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詩歌鑒賞一輪復習學案一、詩歌的形象:1。[2013·綿陽二診]閱讀下面這首明詩,然后回答問題。觀書于謙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怎樣的讀書人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描繪了以書為友,勤于讀書,自得其樂,高雅不俗的讀書人形象.詩歌助讀:詩的首聯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隨、愁苦與共,形象地表明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頷聯用夸張、比喻的手法寫詩人讀書的情態。一眼掃過三千字,非確數,而是極言讀書之多之快,更表現詩人讀書如饑似渴的心情。胸無一點塵,是比喻他胸無雜念.這兩句詩使詩人專心致志、讀書入迷的情態躍然紙上。頸聯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說明勤讀書的好處,表現詩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句,是說堅持經常讀書,就像池塘不斷有活水注入,不斷得到新的營養,永遠清澈。“東風"句是說勤奮攻讀,不斷增長新知,就像東風催開百花,染綠柳枝一樣,依次而來,其樂趣令人心曠神怡.尾聯以貴公子反襯,顯示讀書人書房四季如春的勝景.2.[2013·西安中學月考]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滿江紅①柳永暮雨初收,長川②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游宦區區成底事③?平生況有云泉約④。歸去來,一曲仲宣⑤吟,從軍樂。注:①詞人中進士后,被授予睦州團練推官,此詞為赴任途中所作。②長川:詞下片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無成。④云泉約:指退隱山水之間的約定。⑤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字,王粲有《從軍行》五首。《樂府解題》曰:“《從軍行》皆軍旅苦辛之辭。”這首詞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詞人形象?請結合全詞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刻畫了一個厭倦仕途、渴望歸隱的詞人形象。上片通過寫雨后秋夜的疏淡、蕭索之景烘托詞人凄涼的心情;漁人急于歸家,反襯出詞人漂泊的孤獨和凄苦,表達出詞人渴望結束漂泊,懷鄉思歸的心情.下片寫桐江霧濃波染,兩岸峰巒如削,這樣的自然美景和“區區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繼而借王粲的詩,表達出自己對游宦生活的厭倦和向往自然的歸隱心理。詩歌助讀:“暮雨初收”幾句寫蕭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使人感到清冷。這是傍晚泊船的情景,以靜態描寫為主。至“幾許漁人飛短艇”始,詞境由靜態變為動態,“盡載燈火”四字點出漁舟夜歸,反襯整個環境的靜寂;“飛短艇”的“飛”字表現出漁人的喜悅心情,反襯出外漂泊者的孤獨和凄苦。“遣行客”三句表達了詞人的漂泊之苦,渴望結束這種羈旅行役生活的追求.過片幾句,從煙、波、山著筆,言簡意豐,最是傳神。寫的是詞人一早醒來,見船沿桐江再向前行,美麗景色使憂愁一掃而光.“鷺飛魚躍”,寫江上環境之清幽和生物的自適情趣,從而引發詞人對游宦生活的厭倦情緒。“游宦”二句,情緒一抑,興起哀嘆.3.[2013·深圳二調]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霜天曉角·人影窗紗【宋】蔣捷人影窗紗,是誰來折花?折則從他①折去;知折去、向誰家?檐牙②,枝最佳.折時高折些。說與折花人道:須插向、鬢邊斜.注:①從他:聽任他.②檐牙:高高翹起的屋角。詞中的說話人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結合詞的內容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形象:①性格溫和(可結合“折則從他折去"具體分析);②善良(可結合“折則從他折去”“檐牙,枝最佳.折時高折些"具體分析);③細心(可結合“是誰來折花”“知折去、向誰家”具體分析);④愛美(可結合“須插向、鬢邊斜”等具體分析。(答出其中兩點即可)詩歌助讀:這是一首清新、活潑的小令。這首詞是通過心理活動來反映另一個人的行動的。看到有個人影映在紗窗上,她想:是誰到自家的院子里來折花?如果想折,就要讓折花人好好折去。繼而提出問題:這人是哪家人?要把折到的花帶哪里去?接著說,家中的花,要數檐牙的樹干高處的最好,折花時要掐得高一些,免得傷了花,并悄悄叮囑折花人,把花斜插在鬢角邊.好花被折,主人公不走出閨房加以勸阻,只在房中輕輕告知,性格溫和、善良、愛美的大家閨秀形象躍然紙上.詞以散文化的特寫,點出生活情景。描寫人物的心理較為含蓄,用詞不精雕細琢,而崇尚自然,令人耳目一新。4。[2013·馬鞍山二中月考]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雙調】大德歌·夏關漢卿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綠楊堪系馬!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巖巖羞帶石榴花。本曲刻畫了一位怎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形象的能力。答案:小令刻畫了一位獨守閨中而思念情人,愛怨交加、形容憔悴的女子形象.女子因情人遠在天涯而孤獨寂寞,思念之情難以排遣,因相思而心生猜疑抱怨,以致身體瘦弱。詩歌助讀:本曲前三句,寫抒情主人公對遠方情人的抱怨之情,意思是:我那心愛的人呀,遠在天涯,你怎么在外貪戀新歡,偏偏不愿回家呢!“偏”,把少婦愛極而怨深的感情描寫得淋漓盡致。“綠楊堪系馬",一語雙關,即點明夏日的時令,又比喻滯留異地、拈花惹草的負心郎。其實,遠方的情人未必如她猜測一般,而這種多慮的猜測恰恰表現了少婦的情深愛篤。接下來兩句,表現了少婦萬般慵懶、無所事事,只有一次次面對清風傾吐自己對遠人的情思.進一步刻畫了少婦對遠人的思念之情。“蛾眉"句,使用張敞畫眉的典故,表現對夫妻恩愛生活的回味和渴望。最后一句中的“羞”字,表現了少婦戴花與體貌不相稱的自我解嘲,又表現了戴花無人欣賞的寂寞。5。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海棠鄭谷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秾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這首詩的頷聯從哪些方面描寫了海棠花怎樣的特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形象的能力。答案:從“新著雨”“欲開時”兩方面來寫的。特點:海棠花蕾剛著雨珠含苞欲放,色澤艷麗,嬌嬈而嫵媚.詩歌助讀:大地春回,詩人放眼望去,只見微風過處,灑下一陣陣雨點,海棠新沾上晶瑩欲滴的水珠,塵垢洗盡,花色格外光潔鮮妍。詩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開時”那種秾麗嬌嬈的豐姿神采,著意刻畫,把花的形態和神韻浮雕般地表現出來。詩情畫意,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頸聯詩人又從側面對海棠進行烘托。那美麗勤勞的莫愁女為欣賞海棠的嬌艷竟懶于梳妝,善畫海棠的畫家梁廣也為海棠的嬌美所吸引而遲遲不動筆,不肯輕易點染,唯恐描畫不出海棠的豐姿神韻。尾聯寫詩人面對海棠,飲酒賦詩,流連忘返。看不足,寫不完,甚至對蝴蝶能在海棠花上偎依撫弄而產生了艷羨之情,簡直把詩人對海棠的贊美與傾慕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詩從藝術家對海棠的審美活動中突出花之美與魅力,用的是一種推開一層、由對面寫來的旁襯手法.這種手法從虛處見實,虛實相生,空靈傳神,既歌頌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現出詩人對美的事物的熱愛與追求。情與物相交流,人與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詠海棠的佳作。6。[2013·福建省質檢]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老樹①【金】元好問老樹高留葉,寒藤細作花.沙平時泊雁,野迥已攢鴉。旅食②秋看盡,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飄忽,不用苦回家.注:①元好問為躲避戰亂而移居河南,不久蒙古軍隊入侵河南,他因而又輾轉漂泊,該詩寫于此間。②旅食:客居異鄉的生活。請簡要賞析首聯所營造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形象的能力。答案:示例一:深秋時節,幾片殘葉留存在老樹樹梢上,細小的花開在寒藤上,營造出一種蕭索、悲涼的意境.示例二:深秋時節,本應是樹葉飄落,鮮花凋零,而老樹卻猶有殘葉,寒藤還開著細小的花,營造出深秋尚有一線生機的意境。(其他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詩歌助讀:詩人借深秋時節老樹寒藤的寥落蕭索,寄托了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人們遭受災難的同情。首聯寫深秋時節,幾片樹葉殘存于老樹上,細小的花開在寒藤上,營造出一種蕭索、悲涼的意境,將詩人帶進無限的悵惘之中。中間兩聯,詩人將視線投向廣闊的遠方,只見平整的沙洲上有大雁停留,曠野上烏鴉聚集,“雁"與“鴉"兩個意象觸發了詩人孤旅漂泊的愁緒,詩人因戰事漂泊而蘊藏的思鄉之情進一步發酵。當秋天過盡,邊行走邊吟唱間天色已晚,詩人這時更覺家的溫暖。尾聯為反語,說不回,實際是無限思回,希望戰事能盡早結束,讓自己早日歸鄉,更加表現出詩人內心無比的悲涼。7。[2013·烏魯木齊一中月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題.憶少年·別歷下晁補之無窮官柳①,無情畫舸,無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畫②園林溪紺碧③。算重來、盡成陳跡。劉郎④鬢如此,況桃花顏色。注:①官柳:官道上的柳樹。②罨畫:色彩鮮明的畫.③紺碧:稍紅的青碧色。④劉郎:劉禹錫《戲贈看花諸君子》詩中有“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的詩句。“罨畫園林溪紺碧”一句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象?在詞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形象和內容的能力。答案:“罨畫園林溪紺碧”一句描繪了歷城園林溪水如畫般美好的春景圖。在詞中借如畫的風景表達了詞人在離別之時對歷城留戀的心情。詩歌助讀:這首詞作于詞人被貶謫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別歷城時的抒懷之作。上片寫離別的情景。起首以三個“無"字的排比句,描寫船載行客遠去的情景,表現未見意中人相送的落寞惆悵之情。用“官柳"的冷漠、“畫舸"的無情反襯人的有情,抒發“無根”的感受,寫盡漂泊孤零、宦途艱難之狀.“南山”二句,先寫南山的有情,再寫城墻的阻隔,點出題旨——意中人沒有前來相送。有情之物與無情之人的對比,鮮明而強烈。下片寫對歷城風光的眷戀和設想他日重來將會是物是人非,表達感傷遲暮之意。“罨畫”句寫歷城的美景.“算重來”兩句,是詞人對人事變遷的預想,滿含哀嘆.“劉郎”兩句用典,劉郎的鬢發都這樣斑白,更何況是嬌嫩的桃花顏色。二、詩歌的語言:[考點對練](煉字!)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秦淮竹枝詞①【清】紀映淮②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謝女③白雪香。注:①按此詩的內容,詩題應作《秦淮柳枝詞(或楊柳枝詞)》.②紀映淮:清代著名女詩人。③謝女:東晉才女謝道韞,曾以飛絮比雪,后世遂用“詠絮才女”稱之。試分析首句中“點"字的妙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的能力。對“點”字的賞析,考生要結合詩句中作者描述的景象以及整個詩歌的情感傾向。首先理解首句的含意,明白“點”字的意思,然后注意“點”字寫景的效果。答案:示例:寒鴉棲息在秦淮河邊的柳樹上,秋水緩慢流淌,這些景象點染成一片秋色。用一“點"字,既顯示了寒鴉的稀少,又表現了流水的舒緩,一字兼有對兩種景象的描述作用,體現了環境的清冷蕭瑟,用字極為工巧。2。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送友人入蜀李白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注].注:君平:漢高士嚴遵,字君平,隱居不仕,曾在成都以賣卜為生。請結合頷聯賞析“起”“生"二字的妙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的能力,具體來說屬于對“煉字”的考查。題干已經明確地指出賞析的對象是頷聯中的“起”“生"二字,作答時,應分析其在突出詩歌形象的特征、創設意境、表達情感等方面的作用。答案:示例:頷聯寫人在棧道上走,山崖峭壁迎面而來,從人的臉側重疊而起,云氣依傍著馬頭而升起翻騰。“起"“生"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棧道的狹窄、險峻、高危,意境奇美。[考點對練](賞析關鍵詞〈詩眼、詞眼>關鍵句!)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后面問題.菩薩蠻趙令畤春風試手先梅蕊,[注]姿冷艷明沙水。不受眾芳知,端須月與期。清香閑自遠,先向釵頭見。雪后燕瑤池,人間第一枝。注::面目光澤艷美。試賞析“姿冷艷明沙水”一句的優美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題,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該句七個字,“姿冷艷”寫梅花本身的美麗;“明沙水”描繪出一片冰清素潔、纖塵不染的環境。彼此映襯,更給人以風姿俊逸、神采奕奕的感覺。答案:本句描繪了梅花的風采:姿色美麗,冷韻幽香.相伴它的是明沙凈水,更突顯出梅的冰清素潔、纖塵不染,給人一種風姿俊逸、神采奕奕的意境美。4。閱讀下面這首明詞,回答問題。踏莎行·題畫【明】邊貢露濕春莎,草生芳甸,漁舟迤邐依山轉。斜光明滅照村墟,綠槐深護幽人院。小柵鳴雞,古梁巢燕,柴門不鎖蓬蒿遍。問渠莫是武陵源?一溪流水桃花亂.本詞的詞眼是哪句話?請指出并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示例:分析詞眼,主要是看其能不能反映全詞的中心內容,是不是能夠體現作者的感情傾向。答案:本詞的詞眼是“問渠莫是武陵源”一句。一是因為全詞的描寫都指向“武陵”:景色幽美,生活淳樸,遠離塵囂,與陶淵明筆下的武陵何其相似;二是因為此句表達了作者的感情傾向—-對此地此景的熱愛,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5。閱讀下面這首清詩,然后回答問題。真州絕句五首(其四)王士禎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好是日斜風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注:王士禎(1634~1711):清朝山東新城(今山東桓臺人),別號漁洋山人。順治十五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著有《帶經堂集》《漁洋詩話》等.這首詩寫于康熙元年(1662),作者時任揚州推官。“好是日斜風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歷來為人稱道,請結合詩句進行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藝術特色的賞析能力.解答本題要先點出藝術手法,然后分析這種手法在詩歌中的運用,最后作一評論。白描是不重辭藻修飾和渲染烘托的表現手法,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本題也可從動靜結合或直抒胸臆的角度回答。答案:詩句運用了白描的手法,描繪出一幅傍晚時分,太陽西斜,風兒初定,紅紅的樹影映滿半江水,江邊漁民賣魚聲此起彼伏的優美風光.“日斜風定”“半江紅樹賣鱸魚”自然清新,境界淡遠,語言含蓄,富于生活氣息。6。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后面的問題.眼兒媚石孝友愁云淡淡雨蕭蕭,暮暮復朝朝。別來應是,眉峰翠減,腕玉香銷。小軒獨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一叢萱草,幾竿修竹,幾葉芭蕉。“愁云淡淡雨蕭蕭,暮暮復朝朝"連用四個疊詞“淡淡”“蕭蕭”“暮暮”“朝朝”,請分析其表達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疊詞的表達效果,要結合疊詞的一般表達特點和詩歌具體的語境來分析。疊詞的作用總體來說是增強語言的韻律感,起強調作用。答案:“淡淡”摹陰霾的天色,“蕭蕭”狀淅瀝的雨聲,陰霾的天色與淅瀝的雨聲交織成慘淡的畫面,為相思懷人布設了特定背景,也襯托了主人公心頭的憂愁和凄涼。“暮暮"“朝朝”則表明愁云苦雨久久不散,突出相思無聊之長久。7.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菩薩蠻·丹陽道中【元】宋褧西風落日丹陽道,竹崗松阪相環抱.何處最多情?練湖秋水明。驛城那憚遠?佳句初開卷.寒雁任相呼,羈愁一點無。詞的上闋是如何營造爽朗清新情調的?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這類題注重分析詩句使用的意象,體現的特征。比如,第一句使用了“西風"“落日”的意象,很容易讓人理解為悲涼、凄清的景色,但從后三句看,詩歌描寫了“竹崗松阪”和“練湖秋水"等,四句聯合起來表現的是一種幽靜、清新的景色,體現了詞人在丹陽道中輕松、快樂的情感。答案:①詩歌第一句描寫了古道秋風、夕陽西下,看似悲涼的情境,但第二句描寫了青松翠竹等景色,與第一句聯合起來勾勒出夕陽西下、青山疊翠的景象,讓人精神為之一振.②三、四兩句描寫了夕陽下湖泊的美麗:秋水橫波、瀲滟多情,使人內心得到凈化。③這四句描摹了山明水凈的景色,營造了爽朗、清新的情調。三、詩歌的手法:1。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菊花【明】唐寅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感遇【唐】李白可嘆東籬菊,莖疏葉且微。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輝。當榮君不采,飄落欲何依.兩首詩都刻畫了“菊”的形象,但在表達情感時二者的作用卻不相同,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抒情方式。題干沒有明確指出詩中運用了哪種抒情方式,因此,考生在解題時,第一步就是要明確兩首詩分別運用了哪種抒情方式,詩歌中的抒情方式一般有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兩種。第二步就是要明確兩首詩歌抒發的情感,從唐詩“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中可知,本詩抒發的是游子思歸之情,而寫菊就是借景抒情;李詩主要展現了“自有芳菲”卻“徒沾清露輝”,無人采摘的菊的形象,寫菊實則是在寫詩人自己,詩人只不過是借菊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情志,因而是托物言志。答案:唐詩借景抒情,通過遙想故園菊花的開放,感知秋天的來臨,從而觸發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菊花是情感的觸發點。李詩托物言志,以菊自喻,通過寫菊的“莖疏葉且微”,雖“自有芳菲”卻“徒沾清露輝”,正當盛時卻無人采摘,來象征自己不得賞識的際遇。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卜算子·漫興①辛棄疾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蕓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萬一朝家舉力田③,舍我其誰也?注:①這首詞是辛棄疾因遭諫官攻擊遭貶,賦閑在江西農村時所作.②李蔡:李廣堂弟,才能平庸,元朔五年被封為樂安侯.③力田:漢代掌管農事的小官.(1)這首詞的上闋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詞的最后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運用了對比手法,用李廣英勇善戰難封侯與李蔡才能平庸卻封侯作對比,突出了李廣的悲劇命運.(2)反語.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的強烈不滿和自己懷才不遇、理想不得實現的憤懣之情.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觀書于謙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1)首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頸聯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首聯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書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隨、愁苦與共,抒發了作者對書的喜愛和樂于讀書之情。(2)一是用典,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句,寫出了讀書使人不斷獲得新的知識;二是比喻,勤奮攻讀讓人不斷增長新知,就像東風吹開百花,染綠柳枝一樣,依次而來。4.閱讀下面的明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浣溪沙·鑒湖徐渭淺碧平鋪萬頃羅①。越臺南去水天多。幽人愛占白鷗莎。十里荷花迷水鏡,一行游女惜顏酡②。看誰釵子落清波。注:①羅:指羅綺。②酡:飲酒后臉色變紅.(1)詩歌的首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分析詞人是從哪些角度來描寫游女形象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比喻.描繪了平靜無波、一望萬頃的淺淺的湖水像一匹巨大無邊的羅綺平鋪開來的畫面.(2)動作描寫,如“迷水鏡"這一動作,體現了游女們的天真活潑。神態描寫,如“惜顏酡”寫出了游女們看到自己微紅的臉時嬌羞的神態。細節描寫,“釵子落清波”這一細節描寫展現了游女們的活潑可愛。襯托,用雅興逸致的幽人來襯托天真活潑的游女形象.5.閱讀下面的明詞,完成后面的題目。虞美人·賦虞美人草[注]【南宋】辛棄疾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驀然斂袂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注:本詞寫于作者在山東參與抗金義軍兵敗南歸之后,希望得到南宋朝廷重用,重回北方征戰.但朝中卻無人體味作者想法,他只好暫處鎮江掛一閑職。上闋作者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怎樣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表達技巧的鑒賞能力。考生要注意從上闋整體判斷,不要只看細枝末節.通過“當年得意”和“悲歌”可以看出運用了今昔對比的表現手法,然后結合具體內容分析,要注意對比的作用主要是強調對比點。答案:示例:運用了今昔對比的手法,開頭兩句寫項羽當年起事,猶如芳草應運而生,春風得意,枝繁葉茂;三、四句寫其由強變弱,由盛轉衰,又由項羽寫到虞姬,突出項羽身敗而死的悲壯和虞姬以死相酬的精誠。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登寶公塔①王安石倦童疲馬放松門,自把長筇②倚石根。江月轉空為白晝,嶺云分暝與黃昏。鼠搖岑寂聲隨起,鴉矯荒寒影對翻。當此不知誰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注:①本詩寫于作者晚年閑居鐘山時。寶公塔位于南京鐘山,塔依山臨水,地勢險峻,是后人為紀念南朝高僧寶志而修建的。②筇(qiónɡ):竹杖。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簡要賞析“鼠搖岑寂聲隨起,鴉矯荒寒影對翻”一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尚品宅配全屋定制合同模板
- 新疆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少兒趣味田徑》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擒拿與格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連鎖酒店股份制投資入股合同
-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企業級前端應用開發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南大學《新媒體與社會變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江大學《信息論與編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傳媒學院《西醫兒科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計算機輔助模具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化工大學《鋼琴(即興伴奏)(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型貨車整車運輸協議樣本
- 讀后續寫-期中真題匯編(原卷版)
- (部編版)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目錄(一至六年級上冊下冊齊全)
- 允許孩子犯錯課件
- 項目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招標文件模板
- 110kv線路施工方案
- 大東鞋業合同協議書
- 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專項訓練)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上冊
- 勉縣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
- NBT 47013.2-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2部分:射線檢測
- 2024年巴西獸醫快速診斷市場機會及渠道調研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