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部分一、 選擇題生態學作為一個科學名詞,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義的。A. B.C.D.Darwin下列表述正確的是(C)。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形態的一門科學生態學是研究人與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生態學是研究自然環境因素相互關系的一門科二、 填空題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叫做生態學。經典生態學研究的內容為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1866ErnestHaeckel語引入科學研究。三、 簡答題簡述生態學的分支學科。動物生態學、人類生態學等;還可細分,如昆蟲生態學、魚類④生態學與非生命科學相結合的,有數學生態學、化學生態學、物理生態學、地理生態學、經濟生態學等;與生命科學其他分支相結合的有生理生態學、行為生態學、遺傳生態學、進化生態學、古生態學等。⑤應用性分支學科有:農業生態學、醫學生態學、工業資源生態學、污染生態學(環境保護生態學)、城市生態學等。簡述生態學發展經歷的階段及各階段的特點。答:(1)生態學的萌芽時期(公元16世紀以前),主要特點為;古代思想家、農學家對生物與環境關系的樸素的整體觀;(1719世紀末并有了明確的生態學定義;2050年代),主要特點:生態學理論形成、種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態學實驗方法發展的輝煌時期,“四(2060年代至現在主要特點:研究層次向微觀和宏觀發展:分子、基因和生物圈3S'(GPS遙感GIS)、計算機生態建模、系統論引入生態學等,研究范圍從純自然現象研究拓展到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簡述生態學研究的方法。析和模型三種類型。察,定位觀測和原地實驗等方法;實驗室研究是在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受控生態實驗系統中研究單項或多項因子相互作用,究或受控生態實驗的大量資料和數據進行綜合歸納分析,表達自然生態系統的方法技術。四、論述題試述生態學的定義、研究對象和范圍。答:(1)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門生物學分支學科(2)生態學研究對象與范圍①生態學是研究對象復雜多樣、范圍廣;按現代生物學的組織層次來劃分,生態學的研究對象為:基因、細胞、器官、有機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按生物類群來劃分,生態學的研究對象為:植物、微生物、昆蟲、魚類、鳥類、獸類等單一的生物類群。屬宏觀生物學范疇③生態學研究的重點在于生態系統和生物圈中各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以自然生態系統為對象,探索環境和生物的相互關系和作用規律;種群數量變化規律,種內種間關系及其調節過程,種群對結構和功能;污染生態系統中,生物與被污染環境間的相互關系;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續開發利用等。構和功能,能量和物質代謝,發展演化及科學管理;農業生態系統的形成和發展,能流和物流特點,以及高效農業的發展途學問題等社會生態問題。態學等)的聯系。答:生態學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其他生物科學如生理學、遺傳學及形態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1) 生理生態學(physiologicalecology 學的交叉學科,研究生物對環境適應性的態遺傳學:是遺傳學與生態學的交叉學科,是研究生物對周圍自然環境和其他生物發生反應所顯示的適應遺傳機制,與進化遺傳學、群體遺傳學、育種學等有密切的關系。群體遺傳學與生態學相結合的遺傳學分支,研究生物群體對生存環境的適應以及對環境改變所作出反應的遺傳機理。環境的改變如果只引起造成生物遺傳上的變化并在群體中保留下來,才是生態遺傳學化的長期效應(進化),而且也研究在人工條件下發生遺傳變化的短期效應(育種)(3),形態適應性的多樣性研究的內容之一,對揭示形態結構與功能多樣性在物種,具有積極作用;同時作為生態形態學的化趨勢以及所表現出的趨同,趨異現象也將發揮重要作用。第一部分有機體與環境一、名詞解釋:environment):的空間生物群體生存的一切事物的總和。生態因子(ecologicalfactors發育、生殖、行為和分布有直接或間接作用的環境要素。(ecologicalamplitude)(ecologicalvalence)、耐性限度或適應幅度,是指每種生物有機體能夠生,(上限)之間的范圍。ecologicalenvironment)研究的生物體或生物群,發展的一切因素的總和。生境(habitat):是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一特定環境叫生境。限制因子(1imitedfactor): 生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個最小量的因子限制,這個因子稱為限制因的光合作用受到數種因子影響時,其受限制的程度取決于最少(小)的那個因子。馴化(acclimatization幅變化。協同進化(coevolution):關系密切的生物在進化上互相適應的現象。9.內穩態(homeostasis):態。zero:生物生長發育的起點溫度。criticaltempreture:度時便會受到傷害,冷害:0C以上的溫度條件下受到的傷害。凍害(freezinginjury):生物在冰點以下受到的傷害叫凍害。霜害:0C受到的傷害叫霜害。休眠(dormancy境條件的一種生理機制。適應組合(adaptivesuites ):生物對一組特定環境條所表現出來的協同的適應性。有效積溫(effectiveaccumulatedtemperature) 生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須從環境中攝取一定的個常數,稱為有效積溫(K)。輻射適應((adaptiveradiation)):同一種生物長期適應不同輻射適應。趨同適應(convergentadaptation):是指親緣關系很遠甚至完全不同的生物類群,長期生活在相似的環境中而表現出相似的外部特征,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態位。光周期現象(photoperiodicity):生物對日照長短的規律性變化的反應,稱為光周期現象二、 填空題: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叫做生態學。生態因素可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兩類。陽光對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決定作用,另外對植物的開花時期也有影響。也有影響。20m_的影響。光的生態作用表現在生長、發育、形態建成 。度稱為溫度的三基點。水生植物有三類,分別是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陸生植物有三類,分別是濕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根據土壤質地可把土壤區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大類三、 選擇題:1、環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D)A環境因素 B生物因素 C非生物因素 D.生因素2、非生物因素不包括下面的(D)A.陽光B.大氣 C.水 D3、對海洋巖礁上的藻類植物調查時發現一般在淺水處生長綠藻,稍深處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則以紅藻為主。直接影響海洋中藻類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陽光 B.溫度 C.海水含鹽量 D.海水含氧量4、決定菊科植物深秋開花的因素是(A)A短日照B.長日照 C.高溫 D.低溫5、下列實例中,主要屬于適應溫度條件的是 A梨北桔南B.仙人掌的葉刺 C.蛾類的趨光性D.人參林下才能生長好6、下列動物的活動,主要受溫度因素影響的是(A)A候鳥的遷徙B蛾類在夜間活動 C魚類的生殖洄游 D.7、沙漠狐的耳朵比極地狐的耳朵大得多,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生態因素是A.陽光 B.水 C.溫度 D.食物&年輪是生物對(B)的適應表現。A氣候變化B光周期現象 C溫度變化 D營變化9、Allen規律描述的是(B)。A動物對高溫環境的適應B動物對低溫環境的適應C動物對高濕環境的適應D動物對光作用的適應10、 溯河洄游魚類對環境的適應最主要表現是(A)。ABCD滲透壓的調節機制因環境而四、 判斷題:1、白天空氣的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X)應改為:白天,空氣的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為白天雖然隨高度增加太故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逐漸降低。2、關于土溫和氣溫:南坡〉北坡〉西南坡(X)應改為:西南坡〉南坡〉北坡南坡輻射量最大,而西南坡蒸發散熱較少,用于土壤、空氣增溫的熱量較多。3、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恒溫動物,一般其身體較低緯度地區的同類個體大,曼法則.(V)4、可見光穿過水體遵循一個稱為比爾定律的負指數關系.(V)5、最有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結構是塊狀結構.(X)應改為:最有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結構是團粒結構。因為團粒結構是腐o2510mm勺小團塊,具有泡有利于根系吸水。同時,團粒結構還能統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6、植物開始生長和進行凈生產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強度稱為光補償點(V)7、光照強度在赤道地區最大,隨緯度增加而減弱。(V)8、一般說來,在低溫地區和低溫季節,植物的吸水量和蒸騰量小,植物生長緩慢。9、土壤酸堿度對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沒有影響。(X)應改為:土壤酸堿度對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有重要影響。土壤酸堿度通過影響礦質鹽分的溶解度而影響養分的有效性。10、生物的晝夜節律和光周期現象是受溫度控制的。(X)應改為:生物的晝夜節律和光周期現象是受光周期控制的。()變化相比,是地球上最具有穩定性和規律性的變化,通過長期進化.生物最終選擇了光周期作為生物節律的信號。五、簡答題:1、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答:在一定穩定狀態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種生物的,.這一理論被Liebig.,一是注意其只,二是要考慮生態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2、什么是耐受性定律答:生物的存在與繁殖,要依賴于綜合環境因子的存在,(或質),,,甚至滅絕.(Shelford)耐性定律.該定律認為任何接近或超過耐性下限或耐性上限的因子都是限制因子;每一種生物對任何一種生態因子都有一個能夠耐受的范圍,即生態幅;在生態幅當中包含著,,3(1),,不同光質對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譜范圍只是可見光區紅外光主要引起熱的變化D形成和殺菌作用等.(2),體色變化遷徙,毛羽更換,生長發育等也有影響.4答:有效積溫法則的含義是生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從環境中攝取一定的熱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階段的發育,而且生物各個發育階段所需要的總熱量是一個常數.有效積溫法則在農業生產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全年的農作物必須根據當地的平均溫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總有效積溫進行安,否則,.,也要根據當地的平均溫度以及某害蟲的有效總積溫進行預測預報5、簡述生態因子分為哪五類,,,因子,.6、生態因子作用的特點有哪些,相互制約中起作用的,引起其它因子的變化.⑵非等價性:,1-2.主導因子的改變常引起許多其它生態因子發生明顯變化.⑶不可替代性和互補性:,,能由另一個因子來替代.但其一因子的數量不足,一因子的加強而得到調劑和補償.⑷限定性:的不同階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態因子或生態因子的不同強度.因此某一生態因子的有益作用常常只限于生物生長發育的某一.,為氣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為因子.7、簡述環境,生態環境和生境的區別與聯系.答:環境是指,或者說是指;,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對環境的影響.8、什么是限制因子其有何實際意義答:在有機體的生長中,或者水的獲得性低于有機體需要的最低狀態或者高于最高狀態時,有機體生長停止,很可能會死亡。由此可見,生物對每一活。因此,任何生態因子,當接近或超過某種生物的耐受性極子(Limitingfactor)。下生長緩慢,或某一動物種群數量增長緩慢,這并非所有因子驗確定生物與因子的定量關系、便能解決增長緩慢的問題。例如,研究限制鹿群增長的因子時,發現冬季雪被覆蓋地面與枝研究結果,在冬季的森林中,人工增添飼料,降低了鹿群冬季死亡率,從而提高了鹿的資源量。9.,許多生物適應了變溫環境,多數生物在變溫下比恒溫下生長得更好植物生長與晝夜溫度變化的關系更為密切,形成溫周期現象.其主要表在:(1)大多數植物在變溫下發芽較好;(2)植物的生長往往要求溫度因子有規律的晝夜變化的配合10、簡述物候節律及其意義.答:生物長期適應于一年中溫度,植物的物候變化非常明顯;動物對不同季節食物條件的變化以及對熱能,水分和氣體代謝的適應,導致生活方式與行為的周.,,確定牧場,,,對確定不同植物的適宜區域及指導植物引種工作具有重要價值.六、論述題:1、試述生態因子的作用規律.答:(1)綜合作用.生態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態環境中各種生態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中發揮作用任何一個單因子的變化,及其反作用.主導因子作用.在對生物起作用的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個或兩個是對生物起決定性作用的生態因子,稱為主導因子.主導因子發生變化會引起其他因子也發生變化..環境中的一些生態因子對生物產生間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溫度,水分狀況則對生物起直接的作用..,這種階段性是由生態環境的規律性變化所造成的..,,;但是某一個因子的數量不足,有時可以靠另外一個因子的加強而得到調劑和補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賴于各種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關鍵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2、光作為重要的生態因子有哪些特點對動物和植物各有什么生態作用答:太陽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間接地源于太陽光.光照強度對生物的生長發育和形態建成有重要影響.不同光質對生物有不同的作用.,;的形成和殺菌作用等.此外,可見光對動物生殖,體色變化,遷徙,毛羽更換,生長,.日照長度的變化使大多數生物的生命活動也表現出晝夜節律;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動植物長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晝夜變化格局的環境中,借助于自然選擇和進化而形成了各類生物所特有的對日照長度變化的反應方式,即光周期現象.根據對日照長度的反應類型可把植物分為長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長度的變化對大多數動物尤其是鳥類的遷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顯的影響.3、說出土壤生物性質的生態作用.答:⑴微生物是生態系統的分解者和還原者,它們能分解有機物釋放養分.對巖石礦物可以直接分解.⑶微生物產生一些生長激素和維生素類物質對植物的生長有具體作用.⑷某些微生物與某些植物形成共生體4水分平衡的。答:在一定時間內,植物吸收水的數量與蒸騰損失的水的數量之間的差值即為水分平衡。當根系的吸水不能滿現正平衡或接近正常平衡,前提是土壤中貯存有足夠的水。在干在濕潤地區,植物避免水分負平衡的適應策略是減少氣孔的開放度和開放時間。起初,蒸騰作用可能只是在白天部分時間內在干旱地區,植物通常具有廣泛分布并到達地下水的根系,或者具有發達的貯水組織,所以它們可以不必通過減少蒸騰來避5、請說出變溫的生態作用有哪些品的品質;⑷促進植物開花結實。二、動物⑴加快發育速度;⑵增加昆蟲的產卵數。6(仙人掌科)大戟科霸王鞭及蘿摩科海星花等植物,外形特征出現與仙人掌趨同的適應現象。趨異適應是指同種類的生物當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環境條件下,通過變異選擇形成不同的形態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適應方式UrsusmaritimusUrsusarctos)發展法而來。第四紀的更新世時,一次大冰川將一群棕熊從主由此可見,生物體的形態結構及行為總是與其生存環境相適應的,否則就要因不能適應新的條件而被淘汰,這就是生物與環境的協同進化。7、動、植物是如何適應干旱沙漠環境的答:植物在形態結構、生理適應和行為上都有所變異以適應干旱環境。在形態結構上:體積矮小;葉小而硬,氣孔少而下陷,柵欄組織多層、排列緊細胞間隙少,海綿組織不發達;體表的表皮細胞厚,角質層發達毛被及蠟質有所增加個別器官肉質機械組織發達根系發達;等等。生理適應的特點是:半纖維素和糖含量增加,以提高滲透壓脯氨酸增加氣孔開度減小甚至關閉光合減弱,呼吸增加,以增強抗干旱能力;吸收運輸水分能力增強;等等。行為的適應:葉片卷曲等。動物適應干旱沙漠環境的表現有:減少蒸發失水如體表有厚的角質層和蠟膜鱗片或盾甲降低呼吸失水,如昆蟲控制氣門瓣,駱駝、鳥類和獸類通過逆流交換回收呼吸水分;減少排泄失水,如排濃尿;有些陸生動物還通過行為變化適應干旱炎熱的環境如荒漠地帶的嚙齒類爬行類和昆蟲等,當白天高溫干燥時,它們躲避在較為潮濕的地穴中待到夜間較為涼爽時才到地面活動覓食在干熱地區的旱季,動物如黃鼠會出現夏眠,夏眠時體溫約下降 5~C,代謝水平也大幅度下降,從而有利于度過不良的區的許多鳥類和獸類,在缺水季節成群遷移到有利的生境。8內溫動物出現貝格曼規律或阿倫規律的變化。在生理方面.植9、水生物是如何維持水鹽平衡的答:動物與植物一樣,必須依賴于水的滲透調節作用。魚類的水平衡水生動物,當它們體內溶質濃度高于環境體進入環境,鹽將從環境進入機體,動物會出現“缺水”。解低滲環境中的有機體體內水平衡及溶質平衡的一種適應。①淡水魚類當魚呼吸時,大量水流流過鰓,水通過鰓和口咽腔擴散到體內,同時體液中的鹽離子通過鰓相尿可排出體外。進濾過率高,一般沒有膀骯,或膀胱很小。丟失的溶質可從食物中得到,而鰓能主動從周圍低濃度溶液中攝取鹽離子,保證了體內鹽離子的平衡。②海洋魚類海洋硬骨色血液滲透壓與環境滲透壓相比是低滲性的,這導致動物體內水分不斷通過鰓外流,海水中鹽通過鰓進水;它們通過經常吞海水,補充水分,同時排尿少,以減少失體內多余鹽靠鰓排出體外。液滲透壓雖與環境等滲,但仍然有有力的離子調節,如血液中NaNa在海水中鰓排出鹽,在淡水中攝取鹽。10面積變小,使單位體重的熱散失減少,有利于抗寒。這種現象稱為貝格曼規律。然而,冷地區內溫動物身體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卻有變小變短的趨勢,這是阿倫規律,也是對寒冷的一種形態適應。的質量,增加了皮下脂肪的厚度,從而熱性,生活在一加產熱,而能維持恒定的體溫;海豹的皮下脂肪厚度達 mm在軀干的橫切面上,58%的面積為脂肪。一、名詞解釋
第二部分種群生態學種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時期內占有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個體的集合。種群是構成物種的基本單位,(組成成分)。生態位(niche):主要指在自然生態系統中一個種群在時間、空間上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ecologicalinvasion):由于人類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某種生物帶入適宜其棲息和繁衍的地區,種群不斷擴大,分布區逐步穩定地擴展,這種過程稱生態入侵。Fisher's性比理論(fisher'ssexratiotheory 性比通常以種群中雄體對雌體的相對數表示,如雌雄體數相等,性比為1:1。大多數生物種群的性比傾向于1:1,這種傾向的進化原因叫做Fisher's性比理論。多型(polymorphism種群中一種以上的表現型,這種現象叫做多型。環境中空間、食物等資源是無限的,因而其增長率不隨種群本納量,增長率隨密度上升而降低。他感作用(allelopathy):一種植物通過向體外分泌代謝過程中的化學物質,對其他植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competitiveexclusionprinciple):在一個穩式的種,不能長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競爭不能共存。自疏現象(self-thinning):隨著播種密度的提高超過一定影響到植株的存活率。這一現象稱為自疏現象。二、單項選擇題:下列關于生態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C).A生態型是一個物種對某一特定生境發生基因型反應的產物B生態型是種內適應不同生態條件的遺傳類群C生態型是種內的分異,在生物分類學上也叫?種D生態型按生態主導因素的不同可有氣候,土壤生態型等當代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研究主體發展到(B).A. 以動物為研究主體B.以人類為研究主體C.D.以種群為研究主體種群生態學研究的對象是(A).A. B.C.D.有機個體具體的生物個體和群體生活地段上的生態環境稱為(B).A.B.生境C.D.地球環境用方差/,的是(A).m=0m=1C.s2/rn顯著大于1m顯著小于1dN/dt=rN(K-N/K)這一數學模型表示的種群增長情況是(D).A.無密度制約的離散增長B.有密度制約的離散增長C.無密度制約的連續增長D.有密度制約的連續增長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時,對二者都必然有利,這種關系為(B).A.偏利作用B.互利共生C.原始合作D.中性作用寄生蜂將卵產在寄主昆蟲的卵內,一般要緩慢地殺死寄主,這種物種間的關系屬于(D).A.偏利作用B.原始合作C.偏害作用D.擬寄生沿海地區出現的“赤潮”從種群數量變動角度看是屬于(D).A.季節性消長B.不規則波動C.周期性波動D.種群的爆發1859年由英國澳大利?,10幾年內數量急劇增長,與牛羊競爭牧場,變動角度看是屬于(B).A.種群大發生B.生態入侵C.不規則波動D.種群大爆三、 填空題1、次級種群參數有性比、年齡分布、種群增長和分布型等。2、種群自動調節的三個學說是行為調節學說、內分泌調節學說和遺傳調節學說。3、哈-溫定律(Hardy-Weinberglaw)認為,在一個、和的種群中,4、因過渡捕撈而處于資源衰退的魚類種群,一般在年齡結構上會出現下降_;性別比例上會出現雌多雄少的現象。5、從種群調節的角度,可將生態因子分為直接因子和間接因子二類。6、種群動態的最基本研究方法有野外觀察、實驗研究和數學模型研究等。7、種群的分布格局可以分為三種類型:隨機型、均勻型和成群型。&rm=ln(RO)/T年齡結構。9、自然選擇、遺傳漂變是物種進化的兩種動力。10、 根據生物因子作用強度與種群密度的關系可將其分密度制約因子和非密度制約因子。四、 問答題種群具有哪些不同于個體的基本特征答:種群具有個體所不具備的各種群體特征,大體分3類:數量特征:(1)種群密度和空間格局;(2)初級種群參數,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和遷入是使種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遷出是使種群減少的因素(3)次級種群參數, 包括性比年齡分布和種群增長率等。空間分布特征遺傳特征種群數理統計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答:種群統計學是對種群的出生、死亡、遷移、性比、年齡結構3類:①種群密度②初級種群參數包括出生率、死亡率、遷入和遷出率。③次級種群參數。包括性比、年齡分布和種群增長率等。什么叫生命表lifetable出現在人口統計學(demography),至今在生態學上已廣泛應用。生命表能綜合判斷種群數量變化,也能反映出從出生到死亡的動態關系。生命表根據研究者獲取數據的方式不同而分為兩類:動態生命表(和靜態生命表(staticlifetable)。前者是根據觀察一群同時出生的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動態過程所獲得的數據編制而成,又稱同齡群生命表(sohortlifetable)、水平生命表(horizonallife或稱特定年齡生命表(age-specificlifetable )。后者是根據某個種群在特定時間內的年齡結構而編制的。它又稱為特定時間生命表(timespecificlifetable或垂直生命表(verticallifetable)。年齡金字塔有幾種類型,各具什么特點答:按錐體形狀,年齡錐體可劃分為3個基本類型:示種群有大量幼體,而老年個體較小,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長的種群。穩定性種群:錐體形狀和老、中、幼比例介于增長型和下降型種群之間。出生率與死亡率大致平衡,種群穩定。體比例減少而老體比例增大,種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簡述種間相互作用的類型。答:(1)偏利;(2)原始合作;(3)互利共生;(4)中性作用;(5)競爭;(6)偏害;(7)寄生;(8)捕食。試述捕食對種群的調節作用。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用;(3)在自然環境中,捕食者于獵物的關系是受許多因素影響的,往往是多種捕食者和多種獵物交叉著發生聯系。食草動物對植物群落的作用有那些種的多樣性。五、評述題1r、rm、RO的概念,LogisticN/K義何在答一般的講這是在綜合生命表中出現的幾個概念三者的同點:都可以反映種群的數量動態,但表達方式不同。Ro:凈增殖率(或世代凈增殖率)將存活率和出生率兩方面數據相乘,并累加起來(R0咗Ixmx),即得凈生殖率(netreprodutivrrate) 為一個世代凈增殖的個數,例如:3.096,表示種群個體數經一個世代后平均增長到原來的倍。rm:rr=lnR0/T不同的生物,其世代時間的長短不同,為保證不同種群的凈增R0/T相比較,T—世代時間,種群中子代從母體出生到子代再產子的平均時間。rm:最大瞬時增長率(rmax)又叫內稟增長率,指特定條件下的種群瞬時增長率,即具有穩定年齡結構的種群,在食物與空也是最大的種群瞬時增長率。即最佳環境條件下能測得的種群瞬時增長率,常作為種群數量動態理論研究中的最大值。LogisticN/KN0N=K/2N=K/2時。個體數達到飽和密度的一半密度增長最快,NKK/2N=K/2K飽和值。2.試舉例說明生物如何通過調節其耐性限度來渡過不良生境的。答:我們知道生物的存在和繁殖,都要依賴于某種綜合環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的一項因子的量或質不足或過多時,超過了某種生物的耐性限度,則使該物種不能生存,甚至滅亡。當一種生長旺盛時,會提高對另一些因子的耐性限度。相反亦第三部分群落生態學一、名詞解釋生物群落:是指特定空間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種群有規律的組合,它們之間以及它們與環境之間彼此影響、相互作用,具有生物群落的概念具有具體和抽象兩重含義,說它是具體的,是因為我們確實很容易找到一個區域或地段,在那里我們可以觀指的是符合群落定義的所有生物集合體的總稱。多度: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個體數目的多少,一般用記名計數法和目測估計法測定。D(密度)=N(樣地內某物種的個體數)/S(樣地面積)。一般對喬木、灌木和叢生草本以植株或株叢計數,根莖植物以地上枝條計數。樣地內某一物種的個體數占全部物種個體數的百分比稱做相對密度。某一物種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種密度的百分比稱為密度比。蓋度:一般有兩種表示,即投影蓋度和基部蓋度。投影蓋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積占樣地面積的百分比,它標志了植物所占有的水平空間面積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同化面積的大小;基部蓋度指植物基部著生面積,也稱真蓋度。蓋度可(分蓋度)(種組蓋度(度)。郁閉度與蓋度:郁閉度是樹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林地面積之比,用十分數表示。蓋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積占樣地面積的百分比。林業上常用郁閉度來表示林木層的蓋度。存在度和恒有度:在同一類型的群落中,某一種生物所存在的群落數即為存在度。各個群落中的物種,可按其出現的次似程度愈大。某物種在各個具有相同面積的群落出現的次數稱齊。兩者都表示物種在群落中出項的次數。(.)=相對密度+相對頻度+相對優勢度(相對基蓋度);=相對密度+相對頻度+相對蓋度。為:數)/N(樣本總數)X100%的蓋度和密度(+蓋度比)/2X100活型與分類學中的分類單位無關。條件下,而在形態上、生理及適應方式等方面所表現出的變異異。列成一個系列。某一群落的生活型譜(=群落中某一生活型植物種的數量/X100%。生活型和生態型:兩者都是表示植物對外界環境的適應。生活型是生物對所生存環境適應的一種外在(表型)的表現形環境適應的一種內在(遺傳)的表現形式,是同種生物于不同環境中的趨異適應。映植物生活的環境條件,相同的環境條件具有相似的生長型,高度、形態、葉形和葉質等進行生長性的分類。25cm木和熱帶高草,如喬木和大灌木,高位芽植物可以分成:大高位芽植物(30m以上)、中高位芽植物(8-30m)、小高位芽植物(2-8m)和矮高位芽植物(2m-25cm以上);高位芽植物所指示的是潮濕地帶的氣候。量多,生物量大,枝葉覆蓋地面的程度也大,生活能力強,并且對其他植物和群落環境產生很大影響的生物種類叫做優勢種。植物群落的外貌主要決定于群落中優勢植物的生活型。間,因而在建造群落和改造環境方面作用最突出的生物種叫建它的建群種的生活型。它們是群落中生存競爭的真正勝利者。性質和控制群落環境方面仍起著一定作用的植物種。它與優勢種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間內保持系統穩定性的物種。該種的生活習性和多度決定一個群落或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于趨同進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的植物稱為生態等值種。優勢種和建群種:對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環境的形成有明顯控制作用的植物種稱為優勢種,群落的不同層次可以有各自的分別存在各自的優勢種,其中喬木層的優勢種,即優勢層的優勢種常稱為建群種。去除不會引起群落內其他物種的丟失,同時對整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先鋒植物:在被人砍伐或焚燒后的丘陵地,由于日照充足,一些喜好陽光且生長迅速的植物,最先長出,一般出現在群落演替的初始階段。中的植物。這些植物種群不多,地理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植其生長。附生植物:地上部分完全依附在其他植物體上的植物。在群落中主要是一些層間植物,如藤本植物、寄生、腐生植物等,外,還有一些如藤本植物、寄生、腐生植物,它們并不獨立形成層次,而是分別依附各層次中直立的植物體上。(綴塊或其他系統)交互作用處,由于某些生態因子(可能是物質、能量、信息、時機或地域)和協調作用而引起系統某些組分及行為種群密度、生產力和多樣性等)的較大變化,稱為邊緣效應。及其復雜性,一般可理解為空間的板塊性和梯度的總和。包括環境的空間異質性和生物群落的空間異質性。二、單項選擇題一定地段上,多物種所組成的天然聚群是(B)oA. 種群 B.群落生物群落是(B)生物種內許多個體組成的群體植物、動物、微生物有序、協調統一的群體由許多植物組成的群體由許多動物組成的群體關于群落與環境關系的論述,不正確的是(A)o群落只是被動受環境制約群落在環境制約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群落可形成內部特殊環境需要特殊環境的群落對環境具有指示意義下列不是機體論觀點的是(C)o認為群落是自然單位,具有明確的邊界 B. 它們獨存在,可重復出現群落單元是連續群落中的一個片段 D. 可以像物種那樣進行分類下列哪種說法支持“個體論”(C)oA.C.與生境都是連續的獨立存在的
B.可以重復出現D.是間斷的、可分的、下列群落中屬于共建種群落可能性最大的是(A)。A.熱帶森林B. 北方森林 C.草原 生態優勢種的顯著特征是(B)oA.最適應當地環境 B.生物量最生物營養級最高群落中的"偶見種"可能是(C)o
C.生物個體最大D.A.優勢種B.9.確立群落成員型的依據是(C)o伴生種C.A.優勢種B.9.確立群落成員型的依據是(C)o伴生種C.殘遺種D.A.植物的種類B.植物的高度C.D.10.不屬于群落成員型的是(C)o植物的作用A.優勢種B.建群種C.特有種D.有機體與種群那樣,這種群落性質觀點是機體論觀點認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實體,而是生態學家為了便于研究,從一個連續變化著的植被連續體中,人為確定的一組物種的集合,這種群落性質觀點是個體論觀點。群落中優勢層的優勢種起著構建群落的作用,所以常稱為建種。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種只有一個,則稱該群落為單建種群落 (共優種群落某個物種在調查中出現的樣方數占全部調查樣方數的百分比是該物種的頻度。 表示某物種在一個群落內的豐富程度,常用多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積占樣地面積的百分地「叫蓋度 (林業上常用
表示林木層的蓋度。群落中某一物種的分蓋度占所有分蓋度之和的百分比,叫 某一物種的蓋度與蓋度最大物種的蓋度比稱為 o生物多樣性一般有三個水平 、 、 。通常物種多樣性具有種的 和種的—兩方面含義。四、是非題群落的分層與光的利用有關。群落季相變化的主要標志是群落主要層的物候變化。(X)群落季相變化的主要標志是群落主要層的植物的生長型和生活型從群落中生態位是否重疊可以反映出群落中種間的競爭程度。 重疊也不發生種間競爭。資源貧乏,供應不足,生態位稍有重疊,即發生激烈的種間競爭。一個概念。則無此意義,所以不是同一個概念植物群落中的優勢種可以有多個而建群種只有一個。(X)優勢層中的優勢種稱為建群種,可以有一個,也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所有生物群落都具有明顯的邊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區分。(X以清楚地加以區分。多樣性指數的大小與種的數目有關而與種的均勻度無關。(X性指標,與種的均勻度有關。著度;基蓋度也稱真蓋度。分蓋度或群蓋度之和常大于總蓋度。(V)下芽植物比例高于溫帶。植物中,地面芽植物占多數,而北極的地上芽植物比例高于溫帶。五、 簡答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群落的特征有:(1)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2)具有一(5)不同物種之間存在相互影響;(6)形成一定群落環境;;(8)具有特定(清晰或模糊)群落邊界特征;(9)具有一定物質生產力。簡述生物群落的概念,并說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群落是在特定時間(1)種類組成特征;(2)外貌和結構特征;(3)動態特征。生物群落的數量特征有哪些答:群落的數量特征:(1)多度和密度;(2)頻度;(3)蓋度;(4)優勢度;(5)重要值。簡述生物群落的結構特征。答:(1)水平結構:①鑲嵌性;②復合性;③群落交錯區。草本及地被層。年齡結構:增長型、穩定型和下降型。同資源種團及群落交錯區。時間結構:晝夜節律和季節節律。群落答:不同生物物種在生物群落形成的不同階段相互作用不同:過程。某種生物的基因在該生境中顯現生存優勢。攜帶該基因的優勢種(建群種)開始形成。圍繞優勢種。其他相關物種開始集聚。逐漸呈現群落雛形。但此時的群落仍處初期。物種組成結構不穩定。生物數量較少均還未形成規模。體大量衍生,其他相關聯的物種和生物個體數量大量增長,群落迅速擴大,新群落規模不斷擴大。成熟階段。群落中物種結構已基本穩定,每種生物都有良好發展,物種之間關系協調,群落功能完善基因適應性變弱,逐漸失去生存優勢,依賴這一優勢種的生物群落交錯區有哪些特征(1)位置上:位于兩個或多個群落之間。(2)生態環境:較復雜多樣。(3)種類多樣性高,某些種的密度大。部斑點為同一群落的部分;任一斑點都具有整個群落的一切層;斑塊較小;斑塊間生物相互間影響大。而復合體則主要指:內部斑點屬于不同群落;各斑點具各自所屬群落的層次;斑塊較大;斑塊間生物相互間影響小。直結構,可分為地上層和地下層。動物隨植物的分層而分層。植物的地下成層現象,主要原因礦物質、養分、水。動物的成層現象,主要原因食物(植物)。水生群落的成層現象,主要原因光、食物、溫度。層片具有哪些特征答:層片具有以下特征:的相對獨立性,而且可以按其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劃分為優勢層片、伴生層片、偶見層片等。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可以是同種也可以是異種)。在群落中具有一定的小環境,構成群落環境的一部分。同的群落特征。鍵種的理論作用主要有:著的;它的遷出將導致群落中半數以上的物種消失;關鍵種通過消費者、競爭、互惠共生、播種、傳粉等的種落結構產生的影響簡述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積及其意義(華中師范大學/2005)群落的大多數植物種類和表現出群落的各項特征。群落最小面可以較全面統計出植物種類和個體數;最小面積的大小反映出群落結構復雜程度,組成群落的植物種類就越多,群落的最小群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簡述植物群落生物生產力調查方法(/2001)答:群落生物生產力的調查方法:(1)收獲量測定法;(2)氧氣測定法;(3)C02測定法;(4)放射性標記物測定法;(5)葉綠素測定法。生物群落的外貌特征包括哪些內容(1)(2)組成物植物的季相,(5)群落外貌不同。簡述生物群落的發生過程。答:群落形成過程如下:裸地形成:原生裸地或次生裸地的形成環境變化:新群落環境形成。退出,競爭成功者各自占有獨特生態位,群落形成。群落水平上的相對平衡和穩定。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類型.答:生物群落的演替按不同條件可分為不同類型:按演替起始條件:①原生演替;②次生演替。按基質性質:①水生演替;②旱生演替。(5)按群落的代謝特征:自養型演替和異養型演替。四、論述題試述Raunkiaer提出的五類植物生活型及其生態學意義。答:(1)高位芽植物(P25cm處。包括大30m8-30m的喬木),小高位芽植物(2-8m2m的綠裸芽、常綠鱗芽和落葉等次一級類型。如果在生活型譜中高地上芽植物(Ch25cm高處,嫩枝在生長不利的季節仍可保存,為小灌木、半灌木(莖下部木質)或型譜中地上芽植物占優勢,反映群落所在地是寒帶和高山氣候特征。H分死去。更新芽貼近地面,被枯死的地被物或土壤上層覆蓋保型譜中地面芽植物占優勢,反映群落所在地在具有較長的嚴寒季節特征。地下芽植物(Cr)冬季所有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莖都死去,更新芽藏在地下(稱為地下芽植物或水中(水生植物或沼生植物)。如果在生活型譜中隱芽植物占優勢,反映群落所在地是濕、冷的氣候特征。T反映群落所在地是干旱氣候特征。論述生物群落的結構特征。答:物群落的結構很復雜,一般可分為:水平結構、垂直結構、時間結構和營養結構。表現在鑲嵌性、復合體和群落交錯區。①鑲嵌性是指群落內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勻配置現象。②復合體是指不同群落的小地段相互間隔的現象。③群落交錯區是兩某些種群密度大。地下成層現象;C.動物種群的分層現象;D.水生群落的分層現象。②的生態生物學特征,具有一定的環境。和百年以上的演化。成的食物鏈,食物鏈的相互交叉形成的金字塔。另外還有營養物種、同資源種團、群落交錯區和邊緣效應等均會影響群落結構。論述單元頂極、多元頂極和頂極格局三種理論,并找出三者間的異同點。答:(1)單元頂極假說:Clements(1916)認為,一個地區的全部演替都將會聚為一個單一、穩定、成熟的植物群落或頂極群程和群落造成環境的改變將克服地形位置和母質差異的影響。多元頂極理論: (1954)認為,如果一個群落在某種生境中基本穩定,能自行繁殖并結束它的演替過程就可看作是頂極群落在一個氣候區域內群落演替最終結果,不一定都要匯集于一個共同的氣候頂極終點。除了氣候頂極之外還可有土壤頂極地形頂極火燒頂極動物極;同時還可存在一些復合型的頂極,如地形-土壤和火燒-動物頂極等等。-Whittaker(1953)認為,植物群落雖然由于地形、土壤的顯著差異及干擾,必連續體。其次,認為景觀中的種各以自的群落,種并不是簡單地屬于特殊群落相應明確的類群。(4)共性和區別①共性:A.都承認頂極群落是經過單向變化而達到穩定狀態的群落。B.都承認頂極群落在時間上的變化和空間上的分布都是何時間相適應的。②區別:單元論認為,只有氣候頂極是演替的決定因素,多B.論述影響演替的主要因素。答:影響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生物的遷移和定居:遷移能力強,定居能力強者可成為群落中一員,反之不能占領環境。群落內部環境的變化:先期的群落創造了群落內環境,種內和種間關系的改變:群落隨生物密度增大而競爭變強者留下。變化導致群落演替發生相應的變化。(。論述生物群落的發育過程。其中有些適應了各種非生物因子,如光、溫、水、土等,生存下來,成為先鋒植物。先鋒植物開始繁衍后代并擴大地盤,其他植物也擴散進來,隨著密度加大,種群之間競爭排斥,取勝的⑤群落內部特有小環境正在形成中。層次分化良好;③群落內特有小環境有較典型的特點;④通常建群種生長和更新正常。試述群落結構形成的平衡假說和非平衡假說。答:對于形成群落結構的一般理論,有兩種對立的觀點,即平衡學說和非平衡學說。(1)的物種通過競爭、捕食和互利共生等種間相互作用而互相牽制;②和各種群落數量都變化不大;③實際上出現的變化是由于環境的變化,即所謂的干擾所造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臨床醫學概論A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班級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機械可靠性與優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過程檢測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科技寫作及文獻檢索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軌道運輸職業技術學院《診斷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粉塵爆炸場所防爆安全
-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Ⅳ》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怎樣做好溝通藝術
- 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形勢與政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國靈巧手行業市場規模、行業集中度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 技術分紅協議書范本合同6篇
- 2025年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七下語文第一至三單元讀讀寫寫字詞積累(注音+解釋)
- 【物理】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危化品儲罐設計與制備技術規范》
- 天津2025年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招聘27人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徐州礦務集團第二醫院高層次衛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裝配式建筑深化設計-1.2.3 裝配式建筑深化設計拆分原47課件講解
- 淹溺安全培訓課件
- 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與投資國別指南-泰國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