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語》選讀《論語》選讀《論語》:是我國最早的語錄體散文集之一。是孔子(前551——前479)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所作,為儒家經典之一。《論語》:是我國最早的語錄體散文集之一。是孔子(前551——儒家經典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詩、書、易、周禮、儀禮、禮記(“三禮”)、論語、孟子、春秋三傳(十一經)孝經、爾雅(十三經)儒家經典人生主要軌跡1.十五起自學禮樂2.三十“杏壇說仁3.五十“為政以禮4.周游列國(55-68歲)5.退修詩書,獻身文教””孔子是這樣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人生主要軌跡1.十五起自學禮樂2.三十“杏壇說仁3.五十“為孔子思想儒家學說以人與社會、群體的關系,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它的精華部分,是有關社會倫理和個人修養的一些內容。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仁”,是最高的道德規范,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孔子思想耶穌比孔子晚5世紀當羅馬傳教士來到中國,看到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時候,他們震驚了,因為耶穌也曾說過:“你們想讓別人怎么對待自己,就應該怎么對待別人。”但是,耶穌比孔子要晚整整5個世紀!正因為如此,西方人對孔子更是尊敬有加。這兩句名言在西方也都被稱為“黃金律”。耶穌比孔子晚5世紀當羅馬傳教士來到中國,看到孔子的名言“己1.1子曰:“學而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1子曰:“學而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1.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2.12子曰:“君子不器。”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2.12子曰:“君子不器。”4.
19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6.
18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4.19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6.
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7.
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6.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7.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宋代理學家朱熹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狀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7.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7.16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7.
19子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7.16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7.
37子曰:“君子坦坦蕩蕩,小人常戚戚。”8.
4曾子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8.
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7.37子曰:“君子坦坦蕩蕩,小人常戚戚。”9.
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9.
26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9.
28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子曰:“君子居之10.
8食不厭精,膾不厭細。10.
10食不語,寢不言.10.
13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10.8食不厭精,膾不厭細。11.
9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11.
12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11.9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11.
22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兼人:好勇過人。兼,倍也。《論語》選讀解析課件12.
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13.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13.
17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12.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13.
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4.
10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14.
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15.
2子曰:君子固窮(雖然窮還堅持著),小人窮則斯濫矣。(無所不為)。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5.
8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5.
10子貢問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5.8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15.
1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5.
13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15.1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5.
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5.
2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15.
36子曰:當仁,不讓於師。15.
39子曰:有教無類。15.
40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15.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6.
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piánbì
pianning花言巧語、阿諛逢迎之人。
16.
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就下詔州縣皆立孔廟,標志著全國性的祭祀孔子。唐以后,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方學校旁均立孔廟逐漸成為定制。宋徽宗時,孔子已成為學校中“釋奠”禮的中心。到清雍正五年(1727年),據《清史稿》記載,
“定八月二十七日先師誕辰,官民軍士,致齋一日,以為常。”這表明,己定孔誕為全民性的節日。因其全民性,已經具備了作為節日的基本特征。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就下詔州縣皆立孔廟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學校制度改革興辦學堂時,在學堂管理通則中就明確規定“至圣先師孔子誕日”為“慶祝日”。1939年民國政府相沿確定以農歷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后來換算為陽歷是9月28日),至今在中國的臺灣、香港以及馬來西亞、美國的加州等都以孔誕為教師節。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學校制度改革興辦學堂時,在孔子學院(ConfuciusInstitute),是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與國學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范、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提供最正規、最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全球首家孔子學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韓國首爾成立,目前孔子學院已在106個國家的350多個教育機構落戶,中小學孔子課堂達500多個,成為推廣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文化及漢學的全球品牌和平臺。孔子學院(ConfuciusInstitute),是中國國《論語》選讀《論語》選讀《論語》:是我國最早的語錄體散文集之一。是孔子(前551——前479)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所作,為儒家經典之一。《論語》:是我國最早的語錄體散文集之一。是孔子(前551——儒家經典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詩、書、易、周禮、儀禮、禮記(“三禮”)、論語、孟子、春秋三傳(十一經)孝經、爾雅(十三經)儒家經典人生主要軌跡1.十五起自學禮樂2.三十“杏壇說仁3.五十“為政以禮4.周游列國(55-68歲)5.退修詩書,獻身文教””孔子是這樣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人生主要軌跡1.十五起自學禮樂2.三十“杏壇說仁3.五十“為孔子思想儒家學說以人與社會、群體的關系,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它的精華部分,是有關社會倫理和個人修養的一些內容。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仁”,是最高的道德規范,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孔子思想耶穌比孔子晚5世紀當羅馬傳教士來到中國,看到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時候,他們震驚了,因為耶穌也曾說過:“你們想讓別人怎么對待自己,就應該怎么對待別人。”但是,耶穌比孔子要晚整整5個世紀!正因為如此,西方人對孔子更是尊敬有加。這兩句名言在西方也都被稱為“黃金律”。耶穌比孔子晚5世紀當羅馬傳教士來到中國,看到孔子的名言“己1.1子曰:“學而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1子曰:“學而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1.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2.12子曰:“君子不器。”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2.12子曰:“君子不器。”4.
19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6.
18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4.19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6.
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7.
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6.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7.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宋代理學家朱熹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狀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7.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7.16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7.
19子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7.16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7.
37子曰:“君子坦坦蕩蕩,小人常戚戚。”8.
4曾子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8.
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7.37子曰:“君子坦坦蕩蕩,小人常戚戚。”9.
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9.
26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9.
28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子曰:“君子居之10.
8食不厭精,膾不厭細。10.
10食不語,寢不言.10.
13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10.8食不厭精,膾不厭細。11.
9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11.
12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11.9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11.
22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兼人:好勇過人。兼,倍也。《論語》選讀解析課件12.
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13.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13.
17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12.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13.
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4.
10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14.
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15.
2子曰:君子固窮(雖然窮還堅持著),小人窮則斯濫矣。(無所不為)。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5.
8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5.
10子貢問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5.8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15.
1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5.
13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15.1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5.
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5.
2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15.
36子曰:當仁,不讓於師。15.
39子曰:有教無類。15.
40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15.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6.
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piánbì
pianning花言巧語、阿諛逢迎之人。
16.
7孔子曰:“君子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品宣傳服務協議合同
- 土方買賣合同協議書
- 勞務派遣與工廠簽合同
- 手房賣買定金合同
- 南京住宅租賃合同
- 綠化養護合同范本
- 轎車租給公司合同范本
- 攝像儀維修合同范本
- 露營免責協議合同范本
- 借錢分期還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初級會計師考試學員疑惑解答試題及答案
- DB51T3251-2025煤礦井下應急廣播系統使用管理規范
- 體檢中心工作制度和崗位職責
- 【小學】【帶班育人方略】三階四步:培育“三品”少年
- 2025健身房合作的合同模板
- 云計算服務應用理解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中考一模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相反國課件-大班
- 國家開放大學《初級經濟學》形考任務1-3參考答案
- 內科學教學課件:21 消化道出血
- 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各部長績效考核KPI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