卡及傳染病報告記錄應保存3年,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其傳染病報告卡由收卡單位保存,原報告單位必須進行登記備案。A檢查疫情報告時限是否符合規定,傳染病報告時限直接關系到傳染25(2)醫療機構疫情控制衛生監督檢查要點和方法:檢查要點:A疫情控制的工作制度B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的隔離措施C受污染的場所和物品的消毒措施D醫療救治情況E其它(如流行病學調查和標本采集情況)(2)醫療機構疫情控制衛生監督檢查要點和方法:26檢查方法:A查閱該單位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計劃和責任區域內傳染病預防控制計劃、工作等相關資料(有計劃、有總結、資料齊全、保存完好)B查閱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應急處置預案等管理文件,查閱設置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置隊伍的文件(是否有組織、有隊伍、人員配備是否齊全、設備、藥品是否到位C現場檢查感染性疾病科、預檢分診點的設置情況,預檢分診的落實情況,以及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就診病人防護措施的落實情況,查看科室的設置是否符合規范要求,人員的防護是否達到標準要求。D現場檢查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是提供診療服務的情況(醫療救護、現場救援、接診治療)E現場檢查對法定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采取隔離控制措施的場所設施、設備以及使用記錄,檢查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實施消毒以及對醫療廢物規范化處置的記錄檢查方法:27(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檢查要點與方法:檢查要點:A傳染病疫情報告的相關工作制度及其執行情況B疫情數據的收集、審核、匯總、上報C疫情網絡報告系統的運轉情況檢查方法:A檢查疾控機構是否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疫情值班制度、傳染病疫情通報制度以及各項工作制度的落實情況,查閱制定各項制度的相關文件、值班記錄等文字資料。(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檢查要點與方法:28B檢查縣級疾控機構收到無網絡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報告卡后,是否于2小時內通過網絡系統直報。(現場檢查傳染病登記與網報是否一致)C檢查疾控機構是否開展疫情數據的收集、審核、匯總、上報等。(查閱傳染病疫情報表,包括月報、年報和疫情分析資料、重點傳染病的專題分析資料、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的傳染病漏報進行調查的資料等)D現場檢查傳染病疫情網報系統的運轉、連接是否正常、是否有網絡維護記錄,傳染病疫情報告卡的網絡錄入內容、時限、審核是否符合要求。E檢查疫情信息安全管理;疾控機構是否有專人開展傳染病疫情報告、疫情數據的收集、審核、匯總和上報工作,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防止傳染病疫情信息泄露,保護患者的隱私(查閱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員的工作制度、工作職責等資料。)B檢查縣級疾控機構收到無網絡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29(4)疾控機構疫情控制衛生監督的檢查要點和方法檢查要點:A傳染病監測工作制度、計劃和方案B流行病學調查C疫點、疫區消毒D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E控制方案F對下級的指導檢查要點:A現場查閱傳染病監測制度,本轄區內的傳染病監測計劃和工作方案,以及傳染病監測信息收集、分析和報告等文字資料。B查閱傳染病疫情調查處置技術方案和預案,以及傳染病疫情調查處理的記錄和報告等。C查看疫情調查處置的工作記錄和相關資料D查看疫情控制時開展消毒殺蟲措施的藥械配備情況E查看對密切接觸者進行管理的相關資料和記錄F查看疾控機構對下級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及有關單位的傳染病疫情控制處理,進行技術指導的情況,查閱相關的文字資料。(4)疾控機構疫情控制衛生監督的檢查要點和方法303.常見違法行為查處:A對醫療機構違法行為查處:醫療機構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未按照規定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接診、轉診的或拒絕接受轉診的,以及未按照規定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實施消毒或者無害化處置的,應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條進行查處。B對疾控機構違法行為的查處: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未依據職責及時采取措施的應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條進行查處未按規定建立專門的流行病學調查隊伍,進行傳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或者在接到傳染病疫情報告后,未按規定派人進行現場調查的,應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進行查處。3.常見違法行為查處:31(三)消毒隔離:醫療機構的消毒是預防控制醫院感染和醫源性感染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此要高度重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最初的醫療機構的消毒,逐步擴展到公共交通工具、美容美發用具、托幼機構等的消毒,今天我們主要來探討一下醫療機構的消毒隔離問題。1.監管對象:醫療機構、從事致病微生物實驗的單位、公共場所、托幼機構、出租衣物及洗滌衣物單位和個人、殯儀館、流動人員用工單位和疫源地等相關場所。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32這里我們主要針對醫療機構消毒和衛生監督作一下簡要介紹:2.對醫療機構消毒的衛生監督包括:(1)監督醫療機構消毒管理組織和制度建立情況(有崗、有人、有職責、有制度)(2)監督醫療機構消毒執行情況,如醫療用品、空氣、物體表面和工作人員手等的消毒滅菌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3)監督醫療機構使用的消毒產品管理情況,是否有合法批準文件,是否在有效期內,是否達到國家衛生標準。(4)監督醫療機構是否按照規定使用一次性醫療器具,用后是否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要求處理。(5)監督醫療機構使用中的消毒劑、消毒器械的消毒效果是否符合要求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333.消毒滅菌基本程序:被甲類傳染病病人,以及肝炎、結核、艾滋病、炭疽病等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應先消毒再清洗,于使用前再按物品危險性的種類,選擇合理的消毒、滅菌方法進行消毒或滅菌處理。普通病人用過的物品,可先清洗后消毒。4.消毒原則:(1)耐高溫、耐濕度的物品和器材,應首選壓力蒸汽滅菌;耐高溫的玻璃器材、油劑類和干粉類等可選用干熱滅菌。(2)不耐熱、不耐濕,以及貴重物品,可選擇環氧乙烷或低溫蒸汽甲醛氣體消毒、滅菌。(3)器械的浸泡滅菌,應選擇對金屬基本無腐蝕性的消毒劑。(4)選擇表面消毒方法,應考慮表面性質,光滑表面可選擇紫外線消毒器近距離照射,或液體消毒劑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噴霧消毒法。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345.消毒監測和效果評價:(醫院必須對消毒、滅菌效果定期進行監測)▲化學指示物利用某些化學物質對某一殺菌因子的敏感性,使其發生顏色或形態改變,以指示殺菌因子的強度(或濃度)和/或作用時間是否符合消毒或滅菌處理要求的制品?!镏甘疚飳⑦m當載體染以一定量的特定微生物,用于指示消毒或滅菌效果的制品。(1)壓力蒸汽滅菌消毒:消毒效果的監測包括工藝監測、化學監測、生物監測。工藝監測應每鍋進行,并詳細記錄?;瘜W監測應每包進行,手術包尚需進行中心部位的化學監測。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每天滅菌前進行B-D試驗(B-D試驗是用于檢測預真空(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冷空氣排出情況的試驗,該試驗是根據指示圖顏色的改變是否均勻來判斷滅菌器在滅菌過程中是否有冷空氣團殘留)生物監測應每月進行,新滅菌器使用前必須先進行生物監測,合格后才能使用。5.消毒監測和效果評價:(醫院必須對消毒、滅菌效果定期進行監35A生物學指標(用作壓力蒸汽滅菌設備滅菌效果的依據)。將嗜熱脂肪桿菌芽胞菌片兩個分別放入滅菌小紙袋內,置于標準試驗包中心部位。A-1滅菌柜室內,上、中層中央和排氣口處各放置一個標準試驗包(由3件平紋長袖手術衣,4塊小手術巾,2塊中手術巾,1塊大手術巾,30塊10cm×10cm、8層紗布敷料包裹成25cm×30cm×30cm大小)。手提壓力蒸汽滅菌器用通氣貯物盒(22cm×13cm×6cm)代替標準試驗包,盒內盛滿中試管,指示菌片放于中心部位兩只滅菌試管內(試管口用滅菌牛皮紙包封),將盒平放于手提壓力蒸汽滅菌器底部。A-2經一個滅菌周期后,在無菌條件下,取出標準試驗包或通氣貯物盒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養基中,56℃培養48h,觀察培養基顏色變化?!艚Y果判定及評價:同次檢測中,標準試驗包或通氣貯物盒內,每個指示菌片接種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養基全部不變色,判定為滅菌合格。指示菌片之一接種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養基由紫色變為黃色時,判定為滅菌不合格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36B化學指標在物品包外用化學指示膠帶,可作為物品是否經過滅菌的處理標志。在物品包內中心部位用化學指示劑,可作為物品是否滅菌的參考標志?!艚Y果判定及評價:化學指示劑的顏色變為與滅菌合格標準色相同時,或熔化時作為滅菌合格的參考標準。(2)紫外線消毒:目前我國使用的紫外線消毒燈有下述幾種:普通直管熱陰極低壓汞紫外線消毒燈、高強度紫外線消毒燈、低臭氧紫外線消毒燈高臭氧紫外線消毒燈等四種。紫外線燈強度監測有三種:日常監測、紫外線燈管照射強度監測和生物監測。1.日常監測:包括燈管使用時間、累計照射時間和使用人簽名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372.紫外線燈管照射強度監測:紫外線強度照射指示卡監測法(每半年檢測一次)(1)方法:開啟紫外線燈5min后,將指示卡置于置于紫外燈下垂直距離1m處,有圖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線照射后,觀察指示卡色塊的顏色,將其與標準色塊比較,讀出照射強度。

(2).注意事項

測定時電壓220V±5V,溫度20℃~25℃,相對濕度<60%,紫外線輻照計應在計量部門檢定的有效期內使用;指示卡應取得衛生許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內使用3.生物監測:生物監測必要時進行,經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氣中的自然菌應減少90%以上,人工染菌殺滅率應達到99.90%;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38紫外線消毒的適用范圍及條件(1)紫外線可以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芽孢、分枝桿菌、病毒、真菌、立克次體和支原體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氣均可采用紫外線消毒。(2)紫外線輻照能量低,穿透力弱,僅能殺滅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時必須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線。(3)用紫外線消毒紙張、織物等粗糙表面時,要適當延長照射時間,且兩面均應受到照射。(4)紫外線消毒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40℃,溫度過高過低均會影響消毒效果,可適當延長消毒時間,用于空氣消毒時,消毒環境的相對濕度低于80%為好,否則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5)用紫外線殺滅被有機物保護的微生物時,應加大照射劑量??諝夂退械膽腋×W右部捎绊懴拘Чat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396使用方法(1)對物品表面的消毒: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攜式紫外線消毒器近距離移動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燈懸吊式照射。對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線消毒箱內照射。2)照射劑量和時間: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對紫外線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線消毒時必須使用照射劑量達到殺滅目標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劑量。(2)對室內空氣的消毒:1)間接照射法:首選高強度紫外線空氣消毒器,不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內有人活動時使用,一般開機消毒30min即可達到消毒合格。2)直接照射法:在室內無人條件下,可采取紫外線燈懸吊式或移動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內懸吊式紫外線消毒時,燈管吊裝高度距離地面1.8m~2.2m,室內安裝紫外線消毒燈(30W紫外燈,在1.0m處的強度>70μW/cm2)的數量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時間不少于30min。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40注意事項:(1)在使用過程中,應保持紫外線燈表面的清潔,一般每兩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發現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時,應隨時擦拭。(2)用紫外線燈消毒室內空氣時,房間內應保持清潔干燥,減少塵埃和水霧,溫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對濕度大于60%時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3)用紫外線消毒物品表面時,應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線的直接照射,且應達到足夠的照射劑量。(4)不得使紫外線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損傷。(5)紫外線強度計至少1年標定1次。結果判定:

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線燈,新燈管的輻照強度不得低于90μW/cm2;使用中紫外線燈照射強度不得低于70μW/cm2;30W高強度紫外線新燈的輻射強度≥180μW/cm2為合格。注意事項:41(3)一般診療用品的消毒一般常規使用的診療用品有:體溫表、聽診器、血壓計袖帶、壓舌板、開口器、舌鉗子、吸引器、引流瓶、胃腸減壓器、氧氣濕化瓶、呼吸機及麻醉機的螺紋管、氧氣面罩、麻醉口罩、擴陰器等,包括接觸皮膚及淺表體腔、黏膜的器材?!羟鍧嵟c消毒方法A接觸未破損皮膚的器具清潔與消毒方法接觸皮膚的一般診療用品如血壓計袖帶、聽診器、保持清潔,若有污染應隨時以清潔劑與水清潔。血壓計袖帶若被血液、體液污染應在清潔的基礎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劑浸泡30min后再清洗干凈,晾干備用。聽診器可在清潔的基礎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腋下體溫表每次用后應在清潔的基礎上選用75%乙醇或含有效溴500mg/L~1000mg/L的二溴海因浸泡30min或過氧乙酸1000mg/L浸泡10min~30min后,清水沖凈,擦干,清潔干燥保存備用。(3)一般診療用品的消毒42B接觸未破損黏膜的器具清潔與消毒方法接觸未破損黏膜的器具如擴陰器、開口器、舌鉗子、壓舌板、口表、肛表等器具,用后應先清洗去污,擦干,耐高溫的器具如擴陰器、開口器、舌鉗、壓舌板可選擇壓力蒸汽滅菌后清潔干燥保存備用。不耐高溫的器具如口表、肛表等可在清潔的基礎上采用75%乙醇或二溴海因或含氯消毒劑500mg/L浸泡30min或過氧乙酸1000mg/L浸泡10min~30min后,清水沖擦凈,擦干,清潔干燥保存備用。(4)口腔診療器具及環境的消毒與滅菌A.消毒原則:實行所有病人的標準預防隔離原則,簡化控制感染的措施。治療區的操作臺,治療每個病人后均需用中效消毒劑(指僅可殺滅分枝桿菌、真菌、病毒及細菌繁殖體等微生物,達到消毒要求的制劑)進行消毒,治療外周區應在每天工作結束后消毒及通風。外科器械及穿破組織或接觸組織的器械都應進行滅菌,只與皮膚接觸或可能被傳染性氣溶膠污染、手污染的器械進行消毒處理。處理每個病人必須更換手套、洗手。每周對環境進行一次徹底清潔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或噴灑桌面、椅子、門窗、墻面、地面等,然后進行空氣消毒。B接觸未破損黏膜的器具清潔與消毒方法43B.口腔器材的消毒滅菌:B--1口腔器材按照其危害程度及材質的不同進行不同的處理.外科器械及其它穿破口腔軟組織或骨組織的器械(牙鉗、解剖刀、骨鑿、鉆針、根管器械等)必須滅菌;不穿破口腔軟組織但與組織有接觸的器械(銀汞充填器、塑料器械)應當進行滅菌;與皮膚接觸、可能暴露在體液或唾液飛沫中的器械以及可能被污染的手接觸的器械(物理測量儀器、混汞機)應當進行消毒??谇粰z查器械如鑷子、壓舌板、口鏡、探針、彎盤等,可采用一次性用品??谇黄鞑挠煤笙扔?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后,作無害化處理。反復使用的器械需先去污染后,再清洗,徹底去除粘著物,然后再進行消毒滅菌。B.口腔器材的消毒滅菌:44謝謝!謝謝!45樹立質量法制觀念、提高全員質量意識。12月-2212月-22Wednesday,December28,2022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13:16:1013:16:1013:1612/28/20221:16:10PM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全,常把弓弦繃。12月-2213:16:1013:16Dec-2228-Dec-22加強交通建設管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13:16:1013:16:1013:16Wednesday,December28,2022安全在于心細,事故出在麻痹。12月-2212月-2213:16:1013:16:10December28,2022踏實肯干,努力奮斗。2022年12月28日1:16下午12月-2212月-22追求至善憑技術開拓市場,憑管理增創效益,憑服務樹立形象。28十二月20221:16:10下午13:16:1012月-22嚴格把控質量關,讓生產更加有保障。十二月221:16下午12月-2213:16December28,2022作業標準記得牢,駕輕就熟除煩惱。2022/12/2813:16:1013:16:1028December2022好的事情馬上就會到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16:10下午1:16下午13:16:1012月-22專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給時間。12月-2212月-2213:1613:16:1013:16:10Dec-22牢記安全之責,善謀安全之策,力務安全之實。2022/12/2813:16:10Wednesday,December28,2022相信相信得力量。12月-222022/12/2813:16:1012月-22謝謝大家!樹立質量法制觀念、提高全員質量意識。12月-2212月-2246踏實,奮斗,堅持,專業,努力成就未來。12月-2212月-22Wednesday,December28,2022弄虛作假要不得,踏實肯干第一名。13:16:1013:16:1013:1612/28/20221:16:10PM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全,常把弓弦繃。12月-2213:16:1013:16Dec-2228-Dec-22重于泰山,輕于鴻毛。13:16:1013:16:1013:16Wednesday,December28,2022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漸。12月-2212月-2213:16:1013:16:10December28,2022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個人的休養。2022年12月28日1:16下午12月-2212月-22追求卓越,讓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8十二月20221:16:10下午13:16:1012月-22嚴格把控質量關,讓生產更加有保障。十二月221:16下午12月-2213:16December28,2022重規矩,嚴要求,少危險。2022/12/2813:16:1013:16:1028December2022好的事情馬上就會到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16:10下午1:16下午13:16:1012月-22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開啟。12月-2212月-2213:1613:16:1013:16:10Dec-22務實,奮斗,成就,成功。2022/12/2813:16:10Wednesday,December28,2022抓住每一次機會不能輕易流失,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強大。12月-222022/12/2813:16:1012月-22謝謝大家!踏實,奮斗,堅持,專業,努力成就未來。12月-2212月-247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48一、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資格二、醫療機構資格三、傳染病防治的監督檢查一、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資格49一、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資格1概念:衛生技術人員--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取得執業證書。即同時具備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的人員方可認定為衛生技術人員。根據所從事的業務的性質不同,分為醫師、護士、藥師、檢驗師及其他技師等類別。醫師--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包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一、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資格50醫師和助理醫師的區別:(1)助理醫師不能單獨地開展執業活動(但鄉、民族鄉、鎮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需要,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這里主要是指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不包括個體診所);(2)執業助理醫師不得申請個體行醫。執業醫師,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5年,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辦理個體行醫,經批準后即可行醫。醫師一經注冊,則必須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執業類別包括臨床、中醫、口腔、公共衛生四個類別)醫師和助理醫師的區別:(1)助理醫師不能單獨地開展執業活動(51鄉村醫生—指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村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預防、保健和一般醫療服務的人員。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有效期為5年。農村地區“撤村改居”作為城區的組成部分后,原村醫療衛生機構和相關衛生技術人員應按照《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進行管理,不再適用《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在“撤村改居”前已經按照《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的規定經注冊取得執業證書的鄉村醫生,在執業證書有效期內可在注冊的執業地點繼續執業;有效期滿,不再進行注冊。對這部分醫生,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管理,可以鼓勵其通過正規醫學教育取得符合《執業醫師法》規定的醫學專業學歷,按照《執業醫師法》及相關規定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鄉村醫生—指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52護士--是指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理活動,履行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增進健康職責的衛生技術人員。*護士執業注冊有效期為5年,護士被吊銷執業證書的,自執業證書被吊銷之日起2年內不得申請執業注冊。《護士條例》第二十一條: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允許下列人員在本機構從事診療技術規范規定的護理活動;(一)未取得護士執業證書的人員(二)為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辦理執業地點變更手續的護士護士執業注冊有效期屆滿未延續執業注冊的護士。(三)在教學、綜合醫院進行護理臨床實習的人員應當在護士指導下開展有關工作。*醫師可以從事護理活動,護士不能從事醫師活動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的臨床醫師,其執業范圍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在醫療機構中執業的臨床醫師以婦產科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的,其范圍含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護士--是指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532.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幾種情形:(1)使用未取得衛生技術人員資格和職稱的人員(實習生、畢業生除外)(2)使用取得醫師資格證書但未經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人員從事醫師工作。(3)從事本專業以外診療活動的衛生技術人員,如跨專業從事診療活動,心電圖、B超、放射技師出具診斷報告等.衛政法(2004)163號:(一)出具影像、病理、超聲、心電圖等診斷性報告的,必須是經執業注冊的執業醫師;在鄉、民族鄉、鎮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也可以由經執業注冊的執業助理醫師出具上述報告。(二)相關專業的醫技人員可出具數字、形態描述等客觀描述性的檢查報告(4)使用醫學院校的實習生、試用期內的大學生獨立從事診療活動的(5)使用未取得《外國醫師短期行醫許可證的》外籍醫師2.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幾種情形:543.罰則: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28條之規定,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48條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81條的規定:任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責令其立即改正,并可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并可以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一)任用兩名以上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診療活動:(二)任用的非衛生技術人員給患者造成傷害。醫療機構使用衛生技術人員從事本專業以外的診療活動的,按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處理。4.違法主體的認定:(1).衛政法發2005第357號:醫療機構違反規定安排未取得醫師資格的醫學專業畢業生獨立從事臨床工作的,對醫療機構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48條處罰,造成患者損害的,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61條處理;未取得醫師資格醫學專業畢業生擅自在醫療機構獨立從事臨床工作的,按執業醫師法第39條處理,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61條處理。3.罰則: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28條之規定,根據《醫療55(2).醫療機構內,執業助理醫師擅自獨立開展工作,按48條處理,造成人身損害的,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處理,涉嫌犯罪的,按醫療事故罪移送司法,而不是按“非法行醫罪”移送司法。(3)衛政法發[2004]178號對于醫療機構聘用取得醫師資格但未經醫師注冊得執業證書的人員從事醫師執業活動的,根據《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取得醫師資格的人員“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對醫療機構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處理;對于取得醫師資格但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而從事醫師執業活動的人員,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處理,在行醫過程中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六十一條的規定處理。(被依法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期間從事診療活動的,等同于未取得執業證書,按非法行醫罪,不能與有資格未注冊的情況等同)(2).醫療機構內,執業助理醫師擅自獨立開展工作,按48條處56二.醫療機構資格1.概念無證行醫---是指機構或個人未取得行醫的資格證件,從事診療活動的行為。在日常監督中對醫療機構執業資格的監督不僅僅是查看是否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還應當對許可證的有效性、真實性以及是否在許可證注冊點執業等情況加以監督。2.無證行醫的幾種情形:(1)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從事診療活動。如“地下”診所、藥店坐堂行醫;美容機構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醫療美容手術;非醫療機構擅自從事專項技術服務項目;非醫療機構擅自從事性病及其他診療活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以外的診療項目。二.醫療機構資格57(2)使用通過買賣、轉讓、租借等非法手段獲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診療活動的。(3)使用偽造、變造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診療活動的。(4)醫療機構未經批準在登記的執業地點以外開展診療活動的。如醫療機構在整體遷移過程中,在新的執業地點變更手續還未辦理,或辦理后還未領取新的執業點的醫療機構許可證就擅自開展診療活動;又如,醫療機構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擅自增加執業點和分支機構等,這些醫療機構盡管有合法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但由于超出了許可證注冊點的范圍,構成了在執業點以外的執業,按照衛政法的批復,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44條規定按無證行醫予以處罰。(5)非本醫療機構人員或者其他機構承包、承租醫療機構科室或者房屋并以該醫療機構名義開展診療活動的。這里處罰的主體是兩個,如某人或某公司承包一家醫療機構的科室,那么,某人或某公司是被處罰主體,違法的事實就是無證行醫,而被承包的醫療機構也是被處罰主體,違法的事實是轉讓、租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行為。對醫療機構出租承包科室的違法行為調查取證的關鍵在于出租方和承包方的合同協議,由于他們的合作關系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要調查他們之間的利益分配方式,承包方的資格和執業人員的執業資格、執業行為等都是調查取證的關鍵。(2)使用通過買賣、轉讓、租借等非法手段獲取《醫療機構執業許58(6)有效期屆滿,不予延續的(7)《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被撤回、撤銷、注銷、吊銷撤回:相對人取得行政許可合法,行政許可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修改或廢止,行政許可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依法賠償)撤銷:適用于行政機關糾正違法實施行政許可的情形,作出行政許可決定或相對人違法取得行政許可(行政機關違法)吊銷:被許可人有嚴重違法行為注銷:客觀事實的出現,行政許可失效的情形:A醫療機構因合并;B遷移出;C除改、擴、遷建原因停業超過一年;D受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處罰;E超過校驗期經責令校驗不校驗的;F暫緩校驗后仍不能通過校驗,還在執業的。細則第三十五條中規定:床位在一百張以上的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以及專科醫院、療養院、康復醫院、婦幼保健院、急救中心、臨床檢驗中心和??萍膊》乐螜C構的校驗期為三年;其他醫療機構的校驗期為一年。第三十七條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機關可以根據情況,給予一至六個月的暫緩校驗期:

(一)不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準》;

(二)限期改正期間;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不設床位的醫療機構在暫緩校驗期內不得執業。

暫緩校驗期滿仍不能通過校驗的,由登記機關注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校驗的期限第七十八條對不按期辦理校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又不停止診療活動的,責令其限期補辦校驗手續;在限期內仍不辦理校驗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6)有效期屆滿,不予延續的593.醫療機構分類:1.醫院、2.婦幼保健院、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4.衛生院5.療養院6.門診部7.診所、衛生所、醫務室、中小學衛生保健所、衛生站8.村衛生室(所)9.??萍膊》乐卧骸⑺?、站10.急救中心、站11.臨床檢驗中心12.護理院(站)13.其它診療機構。4.罰則:《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又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七十七條對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因擅自執業曾受過衛生行政部門處罰;

(二)擅自執業的人員為非衛生技術專業人員;

(三)擅自執業時間在三個月以上;

(四)給患者造成傷害;

(五)使用假藥、劣藥蒙騙患者;

(六)以行醫為名騙取患者錢物;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它情形。這里的非法所得是指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人員或機構在違法活動中獲取的包括成本在內的全部收入處罰時應僅僅扣住罰則中的條款,進行現場取證和詢問筆錄,包括人員資格、執業活動時間、非法收入、是否給患者造成傷害等,這些相關證據的收集對后面的處罰額度自由裁量提供依據。3.醫療機構分類:1.醫院、2.婦幼保健院、3.社區衛生服務605.調查取證:(1)物證:藥品、器械、儀器、設備、使用中和使用后的耗材。(2)書證:A證明人員身份資格的:身份證、工作證、畢業證、職稱證、醫師資格證、執業證、職工花名冊等。證明單位資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營業執照、機構代碼、法人證書等。B反映診療活動的醫學文書:收費票據、賬冊、合同、文件、宣傳資料。(3)證人證言------注意被詢問人的年齡,是否能承擔民事行為能力(4)當事人陳述(5)現場筆錄-------A行醫場所描述:描述環境、外觀、方位地點、室內布局、可以與現場照片等其他證據相互印證。B診療行為描述:現場患者(詢問筆錄)、藥品(存放位置、是否為假藥劣藥)、器械、醫療廢物、處方、收據、門診登記本、標牌、證照、廣告宣傳等進行記錄(拍照、登記保全)。注意不能有結論性語言如現場發現有一著白大褂的男士正在為誰診療∨------現場發現有一名醫師正在為患者診療×C行醫資質描述:有無證件、證件上顯示的內容。(6)視聽資料--------錄音錄像(7)鑒定結論--------有關組織出具的鑒定證明。5.調查取證:616.無證行醫違法主體的認定:(1)法人、其他組織未經許可組織開展診療活動的,則該法人、其他組織為違法主體,可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予以處罰,同時對其中執業醫師也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予以吊銷其《醫師執業證書》。(2)公民個人未經許可擅自執業的-----公民為違法主體。兩個以上公民合伙未經許可行醫的-------合伙人員均為違法主體(3)無醫生執業資格從事醫生執業活動的,違法主體為行醫的公民個人。對個體行醫的:(1)若設置者和行醫者不是同一個人,對設置者按單位無證,對行醫者按執業醫師法39條處罰。(2)若是同一個人,適用執業醫師法第39條(3)對非醫療機構(無證)聘用非衛技人員,按醫療機構44條從重處罰,不能按照48條處罰(48條是有證單位聘用非衛技)(4)涉及到沒收違法所得(包括藥品、器械),是否需要聽證,看總價值是否達到規定的額度。(5)若藥店有合法的藥品經營許可證,只能沒收其用于非法行醫的藥品、器械。6.無證行醫違法主體的認定:(1)法人、其他組織未經許可組織62三、傳染病防治的監督檢查(一)醫療廢物的監督管理1、衛生行政部門職責:依法對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活動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2、監管對象: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采供血機構)其他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機構。3、醫療廢物分類: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按照類別分置于不同的包裝物或容器內)三、傳染病防治的監督檢查63(1)感染性廢物---------是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包括(1)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簽引流棉條、紗布及其各種敷料,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廢棄的被服等。(2)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4)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5)廢棄的血液、血清。(2)病理性廢物是指在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試驗動物尸體,包括手術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3)損傷性廢物是指能夠刺傷或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包括醫用針頭、縫合針、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等;(4)藥物性廢物是指過期、淘汰、變質或被污染的廢棄藥品,包括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等;如致癌性藥物、免疫制劑、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5)化學性廢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化學物品,如廢棄的化學試劑、化學消毒劑、汞血壓計、汞溫度計等.集中處置單位-----應依法取得經營許可證(1)感染性廢物---------是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644.檢查的方法和內容:(1).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制度)(2)管理部門及責任人員的設置(法定代表人是否為第一責任人)(3)相關人員培訓與職業衛生防護(培訓資料、定期的健康檢查、免疫接種等)(4)醫療廢物登記與資料保存(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數量、交接時間、去向、交接人員簽字,保存期限3年)(5)醫療廢物的收集(衛醫發2003---287號中對分類、專用包裝物做了說明)(6)院內運送(7)暫時貯存(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人員活動區及生活垃圾存放場所;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防滲漏、防盜、防雨淋、防鼠、防蚊蠅、防蟑螂及預防兒童接觸;禁煙、禁食。暫存不超過2天。4.檢查的方法和內容:65(8)醫療廢物的處置(內部處置、集中處置單位)包裝袋(3/4時封口)、利器盒、周轉箱(桶)、其基本要求是防槮漏、防破裂、防刺穿、密封,外表為黃色,并印制有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和文字說明。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和容器外表面應當有相應類別的警示標識,每個包裝物和容器上應當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是否先在產生地點進行高壓蒸汽滅菌或者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照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雙層生活垃圾-------按醫療廢物處理有傳染性的排泄物----------消毒后排放醫療衛生機構是否將醫療廢物交給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是否填寫和保存轉移聯單。對醫療廢物處置單位主要檢查對相關人員采取職業衛生防護措施現象。(8)醫療廢物的處置(內部處置、集中處置單位)包裝袋(3/466自行處置------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地區,方可自行處置,但必須做到:一次性和容易致人損傷的------消毒并作毀形處理能夠焚燒的,應及時焚燒不能焚燒的,消毒后集中填埋。非法處置的幾種常見情形:(衛生部門不能對其進行處罰,應要求立即整改。管轄權在環保部門。)轉讓、買賣醫療廢物郵寄醫療廢物不合法運輸醫療廢物注意生活垃圾混入醫療垃圾和醫療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截然不同,后者處罰額度為5000元-------三萬用后的輸液瓶、玻璃瓶可不作為醫療廢物處理,自行處置------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地區,方67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68(二)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疫情控制衛生監督概念:醫療機構-------是指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經登記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醫療衛生機構------是指醫療保健、疾病控制、采供血機構及其與上述機構業務活動相同的單位。疫情報告-----是指各責任報告單位和個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以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時限等進行的傳染病報告。責任報告單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采供血機構均為責任報告單位責任疫情報告人--------責任報告單位執行職務的人員(二)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疫情控制衛生監督692.衛生監督檢查要點與方法(1)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檢查要點與方法:檢查要點:A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的組織和制度B疫情報告程序的檢查方法C.疫情報告方式D疫情報告質量檢查方法:A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的組織和制度:(查閱醫療機構制定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的相關文件:(1)是否設置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的部門、配備具體工作人員,負責本單位傳染病疫情匯總、核對、自查獎懲制度。(2)查閱醫療機構各有關科室的門(急)診日志或住院登記薄和傳染病疫情登記薄,現場核實門(急)診或住院登記與傳染病登記是否一致。(3)現場檢查醫院疫情網絡直報情況(登陸國家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核實)(4)檢查醫療機構對醫護、檢驗等衛生技術人員進行有關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的培訓,(查看簽到本、考試卷、培訓資料等)(5)對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填寫的傳染病報告卡質量進行檢查(內容齊全、項目完整、時限及時。(6)現場檢查疫情信息安全管理(是否有專人負責、為保護患者個人隱私,無關人員不得隨意登陸查看)2.衛生監督檢查要點與方法70B疫情報告程序:現場檢查門診日志登記率是否符合要求(),打開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檢查該病例是否報送到國家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放射科、檢驗科陽性病例)是否按規定存在隱瞞、緩報、遲報、謊報等情況)C疫情報告方式:疫情報告方式分為網絡直報和非網絡直報,現場檢查時打開傳染病網絡報告管理系統,對報告的傳染病疫情進行核對,對無條件實行網絡直報的醫療機構(登記備案),在規定的時限內將傳染病報告卡報疾控,疾控再網報。D疫情報告質量:醫療機構及傳染病衛生監督知識培訓課件71A檢查疫情報告時限是否符合規定,傳染病報告時限直接關系到傳染病的控制效果,因此監督員必須對各種傳染病報告時限熟悉,以便在監督中發現緩報的違法行為,現場將傳染病報告卡中填寫的診斷時間與網絡直報系統的時間進行對比,不同的傳染病其報告時間不一樣。發現甲類、乙類中的肺炭疽、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或疑似病人,或者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是否于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如電話、傳真)等向當地縣級疾控機構報告,并與2小時內寄出傳染病報告卡----------2小時內上報;其它24小時上報。B檢查傳染病疫情報告的訂正情況(發現報告病例診斷變更、死亡要及時訂正)C檢查傳染病疫情報告相關資料保存情況的檢查方法(醫療機構的傳染病報告卡及傳染病報告記錄應保存3年,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其傳染病報告卡由收卡單位保存,原報告單位必須進行登記備案。A檢查疫情報告時限是否符合規定,傳染病報告時限直接關系到傳染72(2)醫療機構疫情控制衛生監督檢查要點和方法:檢查要點:A疫情控制的工作制度B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的隔離措施C受污染的場所和物品的消毒措施D醫療救治情況E其它(如流行病學調查和標本采集情況)(2)醫療機構疫情控制衛生監督檢查要點和方法:73檢查方法:A查閱該單位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計劃和責任區域內傳染病預防控制計劃、工作等相關資料(有計劃、有總結、資料齊全、保存完好)B查閱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應急處置預案等管理文件,查閱設置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置隊伍的文件(是否有組織、有隊伍、人員配備是否齊全、設備、藥品是否到位C現場檢查感染性疾病科、預檢分診點的設置情況,預檢分診的落實情況,以及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就診病人防護措施的落實情況,查看科室的設置是否符合規范要求,人員的防護是否達到標準要求。D現場檢查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是提供診療服務的情況(醫療救護、現場救援、接診治療)E現場檢查對法定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采取隔離控制措施的場所設施、設備以及使用記錄,檢查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實施消毒以及對醫療廢物規范化處置的記錄檢查方法:74(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檢查要點與方法:檢查要點:A傳染病疫情報告的相關工作制度及其執行情況B疫情數據的收集、審核、匯總、上報C疫情網絡報告系統的運轉情況檢查方法:A檢查疾控機構是否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疫情值班制度、傳染病疫情通報制度以及各項工作制度的落實情況,查閱制定各項制度的相關文件、值班記錄等文字資料。(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檢查要點與方法:75B檢查縣級疾控機構收到無網絡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報告卡后,是否于2小時內通過網絡系統直報。(現場檢查傳染病登記與網報是否一致)C檢查疾控機構是否開展疫情數據的收集、審核、匯總、上報等。(查閱傳染病疫情報表,包括月報、年報和疫情分析資料、重點傳染病的專題分析資料、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的傳染病漏報進行調查的資料等)D現場檢查傳染病疫情網報系統的運轉、連接是否正常、是否有網絡維護記錄,傳染病疫情報告卡的網絡錄入內容、時限、審核是否符合要求。E檢查疫情信息安全管理;疾控機構是否有專人開展傳染病疫情報告、疫情數據的收集、審核、匯總和上報工作,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防止傳染病疫情信息泄露,保護患者的隱私(查閱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員的工作制度、工作職責等資料。)B檢查縣級疾控機構收到無網絡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76(4)疾控機構疫情控制衛生監督的檢查要點和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