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第四章--細菌和真菌》測試卷+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第四章--細菌和真菌》測試卷+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第四章--細菌和真菌》測試卷+答案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新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第四章--細菌和真菌》測試卷+答案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布日期:《第四章細菌和真菌》測試卷班級姓名座號成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將正確答案的寫入上面表格對應題號中,50分)1.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細菌存在的科學家是()A.列文?虎克B.巴斯德C.弗萊明D.達爾文2.夏天,賓館的廚師常常把許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鮮膜蓋好,放在冰箱中冷藏,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A.抑制細菌繁殖B.不讓營養流失C.防止水分蒸發D.保持菜肴的形狀和顏色3.下列屬于單細胞真菌的是()A.木耳B.酵母菌C.青霉菌D.曲霉4.細菌與動植物細胞相比,共同的結構是都具有()A.細胞壁B.細胞膜C.成形的細胞核D.葉綠體5.把洋蔥表皮細胞與細菌相比,最重要的區別是()A.細菌的細胞小B.細菌細胞形狀有多種C.細菌的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D.細菌的細胞中缺少DNA6.在生物圈中,大多數細菌只能作為分解者,這是因為()A.大多數細菌缺乏葉綠體B.細菌都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大多數細菌缺少液泡D.細菌不需要呼吸7.外科手術器械和罐頭食品的水毒,都要以能夠殺死下列哪項作為標準()A.球菌B。桿菌C。螺旋菌D。芽孢8.在發霉的橘子皮上,有肉眼能看見的是一個個()A.芽孢B.孢子C.孢子印D.菌落9.人們食用的蘑菇、醫用的靈芝屬于()A.植物B.細菌C.真菌D.病毒10.細菌的生殖方式一般是()A.出芽生殖B.孢子生殖C.分裂生殖D.營養生殖11.下列關于細菌和真菌的生活條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細菌和真菌在任何條件下都能生存B.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C.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適宜的溫度及豐富的有機物D.有的細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12.某同學發現家里儲存的橘子長毛了,而且是青綠色的。該“毛”屬于()A.霉菌B.大腸桿菌C.乳酸菌D.金黃色葡萄球菌13.區分細菌和真菌菌落的方法是()A.看菌落的顏色B.看菌落的形態C.看菌落的體積D.看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14.下列關于細菌真菌培養的過程,正確的是()A.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接種→冰箱B.配制培養基→接種→高溫滅菌→冰箱C.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接種→30℃恒溫箱D.配制培養基→接種→30℃恒溫箱→觀察15.下面關于菌落的描述,正確的是()A.每個菌落由大量不同種細菌組成B.細菌或真菌繁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C.細菌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D.一個菌落是由一個細菌細胞組成16.下面哪個環境中不容易有細菌或真菌生長()A.冰箱內B.餐桌上C.沸騰的水中D.水果皮上17.細菌和真菌生活必需的基本條件是()A.水和營養物質B.適宜的溫度C.一定的生存空間D.以上都是18.下面關于真菌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一些真菌會使人或動植物患病B.真菌都是由多細胞構成的C.青霉和曲霉是由許多菌絲構成的D.真菌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19.一般在什么環境下容易采集到蘑菇()A.干燥的沙漠中B.江河湖海的水中C.潮濕的樹干或草地上D.農田或菜地里20.橘子皮上通常生長的霉菌是()A.酵母菌B.黃曲霉C.黑曲霉D.青霉21.下面關于細菌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細菌細胞中沒有葉綠體B.細菌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細菌都能使人致病D.細菌靠分裂生殖繁殖后代22.夏天,剩余的飯菜容易腐敗變質,是因為()A.空氣比較潮濕B.空氣中有細菌或真菌存在C.空氣比較干燥D.空氣溫度較高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蘑菇和腐生細菌一樣,能分解枯枝敗葉,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B.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的環境中C.霉菌都是對人體不利的,如黃曲霉還可能致癌D.春天可以到野外采拾真菌,野外的真菌鮮美,可以隨意食用24.吹打發霉物體時,常有粉塵飛揚,這粉塵的主要成分是()A.物體上的灰塵B.霉菌的孢子C.霉菌的種子D.細菌的芽孢25.利用細菌來凈化污水的主要原理是()A.細菌可分解污水中的一些有機物B.細菌可吃掉污水中的無機物C.細菌喜歡喝大量的水D.利用污水來繁殖細菌26.請判斷下列關于菌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用肉眼能看見的一大堆細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B.菌落是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C.只要有合適條件,無需人工培養在自然條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D.細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小27.在培養細菌和真菌時,在接種前對培養皿和培養基必須高溫處理,這是因為()
A.高溫是細菌和真菌生存的適宜條件之一
B.細菌和真菌在高溫環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殺死培養基和培養皿中的細菌和真菌,以免影響實驗結果
D.高溫處理可使培養基營養豐富
28.用無菌棉棒擦取手心,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這相當于細菌和真菌培養方法中的()A.配制培養基
B.接種
C.在培養基上標出組別
D.高溫滅菌29.下列哪種環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長()A.干燥的皮鞋上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C.潮濕的糧食堆D.潮濕的沙土地30.下列環境中,細菌和真菌分布較多的是()
A.腌制食品的鹽水中B.抽真空的罐頭食品中
C.剛煮熟的食品中
D.流通的貨幣上31.某海關在進口食品中,檢疫出一種病原微生物,這種病原微生物為單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你認為這種生物最有可能屬于()
A.病毒
B.細菌
C.真菌
D.霉菌32.細菌是一類體積微小、結構簡單的單細胞生物。觀察細菌的形態常借助于()
A.放大鏡
B.低倍顯微鏡
C.高倍顯微鏡
D.肉眼33.關于芽孢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細菌的一種休眠形式
B.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較差
C.是在細菌發育的初期形成的D.是一種生殖細胞34.下列各組生物,都屬于真菌的一組是()A.大腸桿菌、銀耳、猴頭B.酵母菌、靈芝、黃曲霉C.青霉菌、口蘑、紫菜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35.用放大鏡觀察青霉,其青綠色的結構是()A.葉
B.菌絲
C.種子
D.孢子36.蘑菇的孢子生長在菌褶的()
A.菌蓋上B.菌柄上C.菌絲上D.菌托上
37.下列屬于單細胞真菌的是()
A.酵母菌B.青霉C.曲霉D.大腸桿菌38.真菌不同于細菌的結構特點是()A.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有芽孢和鞭毛C.有細胞壁D.有成形的細胞核。
39.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A.營養繁殖B.孢子生殖C.分裂生殖D.出芽生殖。40.下列關于細菌和真菌的生活條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細菌和真菌在任何條件下都能生存
B.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適宜的溫度及豐富的有機物
D.有的細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41.某同學發現家里儲存的橘子長毛了,而且是青綠色的。他根據學過的知識,判斷該“毛”屬于()
A.霉菌B.大腸桿菌C.乳酸菌D.金黃色葡萄球菌
42.下列都屬于真菌的一組是()
①大腸桿菌②木耳③乳酸菌④酵母菌⑤靈芝⑥曲霉⑦螺旋菌⑧青霉
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⑦C.②④⑥⑧D.⑤⑥⑦⑧
43.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動中,對培養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培養基中應含有細菌和真菌生長所必須的營養物質
B.培養基最好采用固體培養基,這樣有利于觀察
C.培養基在接種前應進行高溫滅菌處理
D.接種后的培養基應再次進行滅菌處理
44.用無菌棉棒擦取桌面,再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這是細菌和真菌培養方法中的哪一步驟()
A.配置培養基B.高壓滅菌C.接種D.在恒溫箱中培養
45.與洋蔥表皮細胞相比,細菌的細胞中沒有()
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成形的細胞核46.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動中,選用兩套培養皿的目的是()
A.采集同一環境中的標本,在不同環境中培養
B.分別采集兩種環境中的標本
C.設置對照,且實驗組和對照組要在同一環境中培養
D.設置對照,并在兩種環境中培養47.科學家們利用一些細菌來清除石油泄漏的洋面和有汽油泄漏的土壤,以便于凈化環境。這些能凈化環境的細菌屬于()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既是消費者,又是分解者
48.你知道右側上面照片上的科學家是誰嗎?他就是向世人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科學家──微生物學之父,他的名字叫()
A.列文·虎克B.巴斯德
C.弗萊明D.達爾文49.蘑菇屬于大型真菌,它的地下菌絲的主要作用是()
A.吸收營養物質B.吸收水分C.吸收無機鹽D.固定地上部分50.通常用來作用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是()A.菌落B。細菌形態C。細菌體積D。細菌結構二、填空題(3分)。51.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5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條件:水分、適宜的、有機物(營養物質)、一定的生存空間等。53.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驟包括:①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②接種;③高壓滅菌;④恒溫箱中培養;⑤將培養基平鋪在培養皿中。請按照正確程序將它們排序。
三、判斷題。(6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54.(1)細菌與藻類植物一樣,它們的營養方式都屬于自養。(
)(2)細菌沒有真正的細胞核,但有DNA。
(
)(3)所有的真菌都是單細胞的個體。
(
)
(4)真菌與腐生細菌一樣,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
)
(5)蘑菇與霉菌一樣,也是由大量的菌絲構成的。
(
)
(6)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分布的多少是不同的。
()四、識圖題。55.下圖為細菌結構的示意圖,據圖回答。(7分)圖中A是集中的區域。F是,它使細菌能夠。字母所代表的結構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細菌細胞。與植物細胞相比,該細菌的結構中沒有,也不具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56.下圖是電子顯微鏡下的幾種細菌形態圖,在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名稱:(3分)從形態上看,細菌可以分為A、B和C三類。57.(8分)右圖為細菌的模式圖。據圖回答:(1)細菌是單細胞個體,由[]、[]、[]等基本部分構成,但是與動植物的細胞相比,它的細胞沒有,只有一個DNA集中的[]核區(或區域)。(2)有些細菌生有一些能夠擺動的[],因此,可以在水中游泳,有些細菌的外面有一層粘性的[⑥],對細菌有保護作用。(3)細菌沒有,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并將其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因此它是生態系統中的者。細菌這樣的營養方式叫做異養。58.(8分)右圖是蘑菇形態結構示意圖。請根據該圖思考有關的問題:
(1)蘑菇的身體都是由
構成的。它的每個細胞都具有
、細胞膜、細胞質和
(按從外到內的順序)。所以蘑菇屬于
核生物。(2)⑤是從[②]中散落開來的
,它的功能是
。
(3)④的作用是
,所以蘑菇的營養方式是
。(4分)右圖中的左側是
霉;右側是
霉。它們的直立菌絲的頂端長有成串的
,都是靠
進行繁殖的。60.(6分)下圖表示某種“菌”的生長情況,請根據圖回答。(1)C是用來培養這種“菌”的,它的名稱叫。(2)這種“菌”會長出兩種菌絲,一種是生長在C中的基內菌絲,另一種是生長在空氣中的氣生菌絲。請你推測一下,這種“菌”的呼吸需要不需要氧氣?(3)B代表圖中螺旋狀的結構,A代表螺旋狀結構上生長著的一個個“東西”。這一個個“東西”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夠繁殖成新的菌體,那么A相當于真菌的。這種“菌”的細胞結構相似于細菌,所以它的細胞具有、、和這些基本結構。61.(5分)一粒“塵埃”悄悄地落在一只蟋蟀的背上,細長而閃亮的絲線從“塵埃”中伸出來,開始進入蟋蟀濕潤的身體。在它們生長時,這些絲線還釋放一些化合物,慢慢地溶解蟋蟀體內的組織。這些絲線還進一步深入蟋蟀的體內。數日后,這只蟋蟀就成為一只塞滿致命絲線的空殼。然后這些絲線開始向這只死蟋蟀體外延伸。它們長出柄,并且在頂端生有結狀物。一旦一個結狀物裂開,就會有數千粒塵埃般的微粒散發出來,風將帶著它們再次去“犯罪”。(1)文中所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南省青桐鳴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考 數學人教版【含答案】
- 濰坊食品科技職業學院《互動光媒與空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臨沂市臨沂市蒙陰縣達標名校2025年中考物理試題命題比賽模擬試卷(13)含解析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萬物互聯的通信時代》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典型優化問題的模型與算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臨汾市古縣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BIM技術與應用C》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上外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次段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廈門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仿真卷(十二)-高考英語試題仿真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南京玄武區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英語試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含答案
- 《中外建筑史》課程標準
- 這個殺手不太冷解析
- 造口袋技術要求
- 國家開放大學(江西)地域文化(專)任務1-4試題及答案
- QCR 409-2017 鐵路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管道壓漿技術條件
- 南師地信培養方案
- 采購工作調研報告(3篇)
- 10KV高壓開關柜操作(培訓課件PPT)
- 希爾國際商務第11版英文教材課件完整版電子教案
- 《學弈》優質課一等獎課件
- 2023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真題(第1套)(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