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上市歷程課件_第1頁
海爾上市歷程課件_第2頁
海爾上市歷程課件_第3頁
海爾上市歷程課件_第4頁
海爾上市歷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爾上市歷程——兼并、收購、借殼上市海爾上市歷程——兼并、收購、借殼上市海爾的出生海爾的前身——一個集體所有的小廠,青島電冰箱總廠,虧空達147萬元、年銷售收入僅348萬元。張瑞敏時任青島市家電工業總公司副經理,在無人愿意擔任廠長的情況下走馬上任。“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張瑞敏砸冰箱1984引進德國利勃海爾(LIEBHERR)電冰箱生產技術,并在此基礎上成立海爾集團海爾的出生海爾的前身——一個集體所有的小廠,青島電冰箱總廠,海爾簡介海爾集團創立于1984年,20多年來持續穩定發展,已成為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美譽的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產品從1984年的單一冰箱發展到擁有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在內的96大門類15100多個規格的產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海爾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第一名,品牌價值高達616億元。其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入主中國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前十強。由世界品牌實驗室獨家編制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海爾再次入圍世界品牌百強,榮居第89位。海爾簡介海爾集團創立于1984年,20多年來持續穩定發展,已海爾商標涵義注解海爾商標的演變是海爾從中國走向世界的見證。

1993年5月,集團將產品品牌與集團名稱均過渡到中文“海爾”,并設計了英文“Haier”,作為標識,新的標識更與國際接軌,設計上簡潔、穩重、大氣,廣泛用于產品與企業形象宣傳中。

2004年12月26日,海爾集團開始啟用了新的海爾標志,新的標志由中英文(漢語拼音)組成。海爾商標涵義注解海爾商標的演變是海爾從中國走向世界的見證。“a”減少了一個彎,表示海爾人認準目標不回頭;”r”減少了一個分支,表示海爾人向上、向前決心不動搖;英文(漢語拼音)海爾新標志的設計核心是速度。風格是:簡約、活力、向上。英文(漢語拼音)新標志整體結構簡約,顯示海爾組織結構更加扁平化;每個人更加充滿活力,對全球市場有更快的反應速度。“a”減少了一個彎,表示海爾人認準目標不回頭;“海”字中的一橫,“爾”字中的一豎,“橫平豎直”,使整個字體在動感中又有平衡,寓意變中有穩,企業無論如何變化是為了穩步發展。海爾上市歷程課件張瑞敏先生1949年1月5日出生,山東省萊州市人,高級經濟師,1995年獲中國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任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先生1949年1月5日出生,山東省萊州市人,高級經濟師張瑞敏的經營理念東方不亮西方亮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的市場用戶的難題就是我們的課題賽馬不相馬先有市場,再建工廠國際化就是本土化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耍張瑞敏的經營理念東方不亮西方亮海爾日清日高OEC管理法OEC(OverallEveryControlandClear)管理法:日事日畢、日清日高O-Overall(全方位)

E-Everyone(每人)Everyday(每天)Everything(每件事)

C-Control(控制)

Clear(清理)

海爾日清日高OEC管理法OEC(OverallEver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復做。每個員工責任權利都明確、兩書一表都規范的基礎管理(兩書一表是崗位說明書、作業指導書、日清表)。使企業利潤倍增的本土化管理,使全員過程有效執行的管理工具,真正使工作目標、過程、激勵、考核有效結合的管理體系。每人、每天、每事都執行到位。對問題“三不放過”即找不出責任人不放過、找不出問題發生原因不放過、找不出問題的解決措施不放過。不斷的發現并解決問題。有目標、有計劃、有執行、有檢查、有考核、有總結。一切以效果為導,拒絕任何理由和借口。日事日畢,日清日高。海爾集團發展四階段一.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二.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三.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四.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5年—

)海爾集團發展四階段一.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一.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特征:只干冰箱一個產品,探索并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一.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二.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

特征: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1984年只有冰箱,1998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作,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二.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

三.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

特征: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絡與售后服務網絡,Haier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三.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

四.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5年—

特征:海爾在當地的國家創造自己的品牌,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美譽度大幅提升。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有很多類似,但是又有本質的不同:國際化戰略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是在當地的國家形成自己的品牌。國際化戰略階段主要是出口,但現在是本土化創造自己的品牌。四.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5年—)

海爾集團的主要資本運營的模式股權融資模式“吃休克魚”的兼并收購策略曲線MBO海爾集團的主要資本運營的模式股權融資模式

股權融資模式1993年,海爾系旗下青島海爾(600690.SH)上市,限于上市額度,海爾系僅將其家用電器業務,主要是電冰箱產品,投入上市公司。

股權融資模式1993年,海爾系旗下青島海爾(600690.

除了成功地利用資本市場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外,資本運營的實踐中,海爾集團堅持“吃休克魚”的策略,所謂休克魚是指硬件條件很好,管理卻滯后的企業,由于經營不善落到了市場的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場就能重新站起來。海爾通過采取下列并購措施,成為以無形資產——海爾品牌、海爾文化、海爾管理盤活有形資產的經典。使其找到了海爾與“休克魚”的結合點。(1)整體兼并(4)特許權運營(2)控股兼并(5)無形資產運營(3)杠桿兼并“吃休克魚”的兼并收購策略除了成功地利用資本市場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外,資

青島空調廠原是一集體企業,由于內部經營管理不善,經濟效益逐年下滑,造成產品大量積壓,生產能力不足,資產得不到充分利用,在這種情況下,由青島市政府出面,海爾集團對青島空調廠進行了整體式兼并。海爾集團兼并空調器廠后對其進行了規范化的股份制改造,將海爾的管理理念植入空調器廠,使改造后成立的海爾空調器廠的產值、產量連年大幅度增長。到1996年底,產量已達48萬臺,銷售收入8.2億元。整體兼并back青島空調廠原是一集體企業,由于內部經營管理不善,經濟

控股兼并通過收購股權等方式擁有被控股企業的控股權,從而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武漢藍波希島公司是一家生產冷柜的國有企業,該公司的生產線也是從德國的利渤海爾公司引進的,但由于企業對政府的依賴性太強,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不夠,致使企業的競爭力日趨下降,最終企業被迫停產。海爾集團從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考慮,通過與武漢市政府協商,投入2200萬元,收購了武漢藍波希島公司60%的股權,實現了對藍波公司的控股兼并。控股兼并back控股兼并通過收購股權等方式擁有被控股企業的控股權

杠桿兼并是指企業在銀行貸款或金融市場借貸的支持下進行的兼并收購活動。海爾集團于1997年以2928萬元作為向順德海爾電器股份限公司(原為愛德集團下的洗衣機廠)借款,在產品生產出來以后,分3年3次等額用海爾股份所分得的利潤進行償還的方式,控制了廣東愛德電器公司下屬洗衣機廠的60%的股權。該洗衣機廠在海爾集團兼并時已停產半年,海爾集團通過自己的高效管理,在順德海爾成立10多天后,便使洗衣機總裝線全部恢復運轉,1個月后,洗衣機就開始正式產出產品,以海爾命名的新一代電腦控制自動洗衣機從這里走向市場。這樣,海爾集團一分錢也沒花,通過向被兼并方企業借入資本,實現控股,既擴大了洗衣機的生產規模,又擴大了市場占有率。杠桿兼并back杠桿兼并是指企業在銀行貸款或金融市場借貸的支

萊陽電熨斗廠是一家以生產電熨斗為主的電器廠,因管理不善,經營陷入困境,提出要與海爾集團合作。海爾集團充分運用自己的品牌優勢,在1997年7月的兼并合同中,除了規定海爾以技術、模具、型號等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作價1100萬元控股55%外,還特別規定新成立的萊陽海爾電器有限公司每年必須將銷售收入總額的5%交給海爾集團作為使用海爾這一馳名商標的商標費用。這樣,一方面海爾通過其大股東地位來管理企業,保證企業能夠生產出高重量的產品,不至于影響海爾的市場信譽;另一方面通過特許權使用費合同條款還可獲得一筆可觀的收入。特許權運營back萊陽電熨斗廠是一家以生產電熨斗為主的電器廠,因管

這里的無形資產主要是指企業內部具有優秀的管理理念、獨特的企業文化以及先進的管理體系。海爾集團在對外進行資本經營時就特別注重運用海爾的無形資本,海爾兼并紅星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海爾集團兼并紅星電器后,只派了3位帶有深厚海爾文化“基因”的人員來輸入海爾文化、海爾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體系,就使紅星電器公司的員工從思想上,觀念上實現了根本性轉變。同時,企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海爾兼并紅星電器3個月后,便使新成立的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扭虧為盈。無形資產運營這里的無形資產主要是指企業內部具有優秀的管理理念第一次變形1997年開始,海爾內部持股會浮出水面,2000年內內部持股會成立了海爾投資。通過海爾投資,擁有海爾零部件采購和商標所有權,這兩項內部交易獲利高達34個億。海爾內部持股會以帳面收益轉變成資本用于再投資。三次變形曲線MBO第一次變形三次變形曲線MBO第二次變形2001年,青島海爾利用增發募集資金和部分自有資金共計20億,向海爾投資溢價收購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公司74.45%的股份產生的股權投資差額,20億元一次性轉讓給海爾投資,海爾投資擁有了資本運作的“第一桶金”。從此,海爾集團以海爾投資的名義進行了一系列的資本擴張,如控股長江證券、設立海爾紐約人壽等,海爾投資旗下的公司總資產已超過650億元。三次變形曲線MBO第二次變形三次變形曲線MBO三次變形曲線MBO第三次變形2004年4月,海爾集團將其洗衣機業務以及持有的飛馬通訊(青島)有限公司35.5%的股權注入海爾中建,海爾集團成為上市公司持股超過50%的第一大股東,海爾集團成功借殼海爾中建實現海外上市。這極大地提高了海爾的融資能力,促進了其國際化進程。至此,海爾持股會成為海爾集團真正的主人,持股會曲線MBO取得成功。三次變形曲線MBO第三次變形海爾集團海外借殼上市案例海爾集團海外借殼上市案例海爾集團借殼海爾中建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爾中建,1169,HK)登陸香港股市的最終方案,看上去并不離奇,但這場意料中的注資,其實是從2000年10月就開始,其間一波三折,整整運作了3年半之久。海爾中建的前身是香港麥紹棠控制的中建系下面的中建數碼(1169,HK),白手起家的麥紹棠在香港資本市場以善于買賣著名,在過去十年里,麥紹棠打造出一個從無到有的中建系,包括中建電訊(0138,HK)、中建科技(0261,HK)、中建數碼(1169,HK)和時富投資集團(1049,HK)四家上市公司。海爾集團海外借殼上市的第一階段是實現控制海爾中建29.94%的股權,第二階段是實現控制海爾中建57.26%的股權,在兩階段的運作過程中,均采用了下述圖示的運作模型,搭建了一系列運作平臺類公司實體。海爾集團借殼海爾中建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爾中建,1169,H2000年8月海爾集團成立海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爾投資),作為借殼的運作平臺。2000年8月,海爾投資與中建電訊在青島合資成立飛馬青島。2000年10月,中建電訊與香港富東公司在香港成立飛馬香港公司。富東公司是海爾集團在2000年收購的一家香港投資公司。飛馬青島和飛馬香港都是從事手機生產與銷售。借殼過程(第一階段)—控制海爾中建29.94%的股權第一階段第一步:借殼運作平臺安排海爾投資中建電訊香港富東飛馬香港飛馬青島51%49%49%51%青島海爾集體資產內部持股會海爾集團其他公司1.4%98.6%海爾集團大約間接持股77%麥紹棠背景資料:2000年底,海爾的手機業務在尋找支持伙伴的同時,發現了香港最大的手機制造商——中建電訊(0138,HK),雙方希望共同發展手機業務,于是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飛馬青島和飛馬香港,前者設在青島,負責手機制造和國內市場分銷;后者設在香港,負責手機材料采購及海外分銷。海爾集團分別持有飛馬青島、飛馬香港51%和49%的股份,其余股份由中建電訊控制。2000年8月海爾集團成立海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爾投資),海爾中建(原名中建數碼飛馬香港飛馬青島海爾投資第一階段第二步:運作過程圖示定向增發29.83億股代價股份,從海爾投資手中收購飛馬青島15.5%的權益。定向增發19.6億股代價股份,收購香港富東持有的飛馬香港的49%的股權。香港富東49%51%資產注入海爾中建飛馬香港飛馬青島海爾投資第一階段第二步:運作過程圖示2001年底,海爾集團邁出借殼第一階段的第二步:海爾中建(當時名為中建數碼多媒體)向中建電訊和富東分別收購其持有飛馬香港權益,其中富東所占股份的價值為3.9億港元,以海爾中建的19.6億股股權抵償。此次交易后,海爾集團(實際上是香港富東)持有了海爾中建21.93%股權,由此進入麥紹堂掌控的中建系。此間,雙方還約定,海爾中建擁有對海爾投資持有的飛馬青島51%股份的認購權,并以相應海爾中建股份支付。2002年8月8日,海爾中建行使了部分認股權,即從海爾投資手中收購飛馬青島15.5%的權益,以29.83億股代價股份支付,海爾集團在海爾中建的持股比例上升至29.94%。

2001年底,海爾集團邁出借殼第一階段的第二步:海爾中建(當第一階段完成后海爾中建的股權結構海爾集團公司(中國)海爾投資(中國)海爾國際貿易(中國)海爾(香港)公司(香港)公眾人士香港富東(香港)海爾中建董事中建電訊(開曼群島)海爾中建(百慕達)飛馬青島(中國)飛馬電子(中國)43.62%19.67%100%1.18%25.26%64.5%80%20%5%95%10.27%95%5%35.5%股權結構的變化:由股權結構圖可看出:海爾集團掌控的海爾中建29.94%的股權實際上是通過海爾投資掌控10.27%和香港富東掌控的19.67%實現的。第一階段完成后海爾中建的股權結構海爾集團公司海爾投資海爾國際為完成注資,海爾集團于2003年12月23日在英屬處女群島注冊了三家公司:青島海爾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海爾BVI控股)、海爾控股有限公司(BVI-1)、青島海爾投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BVI-2)。2004年1月2日,在青島成立合資企業:青島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青島洗衣機)。這四家公司將作為其注資運作平臺。由股權結構圖可看出:注入海爾中建的兩塊洗衣機資產—(順德海爾)和(合肥海爾),被分別裝入BVI-1公司、BVI-2公司和青島洗衣機這三家專門用于運作的殼公司中。借殼過程(第二階段)—控制海爾中建57.26%的股權順德海爾(中國)合肥海爾(中國)順德容團(中國)飛馬青島(中國)海爾集團公司(中國)海爾投資(中國)一致行動人100%100%目標BVI-1公司(英屬處女群島)目標BVI-2公司(英屬處女群島)海爾BVI控股(英屬處女群島)青島洗衣機(中國)20%80%35.5%93.44%40%60%50%50%第二階段第一步:注資運作平臺安排為完成注資,海爾集團于2003年12月23日在英屬處女群島注為收購洗衣機業務,海爾中建按照每股0.18港元的價格向海爾集團定向發行7.248億港元新股以及2.6億港元可轉換債券,用以支付10.348億港元的收購對價,余額部分以5000萬港幣現金補齊。其中,2.6億元可轉換債券轉股期為3年,海爾集團可選擇到期收回本息,或按每股0.18港元的價格轉換為海爾中建股份。移動手機業務的收購是通過行使對飛馬青島35.5%的股權的認購權實現的。具體安排為:海爾中建以每股0.2元的價格向海爾投資發行4.685億港元新股,實現對海爾投資持有的飛馬青島35.5%的股權的認購。上述收購涉及總金額約為15.03億港元,其中,洗衣機業務約為10.35億港元,移動手機業務約為4.69億港元。借殼過程(第二階段)—控制海爾中建57.26%的股權2004年4月2日,海爾集團與海爾中建簽署注資協議,海爾集團向海爾中建注入洗衣機和移動手機業務,逐步實現集團的海外整體上市。具體股權安排如下:注資過程第二階段第二步:注資過程文字說明為收購洗衣機業務,海爾中建按照每股0.18港元的價格向海爾集海爾投資(中國)海爾BVI控股(英屬處女群島)飛馬青島(中國)目標BVI-1公司(英屬處女群島)目標BVI-2公司(英屬處女群島)青島洗衣機(中國)順德海爾(中國)合肥海爾(中國)80%20%93.44%60%海爾中建(百慕達)洗衣機資產注入手機資產注入以每股0.18港元定向發行7.248億港元新股+2.6億港元可轉換債券+5000萬港幣現金。以每股0.2港元定向發行4.685億港元新股。行使認購權。股權注入股權注入第二階段第二步:注資運作過程圖示35.5%海爾集團公司(中國)海爾投資(中國)100%100%借殼過程(第二階段)—控制海爾中建57.26%的股權海爾投資海爾BVI控股飛馬青島目標BVI-1公司目標BVI-第二階段完成后海爾中建的股權結構海爾集團公司(中國)海爾投資(中國)公眾人士香港富東(香港)海爾中建董事海爾BVI控股(英屬處女群島)中建電訊(開曼群島)目標BVI-1公司(英屬處女群島)飛馬青島(中國)飛馬電子(中國)目標BVI-2公司(英屬處女群島)海爾中建(百慕達)青島洗衣機(中國)順德海爾(中國)合肥海爾(中國)86.9%13.1%20.61%24.65%12%26.61%0.72%15.41%80%20%93.44%60%100%100%100%100%第二階段完成后海爾中建的股權結構海爾集團公司海爾投資公眾人士由股權結構的變化可以看出:海爾中建向海爾集團公司和海爾投資收購目標BVI-1公司和目標BVI-2公司全部股本。海爾中建向海爾集團吸納資產所支付的代價股份,都將支付給海爾BVI控股。最終,海爾BVI控股將由此直接擁有海爾中建24.65%的股權。消息人士認為,這家BVI公司實際上由海爾集團高管層持股。海爾集團本次注入海爾中建的洗衣機業務是:60%的順德海爾的股權,93.44%的青島洗衣機的股權和100%的合肥海爾的股權。注入的移動手機業務是35.5%的飛馬青島的股權。第二階段收購完成后,海爾集團持有海爾中建的股份由原來的29.94%變成57.26%,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如果可轉債全部轉股,海爾集團最終持股比例將提高到60.72%。海爾中建公司名稱將更改為“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等三人將進入海爾中建董事會,楊綿綿還將成為海爾中建新任主席。而海爾中建的原第一大股東——中建電訊集團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股份則由原來的43.62%變為24.45%。第二階段完成后股權結構說明由股權結構的變化可以看出:第二階段完成后股權結構說明海爾上市歷程——兼并、收購、借殼上市海爾上市歷程——兼并、收購、借殼上市海爾的出生海爾的前身——一個集體所有的小廠,青島電冰箱總廠,虧空達147萬元、年銷售收入僅348萬元。張瑞敏時任青島市家電工業總公司副經理,在無人愿意擔任廠長的情況下走馬上任。“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張瑞敏砸冰箱1984引進德國利勃海爾(LIEBHERR)電冰箱生產技術,并在此基礎上成立海爾集團海爾的出生海爾的前身——一個集體所有的小廠,青島電冰箱總廠,海爾簡介海爾集團創立于1984年,20多年來持續穩定發展,已成為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美譽的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產品從1984年的單一冰箱發展到擁有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在內的96大門類15100多個規格的產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海爾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第一名,品牌價值高達616億元。其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入主中國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前十強。由世界品牌實驗室獨家編制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海爾再次入圍世界品牌百強,榮居第89位。海爾簡介海爾集團創立于1984年,20多年來持續穩定發展,已海爾商標涵義注解海爾商標的演變是海爾從中國走向世界的見證。

1993年5月,集團將產品品牌與集團名稱均過渡到中文“海爾”,并設計了英文“Haier”,作為標識,新的標識更與國際接軌,設計上簡潔、穩重、大氣,廣泛用于產品與企業形象宣傳中。

2004年12月26日,海爾集團開始啟用了新的海爾標志,新的標志由中英文(漢語拼音)組成。海爾商標涵義注解海爾商標的演變是海爾從中國走向世界的見證。“a”減少了一個彎,表示海爾人認準目標不回頭;”r”減少了一個分支,表示海爾人向上、向前決心不動搖;英文(漢語拼音)海爾新標志的設計核心是速度。風格是:簡約、活力、向上。英文(漢語拼音)新標志整體結構簡約,顯示海爾組織結構更加扁平化;每個人更加充滿活力,對全球市場有更快的反應速度。“a”減少了一個彎,表示海爾人認準目標不回頭;“海”字中的一橫,“爾”字中的一豎,“橫平豎直”,使整個字體在動感中又有平衡,寓意變中有穩,企業無論如何變化是為了穩步發展。海爾上市歷程課件張瑞敏先生1949年1月5日出生,山東省萊州市人,高級經濟師,1995年獲中國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任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先生1949年1月5日出生,山東省萊州市人,高級經濟師張瑞敏的經營理念東方不亮西方亮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的市場用戶的難題就是我們的課題賽馬不相馬先有市場,再建工廠國際化就是本土化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耍張瑞敏的經營理念東方不亮西方亮海爾日清日高OEC管理法OEC(OverallEveryControlandClear)管理法:日事日畢、日清日高O-Overall(全方位)

E-Everyone(每人)Everyday(每天)Everything(每件事)

C-Control(控制)

Clear(清理)

海爾日清日高OEC管理法OEC(OverallEver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復做。每個員工責任權利都明確、兩書一表都規范的基礎管理(兩書一表是崗位說明書、作業指導書、日清表)。使企業利潤倍增的本土化管理,使全員過程有效執行的管理工具,真正使工作目標、過程、激勵、考核有效結合的管理體系。每人、每天、每事都執行到位。對問題“三不放過”即找不出責任人不放過、找不出問題發生原因不放過、找不出問題的解決措施不放過。不斷的發現并解決問題。有目標、有計劃、有執行、有檢查、有考核、有總結。一切以效果為導,拒絕任何理由和借口。日事日畢,日清日高。海爾集團發展四階段一.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二.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三.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四.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5年—

)海爾集團發展四階段一.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一.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特征:只干冰箱一個產品,探索并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一.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二.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

特征: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1984年只有冰箱,1998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作,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二.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

三.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

特征: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絡與售后服務網絡,Haier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三.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

四.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5年—

特征:海爾在當地的國家創造自己的品牌,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美譽度大幅提升。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有很多類似,但是又有本質的不同:國際化戰略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是在當地的國家形成自己的品牌。國際化戰略階段主要是出口,但現在是本土化創造自己的品牌。四.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5年—)

海爾集團的主要資本運營的模式股權融資模式“吃休克魚”的兼并收購策略曲線MBO海爾集團的主要資本運營的模式股權融資模式

股權融資模式1993年,海爾系旗下青島海爾(600690.SH)上市,限于上市額度,海爾系僅將其家用電器業務,主要是電冰箱產品,投入上市公司。

股權融資模式1993年,海爾系旗下青島海爾(600690.

除了成功地利用資本市場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外,資本運營的實踐中,海爾集團堅持“吃休克魚”的策略,所謂休克魚是指硬件條件很好,管理卻滯后的企業,由于經營不善落到了市場的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場就能重新站起來。海爾通過采取下列并購措施,成為以無形資產——海爾品牌、海爾文化、海爾管理盤活有形資產的經典。使其找到了海爾與“休克魚”的結合點。(1)整體兼并(4)特許權運營(2)控股兼并(5)無形資產運營(3)杠桿兼并“吃休克魚”的兼并收購策略除了成功地利用資本市場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外,資

青島空調廠原是一集體企業,由于內部經營管理不善,經濟效益逐年下滑,造成產品大量積壓,生產能力不足,資產得不到充分利用,在這種情況下,由青島市政府出面,海爾集團對青島空調廠進行了整體式兼并。海爾集團兼并空調器廠后對其進行了規范化的股份制改造,將海爾的管理理念植入空調器廠,使改造后成立的海爾空調器廠的產值、產量連年大幅度增長。到1996年底,產量已達48萬臺,銷售收入8.2億元。整體兼并back青島空調廠原是一集體企業,由于內部經營管理不善,經濟

控股兼并通過收購股權等方式擁有被控股企業的控股權,從而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武漢藍波希島公司是一家生產冷柜的國有企業,該公司的生產線也是從德國的利渤海爾公司引進的,但由于企業對政府的依賴性太強,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不夠,致使企業的競爭力日趨下降,最終企業被迫停產。海爾集團從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考慮,通過與武漢市政府協商,投入2200萬元,收購了武漢藍波希島公司60%的股權,實現了對藍波公司的控股兼并。控股兼并back控股兼并通過收購股權等方式擁有被控股企業的控股權

杠桿兼并是指企業在銀行貸款或金融市場借貸的支持下進行的兼并收購活動。海爾集團于1997年以2928萬元作為向順德海爾電器股份限公司(原為愛德集團下的洗衣機廠)借款,在產品生產出來以后,分3年3次等額用海爾股份所分得的利潤進行償還的方式,控制了廣東愛德電器公司下屬洗衣機廠的60%的股權。該洗衣機廠在海爾集團兼并時已停產半年,海爾集團通過自己的高效管理,在順德海爾成立10多天后,便使洗衣機總裝線全部恢復運轉,1個月后,洗衣機就開始正式產出產品,以海爾命名的新一代電腦控制自動洗衣機從這里走向市場。這樣,海爾集團一分錢也沒花,通過向被兼并方企業借入資本,實現控股,既擴大了洗衣機的生產規模,又擴大了市場占有率。杠桿兼并back杠桿兼并是指企業在銀行貸款或金融市場借貸的支

萊陽電熨斗廠是一家以生產電熨斗為主的電器廠,因管理不善,經營陷入困境,提出要與海爾集團合作。海爾集團充分運用自己的品牌優勢,在1997年7月的兼并合同中,除了規定海爾以技術、模具、型號等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作價1100萬元控股55%外,還特別規定新成立的萊陽海爾電器有限公司每年必須將銷售收入總額的5%交給海爾集團作為使用海爾這一馳名商標的商標費用。這樣,一方面海爾通過其大股東地位來管理企業,保證企業能夠生產出高重量的產品,不至于影響海爾的市場信譽;另一方面通過特許權使用費合同條款還可獲得一筆可觀的收入。特許權運營back萊陽電熨斗廠是一家以生產電熨斗為主的電器廠,因管

這里的無形資產主要是指企業內部具有優秀的管理理念、獨特的企業文化以及先進的管理體系。海爾集團在對外進行資本經營時就特別注重運用海爾的無形資本,海爾兼并紅星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海爾集團兼并紅星電器后,只派了3位帶有深厚海爾文化“基因”的人員來輸入海爾文化、海爾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體系,就使紅星電器公司的員工從思想上,觀念上實現了根本性轉變。同時,企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海爾兼并紅星電器3個月后,便使新成立的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扭虧為盈。無形資產運營這里的無形資產主要是指企業內部具有優秀的管理理念第一次變形1997年開始,海爾內部持股會浮出水面,2000年內內部持股會成立了海爾投資。通過海爾投資,擁有海爾零部件采購和商標所有權,這兩項內部交易獲利高達34個億。海爾內部持股會以帳面收益轉變成資本用于再投資。三次變形曲線MBO第一次變形三次變形曲線MBO第二次變形2001年,青島海爾利用增發募集資金和部分自有資金共計20億,向海爾投資溢價收購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公司74.45%的股份產生的股權投資差額,20億元一次性轉讓給海爾投資,海爾投資擁有了資本運作的“第一桶金”。從此,海爾集團以海爾投資的名義進行了一系列的資本擴張,如控股長江證券、設立海爾紐約人壽等,海爾投資旗下的公司總資產已超過650億元。三次變形曲線MBO第二次變形三次變形曲線MBO三次變形曲線MBO第三次變形2004年4月,海爾集團將其洗衣機業務以及持有的飛馬通訊(青島)有限公司35.5%的股權注入海爾中建,海爾集團成為上市公司持股超過50%的第一大股東,海爾集團成功借殼海爾中建實現海外上市。這極大地提高了海爾的融資能力,促進了其國際化進程。至此,海爾持股會成為海爾集團真正的主人,持股會曲線MBO取得成功。三次變形曲線MBO第三次變形海爾集團海外借殼上市案例海爾集團海外借殼上市案例海爾集團借殼海爾中建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爾中建,1169,HK)登陸香港股市的最終方案,看上去并不離奇,但這場意料中的注資,其實是從2000年10月就開始,其間一波三折,整整運作了3年半之久。海爾中建的前身是香港麥紹棠控制的中建系下面的中建數碼(1169,HK),白手起家的麥紹棠在香港資本市場以善于買賣著名,在過去十年里,麥紹棠打造出一個從無到有的中建系,包括中建電訊(0138,HK)、中建科技(0261,HK)、中建數碼(1169,HK)和時富投資集團(1049,HK)四家上市公司。海爾集團海外借殼上市的第一階段是實現控制海爾中建29.94%的股權,第二階段是實現控制海爾中建57.26%的股權,在兩階段的運作過程中,均采用了下述圖示的運作模型,搭建了一系列運作平臺類公司實體。海爾集團借殼海爾中建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爾中建,1169,H2000年8月海爾集團成立海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爾投資),作為借殼的運作平臺。2000年8月,海爾投資與中建電訊在青島合資成立飛馬青島。2000年10月,中建電訊與香港富東公司在香港成立飛馬香港公司。富東公司是海爾集團在2000年收購的一家香港投資公司。飛馬青島和飛馬香港都是從事手機生產與銷售。借殼過程(第一階段)—控制海爾中建29.94%的股權第一階段第一步:借殼運作平臺安排海爾投資中建電訊香港富東飛馬香港飛馬青島51%49%49%51%青島海爾集體資產內部持股會海爾集團其他公司1.4%98.6%海爾集團大約間接持股77%麥紹棠背景資料:2000年底,海爾的手機業務在尋找支持伙伴的同時,發現了香港最大的手機制造商——中建電訊(0138,HK),雙方希望共同發展手機業務,于是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飛馬青島和飛馬香港,前者設在青島,負責手機制造和國內市場分銷;后者設在香港,負責手機材料采購及海外分銷。海爾集團分別持有飛馬青島、飛馬香港51%和49%的股份,其余股份由中建電訊控制。2000年8月海爾集團成立海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爾投資),海爾中建(原名中建數碼飛馬香港飛馬青島海爾投資第一階段第二步:運作過程圖示定向增發29.83億股代價股份,從海爾投資手中收購飛馬青島15.5%的權益。定向增發19.6億股代價股份,收購香港富東持有的飛馬香港的49%的股權。香港富東49%51%資產注入海爾中建飛馬香港飛馬青島海爾投資第一階段第二步:運作過程圖示2001年底,海爾集團邁出借殼第一階段的第二步:海爾中建(當時名為中建數碼多媒體)向中建電訊和富東分別收購其持有飛馬香港權益,其中富東所占股份的價值為3.9億港元,以海爾中建的19.6億股股權抵償。此次交易后,海爾集團(實際上是香港富東)持有了海爾中建21.93%股權,由此進入麥紹堂掌控的中建系。此間,雙方還約定,海爾中建擁有對海爾投資持有的飛馬青島51%股份的認購權,并以相應海爾中建股份支付。2002年8月8日,海爾中建行使了部分認股權,即從海爾投資手中收購飛馬青島15.5%的權益,以29.83億股代價股份支付,海爾集團在海爾中建的持股比例上升至29.94%。

2001年底,海爾集團邁出借殼第一階段的第二步:海爾中建(當第一階段完成后海爾中建的股權結構海爾集團公司(中國)海爾投資(中國)海爾國際貿易(中國)海爾(香港)公司(香港)公眾人士香港富東(香港)海爾中建董事中建電訊(開曼群島)海爾中建(百慕達)飛馬青島(中國)飛馬電子(中國)43.62%19.67%100%1.18%25.26%64.5%80%20%5%95%10.27%95%5%35.5%股權結構的變化:由股權結構圖可看出:海爾集團掌控的海爾中建29.94%的股權實際上是通過海爾投資掌控10.27%和香港富東掌控的19.67%實現的。第一階段完成后海爾中建的股權結構海爾集團公司海爾投資海爾國際為完成注資,海爾集團于2003年12月23日在英屬處女群島注冊了三家公司:青島海爾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海爾BVI控股)、海爾控股有限公司(BVI-1)、青島海爾投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BVI-2)。2004年1月2日,在青島成立合資企業:青島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青島洗衣機)。這四家公司將作為其注資運作平臺。由股權結構圖可看出:注入海爾中建的兩塊洗衣機資產—(順德海爾)和(合肥海爾),被分別裝入BVI-1公司、BVI-2公司和青島洗衣機這三家專門用于運作的殼公司中。借殼過程(第二階段)—控制海爾中建57.26%的股權順德海爾(中國)合肥海爾(中國)順德容團(中國)飛馬青島(中國)海爾集團公司(中國)海爾投資(中國)一致行動人100%100%目標BVI-1公司(英屬處女群島)目標BVI-2公司(英屬處女群島)海爾BVI控股(英屬處女群島)青島洗衣機(中國)20%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