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樂山市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四川省樂山市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四川省樂山市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四川省樂山市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2-2023學年四川省樂山市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四川省樂山市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自考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在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以外,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實施的各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稱之為()

A.課外教育

B.課外校外教育

C.社會活動

D.校外活動

2.我國學制改革確定為“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是哪一年?()

A.1949

B.1958

C.1965

D.1978

3.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提出問題,對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和研究,從而解決問題的學習和教學方法是()。A.自主學習B.合作學習C.探究學習D.小組學習

4.直接影響人的活動效率,使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個性心理特征稱為()

A.人格

B.能力

C.性格

D.氣質

5.遺傳素質是能力發展的()。A.A.動力系統B.自然前提C.心理基礎D.核心成分

6.

22

出乎意料的緊急情況下所引起的情緒狀態稱為()

7.當你在電視廣告中看到某演員時,能確認他曾飾演過的角色。這種現象屬于()。A.識記B.保持C.再認D.回憶

8.微弱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帶有彌散性的情緒狀態是()

A.憤怒B.激情C.應激D.心境9.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A.A.備課B.上課C.考試D.作業

10.在學校與家庭、社會聯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班主任B.任課教師C.學校領導D.團隊干部

11.《教學與發展》的作者是()。

A.凱洛夫B.贊科夫C.加里寧D.馬卡連科

12.一張白紙,不管它置于白天或晚上,人們都會把它知覺為白色。這種知覺特征是()

A.恒常性

B.整體性

C.理解性

D.選擇性

13.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著教育,這體現了教育的()。

A.永恒性B.歷史性C.階級性D.相對獨立性

14.

19

根據需要起源不同,可將其分為()

15.學生動作的執行由出聲的外部語言到不出聲的外部語言,再到內部語言的過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個階段?()A.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內化D.操作練習

16.明顯反映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現代學制是()。

A.壬寅學制B.癸卯學制C.壬子癸丑學制D.壬戌學制17.備課時,教師要按順序寫出()三種教學計劃。A.A.課時計劃、單元計劃、學期計劃

B.學期計劃、單元計劃、課時計劃

C.單元計劃、課時計劃、學期計劃

D.學期計劃、課時計劃、單元計劃

18.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包括認知過程、情緒過程和()。

A.注意過程B.意志過程C.行動過程D.意識過程19.人們常常以日出日落來判斷東西方向,以人體為參照來判斷左右,這屬于()。A.A.形狀知覺B.大小知覺C.深度知覺D.方位知覺20.下面哪一個選項是馬斯洛需要層次中最高需要層次?()A.安全需要B.歸屬與愛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實現的需要二、填空題(20題)21.首先對班級授課制給予系統理論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學家是________。

22.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屬性及其規律的反映稱之為____________過程。

23.培養全面發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24.課的類型主要有兩大類:單一課和______。

25.家庭教育的教育內容具有_______的特點。

26.自我認識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礎上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27.教學任務受人們追求的_______決定,它指明各教育階段、各科教學應實現的目標要求。

28.表象是從_______到_______的過渡階段,是_______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29.學校文化由學校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組織文化和____________構成。

30.在馬斯洛的價值體系中有兩種潛能或基本需要:一類是_______,一類是_______。

31.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應將學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協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2.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呈現出________的規律。

33.我國1902年頒布的第一個現代學制是________。

34.了解與研究學生包括學生個人和_______兩方面。

35.人的意志行動的特征是有自覺的行動目的,以__為基礎,受意識能動調節支配和__。

36.與再造想象相比,創造想象具有的特點有:首創性、_______和_______。

37._______是以學科為中心設計的課程。

38.思維的基本過程包括分析與綜合、_______、_______和體系化與具體化。

39.義務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點。

40.品德評價的方式主要有獎勵、懲罰、_______和_______。

三、簡答題(5題)41.簡述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對教師的要求。

42.簡述教育的屬性。

43.簡述德育的校外途徑。

44.簡述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的主要觀點。

45.創造性思維的特征是什么?

四、論述題(5題)46.結合實際談談如何根據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活動。47.試分析態度的理論。48.如何靈活運用記憶規律促進知識的鞏固?

49.試述人的發展對教育的制約。

50.試論教學過程中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五、辨析題(5題)51.因為注意可以分配,所以人可以任意地同時進行任何活動。52.知識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53.考試焦慮的危害是降低學習效率和影響考試成績。

54.在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設置中,高中階段應以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為主。

55.動機是由人的內部需要而產生的。

參考答案

1.BB

[解析]A課外教育指由學校、班級組織實施的課余教育活動。B的概念便是題目的含義。D校外活動是指由校外教育機關領導和組織的課余教育活動。所以選B。

2.BB

[解析]適應1958年“大躍進”形式為加速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務院于9月19日頒布了《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在學制改革的指導思想上確定了“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和“三個結合”、“六個并舉”的具體辦學原則。

3.C研究性學習是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所倡導的,以發現學習理論為基礎,又稱探究學習。這是指學習者自身去探討和發現問題,直至得到確認為止的一種學習方式。為了解決某一問題,必須設想新的對策或實驗方法,對一個一個派生出來的問題,逐一予以探究和解決。

4.B

5.B

6.B

7.C

8.D按強度和持續時間分類,可將情緒劃分為心境、激情、應激等狀態,其中心境是一種微弱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帶有彌散性的情緒狀態。

9.B

10.A暫無解析,請參考用戶分享筆記

11.B贊科夫于1957年開始,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進行了十多年的教育與發展的實踐研究,于1975年出版了作為實踐總結性成果的《教學與發展》專著。

12.A

13.A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它是一個永恒的范疇,只要存在人類社會,教育就存在。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的職能決定的。

14.A

15.C此題要求理解智力技能形成的每個階段的基本含義。

16.B癸卯學制明文規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明顯反映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另外,它還規定不許男女同校,輕視女子教育,體現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點。

17.B

18.B

19.D

20.D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從低到高順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21.夸美紐斯夸美紐斯

22.認識23.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24.混合課混合課

25.生活化生活化

26.自我感覺自我表象自我感覺,自我表象

27.教學價值取向教學價值取向

28.感知思維認識感知,思維,認識

29.制度文化

30.匱乏需要成長需要匱乏需要,成長需要31.社會家庭

32.先快后慢先快后慢33.壬寅學制

34.學生集體學生集體35.隨意運動克服內外困難

36.獨立性新穎性獨立性,新穎性

37.學科課程學科課程38.比較與分類,抽象與概括

39.強制性強制性

40.評比操行評定評比,操行評定

41.(1)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2)提高教師自身修養。

(3)要發揚教育民主。

(4)正確處理師生矛盾。42.(1)教育的本質屬性①教育是把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或稱教育是人的社會化過程。②教育培養人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進行的。③這種培養人的過程中,存在著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會要求-二種要素之間的矛盾運動。(2)教育社會屬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②教育具有歷史性。③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

43.德育的校外途徑分為正式途徑和非正式途徑。

正式途徑有:(1)校外教育;(2)社會實踐活動;(3)社區文化教育機構;(4)家庭教育。

非正式途徑有:(1)鄰里;(2)非正式社會,文化團化。44.(1)加德納認為,智力由7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成分構成。每種智力都是一項單獨的功能系統,這些系統相互作用而產生外顯的智力行為。(2)7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戚分是:言語智力、邏輯—數學智力、空間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智力、內省智力。

45.(1)思維與想象的有機統一。

(2)與創造性活動相聯系。

(3)常有“靈感”出現。

(4)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相結合。

(5)分析思維與直覺思維的統一。46.結合一個或多個教學實例闡述下列觀點:(1)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學生的自覺性。明確目的、任務是喚起和維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條件;創設問題的情境,啟發學生思維也是喚起學生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教師要正確組織教學,一貫嚴格要求學生。(2)正確運用無意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活動。盡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現;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對教學過程的興趣,在教法上防止單調死板。(3)引導學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方式,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交替使用幾種注意,是保持學生注意的重要條件;注重教學方式和學習活動的多樣化;保持必要的工作速度;教學內容要難易適度。47.(1)態度的學習理論。霍夫蘭等人認為,態度大致同其他習慣一樣是后天習得的,是個人通過聯想(包括強化和模仿)獲得有關信息和情感的過程加上評價組成的。所謂聯想就是兩個或者多個觀念(概念)之間構成聯結通道,由一個觀念可引起另一個觀念的活動表現。強化對態度形成有相當的作用。當個體的態度得到社會的贊許,它就會得到強化,否則就得不到強化。態度的強化更多地依賴于贊許,或者同時受到兩種相反的強化,其作用則取決于兩者相對的強度。模仿是通過榜樣人物形象的示范而產生的聯想反應,即初級學習形式。榜樣如果是強有力的、重要的或者親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沒有榜樣言語教誨的情況下,也是如此。(2)態度的分階段形成理論。凱爾曼指出,態度形成以及變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順從,指在社會影響下,個人僅僅在外顯行為上表示與別人一致,這里還談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認識或者情緒成分。這種態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獎懲原則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暫時的。第二個階段:認同,指由于喜歡某人、某群體或者某件事,樂于與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與其相同的表現。這種態度帶有較多的情緒、情感成分,它雖然談不上有多深刻的認識作基礎,但已經比較主動了。第三個階段:內化,即把情感認同的東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價值觀聯系起來,給予理智上的辨認,作出是非判斷。這是一種認知性成分占主導地位的態度,它已經成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經產生就比較持久,不容易改變。(3)態度的認知不協調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關于人們在相互作用中其認知因素由不協調到協調,從而引起態度或者行為變化的研究領域。費斯廷格認為,任何人都有許多認知因素,他們之間存在三種情況:相互一致和協調的;相互沖突和不和諧的;無關的。當人們的兩個認知因素處于第二種情況,人就會感受到不舒適或者緊張,并力求減緩。這種由于認知沖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導致其內心不自在的狀態,就叫做“認知不協調”現象。人出現了認知不協調現象,就會不由自主地驅使自己去減少這種矛盾,力求恢復或者保持認知因素之間的相對平衡和一致性。它通過以下幾種途徑:①改變或者否定兩個認知因素中的一個;②對兩個認知因素重新評價,減弱其中一個或者同時改變二者的重要性或者強度;③在不改變兩個認知因素的情況下,增加一個或者幾個能彌補鴻溝的新認知或者理由。48.(1)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2)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建立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3)對學習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合理組織學習材料。(5)運用多重信息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6)重視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49.(1)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順序性和階段性,循序漸進地促進人的發展。

(2)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發展的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

(3)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穩定性和可變性,既考慮穩定性,不任意改動教育內容和方法,又注意可變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發展潛力。

(4)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解析】該題是一道重點題。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的發展規律有哪些;二是要求我們如何按這些規律做好教育工作。

50.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是相輔相成的。學生智力的發展依賴于知識的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和條件,不能離開知識的掌握憑空發展智力,否則,就是空中樓閣;反過來,智力發展又可成為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的條件和武器,智力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廣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