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學生網癮的調查報告課件_第1頁
針對中學生網癮的調查報告課件_第2頁
針對中學生網癮的調查報告課件_第3頁
針對中學生網癮的調查報告課件_第4頁
針對中學生網癮的調查報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學生網癮調查報告中學生網癮調查報告1一、網癮青少年規(guī)模和分布狀況

1、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逾2400萬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的比例約為14.1%,人數約為2404.2萬人。本次調查由于各方面的條件限制,沒能對我國的農村等地區(qū)進行調查,根據以往的研究,我國城市與農村青少年網民中的網癮比例相近,由此可以近似地估算我國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的人數大約為3329.9萬人。與2005年(網癮青少年占青少年網民的13.2%,人數約為1105.4萬人)相比,網癮青少年的比例略有上升,但在絕對數量上多了近兩倍。絕對數量上的增加主要源于網絡的普及,網民的整體規(guī)模由2005年的1.03億增長到了目前的3.84億。2、我國城市非網癮青少年中,約1800萬有網癮傾向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城市非網癮青少年中,約有12.7%的青少年有網癮傾向,人數約為1858.5萬。與2005年(有網癮傾向的青少年占非網癮青少年的12.4%)相比,這一比例基本沒變。可見,不管是網癮青少年還是有網癮傾向的青少年,在全體青少年網民中的比例都相對穩(wěn)定,對于網癮青少年的治療和對非網癮青少年的預防方面仍需加強。

我國城市非網癮青少年中網癮傾向比例

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的比例

一、網癮青少年規(guī)模和分布狀況

1、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23、超過七成的網癮青少年為“輕度”和“中度”網癮調查顯示,在所有網癮青少年中,“輕度”(35.1%)和“中度”網癮青少年(34.6%)比例均占網癮青少年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重度”網癮青少年(30.3%)不到三分之一。4、網癮青少年分布狀況(1)年齡在“18-23歲”的青少年網民的網癮比例最高如下圖1-1-3所示,調查表明,網癮青少年在6-23歲呈上升趨勢,其中在“18-23歲”(15.6%)的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最高,其次為“24-29歲”(14.6%)的網癮比例以及“13-17歲”(14.3%)的網癮比例。相較于2005年,“13-17歲”年齡段的網癮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18-23歲”年齡段的網癮青少年比例有所上升,網癮青少年有向更大年齡(“18-23歲”)集中的趨向。雖然2005年與2009年的分年齡段網癮比例有所不同,但考慮到青少年網民處于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2005年“13-17歲”的青少年在2009年已大部分成長到“18-23歲”的階段,高年齡段網癮青少年的增長和低齡段的網癮比例下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2)男性青少年網民中的網癮比例高于女性青少年從圖可以看出,男性青少年網民中上網成癮的比例比女性青少年網民中上網成癮比例高出近5.6個百分點,在5%的檢驗水平下具有顯著差異。男性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較2005年稍有下降,女性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較2005年稍有上升。網癮青少年中不同程度網癮青少年的比例

2005年及2009年各年齡段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的比較

男女青少年網民中的網癮比例比較

3、超過七成的網癮青少年為“輕度”和“中度”網癮網癮青少年中3二、網癮青少年上網活動特征

(一)網癮青少年上網時長與地點

1、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平時(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上網時間約為80.2分鐘,網癮程度越重的網癮青少年平均上網時間越長數據結果顯示,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平時(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上網時間約為80.2分鐘,其中近六成(57.4%)青少年網民“平時(周一到周五)每天除工作學習以外的上網時間”不超過1小時,上網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的約有3成(32.7%)。但值得注意的是,有2.0%的青少年網民平時每天上網時間在“6小時以上”。2、重度網癮青少年周末/節(jié)假日平均每天上網時間比無網癮傾向青少年多出近兩小時數據結果顯示,有將近三成(27.7%)的青少年網民“周末/節(jié)假日每天除工作學習以外的上網時間”不超過1小時。其中上網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的只有12.1%,有8.6%的青少年網民“周末/節(jié)假日每天上網時間在6小時以上”。3、網癮青少年更經常去“網吧”上網,非網癮青少年最常在“自己家里”上網數據結果顯示,近半數(49.1%)青少年網民最常在“自己家里”上網,其次是“網吧”(23.7%)和“學校/單位”(21.6%)。從圖1-2-6中可以看到,網癮青少年最經常上網的地點是“網吧”(37.9%),而非網癮青少年中最經常在“網吧”上網的比例只有(21.4%)。同時非網癮青少年最常在“自己家里”上網的比例超過一半(51.1%),而網癮青少年中這一比例僅為36%。

青少年網民平時(周一到周五)每天除工作學習以外的上網時間分布

周末/節(jié)假日青少年網民每天除工作學習以外的上網時間分布

青少年網民最常上網的地點分布二、網癮青少年上網活動特征青少年網民平時(周一到周五4三、網癮青少年上網的主要目的1、娛樂性的網癮青少年(1)網癮青少年上網更偏向娛樂性目的本次調查中,將“上網目的”分為“娛樂性目的”和“實用性目的”兩大類,并分別計算這兩類目的的均值得分,通過方差分析可知,網癮青少年與非網癮青少年在“娛樂性目的”與“實用性目的”方面均存在著顯著差異,網癮青少年更傾向于“娛樂性目的”,非網癮青少年更傾向于“實用性目的”。(2)網癮形成過程中娛樂性目的活動增多將上網目的與青少年網民的類型進行交互分析,發(fā)現隨著網癮程度的加深,青少年網民上網目的的娛樂性傾向逐漸增強,實用性目的則逐漸減弱,“娛樂性目的”與“實用性目的”之間的差別依次增大,重度網癮青少年上網的“娛樂性目的”與“實用性目的”差距最大,“娛樂性目的”明顯多于“實用性目的”。2、近一半的網癮青少年都屬于“網絡游戲成癮”由于網絡成癮的青少年參加的網絡活動不盡相同,所以網絡成癮的類型也不完全一致。根據文獻研究,網絡成癮主要有以下5種類型:(1)網絡游戲成癮;(2)網絡關系成癮;(3)網絡色情成癮;(4)信息收集成癮;(5)計算機技術成癮。數據結果顯示,近一半(47.9%)的網癮青少年都屬于“網絡游戲成癮”;有13.2%的網癮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費的時間最長,屬于“網絡關系成癮”;5.2%的網癮青少年屬于“信息收集成癮”,在“獲取信息”上所花時間最長。卡方檢驗結果顯示,網癮和非網癮青少年在上網行為方面差異顯著(sig<0.05)。網癮青少年在“玩網絡游戲”中花費時間最長,并且遠高于其他上網行為,而非網癮青少年的上網時間則較均勻地分布于各項行為中。因此,在“玩網絡游戲”上花費的時間最長,是網癮青少年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類型青少年網民上網目的比較

網癮和非網癮青少年上網花費最長時間的活動比較三、網癮青少年上網的主要目的不同類型青少年網癮5四、網癮青少年上網活動的類型

1.網癮青少年更偏愛“角色扮演”類游戲在網癮青少年中,47.6%的青少年最喜歡“角色扮演”類游戲,其次是“競速游戲”和“音樂游戲”,分別占35.2%、27.4%。“模擬經營”和“體育競技”類網絡游戲比例較低,分別為7.0%和2.2%。由此可見,“角色扮演”類游戲是網癮青少年最喜歡的網絡游戲類型。“角色扮演”類網絡游戲,以其緊張的游戲作戰(zhàn)氣氛、暴力殺戮的場面,容易使人在虛擬感受中全情投入,長時間沉溺其中容易造成游戲者脫離現實,總是活在虛擬的角色扮演中,容易導致網癮。在非網癮青少年中,34%的青少年選擇“競速游戲”作為最喜歡的網絡游戲類型,其次是“角色扮演”和“棋牌游戲”,分別占31.0%、30.2%。由此可見,網癮青少年對“角色扮演”類游戲的偏愛較為集中,其比例(47.6%)遠高于排在第二、三名游戲類型,但對于非網癮青少年來說,他們所喜歡的游戲類型前三名較為均衡,其比例均稍高于30%。網癮青少年與非網癮青少年相比,差異最大的是“角色扮演”和“棋牌游戲”,網癮青少年比非網癮青少年更偏愛“角色扮演”,而非網癮青少年比網癮青少年更偏愛“棋牌游戲”。2.青少年網民年齡越大越偏愛“角色扮演類”游戲將青少年網民的年齡進行分組后(劃分為“6-9歲”,“10-14歲”,“15-19歲”,“20-24歲”,“25-29歲”等五組),發(fā)現在青少年網民中,“角色扮演”和“競速游戲”是他們最喜愛的網絡游戲類型,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選擇“角色扮演”游戲的人也越來越多,而“競速游戲”則隨著年齡的增長選擇的人數越來越少。這表明,年齡越高越傾向于“角色扮演”類游戲,年齡越低越傾向于“競速游戲”。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網民喜歡的網絡游戲類型比較

四、網癮青少年上網活動的類型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網民6五、網絡傳播中的不健康因素1、約七成12歲以上的青少年網民反對“瀏覽色情網站”調查表明,在12歲以上的青少年網民中,有58.1%認為“網戀”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而認為“網上結婚”、“瀏覽色情網站”和“網絡發(fā)展的一夜情”是“絕對不可以”的青少年網民則分別占70.4%、71.8%和76、2%。同時,有88.9%的青少年網民認為“色情交易”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2、對犯罪和不良行為的態(tài)度“搶劫他人財物”、“吸食毒品”和“偷東西”三種行為最不被接受調查表明,在12歲以上的為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比例相對較高,在列出的各種不良行為中,這三種行為是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但是青少年網民對“曠課逃學”、“吸煙”和“喝酒”這三種行為則容忍程度相對較高。由此可見,青少年網民對嚴重的犯罪行為有強烈的抵觸,但對于一些輕度的不良行為則較為寬容。五、網絡傳播中的不健康因素7六、網癮青少年的網絡使用感受

青少年從網絡中獲取情緒的安撫、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和成就感通過深訪,我們了解到青少年認為網絡是一個逃避消極情緒的良好處所,給予了他們逃避現實、減輕心理壓力、填補空虛生活的機會。調查數據也顯示,網絡安撫青少年“低落的情緒”、“煩心的事情”和“不愉快的情緒”方面最為有效,青少年網民對其評分達到3.14分、3.09分和2.93分,這三項可以總結為網絡的情緒安撫功能。其次,網絡在青少年眼中還是一個與他人交流的良好平臺,讓他們可以“更自信”、“更舒適”,而且“網上的朋友更好”,這三項的的得分也達到2.87分、2.74分和2.63分,可以總結為網絡的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和成就感。二、網癮青少年的人際關系

1、網癮青少年更加不愿意主動與人交往數據結果顯示,在非網癮青少年中,有29.1%的青少年“平常不主動與人交往”;而在網癮青少年中,這一比例達到38.0%。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網癮青少年中“平常不主動與人交往”的比例顯著高于非網癮青少年。2、網癮青少年更難與周圍的人相處好,但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通過對不同類型的青少年網民的比較可以發(fā)現,隨著網癮程度的加深,青少年網民對“我很難與周圍的人相處好”這一語句的認同感也越強,而對于“朋友在遇到困難時經常找我?guī)兔Α边@一說法則無明顯變化。這說明網癮青少年在人際關系方面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很難與周圍人相處好。青少年網民網絡使用的獲取與滿足六、網癮青少年的網絡使用感受青少年網民網絡使用的獲取與滿足8七、網癮青少年的家庭關系

1、網癮成因與家庭關系具有密切關聯(lián)文獻研究表明,網癮成因與家庭關系有重要的關聯(lián):楊丑牛等人研究表明網絡成癮與父母雙方懲罰嚴厲、過度干涉、偏愛、拒絕及否認、過度保護等方面相關。李晶等人的研究表明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溫暖理解與大學生網絡成癮呈顯著負相關;懲罰嚴厲、過分干涉、拒絕否認和偏愛被試與大學生網絡成癮呈顯著正相關;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的父親過分干涉、父親偏愛被試、父親拒絕否認、母親懲罰嚴厲和母親溫暖理解五個變量可以對大學生網絡成癮有預測作用。2009年8月由中國青少年網絡協(xié)會和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tǒng)計研究所發(fā)布的《小學生互聯(lián)網使用行為調查報告》表明,小學生網絡成癮現象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tài)度相關。家長的家庭教育走向極端——過分的放縱和過分的限制都容易造成小學生網絡成癮現象。2、網癮程度越高的青少年中,單親家庭及不與父母居住的比例越高本次調查數據顯示,青少年主要與父母一起居住,但是,網癮青少年比非網癮青少年“與爸爸居住”、“與媽媽居住”的比例更低,“住校或一個人住”的比例更高,此三項均有統(tǒng)計上的顯著差異我們認為,青少年自制力比較差,父母親的缺位致使家庭管教缺失,導致青少年在面對網絡誘惑既不能自我控制,也缺乏外部家長的控制。在訪談中我們也發(fā)現,家庭管教的缺失使青少年更容易成為網癮青少年。一名網癮青少年說,“母親對我太溺愛,缺少我父親對我的那種嚴厲,對我也有一點縱容,然后后來慢慢自己對自己的約束就放松了”。七、網癮青少年的家庭關系1、網癮成因與家庭關系具有密切關聯(lián)9八、對青少年網民的建議——成長為“網絡新公民”1、合理有效地控制上網時間非網癮青少年平時(周一到周五)平均上網時間大多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周末上網時間大多控制在3個小時以內;而網癮青少年平均上網時間(不管是平時還是周末),都遠高于非網癮青少年。由此可知,能否合理有效控制上網時間,可以作為衡量能否健康上網的一個重要特征。2、上網目的和網上活動豐富多樣網癮青少年最主要的上網目的是“玩網絡游戲”(67.5%),這一比例遠遠高于非網癮青少年。非網癮青少年主要上網目的是“看動漫/電影/下載音樂”、“獲取信息”、“學習或工作”、“通訊或聯(lián)絡”等方面比例,要高于網癮青少年。從青少年花費時間最長的網上活動來看(圖3-1-4),網癮青少年選擇“玩網絡游戲”的比例(36.4%)遠遠高于非網癮青少年(16.1%)。可見,網癮青少年的上網目的和網上活動更加單一,尤其集中在“玩網絡游戲”,而非網癮青少年上網的目的更為多樣化,他們可以利用網絡滿足自身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多方面的需要。3、選擇在家里上網,避免在網吧上網非網癮青少年最經常在“自己家里”上網的比例(50.4%)遠高于網癮青少年(35.6%),而網癮青少年最經常在“網吧”上網的比例(37.4%)要明顯高于非網癮青少年(21.3%),可見上網地點可能也會影響到青少年健康使用網絡。我們認為,在家里上網父母可以進行適度監(jiān)管,在網吧上網則一方面缺乏監(jiān)管容易導致沉迷,另一方面在網吧里也會受到其他上網者的影響,容易結交志趣相同的不良朋友,而這個特殊的朋友圈可能會為青少年沉迷網絡提供重要的人際和情感支持。4、避免對網絡產生過度的情感依賴通過對青少年網民網絡使用感受的分析可以發(fā)現,相對于非網癮青少年,網癮青少年對于網絡安撫情緒的功能依賴性更強,他們更加傾向于在網絡中尋求成就感和滿足感。而健康上網的網民將網絡作為一種工具,利用網絡來滿足自身的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自己應該是網絡的主人,網絡是為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服務,而不是把網絡世界當作自己精神寄托的家園,把自己變?yōu)榫W絡的奴隸。網癮與非網癮青少年平時上網時間比較網癮與非網癮青少年上網主要目的比較

網癮與非網癮青少年最經常上網的場所比較

八、對青少年網民的建議——成長為“網絡新公民”網癮與非網癮10報告結語

對于網癮形成的原因,無論是深訪還是調查問卷均表明,青少年從網絡使用中能夠獲取情緒的安撫、他人交流的機會、認同感和成就感,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不能獲取,青少年很容易轉向網絡。相對于非網癮青少年,網癮青少年對網絡安撫情緒及與他人交流功能的依賴性更強,網癮程度越重對網絡的精神依賴越強。而且網癮青少年的網絡使用目的和網上活動也比較單一地集中于網絡游戲。

研究同時發(fā)現,青少年的家庭關系(與父母關系、父母之間的關系)、人際關系(與朋友相處)、學校關系(與老師和同學的關系)、學成成績、家庭教養(yǎng)方式,都可能會導致網絡成癮,很多青少年由于家庭關系差、父母管教過于嚴厲、與父母缺乏溝通,或者難以與周圍人相處、學習成績下降、與老師關系惡化等原因,從而導致逃避現實,希望從網絡中獲得成就感和理解認同。

根據我們的調查,目前網癮治療行業(yè)情況不容樂觀,多數治療機構存在著網癮判定標準不明確、網癮形成原因研究不深入、網癮治療的方法沒有針對性、網癮治療機構師資力量難以保證等問題,甚至還可能有些機構僅僅把治療網癮當成賺錢的工具。因此,隨著網癮問題愈來愈廣泛地進入公眾視野,對這一行業(yè)的規(guī)范和管理亟待加強。網癮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社會問題,它涉及個人、家庭、學校、治療機構等社會多方因素的影響,也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解決,青少年自身要學會正確使用網絡,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改進與孩子溝通的方法與管教方式;學校要對面臨嚴重學業(yè)壓力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注;網癮治療機構要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加強師資力量、與科研機構合作深入研究網癮問題;政府要重視青少年網癮問題,加大青少年網癮的科研力度、為保護未成年人上網立法、建立網癮治療和救助基金、規(guī)范和管理網絡游戲及網上不良信息,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營造健康的網絡文化,為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的上網環(huán)境。報告結語11謝謝12月-2210:56:3010:5610:5612月-2212月-2210:5610:5610:56:3012月-2212月-2210:56:302022/12/1910:56:30謝謝12月-2201:54:3201:5401:5412中學生網癮調查報告中學生網癮調查報告13一、網癮青少年規(guī)模和分布狀況

1、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逾2400萬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的比例約為14.1%,人數約為2404.2萬人。本次調查由于各方面的條件限制,沒能對我國的農村等地區(qū)進行調查,根據以往的研究,我國城市與農村青少年網民中的網癮比例相近,由此可以近似地估算我國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的人數大約為3329.9萬人。與2005年(網癮青少年占青少年網民的13.2%,人數約為1105.4萬人)相比,網癮青少年的比例略有上升,但在絕對數量上多了近兩倍。絕對數量上的增加主要源于網絡的普及,網民的整體規(guī)模由2005年的1.03億增長到了目前的3.84億。2、我國城市非網癮青少年中,約1800萬有網癮傾向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城市非網癮青少年中,約有12.7%的青少年有網癮傾向,人數約為1858.5萬。與2005年(有網癮傾向的青少年占非網癮青少年的12.4%)相比,這一比例基本沒變。可見,不管是網癮青少年還是有網癮傾向的青少年,在全體青少年網民中的比例都相對穩(wěn)定,對于網癮青少年的治療和對非網癮青少年的預防方面仍需加強。

我國城市非網癮青少年中網癮傾向比例

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的比例

一、網癮青少年規(guī)模和分布狀況

1、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143、超過七成的網癮青少年為“輕度”和“中度”網癮調查顯示,在所有網癮青少年中,“輕度”(35.1%)和“中度”網癮青少年(34.6%)比例均占網癮青少年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重度”網癮青少年(30.3%)不到三分之一。4、網癮青少年分布狀況(1)年齡在“18-23歲”的青少年網民的網癮比例最高如下圖1-1-3所示,調查表明,網癮青少年在6-23歲呈上升趨勢,其中在“18-23歲”(15.6%)的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最高,其次為“24-29歲”(14.6%)的網癮比例以及“13-17歲”(14.3%)的網癮比例。相較于2005年,“13-17歲”年齡段的網癮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18-23歲”年齡段的網癮青少年比例有所上升,網癮青少年有向更大年齡(“18-23歲”)集中的趨向。雖然2005年與2009年的分年齡段網癮比例有所不同,但考慮到青少年網民處于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2005年“13-17歲”的青少年在2009年已大部分成長到“18-23歲”的階段,高年齡段網癮青少年的增長和低齡段的網癮比例下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2)男性青少年網民中的網癮比例高于女性青少年從圖可以看出,男性青少年網民中上網成癮的比例比女性青少年網民中上網成癮比例高出近5.6個百分點,在5%的檢驗水平下具有顯著差異。男性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較2005年稍有下降,女性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較2005年稍有上升。網癮青少年中不同程度網癮青少年的比例

2005年及2009年各年齡段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的比較

男女青少年網民中的網癮比例比較

3、超過七成的網癮青少年為“輕度”和“中度”網癮網癮青少年中15二、網癮青少年上網活動特征

(一)網癮青少年上網時長與地點

1、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平時(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上網時間約為80.2分鐘,網癮程度越重的網癮青少年平均上網時間越長數據結果顯示,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平時(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上網時間約為80.2分鐘,其中近六成(57.4%)青少年網民“平時(周一到周五)每天除工作學習以外的上網時間”不超過1小時,上網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的約有3成(32.7%)。但值得注意的是,有2.0%的青少年網民平時每天上網時間在“6小時以上”。2、重度網癮青少年周末/節(jié)假日平均每天上網時間比無網癮傾向青少年多出近兩小時數據結果顯示,有將近三成(27.7%)的青少年網民“周末/節(jié)假日每天除工作學習以外的上網時間”不超過1小時。其中上網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的只有12.1%,有8.6%的青少年網民“周末/節(jié)假日每天上網時間在6小時以上”。3、網癮青少年更經常去“網吧”上網,非網癮青少年最常在“自己家里”上網數據結果顯示,近半數(49.1%)青少年網民最常在“自己家里”上網,其次是“網吧”(23.7%)和“學校/單位”(21.6%)。從圖1-2-6中可以看到,網癮青少年最經常上網的地點是“網吧”(37.9%),而非網癮青少年中最經常在“網吧”上網的比例只有(21.4%)。同時非網癮青少年最常在“自己家里”上網的比例超過一半(51.1%),而網癮青少年中這一比例僅為36%。

青少年網民平時(周一到周五)每天除工作學習以外的上網時間分布

周末/節(jié)假日青少年網民每天除工作學習以外的上網時間分布

青少年網民最常上網的地點分布二、網癮青少年上網活動特征青少年網民平時(周一到周五16三、網癮青少年上網的主要目的1、娛樂性的網癮青少年(1)網癮青少年上網更偏向娛樂性目的本次調查中,將“上網目的”分為“娛樂性目的”和“實用性目的”兩大類,并分別計算這兩類目的的均值得分,通過方差分析可知,網癮青少年與非網癮青少年在“娛樂性目的”與“實用性目的”方面均存在著顯著差異,網癮青少年更傾向于“娛樂性目的”,非網癮青少年更傾向于“實用性目的”。(2)網癮形成過程中娛樂性目的活動增多將上網目的與青少年網民的類型進行交互分析,發(fā)現隨著網癮程度的加深,青少年網民上網目的的娛樂性傾向逐漸增強,實用性目的則逐漸減弱,“娛樂性目的”與“實用性目的”之間的差別依次增大,重度網癮青少年上網的“娛樂性目的”與“實用性目的”差距最大,“娛樂性目的”明顯多于“實用性目的”。2、近一半的網癮青少年都屬于“網絡游戲成癮”由于網絡成癮的青少年參加的網絡活動不盡相同,所以網絡成癮的類型也不完全一致。根據文獻研究,網絡成癮主要有以下5種類型:(1)網絡游戲成癮;(2)網絡關系成癮;(3)網絡色情成癮;(4)信息收集成癮;(5)計算機技術成癮。數據結果顯示,近一半(47.9%)的網癮青少年都屬于“網絡游戲成癮”;有13.2%的網癮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費的時間最長,屬于“網絡關系成癮”;5.2%的網癮青少年屬于“信息收集成癮”,在“獲取信息”上所花時間最長。卡方檢驗結果顯示,網癮和非網癮青少年在上網行為方面差異顯著(sig<0.05)。網癮青少年在“玩網絡游戲”中花費時間最長,并且遠高于其他上網行為,而非網癮青少年的上網時間則較均勻地分布于各項行為中。因此,在“玩網絡游戲”上花費的時間最長,是網癮青少年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類型青少年網民上網目的比較

網癮和非網癮青少年上網花費最長時間的活動比較三、網癮青少年上網的主要目的不同類型青少年網癮17四、網癮青少年上網活動的類型

1.網癮青少年更偏愛“角色扮演”類游戲在網癮青少年中,47.6%的青少年最喜歡“角色扮演”類游戲,其次是“競速游戲”和“音樂游戲”,分別占35.2%、27.4%。“模擬經營”和“體育競技”類網絡游戲比例較低,分別為7.0%和2.2%。由此可見,“角色扮演”類游戲是網癮青少年最喜歡的網絡游戲類型。“角色扮演”類網絡游戲,以其緊張的游戲作戰(zhàn)氣氛、暴力殺戮的場面,容易使人在虛擬感受中全情投入,長時間沉溺其中容易造成游戲者脫離現實,總是活在虛擬的角色扮演中,容易導致網癮。在非網癮青少年中,34%的青少年選擇“競速游戲”作為最喜歡的網絡游戲類型,其次是“角色扮演”和“棋牌游戲”,分別占31.0%、30.2%。由此可見,網癮青少年對“角色扮演”類游戲的偏愛較為集中,其比例(47.6%)遠高于排在第二、三名游戲類型,但對于非網癮青少年來說,他們所喜歡的游戲類型前三名較為均衡,其比例均稍高于30%。網癮青少年與非網癮青少年相比,差異最大的是“角色扮演”和“棋牌游戲”,網癮青少年比非網癮青少年更偏愛“角色扮演”,而非網癮青少年比網癮青少年更偏愛“棋牌游戲”。2.青少年網民年齡越大越偏愛“角色扮演類”游戲將青少年網民的年齡進行分組后(劃分為“6-9歲”,“10-14歲”,“15-19歲”,“20-24歲”,“25-29歲”等五組),發(fā)現在青少年網民中,“角色扮演”和“競速游戲”是他們最喜愛的網絡游戲類型,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選擇“角色扮演”游戲的人也越來越多,而“競速游戲”則隨著年齡的增長選擇的人數越來越少。這表明,年齡越高越傾向于“角色扮演”類游戲,年齡越低越傾向于“競速游戲”。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網民喜歡的網絡游戲類型比較

四、網癮青少年上網活動的類型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網民18五、網絡傳播中的不健康因素1、約七成12歲以上的青少年網民反對“瀏覽色情網站”調查表明,在12歲以上的青少年網民中,有58.1%認為“網戀”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而認為“網上結婚”、“瀏覽色情網站”和“網絡發(fā)展的一夜情”是“絕對不可以”的青少年網民則分別占70.4%、71.8%和76、2%。同時,有88.9%的青少年網民認為“色情交易”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2、對犯罪和不良行為的態(tài)度“搶劫他人財物”、“吸食毒品”和“偷東西”三種行為最不被接受調查表明,在12歲以上的為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比例相對較高,在列出的各種不良行為中,這三種行為是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但是青少年網民對“曠課逃學”、“吸煙”和“喝酒”這三種行為則容忍程度相對較高。由此可見,青少年網民對嚴重的犯罪行為有強烈的抵觸,但對于一些輕度的不良行為則較為寬容。五、網絡傳播中的不健康因素19六、網癮青少年的網絡使用感受

青少年從網絡中獲取情緒的安撫、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和成就感通過深訪,我們了解到青少年認為網絡是一個逃避消極情緒的良好處所,給予了他們逃避現實、減輕心理壓力、填補空虛生活的機會。調查數據也顯示,網絡安撫青少年“低落的情緒”、“煩心的事情”和“不愉快的情緒”方面最為有效,青少年網民對其評分達到3.14分、3.09分和2.93分,這三項可以總結為網絡的情緒安撫功能。其次,網絡在青少年眼中還是一個與他人交流的良好平臺,讓他們可以“更自信”、“更舒適”,而且“網上的朋友更好”,這三項的的得分也達到2.87分、2.74分和2.63分,可以總結為網絡的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和成就感。二、網癮青少年的人際關系

1、網癮青少年更加不愿意主動與人交往數據結果顯示,在非網癮青少年中,有29.1%的青少年“平常不主動與人交往”;而在網癮青少年中,這一比例達到38.0%。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網癮青少年中“平常不主動與人交往”的比例顯著高于非網癮青少年。2、網癮青少年更難與周圍的人相處好,但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通過對不同類型的青少年網民的比較可以發(fā)現,隨著網癮程度的加深,青少年網民對“我很難與周圍的人相處好”這一語句的認同感也越強,而對于“朋友在遇到困難時經常找我?guī)兔Α边@一說法則無明顯變化。這說明網癮青少年在人際關系方面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很難與周圍人相處好。青少年網民網絡使用的獲取與滿足六、網癮青少年的網絡使用感受青少年網民網絡使用的獲取與滿足20七、網癮青少年的家庭關系

1、網癮成因與家庭關系具有密切關聯(lián)文獻研究表明,網癮成因與家庭關系有重要的關聯(lián):楊丑牛等人研究表明網絡成癮與父母雙方懲罰嚴厲、過度干涉、偏愛、拒絕及否認、過度保護等方面相關。李晶等人的研究表明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溫暖理解與大學生網絡成癮呈顯著負相關;懲罰嚴厲、過分干涉、拒絕否認和偏愛被試與大學生網絡成癮呈顯著正相關;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的父親過分干涉、父親偏愛被試、父親拒絕否認、母親懲罰嚴厲和母親溫暖理解五個變量可以對大學生網絡成癮有預測作用。2009年8月由中國青少年網絡協(xié)會和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tǒng)計研究所發(fā)布的《小學生互聯(lián)網使用行為調查報告》表明,小學生網絡成癮現象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tài)度相關。家長的家庭教育走向極端——過分的放縱和過分的限制都容易造成小學生網絡成癮現象。2、網癮程度越高的青少年中,單親家庭及不與父母居住的比例越高本次調查數據顯示,青少年主要與父母一起居住,但是,網癮青少年比非網癮青少年“與爸爸居住”、“與媽媽居住”的比例更低,“住校或一個人住”的比例更高,此三項均有統(tǒng)計上的顯著差異我們認為,青少年自制力比較差,父母親的缺位致使家庭管教缺失,導致青少年在面對網絡誘惑既不能自我控制,也缺乏外部家長的控制。在訪談中我們也發(fā)現,家庭管教的缺失使青少年更容易成為網癮青少年。一名網癮青少年說,“母親對我太溺愛,缺少我父親對我的那種嚴厲,對我也有一點縱容,然后后來慢慢自己對自己的約束就放松了”。七、網癮青少年的家庭關系1、網癮成因與家庭關系具有密切關聯(lián)21八、對青少年網民的建議——成長為“網絡新公民”1、合理有效地控制上網時間非網癮青少年平時(周一到周五)平均上網時間大多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周末上網時間大多控制在3個小時以內;而網癮青少年平均上網時間(不管是平時還是周末),都遠高于非網癮青少年。由此可知,能否合理有效控制上網時間,可以作為衡量能否健康上網的一個重要特征。2、上網目的和網上活動豐富多樣網癮青少年最主要的上網目的是“玩網絡游戲”(67.5%),這一比例遠遠高于非網癮青少年。非網癮青少年主要上網目的是“看動漫/電影/下載音樂”、“獲取信息”、“學習或工作”、“通訊或聯(lián)絡”等方面比例,要高于網癮青少年。從青少年花費時間最長的網上活動來看(圖3-1-4),網癮青少年選擇“玩網絡游戲”的比例(36.4%)遠遠高于非網癮青少年(16.1%)。可見,網癮青少年的上網目的和網上活動更加單一,尤其集中在“玩網絡游戲”,而非網癮青少年上網的目的更為多樣化,他們可以利用網絡滿足自身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多方面的需要。3、選擇在家里上網,避免在網吧上網非網癮青少年最經常在“自己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