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情況匯報材料_第1頁
煤礦安全生產情況匯報材料_第2頁
煤礦安全生產情況匯報材料_第3頁
煤礦安全生產情況匯報材料_第4頁
煤礦安全生產情況匯報材料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煤礦安全生產情況匯報材料煤礦2014年安全生產情況匯報材料一、礦井概況建新煤礦始建于1958年7月,后經多次改擴建,核定年生產能力為81萬噸。主要產品為主焦煤,平均發熱量達 5000大卡/公斤。自建礦至7月止,累計生產原煤 3605萬噸。目前,礦井地質儲量912.14萬噸,可采剩余儲量526.21萬噸,可采年限6.5年。現有職工3362人。礦井為斜井多水平開采 ,通風方式為中央分列和兩翼對角混合通風 ,采煤方法為走向長壁后退式,全冒落法管理頂板,一次采全高。主要開采上二迭樂平煤系 b4煤層,屬單一煤層開采,煤層平均厚度2.4米,傾角80-10O。礦井水文條件簡單,煤層自燃發火傾向性鑒定為容易自燃 ,煤塵具有爆炸性。根據礦井瓦斯涌出量測定 ,全礦井瓦斯絕對涌出量 51.66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為37.51m3/t,co2相對涌出量19.87m3/t,屬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二、當前安全生產情況(一) 貫徹落實《七條規定》情況?!睹旱V礦長保護礦工生命安全七條規定》 發布后,我礦在2月22日轉發至各單位,要求各單位認真組織職工學習,在進班室進行張貼,并將《七條規定》納入職工安全培訓教學內容 ;利用工業廣場宣傳欄開辟了學習宣傳《七條規定》專欄;2月23日,利用早晨碰頭會時間組織各單位50名與會人員進行了學習;3月13日,組織全礦215名副科級以上干部在教育科集中學習并進行了考試;3月15日,各單位利用周五學習日組織職工進行了集中學習。專門制定了宣貫《七條規定》的工作方案和具體實施細則 ,對《七條規定》進行了細化 ,并逐一落實責任單位,要求相關責任單位對照要求 ,進行全面的隱患排查和自查自糾。(二) 礦井生產布局情況。礦井共分為四個水平,現生產水平為第四水平(-600水平)。-600水平自東向西劃分有5采區、6采區、7采區、8采區?,F有兩個采面,分別為026綜采面和1122炮采面,采煤方法為走向長壁后退式,全冒落法管理頂板,一次采全高;八個煤巷掘進工作面 ,分別為1019風切、1019順槽、1022順措、1121東順槽、1121東風巷、7底板延伸、8底板延伸和1128順槽(其中1019順槽、1022順措互為備用頭);四個巖巷掘進工作面,分別為1019高冒巷、1022順措、1121東高冒巷和1121西高冒巷。掘進工作面支護方式采用錨桿(索)、網、梁(鋼帶)支護,符合相關規定。礦井生產計劃81萬噸。礦每月下旬召開生產計劃會 ,根據礦井實際情況安排下一月度的生產計劃,不存在超能力生產行為。(三)礦井通風系統情況。,通風設施齊全用途、安裝地點、,,通風設施齊全用途、安裝地點、,系統穩固暢通。控風可靠,強度滿足要求;通風設備實行了掛牌管理,牌板上注明了設備型號、維護責任人等相關信息。礦井、采區和采掘工作面的主要風門均實行了聯鎖同時嚴格全礦通風設施的施工和維護管理 ,保證設施質量符合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的要求。通風系統中未出現不符合規定的串聯通風、擴散通風。礦井總風量、采掘工作面和各種供風場所的配風量,均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風速、有害氣體濃度等,均控制在《規程》要求以內,各用風地點風量充足,并嚴格按規定及時測風、調風,保證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風地點風量、風速持續均衡。嚴格局部通風管理。井下所有掘進當頭都嚴格執行 “三專兩閉鎖”并實行“雙風機、雙電源”技術。每天上午10點進行風機切換試驗。掘進工作面采用了“大斷面、大風機、大風筒”通風技術,淘汰了11kw以下局扇;在高瓦斯及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區域掘進工作面使用了 222kw局部通風機和直徑1000mm風筒,做到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均經過設計和計算,確保供風量大于局部通風機吸風量 ,同時,三班瓦斯員對風筒進行檢查和維護 ,及時發現和處理相關問題。(四)瓦斯治理情況。嚴格按照《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要求 ,結合我礦實際,制定了具有針對性的“兩個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做到區域消除突出危險性后再安排采掘 ,并嚴格執行防突措施。按照區域防突措施先行的原則,嚴格執行“兩超前、一不準”的措施,即巖巷工程超前,區域防突措施超前,杜絕了在區域效果檢驗不達標區域進行采掘活動的現象。一是所有突出危險煤巷掘進工作面均嚴格執行了迎頭或穿層鉆孔超前預抽和密集淺孔相結合的“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 ;預抽鉆孔控制范圍均達到規定的要求。二是加強回采工作面的防突管理。我礦順層鉆孔突破了60米的限制,孔深達70米,消滅了工作面防突空白帶。因地質構造變化而導致鉆孔深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時 ,另采取局部防突措施對空白帶進行卸壓。三是在5-7采區實行了底(頂)板巷對工作面順槽、風巷、切眼進行超前預抽。在施工頂(底)板巷過程中定期采取先探后掘措施 ,及時驗證地質資料,掌握施工動態和圍巖變化情況,杜絕誤穿突出煤層。完善了瓦斯抽采系統,建立了瓦斯抽采達標評估制度并做到抽采達標。一是我礦井現有兩套地面永久抽采系統 ,井下建有5、6、7、8四個采區移動抽放泵站,每個泵站內安裝兩套瓦斯抽放泵(一套使用另一套備用 ),并且使用了專用電線,以確保連續抽放。二是根據《煤礦瓦斯抽采達標暫行規定》及《豐城礦務局礦井瓦斯抽采達標評判細則》要求,我礦已建立建新煤礦瓦斯抽采達標評價工作體系 ,制定了抽采各項制度 ,完善了評價組織及相應職責,成立了以礦長為首的抽采達標領導小組。通風科、生產科負責瓦斯抽采工程設計、效果評價等;綜合隊負責抽采工程的施工 ;勞資科負責日常抽采工程量驗收 ;安全科負責抽采工程的監督落實。三是抽放工程設計與礦井的開采設計做到緊密結合 ,合理安排掘進、抽放、回采三者之間的超前與接替關系,并保證抽放工程有足夠的施工空間和時間及抽放時間 ,提高抽放效果,確保安全生產。礦井所有回采工作面(西采薄煤層工作面除外)都采用高位抽放巷治理工作面瓦斯。高位抽放巷做到與回采巷道“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井下各采區移動瓦斯抽放泵站確保連續抽放。突出煤巷頭掘進工作面形成兩趟抽放管路 ,進行分源抽放,并保證抽放負壓。堅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做到措施到位。自以來 ,我礦為了防止放炮造成瓦斯事故傷人,制定了區域性定時定點遠距離停電撤人放炮制度。人員在放炮前撤入采區放炮峒室 ,其他人員在中央石門等候,做到了即使突出也不傷人。井下各主要作業地點均有瓦檢員、安檢員現場巡回檢查 ,當發生瓦斯超限情況時,立即向礦調度匯報,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按照程序和礦指令執行停止現場作業、撤出人員、停電和瓦斯排放等措施,在查明原因并妥善處理后 ,方可恢復作業。礦井嚴格執行局頒發的《豐城礦務局瓦斯超限追查處理規定》 ,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堅持每起瓦斯超限事故都有分析、 都能查明原因、都有防范措施,并避免同類事故發生。我礦瓦斯監測系統是鎮江中煤的kj101系統。10月由鎮江中煤廠家主持協助對煤礦進行升級到kj101n系統,按照省安監局、煤監局的要求,順利完成了老系統向新監控系統aq6201-新標準的升級。目前,井下的各個垱頭和工作面以及一些重要的巷道和工作區域都實現了瓦斯監控,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場所實現了一氧化碳、風速和溫度的環境監控。我礦還實現了風門開啟狀態的監測,機電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控,實現了風電、瓦電閉鎖,同時還對抽放管道內的環境進行了有效監控。瓦斯監控做到實時監測,井下數據同步傳輸到地面監控主機。地面監控主機實行雙機熱備技術,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控,對數據進行自動備份,一分鐘采集一次數據,可持續存儲數據時間長達兩年以上,并通過網絡技術可將實時監控數據同步傳送到局、省相關單位。(五)礦井防滅火情況。加強了礦井的防火管理。堅持“逐點監控、多措并舉、防治結合”的原則,狠抓煤炭自燃發火防治。加強防火檢測。定期對井下生產水平密閉、回采工作面落山角、空頂、空幫、通風不良巷道等地點進行檢測和取樣化驗分析。安排專門人員對重點密閉及采空區的防火工作進行重點監控,并建立專門的臺帳和曲線分析管理圖。完善井下移動注漿系統.各采區采煤工作面回風巷及重點密閉前均建立了移動注漿站 ,確保情況異常時能及時注漿。采煤工作面收尾均在45天內進行封閉,并及時進行注漿。(六)水害防治情況。我礦水文條件簡單,來水為生產用水。礦井最大排水量為每小時224立方米。目前主要是格瑞克公司施工的燃氣鉆孔封堵不實而造成的采掘范圍水患(詳情后說明)。礦井設置了防治水領導小組專門負責防治水工作 ,并按規定制定了防治水制度。礦井老空積水均已查清,井田范圍內無廢棄井筒。雨季“三防”措施落實情況:一是開展了耐壓試驗 ,完成了井口地面變電所高壓出線電纜46趟,井下變電所高壓電纜 10趟,不合格的均已整改合格。二是避雷器測試 ,完成對機電二隊、水電工區102件避雷器測試,不合格的均已報廢處理。三是加強水倉清理。1-4月完成了井下-600、-400、-250水平主排水倉清理,目前水倉容積符合要求。四是完成了水泵聯排試驗。機電科與機電二隊分別于3月21日、25日對井下-600、-400、-250水平主排水泵做了聯排試驗,試驗結果符合要求。五是對地面和井下水溝進行了全面清理,并一直在跟蹤清理。六是加強了雨季巡回檢查和值守制度的執行?!督ㄐ旅旱V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有專項水災事故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七)機電設備管理情況。主排水泵、主通風機、主提升機、架空乘人裝置、壓風機及各種設備器材、儀器、儀表和防護用品已按規定進行檢驗,并符合要求。同時嚴把設備入井關,杜絕了無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的機電、運輸設備和非阻燃、非防爆設備入井的現象。井下各變電所、主排水泵房、主通風機、抽放瓦斯泵等均是雙回路供電。各采區變電所為分列運行,礦井供電安全可靠。主井、副井、主暗井等主要提升運輸設備每班由絞車司機進行班前檢查及巡回檢查。機電二隊每周五對上述設備進行定期維護 ,每年進行一次大檢修。采區提升運輸設備由機電科專職人員進行日常檢查 ,機電四隊進行檢修維護,其他業務科室人員不定期對絞車道設備和安全設施進行檢查 ,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絞車道及時停止運行并督促整改,整改合格后才允許提升。已按《禁止使用和淘汰的煤礦設備和工藝目錄》要求對井下設備進行清理并淘汰 ,如矸渣山1山絞車、東風井風機、fkd型絞車電控、gl動圈式反時限過流繼電器等。目前井下無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設備。按規定完善了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通信聯絡系統和緊急避險系統等礦井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其中6采區永久避難峒室在二季度安裝完成,經上級部門驗收合格后于當年6月份交付使用,提升了礦井應急避險能力。(八)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制定并嚴格落實《建新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八項制度》和《建新煤礦群監員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辦法》,嚴格了閉環式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加大了隱患治理力度,嚴肅查處“三違”現象。礦要求區隊跟班干部和班組長進班必須按要求進行班前隱患排查整改并匯報,確認安全后才允許作業;業務職能科室根據安排定期進行業務范圍內隱患大排查;安全小分隊不定期在中晚班、節假日和周末對井下進行突擊檢查 ;三大員、青安崗、安全網員等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嚴抓現場,排查各類安全隱患,有效地防止了各類事故的發生。對排查出的隱患按照等級每天登錄臺帳 ,并安排專人對隱患進行跟蹤復查治理情況;每月初向礦務局上報月度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重大隱患隱患治理均由礦領導掛牌督導 ,落實責任單位,制定專門措施和應急預案,由財務部門落實專項資金進行治理 ,治理完成后,先由礦組織職能科室工程技術人員預驗收 ,合格后以文件形式報礦務局進行驗收,合格后再銷號。(九)應急管理情況。1.礦井每年與江西救護總隊豐城大隊簽定救護協議。救護大隊不定期安排救護隊員下井熟悉礦井生產系統并定期交換圖紙。2.礦井在-600材料庫按規定儲備了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 ,并定期進行檢查和更換。每年根據礦井生產實際 ,組織各業務職能科室的工程技術人員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修改完善,并按規定對全員進行教育培訓。每年編制煤礦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方案 ,報上級部門同意后組織實施演練。(十)安全培訓教育情況。1.礦井設置有安監處、生產科、通風科、機電科等業務職能科室,均按規定配備工程技術人員。采、掘、通、運、機等基層區隊均配備專門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工程技術方面的工作。2.每年末由勞資科和教育科共同編制從業人員下一年度的安全培訓計劃 ,并根據計劃按時調訓,其中特種作業人員送局安培中心進行培訓;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由組織科送局培訓中心或省培中心進行培訓。 全礦“三項崗位”人員均按規定持證上崗。到7月份止,我礦今年舉辦新工人培訓8期210人,工種培訓16期513人。在崗職工及新入礦人員均依法與企業簽訂了煤礦勞動用工合同。三、存在問題(一)防治水方面我礦井田深部,即-600水平分布有8個燃氣孔(其中井田范圍內 6個,井田邊界2個),鉆孔是由格瑞克公司施工,從地面鉆至我礦開采的b4煤層,鉆孔經過了b4煤層上部的長興灰巖等含水層。至我礦開采了1015工作面,于1月采過了001燃氣孔,由于該燃氣孔封孔不嚴等原因,采過后,鉆孔導通長興灰巖水 ,出水量43.6m3/h至62.8m3/h,造成1015采空區充水,形成重大安全隱患,我礦及時采取巖巷尋找鉆孔套管截住水源 ,并通過治理利用了該鉆孔水做防塵水。據統計該水患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000萬元。現決定從7月開始,徹底封住001治水巷,將水患水源安全堵住。根據格瑞克公司提供的鉆孔資料,有6個鉆孔均已按要求進行了封孔 ,其中001、004、008a已采過,004、008未發現漏水現象。但008孔為裸孔且垮塌;018孔雖下了套管,但套管受壓變形;008及018兩孔施工到了煤層位置,穿過了含水層,均沒有封堵。001燃氣鉆孔,位于5采區1015 面采空區上方;008鉆孔位于6采區1026面順槽以南約60米處(地面坐標無測斜資料);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