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2000字模板-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_第1頁
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2000字模板-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_第2頁
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2000字模板-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_第3頁
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2000字模板-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_第4頁
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2000字模板-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2000字模板_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案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老師#教案#導語:

我今日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漂亮的傳奇。傳奇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樓蘭國有一位漂亮動人的公主,名叫圖蘭多,但也很殘酷。據說她給來自各國的求婚者提了個條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個問題,就可以娶她,并贏得皇位,但假如答不出,就得被砍頭。因此許多人包括國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有個韃靼國王子也被圖蘭多的美貌打動,決心不顧一切要娶到圖蘭多,對圖蘭多提出的三個問題,對答如流,最終獲勝,可圖蘭多仍不甘心。這時,王子倒慷慨地來幫她,請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沒有猜中圖蘭多的謎語那樣,被處死刑。此夜,全城無人入睡,百姓和僧侶們都在向月神祈禱,盼望圖蘭多誠服,從今結束殺戮。月亮出來了,僧侶的祈禱樂響起

2、茉莉花的旋律響起

或許就是這動人的音樂感化了漂亮殘酷的公主。最終她良心發覺,從今改邪歸正。音樂的魅力在這一時刻得到了完善的體現。

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聽過?有誰能哼唱兩句給大家聽聽?

3、復聽《東邊升起月亮》

三、觀賞《茉莉花》與活動

1、歷史簡介

在中國,這首歌更是歷史悠久。誰來把大屏幕中次連貫成一句話介紹給大家。(據史料記載,《茉莉花》最早發源于江蘇揚州,也許是明朝時期,原來的歌名是《鮮花調》。)

2、聽旋律

老師今日帶來一樣樂器,熟悉嗎?(對了)這叫二胡,是我國的民族樂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們的民族樂器來演奏才能體現它的韻味。下面就請大家來聽一聽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讓生聽一段,看同學狀態,"抓住"聽得入神的同學:"老師發覺有些同學聽得很入神,老師也一樣,快要被著奇妙的旋律沉醉了。你們能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你們的感受嗎?比如說,用手來表示聽到的旋律的凹凸起伏。"

老師示范,再放其次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顯示歌詞)

先在江蘇地區廣泛傳唱,清朝時期定名為《茉莉花》。一起聽一聽,邊聽邊留意一下歌詞,看看歌詞是怎樣贊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詞、播放黑鴨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間過門提示同學唱一唱)

同學回答問題: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真的有這么香嗎?我們一起來切身體會一下。(噴灑空氣清爽劑)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真的那么白嗎?老師這里有幾張照片一起來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稱"茉莉",為復瓣小白花,小巧玲瓏,芳香四溢,素潔光潤,仿佛刻玉雕瓊。該花原產印度、印尼、菲律賓等國。早在宋代傳入我國。

自明代起,揚州已有少量茉莉引進種植,但大批種植至少始于清光緒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總是在人們的傳唱過程中不斷發生著變化。茉莉花小巧玲瓏,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經過多年的傳唱之后,也發生了變化。變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學易唱??梢哉f就是幾歲的孩童也時常將它掛在嘴邊。(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消失兩首歌的旋律(簡短的一句)。同學對比,知道的確發生了變化。

6、師生互動,說說茉莉花歌里始終唱茉莉花好,其實茉莉花并不僅僅可以用來欣賞,你們知道茉莉花還有什么用嗎?(泡茶、入藥、做成工藝品等)

7、學唱《茉莉花》

今日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聽歌,老師特別興奮。大家覺得呢?這自古阿,興奮時必當高歌一曲。老師有個提議,不如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茉莉花》如何?

四、老師小結

總結歌曲內涵茉莉花在我國歷史悠久,這首民歌輕快活潑,淳樸美麗,動聽流暢,短小精致,易唱易記,表達了人們愛花、惜花、護花,喜愛大自然,憧憬美妙生活的思想情感,既樂觀健康,又儲蓄優美。

小結點題

今日,我們了解了這么多關于《茉莉花》的內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樂的地位。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

(同學總結:感到傲慢驕傲)

老師接:是呀,老師也想起一句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們更應當將這首經久不衰的佳作永久創唱下去。

第3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茉莉花》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茉莉花〉,使同學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漂亮,并能通過美麗、抒情的歌聲表現出來。

2、指導同學嫻熟演唱,并能背唱

3、通過演唱、觀賞等活動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

教學重點: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演唱。

教學難點:指導同學用伸展,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喜愛旅游嗎?你們都去過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師:今日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特別漂亮的地方,看過影片之后猜一猜我們到了哪里?

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二、放錄像

同學回答剛才老師提出的問題

三、師:背景音樂有沒有留意到?

師:今日我們一起到江南水鄉走一走,共同學習并演繹這首江蘇民歌〈茉莉花〉

四、歌曲學唱

1、聽錄音歌曲的心情是怎樣的?A、歡愉快躍B、親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A、動聽細膩優美B、粗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現了青年姑娘什么樣的心理狀態?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現年輕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罵的天真神態,實質上是在表現青年男女之間的純凈感情。

4、唱歌譜

就讓我們帶著開心的心情把歌譜唱一唱(出示歌譜)同學分三組唱,第一組先慢唱,然后恢復原速。

5、歌曲教唱

師:這么悅耳的旋律配上奇妙的歌詞肯定更好聽

a)放錄象(同學聽)

b)同學跟唱(多唱幾遍)

劃拍唱難點訂正:

把同學在課堂上消失的簡單消失的錯誤訂正過來。并告知同學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個特點。

6、放開聲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師: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處理?

(1)同學自己試著唱一唱

(2)老師可提示:從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3)同學把每一句都試唱出來,說出為什么這樣處理,全體在試唱,老師指導。

(4)根據同學們處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錄音)

五、觀賞與拓展

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傳于全國各地,奇歌詞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異,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獨特的地方特色,從而鮮亮的表現了民歌的變異性。還有的把它轉變成了器樂曲。

2、創編動作

請同學們自己為歌曲編動作

3、拓展

師:我們加一種唱法:輪唱

(1)練習輪唱

(2)清唱

(3)放錄音請同學唱第一段,全體起立唱其次段。

六、老師總結,師生再見.

說說這節課學習后的歡樂之處是什么?

第4課時

教學內容:傾聽三首不同地區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風格

教學目標:

1、接觸多首以"茉莉花"為題的音樂作品,能夠從中熟悉到以"茉莉花"為代表的中國民歌是世界音樂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2、通過觀賞,讓同學樂于進一步搜集并了解影響民歌變異的多種因素。

教學重點:感受不同地區的歌曲《茉莉花》。

教學難點:能夠聽辨并能用語言表述出它們在情感上、風格上的差異。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民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統一題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區會有什么樣的區分呢?今日我們將一起走進東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開得怎么樣。

二、觀賞東北民歌《茉莉花》

1.師播放東北民歌《茉莉花》,設問: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點?

B音樂的風格與東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樣的關系

C與江蘇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詞、旋律方面有何異同的地方?

2.小組爭論:

歌詞基本相同,旋律變化比較大,顯出東北人開朗的性格和音樂風格特點。

3.師簡介東北民歌《茉莉花》:

遼寧海城的《茉莉花》旋律進行中的大跳明顯增多,襯詞的處理也顯出東北二人轉的特點。

4.生學唱東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轉版的《茉莉花》。

三、觀賞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師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設問:

與江蘇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2.生溝通:

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顯現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樂風格特點。

3.師簡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蘇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詞的變化使歌曲融入較多的敘事說唱性特征。

4.師用聽唱法指導同學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小結。

師播放三首不同地區的《茉莉花》,讓同學辨別是哪個地區的歌曲。

最新人音版學校音樂教案(篇2)

教學內容:

1、傾聽《玩具兵進行曲》和《口哨與小狗》,并嘗試聽音樂做自己喜愛的動作進教室。

2、能夠和大家一齊整齊地演唱并表演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熟悉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想方法調動同學學習音樂的樂觀性;培育同學的聽辨力量、記憶力量和創編力量。

教具預備:電子琴、錄音機、錄音帶。

課時支配: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同學傾聽《玩具兵進行曲》做自己喜愛的動作進教室,想象玩具兵的樣子表演。

2、用聽唱法學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3、會邊唱歌曲邊自編動作表演,記住同學的名字,與同學和諧相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傾聽《玩具兵進行曲》做自己喜愛的動作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練聲曲:1=C→F2∕4

12∣34∣5—︱54︱32︱1—‖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學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1、老師清唱、范唱歌曲。

2、同學跟老師學打節奏。

3、按節奏朗讀歌詞。

4、老師彈琴,同學跟旋律學唱歌詞。

5、分組學唱。

6、全體齊唱歌曲。

四、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1、同學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

2、請個別同學上臺表演,集體評價好在那里?

3、全體再次表演。

五、同學再次傾聽《玩具兵進行曲》出教室。

1、要求同學合著音樂走或跳。

2、要求同學聽到樂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消失的聲音時用動作表示。

其次課時

教學目的:

1、生用聽唱法學會歌曲,邊唱邊表演《拉勾勾》。

2、傾聽《口哨與小狗》,同學隨著樂曲表演,用動作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同學聽《摘果子》的音樂做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練聲曲:1=C3/4

556∣553∣53—∣53—‖

小寶寶,睡覺了。lulululu。

三、學唱并進行歌表演《拉勾勾》。

1、老師自彈自唱歌曲進行范唱,同學傾聽。

2、按節奏朗讀歌詞。

3、老師彈琴,同學用lu哼唱旋律。。

4、老師彈琴,同學唱歌曲。

5、老師彈琴,同學邊唱歌曲邊自編動作表演。

6、全班唱歌,請個別上臺表演,集體評價誰表演得。

四、傾聽并表演《口哨與小狗》。

1、同學聽音樂,自由想象。談談自己的心情是很開心,還是很哀痛。

2、個別提問音樂中有什么聲音?

3、再次傾聽音樂,鼓舞同學隨著樂曲表演,用動作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五、同學聽音樂做律動走出教室。

放《口哨與小狗》的音樂,要求同學扮演男孩或小狗,隨著樂曲表演走出教室。

最新人音版學校音樂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讓我們在好玩的音樂活動中和奇妙的音樂聲中激發同學對音樂的愛好;

2、通過小組學習、自主學習學習,獨立視唱識譜,用口風琴幫助提高同學的輪唱技能;

3、用平穩、悠長的氣息從齊唱到輪唱,有力度對比的美麗地演唱。

教學重點:美麗、有力度層次的演唱

教學難點:輪唱

教學過程:

一、彈唱問好,導入新課:

1、聽音樂導入;

1)、聽聽音樂中手鈴的節奏。用三角鐵、響板伴奏適合用什么樣的節奏?(黑板出示多聲部節奏)

2)、用多聲部節奏為歌曲伴奏。

3)、用歌聲為歌曲伴奏。用100︱567︱100︱為歌曲伴奏

叮咚嘣嘣叮

2、圖片觀賞,導入本課。你覺得黃昏是什么樣的?今日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就是《漂亮的黃昏》,讓我們來聽聽歌曲中的黃昏是什么樣的。

二、學習歌曲:

1.傾聽范唱。感受歌曲的心情和意境。

2.自學旋律,練習視唱。(觀看樂譜,旋律行進的主要方式——以級進為主,因此轉變以往先學歌后視唱的學習方法,改為由同學們自主學習,獨立完成視唱曲譜。)

3.跟同桌相互視唱,相互關心。

4.請同學單獨視唱,檢驗自學成果,解決難點。(四度音程的跳進)

5.全體隨琴視唱。邊唱邊用手指在琴鍵上彈奏。

6.用口風琴視奏歌曲旋律。

7.在口風琴的伴奏下填詞演唱。

三.輪唱訓練。

1.再聽音樂,跟聽自己的聲部,在心里隨唱。

2.三聽范唱,找出演唱與歌譜的`不同。

3.同學歌聲與琴聲做二部輪唱。

4.生生輪唱清唱。(觀看樂譜兩個樂句之間的模進關系,力度應怎樣處理;結尾的旋律下行,應怎樣處理?)

5.隨伴奏音樂輪唱。

6.隨音樂有感情的輪唱,加入打擊樂器、人聲伴奏。

四.音樂制造:

你有沒有什么方法轉變這首歌曲的心情呢?

(速度、節奏、連與跳、節拍等角度,對唱曲進行改編再創作。)

五、結束語:

同學們不同風味的“漂亮黃昏”帶給我無限驚喜,盼望同學們能用音樂制造出更多的漂亮風景,奇妙心情。

最新人音版學校音樂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傾聽民族管弦樂《瀑布》片段,聽出表現瀑布飛瀉的樂器,在傾聽中熟悉民族管弦樂隊的排列。

2.通過觀賞《瀑布》激發同學對民族管弦樂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學情分析:

六班級的同學由于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的進一步進展,體驗、感受與探究制造的活動力量也進一步增加,六班級的孩子已經有肯定的觀賞力量。

瀑布是選自閻惠昌于1982年創作民族交響音樂畫《水之聲》的第一章。樂曲水之聲共有四個樂章:瀑布、湖水、小溪和大海,通過描繪各種水的聲態,呈現了誰的千姿百態和波瀾壯闊,抒發了對生活、對大自然的喜愛。此作品在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民族樂器)評獎中獲二等獎。

樂曲的第一樂章瀑布:一開頭用鈸和鼓的敲擊,模擬了水流的聲音,先是水珠滴滴,繼而水聲潺潺,接著水波滔滔,飛瀉之下,營造了劇烈的氣氛,把人帶入了瀑布的面前,用一個特定的和聲通過多組樂器在不同位置上的參差進入,使音響的層次厚度不斷擴大增加,描繪了山泉由少到多,最終最終匯成瀑布飛瀉而下的大自然情景。接著以瀑布音響為背景,有梆笛首先奏出取材于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旋律,其后笛子與笙以不同的高度,以仿照的手法先后再次重復呈現。隨著整個拉弦樂器組以激揚的心情協作吹管樂器和彈撥樂器的泉水奔流的動態,將音樂推向了**。緊隨其后的樂段由笛子及彈撥樂的對位,則以清爽空曠的音樂格調,將主題變形為悠長的山歌,恍如回到作兒時在家鄉放牧吹笛時的情景,抒發了面對壯麗的大瀑布所產生的種種感受好和聯想。

這首樂曲中描繪和表現水的各種形態,打擊樂和琵琶、揚琴等樂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樂曲不僅是表現情景,更通過二胡、笛子、笙等樂器表達了人堆自然的真實感受。

民族交響音畫《水之聲》其次樂章湖水:安靜而有幻想顏色的樂章,以點描繪音樂的手法,在三角鐵、木魚、鈸等敲出連續調的跳動的背景上,古琴奏出古譜的主題,表現了湖水的深厚及安靜。

第三樂章小溪:活潑的小快板,描繪了眾多溪水時分時合、曲折向前的情景。最終以多調式疊置的手法將這些主題同時結合,表現了眾多小溪合奔大海的壯美景象。

第四樂章大海。弦樂組分成二十多個聲部并與其它樂器組合成很多音塊,加上打擊樂器,表現了海嘯的雄偉壯闊,中管奏出的主題莊重沉重、輝煌響亮、氣概磅礴,音樂如同陣陣巨浪,全曲達到了**。最終樂曲在驚天動地的海浪聲結束。

教學重點:

通過傾聽民族管弦樂《瀑布》片段,引導同學發揮想象,了解各種樂器描繪瀑布的各種形態,并引導同學熟悉民族管弦樂隊的排列,從而提高其音樂審美力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自然是奇妙漂亮的,總是會孕育出許多奇異的景觀,你能說出一些你所見過的自然景觀嗎?

二、新課教學

1.初聽樂曲

(1)聽到這首民族管弦樂曲,你會聯想到什怎樣的大自然景象?

(2)簡潔樂曲:這首《瀑布》是由指揮家閻惠昌創作的交響音畫《水之聲》的第一樂章。

2.傾聽第一部分

(1)請你說一說這段音樂仿照什么聲音?

(2)這段音樂一開頭用到了哪些樂器?

3.再聽全曲

(1)當聽到瀑布飛瀉的景象時,請同學用動作表現。

(2)聽出表現瀑布飛瀉的音樂和演奏的樂器。

4.復聽樂曲,請同學談談哪一部分音樂給了自己最深的印象,并說出是用哪些樂器演奏的。

5.傾聽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并唱一唱。

(1)說一說《瀑布》中哪個地方消失了和這首民歌相像的旋律。

(2)簡介樂曲中消失了梆笛奏出取材于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旋律。

6.你能說一說你所見到的瀑布是怎樣的?是怎樣通過樂器來表現瀑布的?

7.民族管弦樂隊排列

(1)介紹民族管弦樂隊分類及排列

民族管弦樂隊一般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

a.拉弦樂器組: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倍革胡

b.彈撥樂器組:柳琴揚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箏

c.吹管樂器組:曲笛梆笛新笛嗩吶(高音、中音、低音)笙(高音、中音、低音)

d.打擊樂器組:堂鼓排鼓碰鈴鑼云鑼吊镲軍鼓木魚

(2)介紹民族管弦樂隊排列

觀賞視頻民族管弦樂《瀑布》,請你說一說民族管弦樂隊是怎么樣排列隊形的?

大型民族管弦樂隊的編制一般在70人左右,有時會依據作品的需要,樂隊在排練演出時,適當地增減演奏員。大型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排練和演出席位支配,一般將弱音的拉弦樂器和撥弦樂器排在舞臺的前面靠近觀眾,將強聲的吹管樂器排在中間和偏后一些的席位,打擊樂器排列在最終席位,這樣的席位支配簡單獲得整個樂隊的音量平衡和音色統一,也便于指揮家的指揮和各演奏員的協作??偟膩碚f,弦樂在前,管樂在其后,敲擊在最終的最外圍。高音樂器在樂團的最里面,低音在外側,敲擊在最終。

三、總結

今日我們觀賞了民族管弦樂曲《瀑布》,這首樂曲通過用打擊樂和琵琶、揚琴等描繪水的各種形態,表現瀑布情景,更通過二胡、笛子、笙等樂器表達了人對自然的真實感受。所以民族管弦樂非常奇怪,可以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聽覺盛宴。大自然是奇妙漂亮的,盼望同學們喜愛大自然,享受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一切。

最新人音版學校音樂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觀賞、演唱表現杜鵑的歌、樂曲,感受音樂心情及表現的美麗意境,體驗音樂所描繪刻畫的杜鵑形象。

2、在傾聽、比較、仿照、體驗的過程中觀賞樂曲、學唱歌曲。逐步培育同學音樂德爾感受力量,審美力量和制造力量。

3、熟悉并初步把握頓音記號,能用輕愉快潑的心情和整齊光明的聲音,以斷連對比的方法有感情演唱歌曲《頑皮的小杜鵑》

教學重、難點:

1、把握頓音唱法,并能用力度的對比表現歌曲中杜鵑“咕咕”的唱歌聲。

2、能正確的弱起,初步運用斷連對比、力度變化等方法演唱歌曲,表現活潑可愛的杜鵑音樂形象。

教學過程:

一、觀賞《杜鵑圓舞曲》導入

師:老師今日給大家帶來了一首特別好聽的歌曲,請小伴侶認真傾聽,仔細思索:(1)、這首樂曲表現了怎樣的心情?(2)、在樂曲中你聽到了什么鳥的叫聲?(多媒體出示問題)

生:思索后回答問題

師:這首曲子表現的是歡愉快潑的心情,樂曲中表現的是杜鵑鳥的叫聲,誰能仿照一下杜鵑鳥的叫聲?

生:仿照

師:杜鵑鳥總是“咕咕、咕咕”地叫著(師手勢提示),它的叫聲有什么特點?(有音高變化)

生:共同仿照回答

師總結:第一聲“咕”高,其次聲“咕”低,仿佛在唱歌,讓我們配上“53”仿照一下。(配上柯爾文手勢)

生:跟唱,媒體出示譜

師:小伴侶,杜鵑鳥總是“咕咕、咕咕”地叫著,你們覺得它的叫聲要唱的怎么樣?(輕快、活潑),讓我們給它加上一個記號(多媒體出示頓音記號)這叫頓音記號,看到這個記號就要唱的短促,有彈性,下面我們一起來試試。

師:聽,又來了一只小杜鵑,它的叫聲是怎樣的?師鋼琴彈奏范唱

(31)

生:模唱

(媒體出示二聲部)生分聲部合唱

二、新歌學習《頑皮的小杜鵑》

1、導語:小杜鵑的叫聲可真奇妙,真悅耳。今日頑皮可愛的小杜鵑又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他們一會兒飛到草地上,一會兒飛到小河邊,一會又飛向了遠方,請小伴侶認真聽一聽老師演唱的這首歌,數一數在這首歌中消失了多少次杜鵑鳥的叫聲,歌曲的速度、心情是怎樣的?

2、師生合作,(分組唱)

3、節奏學習

師:小杜鵑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禮物(出示節奏),誰能說說這條節奏有什么特點?引導同學觀看第一小節(出示歌曲節奏型,講解不完全小節)從弱拍或次強拍起的小節叫做不完全小節或稱為弱起小節,不完全小節的歌曲最終結束小節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數正好相當于一個完全小節。

老師再次范唱,同學找出相同節奏

(1)請小伴侶們再聽老師演唱一遍這首奧地利民歌《頑皮的小杜鵑》,留意聽一聽這樣的節奏在歌曲中反復消失了幾次?

(2)多媒體出示歌詞(節奏圖像譜)

師:讓我們一起根據節奏來讀一讀歌詞,留意強弱拍的變化(對比選擇:強弱)2遍

引導用快樂的語氣:可以看出小杜鵑和你在干什么?(捉迷藏)應當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快樂的語氣)

(3)找一找相同旋律(出示歌譜)

師:請小伴侶認真傾聽歌曲,在這六個相同節奏的樂句中有相同的旋律嗎?(多媒體出示)

4、歌詞學唱

(1)師生接口唱

師:老師忍不住想跟你們合作一次,下面老師唱134句,同學們唱256句(換過來試一次)

(2)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詞(提示:吐字咬字要清楚,杜鵑的模擬聲要形象,了解他的音高是第一聲高,其次聲低,但他的演唱力度是第一聲弱,其次聲強)

5、心情處理

師:我們今日學習的這只小杜鵑是一只怎樣的小杜鵑呢?(頑皮),那我們用怎樣的歌聲才能表現出小杜鵑的頑皮呢?

(老師用不同的聲音對比)吐字清楚,心情歡快,輕松的聲音

(1)同學再次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詞。唱出輕愉快潑的心情

(2)聽音樂伴奏演唱在“咕咕”處加入二聲部

(3)完整唱其次段歌詞。(唱法跟第一段相同,留意反復跳動記號)

(4)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三、拓展

1、傾聽不同風格的小杜鵑歌曲

師:今日老師預備了幾首不同風格的小杜鵑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并用線連一連,說一說他們的演唱形式,歌曲的心情。

《布谷》童聲獨唱抒情美麗

《小杜鵑》二重唱熱鬧歡快

《布谷催春》無伴奏美麗伸展

四、歌曲處理

(1)演唱方法處理

師:現在請小伴侶們思索一下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演唱形式和心情來演唱歌曲《頑皮的小杜鵑》?(爭論)

生:試著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說說不同的效果

(2)表演形式處理

師:老師還想請小伴侶來演一演,請一位同學表演可愛的旅行者,在森林中玩耍,查找杜鵑。其余同學可以利用凳子坐大樹,躲在凳子后面聽到“咕咕”探出腦袋。形式(領唱齊唱)

五、小結

師:歡樂的小杜鵑,歡樂的小樹林,今日的教室里處處布滿歡樂,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同學們再見。

最新人音版學校音樂教案(篇6)

教學內容:

表演唱《頑皮的小杜鵑》

聽賞《對鳥》

教學目標:

1、同學能用活潑、歡快的心情和輕松、有彈性的聲音演唱《頑皮的小杜鵑》。

2、同學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簡潔的歌表演和器樂伴奏。

3、同學能聽出《對鳥》中的演唱形式,學唱幾句方言。

教材分析:

《頑皮的小杜鵑》是一首奧地利民歌,它心情歡愉快潑,略帶俏皮,四四拍,F大調。歌曲中加入了“咕咕”的叫聲使整首歌曲布滿了童趣。

《對鳥》是一首浙江傳統民歌,跟《頑皮的小杜鵑》一樣,均為表現鳥類的歌曲,結構短小簡潔,旋律美麗流暢,通過這兩首歌的學習,同學可以初步感受到鳥兒可愛的音樂形象,從而增進對音樂的寵愛。

教學重點:

學習用輕松、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音樂形象。

教學難點:

看懂歌曲的反復挨次及休止符的運用,對唱曲進行簡潔的歌表演和器樂伴奏。

教學預備:

錄音機、碟片、鋼琴、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律動

1、課前循環播放,讓同學有個初步熟悉。

師:剛才聽到的這段音樂你們熟識嗎?這就是我們在二班級的時候觀賞過的《杜鵑圓舞曲》,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隨著音樂像小鳥一樣翩翩起舞,飛向花叢,飛向藍天,想不想試試?(播放二班級學過的歌曲《杜鵑圓舞曲》導入)

師:同學們表演的真棒,就像歌曲中的小杜鵑那么可愛、靈活,它的音樂形象給我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今日我又一次把它請到了我們的課堂,它在哪呢?你聽?(播放《頑皮的小杜鵑》伴奏,老師唱“咕咕”)

(二)導入新課

師:聽見杜鵑鳥的歌聲了嗎?

師:誰來仿照一下

A、生模唱“咕咕”的聲音、

B、師:真聰慧,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杜鵑的歌吧。請同學們在聽到咕咕的地方,做一個小杜鵑唱歌的動作,但是不要發出聲音,明白嗎?

生:明白(同學表演,師和生一起協作完成,讓同學再次感受音樂,集中留意力聽賞)

C、師:真棒,那你們覺得哪一種是正確的'小杜鵑的歌聲呢?一種是“咕咕”(平行);另一種是“咕咕”(有高有低),

生:其次種(確定音高,對學歌曲有關心)

D、師:杜鵑鳥的歌聲美不美?那我們來唱一唱吧。留意:小杜鵑的歌聲是活潑、跳動的還是拖的很長的啊?

生:活潑、跳動的

師:那就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覺來唱吧。(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模唱)。

師:這只小杜鵑啊很頑皮,當我走在草地上,聽到杜鵑在唱歌,我到樹叢中查找,杜鵑飛向小河旁,我又趕快跑過去,但它飛向遠方。

師:老師突然有個想法,同學們能不能來扮演一下這只頑皮的小杜鵑?把自己藏起來,到小鳥唱“咕咕”的時候,再把你們的小腦袋探出來一下,好不好?

生:好(師完整的唱歌詞,生在“咕咕”的時候演唱并加入表演)

師:同學們表演的真棒,剛才老師唱的是一首奧地利民歌,叫《頑皮的小杜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