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神經病學
概述
是人體最精細的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脊神經)兩個部分。前者主管分析綜合體內外環境傳來的信息;后者主管傳遞神經沖動神經系統的癥狀按其發病機制可分為四類:缺損癥狀、刺激癥狀、釋放癥狀、斷聯休克癥狀臨床神經病學
概述是人體最1缺損癥狀:指神經組織受損使正常神經功能減弱或缺失(三偏征,面神經炎)刺激癥狀:指神經結構受激惹后產生的過度興奮表現(大腦皮質運動區刺激性病變—部分性運動性發作)(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釋放癥狀:CNS受損-對低級中樞控制功能減弱-低級中樞的功能表現出來(錐體束征)休克癥狀:CNS急性局部性嚴重病變引起與之功能相關的遠隔部位的神經功能短暫缺失(腦休克,脊髓休克)缺損癥狀:指神經組織受損使正常神經功能減弱2第二章神經系統損害的
定位診斷第二章神經系統損害的
定位診斷3第一節感覺系統
第一節感覺系統
4
感覺系統
概述感覺是作用于各個感覺器官的各種形式的刺激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包括:1.淺感覺(來自皮膚和黏膜):痛覺,溫度覺和觸覺2.深感覺(來自肌腱、肌肉、骨膜和關節):運動覺、位置覺和振動覺3.復合感覺(皮質感覺):實體覺、圖形覺、兩點辨認覺、定位覺和重量覺等感覺系統
概述感覺是作用于各個感覺器5軀干四肢痛溫覺傳導通路感受器軀干四肢皮膚感受器周圍突脊N第一級N元脊N節中樞突后根外側部背外側束中上升1-2節段第二級N元交叉白質前連合第三級N元丘腦腹后外側核投射纖維丘腦上輻射(內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葉后部中央前回大腦皮質脊髓丘腦側束脊髓丘系對側脊髓I、V、VII、VIII層中腦脊髓延髓腦橋軀干四肢痛溫覺傳導通路感受器軀干四肢皮膚感受器周圍突脊N第一6軀干四肢深感覺傳導通路傳導通路感受器軀干四肢肌腱、關節、皮膚感受器周圍突脊N第一級N元脊N節中樞突后根內側部薄束、楔束第二級N元薄束核、楔束核交叉丘系交叉第三級N元丘腦腹后外側核投射纖維丘腦上輻射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葉后部中央前回大腦皮質內側丘系對側(內囊后肢)S5C8T4L3延髓腦橋中腦軀干四肢深感覺傳導通路傳導通路感受器軀干四肢肌腱、關節周圍突7每一脊神經后根的輸入纖維來自一定的皮膚區域,此種階段性支配現象于胸段最明顯每一脊神經后根的輸入纖維來自一定的皮膚區域,此種8頸:C3肩:C4乳頭:T4劍突:T6臍:T10腹股溝:T12、L1頸:C3肩:C49上肢:外側:C5、C6中指:C7內側:C8、T1、T2
下肢:股前:L1-3膝:L4小腿內側:L4 小腿外側:L5大腿后:L4-S2 鞍區:S3-5上肢:外側:C5、C610感覺系統
解剖生理肢體的分布規律較復雜周圍神經在體表的分布與脊髓的階段性感覺分布不同每個感覺根或脊髓階段支配一片皮膚的感覺,稱皮節重疊支配:每一皮節均由3個相鄰的神經根重疊支配感覺系統
解剖生理11髓內感覺傳導束的層次排列
對診斷脊髓病變有重要價值髓內感覺傳導束的層次排列12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分為抑制性癥狀和刺激性癥狀:(一)抑制性癥狀:感覺徑路被破壞或功能受抑制時-→感覺缺失或感覺減退(痛溫觸深)如果在同一部位只有某種感覺障礙而其他感覺保存-→分離性感覺障礙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分為抑制性癥狀和13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二)刺激性癥狀1.感覺過敏:hypersthesia指輕微的刺激引起強烈的感覺(較強的疼痛感)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142.感覺倒錯:dysesthesia指非疼痛性刺激卻誘發疼痛感覺3.感覺過度:hyperpathia一般發生在感覺障礙的基礎上。感覺的刺激閾增加,反應時間延長,強烈,定位不明確。見于丘腦和周圍神經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的定位診斷15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
4.感覺異常:paresthesia沒有刺激發生感覺。如麻木,癢,針刺,蟻走感,電擊感,束帶感和冷熱感等,具有定位價值
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165.疼痛:pain(1)局部疼痛:如神經炎所致局部神經痛(2)放射性疼痛:如神經干、神經根及中樞神經系統刺激性病變時,疼痛由局部擴展到受累感覺神經支配區(3)擴散性疼痛:疼痛由一個神經分支擴散到另一分支,手指遠端挫傷整個上肢痛(4)牽涉性疼痛:由于內臟與皮膚傳入纖維都匯聚到脊髓后角神經元,內臟病變疼痛可擴散到相應體表節段,心絞痛左側胸及上肢內側痛膽囊病變右肩痛5.疼痛:pain17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感18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一)周圍神經損害:各種感覺成分絕大多數都在同神經內進入脊髓,因此完全斷離時,支配區域各種感覺均喪失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一)周圍神經損害19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1.末梢型:對稱性手套和襪套樣分布。如:多發性神經炎2.神經干型:感覺障礙大片狀分布,沿神經干壓痛3.神經叢型:多片狀分布4.神經后根型:階段性分布,根性疼痛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20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二)脊髓損害1.后角型:單側階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病變階段痛溫覺喪失,觸覺、深感覺保存。見于一側后角病變(脊髓空洞癥)2.前聯合型:雙側階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痛溫覺消失,觸覺和深感覺保存3.傳導束型: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二)脊髓損害21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后柱損害--深感覺喪失和觸覺減退,感覺性共濟失調側柱損害--脊髓丘腦側束損害--對側淺感覺喪失半側損害Brown-SequardSyndrome:損害平面以下同側中樞性癱瘓和深感覺缺損,對側痛溫覺缺失如外傷、脊髓腫瘤早期
(三)腦干損害交叉性感覺障礙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后柱損害--深感覺22中樞神經系統的定位診斷23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1.丘腦性損害:對側各種感覺缺失刺激性-→對側自發性疼痛,彌漫性,一般鎮痛劑無效2.內囊性損害:內囊后肢1/3損害對側偏身感覺缺失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24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
3.皮質性損害: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葉附近(第3,1,2區)。單肢感覺障礙皮質性感覺障礙的特點是出現精細性感覺障礙刺激性病灶-→感覺性癲癇發作癔病性感覺障礙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25中樞神經系統的定位診斷26第二節運動系統第二節運動系統27運動系統
概述運動機能可分為隨意運動和不隨意運動隨意運動--有意識的,能隨自己的意志而執行的動作不隨意運動--不經意的,不受自己的意志控制的動作。在正常情況下,它常伴著隨意運動而產生,協調著隨意運動,使動作完成準確,保持機體正常姿勢運動系統
概述28運動系統
概述神經運動系統由此及彼部分組成:1.下運動神經元2.上運動神經元3.錐體外系統4.小腦系統運動系統
概述29下運動神經元
解剖生理指脊髓前角細胞,腦神經運動核及其發出的神經軸突它是接受錐體束、錐體外系和小腦系統各方面沖動的最后共同通路每個前角細胞支配50-200個肌纖維下運動神經元
解剖生理30下運動神經元
解剖生理前根在椎間神經節后與后根結合形成前支和后支,其形成5個神經叢:頸叢C1-C5臂叢C5-T1腰叢L1-L4骶叢L5-S4尾叢S5-C0下運動神經元
解剖生理31下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的肌肉癱瘓,稱下運動神經元癱瘓或周圍性癱瘓主要表現為:A肌張力缺乏或減退B肌肉萎縮C腱反射消失或減弱D無病理征下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32下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1.前角細胞:
慢性損害---肌束顫動運動神經元病2.前根型:癱瘓分布是階段性,有時可見肌束顫動3.神經叢:如外傷,幾組肌肉癱瘓4.周圍神經叢型(神經干型,末梢神經型)下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33皮質錐體束解剖通路:起自大腦額葉中央前回運動區→輻射冠→內囊后肢-→錐體交叉-→對側脊髓側索下行-→脊髓前角大部分纖維交叉下行終止于對側前角細胞少數纖維不交叉終止于同側前角細胞皮質錐體束解剖通路:34上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上運動神經元癱瘓的特點:(1)肌張力(主要是中樞對脊髓抑制作用被解除,脊髓牽張反射作用加強,折刀樣改變)(2)腱反射亢進(3)各種病理反射,最敏感有意義的是BabinskiSign(4)肌肉廢用性萎縮,電測驗無變性反應上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上運動神35上、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的比較體征上運動神經元癱瘓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癱瘓分布整個肢體為主肌群為主肌群為主(單癱、偏癱、截癱)肌張力增高,呈痙攣性癱瘓降低,呈遲緩性癱瘓腱反射增強降低或消失病理反射有無肌萎縮無或輕度廢用性萎縮明顯肌束顫動無可有肌電圖神經傳導正常神經傳導異常無失神經電位有失神經電位上、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的比較體征上運動神經元癱瘓36上運動神經元癱瘓定位診斷上運動神經元37上運動神經元癱瘓定位診斷:皮質型:對側肢體的輕偏癱或單癱,運動性失語,刺激性病灶可有JACKSON癲癇上運動神經元癱瘓定位診斷:38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定位診斷(2)內囊型:纖維集中,完全性偏癱,三偏征,多見于腦血管病(3)腦干型:典型出現交叉性癱瘓中腦WEBER征:本側動眼神經癱,對側面神經、舌下神經及上下肢中樞性癱瘓腦橋MILLARD-GUBLER綜合征:病側展神經及面神經癱,對側上、下肢上運動神經元性癱及中樞性舌下神經麻痹(4)脊髓:半切、橫貫性損害的臨床表現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定位診斷(2)39錐體外系
解剖生理錐體束以外所有的運動神經核和運動神經傳導束,稱錐體外系統廣義包括:紋狀體系統及前庭小腦系統紋狀體系統包括:紋狀體、紅核、黑質、丘腦底核—基底節錐體外系
40錐體外系纖維聯系:
紅核、黑質、丘腦底核反饋蒼白球其中黑質紋狀體束神經遞質為抑制性多巴胺,病變時出現震顫麻痹錐體外系41錐體外系
臨床表現(1)肌強直(Rigidity):伸、屈肌張力均增高,鉛管樣或齒輪樣肌張力增高。因肌張力↑-→運動減少、表情缺乏(面具臉)、語言單調、聯合動作減少。如:帕金森綜合征(ParkinsonSyndrome)(2)靜止性震顫(StateTremor):靜止時出現,運動時減輕或消失,入睡后完全停止,最多見為手指節律性抖動,頻率一般為4-6次/秒,“搓丸樣”動作錐體外系
臨床42錐體外系
臨床表現(3)舞蹈樣動作(ChoreicMovement)是迅速多變、無目的的、無規律、不對稱、運動幅度大小不等的不自主運動,可發生于面部、肢體及軀干(4)手足徐動癥(Athetosis),是手指或足趾間歇的、緩慢的、扭曲的蚯蚓蠕動樣伸展動作,又稱變動性痙攣。見于紋狀體大理石樣變性,Wilson’s病,核黃疸等錐體外系
43錐體外系
臨床表現(5)扭轉痙攣(TorsionSpasm),或稱變形性肌張力障礙。系圍繞軀干或肢體長軸的緩慢扭轉或呈螺旋形旋轉的不自主運動。可為原發性、癥狀性,多見肝豆及酚噻嗪類、丁酰苯類或左旋多巴藥物反應(6)偏側投擲運動(Hemiballismus):為一側肢體猛烈的投擲樣不自主運動,運動幅度大、力量強,為對側丘腦底核損害引起錐體外系
臨床44錐體外系
臨床表現(7)抽動癥(Tic):為固定性或游走性的單個或多個肌肉的快速收縮動作。如擠眼、面肌抽動,一部分系基底節病變,一部分系精神因素,有些系藥物所致錐體外系
臨床45
小腦
解剖生理位于顱后窩,在腦橋和延髓背側,其間為四腦室,上、中、下小腦腳與中腦、腦橋、延髓相連。1.小腦的內部結構:表面為灰質,里面為白質小腦
解剖46小腦
解剖生理(1)小腦白質:從外向內分為分子層、蒲肯野細胞(Purkinge)質層及顆粒細胞層。(2)小腦內核(存在于小腦白質中)由外向中線4對核團:齒狀核、栓狀核、球狀核和頂核(3)小腦白質:由神經纖維組成a.傳入纖維b.傳出纖維c.連接小腦不同部位的固有纖維小腦
解剖生理(1)小腦白47小腦纖維聯系小腦48小腦
生理功能絨球小結葉及頂核----原始小腦----平衡中樞小腦的前葉及后葉蚓錐、蚓垂----舊小腦----本體感覺、調節肌肉張力并維持身體姿勢后葉大部分新小腦----對隨意運動起重要的協調功能,與精細動作有關小腦
生理功能49小腦
臨床表現急性較慢性明顯1.共濟失調2.肌張力減退:腱反射降低,鐘擺樣運動3.其他癥狀:姿勢和步態異常中線損害---軀干及兩下肢共濟失調、醉漢步態、無眼震半球損害---位置覺差、跟膝徑不準、辯距不良、精細動作不能小腦
臨床表現急性較慢性明顯50第三節反射第三節反射51反射
解剖學基礎反射的解剖學基礎是反射弧。它包括(1)感受器(2)傳入神經元(3)一個或數個聯絡神經元(4)傳出神經元(5)效應器反射的種類包括淺反射、深反射和病理反射反射
解剖學基礎反射的解剖學基礎是52
深反射
反射反應肌肉神經定位肱二頭肌肘關節屈曲肱二頭肌肌皮神經C5-6肱三頭肘關節伸直肱三頭肌橈神經C6-8橈骨膜肘關節屈曲肱橈肌正中、肌皮神經C6-8前臂旋前旋前肌指屈肌手指屈曲指深、淺屈肌正中、尺神經C7-T1拇屈肌膝反射膝關節伸直股四頭肌股神經L2-4踝反射足向趾面屈曲腓腸肌坐骨神經S1-2
深反射
反射反應53
深反射病理表現深反射減弱或消失:反射弧任何部位的中斷可產生深反射減弱或消失,是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的一個重要體征在深昏迷、深麻醉、鎮靜、腦脊髓損害的神經性休克期,深反射可消失或減弱深反射病理表現54深反射病理表現深反射的增強:錐體系在正常情況下對深反射的反射弧起抑制作用深反射增強是一種釋放癥狀,見于反射弧未中斷而錐體束受損傷時深反射增強是上運動神經元損害的重要體征深反射病理表現深反射的增強:55淺反射
概述淺反射為刺激皮膚、角膜及粘膜引起的肌肉迅速收縮反應包括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提睪反射、跖反射、肛門反射淺反射
概述56淺反射
概述淺反射的反射弧除了脊髓階段性的反射以外,還有沖動循脊髓上升達大腦皮質,下降的纖維經錐體束至脊髓前角細胞因此,脊髓反射弧的中斷或錐體束病變均可引起淺反射減弱或消失淺反射
概述57淺反射反射檢查法反應神經階段定位角膜反射輕觸角膜閉眼瞼三叉面N腦橋咽反射輕觸咽后壁軟鄂上舉舌咽、迷走N延髓和嘔吐上腹壁劃過腹部上部上腹壁收縮肋間NT7-8反射皮膚中腹壁劃過腹部中部中腹壁收縮肋間NT9-10反射皮膚下腹壁劃過腹部下部下腹壁收縮肋間NT11-12反射皮膚淺反射反射檢查法58淺反射反射檢查法反應神經階段定位提睪反射刺激大腿上部睪丸上舉生殖股神經L1-2內側皮膚足底反射輕劃足底外側足趾及足向坐骨神經S1-2跖面屈曲巴賓斯基征輕劃足底外側踇趾向足背屈坐骨神經錐體束其余足趾呈扇行分開肛門反射輕劃或針刺外括約肌收縮肛尾神經S4-S5肛門附近淺反射反射檢查法59病理反射
概述1歲以內嬰兒在尚未能站立和行走時,由于錐體束發育還完全,可出現病理反射錐體束發育成熟,這些反射受到抑制當錐體束受損后,抑制作用被解除,這類反射又有出現病理反射
60病理反射
概述巴賓斯基征是最重要的病理征,是錐體束受損的特征性反射脊髓完全橫貫性損害時可出現自動反射、總體反射:針刺病變平面以下皮膚引起單側或雙側髖、膝、踝部屈曲和Bbabinski征。若雙側屈曲并伴腹肌收縮、膀胱及直腸排空,以及病變以下豎毛、出汗、皮膚發紅等,稱為總體反射病理反射
61
錐體束受損后的
足部病理反射名稱檢查法反應Babinski征以針在足底外緣自后向前踇趾背屈,余各趾劃過各趾呈扇狀散開Chaddock征以針劃過足部外踝處踇趾背屈,余各趾呈扇狀散開Oppenheim征以拇指用力沿小腿脛骨踇趾背屈,余各趾從上而下擦過呈扇狀散開Gordon征用手捏壓腓腸肌踇趾背屈,余各趾呈扇狀散開錐體束受損后的
足62錐體束受損后的
足部病理反射名稱檢查法反應Schaeffer征擠壓跟腱踇趾背屈,余各趾呈扇狀散開Gonda征緊捏中小指,使之向下,踇趾背屈,余各趾數秒鐘突然放松呈扇狀散開
錐體束受損后的
足部63臨床神經病學
概述
是人體最精細的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脊神經)兩個部分。前者主管分析綜合體內外環境傳來的信息;后者主管傳遞神經沖動神經系統的癥狀按其發病機制可分為四類:缺損癥狀、刺激癥狀、釋放癥狀、斷聯休克癥狀臨床神經病學
概述是人體最64缺損癥狀:指神經組織受損使正常神經功能減弱或缺失(三偏征,面神經炎)刺激癥狀:指神經結構受激惹后產生的過度興奮表現(大腦皮質運動區刺激性病變—部分性運動性發作)(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釋放癥狀:CNS受損-對低級中樞控制功能減弱-低級中樞的功能表現出來(錐體束征)休克癥狀:CNS急性局部性嚴重病變引起與之功能相關的遠隔部位的神經功能短暫缺失(腦休克,脊髓休克)缺損癥狀:指神經組織受損使正常神經功能減弱65第二章神經系統損害的
定位診斷第二章神經系統損害的
定位診斷66第一節感覺系統
第一節感覺系統
67
感覺系統
概述感覺是作用于各個感覺器官的各種形式的刺激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包括:1.淺感覺(來自皮膚和黏膜):痛覺,溫度覺和觸覺2.深感覺(來自肌腱、肌肉、骨膜和關節):運動覺、位置覺和振動覺3.復合感覺(皮質感覺):實體覺、圖形覺、兩點辨認覺、定位覺和重量覺等感覺系統
概述感覺是作用于各個感覺器68軀干四肢痛溫覺傳導通路感受器軀干四肢皮膚感受器周圍突脊N第一級N元脊N節中樞突后根外側部背外側束中上升1-2節段第二級N元交叉白質前連合第三級N元丘腦腹后外側核投射纖維丘腦上輻射(內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葉后部中央前回大腦皮質脊髓丘腦側束脊髓丘系對側脊髓I、V、VII、VIII層中腦脊髓延髓腦橋軀干四肢痛溫覺傳導通路感受器軀干四肢皮膚感受器周圍突脊N第一69軀干四肢深感覺傳導通路傳導通路感受器軀干四肢肌腱、關節、皮膚感受器周圍突脊N第一級N元脊N節中樞突后根內側部薄束、楔束第二級N元薄束核、楔束核交叉丘系交叉第三級N元丘腦腹后外側核投射纖維丘腦上輻射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葉后部中央前回大腦皮質內側丘系對側(內囊后肢)S5C8T4L3延髓腦橋中腦軀干四肢深感覺傳導通路傳導通路感受器軀干四肢肌腱、關節周圍突70每一脊神經后根的輸入纖維來自一定的皮膚區域,此種階段性支配現象于胸段最明顯每一脊神經后根的輸入纖維來自一定的皮膚區域,此種71頸:C3肩:C4乳頭:T4劍突:T6臍:T10腹股溝:T12、L1頸:C3肩:C472上肢:外側:C5、C6中指:C7內側:C8、T1、T2
下肢:股前:L1-3膝:L4小腿內側:L4 小腿外側:L5大腿后:L4-S2 鞍區:S3-5上肢:外側:C5、C673感覺系統
解剖生理肢體的分布規律較復雜周圍神經在體表的分布與脊髓的階段性感覺分布不同每個感覺根或脊髓階段支配一片皮膚的感覺,稱皮節重疊支配:每一皮節均由3個相鄰的神經根重疊支配感覺系統
解剖生理74髓內感覺傳導束的層次排列
對診斷脊髓病變有重要價值髓內感覺傳導束的層次排列75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分為抑制性癥狀和刺激性癥狀:(一)抑制性癥狀:感覺徑路被破壞或功能受抑制時-→感覺缺失或感覺減退(痛溫觸深)如果在同一部位只有某種感覺障礙而其他感覺保存-→分離性感覺障礙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分為抑制性癥狀和76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二)刺激性癥狀1.感覺過敏:hypersthesia指輕微的刺激引起強烈的感覺(較強的疼痛感)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772.感覺倒錯:dysesthesia指非疼痛性刺激卻誘發疼痛感覺3.感覺過度:hyperpathia一般發生在感覺障礙的基礎上。感覺的刺激閾增加,反應時間延長,強烈,定位不明確。見于丘腦和周圍神經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的定位診斷78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
4.感覺異常:paresthesia沒有刺激發生感覺。如麻木,癢,針刺,蟻走感,電擊感,束帶感和冷熱感等,具有定位價值
感覺障礙
臨床表現795.疼痛:pain(1)局部疼痛:如神經炎所致局部神經痛(2)放射性疼痛:如神經干、神經根及中樞神經系統刺激性病變時,疼痛由局部擴展到受累感覺神經支配區(3)擴散性疼痛:疼痛由一個神經分支擴散到另一分支,手指遠端挫傷整個上肢痛(4)牽涉性疼痛:由于內臟與皮膚傳入纖維都匯聚到脊髓后角神經元,內臟病變疼痛可擴散到相應體表節段,心絞痛左側胸及上肢內側痛膽囊病變右肩痛5.疼痛:pain80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感81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一)周圍神經損害:各種感覺成分絕大多數都在同神經內進入脊髓,因此完全斷離時,支配區域各種感覺均喪失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一)周圍神經損害82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1.末梢型:對稱性手套和襪套樣分布。如:多發性神經炎2.神經干型:感覺障礙大片狀分布,沿神經干壓痛3.神經叢型:多片狀分布4.神經后根型:階段性分布,根性疼痛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83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二)脊髓損害1.后角型:單側階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病變階段痛溫覺喪失,觸覺、深感覺保存。見于一側后角病變(脊髓空洞癥)2.前聯合型:雙側階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痛溫覺消失,觸覺和深感覺保存3.傳導束型: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二)脊髓損害84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后柱損害--深感覺喪失和觸覺減退,感覺性共濟失調側柱損害--脊髓丘腦側束損害--對側淺感覺喪失半側損害Brown-SequardSyndrome:損害平面以下同側中樞性癱瘓和深感覺缺損,對側痛溫覺缺失如外傷、脊髓腫瘤早期
(三)腦干損害交叉性感覺障礙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后柱損害--深感覺85中樞神經系統的定位診斷86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1.丘腦性損害:對側各種感覺缺失刺激性-→對側自發性疼痛,彌漫性,一般鎮痛劑無效2.內囊性損害:內囊后肢1/3損害對側偏身感覺缺失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87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
3.皮質性損害: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葉附近(第3,1,2區)。單肢感覺障礙皮質性感覺障礙的特點是出現精細性感覺障礙刺激性病灶-→感覺性癲癇發作癔病性感覺障礙感覺障礙
定位診斷88中樞神經系統的定位診斷89第二節運動系統第二節運動系統90運動系統
概述運動機能可分為隨意運動和不隨意運動隨意運動--有意識的,能隨自己的意志而執行的動作不隨意運動--不經意的,不受自己的意志控制的動作。在正常情況下,它常伴著隨意運動而產生,協調著隨意運動,使動作完成準確,保持機體正常姿勢運動系統
概述91運動系統
概述神經運動系統由此及彼部分組成:1.下運動神經元2.上運動神經元3.錐體外系統4.小腦系統運動系統
概述92下運動神經元
解剖生理指脊髓前角細胞,腦神經運動核及其發出的神經軸突它是接受錐體束、錐體外系和小腦系統各方面沖動的最后共同通路每個前角細胞支配50-200個肌纖維下運動神經元
解剖生理93下運動神經元
解剖生理前根在椎間神經節后與后根結合形成前支和后支,其形成5個神經叢:頸叢C1-C5臂叢C5-T1腰叢L1-L4骶叢L5-S4尾叢S5-C0下運動神經元
解剖生理94下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的肌肉癱瘓,稱下運動神經元癱瘓或周圍性癱瘓主要表現為:A肌張力缺乏或減退B肌肉萎縮C腱反射消失或減弱D無病理征下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95下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1.前角細胞:
慢性損害---肌束顫動運動神經元病2.前根型:癱瘓分布是階段性,有時可見肌束顫動3.神經叢:如外傷,幾組肌肉癱瘓4.周圍神經叢型(神經干型,末梢神經型)下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96皮質錐體束解剖通路:起自大腦額葉中央前回運動區→輻射冠→內囊后肢-→錐體交叉-→對側脊髓側索下行-→脊髓前角大部分纖維交叉下行終止于對側前角細胞少數纖維不交叉終止于同側前角細胞皮質錐體束解剖通路:97上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上運動神經元癱瘓的特點:(1)肌張力(主要是中樞對脊髓抑制作用被解除,脊髓牽張反射作用加強,折刀樣改變)(2)腱反射亢進(3)各種病理反射,最敏感有意義的是BabinskiSign(4)肌肉廢用性萎縮,電測驗無變性反應上運動神經元
臨床表現上運動神98上、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的比較體征上運動神經元癱瘓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癱瘓分布整個肢體為主肌群為主肌群為主(單癱、偏癱、截癱)肌張力增高,呈痙攣性癱瘓降低,呈遲緩性癱瘓腱反射增強降低或消失病理反射有無肌萎縮無或輕度廢用性萎縮明顯肌束顫動無可有肌電圖神經傳導正常神經傳導異常無失神經電位有失神經電位上、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的比較體征上運動神經元癱瘓99上運動神經元癱瘓定位診斷上運動神經元100上運動神經元癱瘓定位診斷:皮質型:對側肢體的輕偏癱或單癱,運動性失語,刺激性病灶可有JACKSON癲癇上運動神經元癱瘓定位診斷:101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定位診斷(2)內囊型:纖維集中,完全性偏癱,三偏征,多見于腦血管病(3)腦干型:典型出現交叉性癱瘓中腦WEBER征:本側動眼神經癱,對側面神經、舌下神經及上下肢中樞性癱瘓腦橋MILLARD-GUBLER綜合征:病側展神經及面神經癱,對側上、下肢上運動神經元性癱及中樞性舌下神經麻痹(4)脊髓:半切、橫貫性損害的臨床表現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定位診斷(2)102錐體外系
解剖生理錐體束以外所有的運動神經核和運動神經傳導束,稱錐體外系統廣義包括:紋狀體系統及前庭小腦系統紋狀體系統包括:紋狀體、紅核、黑質、丘腦底核—基底節錐體外系
103錐體外系纖維聯系:
紅核、黑質、丘腦底核反饋蒼白球其中黑質紋狀體束神經遞質為抑制性多巴胺,病變時出現震顫麻痹錐體外系104錐體外系
臨床表現(1)肌強直(Rigidity):伸、屈肌張力均增高,鉛管樣或齒輪樣肌張力增高。因肌張力↑-→運動減少、表情缺乏(面具臉)、語言單調、聯合動作減少。如:帕金森綜合征(ParkinsonSyndrome)(2)靜止性震顫(StateTremor):靜止時出現,運動時減輕或消失,入睡后完全停止,最多見為手指節律性抖動,頻率一般為4-6次/秒,“搓丸樣”動作錐體外系
臨床105錐體外系
臨床表現(3)舞蹈樣動作(ChoreicMovement)是迅速多變、無目的的、無規律、不對稱、運動幅度大小不等的不自主運動,可發生于面部、肢體及軀干(4)手足徐動癥(Athetosis),是手指或足趾間歇的、緩慢的、扭曲的蚯蚓蠕動樣伸展動作,又稱變動性痙攣。見于紋狀體大理石樣變性,Wilson’s病,核黃疸等錐體外系
106錐體外系
臨床表現(5)扭轉痙攣(TorsionSpasm),或稱變形性肌張力障礙。系圍繞軀干或肢體長軸的緩慢扭轉或呈螺旋形旋轉的不自主運動。可為原發性、癥狀性,多見肝豆及酚噻嗪類、丁酰苯類或左旋多巴藥物反應(6)偏側投擲運動(Hemiballismus):為一側肢體猛烈的投擲樣不自主運動,運動幅度大、力量強,為對側丘腦底核損害引起錐體外系
臨床107錐體外系
臨床表現(7)抽動癥(Tic):為固定性或游走性的單個或多個肌肉的快速收縮動作。如擠眼、面肌抽動,一部分系基底節病變,一部分系精神因素,有些系藥物所致錐體外系
臨床108
小腦
解剖生理位于顱后窩,在腦橋和延髓背側,其間為四腦室,上、中、下小腦腳與中腦、腦橋、延髓相連。1.小腦的內部結構:表面為灰質,里面為白質小腦
解剖109小腦
解剖生理(1)小腦白質:從外向內分為分子層、蒲肯野細胞(Purkinge)質層及顆粒細胞層。(2)小腦內核(存在于小腦白質中)由外向中線4對核團:齒狀核、栓狀核、球狀核和頂核(3)小腦白質:由神經纖維組成a.傳入纖維b.傳出纖維c.連接小腦不同部位的固有纖維小腦
解剖生理(1)小腦白110小腦纖維聯系小腦111小腦
生理功能絨球小結葉及頂核----原始小腦----平衡中樞小腦的前葉及后葉蚓錐、蚓垂----舊小腦----本體感覺、調節肌肉張力并維持身體姿勢后葉大部分新小腦----對隨意運動起重要的協調功能,與精細動作有關小腦
生理功能112小腦
臨床表現急性較慢性明顯1.共濟失調2.肌張力減退:腱反射降低,鐘擺樣運動3.其他癥狀:姿勢和步態異常中線損害---軀干及兩下肢共濟失調、醉漢步態、無眼震半球損害---位置覺差、跟膝徑不準、辯距不良、精細動作不能小腦
臨床表現急性較慢性明顯113第三節反射第三節反射114反射
解剖學基礎反射的解剖學基礎是反射弧。它包括(1)感受器(2)傳入神經元(3)一個或數個聯絡神經元(4)傳出神經元(5)效應器反射的種類包括淺反射、深反射和病理反射反射
解剖學基礎反射的解剖學基礎是115
深反射
反射反應肌肉神經定位肱二頭肌肘關節屈曲肱二頭肌肌皮神經C5-6肱三頭肘關節伸直肱三頭肌橈神經C6-8橈骨膜肘關節屈曲肱橈肌正中、肌皮神經C6-8前臂旋前旋前肌指屈肌手指屈曲指深、淺屈肌正中、尺神經C7-T1拇屈肌膝反射膝關節伸直股四頭肌股神經L2-4踝反射足向趾面屈曲腓腸肌坐骨神經S1-2
深反射
反射反應116
深反射病理表現深反射減弱或消失:反射弧任何部位的中斷可產生深反射減弱或消失,是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的一個重要體征在深昏迷、深麻醉、鎮靜、腦脊髓損害的神經性休克期,深反射可消失或減弱深反射病理表現117深反射病理表現深反射的增強:錐體系在正常情況下對深反射的反射弧起抑制作用深反射增強是一種釋放癥狀,見于反射弧未中斷而錐體束受損傷時深反射增強是上運動神經元損害的重要體征深反射病理表現深反射的增強:118淺反射
概述淺反射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題立項申報書2018
- 比較研究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注會考試備考心理輔導試題及答案
- 企業電腦采購合同協議
- 微生物檢測條件對結果影響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證考試常見試題及答案
- 了解資本市場與2025年考試關系的考題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內部管理試題及答案
- 課題申報評審書2019
- 幼兒園班級的社會實踐活動設計計劃
- 考研復試調劑講座
- SPC控制圖應用指導書
- IrreguLar-Verbs-不規則動詞表
- 蔬菜水果配送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3版)《結腸鏡檢查腸道準備專家共識意見》解讀課件
- 學院物資倉庫管理員崗位職責
- 砼工程技術交底
- 煤礦污水處理站制度(完整版)資料
- 光伏儲能一體化充電站設計方案
- 劍橋英語PET真題校園版
- 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工程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