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技術培訓課件_第1頁
服務器技術培訓課件_第2頁
服務器技術培訓課件_第3頁
服務器技術培訓課件_第4頁
服務器技術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服務器核心技術2013年4月服務器核心技術2013年4月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服務器基本概念服務器/SERVER定義:

運行網絡操作系統與管理軟件,控制對網絡或網絡資源(磁盤驅動器、打印機等)進行訪問的計算機,或能夠為在網絡上的計算機提供服務與資源的設備。服務器基本概念服務器/SERVER定義:服務器的分類處理器RISCEPICX86結構TowerRackBlade機柜式集裝箱能力WorkgroupDepartmentEnterprise應用WebFileServerProxyApp……服務器的分類處理器RISCEPICX86結構TowerRac5服務器綜合評價衡量服務器性能:R:Reliability——可靠性A:Availability——可用性S:Scalability——可擴展性U:Usability——易用性M:Manageability——可管理性容錯技術——部件自我檢查與糾錯技術冗余群集——連續24*365提供服務擴展支持——更多部件及集群擴展等易于維護——系統自動安裝與診斷技術管理方案——智能遠程管理5服務器綜合評價衡量服務器性能:容錯技術——部件自我檢查與糾服務器核心技術

服務器系統的硬件構成與我們平常所接觸的電腦有眾多的相似之處,但相對于普通PC來說,服務器在穩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磁盤系統、內存、網絡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SAS/SSD硬盤磁盤陣列RAIDECC內存Xeon至強處理器熱插拔冗余技術管理特性Server架構平臺NOS技術服務器核心技術服務器系統的硬件構成與我們平常小節服務器的基本概念服務器的特征:可靠性、可用性、可擴展性、易用性、可管理性服務器一般分類類型小節服務器的基本概念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IntelXeonE5-2600產品家族IntelXeonE5-2600產品家族該系列處理器采用IntelSandyBridge微架構和32nm工藝,與前一代至強5600系列相比:具有更多的內核更大的緩存更多的內存通道并直接集成了PCIExpress3.0連接以及第二代TurboBoost2.0睿頻加速技術AVX高級矢量擴展指令集等新特性將成為至強處理器家族的新一代主流產品英特爾至強E5-2600架構與性能該系列處理器采用IntelSandyBridge微架構XeonSandyBridge-E服務器芯片命名規則E3、E5、E7代表了3個不同檔次的至強CPUXeonSandyBridge-E服務器芯片命名規則E3FSB&QPI技術對比HighBandwidth高帶寬(upto25.6GB/sperlink)(upto32GB/sperMC)LowLatency低延遲(integratednativeDDR3MC)IntelReliability高可用(datareliabilitycheckseverycycle)OpenInnovation創新(over20industryleaders)MC=memorycontrollerQPI:全稱為:QuickPathInterconnect快速通道互聯,用于多處理器之間的互聯是取代了FSB(前端總線)的一種點到點連接技術,20位寬的QPI連接其帶寬可達驚人的每秒25.6GB,速度遠遠超過FSBFSB&QPI技術對比HighBandwidthLRDIMM即RegisteredDIMM

表示控制器輸出的地址和控制信號經過Reg寄存后輸出到DRAM芯片,控制器輸出的時鐘信號經過PLL后到達各DRAM芯片RDIMM&UDIMMUDIMM即UnbufferedDIMM

表示控制器輸出的地址和控制信號直接到達DIMM上的DRAM芯片RDIMM即RegisteredDIMMRDIMM&ULRDIMMLRDIMM(Load-ReducedDIMM,低負載DIMM)

LRDIMM通過使用新的技術和較低的工作電壓,達到降低服務器內存總線負載和功耗的目的,并讓服務器內存總線可以達到更高的工作頻率并大幅提升內存支持容量相比于通常的RDIMMDual-RankLRDIMM內存的功耗只有其50%Quad-RankLRDIMM也能低到其75%每通道支持到9個DIMM,內存容量提升到原來的三倍LRDIMMLRDIMM(Load-ReducedDIMME5處理器家族還是第一款直接在微處理器中集成支持PCIExpress*3.0標準的I/O控制器的服務器處理器。與前一代產品相比,這一集成功能可使延遲降低高達30%,而且它與PCIExpress*3.0的組合還能提供超過三倍的吞吐率PCI-EGen3.0E5處理器家族還是第一款直接在微處理器中集成支持PCIPCIExpress特性低成本,低延遲和最大的互連效率多條,可伸縮串行通路,不需要協議和電氣的改變同步數據分發的高帶寬應用高帶寬,低引腳應用,優化性能封裝和可用面積設計的有效成本控制的硅片組件支持熱插拔PCIExpress特性低成本,低延遲和最大的互連效率SAS概述SAS是一種磁盤連接技術。它綜合了現有并行SCSI和串行連接技術(光纖通道、SSA、IEEE1394及InfiniBand等)的優勢,以串行通訊為協議基礎架構,采用SCSI-3擴展指令集并兼容SATA設備,是多層次的存儲設備連接協議棧SAS——SerialAttachedSCSISAS由3種類型協議組成:串行SCSI協議(SSP)用于傳輸SCSI命令SCSI管理協議(SMP)用于對連接設備的維護和管理SATA通道協議(STP)用于SAS和SATA之間數據的傳輸SAS概述SAS是一種磁盤連接技術。它綜合了現有并行SSAS的優勢1、更好的性能點到點的技術減少了地址沖突以及菊花鏈連結的減速為每個設備提供了專用的信號通路來保證最大的帶寬全雙工方式下的數據操作保證最有效的數據吞吐量兼容SATA配置,支持同一平臺上SAS和SATA的共用2、簡便的線纜連結更細的電纜搭配更小的連接器

提高系統的散熱和通風能力3、更好的擴展性可以同時連結更多的磁盤設備,一個SAS域最多可以直連16384個設備SAS的優勢1、更好的性能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服務器硬盤技術SSDSAS服務器硬盤技術SSDSASSAS和SATA物理接口比較SAS和SATA物理接口比較SSD硬盤固態硬盤的發展歷程1956年IBM公司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塊硬盤1968年IBM重新提出“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的可行性,奠定了硬盤發展方向上世紀七十年代StorageTek公司(SunStorageTek)開發了第一個固態硬盤驅動器1989年世界上第一款固態硬盤出現2006年3月三星率先發布一款32GB容量的固態硬盤筆記本電腦2007年1月SanDisk公司發布了1.8寸32GB固態硬盤產品,3月又繼續發布了2.5寸32GB型號2007年6月東芝推出了其第一款120GB固態硬盤筆記本電腦2008年9月憶正MemoRightSSD的正式發布,標識著中國企業加速進軍固態硬盤行業2009年SSD井噴式發展,各大廠商蜂擁而來,存儲虛擬化正式走入新階段2010年2月美光發布了全球首款SATA6Gbps接口固態硬盤,終于突破了SATAII接口300MB/s的讀寫速度極限2011年SSD的容量完成從32G到256G跨越,讀取速度高達500MB/sSSD硬盤固態硬盤的發展歷程1956年IBM公司發明的世界上SSD固態硬盤(SolidStateDisk、IDEFLASHDISK)

基于閃存的固態硬盤采用FLASH芯片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通常所說的SSD固態硬盤類型基于DRAM的固態硬盤

采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它仿效傳統硬盤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并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接口用于連接主機或者服務器。目前應用范圍較窄SolidStateDisk基于DRAM的固態硬盤SSD固態硬盤(SolidStateDisk、IDEF讀寫速度快

理論而言,SSD的速度至少比傳統硬盤快1個數量級(10倍)

物理特性

低功耗、無噪音、抗震動、低熱量、體積小、工作溫度范圍大

壽命限制SSD性能特點讀寫速度快

理論而言,SSD的速度至少比傳統硬盤快1個數量級小節SAS與SATA硬盤的區別SSD硬盤技術特點與分類各種硬盤性能的對比小節SAS與SATA硬盤的區別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RAID基本概念RAID-RedundantArrayofIndependentDisksRAID是將同一陣列中的多個磁盤視為單一的虛擬磁盤,數據是以分段的方式順序存放于磁盤陣列中

Tips:1987年,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表了文章:“ACaseforRedundantArraysofInexpensiveDisks”,文章提出RAID,并定義了RAID5個層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RAID基本概念RAID-RedundantArrayRAID技術的價值數據安全性能容量RAID技術的價值數據性能容量RAID術語—DiskStriping(數據分塊)將數據按照一定大小分成多個數據塊,這些數據塊可以被分別存放在不同的物理盤上系統在從特定硬盤讀取數據時可以通知下個目標盤準備數據提高系統讀寫數據的性能File12341234RAID術語—DiskStriping(數據分塊)將數據按數據跨盤技術使多個硬盤像一個硬盤那樣工作用廉價的資源來突破現有硬盤空間限制最大限度的利用磁盤空間不能改善硬盤的可靠性和速度1234File12341200MB300MB400MB400MB100MBRAID術語-DiskSpanning(數據跨盤)數據跨盤技術使多個硬盤像一個硬盤那樣工作1234File12RAID術語—DiskMirroring(硬盤鏡像)將相同的數據同時寫入多個硬盤中當某個物理硬盤失效時,提供數據資料的保護能力提高系統讀數據的性能File123412341234RAID術語—DiskMirroring(硬盤鏡像)將相同RAID術語—HotSwap(熱備)處于運行狀態的磁盤陣列子系統當出現單個物理盤失效的情況時,采用新硬盤將失效物理盤在線替換,同時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目前只有RAID級別為1、3、5、10、30、50的陣列才提供該功能熱備用磁盤上不存儲任何的用戶數據123412412541234RAID術語—HotSwap(熱備)處于運行狀態的磁盤陣列RAID術語—Parity(奇偶校驗)多個物理磁盤的數據通過異或(XOR)操作運算產生的冗余奇偶數據當單個硬盤失效時,冗余數據能夠通過與其它物理磁盤上的數據進行異或(XOR)操作而恢復產生的冗余數據可以被存放于一個專用奇偶校驗用的硬盤上,也可以將這些奇偶校驗數據分散分布在磁盤陣列的全部硬盤中產生和存儲奇偶校驗數據需要一些額外的操作,目前產生奇偶校驗數據有兩種方式:硬件生成和軟件計算RAID術語—Parity(奇偶校驗)多個物理磁盤的數據通過RAID0RAID0RAID1RAID1RAID5RAID5RAID10&50RAID10&50RAID6RAID6小節RAID的基本概念RAID不同LEVEL的技術特點RAID安全性、性能的對比RAID容量的計算小節RAID的基本概念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電源技術—熱插拔冗余電源熱插拔的幾種形式直流輸出端與交流端同在插拔面交流輸入線在模塊上,當拔出模塊時,交流電還在電源模塊上,模塊還工作,插入時相反不管交流電在哪一面,當拔出時電源模塊的管理電路發出一觸發信號使電源快速關斷,輸出端才拔開,插入時相反熱插拔時需要實現同步

一個模塊插拔時,另一個模塊不能宕機或停一下再起來電源技術—熱插拔冗余電源熱插拔的幾種形式熱插拔時需要實現同步電源技術—熱插拔冗余電源冗余特性1+1,每個模塊承擔50%的輸出功率,當一個模塊拔出時,另一個模塊承擔100%輸出功率2+1,有三個模塊,每個模塊承擔輸出功率的1/3,當拔出一個模塊,其余兩個模塊各承擔50%的輸出功率均流特性實際電流不是均衡的1+1時,可能一個40%或30%的電流,另一個60%或70%,甚至更大加入均流電路是必要的,特別是對于2+1電源來說尤為重要1+1冗余電源,總輸出功率為單個電源模塊的功率2+1冗余電源,總輸出功率小于兩個模塊總輸出功率之和電源技術—熱插拔冗余電源冗余特性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RACK機箱高度:n*U(1U=44.45mm

or1.75英寸)寬度:19英寸ThinkServerRD6302P2UMainstreamRackServerThinkServerRD5302P1UMainstreamRackServer機柜與機箱RACK機箱ThinkServerRD630ThinkSe標準機柜結構機柜與機箱機柜前部機柜前立柱機柜后立柱服務器A:導軌前后支架拉伸范圍750-900mmB:安裝導軌后機箱總體寬度為474mmD:機器前部到機柜門要求大于60mmL:機器前部到后部長度(考慮理線架空間)950mm標準機柜結構機柜與機箱機柜前部機柜前立柱機柜后立柱服務器A:機柜須符合EIA-310-E標準機柜標準機柜須符合EIA-310-E標準機柜標準兼容圓孔和方孔機柜標準兼容圓孔和方孔機柜標準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NOS服務器操作系統

NetworkOperatingSystem網絡操作系統

NOS服務器操作系統

NetworkOperatingSOS兼容性對比——ServerVSPCWindowsserver2003StandardEditionR2中/英文版(X32)

Windowsserver2003EnterpriseEditionR2中/英文版(X32)

Windowsserver2003StandardEditionR2中/英文版(X64)

Windowsserver2003EnterpriseEditionR2中/英文版(X64)

RedHatLinuxEnterpriseAS5.0Update3(X32)

RedHatLinuxEnterpriseAS5.0Update3(X64)

SuseLinuxEnterpriseServer10SP2(X32)

SuseLinuxEnterpriseServer10SP2(X64)

WindowsServer2008StandardEdition中/英文版(X32)

WindowsServer2008StandardEdition中/英文版(X64)

WindowsServer2008EnterpriseEdition中/英文版(X32)

WindowsServer2008EnterpriseEdition中/英文版(X64)

WindowsServer2008StandardEdition中文版(X32)OEM版

WindowsServer2008StandardEdition中文版(X64)OEM版

WindowsServer2008EnterpriseEdition中文版(X32)OEM版

WindowsServer2008EnterpriseEdition中文版(X64)OEM版

VMwareESX4

VMwareESXi4

中標麒麟通用服務器操作系統V5Update4x86/x86_64

中標麒麟高級服務器操作系統V5Update4x86/x86_64服務器兼容操作系統筆記本臺式兼容系統相對于臺式PC或筆記本產品——服務器支持的操作系統種類非常多OS兼容性對比——ServerVSPCWindowss常用的ServerOS版本-Windows常見版本WindowsNTWindows2000ServerWindowsServer2003/2003R2/storageWindowsServer2008/R2/StorageWindowsServer2012(win8)常用的ServerOS版本-Windows常見版本常用的ServerOS版本-LinuxSuseSUSELinuxEnterpriseServer主流版本:9.X/10.X/11.X、OpenSUSERedHatRedHatEnterpriseLinuxAdvancedPlatformRedHatEnterpriseLinux主流版本:3.X/4.X/5.X/6.xRedFlagRedFlagAdvancedServerDC4.X/5.XRedFlagAsianuxServerUbuntu主流版本:Ubuntu12.04常用的ServerOS版本-LinuxSuseRedHat常用的ServerOS版本-UNIXIBM—AIXAdvancedInteractiveeXecutive主流版本:AIX5LV5.2,AIX6.1HP—HPUNIX主流版本:HP-UNIX11SunMicrosystems—Solaris主流版本:Solaris9、10、11,OpenSolarisSCO-SantaCruzOperation-UNIXSCOOpenServer5.0.6/7SCOUnixWare7.11常用的ServerOS版本-UNIXIBM—AIXHP—H服務器虛擬化廠商VMwareMicrosoftCitrix2009分布2011分布服務器虛擬化廠商VMwareMicrosoftCitrix2小節主流的服務器操作系統有哪些主流的虛擬化廠商有哪些小節主流的服務器操作系統有哪些服務器技術培訓課件知識回顧KnowledgeReview祝您成功!知識回顧KnowledgeReview祝您成功!服務器核心技術2013年4月服務器核心技術2013年4月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服務器基本概念服務器/SERVER定義:

運行網絡操作系統與管理軟件,控制對網絡或網絡資源(磁盤驅動器、打印機等)進行訪問的計算機,或能夠為在網絡上的計算機提供服務與資源的設備。服務器基本概念服務器/SERVER定義:服務器的分類處理器RISCEPICX86結構TowerRackBlade機柜式集裝箱能力WorkgroupDepartmentEnterprise應用WebFileServerProxyApp……服務器的分類處理器RISCEPICX86結構TowerRac62服務器綜合評價衡量服務器性能:R:Reliability——可靠性A:Availability——可用性S:Scalability——可擴展性U:Usability——易用性M:Manageability——可管理性容錯技術——部件自我檢查與糾錯技術冗余群集——連續24*365提供服務擴展支持——更多部件及集群擴展等易于維護——系統自動安裝與診斷技術管理方案——智能遠程管理5服務器綜合評價衡量服務器性能:容錯技術——部件自我檢查與糾服務器核心技術

服務器系統的硬件構成與我們平常所接觸的電腦有眾多的相似之處,但相對于普通PC來說,服務器在穩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磁盤系統、內存、網絡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SAS/SSD硬盤磁盤陣列RAIDECC內存Xeon至強處理器熱插拔冗余技術管理特性Server架構平臺NOS技術服務器核心技術服務器系統的硬件構成與我們平常小節服務器的基本概念服務器的特征:可靠性、可用性、可擴展性、易用性、可管理性服務器一般分類類型小節服務器的基本概念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IntelXeonE5-2600產品家族IntelXeonE5-2600產品家族該系列處理器采用IntelSandyBridge微架構和32nm工藝,與前一代至強5600系列相比:具有更多的內核更大的緩存更多的內存通道并直接集成了PCIExpress3.0連接以及第二代TurboBoost2.0睿頻加速技術AVX高級矢量擴展指令集等新特性將成為至強處理器家族的新一代主流產品英特爾至強E5-2600架構與性能該系列處理器采用IntelSandyBridge微架構XeonSandyBridge-E服務器芯片命名規則E3、E5、E7代表了3個不同檔次的至強CPUXeonSandyBridge-E服務器芯片命名規則E3FSB&QPI技術對比HighBandwidth高帶寬(upto25.6GB/sperlink)(upto32GB/sperMC)LowLatency低延遲(integratednativeDDR3MC)IntelReliability高可用(datareliabilitycheckseverycycle)OpenInnovation創新(over20industryleaders)MC=memorycontrollerQPI:全稱為:QuickPathInterconnect快速通道互聯,用于多處理器之間的互聯是取代了FSB(前端總線)的一種點到點連接技術,20位寬的QPI連接其帶寬可達驚人的每秒25.6GB,速度遠遠超過FSBFSB&QPI技術對比HighBandwidthLRDIMM即RegisteredDIMM

表示控制器輸出的地址和控制信號經過Reg寄存后輸出到DRAM芯片,控制器輸出的時鐘信號經過PLL后到達各DRAM芯片RDIMM&UDIMMUDIMM即UnbufferedDIMM

表示控制器輸出的地址和控制信號直接到達DIMM上的DRAM芯片RDIMM即RegisteredDIMMRDIMM&ULRDIMMLRDIMM(Load-ReducedDIMM,低負載DIMM)

LRDIMM通過使用新的技術和較低的工作電壓,達到降低服務器內存總線負載和功耗的目的,并讓服務器內存總線可以達到更高的工作頻率并大幅提升內存支持容量相比于通常的RDIMMDual-RankLRDIMM內存的功耗只有其50%Quad-RankLRDIMM也能低到其75%每通道支持到9個DIMM,內存容量提升到原來的三倍LRDIMMLRDIMM(Load-ReducedDIMME5處理器家族還是第一款直接在微處理器中集成支持PCIExpress*3.0標準的I/O控制器的服務器處理器。與前一代產品相比,這一集成功能可使延遲降低高達30%,而且它與PCIExpress*3.0的組合還能提供超過三倍的吞吐率PCI-EGen3.0E5處理器家族還是第一款直接在微處理器中集成支持PCIPCIExpress特性低成本,低延遲和最大的互連效率多條,可伸縮串行通路,不需要協議和電氣的改變同步數據分發的高帶寬應用高帶寬,低引腳應用,優化性能封裝和可用面積設計的有效成本控制的硅片組件支持熱插拔PCIExpress特性低成本,低延遲和最大的互連效率SAS概述SAS是一種磁盤連接技術。它綜合了現有并行SCSI和串行連接技術(光纖通道、SSA、IEEE1394及InfiniBand等)的優勢,以串行通訊為協議基礎架構,采用SCSI-3擴展指令集并兼容SATA設備,是多層次的存儲設備連接協議棧SAS——SerialAttachedSCSISAS由3種類型協議組成:串行SCSI協議(SSP)用于傳輸SCSI命令SCSI管理協議(SMP)用于對連接設備的維護和管理SATA通道協議(STP)用于SAS和SATA之間數據的傳輸SAS概述SAS是一種磁盤連接技術。它綜合了現有并行SSAS的優勢1、更好的性能點到點的技術減少了地址沖突以及菊花鏈連結的減速為每個設備提供了專用的信號通路來保證最大的帶寬全雙工方式下的數據操作保證最有效的數據吞吐量兼容SATA配置,支持同一平臺上SAS和SATA的共用2、簡便的線纜連結更細的電纜搭配更小的連接器

提高系統的散熱和通風能力3、更好的擴展性可以同時連結更多的磁盤設備,一個SAS域最多可以直連16384個設備SAS的優勢1、更好的性能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服務器硬盤技術SSDSAS服務器硬盤技術SSDSASSAS和SATA物理接口比較SAS和SATA物理接口比較SSD硬盤固態硬盤的發展歷程1956年IBM公司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塊硬盤1968年IBM重新提出“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的可行性,奠定了硬盤發展方向上世紀七十年代StorageTek公司(SunStorageTek)開發了第一個固態硬盤驅動器1989年世界上第一款固態硬盤出現2006年3月三星率先發布一款32GB容量的固態硬盤筆記本電腦2007年1月SanDisk公司發布了1.8寸32GB固態硬盤產品,3月又繼續發布了2.5寸32GB型號2007年6月東芝推出了其第一款120GB固態硬盤筆記本電腦2008年9月憶正MemoRightSSD的正式發布,標識著中國企業加速進軍固態硬盤行業2009年SSD井噴式發展,各大廠商蜂擁而來,存儲虛擬化正式走入新階段2010年2月美光發布了全球首款SATA6Gbps接口固態硬盤,終于突破了SATAII接口300MB/s的讀寫速度極限2011年SSD的容量完成從32G到256G跨越,讀取速度高達500MB/sSSD硬盤固態硬盤的發展歷程1956年IBM公司發明的世界上SSD固態硬盤(SolidStateDisk、IDEFLASHDISK)

基于閃存的固態硬盤采用FLASH芯片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通常所說的SSD固態硬盤類型基于DRAM的固態硬盤

采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它仿效傳統硬盤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并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接口用于連接主機或者服務器。目前應用范圍較窄SolidStateDisk基于DRAM的固態硬盤SSD固態硬盤(SolidStateDisk、IDEF讀寫速度快

理論而言,SSD的速度至少比傳統硬盤快1個數量級(10倍)

物理特性

低功耗、無噪音、抗震動、低熱量、體積小、工作溫度范圍大

壽命限制SSD性能特點讀寫速度快

理論而言,SSD的速度至少比傳統硬盤快1個數量級小節SAS與SATA硬盤的區別SSD硬盤技術特點與分類各種硬盤性能的對比小節SAS與SATA硬盤的區別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RAID基本概念RAID-RedundantArrayofIndependentDisksRAID是將同一陣列中的多個磁盤視為單一的虛擬磁盤,數據是以分段的方式順序存放于磁盤陣列中

Tips:1987年,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表了文章:“ACaseforRedundantArraysofInexpensiveDisks”,文章提出RAID,并定義了RAID5個層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RAID基本概念RAID-RedundantArrayRAID技術的價值數據安全性能容量RAID技術的價值數據性能容量RAID術語—DiskStriping(數據分塊)將數據按照一定大小分成多個數據塊,這些數據塊可以被分別存放在不同的物理盤上系統在從特定硬盤讀取數據時可以通知下個目標盤準備數據提高系統讀寫數據的性能File12341234RAID術語—DiskStriping(數據分塊)將數據按數據跨盤技術使多個硬盤像一個硬盤那樣工作用廉價的資源來突破現有硬盤空間限制最大限度的利用磁盤空間不能改善硬盤的可靠性和速度1234File12341200MB300MB400MB400MB100MBRAID術語-DiskSpanning(數據跨盤)數據跨盤技術使多個硬盤像一個硬盤那樣工作1234File12RAID術語—DiskMirroring(硬盤鏡像)將相同的數據同時寫入多個硬盤中當某個物理硬盤失效時,提供數據資料的保護能力提高系統讀數據的性能File123412341234RAID術語—DiskMirroring(硬盤鏡像)將相同RAID術語—HotSwap(熱備)處于運行狀態的磁盤陣列子系統當出現單個物理盤失效的情況時,采用新硬盤將失效物理盤在線替換,同時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目前只有RAID級別為1、3、5、10、30、50的陣列才提供該功能熱備用磁盤上不存儲任何的用戶數據123412412541234RAID術語—HotSwap(熱備)處于運行狀態的磁盤陣列RAID術語—Parity(奇偶校驗)多個物理磁盤的數據通過異或(XOR)操作運算產生的冗余奇偶數據當單個硬盤失效時,冗余數據能夠通過與其它物理磁盤上的數據進行異或(XOR)操作而恢復產生的冗余數據可以被存放于一個專用奇偶校驗用的硬盤上,也可以將這些奇偶校驗數據分散分布在磁盤陣列的全部硬盤中產生和存儲奇偶校驗數據需要一些額外的操作,目前產生奇偶校驗數據有兩種方式:硬件生成和軟件計算RAID術語—Parity(奇偶校驗)多個物理磁盤的數據通過RAID0RAID0RAID1RAID1RAID5RAID5RAID10&50RAID10&50RAID6RAID6小節RAID的基本概念RAID不同LEVEL的技術特點RAID安全性、性能的對比RAID容量的計算小節RAID的基本概念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電源技術—熱插拔冗余電源熱插拔的幾種形式直流輸出端與交流端同在插拔面交流輸入線在模塊上,當拔出模塊時,交流電還在電源模塊上,模塊還工作,插入時相反不管交流電在哪一面,當拔出時電源模塊的管理電路發出一觸發信號使電源快速關斷,輸出端才拔開,插入時相反熱插拔時需要實現同步

一個模塊插拔時,另一個模塊不能宕機或停一下再起來電源技術—熱插拔冗余電源熱插拔的幾種形式熱插拔時需要實現同步電源技術—熱插拔冗余電源冗余特性1+1,每個模塊承擔50%的輸出功率,當一個模塊拔出時,另一個模塊承擔100%輸出功率2+1,有三個模塊,每個模塊承擔輸出功率的1/3,當拔出一個模塊,其余兩個模塊各承擔50%的輸出功率均流特性實際電流不是均衡的1+1時,可能一個40%或30%的電流,另一個60%或70%,甚至更大加入均流電路是必要的,特別是對于2+1電源來說尤為重要1+1冗余電源,總輸出功率為單個電源模塊的功率2+1冗余電源,總輸出功率小于兩個模塊總輸出功率之和電源技術—熱插拔冗余電源冗余特性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RACK機箱高度:n*U(1U=44.45mm

or1.75英寸)寬度:19英寸ThinkServerRD6302P2UMainstreamRackServerThinkServerRD5302P1UMainstreamRackServer機柜與機箱RACK機箱ThinkServerRD630ThinkSe標準機柜結構機柜與機箱機柜前部機柜前立柱機柜后立柱服務器A:導軌前后支架拉伸范圍750-900mmB:安裝導軌后機箱總體寬度為474mmD:機器前部到機柜門要求大于60mmL:機器前部到后部長度(考慮理線架空間)950mm標準機柜結構機柜與機箱機柜前部機柜前立柱機柜后立柱服務器A:機柜須符合EIA-310-E標準機柜標準機柜須符合EIA-310-E標準機柜標準兼容圓孔和方孔機柜標準兼容圓孔和方孔機柜標準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D技術5服務器電源技術6服務器結構與機柜7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技術概念1服務器架構基礎23服務硬盤技術4服務器RAINOS服務器操作系統

NetworkOperatingSystem網絡操作系統

NOS服務器操作系統

NetworkOperatingSOS兼容性對比——ServerVSPCWindowsserver2003StandardEditionR2中/英文版(X32)

Windowsserver2003EnterpriseEditionR2中/英文版(X32)

Windowsserver2003StandardEditionR2中/英文版(X6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