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提綱知識梳理- 高中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提綱知識梳理- 高中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提綱知識梳理- 高中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鐵路中學校高2023級中外歷史綱要(下)復習提綱―――――――――――――――PAGEPAGE3第七單元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20世紀上半期的世界)一條主線:兩次世界大戰及國際秩序的變化一場劃時代的革命:十月革命兩次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三種主要政治力量:帝國主義力量、社會主義力量、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戰根源①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掀起瓜分狂潮時間:1914.7.28――1918.11.11②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矛盾重重③軍事上:兩大軍事集團形成性質:列強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之④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過程階段主要事件1914年馬恩河戰役,標志德軍“速決戰”破產;日本占領山東半島。1915—1916年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凡爾登和索姆河戰役,雙方傷亡慘重;日德蘭海戰,德國未能突破英國海上封鎖。1917—1918年美國和中國參戰;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并退出戰爭;同盟國戰?。?918年11月11日)。中國“以工代戰”的形式參加一戰一戰中的華工:意義重大,使中國得以參加1919年巴黎和會,并提出山東主權收回問題,盡管當時末能實現,但近使日本答應以后將歷來歸還中國;在1921-1922年人華盛頓會議上,中國終于收回了山東主權。影響1.這場戰爭是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之爭。2.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3.美國的參戰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始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4.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反對戰爭、要求和平的運動日益髙漲。戰后國際秩序巴黎和會時間:1919主要目的:解決戰爭問題處置德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條約:《凡爾賽和約》等凡爾賽體系調整歐洲和中東政治格局成立國際組織:國際聯盟華盛頓會議時間:1921-1922華盛頓體系調整亞太地區的國際關系條約:《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九國公約》十月革命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十月革命列寧主義背景:①政治:沙皇專制的持續強化,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②經濟:俄國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工人階級力量壯大。③思想及組織:1900年,列寧創辦《火星報》,宣傳馬克思主義;標志: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舉行第二次代表大會,布爾什維克黨建立內容: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是無產階級的前夜”;由于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工人階級要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意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俄國革命實際結合的產物,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十月革命過程:二月革命――兩個政權并存――四月提綱――七月流血――十月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革命)意義:十月革命的勝利是俄國與世界歷史進程中劃時代的事件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列寧的實踐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1)背景:十月革命勝利后,國內外敵對勢力聯合起來,企圖扼殺新生的政權最重要的措施:余糧收集制影響:適應了戰時需要,保障了前線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但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新經濟政策(1921-1928)措施:①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通過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②允許私人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并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部門引入外國資本意義: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蘇聯成立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斯大林的實踐蘇聯“工業化”的基本實現1924――1937年措施:“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集體化”、五年計劃結果:①到1937年,基本實現工業化,主要工業部門的產量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②蘇聯在很短時間內從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小家國家發展成為世界強國,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頻以的狀況形成鮮明的對照?!疤K聯模式”內容:政治:權力高度集中經濟:生產資料公有制;計劃經濟;社會主義工業化(工業);農業集體化(農業)評價:①使蘇聯迅速實現了工業化,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后來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創造了物質條件;為蘇聯贏得了國際聲譽。②排斥市場經濟,片面發展重工業,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消費水平較低,影響蘇聯發展。1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原因:外因(1)一戰期間,西方列強放松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控制。(2)一戰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促進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3)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爭內因(4)經濟基礎:民族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發展(5)階級基礎: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力量壯大(6)部分地區民族資本主義有較大發展,但一戰后列強卷土重來,從而導致民族矛盾尖銳激化。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概況東亞:中國東南亞:印度尼西亞共產黨人發動了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民族大起義,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國殖民統治的斗爭。西亞: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爆發了反對英法占領的斗爭南亞: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目的:自治和獨立第一階段(1920-1922年)第二階段(1930-1934年)第三階段(1940-1942年)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陷入低谷領導者:國大黨領袖――甘地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埃及(1)通過多種斗爭方式,迫使英國讓步,承認埃及獨立。

(2)1922年3月,埃及宣布為獨立的君主立憲國家(3)1923年頒布第一部憲法。領導者:民族主義政黨華夫脫黨領袖――扎格魯爾特點:·民族民主運動的不平衡性·領導階級多樣,·帶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質·群眾基礎廣泛

·體現了國際援助與合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勝利摩洛哥1923年,克里姆聯合12個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國。1926年,共和國被西、法殖民軍扼殺。領導者:酋長克里姆埃塞俄比亞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發動侵略埃塞俄比的戰爭1936年,墨索里尼宣布善始兼并埃塞俄比亞1941年,埃塞俄比亞恢復了國家獨立領導者:國王塞拉西一世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阿根廷工人在共產黨領導下,舉行了反對外國資本的罷工。智利左派力量團結其他社會階層,成立民族陣線聯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勢力上臺。尼加拉瓜1926年,桑地諾帶領游擊隊,與美國扶植的反動獨栽政權展開武裝斗爭1933年美軍被迫撤出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引領墨西哥走上現代化之路(1)對內:推行土地改革,改組國民革命黨,發展教育,限制教會,遏制軍人勢力,確立總統一任制度。

(2)對外:捍衛國家主權和本國資源,將石油行業收歸國有領導者:卡德納斯影響:一戰后出現在亞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歷史原因:德日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不滿直接原因:29-33年經濟危機的沖擊,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其它原因:英法等大國采取綏靖政策,助長法西斯侵略氣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二戰的影響:1.歐洲: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致命打擊,各國的國力受到嚴重消耗。

2.美國: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政治和軍事強國。

3.蘇聯:蘇聯軍事和政治十分強大,特別是由于它在戰爭中的巨大貢獻而贏得很高威望。

4.國際格局:二戰的結束成為國際格局從時洲中心走向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的真正轉折點。過程時間:1939-1945年亞洲: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拉開了二戰序幕,中國開始局部戰爭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歐洲: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戰爭進一步擴大全球:1941年12月,日本突襲美國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二戰達到最大規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942年1月,美、英、中、蘇等26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結束: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雅爾塔體系概念:二戰中后期,美、蘇、英、中等反法西斯同盟國的首腦相繼在開羅、德黑蘭、雅爾塔和波茨坦召開會議,締結了一系列條約和協定,建立了戰戰后國際秩序,史稱“雅爾塔體系”。內容:(1)重新確定歐亞國家的版圖(2)審判戰犯,肅清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