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閨怨詩歌內容精講閨怨類詩歌:內容主旨(1)描寫了男女之間的深厚情誼,贊揚了真摯愛情。(2)表現出思婦在閨中生活的孤獨(3)對丈夫的思念。(4)對年華易逝和青春不再的悲哀,(5)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6)被丈夫冷落拋棄后的怨恨與苦悶,(7)含蓄委婉表達作者對自己不受朝廷重用的郁悶或對得到國家重用報效朝廷的渴望。表現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擬人、對比、正面描寫、側面烘托。常見意象:夫婿千帆憑欄(或憑闌)闌干紅妝銅鏡朱砂一、詩歌鑒賞閱讀《庭中有奇樹》古詩,完成下面小題。庭中有奇樹(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1.下面對于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懷遠詩,寫一個婦女對遠處丈夫的深切懷念之情。B.一、二兩句是環境描寫,“庭中”二字暗示這是深閨中的環境。C.三、四兩句寫思婦面對繁花似錦的景象,以花寄情。D.結尾兩句是丈夫無可奈何而說出的自我寬慰的話,同時也點明了全詩的主題。2.請賞析“馨香盈懷袖”中“盈”字的表達效果。【答案】1.D
2.①“盈”字用得很妙,不但表現了花兒香濃,而且也暗示思婦手執花枝,站立很久。這樣,就為推出下面一句蓄勢。②表面寫花香充滿,四處漫散,實指女主人公情感豐富。③“盈”字把主人公深深思念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貌淺而意深,是全詩“詩眼”所在。【解析】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D.結尾兩句意思是: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貴,只是有感于離別多時,想借著花兒表達思念之情罷了。是妻子(即主人公)無可奈何而說出的自我寬慰的話,“但感別經時”點明了全詩的主題。故選D。2.本題考查詩歌的煉字。解答此題,分析詩句中用的最好的字眼,最好在動詞或形容詞上下功夫。于是,此句中的動詞“盈”就會跳入答案之列。“盈”即“滿”的意思,寫出了花香四溢,香味撲鼻,從側面說明了她佇立時間之久,花香染滿了女主人公的衣袖,表現出她對遠方親人的思念至深,可見“盈”是全詩的“詩眼”。【點睛】譯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樹,滿樹綠葉襯托著茂密的花朵,顯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著樹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贈送給日夜思念的親人。花香充滿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間,可是天遙地遠,沒人能送到親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貴,只是別離太久,想借著花兒表達懷念之情罷了。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的問題。閨怨(唐)沈如筠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①。【注】①伏波營:借用東漢馬援的典故,暗示征人戍守南疆。3.詩中“孤”字含義豐富,請作簡要分析。4.這首詩通過主人公思婦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答案】3.既寫月影的孤單,也寫出了思婦的孤苦心理。
4.“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表達了她對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懷念。先托鴻雁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夢境團聚;“流照伏波營。”最后只好變成月光灑瀉親人的身上。【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重要字詞的能力。注意結合上下文以及詩歌表現的情感來理解。“愿隨孤月影”意思是多希望能追隨那無處不在的月影,這里用一個“孤”字描述月影的孤單,其實也是借孤單的月影寫思婦內心的孤單、悲苦,是將自己孤苦的心理投射到月影上了。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情感的能力。解答詩歌情感的答題方法如下:①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②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③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④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⑤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同時還要注意詩文前面的小序和詩文后面的注解。要注意詩歌是有多種情感還是相對比較單一。這首詩為思婦代言,表達了對征戍在外的親人的深切懷念,寫來曲折盡臻,一往情深。這是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丈夫成守南疆,妻子獨處空閨,想象著憑借雁足給丈夫傳遞一封深情的書信;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鄉去了,斷鴻過盡,傳書無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緒。詩一開頭,就用雁足傳書的典故來表達思婦想念征夫的心情,十分貼切。“書難寄”的“難”字,細致地描狀了思婦的深思遐念和傾訴無人的隱恨。正是這無限思念的愁緒攪得她難以成寐,因此,想象著借助夢境與親人作短暫的團聚也不可能。“愁多”,表明她感情復雜,不能盡言。“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她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樣,灑瀉到“伏波營”中親人的身上。“伏波營”借用東漢馬援的典故,暗示征人戌守在南方邊境。“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婦的孤單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時空的隔絕,人們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隨孤月,流照親人,寫她希望從愁怨之中解脫出來,顯出思婦的感情十分真摯。5.涉江采芙蓉
《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蘭澤①多芳草。采之欲遺②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③,長路漫浩浩。同心④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注釋】①蘭澤:生有蘭草的沼澤地。②遺:贈。③舊鄉:故鄉。④同心:指夫妻。下列對本詩內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的前兩句的意思是:劃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來到沼澤地摘取芬芳的蘭草。B.三四句通過思婦自問自答,感情由前兩句的歡樂一下子轉向悲哀,令人嘆惋。C.五六兩句通過“舊鄉”“長路”來表現漂泊異鄉的游子內心的孤單、憂愁與悵惘。D.最后兩句寫夫妻兩人互表決心,即使分隔兩地,也要永結同心,白頭偕老,令人感動。【答案】D【詳解】考查對詩詞內容和情感的理解辨析。D.表述錯誤,詩中的主人公是那位女子,“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這兩句是說,兩個心心相印的人啊,永遠異地相思,只有憂傷陪伴他們終老。這兩句詩是寫一對長久分別的有情人,從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擔憂涌上心頭;故選D。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6.對詩句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迢迢”兩句從牽牛織女兩處落筆。“迢迢”易使人聯想到女子的柔美,“皎皎”易使人聯想到遠方游子的剛毅。B.“皎皎”“迢迢”,既是實寫星空星辰的清亮,也是想象人之情態,寫出織女的嬌美姿態,還表現了內心之感受。C.“纖纖”狀寫素手之修美,“札札”狀寫織布之繁忙,一狀形,一摹聲,寫出了織女的姿態美和織女勤勞的形象。D.“盈盈”寫水清淺的樣子;“脈脈”寫人含情的樣子。一水之隔只能含情脈脈,隔河相望,情景并生,哀怨動人。7.對這首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本詩借牛郎織女的傳說,抒發了游子、思婦的哀傷,或者是一種愛而受阻、思而不得的離愁別恨。B.這首詩形式整齊,感情濃郁,意蘊深沉,在藝術表現上也有獨到之處。詩歌對織女的描繪很細膩。C.“河漢”兩句運用反問的寫作手法,寫二人雖相去不遠,卻不得相見,表現了二人心靈上的阻隔。D.東漢時期,牛郎織女的愛情悲劇故事逐漸定型。本詩是關于牛郎織女愛情故事最早最完整的記錄。【答案】6.A
7.C【分析】6.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A“迢迢”易使人聯想到遠方游子的剛毅,“皎皎”易使入聯想到女子的柔美。選項把兩個詞的含義恰好顛倒了;故選A。7.本題考查詩歌的賞析。C.“心靈的阻隔”分析錯誤。“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意思是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他倆相界離也沒有多遠,與后文“脈脈不得語”形成反差,表達織女內心的愁苦;故選C。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馀干旅舍①劉長卿搖落②暮天迥③,青楓④霜葉稀。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⑤?【注釋】①本詩是劉長卿寄居在馀干(今屬江西省余干縣)旅舍時所作。②搖落:草木凋落。《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哀。”③迥:高遠。④青楓:蒼翠的楓樹。一作丹楓,經霜已經變紅的楓葉。⑤搗寒衣:指舊時縫制寒衣,用捶棒搗平皺折時傳出的砧聲。8.下面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開頭寫詩人獨自在旅舍門外佇立凝望,由于草木搖落,整個世界顯得清曠疏朗起來。B.“獨鳥背人飛”,暗喻著詩人的孤苦,蘊含著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C.尾聯詩人捕捉“搗寒衣”的砧聲入詩,一聲聲把詩人的心都搗碎了,更加真切感人地抒發了他滿懷的悲愁痛苦。D.全詩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日暮后的景色,由看得見“霜葉稀”的日暮時分,寫到夜色漸濃,城門關閉,進而寫到明月初上,直到夜闌人靜,坐聽閨中思婦搗寒衣的砧聲。時間上有遞進,體現了詩人的悠閑。9.這首五言律詩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答案】8.D
9.全詩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鄉游子的孤獨、寂寞的情懷和深深的羈旅思鄉之情。【分析】8.D.“體現了詩人的悠閑”有誤,應為:體現了詩人滿懷的悲愁痛苦。故選D。9.考查賞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首聯詩人通過描寫暮色中特有的秋景,展現了遼曠凄涼的自然景色,既暗示了時光節令的流逝推移,又烘托了詩人內心的凄清孤寂,隱隱透露出一種郁郁的離情鄉思。頷聯一“孤”一“獨”,暗示了詩人孤苦背時,宦途坎坷的凄涼境遇。頸聯由渡口的新月,念及鄰家的漁船未歸,從漁家未歸,當然又會觸動自己的離思,在外漂泊的酸楚。尾聯翻出新境,把詩情又推進一層。詩人憑眺已久,此時此刻,詩人內心深深的思鄉之情綿綿不斷地涌上心頭,鄉情愁思正不斷侵襲著他的心靈,悲從中來。就在詩人“鄉心欲絕”時,不知從哪里又傳來一陣搗衣的砧聲,誰家少婦正在閨中為遠方的親人趕制寒衣。不斷的砧聲讓詩人已經欲絕的心情更加痛苦,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寫出詩人滿懷的悲愁痛苦。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小題。菩薩蠻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烏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10.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這首詞描給的是一個暮色蒼茫、煙云暖暖的黃昏:“平林漠漠煙如織”傳達出一種空寞惆悵的情緒,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B.“寒山一帶傷心碧”描繪的是近景,畫面中暗含了詞人的主觀感受:“暝色入高樓”由近及遠,隨著暮色籠罩高樓,人的內心感受在不斷深化。C.“有人樓上愁”從全景式的平林遠山拉到樓頭思婦的特寫鏡頭,完成了由客觀到主觀、由物到人的過渡。D.“宿鳥歸飛急”一句中,急飛的宿鳥與久立之人形成強烈的對照,反襯出人的落拓無依。E.亭是修在路邊供旅人休息的地方,五里修一短亭,十里修一長亭。“長亭更短亭”說明路程遙遠,歸期在望。11.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答案】10.BE
11.“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主題更加鮮明。【解析】10.本題考查詩文內容的理解。B.“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遠處舒展的樹林煙霧漾瀠,好像織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帶,極為碧綠)”形容遠處的林與山煙霧籠罩,一片碧色;“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暮色進了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為近景,用一“入”字由遠而近,從全景式的平林遠山拉到樓頭思婦的特寫鏡頭,突出了“有人樓上愁”的人物主體;寫景角度是“由遠及近”并非“由近及遠”,此項表述錯誤;E.“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過了長亭,接著的是短亭)”亭子為旅人休息的地方,亭子的接連不斷,體現了作者歸途遙遠,歸期無望;并非“歸期在望”,此項表述錯誤;故選BE。11.本題考查語句賞析。“玉階空佇立”譯為: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聯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過了長亭,接著的是短亭)”可知:作者翹首以盼的是踏上歸途,回到家鄉,然而愿望無法實現,只能空空等待,內心憂愁,惆悵之意盡顯,更突出詩文“愁”的主題,與前文“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的“傷心景”相呼應。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垂楊碧·寓謁金門張輯花半濕,睡起一窗晴色。千里江南真咫尺①,醉中歸夢直②。前度蘭舟③送客,雙鯉④沈沈⑤消息。樓外垂楊如此碧,問春來幾日。【注】①咫尺:距離很近。咫,古代稱八寸為咫。此句化用岑參《春夢》詩:“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②直:直接,暢達,不曲折回繞。③蘭舟:小舟的美稱。④雙鯉:古人經常把書信夾在魚形木板里面,后來便常用它代指書信。《古樂府》“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⑤沈:同“沉(chén)”。12.下列對詩歌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前兩句,敘寫昨日花朵經雨,濕潤如玉;一覺醒來,窗外卻陽光明媚。B.上片后兩句意思是說雖然江南遠隔千里,卻因為醉中所夢,所以也感覺近在咫尺。C.下片前兩句承上啟下,是說主人翁目送船載客離去,希望自此不要杳無音信。D.下片后兩句是說忽見樓外垂柳如此碧綠,才想起問春天:你是何時來到這里?13.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寫的是閨中女子的懷人念遠之情。B.“歸夢直”表面看來是寫夢中前往江南暢達,而實際是慨嘆歸路崎嶇,世路艱難。C.“千里江南”兩句暗用岑參《春夢》詩“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句意,可見思婦戀情之癡。D.用典故恰切,比喻擬人生動,借春日之景烘托感情,這是此詞的鮮明特點。【答案】12.C
13.D【分析】12.C.下片前兩句的意思是,主人公前段時間送客遠去,可是到如今已經過了這么長時間了,依然沒有任何消息,故C項表述錯誤。13.D.詞中沒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雙鯉沈沈消息”運用典故;“問春來幾日”運用擬人手法,把春天比作人,與春天進行對話。故選D。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小題。望江南溫庭筠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14.這首詞雖短,卻容納了很多內容,就時間而言,是從早晨寫到________;就景物而言,寫了江水、樓、帆、斜暉、_______。就人物情感變化而言,由希望到失望再到________。15.對這首詞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梳洗罷”,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婦),在特定條件(準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下,一種特定情緒(喜悅和激動)的反映。B.“獨倚望江樓”,江為背景,樓為主體,焦點是獨倚的人。C.“過盡千帆皆不是”,是全詞感情上的大轉折。這句和起句的歡快情緒形成對照,鮮明而強烈;又和“獨倚望江樓”的焦急相連結,承上而啟下。D.這首詞以空靈豪放之筆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征夫歸來的思婦形象,意思含蓄深沉,不太容易理解,是婉約詞的典范之作。【答案】14.
傍晚;
白蘋洲;
腸斷
15.D【解析】14.試題分析:考查對詩歌重要信息的篩選和提取。“斜暉脈脈”是說已經到了傍晚。“腸斷白蘋洲”中的“白蘋洲”又是詩人描寫的最后一個景物。“腸斷白蘋洲”的“腸斷”是詩人一天中最后的情緒。答此題,讀懂詩句內容是關鍵。15.試題分析:“空靈豪放之筆”錯。應該是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個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豪放”理解錯誤,風格清麗自然。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列小題。子夜四時歌·秋歌①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②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③情。何日平胡虜④,良人⑤罷遠征?【注釋】①子夜吳歌:《子夜歌》系六朝樂府中的吳聲歌曲。相傳是晉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創制,多寫哀怨眷戀之情,分春、夏、秋、冬四季。李白依格了四首,此首屬秋歌。②搗衣:將洗過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搗去堿質。這里指人們準備寒衣。③玉關:即玉門關。④虜:對敵方的蔑稱。⑤良人:丈夫。16.根據詩意,展開合理想象,描繪“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所展示的畫面。17.體現思婦心愿的是哪一句詩?詩歌表現了怎樣的主題?【答案】16.示例:秋月皎潔長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戶戶傳來搗衣的聲音。
17.良人罷遠征。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于離家去遠征。也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能過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解析】16.本題考查了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所描述畫面的想象能力。解答這類題目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揮聯想和想象,扣住畫面,抓住形象,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加以描述,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此題作答時要抓住月光皎潔,千家萬戶搗衣的聲音這兩個要點進行回答。17.此題考查學生對重點詩句的理解以及主旨的把握。“良人罷遠征”體現了思婦的心愿,即: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于離家去遠征。這首詩表達了思婦希望丈夫早日安定邊疆,返回家園和親人團聚,過和平安定的生活,也表現了詩人對勞動婦女的同情。(一)古詩賞析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蘇軾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18.下列對這首詞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A.這首詞的押韻以及韻腳次序與章質夫的《水龍吟》相同。B.這首詞借楊花自開自羅的寂寞抒寫了感時傷春的幽怨之情。C.這首詞借歌詠楊花,抒寫了思婦難以耐受的別緒離愁。D.這首詞是一首詠物詞,借寫楊花抒寫作者豪邁的情懷。19.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暮春之際楊花“拋家傍路”,花無人惜即喻人無人惜,暗示有情人天各一方的事實,情思幽怨纏綿而又空靈蘊藉。B.“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柳絮離開樹枝落在路旁,看上去仿佛無情,其實有著深厚情意與愁思。無情有思,韓愈《晚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蘇軾也用其意,說楊花雖然飄離枝頭,看似無情,實則也有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7.2.1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
- Module 10 Unit 2 Point to her nose(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上冊
- 克與千克(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養成個人衛生習慣(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初三下學期教育主題班會
- 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15 堅持才會有收獲教案配套
- 數字化轉型助力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路徑探索
- 5 秋天的懷念2024-2025學年新教材七年級上冊語文新教學設計(統編版2024)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第三課 公民權利依法行使權利教案及反思
- 城區供熱長輸管線項目前景分析報告
- 新材料產業園基礎設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中藥學(士)基礎知識押題密卷1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1401-1536題)
- 土壤氡檢測方案
- 2025中考語文常考作文押題(10大主題+10篇范文)
- 2024安康市專職消防員招聘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4年湖北省中考滿分作文《滿樹繁花》
- 2025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模擬英語試題(二)(原卷版+解析版)
- 廈門大學·DeepSeek手冊3 -DeepSeek大模型及其企業應用實踐:企業人員的大模型寶典
- 煙草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模板
- 2022-2023學年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部編版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原卷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