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屬化學行為與污染治理_第1頁
土壤重金屬化學行為與污染治理_第2頁
土壤重金屬化學行為與污染治理_第3頁
土壤重金屬化學行為與污染治理_第4頁
土壤重金屬化學行為與污染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土壤重金屬化學行為與污染治理第一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問題引入全球性環境問題第二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全球氣候變化第三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全球表面平均溫度上升了0.3至0.6攝氏度,海平面上升了10至25厘米。目前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由工業革命(1750年)之前的280ppm增加了10%。如果世界能源消費的格局不發生根本性變化,到21世紀中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將達到560ppm,全球平均溫度可能上升1.5至4攝氏度,將給全球人類帶來災難性后果。第四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臭氧層破壞和損耗自1985年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以來,地球上空臭氧層被損耗的現象一直有增無減。到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壞面積已達2400萬平方公里。現在在美國、加拿大、西歐、前蘇聯、中國、日本等國的上空,臭氧層都開始變薄。全世界向大氣排放的消耗臭氧層物質(ODS)已達到了2000萬噸。由于ODS相當穩定,可在大氣層中存在50-100年,會不斷與臭氧發生反應,即使全世界完全停止排放ODS,也要再過20年,人類才能看到臭氧層恢復的跡象。第五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979~1992年南極臭氧空洞圖197919801981198219831984第六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99019891988198519861987第七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9921991第八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臭氧層對地球的保護示意圖臭氧層主要吸收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同時也是溫室氣體,吸收熱量,維持地球熱量的動態平衡第九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酸雨污染“酸雨”泛指酸性物質以濕沉降(雨、雪)或干沉降(酸性顆粒物)的形式從大氣轉移到地面上。酸雨中絕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來源于人類廣泛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氣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第十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酸雨的形成第十一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酸雨危害酸雨破壞建筑,更使使全球30%的林區因酸雨的影響而退化。有些湖泊因酸化改變水生生態,導致魚類滅絕。土壤酸化會使土壤貧瘠化,導致陸地生態系統的退化。第十二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酸雨污染的危害第十三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水資源危機目前世界上約有20個國家嚴重缺水,全球有10億多人口無法得到安全的飲用水。第十四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森林植被破壞地球森林面積約為30-60億公頃,約占陸地面積的20%-40%,但在工業化過程中,森林大面積被毀引起了多種環境后果,主要有:降雨分布變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氣候異常,水土流失,洪澇頻發,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第十五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海洋資源破壞和污染近幾十年來,全球范圍內的海洋生產力和海洋環境質量出現明顯退化。2/3以上的海洋魚類已被最大限度或過度捕撈,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另有44%的魚類的捕撈已達到生物極限。而另一方面,人類活動產生的大部分廢物和污染物最終都進入了海洋。第十六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難以處理的有毒化學廢物第十七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現在全球每年產生的有毒有害化學廢物3億到4億噸,其中對生態危害最大、擴散最廣的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如多氯聯苯和滴滴涕。使男性精子數目銳減,男性不育癥增加。男嬰出生率下降。動物雌性化現象嚴重。以及畸形個體增加。第十八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生物多樣性銳減地球上約有1400萬種物種,但當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損失的速度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快,鳥類和哺乳動物現在的滅絕速度是它們在未受干擾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第十九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民以食為天——土壤荒漠化和污染土壤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第二十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民以食為天——土壤荒漠化和污染土壤污染土壤有機物污染土壤無機物污染(重金屬)第二十一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PbCdCrHgAs第二十二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危害

(1)影響植物根和葉的發育(2)破壞人體神經系統、免疫系統、骨骼系統等植物病例人類病例二、重金屬危害和污染特點第二十三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土壤重金屬污染特點(1)重金屬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是環境長期、潛在的污染物;(2)因土壤膠體和顆粒物的吸附作用,長期存在于土壤中,濃度多成垂直遞減分布;

(3)與土壤中的配位體(氯離子、硫酸離子、氫氧離子、腐蝕質等)作用,生成絡合物或螯合物,導致重金屬在土壤中有更大的溶解度和遷移活性;(4)土壤重金屬可以通過食物鏈被生物富集,產生生物放大作用;(5)重金屬的形態不同,其活性與毒性不同,土壤pH、Eh、顆粒物以及有機質含量等條件深刻影響它在土壤中的遷移和轉化;第二十四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三、土壤重金屬污染來源自然來源(1)成土母質的風化過程對土壤重金屬本底含量的影響(2)風力和水力搬運的自然物理和化學遷移過程人為干擾輸入(1)不同工礦企業工業生產對土壤重金屬的額外輸入(2)農業生產活動影響下的土壤重金屬輸入(3)交通運輸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影響第二十五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四、土壤重金屬環境化學行為遷移過程(1)機械遷移(2)物理—化學遷移(溶解-沉淀;氧化-還原等)(3)生物遷移

轉化過程(1)物理—化學轉化(2)生物轉化第二十六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五、影響土壤重金屬環境化學行為的因素土壤顆粒物粒徑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PH值和酸堿度土壤生物和植被

第二十七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六、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來源定量解析

重金屬的形態分布

重金屬的形態:可交換態、碳酸鹽態、鐵錳氧化物結合態、有機硫化物態和殘渣態。元素剖面分布

由于土壤對重金屬的固定,外源重金屬大都富集在土壤表層而比較難向下遷移

同位素示蹤研究各種元素的同位素成分來區分各種地質體的物質來源空間分析應用GIS技術分析異常空間分布與污染源的關系有可能直觀地判斷出異常的成因

第二十八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七、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的檢測分析土壤重金屬的治理方法

第二十九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方法農業生態修復:主要換土、客土和深耕翻土等(圖)植物修復技術(圖)(1)植物提取和富集(圖)(2)植物揮發(圖)(3)植物穩定(圖)常見修復植物物理化學修復a.電動修復

b.電熱修復

c.土壤淋溶化學修復

第三十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八、土壤重金屬修復展望超累積植物篩選與培育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的應用生物修復綜合技術的研究第三十一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九: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研究項目2010年高等學校省級優秀青年人才基金項目——無機-有機體協同原位化學固定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基金號:2010SQRL147)2010年高校省級自然科學項目——高效土壤重金屬修復與重金屬毒理和生物有效性研究(基金號:KJ2010B437)第三十二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三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謝謝第三十四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五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六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七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八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Hg中毒第三十九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慢性As中毒第四十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Pb中毒第四十一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電子產品造成的鉛污染,已經成為鉛污染的主要途徑之一第四十二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Cd中毒第四十三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Cr中毒第四十四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植物小花南芥:修復Pb、Zn復合污染蜈蚣草:修復As污染

東南景天:修復Cd、Pb、Zn、Cu復合污染龍葵:修復Cd污染油菜:修復Cd污染第四十五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在電場的作用下,通過電流的作用,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如Pb、Cd、Cr、Zn等)和無機離子以電透滲和電遷移的方式向電極運輸,然后進行集中收集處理。第四十六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利用高頻電壓產生電磁波,產生熱能,對土壤進行加熱,使污染物從土壤顆粒內解吸出來,加快一些易揮發性重金屬從土壤中分離,從而達到修復的目的。該技術主要修復被Hg和Se等重金屬污染的土壤。第四十七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土壤淋洗:利用淋洗液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屬轉移到土壤液相中去,再把富含重金屬的廢水進一步回收處理的土壤修復方法。常采用柱淋洗或堆積淋洗,該方法的技術關鍵是尋找一種既能提取各種形態的重金屬,又不破壞土壤結構的淋洗液。目前主要使用的淋洗劑為檸檬酸、蘋果酸、乙酸和EDTA。第四十八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化學修復:向土壤投入改良劑,通過對重金屬的吸附、氧化還原、拮抗或沉淀作用,以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該方法在土壤原位上進行的,簡單易行。但金屬元素仍保留在土壤中,一旦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形態改變,會再次危害生物,并不是一種永久的修復措施。常用的改良劑有石灰、沸石、碳酸鈣、磷酸鹽、硅酸鹽和促進還原作用的有機物質,不同改良劑對重金屬的作用機理不同。第四十九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植物修復

第五十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植物富集第五十一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A:采集后壓制植物的一般照片(有黃斑)B:X-射線放射自顯影照片(能看出金屬元素所在的部位)C:計算機重構的放射第五十二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富集重金屬植物利用第五十三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植物揮發第五十四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植物穩定土壤重金屬第五十五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農業生態修復第五十六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的檢測分析檢測分析步驟采樣預處理消解和提取儀器分析分析結果的質量保證

第五十七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五十八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五十九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土壤:發育于地球陸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結構的介質,含固液氣三相系統。第六十一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土地荒漠貧瘠化荒漠化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環境與社會經濟問題。全球荒漠化面積已近36億公頃,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4,已影響到全世界1/6的人口(約9億人),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為荒漠,2100萬公頃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長谷物。亞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響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區,遭受荒漠化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依次是中國、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第六十二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荒漠化的土地與移民第六十三頁,共七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重金屬: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屬,或在元素周期表金屬欄內原子量超過40以上之金屬元素均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