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織物組織結構
總復習Tutor:楊旭東xdyang@織物組織結構
總復習Tutor:楊旭東第一章、織物基本知識和上機圖織物分類按加工方法:機織物;針織物;非織造布按紗線原料:純紡織物;混紡織物;混并織物;交織織物按紗線是否染色:白坯織物;色織物按織物用途:服裝用;裝飾用;產業用第一章、織物基本知識和上機圖織物分類機織物的形成機織物:由相互垂直(經、緯)的兩個系統的紗線在織機上根據一定規律交織而成的織物。經紗:織物內與布邊平行,縱向排列的紗線緯紗:織物內與布邊垂直,橫向排列的紗線織造過程:開口、引緯、打緯、送經、卷取織物組織的基本知識織物組織:織物中經紗和緯紗相互交錯或彼此沉浮的規律。織物結構:根據緯紗的不同屈曲而形成的不同空間狀態。機織物的形成織物組織的基本知識組織點(浮點):經緯紗線相交處經組織點:經紗浮于緯紗之上的組織點。緯組織點:緯紗浮于經紗之上的組織點。組織循環(完全組織):當經組織點和緯組織點浮沉規律達到循環時,稱為一個組織循環Rj:構成一個組織循環所需要的經紗根數稱為組織循環經紗數。Rw:構成一個組織循環所需要的緯紗根數稱為組織循環緯紗數同面組織、經面組織、緯面組織的概念(條件)組織點(浮點):經緯紗線相交處組織圖組織圖:用于表示織物組織的圖解。表示方法:方格紙表示法;直線表示法;經、緯紗截面圖(表示結構狀態的圖解)。組織點飛數:指同一個系統中相鄰兩根紗線上相應經、緯組織點在縱向(或橫向)間隔的組織點數。飛數用S(step)來表示。沿經紗方向計算相鄰兩個組織點間相距的組織點數是經向飛數,以Sj表示:向上為(+),向下為(-)。沿緯紗方向計算相鄰兩根緯紗上相應組織點相距的組織數是緯向飛數,以Sw表示:向右為(+),向左為(-)。飛數是矢量。飛數常值得規律組織,變值得花式組織。組織圖織物上機圖上機圖是表示上機織造工藝條件的圖解。上機圖的組成:組織圖、穿筘圖、穿綜圖、紋板圖四個部分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組成。織物上機圖組織圖:常用方格圖表示Rj:縱向格子數等于完全經紗數RjRw:橫向格子數等于完全緯紗數Rw穿筘圖:穿筘圖:表示每筘齒內經紗的穿入數,用兩個橫行表示,位于組織圖和穿綜圖之間。鋼筘的作用:打緯、保證緯紗密度;保證經密,使經紗排列均勻;控制布幅(筘片數)。穿筘圖橫向行數為兩行,縱向行數等于完全經紗數的整數倍。組織圖:常用方格圖表示穿筘的原則:每筘穿入數的多少應根據織物的經紗密度、特數及織物組織和布面風格而定。常用織物:平布-2入;府綢-4入;Rj=4斜紋-4入每筘穿入數應盡可能等于其組織循環經紗數或是它的約數或倍數。邊紗的穿入要增加,以保證后續加工之需。不同規格織物依靠筘號和每筘經紗穿入數來控制經密和幅寬。筘號:單位長度內的筘齒數,公制:/10cm;英制:/2inch。穿筘的原則:穿綜圖:表示組織圖中各根經紗穿入各頁綜框順序的圖解。穿綜圖位于組織圖的上方,每一橫行表示一頁綜框(或一列綜絲);每一縱行表示與組織圖相對應的一根經紗。(方向:下-上對應于織口-織軸)穿綜的原則:每根經紗只能穿入一頁綜框中。交織規律相同的經紗可以穿在同一頁綜框中。不同交織規律的經紗必須分穿在不同綜框中。穿綜圖:穿綜方法:順穿法把一個組織循環中的各根經紗逐一地順次穿在每一頁綜片上(運動規律相同的經紗穿在一個綜框上)。Rj等于所需的綜片頁數(Z),穿綜循環經紗數(r)也與Rj、Z相等,即Rj=Z=r。應用場合:密度較小的簡單織物組織和某些小花紋組織。優點:操作簡便。缺點:當組織循環經紗根數過多時,過多地占用綜片,上機、織造困難。穿綜方法:飛穿法高密織物采用順穿法的問題:每片綜頁上由于綜絲密度過大,織造時經紗與綜絲過多地摩擦,會引起斷頭或開口不清,以至造成織疵而影響生產質量。應用場合:織物密度較大而經紗組織循環較小的情況。使用復列式綜框(一頁綜框上有2~4列綜絲)或成倍增加單列式綜框的頁數,經紗按一定規律跳著穿。Rj<Z=r。優點:減少每頁綜上的綜絲數,減少經紗與綜絲的摩擦。飛穿法照圖穿法應用場合:織物的組織循環大或組織比較復雜,但織物中有部分經紗的浮沉規律相同。此法在小花紋織物中廣泛采用。將運動規律相同的經紗穿入同一頁綜頁中,可以減少使用綜頁的數目,又可稱為省綜穿法。r=Rj>Z。山形穿法(人字穿法、對稱穿法)應用場合:組織循環大且對稱的組織。照圖穿法分區穿法應用場合:織物組織中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組織,或用不同性質的經紗織造時。綜分為前后兩個區,綜頁數目由織物組織而定。分區穿法間斷穿法:穿完一個分穿綜循環后,再穿另一個。圖例:由兩種組織并合成的格子花紋。第一種組織按經紗運動規律穿若干個循環以后,又按另一種穿綜規律穿綜,每一種穿綜規律成為一個穿綜區,每個區中有各自的穿綜循環,稱為分穿綜循環p。因此總穿綜循環可依下式計算:
r=mp1+np2+qp3+……,
m、n、q為各區分穿綜循環的數目。間斷穿法:穿綜方法的選擇原則:可從織物組織、經紗密度、經紗性質和操作幾個方面綜合考慮。操作便利的穿綜方法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減少穿錯的可能性。穿綜方法的選擇原則:紋板圖(提綜圖)控制綜框運動規律的圖解(每次引緯時綜框升降的次序)每一縱行代表一頁綜框:紋板圖縱行數=綜頁數每一橫行代表一次開口:紋板圖橫行數=組織圖橫行數(緯紗數)紋板圖的畫法:根據組織圖中經紗穿入綜片的次序依次按該經紗組織點交錯規律填入紋板圖對應的縱行中填繪點表示綜框的提升符號,不代表經組織點紋板圖(提綜圖)組織圖、穿綜圖、紋板圖三者間的關系確定了其中兩個,即可求出第三個圖:已知組織圖和穿綜圖,繪紋板圖已知組織圖和紋板圖,繪穿綜圖已知穿綜圖和紋板圖,繪組織圖組織圖、穿綜圖、紋板圖三者間的關系第三章、三原組織及其織物原組織原組織的特征(構成條件):組織點飛數是常數。在一個組織循環內,每根經紗或緯紗與另一系統的紗線僅交織一次,即每根經紗或緯紗上,只有一個經(緯)組織點,其他均為緯(經)組織點,也就是說:Rj=Rw。分類:平紋(Plainweaves)、斜紋(Twillweaves)、緞紋(Satin(Sateen)weaves)稱上述三種組織為三原組織,是各種織物組織的基礎。第三章、三原組織及其織物原組織平紋組織組織參數:Rj=Rw=2Sj=Sw=±1表示方法:可以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經組織點,分母表示緯組織點,稱平紋組織為一上一下。組織圖表示:單起平紋:起始點為經組織點。雙起平紋:起始點為緯組織點。截面圖:平紋組織織物特征:最簡單的組織,經紗和緯紗每隔一根紗線就交錯一次,正反面無差異,屬同面組織。上機穿綜經密較小平紋織物,可采用兩頁綜的順穿法;中等密度的平紋織物,如市布(中平布),采用兩頁復列式綜頁飛穿法;經密很大的平紋織物,如細布和府綢,采用兩頁四列式綜頁,或8頁綜飛穿法。穿筘:2或4入/筘織物特征:斜紋組織組織參數:Rj=Rw≥3Sj=Sw=±1(分別對應于右斜、左斜)表示方法:用分式表示:分子:一根紗線上連續的經組織點數;分母:同一根紗線上連續的緯組織點數。分子或分母必有一個=1;R=分子+分母。斜紋組織織物特征:組織圖上有經組織點或緯組織點構成的斜線,即織物表面上有經(或緯)浮長線構成的斜向織紋(左斜紋或右斜紋)。上機穿綜:順穿或飛穿(經密較大時);穿筘:3-4入/筘。織物特征:斜紋織物的設計:織紋斜線要“勻、直、深”,設計上注意點:織紋的角度:織紋的斜向與緯向的夾角;紗線的捻向對織紋清晰度的影響:紗線捻向與織物紋路方向垂直,斜路才清晰;對于經面斜紋,當經紗為S捻時,織物應為右斜紋,反之為左斜紋。對于緯面斜紋來說當緯紗為S捻時,織物應為左斜紋,反之為右斜紋。紗線的支數和織物密度對織紋的影響;織制原組織斜紋可采用正織或反織:正織容易發現跳花、緯縮等織疵,但開口裝置耗電量多;反織能節約用電,但不易檢查疵點。斜紋織物的設計:緞紋組織組織參數:R=Rj=Rw≥5(6除外);1<S<R-1,并且在整個組織循環中始終保持不變;R與S必須互為質數。表示方法:用分式表示:分子:組織循環紗線數R;分母:組織點飛數S;分式后面寫上經面或緯面緞紋。Sj多數用于經面緞紋,Sw多數用于緯面緞紋(飛數成對出現(5-2,3;7-2,5,3,4;8-3,5))緞紋組織織物特征:相鄰兩根經紗上的單獨組織點相距較遠,所有的組織點分布有規律;布面平滑勻整,富有光澤,質地柔軟。R越大,浮線越長,織物越柔軟、平滑和光亮,但其堅牢度則越低。上機穿綜:順穿;穿筘:2-4入/筘。經面緞紋宜采用反織,以節省動力。織物特征:平均浮長浮長:一個系統的紗線連續地浮在另一個系統的紗線上的根數(用組織點數表示)。反映了組織的松緊情況。平均浮長:指組織循環紗線數與一根紗線在組織循環內交錯次數的比值。交錯次數:紗線由沉到浮或由浮到沉的次數;交錯(交叉):經緯紗交織時,紗線由浮到沉,或由沉到浮,形成一次交錯;交織:兩次交錯稱為一次交織。平均浮長交錯次數用t表示。在組織循環內,某根經紗與緯紗的交錯次數用tj表示,某根緯紗與經紗的交錯次數用tw表示。
Fj=Rw/tj;Fw=Rj/tw
式中:Fj(Fw)——經(緯)向平均浮長
tj(tw)——經(緯)紗的交錯次數平均浮長的工藝意義:對于同特數、同密度的織物可以用平均浮長來比較不同組織的松緊程度;但對于同一組織,而紗支、密度不同的織物不能用平均浮長來比較松緊程度,而要用緊度來表示。交錯次數用t表示。在組織循環內,某根經紗與緯紗的交錯次數用t織物緊度織物經向緊密度(Ej)、緯向緊密度(Ew)、總緊密度(E)定義:織物的緊度是指紗線投影面積占織物面積的百分比,本質上是紗線的覆蓋率或覆蓋系數。以織物中的經紗或緯紗的覆蓋面積、或經緯紗的總覆蓋面積對織物全部面積的比值表示。織物緊度第四章、變化組織及其織物定義:以原組織為基礎,加以變化(改變浮長、飛數等)獲得的不同組織,統稱為變化組織。分類:平紋變化組織:包括重平組織、方平組織等;斜紋變化組織:包括加強斜紋、復合斜紋、山形斜紋、破斜紋等;緞紋變化組織:包括加強緞紋、變則緞紋、重緞紋等。第四章、變化組織及其織物定義:以原組織為基礎,加以變化(改變平紋變化組織
沿著經(緯)紗的一個方向延長組織點或經緯兩個方向同時延長組織點。經重平和變化經重平組織經重平:以平紋為基礎,沿著經紗方向延長組織點。變化重平:重平組織中的浮長線長短不同時稱變化重平組織。織物特征:織物表面呈現等寬和不等寬的橫條紋。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經組織點;分母-緯組織點;組織特點:Rj=2,Rw=分子+分母。(一般浮長不超過6)平紋變化組織
沿著經(緯)紗的一個方向延長組織點或經緯兩個方繪制方法:確定Rj、Rw,作框架;在第一根經紗上按分式所示的交織規律填繪組織點;在第二根經紗上填繪相反的組織點。上機:穿綜:順穿法或飛穿法穿筘:2~4入/筘繪制方法:緯重平和變化緯重平組織緯重平:以平紋為基礎,沿著緯紗方向延長組織點。變化緯重平:緯重平組織中的浮長線長短不同時稱變化緯重平組織。織物特征:織物表面呈現等寬和不等寬的縱條紋。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經組織點;分母-緯組織點;組織特點:Rw=2,Rj=分子+分母緯重平和變化緯重平組織繪制方法:確定Rj、Rw,作框架;在第一根緯紗上按分式所示的交織規律填繪組織點;在第二根緯紗上填繪相反的組織點。上機:穿綜:順穿法或照圖穿法;穿筘:2~4入/筘。將緯重平同一縱凸條的經紗穿入同一筘齒,使筘痕產生在相鄰兩凸條間,以增加凸條外觀。重平組織適用織物:服用織物:夏季的麻紗織物,毛巾織物的地組織,各種織物的邊組織。
繪制方法:方平組織和變化方平組織:方平組織:以平紋組織為基礎,在平紋組織的經緯兩個方向延長組織點,并填成小方塊而成。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經組織點;分母-緯組織點。織物特點:外觀平整,表面呈現明顯均勻顆粒狀花邊或小方塊效應。組織特點:Rj=Rw=分子+分母。變化方平組織:方平組織的分子和分母各有幾個不同數字所形成的組織。變化方平織物表面呈現大小不等的隱格效應。方平組織和變化方平組織:繪制方法:確定Rj,Rw,作框架;在第一根經紗和第一根緯紗上按分式所示的交織規律填繪組織點;在第一根緯紗上看,凡是有經組織點的經紗均按第1根經紗的浮沉規律填繪組織點;其他經紗均按與第1根經紗相反的浮沉規律填繪組織點。上機:穿綜:順穿法或照圖穿法;穿筘:2~4入/筘。方平組織的適用織物:服用面料,如精紡毛織物中的板司呢、女式呢、仿麻呢等;各種織物的布邊組織。繪制方法:斜紋變化組織
在原斜紋組織的基礎上加以變化,可采用延長組織點浮長,改變組織點飛數的數值或方向(即改變斜紋線的方向),或同時采用幾種變化方法,得到各種各樣的斜紋變化組織。可用于服用織物、裝飾織物等各類織物的設計。斜紋變化組織
加強斜紋:以原組織的斜紋組織為基礎,在其單獨組織點旁(經向或緯向)延長組織點而成。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經組織點;分母-緯組織點;方向-箭頭表示。分子>分母:經面加強斜紋;分子<分母:緯面加強斜紋;分子=分母:同面加強斜紋。加強斜紋:組織特點:不存在單獨組織點,Rj=Rw≥4;R=Rj=Rw=分子+分母;Sj=Sw=±1。繪制方法:與斜紋組織相同。上機穿綜:順穿或飛穿;穿筘:2~4入/筘。常見織物:嗶嘰、華達呢、雙面卡其;斜紋織物的布邊組織組織特點:復合斜紋:由兩條或兩條以上粗細不同的、由經(或緯)紗浮線構成斜紋線的組織。(原組織與加強斜紋復合)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經組織點;分母-緯組織點;方向-箭頭表示。組織特點:R=Rj=Rw≥5;R=分子+分母;Sj=Sw=±1。復合斜紋:繪制方法:首先確定組織循環經緯紗數。然后在第1根經紗上按照分式的次序填繪組織點,其余的經紗則按右斜(S=+1)或左斜(S=-1)填繪。上機穿綜:順穿較多;穿筘:2~4入/筘。常見織物:復合斜紋常被用作其他組織的基礎。繪制方法:角度斜紋:斜紋線與緯紗的夾角可變的組織。影響斜紋傾斜角θ的因素:經緯紗的密度比:斜紋傾斜角:tanθ=Pj/Pw;當Pj=PW時,θ=45°;Pj<PW時,θ<45°;Pj>PW時,θ>45°。經緯向飛數值的變化:急斜紋組織:增大經向飛數值,得到的斜紋組織斜紋線的傾斜角度>45°;緩斜紋組織:增大緯向飛數值,得到的斜紋組織斜紋線的傾斜角度<45°。角度斜紋:tanθ=Sj/Sw;綜合考慮:
tanθ=(Pj×Sj)/(Pw×Sw)斜紋角度θ:θ=45o:正則斜紋(毛嗶嘰);θ>45o:急斜紋-Pj》Pw(華達呢63o,卡其72o),Sj>1;θ<45o:緩斜紋-Pj《Pw,Sw>1。tanθ=Sj/Sw;繪制方法:確定基礎組織(一般選加強斜紋或復合斜紋):Rjj(基礎組織的組織循環經紗數),Rjw(基礎組織的組織循環緯紗數);Sj(不能大于最大經浮長)或Sw。計算Rj和Rw:急斜紋:Rj=Rjj/Rjj與Sj的最大公約數;Rw=Rjw;緩斜紋:Rw=Rjw/Rjw與Sw的最大公約數;Rj=Rjj。畫出組織圖的范圍,在第一個經紗上(急斜紋)或第一根緯紗上(緩斜紋)按照基礎組織的分式填繪組織點。按照Sj(急斜紋)或Sw(緩斜紋)的規律填繪其他的組織點。繪制方法:山形斜紋:以斜紋組織為基礎組織,通過變化斜紋線的方向或變化飛數符號,使斜紋線的方向一半向右斜,一半向左斜。分類:經山形斜紋:山形斜紋的山峰指向經紗方向;
Sj=±1(+1右斜,-1左斜);緯山形斜紋:山形斜紋的山峰指向緯紗方向。
Sw=1(+1右斜,-1左斜)。山形斜紋:經山形斜紋
構成:改變Sj的正負號得到;
繪制原則:以斜紋線方向改變前的第Kj根經紗作為對稱軸,在它左右對稱位置的經紗,其組織點浮沉規律相同。經山形斜紋
繪制方法:選擇基礎組織;確定對稱軸Kj;確定Rj和Rw:Rj=2Kj-2;Rw=Rjw(基礎組織循環緯紗數);第1~Kj根經紗按順序填繪基礎組織;第Kj+1根經紗開始,按與基礎組織Sj符號相反的方向填繪組織點。如果在一個組織循環中改變Kj值,使斜紋線長短不同,就得到了變化經山形斜紋組織。上機:穿綜采用山形穿法。注:山形轉彎時,會出現連續浮長,因此設計時注意基礎組織的選擇。繪制方法:緯山形斜紋
構成:改變Sw的正負號得到;
繪制原則:以斜紋線方向改變前的第Kw根緯紗作為對稱軸,在它上下對稱位置的緯紗,其組織點浮沉規律相同。緯山形斜紋
繪制方法:選擇基礎組織;確定對稱軸Kw;確定Rj和Rw:Rw=2Kw-2;Rj=Rjj(基礎組織循環經紗數);第1~Kw根緯紗按順序填繪基礎組織;第Kw+1根緯紗開始,按與基礎組織Sw符號相反的方向填繪組織點。上機:穿綜采用順穿法。繪制方法:破斜紋:由左斜紋和右斜紋組成,但左右斜紋的交界處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在分界線兩邊的紗線,其經緯組織點相反,不相連續而呈間斷狀態,一般稱此界線為斷界。構成:改變飛數的符號,且在左右斜紋交界處斷界。分類:經破斜紋:斷界與經紗平行;緯破斜紋:斷界與緯紗平行;破斜紋:繪制方法(底片翻轉法):與山形斜紋繪制方法類似。選擇基礎組織(雙面斜紋組織:經組織點同緯組織點相同);確定斷界的位置Kj或Kw;確定組織參數:經破:Rj=2Kj,Rw=Rjw;緯破:Rj=Rjj;Rw=2Kw。按“底片翻轉法”繪圖:
為了使兩斜向斜線的交界處分界明顯,設計時往往使兩斜向交界處的經緯組織點相反,稱“底片翻轉法”設計。繪制方法(底片翻轉法):工廠常用的破斜紋組織:1/3,3/1破斜紋,Kj=2;在斷界處并不呈現底片翻轉的關系,只是改變了斜紋線的方向;這兩種組織具有緞紋組織的外觀效應,故也稱四枚不規則緞紋。與變化經山形斜紋組織類似,如果在一個組織循環中改變Kj值,使斜紋線長短不同,就得到了變化破斜紋組織。破斜紋織物外觀特點:具有較清晰的人字紋效應,破斜紋在紋路轉彎時不會出現過多的浮長,因此較經山形斜紋使用更普遍。工廠常用的破斜紋組織:菱形斜紋:組織圖中具有粗細相同或不同的斜紋線構成的菱形斜紋圖案。構成方式:聯合經山形斜紋和緯山形斜紋。聯合經破斜紋和緯破斜紋。菱形斜紋:聯合經山形斜紋和緯山形斜紋構圖方法:選定基礎組織。確定Kj、Kw:Kj與Kw可相等,也可不等,按照公式Rj=2Kj-2,Rw=2Kw-2,由此畫出組織圖的范圍。根據Kj、Kw,畫菱形斜紋的基礎部分。按照山形斜紋的畫法,先畫出經山形斜紋。以第Kw根緯紗為對稱軸,畫出其余部分。聯合經山形斜紋和緯山形斜紋聯合經破斜紋和緯破斜紋構圖方法:選定基礎組織。確定Kj、Kw:Kj與Kw可相等,也可不等,按照公式Rj=2Kj,Rw=2Kw,由此畫出組織圖的范圍。按照破斜紋的畫法,先畫出經破斜紋。以第Kw根緯紗和Kw+1根緯紗交界處為對稱軸(向上底片翻轉),畫出其余部分。聯合經破斜紋和緯破斜紋影響菱形圖案形狀的因素:經緯密度的不同變化會影響圖形的形狀;與山形斜紋類似,可以根據菱形的外觀選擇Kj和Kw。上機:穿綜采用山形穿法。常用織物:棉織物中的線呢和床單布,毛織物中的花呢類織物。影響菱形圖案形狀的因素:緞紋變化組織
在原緞紋組織的基礎上加以變化,多數采用增加經(或緯)組織點、變化組織點飛數或延長組織點的方法構成。分類:加強緞紋;變則緞紋;重緞紋;陰影緞紋。緞紋變化組織
加強緞紋構作方法:以原組織的緞紋組織為基礎,在單個經(或緯)組織點四周添加單個或多個經(或緯)組織點而成。作用:增加交織組織點,改善可用性,減少勾絲起毛。P56,圖2-36(3)為十一枚七飛的緯面加強緞紋,在原來單個經組織點的右上方添加三個組織點而成。若配以較大的經密,就可以獲得正面呈斜紋而反面呈經面緞紋的外觀,故稱為緞背華達呢。加強緞紋變則緞紋在一個組織循環內,當飛數是變值時,這種緞紋組織稱為變則緞紋。在一個組織循環內,當飛數是定值時,這種緞紋組織稱為正則緞紋。變則緞紋R=4的緞紋:四枚不規則緯緞:Sw=1,2,3,2;(1/3破斜紋)四枚不規則經緞:Sj=3,2,1,2;(3/1破斜紋)分布不合理的緞紋,用變則法改變:例:R=9的正則緯緞,表面有斜紋趨向,通過改變Sw,可破壞表面斜紋趨向,使緞紋光澤更加明顯:Sw=4,7,6,7,4,4,7,3,3。R=4的緞紋:重緞紋構作方法:延長緞紋組織的緯(或經)向組織循環數,也就是延長組織點的經向(或緯向)浮長。P57圖2-38,經面重緯緞紋。重緞紋第五章、聯合組織及其織物定義: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原組織或變化組織),按各種不同的方法聯合而成的新組織。分類(外觀效應):條格組織;縐組織;透孔組織;蜂巢組織;凸條組織;網目組織;平紋地小提花組織。第五章、聯合組織及其織物定義: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原組織條格組織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并列配置:縱條紋、橫條紋、方格(小方格)、格子(大條格)。縱條紋組織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左右并列時,各個不同的組織各自形成縱條紋,稱為縱條紋組織。織物特征:外觀平整,縱條紋界限清晰。條格組織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并列配置:縱條紋、橫條紋、方格設計要點:兩條紋交界處,界限要明顯,即分界處的相鄰兩根紗線盡量配置成“底片翻轉法”的關系;確定每一縱條紋的經紗數時,注意交界處相鄰兩根經紗交織點的配置關系。可在不同組織交界處添加異色、異特的另一種組織的紗線,以達到強化縱條紋效應清晰的目的;一般單軸織造,因此各組織的交錯次數不能相差太大,以避免經縮的差異過大。設計要點:組織循環紗線數的計算:Rj:并列的各條基礎組織的經紗數之和;每一縱條紋的經紗數確定:經紗密度×條紋寬度,初步確定經紗數;修正經紗數:為基礎組織循環經紗數與穿筘數的整數倍;確定經紗數:考慮條紋的界限分明,構作組織圖時調整組織點間的配合關系。Rw:各基礎組織Rjw的最小公倍數。組織循環紗線數的計算:(p29,習題8(1))應用:棉、毛、上機設計:穿綜照圖穿法或間斷穿法;穿筘要利于條紋界限分明,分界處兩側經紗不宜穿入同一筘齒內;采用花筘或平筘。平筘:各條紋經紗密度一致,則各條紋的每筘穿入數一致,稱為平筘穿法。花筘:各條紋經紗密度有稀有密,則每筘穿入數有多有少,成為花筘穿法。絲織物都有廣泛應用。橫條紋組織:較少單獨應用,作圖原則及方法均與縱條紋相似,只是以不同組織橫向配置。(p29,習題8(1))方格組織:兩種情況:方格組織;格子組織。方格組織(小方格組織、方塊組織):利用經面和緯面組織沿經、緯向成格形間跳配置而成,處于對角位置的兩部分,配置相同的組織。方格組織:設計要點:各組織交界處要清楚,經緯組織點須相反,成底片關系。處于對角位置上的相同組織,起始點要一致、組織點要連續。構作方法(繪圖):選擇基礎組織:大多為簡單的、經緯面組織分明的斜紋或緞紋。確定起始點位置,以保證對角位置的相同組織的組織點連續:設計要點:方法:經向(或緯向)切割,尋找左右(或上下)對稱的切割線,以切割線的下一條紗線為起始紗線作圖。切割線對稱的解釋:切割線左右(上下)兩根紗線的單獨組織點與上下(左右)距離相等。確定組織循環的大小:取決于格子大小。將組織分為四個部分,先按基礎組織在左下角添繪組織點,按“底片翻轉法”完成其余三部分。BAAB方法:經向(或緯向)切割,尋找左右(或上下)對稱的切割線,以格子組織(大格子組織)由縱條紋組織及橫條紋組織聯合構成的方格花紋。設計要點:兩組織交界要清楚組織的選擇和配合:地組織用緊密而簡單的組織(平紋);縱向條紋使用經面組織(3/1破斜紋);橫向條紋使用緯面組織(1/3破斜紋);縱橫交界處,保持條紋連續。上機:穿綜:間斷穿法;穿筘:花筘,以增加縱條紋的經密。格子組織(大格子組織)縐組織織物外觀特征:織物表面有微小顆粒,分散均勻,呈縐效應。織物起縐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學方法對織物進行后處理,使織物表面形成縱橫向或不同花型的縐效應;利用織造時不同的經紗張力織縮率不同,使織物表面形成縱向泡泡外觀;利用捻向不同的強捻紗相間排列,再經過后整理,織表面形成凹凸的起縐感;利用高收縮滌綸長絲與普通紗相間隔排列,織物可形成縱向、橫向或格形泡縐效果;利用織物組織——縐組織使織物表面形成縐效應。縐組織利用織物組織起縐產生縐組織的原因:經、緯浮線長短不一;縱橫方向交錯排列,經緯組織點參差不齊。設計要求:采用同面組織或接近同面組織;同類組織點不要太集中;經緯浮長線不宜過長:經浮長線控制在3個經組織點以內,緯浮長線控制在4個緯組織點內;不宜呈現縱橫或斜向條紋;各根經紗和緯紗的交織次數應盡量一致(經縮一致),相差不要太大,以保證單軸織造;綜框數不超過16頁,一般6-8頁。利用織物組織起縐縐組織的構作方法:增點法(重合法):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重合。調整法:調整同一組織中紗線的排列次序。嵌入法:以一種組織紗線移繪到另一種組織的紗線間。分經向、緯向、格形;經向移繪,當紗線1:1排列時:Rj=兩種基礎組織循環經紗數的最小公倍數×2;Rw=兩種基礎組織循環緯紗數的最小公倍數。旋轉法:以一種組織為基礎經旋轉合并而成。基礎組織一般選同面組織或每根經紗上經緯組織點相近的組織;且組織循環不能太大,一般<6。縐組織的構作方法:省綜設計法:擴大組織循環,同時節省綜頁數。確定綜頁數:一般常用4、6、8、10,偶數為佳,8、10頁較多;確定Rj、Rw:Rj=nZ(Z-綜頁數)-組織循環經紗數最好是綜頁數的整數倍,Rj和Rw不要相差太大;設計紋板圖:每根經紗上的連續經(緯)組織點以不超過2個為佳;經緯組織點數盡量相等;每根經紗的交織次數盡量一致;設計穿綜圖:把組織循環經紗數分成若干組,每組的經紗數等于綜頁數,同一綜頁最少間隔3根經紗,避免經緯長條出現;一個穿綜循環中,每頁綜穿入的經紗數應盡量相同,并且在一個穿綜循環中,穿入每頁綜的經紗應盡量分散開,不要過于集中;畫出對應的組織點。省綜設計法:擴大組織循環,同時節省綜頁數。蜂巢組織織物外觀特征:表面形成規則的邊高中低的四方形凹凸花紋,狀如蜂巢。(斜紋框架+經組織點密集+緯組織點密集)簡單蜂巢組織的構作:選擇簡單的斜紋組織(1/4,1/5或1/6)構作菱形斜紋,作為基礎組織;Rj=2Kj-2;Rw=2Kw-2;在Rj、Rw的范圍內作兩條對角線(構作菱形斜紋的方法);在相對的兩個三角形區域內(上下或左右)填繪經組織點,且與原來的菱形斜線之間空一個組織點。蜂巢組織形成蜂巢外觀的原因:在一個組織循環內,存在松緊組織:平紋組織處:交織點多,織物較薄;浮長線處:無交織點,織物較厚;平紋組織處,織物表面是凸起還是凹下分兩種情況:上下經浮長,左右緯浮長-凸;上下緯浮長,左右經浮長-凹。簡單蜂巢組織的上機:穿綜:山形穿法;形成蜂巢外觀的原因:設計注意點:經浮長不大于7個組織點,緯浮長不大于9個組織點;各根經紗的Fj(經向平均浮長)不要差異太大。設計注意點:透孔組織織物外觀特征:織物表面具有均勻分布的小孔,與紗羅織物類似,又稱假紗組織,模紗組織。構成:(變化)平紋與重平組織的聯合;形成孔眼的原因組織松緊有差異;緊組織處有切線存在,使緊組織紗線向兩邊分開;重平浮長線有集束作用。透孔組織構作舉例:三根成束透孔組織:平紋+經(緯)重平聯合;Rj=Rw=6(3/3重平);穿綜:成束經紗穿一筘(3入筘)。四根成束透孔組織:變化平紋+經(緯)重平聯合;Rj=Rw=8(4/4重平);4入筘;構作舉例:構作方法總結(n根成束透孔組織):確定其組織循環紗線數。(2n)在意匠紙上畫出組織圖的范圍。在組織圖的左下角填繪基礎組織。按照底片翻轉的關系畫出其余的組織點。6.設計與上機要點:浮長線一般不超過5根;經緯紗密度不宜過大;一般采用4頁綜的間斷穿法;同束經紗穿入同一筘齒內,每組經紗間可空一個筘。構作方法總結(n根成束透孔組織):平紋地小提花組織(了解)在平紋地組織上配置各種小花紋形成。小花紋由經、緯浮長組成,或加入特殊外觀的蜂巢。構作方法:在平紋的基礎上增加或減少組織點;增-經起花;減-緯起花;平紋地小提花組織(了解)設計要點:用綜不能超過16頁;連續經組織點3-5,連續緯組織點5-7;平均浮長不宜差異過大;每次提綜數應盡量均勻;織物規格保持平紋規格;盡可能采用平筘。設計要點:配色模紋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簡單組織與色紗配合,可在織物表面產生由不同顏色構成的配色花紋。色紗與組織配合:
色紗與組織配合不同,外觀效果不同連續色紗根數≥基礎組織的組織循環經紗數Rj或Rw,則顯彩條或彩格;連續色紗根數≤Rj或Rw,則顯配色模紋;在織物中只有幾根特別的顏色紗,只能稱嵌線。配色模紋名詞介紹:色經排列順序:各種顏色經紗的排列順序(左-右)。色經循環:色經排列順序重復一次所需的經紗數。色緯排列順序:各種顏色緯紗的排列順序(下-上)。色緯循環:色緯排列順序重復一次所需的緯紗數。配色模紋圖:織物組織和色紗循環配合所形成的織物外觀圖。配色模紋的大小等于色紗循環和組織循環的最小公倍數。名詞介紹:配色模紋的表示方法:分成四個區域:左上方的Ⅰ區表示組織圖;左下方的Ⅱ區表示各色緯紗的排列順序;右上方的Ⅲ區表示各色經紗的排列順序;右下方的Ⅳ區表示所形成的織物外觀,即配色模紋圖。配色模紋的表示方法:根據組織圖和色紗循環繪制配色模紋:確定基礎組織、色經循環、色緯循環;計算Rj、Rw,作組織圖、色經、色緯排列次序,并在配色模紋循環內繪組織圖;Rj=Rjj與色經循環數的最小公倍數;Rw=Rjw與色緯循環數的最小公倍數。根據色經(緯)的排列次序,在相應的色經(緯)縱(橫)行內的經(緯)組織點處涂繪色經(緯)的顏色。配色模紋圖上的滿格色點,只表示某種顏色的經浮點或緯浮點所顯示的效應,并非組織圖中所表示的經緯紗交織情況。根據組織圖和色紗循環繪制配色模紋:根據色紗循環和配色模紋繪制組織圖:根據色紗循環和配色模紋,逐一分析組織點性質,得出組織分析圖;經緯同色:組織點不確定;經緯異色:顯緯紗色-緯組織點;顯經紗色-經組織點。根據組織分析圖,得到可能的織物組織圖。配色模紋的設計要點:組織不要復雜;色經排列可以較隨便,色緯排列要根據織機條件考慮。根據色紗循環和配色模紋繪制組織圖:第六章、復雜組織及其織物定義:指經緯紗中至少有一種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系統的紗線組成,它的組織圖、上機設計、結構較復雜。作用:在不提高紗線特數的情況下加厚織物,提高保暖性;利用其兩面組織的特性,采用合理的色紗配置,產生不同的色彩效應。分類(結構):二重組織:經二重、緯二重;雙層組織:經紗兩系統,緯紗兩系統-大衣呢;起毛組織:經起毛組織-絲絨、平絨;緯起毛組織-燈芯絨;毛巾組織:天鵝巾;紗羅組織:結構穩定-布邊。第六章、復雜組織及其織物定義:指經緯紗中至少有一種是由兩個或二重組織
由兩個系統的經紗和一個系統的緯紗或兩個系統的緯紗與一個系統的經紗交織而成。經二重組織由兩個系統經紗(表經和里經)與一個緯紗系統交織而成。表面組織:表經與緯紗交織構成的織物正面;反面組織:里經與緯紗交織構成的織物反面;里組織:反面組織的里面,即在織物的內部。二重組織
由兩個系統的經紗和一個系統的緯紗或兩個系統的緯紗與設計要求:正確選擇表里組織:正反兩面均顯經面效應,故表組織、反面組織均為經面組織,則里組織必是緯面組織。正確選擇表里經排列比:1:1或2:1。正確配置表里組織:表經的經組織點必須將里經的組織點遮蓋住,即里經的短浮線配置在相鄰表經兩浮長線之間。每一根緯紗和兩種經紗相交織,應使緯紗的屈曲均勻且盡可能小,可通過經緯向截面圖觀察其配置是否合理。設計要求:組織循環紗線數的計算:Rj:表里經排列比:m:n;表組織Rm;里組織RnRj=(Rm與m的最小公倍數/m與Rn與n的最小公倍數/n的最小公倍數)×(m+n)Rw:表里組織組織循環緯紗數的最小公倍數。構作方法:確定里組織;計算Rj和Rw;在一個組織循環內,按表里經紗排列比劃分表里區,并用數字分別標出:表經-阿拉伯數字;里經-羅馬數字;分別填入表組織和里組織;繪縱橫截面圖,檢查組織配置情況。組織循環紗線數的計算:上機設計:表里經紗不同或考慮張力差異較大,則采用分區穿法。所用綜頁數等于基礎組織循環紗線數之和,表經宜穿入前區綜頁內(提綜次數較多),而里經則穿入后區內。如經紗相同,且表里組織較簡單,可采用順穿法;經二重組織經密較大,為了使織物表面不顯露接結痕跡,一組表里經紗必須穿入同一筘齒內,以便表里經紗相互重疊。當表里經紗排列比為1:1時,按經密可2根(1表1里)、4根(2表2里)或6根(3表3里)穿入一筘齒中;當表里經紗排列比為2:1時,可3根(2表1里)或6根(4表2里)穿入一筘齒中;一般采用單軸織造,但當表里經紗在原料、強度、縮率等方面顯著不同時,可采用雙織軸織造。上機設計:緯二重組織:由兩個系統緯紗(表緯和里緯)與一個經紗系統交織而成。表面組織、反面組織、里組織定義與經二重組織相同。通常用于制織毛毯、棉毯、厚呢絨、厚襯絨等,也有用于技術織物,如工業用濾塵布等。緯二重組織:設計要求:正確選擇表里組織:正反兩面均顯緯面效應,故表組織、反面組織均為緯面組織,則里組織必是經面組織。正確選擇表里經排列比:1:1、2:1或2:2。正確配置表里組織:表緯的緯浮線必須將里緯的緯組織點遮蓋住,即里緯的短緯浮線配置在相鄰表緯兩浮長線之間。表緯越長,短里組織點的遮蓋效果越好;緯向密度必須大于經向密度,保證表里緯重疊好。保證表長緯有一定的位移,不能在里緯組織點上下有經組織點。設計要求:組織循環紗線數的計算:Rw:表里緯排列比:m:n;表組織Rm;里組織RnRw=(Rm與m的最小公倍數/m與Rn與n的最小公倍數/n的最小公倍數)×(m+n)Rj:表里組織組織循環經紗數的最小公倍數。構作方法:確定里組織;計算Rj和Rw;在一個組織循環內,按表里緯紗排列比劃分表里區,并用數字分別標出:表緯-阿拉伯數字;里緯-羅馬數字;分別填入表組織和里組織;繪縱橫截面圖,檢查組織配置情況。組織循環紗線數的計算:上機設計:穿綜采用順穿法:綜頁數=Rj;穿筘數較少(經密不大):一般2-4入,以2入居多;表里排列比與紗線排列的對應關系:1:1:1Ⅰ2Ⅱ3Ⅲ4Ⅳ2:2:12ⅠⅡ34ⅢⅣ2:1:12Ⅰ34Ⅱ12Ⅲ34Ⅳ上機設計:謝謝大家一學期的支持!
祝各位考出理想的成績!謝謝大家一學期的支持!
祝各位考出理想的成績!織物組織結構
總復習Tutor:楊旭東xdyang@織物組織結構
總復習Tutor:楊旭東第一章、織物基本知識和上機圖織物分類按加工方法:機織物;針織物;非織造布按紗線原料:純紡織物;混紡織物;混并織物;交織織物按紗線是否染色:白坯織物;色織物按織物用途:服裝用;裝飾用;產業用第一章、織物基本知識和上機圖織物分類機織物的形成機織物:由相互垂直(經、緯)的兩個系統的紗線在織機上根據一定規律交織而成的織物。經紗:織物內與布邊平行,縱向排列的紗線緯紗:織物內與布邊垂直,橫向排列的紗線織造過程:開口、引緯、打緯、送經、卷取織物組織的基本知識織物組織:織物中經紗和緯紗相互交錯或彼此沉浮的規律。織物結構:根據緯紗的不同屈曲而形成的不同空間狀態。機織物的形成織物組織的基本知識組織點(浮點):經緯紗線相交處經組織點:經紗浮于緯紗之上的組織點。緯組織點:緯紗浮于經紗之上的組織點。組織循環(完全組織):當經組織點和緯組織點浮沉規律達到循環時,稱為一個組織循環Rj:構成一個組織循環所需要的經紗根數稱為組織循環經紗數。Rw:構成一個組織循環所需要的緯紗根數稱為組織循環緯紗數同面組織、經面組織、緯面組織的概念(條件)組織點(浮點):經緯紗線相交處組織圖組織圖:用于表示織物組織的圖解。表示方法:方格紙表示法;直線表示法;經、緯紗截面圖(表示結構狀態的圖解)。組織點飛數:指同一個系統中相鄰兩根紗線上相應經、緯組織點在縱向(或橫向)間隔的組織點數。飛數用S(step)來表示。沿經紗方向計算相鄰兩個組織點間相距的組織點數是經向飛數,以Sj表示:向上為(+),向下為(-)。沿緯紗方向計算相鄰兩根緯紗上相應組織點相距的組織數是緯向飛數,以Sw表示:向右為(+),向左為(-)。飛數是矢量。飛數常值得規律組織,變值得花式組織。組織圖織物上機圖上機圖是表示上機織造工藝條件的圖解。上機圖的組成:組織圖、穿筘圖、穿綜圖、紋板圖四個部分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組成。織物上機圖組織圖:常用方格圖表示Rj:縱向格子數等于完全經紗數RjRw:橫向格子數等于完全緯紗數Rw穿筘圖:穿筘圖:表示每筘齒內經紗的穿入數,用兩個橫行表示,位于組織圖和穿綜圖之間。鋼筘的作用:打緯、保證緯紗密度;保證經密,使經紗排列均勻;控制布幅(筘片數)。穿筘圖橫向行數為兩行,縱向行數等于完全經紗數的整數倍。組織圖:常用方格圖表示穿筘的原則:每筘穿入數的多少應根據織物的經紗密度、特數及織物組織和布面風格而定。常用織物:平布-2入;府綢-4入;Rj=4斜紋-4入每筘穿入數應盡可能等于其組織循環經紗數或是它的約數或倍數。邊紗的穿入要增加,以保證后續加工之需。不同規格織物依靠筘號和每筘經紗穿入數來控制經密和幅寬。筘號:單位長度內的筘齒數,公制:/10cm;英制:/2inch。穿筘的原則:穿綜圖:表示組織圖中各根經紗穿入各頁綜框順序的圖解。穿綜圖位于組織圖的上方,每一橫行表示一頁綜框(或一列綜絲);每一縱行表示與組織圖相對應的一根經紗。(方向:下-上對應于織口-織軸)穿綜的原則:每根經紗只能穿入一頁綜框中。交織規律相同的經紗可以穿在同一頁綜框中。不同交織規律的經紗必須分穿在不同綜框中。穿綜圖:穿綜方法:順穿法把一個組織循環中的各根經紗逐一地順次穿在每一頁綜片上(運動規律相同的經紗穿在一個綜框上)。Rj等于所需的綜片頁數(Z),穿綜循環經紗數(r)也與Rj、Z相等,即Rj=Z=r。應用場合:密度較小的簡單織物組織和某些小花紋組織。優點:操作簡便。缺點:當組織循環經紗根數過多時,過多地占用綜片,上機、織造困難。穿綜方法:飛穿法高密織物采用順穿法的問題:每片綜頁上由于綜絲密度過大,織造時經紗與綜絲過多地摩擦,會引起斷頭或開口不清,以至造成織疵而影響生產質量。應用場合:織物密度較大而經紗組織循環較小的情況。使用復列式綜框(一頁綜框上有2~4列綜絲)或成倍增加單列式綜框的頁數,經紗按一定規律跳著穿。Rj<Z=r。優點:減少每頁綜上的綜絲數,減少經紗與綜絲的摩擦。飛穿法照圖穿法應用場合:織物的組織循環大或組織比較復雜,但織物中有部分經紗的浮沉規律相同。此法在小花紋織物中廣泛采用。將運動規律相同的經紗穿入同一頁綜頁中,可以減少使用綜頁的數目,又可稱為省綜穿法。r=Rj>Z。山形穿法(人字穿法、對稱穿法)應用場合:組織循環大且對稱的組織。照圖穿法分區穿法應用場合:織物組織中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組織,或用不同性質的經紗織造時。綜分為前后兩個區,綜頁數目由織物組織而定。分區穿法間斷穿法:穿完一個分穿綜循環后,再穿另一個。圖例:由兩種組織并合成的格子花紋。第一種組織按經紗運動規律穿若干個循環以后,又按另一種穿綜規律穿綜,每一種穿綜規律成為一個穿綜區,每個區中有各自的穿綜循環,稱為分穿綜循環p。因此總穿綜循環可依下式計算:
r=mp1+np2+qp3+……,
m、n、q為各區分穿綜循環的數目。間斷穿法:穿綜方法的選擇原則:可從織物組織、經紗密度、經紗性質和操作幾個方面綜合考慮。操作便利的穿綜方法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減少穿錯的可能性。穿綜方法的選擇原則:紋板圖(提綜圖)控制綜框運動規律的圖解(每次引緯時綜框升降的次序)每一縱行代表一頁綜框:紋板圖縱行數=綜頁數每一橫行代表一次開口:紋板圖橫行數=組織圖橫行數(緯紗數)紋板圖的畫法:根據組織圖中經紗穿入綜片的次序依次按該經紗組織點交錯規律填入紋板圖對應的縱行中填繪點表示綜框的提升符號,不代表經組織點紋板圖(提綜圖)組織圖、穿綜圖、紋板圖三者間的關系確定了其中兩個,即可求出第三個圖:已知組織圖和穿綜圖,繪紋板圖已知組織圖和紋板圖,繪穿綜圖已知穿綜圖和紋板圖,繪組織圖組織圖、穿綜圖、紋板圖三者間的關系第三章、三原組織及其織物原組織原組織的特征(構成條件):組織點飛數是常數。在一個組織循環內,每根經紗或緯紗與另一系統的紗線僅交織一次,即每根經紗或緯紗上,只有一個經(緯)組織點,其他均為緯(經)組織點,也就是說:Rj=Rw。分類:平紋(Plainweaves)、斜紋(Twillweaves)、緞紋(Satin(Sateen)weaves)稱上述三種組織為三原組織,是各種織物組織的基礎。第三章、三原組織及其織物原組織平紋組織組織參數:Rj=Rw=2Sj=Sw=±1表示方法:可以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經組織點,分母表示緯組織點,稱平紋組織為一上一下。組織圖表示:單起平紋:起始點為經組織點。雙起平紋:起始點為緯組織點。截面圖:平紋組織織物特征:最簡單的組織,經紗和緯紗每隔一根紗線就交錯一次,正反面無差異,屬同面組織。上機穿綜經密較小平紋織物,可采用兩頁綜的順穿法;中等密度的平紋織物,如市布(中平布),采用兩頁復列式綜頁飛穿法;經密很大的平紋織物,如細布和府綢,采用兩頁四列式綜頁,或8頁綜飛穿法。穿筘:2或4入/筘織物特征:斜紋組織組織參數:Rj=Rw≥3Sj=Sw=±1(分別對應于右斜、左斜)表示方法:用分式表示:分子:一根紗線上連續的經組織點數;分母:同一根紗線上連續的緯組織點數。分子或分母必有一個=1;R=分子+分母。斜紋組織織物特征:組織圖上有經組織點或緯組織點構成的斜線,即織物表面上有經(或緯)浮長線構成的斜向織紋(左斜紋或右斜紋)。上機穿綜:順穿或飛穿(經密較大時);穿筘:3-4入/筘。織物特征:斜紋織物的設計:織紋斜線要“勻、直、深”,設計上注意點:織紋的角度:織紋的斜向與緯向的夾角;紗線的捻向對織紋清晰度的影響:紗線捻向與織物紋路方向垂直,斜路才清晰;對于經面斜紋,當經紗為S捻時,織物應為右斜紋,反之為左斜紋。對于緯面斜紋來說當緯紗為S捻時,織物應為左斜紋,反之為右斜紋。紗線的支數和織物密度對織紋的影響;織制原組織斜紋可采用正織或反織:正織容易發現跳花、緯縮等織疵,但開口裝置耗電量多;反織能節約用電,但不易檢查疵點。斜紋織物的設計:緞紋組織組織參數:R=Rj=Rw≥5(6除外);1<S<R-1,并且在整個組織循環中始終保持不變;R與S必須互為質數。表示方法:用分式表示:分子:組織循環紗線數R;分母:組織點飛數S;分式后面寫上經面或緯面緞紋。Sj多數用于經面緞紋,Sw多數用于緯面緞紋(飛數成對出現(5-2,3;7-2,5,3,4;8-3,5))緞紋組織織物特征:相鄰兩根經紗上的單獨組織點相距較遠,所有的組織點分布有規律;布面平滑勻整,富有光澤,質地柔軟。R越大,浮線越長,織物越柔軟、平滑和光亮,但其堅牢度則越低。上機穿綜:順穿;穿筘:2-4入/筘。經面緞紋宜采用反織,以節省動力。織物特征:平均浮長浮長:一個系統的紗線連續地浮在另一個系統的紗線上的根數(用組織點數表示)。反映了組織的松緊情況。平均浮長:指組織循環紗線數與一根紗線在組織循環內交錯次數的比值。交錯次數:紗線由沉到浮或由浮到沉的次數;交錯(交叉):經緯紗交織時,紗線由浮到沉,或由沉到浮,形成一次交錯;交織:兩次交錯稱為一次交織。平均浮長交錯次數用t表示。在組織循環內,某根經紗與緯紗的交錯次數用tj表示,某根緯紗與經紗的交錯次數用tw表示。
Fj=Rw/tj;Fw=Rj/tw
式中:Fj(Fw)——經(緯)向平均浮長
tj(tw)——經(緯)紗的交錯次數平均浮長的工藝意義:對于同特數、同密度的織物可以用平均浮長來比較不同組織的松緊程度;但對于同一組織,而紗支、密度不同的織物不能用平均浮長來比較松緊程度,而要用緊度來表示。交錯次數用t表示。在組織循環內,某根經紗與緯紗的交錯次數用t織物緊度織物經向緊密度(Ej)、緯向緊密度(Ew)、總緊密度(E)定義:織物的緊度是指紗線投影面積占織物面積的百分比,本質上是紗線的覆蓋率或覆蓋系數。以織物中的經紗或緯紗的覆蓋面積、或經緯紗的總覆蓋面積對織物全部面積的比值表示。織物緊度第四章、變化組織及其織物定義:以原組織為基礎,加以變化(改變浮長、飛數等)獲得的不同組織,統稱為變化組織。分類:平紋變化組織:包括重平組織、方平組織等;斜紋變化組織:包括加強斜紋、復合斜紋、山形斜紋、破斜紋等;緞紋變化組織:包括加強緞紋、變則緞紋、重緞紋等。第四章、變化組織及其織物定義:以原組織為基礎,加以變化(改變平紋變化組織
沿著經(緯)紗的一個方向延長組織點或經緯兩個方向同時延長組織點。經重平和變化經重平組織經重平:以平紋為基礎,沿著經紗方向延長組織點。變化重平:重平組織中的浮長線長短不同時稱變化重平組織。織物特征:織物表面呈現等寬和不等寬的橫條紋。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經組織點;分母-緯組織點;組織特點:Rj=2,Rw=分子+分母。(一般浮長不超過6)平紋變化組織
沿著經(緯)紗的一個方向延長組織點或經緯兩個方繪制方法:確定Rj、Rw,作框架;在第一根經紗上按分式所示的交織規律填繪組織點;在第二根經紗上填繪相反的組織點。上機:穿綜:順穿法或飛穿法穿筘:2~4入/筘繪制方法:緯重平和變化緯重平組織緯重平:以平紋為基礎,沿著緯紗方向延長組織點。變化緯重平:緯重平組織中的浮長線長短不同時稱變化緯重平組織。織物特征:織物表面呈現等寬和不等寬的縱條紋。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經組織點;分母-緯組織點;組織特點:Rw=2,Rj=分子+分母緯重平和變化緯重平組織繪制方法:確定Rj、Rw,作框架;在第一根緯紗上按分式所示的交織規律填繪組織點;在第二根緯紗上填繪相反的組織點。上機:穿綜:順穿法或照圖穿法;穿筘:2~4入/筘。將緯重平同一縱凸條的經紗穿入同一筘齒,使筘痕產生在相鄰兩凸條間,以增加凸條外觀。重平組織適用織物:服用織物:夏季的麻紗織物,毛巾織物的地組織,各種織物的邊組織。
繪制方法:方平組織和變化方平組織:方平組織:以平紋組織為基礎,在平紋組織的經緯兩個方向延長組織點,并填成小方塊而成。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經組織點;分母-緯組織點。織物特點:外觀平整,表面呈現明顯均勻顆粒狀花邊或小方塊效應。組織特點:Rj=Rw=分子+分母。變化方平組織:方平組織的分子和分母各有幾個不同數字所形成的組織。變化方平織物表面呈現大小不等的隱格效應。方平組織和變化方平組織:繪制方法:確定Rj,Rw,作框架;在第一根經紗和第一根緯紗上按分式所示的交織規律填繪組織點;在第一根緯紗上看,凡是有經組織點的經紗均按第1根經紗的浮沉規律填繪組織點;其他經紗均按與第1根經紗相反的浮沉規律填繪組織點。上機:穿綜:順穿法或照圖穿法;穿筘:2~4入/筘。方平組織的適用織物:服用面料,如精紡毛織物中的板司呢、女式呢、仿麻呢等;各種織物的布邊組織。繪制方法:斜紋變化組織
在原斜紋組織的基礎上加以變化,可采用延長組織點浮長,改變組織點飛數的數值或方向(即改變斜紋線的方向),或同時采用幾種變化方法,得到各種各樣的斜紋變化組織。可用于服用織物、裝飾織物等各類織物的設計。斜紋變化組織
加強斜紋:以原組織的斜紋組織為基礎,在其單獨組織點旁(經向或緯向)延長組織點而成。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經組織點;分母-緯組織點;方向-箭頭表示。分子>分母:經面加強斜紋;分子<分母:緯面加強斜紋;分子=分母:同面加強斜紋。加強斜紋:組織特點:不存在單獨組織點,Rj=Rw≥4;R=Rj=Rw=分子+分母;Sj=Sw=±1。繪制方法:與斜紋組織相同。上機穿綜:順穿或飛穿;穿筘:2~4入/筘。常見織物:嗶嘰、華達呢、雙面卡其;斜紋織物的布邊組織組織特點:復合斜紋:由兩條或兩條以上粗細不同的、由經(或緯)紗浮線構成斜紋線的組織。(原組織與加強斜紋復合)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經組織點;分母-緯組織點;方向-箭頭表示。組織特點:R=Rj=Rw≥5;R=分子+分母;Sj=Sw=±1。復合斜紋:繪制方法:首先確定組織循環經緯紗數。然后在第1根經紗上按照分式的次序填繪組織點,其余的經紗則按右斜(S=+1)或左斜(S=-1)填繪。上機穿綜:順穿較多;穿筘:2~4入/筘。常見織物:復合斜紋常被用作其他組織的基礎。繪制方法:角度斜紋:斜紋線與緯紗的夾角可變的組織。影響斜紋傾斜角θ的因素:經緯紗的密度比:斜紋傾斜角:tanθ=Pj/Pw;當Pj=PW時,θ=45°;Pj<PW時,θ<45°;Pj>PW時,θ>45°。經緯向飛數值的變化:急斜紋組織:增大經向飛數值,得到的斜紋組織斜紋線的傾斜角度>45°;緩斜紋組織:增大緯向飛數值,得到的斜紋組織斜紋線的傾斜角度<45°。角度斜紋:tanθ=Sj/Sw;綜合考慮:
tanθ=(Pj×Sj)/(Pw×Sw)斜紋角度θ:θ=45o:正則斜紋(毛嗶嘰);θ>45o:急斜紋-Pj》Pw(華達呢63o,卡其72o),Sj>1;θ<45o:緩斜紋-Pj《Pw,Sw>1。tanθ=Sj/Sw;繪制方法:確定基礎組織(一般選加強斜紋或復合斜紋):Rjj(基礎組織的組織循環經紗數),Rjw(基礎組織的組織循環緯紗數);Sj(不能大于最大經浮長)或Sw。計算Rj和Rw:急斜紋:Rj=Rjj/Rjj與Sj的最大公約數;Rw=Rjw;緩斜紋:Rw=Rjw/Rjw與Sw的最大公約數;Rj=Rjj。畫出組織圖的范圍,在第一個經紗上(急斜紋)或第一根緯紗上(緩斜紋)按照基礎組織的分式填繪組織點。按照Sj(急斜紋)或Sw(緩斜紋)的規律填繪其他的組織點。繪制方法:山形斜紋:以斜紋組織為基礎組織,通過變化斜紋線的方向或變化飛數符號,使斜紋線的方向一半向右斜,一半向左斜。分類:經山形斜紋:山形斜紋的山峰指向經紗方向;
Sj=±1(+1右斜,-1左斜);緯山形斜紋:山形斜紋的山峰指向緯紗方向。
Sw=1(+1右斜,-1左斜)。山形斜紋:經山形斜紋
構成:改變Sj的正負號得到;
繪制原則:以斜紋線方向改變前的第Kj根經紗作為對稱軸,在它左右對稱位置的經紗,其組織點浮沉規律相同。經山形斜紋
繪制方法:選擇基礎組織;確定對稱軸Kj;確定Rj和Rw:Rj=2Kj-2;Rw=Rjw(基礎組織循環緯紗數);第1~Kj根經紗按順序填繪基礎組織;第Kj+1根經紗開始,按與基礎組織Sj符號相反的方向填繪組織點。如果在一個組織循環中改變Kj值,使斜紋線長短不同,就得到了變化經山形斜紋組織。上機:穿綜采用山形穿法。注:山形轉彎時,會出現連續浮長,因此設計時注意基礎組織的選擇。繪制方法:緯山形斜紋
構成:改變Sw的正負號得到;
繪制原則:以斜紋線方向改變前的第Kw根緯紗作為對稱軸,在它上下對稱位置的緯紗,其組織點浮沉規律相同。緯山形斜紋
繪制方法:選擇基礎組織;確定對稱軸Kw;確定Rj和Rw:Rw=2Kw-2;Rj=Rjj(基礎組織循環經紗數);第1~Kw根緯紗按順序填繪基礎組織;第Kw+1根緯紗開始,按與基礎組織Sw符號相反的方向填繪組織點。上機:穿綜采用順穿法。繪制方法:破斜紋:由左斜紋和右斜紋組成,但左右斜紋的交界處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在分界線兩邊的紗線,其經緯組織點相反,不相連續而呈間斷狀態,一般稱此界線為斷界。構成:改變飛數的符號,且在左右斜紋交界處斷界。分類:經破斜紋:斷界與經紗平行;緯破斜紋:斷界與緯紗平行;破斜紋:繪制方法(底片翻轉法):與山形斜紋繪制方法類似。選擇基礎組織(雙面斜紋組織:經組織點同緯組織點相同);確定斷界的位置Kj或Kw;確定組織參數:經破:Rj=2Kj,Rw=Rjw;緯破:Rj=Rjj;Rw=2Kw。按“底片翻轉法”繪圖:
為了使兩斜向斜線的交界處分界明顯,設計時往往使兩斜向交界處的經緯組織點相反,稱“底片翻轉法”設計。繪制方法(底片翻轉法):工廠常用的破斜紋組織:1/3,3/1破斜紋,Kj=2;在斷界處并不呈現底片翻轉的關系,只是改變了斜紋線的方向;這兩種組織具有緞紋組織的外觀效應,故也稱四枚不規則緞紋。與變化經山形斜紋組織類似,如果在一個組織循環中改變Kj值,使斜紋線長短不同,就得到了變化破斜紋組織。破斜紋織物外觀特點:具有較清晰的人字紋效應,破斜紋在紋路轉彎時不會出現過多的浮長,因此較經山形斜紋使用更普遍。工廠常用的破斜紋組織:菱形斜紋:組織圖中具有粗細相同或不同的斜紋線構成的菱形斜紋圖案。構成方式:聯合經山形斜紋和緯山形斜紋。聯合經破斜紋和緯破斜紋。菱形斜紋:聯合經山形斜紋和緯山形斜紋構圖方法:選定基礎組織。確定Kj、Kw:Kj與Kw可相等,也可不等,按照公式Rj=2Kj-2,Rw=2Kw-2,由此畫出組織圖的范圍。根據Kj、Kw,畫菱形斜紋的基礎部分。按照山形斜紋的畫法,先畫出經山形斜紋。以第Kw根緯紗為對稱軸,畫出其余部分。聯合經山形斜紋和緯山形斜紋聯合經破斜紋和緯破斜紋構圖方法:選定基礎組織。確定Kj、Kw:Kj與Kw可相等,也可不等,按照公式Rj=2Kj,Rw=2Kw,由此畫出組織圖的范圍。按照破斜紋的畫法,先畫出經破斜紋。以第Kw根緯紗和Kw+1根緯紗交界處為對稱軸(向上底片翻轉),畫出其余部分。聯合經破斜紋和緯破斜紋影響菱形圖案形狀的因素:經緯密度的不同變化會影響圖形的形狀;與山形斜紋類似,可以根據菱形的外觀選擇Kj和Kw。上機:穿綜采用山形穿法。常用織物:棉織物中的線呢和床單布,毛織物中的花呢類織物。影響菱形圖案形狀的因素:緞紋變化組織
在原緞紋組織的基礎上加以變化,多數采用增加經(或緯)組織點、變化組織點飛數或延長組織點的方法構成。分類:加強緞紋;變則緞紋;重緞紋;陰影緞紋。緞紋變化組織
加強緞紋構作方法:以原組織的緞紋組織為基礎,在單個經(或緯)組織點四周添加單個或多個經(或緯)組織點而成。作用:增加交織組織點,改善可用性,減少勾絲起毛。P56,圖2-36(3)為十一枚七飛的緯面加強緞紋,在原來單個經組織點的右上方添加三個組織點而成。若配以較大的經密,就可以獲得正面呈斜紋而反面呈經面緞紋的外觀,故稱為緞背華達呢。加強緞紋變則緞紋在一個組織循環內,當飛數是變值時,這種緞紋組織稱為變則緞紋。在一個組織循環內,當飛數是定值時,這種緞紋組織稱為正則緞紋。變則緞紋R=4的緞紋:四枚不規則緯緞:Sw=1,2,3,2;(1/3破斜紋)四枚不規則經緞:Sj=3,2,1,2;(3/1破斜紋)分布不合理的緞紋,用變則法改變:例:R=9的正則緯緞,表面有斜紋趨向,通過改變Sw,可破壞表面斜紋趨向,使緞紋光澤更加明顯:Sw=4,7,6,7,4,4,7,3,3。R=4的緞紋:重緞紋構作方法:延長緞紋組織的緯(或經)向組織循環數,也就是延長組織點的經向(或緯向)浮長。P57圖2-38,經面重緯緞紋。重緞紋第五章、聯合組織及其織物定義: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原組織或變化組織),按各種不同的方法聯合而成的新組織。分類(外觀效應):條格組織;縐組織;透孔組織;蜂巢組織;凸條組織;網目組織;平紋地小提花組織。第五章、聯合組織及其織物定義: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原組織條格組織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并列配置:縱條紋、橫條紋、方格(小方格)、格子(大條格)。縱條紋組織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左右并列時,各個不同的組織各自形成縱條紋,稱為縱條紋組織。織物特征:外觀平整,縱條紋界限清晰。條格組織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并列配置:縱條紋、橫條紋、方格設計要點:兩條紋交界處,界限要明顯,即分界處的相鄰兩根紗線盡量配置成“底片翻轉法”的關系;確定每一縱條紋的經紗數時,注意交界處相鄰兩根經紗交織點的配置關系。可在不同組織交界處添加異色、異特的另一種組織的紗線,以達到強化縱條紋效應清晰的目的;一般單軸織造,因此各組織的交錯次數不能相差太大,以避免經縮的差異過大。設計要點:組織循環紗線數的計算:Rj:并列的各條基礎組織的經紗數之和;每一縱條紋的經紗數確定:經紗密度×條紋寬度,初步確定經紗數;修正經紗數:為基礎組織循環經紗數與穿筘數的整數倍;確定經紗數:考慮條紋的界限分明,構作組織圖時調整組織點間的配合關系。Rw:各基礎組織Rjw的最小公倍數。組織循環紗線數的計算:(p29,習題8(1))應用:棉、毛、上機設計:穿綜照圖穿法或間斷穿法;穿筘要利于條紋界限分明,分界處兩側經紗不宜穿入同一筘齒內;采用花筘或平筘。平筘:各條紋經紗密度一致,則各條紋的每筘穿入數一致,稱為平筘穿法。花筘:各條紋經紗密度有稀有密,則每筘穿入數有多有少,成為花筘穿法。絲織物都有廣泛應用。橫條紋組織:較少單獨應用,作圖原則及方法均與縱條紋相似,只是以不同組織橫向配置。(p29,習題8(1))方格組織:兩種情況:方格組織;格子組織。方格組織(小方格組織、方塊組織):利用經面和緯面組織沿經、緯向成格形間跳配置而成,處于對角位置的兩部分,配置相同的組織。方格組織:設計要點:各組織交界處要清楚,經緯組織點須相反,成底片關系。處于對角位置上的相同組織,起始點要一致、組織點要連續。構作方法(繪圖):選擇基礎組織:大多為簡單的、經緯面組織分明的斜紋或緞紋。確定起始點位置,以保證對角位置的相同組織的組織點連續:設計要點:方法:經向(或緯向)切割,尋找左右(或上下)對稱的切割線,以切割線的下一條紗線為起始紗線作圖。切割線對稱的解釋:切割線左右(上下)兩根紗線的單獨組織點與上下(左右)距離相等。確定組織循環的大小:取決于格子大小。將組織分為四個部分,先按基礎組織在左下角添繪組織點,按“底片翻轉法”完成其余三部分。BAAB方法:經向(或緯向)切割,尋找左右(或上下)對稱的切割線,以格子組織(大格子組織)由縱條紋組織及橫條紋組織聯合構成的方格花紋。設計要點:兩組織交界要清楚組織的選擇和配合:地組織用緊密而簡單的組織(平紋);縱向條紋使用經面組織(3/1破斜紋);橫向條紋使用緯面組織(1/3破斜紋);縱橫交界處,保持條紋連續。上機:穿綜:間斷穿法;穿筘:花筘,以增加縱條紋的經密。格子組織(大格子組織)縐組織織物外觀特征:織物表面有微小顆粒,分散均勻,呈縐效應。織物起縐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學方法對織物進行后處理,使織物表面形成縱橫向或不同花型的縐效應;利用織造時不同的經紗張力織縮率不同,使織物表面形成縱向泡泡外觀;利用捻向不同的強捻紗相間排列,再經過后整理,織表面形成凹凸的起縐感;利用高收縮滌綸長絲與普通紗相間隔排列,織物可形成縱向、橫向或格形泡縐效果;利用織物組織——縐組織使織物表面形成縐效應。縐組織利用織物組織起縐產生縐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場工程用閥門采購招標條件3篇
- 干掛施工合同價款支付方式
- 忠誠與責任女婿的宣言3篇
- 如何寫招標文件質疑函3篇
- 協議簽訂流程及批準表3篇
- 寫字樓物業管理服務合同樣本3篇
- 合伙人股權分配合同范本示例3篇
- 公證處委托書的格式及內容3篇
- 關于施工安全協議書范文3篇
- 同意房屋轉租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內蒙古師范大學招聘事業編制人員考試真題
- (二模)2025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
- 飛行員勞動合同模板及條款
- 《勞動項目五:煮雞蛋》(教案)-2024-2025學年人教版勞動三年級上冊
- 第中西藝術時空對話 課件 2024-2025學年嶺南美版(2024) 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
- 2025-2030檢測設備行業行業風險投資發展分析及投資融資策略研究報告
- (三模)廣西2025屆高中畢業班4月份適應性測試 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二級建造師之二建礦業工程實務通關考試題庫帶答案解析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物理試卷(含答案)
- 中級財務會計課件第四章 金融資產學習資料
- 2025年濟南市中區九年級中考數學一模考試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