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藝術》復習課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1頁
《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藝術》復習課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2頁
《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藝術》復習課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3頁
《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藝術》復習課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4頁
《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藝術》復習課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18世紀末——19世紀30浪漫主義20世紀:現代主義、蘇聯文學推動社會進步美術影視浪漫主義(19世紀前期)印象主義(19世紀后半期)電影、電視的起源與發展現實主義(19世紀中期)現代主義(20世紀上半期)19世紀30——20世紀初:現實主義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18世紀末——19世紀30浪漫主1材料3:“和啟蒙學者的華美語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

——恩格斯一.浪漫主義時間:18世紀末——19世紀30年代材料1:“當法國革命使這個理性的社會和這個理性的國家成為現實的時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論它較之舊制度如何合理,卻決不是絕對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國家完全破產了。……早先許下的永久和平變成了一場無休止的掠奪戰爭”。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材料2:貧富的對立變得更加尖銳,工業的迅速發展反而造成了群眾的赤貧化。資產階級的惡德敗行以最丑惡的形式表現出來。商業日益變成欺詐。革命的箴言“博愛”在競爭的詭計和嫉妒中獲得了實現。賄賂代替了暴力壓迫,金錢代替了刀劍,成為社會權力的第一杠桿……

——朱維之、趙澧《外國文學史》材料3:“和啟蒙學者的華美語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2背景資料一(法國革命一覽表)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1792—180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804—1815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帝國)1815—1830復辟的波旁王朝(封建專制統治)1830—1848七月王朝1848—1852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52—1870法蘭西第二帝國……動蕩的法國!背景資料一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動蕩的法國!3背景資料一(19世紀20、30年代的歐洲革命或改革)1820—1823西班牙(反對專制統治)的革命1820—1821意大利革命1821—1829希臘獨立戰爭1825—1826俄國(要求廢除農奴制)的革命1830法國七月革命1830年比利時革命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動蕩的歐洲!背景資料一1820—1823西班牙(反對專制統治)的革命動蕩41.背景:法國大革命后的歐洲社會動蕩黑暗,使人們對啟蒙思想家設想的“理性”王國深感失望,努力尋找新的精神寄托,從而產生了浪漫主義文學。2.浪漫主義文學特征:創作風格:想象豐富、情節跌宕;對比、夸張、比喻內容上:反對崇尚理性,歌頌人的本能感情。反映現實,反對封建制度,憧憬未來。材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文學藝術對社會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對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鼓舞人們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圍的環境,影響社會生活的發展。1.背景:2.浪漫主義文學特征:材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文學54.代表及作品:雨果(法國):《巴黎圣母院》海涅:《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把浪漫主義文學推向高潮法國英國德國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特征鼓勵人們為爭取自由和理想而斗爭愛國情感雪萊:《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西風頌》3.影響:有利于掃蕩封建殘余勢力;鼓勵人們為爭取自由和理想而斗爭。《悲慘世界》4.代表及作品:雨果(法國):《巴黎圣母院》海涅:《德國,一6雨果:法國作家,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雨果(1802—1885)《巴黎圣母院》愛斯梅拉達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歐洲文學史中不朽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美麗善良正直,寧死不屈。卡西莫多是作品中另外一位備受奴役與摧殘的底層人物。他奇丑無比,駝背、跛足、獨眼他淳樸率直,正義勇敢,知恩圖報,愛憎分明。雨果:法國作家,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雨果(1802—1887丑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與丑并存光明與黑暗相共

—《克倫威爾》及其序言揭露了上層人物的虛偽、奸詐,在下層人物身上寄托了作者通過愛、仁慈拯救社會的美好愿望。丑在美的旁邊,揭露了上層人物的虛偽、奸詐,在下層人物身上寄托8這是一本危險的書……它會在廣大讀者心中播下最兇暴、最殘忍的種子———奢求一種無法實現的幻想。”

以苦役釋放犯冉阿讓的經歷為主線,再現了19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為娼的殘酷現實。主人公冉阿讓原是個誠實的工人,一直幫助窮困的姐姐撫養7個可憐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面包,被判5年徒刑;……出獄之后,他找不到工作,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決心去惡從善;改名換姓埋頭工作,終于當上了市長,成了大富翁。他樂善好施,興辦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卻濫判無辜;他為了不嫁禍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認自己的真實姓名,多年舍己救人,最后卻在孤寂中走向死亡,這是悲慘世界中的悲慘典型。《悲慘世界》這是一本危險的書……它會在廣大讀者心中播下最兇暴、以9

記敘了普羅米修斯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不惜觸犯天規,勇敢地盜取天火,從而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智慧,并與宙斯進行不屈不撓斗爭的動人傳說,頌揚了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為民造福不惜犧牲一切的偉大精神。熱情洋溢地鼓勵人們為爭取自由和理想而抗爭。雪萊《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記敘了普羅米修斯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不惜觸10材料: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幾個主要國家最后戰勝封建主義的時期。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鞏固,使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矛盾和各種社會弊病日益顯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面對這種冷酷的社會現實,“人們終于不得不用冷靜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活地位、他們的相互關系”

——朱維之、趙澧《外國文學史》二.現實主義時間:19世紀30年代——20世紀初1.背景: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各種社會弊病日益顯露.材料: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幾個主要國家11材料:"它排斥虛無縹緲的幻想、排斥神話故事、排斥寓意與象征、排斥高度的風格化、排除純粹的抽象與雕飾,它意味著我們不需要虛構,不需要神話故事,不需要夢幻世界。"真實客觀地再現社會現實;批判黑暗;塑造英雄人物;2.特點3.影響:現實主義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啟迪人們為改變社會現實而奮斗。材料:"它排斥虛無縹緲的幻想、排斥神話故事、排斥寓意與象征、12法國發源地地位: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者代表作:標志著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文學誕生地位:是公認批判現實主義經典作家。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代表作:《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高利貸者》揭露金錢社會的罪惡與丑陋:作品集:俄國代表作:其作品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司湯達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紅與黑》《人間喜劇》被稱為“社會百科全書”《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法國地位: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者地位:是公認批判現實主義經134.代表及作品: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英國---俄國---丹麥:安徒生—童話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美國:馬克吐溫—

《競選州長》、《百萬英鎊》

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1)英國:蕭伯納《蘋果車》2)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20世紀19世紀法國--

莫泊桑《項鏈》《羊脂球》果戈理:《死魂靈》3)美國:德萊塞《美國的悲劇》4.代表及作品: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英國---俄國--14法國現代小說之父——巴爾扎克巴爾扎克(1799——1850)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譜系和家族,它的場所和它的特產,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國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貴族和貧民,有它的手藝者和農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軍隊一樣,總之,有它的整個社會!——巴爾扎克《人間喜劇》思考通過材料,你知道為什么《人間喜劇》被稱為“社會百科全書”嗎?法國現代小說之父——巴爾扎克巴爾扎克(1799——1850)15《歐也妮·葛朗臺》《歐也妮·葛朗臺》的故事情節:天真美麗的歐也妮是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破產的表哥,并不惜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傾盡全部私蓄資助他闖天下。至此,父女關系破裂,母親嚇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期待中喪失了父親、損耗了青春的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

《歐也妮·葛朗臺》《歐也妮·葛朗臺》《歐也妮·葛朗臺》的了青春的姑娘,最終等到16《高老頭》一個富翁叫高里奧,他愛女如命,把一生積攢的幾百萬財富,統統用在滿足兩個千金難填的欲壑上。盲目的父愛導致他自食苦果,被兩個女婿攆出了家門,像一只喪家犬悲慘地死在一家寒酸的公寓里。死的時候沒有一個女兒前來照料,沒有一個親友前來吊唁,沒有一個親屬前來送葬。他的后事全靠兩個在讀的窮學生幫忙草草操辦。高老頭會賺錢,但他不會用錢,錢花光了,父女之情也徹底斷了。《高老頭》一個富翁叫高里奧,他愛女如命,把一生積攢的幾百萬財17《項鏈》是莫泊桑短篇小說中膾炙人口的精品,描寫女主人公羅賽爾太太迷戀虛榮浮華,為圖一時出風頭,而丟失了借來的項鏈。一家人只好省吃儉用,東借西貸,好不容易湊足三萬六千法郎買了一條相同的項鏈賠給人家。《羊脂球》是莫泊桑的一篇最優秀的短篇小說,也是世界短篇小說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作者通過綽號叫“羊脂球”的妓女的一次不幸的遭遇,生動地揭露了一伙資產階級人物的自私自利和幸災樂禍的心理,剖析了這些道貌岸然的紳士淑女們的丑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項鏈》是莫泊桑短篇小說中膾炙人口的精品,描寫女主人公羅賽爾18

狄更斯是繼莎士比亞之后對世界文學產生巨大影響的小說家.代表有《匹克威克外傳》《雙城記》《遠大前程》《霧都孤兒》等.狄更斯所生活的年代,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繁榮的同時,現實的階級矛盾也逐漸加深,統治階級瘋狂追求利潤,想發橫財,工人們失業無家可歸.狄更斯從人道主義出發,呼吁統治者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不能剝奪勞動人民的權力,勸戒統治者要做講道德有良知的人。狄更斯是繼莎士比亞之后對世界文學產生巨大影響19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主要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上流社會迷人而有反叛精神的有夫之婦安娜與年青英俊的青年貴族沃倫斯基深陷于愛情之中,最終愛情破產,安娜臥軌自殺。本書同時展開的另一條故事主線講述了居住在鄉村的青年貴族列文的愛情生活和人生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思潮傾向和人生觀。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主20《戰爭與和平》

小說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侖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斗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著。《戰爭與和平》插圖《戰爭與和平》小說氣勢磅礴地反映了《戰爭與和平》插圖21

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安徒生的創作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等。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221.原因:壟斷資本主義產生,壟斷形成;兩次世界大戰和席卷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大危機的影響2.特點①表現西方社會精神危機,揭示周圍世界的荒誕、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其中的孤獨、焦慮、痛苦的情緒。②強調表現自我,主觀地表達世界的看法和通過想象表現心理的真實;③手法怪誕,故事開頭和結尾沒有理由,只有指示人物活動的粗線條;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關系不明,語言風格悖離傳統。沒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厭其煩地寫某一固定的物;沒有脈絡,顛倒跳躍、多角度、多層次;語言無邏輯、或句法殘缺、或以聲音替代,晦澀難懂。流露出作家或藝術家憤怒、消極、悲觀、失望等復雜心理三.現代主義時間:20世紀上半期1.原因:壟斷資本主義產生,壟斷形成;2.特點①表現西方社會233.現代主義文學有那些流派?荒誕派戲劇新小說派“憤怒的青年”英國“垮掉的一代”美國“黑色幽默”美國“解凍文學”魔幻現實主義4.代表及作品:海明威(美國):《老人與海》貝克特(愛爾蘭):《等待戈多》典型的現代主義荒誕派作品5.影響:

揭露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秩序和人格自由發展之間的沖突。3.現代主義文學有那些流派?荒誕派戲劇新小說派“憤怒的青年”24

海明威《老人與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古巴。主角人物是一位圣地亞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孩。這位風燭殘年的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幾乎都快餓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認輸,而充滿著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呎,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后,他終于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小鯊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做為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老漁夫,雖然老了,倒霉、失敗;但他仍舊堅持努力,而能在失敗的風度上贏得勝利。這部小說表現了一種奮斗的人生觀,即使面對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奮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何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海明威《老人與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古巴。主25《等待戈多》荒誕派作家貝克特的作品大多寫人生在凄涼、荒誕的世界里是多么短暫和無意義,他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主要寫兩個流浪漢在荒涼的鄉間土路上無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誰,為什么要等他,劇中都未作交代。貝克特象其他荒誕派作家一樣,把客觀世界看作是荒誕、殘酷、不可思議的。《等待戈多》劇照《等待戈多》荒誕派作家貝克特的作品大《等待戈多》劇照26戈多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認為他是巴爾扎克早期戲劇中的一位神秘人物。有人認為他是上帝。還有人認為他是“虛無”或“死亡”。有人曾就此問貝克特本人,貝克特回答說:《等待戈多》劇照

“我要是知道,早在戲里說出來了。”

貝克特借《等待戈多》的兩個流浪漢之口闡明“在人類的荒誕處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悶”這一戲劇主題。戈多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認為他是巴爾扎《等待戈多》劇照27戈多到底是什么呢?

劇中說:“戈多是一個救星,是一個希望”,“他要是來了,咱們就得救了”,“要是不來呢,咱們明天就上吊”。貝克特

戈多與其說是個人,不如說是一種物質、一種渺不可見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為來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人類正是在這種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盡了自己的生命。

戈多實際上是一種象征,是現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處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們對于未來若有若無的期望。戈多到底是什么呢?劇中說:“戈多是一個救星,貝克特28(2)20世紀50年代以后的“解凍文學”背景:蘇聯出現全面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思潮。文學作品反映尖銳社會問題。代表作:愛倫堡《解凍》

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日瓦戈醫生》背景: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巨大。特點:社會主義文學繁榮,反映了蘇聯社會的巨大變革。代表人物:高爾基《母親》奠定了蘇聯社會主義文學的基礎;奧斯特洛夫斯基代表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激勵了中國千千萬萬青年人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1)20世紀50年代前:四.20世紀蘇聯文學(2)20世紀50年代以后的“解凍文學”背景:蘇聯出現全面否29五.20世紀亞非拉美文學:1.原因:20世紀民族主義運動的高漲。2.特點:表現愛國主義和反殖民壓迫思想的民族文學。3.代表作:印度泰戈爾長篇小說《戈拉》中國魯迅《吶喊集》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尼日利亞索卡因《解釋者》日本川端康成《雪國》4.影響:體現反對殖民壓迫和反對社會不公的愛國主義精神。五.20世紀亞非拉美文學:1.原因:20世紀民族主義運動的高30美術流派歷史背景藝術特點代表作品新古典主義(18世紀末-19世紀初)浪漫主義(19世紀上半期)現實主義(19世紀中期)印象畫派(19世紀后半期---20世紀初期)現代主義(20世紀)法國社會劇烈動蕩(大革命、拿破侖統治)選擇嚴峻的重大題材;強調理性;注重畫面的嚴整和諧法:大衛《馬拉之死》《拿破侖加冕》

安格爾《泉》拿破侖統治結束,波旁王朝復辟注重表現人的感情;注重畫面整體的完整和統一;強調色彩作用法: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導人民》西班牙:哥雅《槍殺馬德里市民》

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強調表現現實生活;發掘下層社會題材法:米勒《播種者》《拾穗者》俄: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藝術要求沖破現實主義的沉重社會壓力用光和色描繪外部世界;畫面明亮燦爛,光色和諧法:莫奈《日出·印象》荷蘭:凡高《向日葵》法:塞尚靜物畫

兩次大戰、工業化、科技的發展反傳統、反理性西:畢加索《格爾尼卡》

19世紀以來美術的主要流派美術流派歷史背景藝術特點代表作品新古典主義(18世紀末-1931一、新古典主義美術(18世紀末19世紀初)(1)背景:①法國大革命中社會動蕩②資產階級追求古希臘羅馬英雄主義精神(2)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國

大衛:

《馬拉之死》《拿破侖加冕》安格爾:《路易十三的誓約》《泉》一、新古典主義美術(18世紀末19世紀初)(1)背景:①法32(3)特點:A內容上:往往是重大事件。B形式上:畫面嚴整與和諧

畫風莊嚴、典雅。C技巧上:強調線條準確和清晰,

重素描。強調突出理性(3)特點:A內容上:往往是重大事件。強調突出理性33法國畫家大衛《馬拉之死》法國畫家大衛《馬拉之死》34拿破侖加冕拿破侖加冕35路易十三的誓約路易十三的誓約36二.浪漫主義美術1.產生的背景(1)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歐洲并沒有出現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美好景象。(2)人們對社會的失望和對現實的不滿催生了浪漫主義。2.特點

注重情感表現和畫面整體的完整和統一,但不拘細節;強調色彩。二.浪漫主義美術1.產生的背景37注重情感表達

A內容上:重感情輕理性B形式上:重整體輕局部C技巧上:重色彩輕素描3.畫家及代表作(法)德拉克羅瓦《自由引導人民》(西班牙)哥雅《槍殺馬德里市民》注重情感表達A內容上:重感情輕理性3.畫家及代表作38

自由引導人民

(法)德拉克羅瓦

自由引導人民

(法)德拉克羅瓦

39三.現實主義1.產生背景(1)20世紀以來,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2)工業化給人類帶來生活節奏的緊張;(3)科學技術的新發展開拓了人們的視野。2.特點注重表現社會現實,對現實加以暴露和批判。直接描寫當前的時代風貌和斗爭。3.畫家及代表作(法)米勒《拾穗者》(俄)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三.現實主義1.產生背景40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拾穗者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拾穗者41(1)背景:A:社會經濟的發展: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B:科學技術的進步:

光學領域出現新成就

即“顏色是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

C:思想上:

一批青年畫家以“不關心主題思想”為宗旨,反抗保守陳腐的主題思想。

四.印象畫派1.早期(19世紀后半期)(1)背景:A:社會經濟的發展:B:科學技術的進步:C:42(3)代表(法)莫奈《日出.印象》(荷蘭)凡高《向日葵》(法)塞尚《櫻桃和桃子》(2)特點

重視用光和色描繪外部世界,畫面色彩特別清新、明亮。(3)代表(2)特點43法國畫家莫奈《日出·印象》法國畫家莫奈《日出·印象》44莫奈睡蓮莫奈睡蓮45印象日出莫奈馬奈草地上的午餐梵高向日葵印象日出莫奈馬奈草地上的午餐梵高向日葵462.后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荷蘭)凡高——“撲向太陽的畫家”

《鳶尾花》、《向日葵》《加歇醫生的畫像》、《沒胡子的自畫像》(法國)塞尚——“現代繪畫之父”

《櫻桃和桃子》特點:強烈主張個性的抒發,線條粗獷,形式夸張,色彩明快,富于裝飾韻味。2.后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荷蘭)凡高——“撲向47文森特·凡高文森特·凡高48加歇醫生的畫像加歇醫生的畫像49沒胡子的自畫像沒胡子的自畫像50櫻桃和桃子櫻桃和桃子51羅丹的雕塑《思想者》

19世紀的雕塑和工藝美術也是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羅丹的雕塑《思想者》19世紀的雕塑和工藝美術也是美術的重要52五、現代主義美術概念:

20世紀以來出現的形形色色與傳統美術迥然不同的美術新流派統稱為現代主義美術。1、背景:①兩次大戰,心靈創傷。②傳統形式無法滿足需求。③科技發展拓展藝術家視野。五、現代主義美術概念:1、背景:532、特點:反對傳統和理性重視藝術家的主觀感受和表現形式表現藝術家的復雜心理3.代表人物及作品(法)馬蒂斯《舞蹈》(西班牙)畢加索《格爾尼卡》2、特點:3.代表人物及作品54

《舞蹈》馬蒂斯《舞蹈》馬蒂斯55格爾尼卡格爾尼卡56

《亞威農少女》,大膽地拋棄了西方傳統繪畫的造型法則,向文藝復興以來確立的審美法則挑戰,這幅畫被認為是立體主義的開端。《亞威農少女》,大膽地拋棄了西方傳統繪畫的造型法則,向文574、進一步發展(二戰之后)五花八門眼花繚亂4、進一步發展(二戰之后)五花八門58本課小結美術的輝煌新古典主義美術: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特點浪漫主義美術: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特點現實主義美術: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特點印象畫派背景:ABC代表人物及作品;特點:①早期②后期現代主義美術:概念;背景;特點;代表人物及作品;進一步發展本課小結美術的輝煌新古典主義美術: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特點59以下各畫派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現代主義②浪漫主義③現實主義④新古典主義⑤印象畫派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①③⑤C④②③⑤①D②④⑤③①C以下各畫派出現的先后順序是:C60課程標準:列舉19世紀以來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理解這些音樂作品的時代性、多樣性和民族性。第24課音樂與影視藝術課程標準:第24課音樂與影視藝術61(一)、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背景歐洲各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各國面臨的社會問題有所不同音樂流派與杰作浪漫主義音樂民族音樂地區:俄國和東歐代表:柴可夫斯基一.音樂(一)、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背景歐洲各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621、流行音樂背景發展歷程一戰后二戰前:爵士樂二戰后:搖滾樂70年代后:風格更多評價2、當代音樂發展趨勢:大眾化、多元化發展狀況:民族音樂推動世界音樂繁榮流行原因主要特點(二)20世紀世界音樂的發展變化代表人物1、流行音樂背景發展一戰后二戰前:爵士樂二戰后:搖滾樂70年63補充:18世紀下半葉:古典主義音樂1.背景:

18世紀下半期,工業革命進行,各國資產階級革命相繼展開,所以這是封建勢力與資產階級決戰的時代,需要人民為革命獻身,需要人民克制自已的感情,服從理性和法規,為祖國盡職盡責。2.特點:①崇尚理性,重視規范,節制感情,講究協調,強調風格高雅,體現樂觀向上的精神②寫人是群體的,音樂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聲3.代表:莫扎特(奧地利)---音樂神童海頓(奧地利)---交響樂之父,德國國歌的作者,貝多芬的老師。貝多芬----樂圣補充:18世紀下半葉:古典主義音樂1.背景:18世紀下64

貝多芬是繼承古典主義音樂開啟浪漫主義音樂的“樂圣”式偉大人物。失聰后,以驚人的毅力,與命運抗爭,創作了大量不朽的音樂作品。如《第3(英雄)交響曲》《第5(命運)交響曲》《第9(合唱)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等,他崇尚民主與自由,關注個人的自由和尊嚴。名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貝多芬是繼承古典主義音樂開啟浪漫主義音樂的“樂圣”式偉65第三交響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獻給法國第一位執政者拿破侖,但當得知拿破侖將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時,貝多芬立刻將總譜寫有題詞的封面撕下,并憤怒地高喊:"這是一個獨裁者!"后來出版時他將標題改為"為紀念一位偉大的英雄而作"。這部作品于1805年在維也納初演一舉成功,從此貝多芬蜚聲于歐洲樂壇。這部作品是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維也納交響樂模式,完全體現英雄性格的作品(體現個性---看書上大字第一行)。作品貫穿著嚴肅和歡樂的情緒,始終保持著深沉、真摯的感情,呈現出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氛。貝多芬本人曾聲稱他最喜歡的交響樂就是這部第三交響曲。第三交響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獻給法國第一66一.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②各國面臨的社會問題不同使音樂發展呈現出多樣性和民族性的特點①工業革命的初步完成,資本主義的發展為文藝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人們逐漸要求強調精神的自由,古典主義音樂注重結構的嚴謹和整體的和諧完美,而人民不甘于思想的束縛,要求抒發感情,這就使這一時期浪漫主義音樂應運而生)1.背景:一.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②各國面臨的社會問題不同使音樂發67交響樂:圓舞曲:(德意志)貝多芬英雄交響樂、命運交響樂、第九交響樂(奧地利)約翰.施特勞施《藍色多瑙河》2.代表:⑴歐洲浪漫主義音樂歌劇(意大利)威爾第《茶花女》(法)比才《卡門》

交響樂:圓舞曲:(德意志)貝多芬(奧地利)約翰.施特勞施68威爾第《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稱為Traviata,原意為“一個墮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譯作"茶花女"。歌劇描寫了十九世紀上半葉巴黎社交場上一個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奧列塔。她名噪一時,才華出眾,過著驕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卻并沒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風,是一個受迫害的婦女形象。雖然她贏得了阿爾弗雷德·阿芒的愛情,但她為了挽回一個所謂“體面家庭”的“榮譽”,決然放棄了自己的愛情,使自己成為上流社會的犧牲品。《茶花女》劇照威爾第《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稱為Traviata,原意為“一個69歌劇《卡門》簡介歌劇《卡門》

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劇。四幕歌劇《卡門》主要塑造了一個相貌美麗而性格倔強的吉卜賽姑娘——煙廠女工卡門。卡門使軍人班長唐·豪塞墮入情網,并舍棄了他在農村時的情人——溫柔而善良的米卡愛拉。后來唐·豪塞因為放走了與女工們打架的卡門而被捕入獄,出獄后他又加入了卡門所在的走私販的行列。卡門后來又愛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奧,在卡門為埃斯卡米里奧斗牛勝利而歡呼時,她卻死在了唐·豪塞的劍下。本劇以女工、農民出身的士兵和群眾為主人公,這一點,在那個時代的歌劇作品中是罕見的、可貴的。也許正因為作者的刻意創新,本劇在初演時并不為觀眾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此后變得長盛不衰。歌劇《卡門》簡介歌劇《卡門》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70⑵民族樂派音樂:代表:(俄)柴可夫斯基:《天鵝湖》、《胡桃夾子》背景反映統一、責任感、愛國主義。評價:是浪漫主義重要組成部分⑵民族樂派音樂:代表:評價:是浪漫主義重要組成部分71彼得·柴可夫斯基

創作了6部交響曲,9部歌劇和數部芭蕾舞曲等大量傳世之作,他的古曲芭蕾舞曲《天鵝湖》、《胡桃夾子》等膾炙人口,歷演不衰。

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他第六交響曲《悲愴交響曲》,這是一部自傳性的悲劇作品,也是他為自己寫下的挽歌。深刻而生動地描繪出19世紀俄羅斯知識分子在令人窒息的政治環境中,對自由理想的渴求和痛苦不安的復雜心態,成為世紀末一代人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在他第一次指揮演出該曲后的第8天,即1893年11月6日,柴可夫斯基與世長辭了。彼得·柴可夫斯基72《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藝術》復習課件(人教版必修三)7319世紀末的美國:《星條旗永不落》:表現了美國國力上升時的情懷,并表現了美國文化多元融合的特點(移民國家)美國音樂19世紀末的美國:美國音樂74①具有浪漫主義風格,(個體性)3.特點:②弘揚民族特性,(民族性)③出現了交響樂、圓舞曲和歌劇(多樣性)----風格多樣正體現了浪漫主義的精神①具有浪漫主義風格,(個體性)3.特點:②弘揚民族特性,(民75二.20世紀世界音樂的發展變化1.背景:

20世紀世界經濟的迅猛發展,第三次工業革命興起,推動了音樂的進一步發展。在眾多的流派中,流行音樂(特點:輕松活潑、通俗易懂)脫穎而出二.20世紀世界音樂的發展變化1.背景:20世紀世界經762.流行音樂的發展過程①一戰后至二戰前:主流是爵士樂②二戰后:搖滾、藍調和爵士等為代表的音樂更加通俗化,其中搖滾樂成為主流美國搖滾樂:《圍著時鐘搖吧》、《時代在改變》英國披頭士樂隊,既甲殼蟲樂隊。③20世紀70年代以后:音樂風格多樣、商業化明顯2.流行音樂的發展過程①一戰后至二戰前:主流是爵士樂②二戰后77爵士樂

爵士樂是19世紀末發源于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一種流行音樂,是美國黑人從非洲帶來的傳統音樂與歐洲音樂長期融合的產物。黑人處于社會最底層,處處受歧視壓迫,他們想擺脫現實生活的苦悶,便在勞動、社交場合唱的歌曲中糅合白人的其他音樂,造就出深含憂郁情感的歌調,被稱為“藍調”,意為憂傷的曲調,這是爵士音樂的前身。后來當地一些樂隊和黑人歌曲進一步合流,久而久之,這些歌聲和旋律組合起來形成最初的爵士樂。爵士樂以即興演奏為基礎,節奏感強,風格多樣、富于變化。因為適于表現現代生活,很快風行開來。今天,爵士樂又發展成爵士搖滾樂,傳遍全球。爵士樂爵士樂是19世紀末發源于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一種流78貓王貓王79《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藝術》復習課件(人教版必修三)80普萊斯利(1935—1977)出生在美國一個貧窮的農場工人家庭里。他從小就沉迷于福音音樂。同時,貧民窟里流行的節奏強烈的黑人音樂,以及藍調、民謠亦深深打動了年幼的貓王。教堂的唱詩班演唱給予了貓王音樂啟蒙,教堂里教徒們充滿激情的歌舞對貓王影響至深,他那著名的富有爭議的扭胯動作就脫胎于此。普萊斯利真正是使搖滾樂讓年輕人瘋狂的第一人。在他的音樂中,強有力的電聲樂器刺激了年輕人好奇和敏感的神經,他的演唱渲泄了年輕人心底的呼喊,使他們的情緒獲得疏導和發泄。截止他去世時為止,他的唱片至少被發行了5億張以上。他的歌聲中有呼喊、甜美溫柔、敘事、愛國、宗教、逃避現實、抨擊社會、鄉土氣息、浪漫情調,等等內容。普萊斯利(1935—1977)出生在美國一個貧窮的農場工人家81中國搖滾教父崔健中國搖滾教父崔健82披頭士樂隊(甲殼蟲樂隊)披頭士樂隊(甲殼蟲樂隊)83披頭士樂隊披頭士樂隊84搖滾樂(搖晃,滾動)

搖滾樂是一種以強烈的節奏為特點的流行音樂,起源于美國,二戰后風靡歐洲,成為20世紀四五十年代青少年追求的時尚和潮流。

50年代是美國相對穩定繁榮時期,這時的青少年由于生活條件優越,沒有像父輩那樣經歷過戰爭和苦難,同時又倍受家庭的寵愛。因此,他們開始不理解父母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不愿意走父母為自己安排好的道路。這時,他們正好在搖滾樂中找到了自己的聲音。搖滾樂簡單、有力、直白,特別是它那強烈的節奏,與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動的特性相吻合;搖滾樂無拘無束的表演形式,與他們的逆反心理相適應;搖滾樂歌唱的題材(主要是愛情),與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密切相關。所以搖滾樂成為主流。搖滾樂(搖晃,滾動)搖滾樂是一種以強烈的節奏為特點的流85合作探究對于搖滾樂,有人說它具有時代氣息,有人說它對青年人帶來了不良影響,你怎么看?甲殼蟲樂隊一方面搖滾樂直白的內容、強烈的節奏中蘊涵著永恒的力量、激情和信念,反應了二戰后美國青年的情緒追求,帶有時代進步性。另一方面搖滾樂的演奏者著裝奇特、行為怪異,吸毒等生活方式,使搖滾樂有著享受、自我膨脹和墮落的一面,給青年人帶來不良的影響。合作探究對于搖滾樂,有人說它具有時代氣息,有人說它對青年人帶863.流行音樂的影響音樂趨向多樣化、商業化、大眾化;民族音樂推動了世界音樂的繁榮;音樂改變著人類的娛樂和生活方式。3.流行音樂的影響音樂趨向多樣化、商業化、大眾化;87三.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一).電影藝術的產生與發展(第七藝術):電氣時代到來,科學技術和生產力迅猛發展社會巨大變化、人類精神需求及商業利益驅動(技術和物質基礎)1.產生條件(動力)三.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一).電影藝術的產生與發展(第七藝882.發展過程形成(1895-1927):默片成熟(1927-1945):聲音與顏色發展(1945以后):技術完整和藝術求精2.發展過程形成(1895-1927):默片成熟(192789(2)格里菲斯電影藝術之父

導演了集故事性和藝術性于一身的電影作品,對電影制作技和攝影技術進行了許多重大的改革和完善(蒙太奇技法),一個國家的誕生(3)卓別林(最杰出的喜劇之師)重要作品有《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1)盧米埃爾兄弟

19世紀末制成活動電影機,1895年放映他們拍攝的電影短片,標志著電影的誕生。1.形成(1895-1927):

默片(2)格里菲斯電影藝術之父(3)卓別林(最杰出的喜劇之師)90法國里昂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是世界上制造攝影器材的偉大發明家。他們改進了電影軟片感光劑,研究成功了“活動電影機”。1904年,盧米埃爾兄弟還發明出真正彩色底片,這是公認的“彩色攝影”革命性的大事。

1895年12月28日,世界上的第一次活動電影正式公映,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館”的地下室放映了影片《工廠的大門》《火車到站》等。至此,世界上第八藝術,光和影的藝術——電影正式誕生了。后來,這一天被命名為“世界電影日”。法國里昂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是世界上制造91格里菲斯(1875—1948),美國著名導演、著名電影理論家,公認的電影藝術的奠基人。在格里菲斯之前的電影基本上離不開戲劇美學的范疇,但從1908年以后,格里菲斯開始進行探索、吸收別人的發明并融會貫通,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他逐漸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比較完備的電影敘事語言。《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黨同伐異》就是格里菲斯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因此,他被稱為“電影藝術之父”。格里菲斯(1875—1948),美國著名導演、著名電影理論家92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譯,原為建筑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電影創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電影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起來,敘述情節,刻畫人物。但當不同的鏡頭組接在一起時,往往又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含義。例如:卓別林把工人群眾進廠門的鏡頭,與被驅趕的羊群的鏡頭組接在一起;普多夫金把春天冰河融化的鏡頭,與工人示威游行的鏡頭組接在一起,就使原來的鏡頭表現出新的含義。蒙太奇93《一個國家的誕生》是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反映了美國總統林肯解放黑奴這一重大歷史題材,影片中白人組織三K黨對付黑人的殘暴行為的情節充滿了種族主義色彩,雖然備受爭議,但相當程度上開創了好萊塢的基調:壯觀的場面,勇敢多情的男主人公,百老匯式的戲劇程序加拳擊比賽式的故事節奏。它是第一部以鏡頭為基本組織單位的電影故事片,在電影技巧上開創性地使用了許多表現手法,發展了電影構圖與剪輯效果,成為電影史上一部劃時代的力作。《一個國家的誕生》是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反映了美國總統林肯94小孩淘金記舞臺生涯發薪日小孩淘金記舞臺生涯發薪日951919年,卓別林自己建廠,成了好萊塢第一個獨立制片的電影藝術家。他一人身兼制片、編劇、導演、演員、作曲、攝影等,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絕無僅有的奇才。并攝制出一大批極為出色的影片。這些影片都具有深刻的社會思想性和戰斗性。有力地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和德國法西斯統治。由于卓別林對世界和平運動的貢獻,在日內瓦被授予1953年度國際和平獎。1977年12月,在瑞士逝世。1919年,卓別林自己建廠,成了好萊塢第一個獨立制片的電影藝96

《城市之光》1913年,描述了一個流浪漢愛上了一位雙目失明的賣花姑娘,為醫好她的眼睛,流浪漢拼命賺錢,參加拳擊比賽,在夜總會當打手等。這是一部夾雜著鬧鬧吵吵的戲謔而最終抓住真愛的愛情喜劇。卓別林幽默的表演使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治好眼睛的賣花女,通過手的觸摸而明白了流浪漢真面目的最后一幕,令人熱淚盈眶。《城市之光》1913年,描述了一個流浪漢愛上了一97

《摩登時代》拍攝于1936年,是卓別林主演的最后一部無聲影片。有感于世界經濟危機給失業工人帶來的痛苦,他決定用電影的形象語言來吶喊。1935年,電影已進入“有聲時代”,可卓別林認為,用滑稽夸張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要遠勝于對白,于是他只在片中加入配樂和少許音響就上映了。《摩登時代》拍攝于1936年,是卓別林主演的最后98《大獨裁者》拍攝于1940年,查理·卓別林自導自演,拍攝于希特勒氣焰最為囂張之時,片中對希特勒大加諷刺的情節顯示其道德勇氣可嘉的一面。本片獲1941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音樂5項提名,獲1940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男演員獎項。《大獨裁者》拍攝于1940年,查理·卓別林自導自演,拍攝于希99(1)有聲電影(1927年美國)2.成熟(1927-1945):

聲音與顏色(2)彩色電影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浮華世家》拍攝成功。自此,電影具備了畫面、聲音和色彩三大要素。1927年,美國華納電影公司首次拍攝成功有聲電影《爵士歌王》

,融對白、音樂、歌唱為一體,電影進入有聲片時期。(1)有聲電影(1927年美國)2.成熟(1927-19451001927年,美國著名的華納制片公司推出了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片,給世界電影帶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1927年,美國著名的華納制片公司推出了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片1013.發展(1945以后):技術完整和藝術求精二戰后,寬銀幕、立體聲電影、全息電影、環幕電影、三維電影等技術問世.進入21世紀,利用數碼技術攝制的電影給觀眾帶來了更不真實更具沖擊力的視覺享受.3.發展(1945以后):技術完整和藝術求精二戰后,寬銀幕、102好萊塢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郊區,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電影生產基地。1886年,房地產商哈維·維爾克特斯在洛杉磯郊區買下了一塊地,他的夫人將蘇格蘭運來的大批冬青樹栽在這里,就有了好萊塢這個名字(在英語中,Hollywood是冬青樹林的意思)。后來,許多電影公司在好萊塢落戶。好萊塢電影成功之道1.資本雄厚,有實力拍攝制作精良的各類影片;2.有重視技術的傳統;3.廣泛搜羅國內外人才;4.美國是一個多元社會,各種思想交相混雜,有廣大的市場;5.善于營銷。好萊塢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郊區,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最著103奧斯卡獎是最具權威、最有影響、設獎范圍最廣的世界級電影獎。它象征著美國電影藝術的最高成就。1927年,在米高梅影業公司老板路易斯·B·梅耶的指導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議設立學院獎來鼓勵并表彰那些對電影事業做出突出成就的電影人。于是,1929年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大酒店舉行了第一屆學院獎。學院獎的獎品是一尊身高13.5英寸的錫銅合金的鍍金裸體人像。從第七屆起,學院獎正式更名為奧斯卡獎。奧斯卡原是一個工作人員看到鑄好了的像后說,如同我的叔叔奧斯卡一樣而得名。一戰后的10年,是美國電影前所未有的興盛期。

電影界競爭日趨激烈,為了保持這種激烈下的繁榮,一致認為需要一個真正理解藝術和科學的權威機構,對每年的影片做出公正的裁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也就應運而生了,并設定了學院獎,即后來的奧斯卡獎。奧斯卡獎是最具權威、最有影響、設獎范圍最廣的世界級電影獎。它104《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藝術》復習課件(人教版必修三)105《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藝術》復習課件(人教版必修三)106(二).電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第八藝術):1.產生條件:2.產生過程:20世紀20年代:黑白40年代美國:彩色

電子技術等方面的進步、社會的巨大變化和人類新的精神需求及商業利潤的驅使、電視機研制(從黑白到彩色,從電子管晶體管電視發展到集成電視)、電視轉播(由衛星傳播到衛星直播)、電視節目制作技術提高。目前電視正向智能化、數字化、多用途化邁進。(二).電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第八藝術):1.產生條件:2.107電視的起源與發展1、1925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電視機2、1928年,美國紐約廣播電臺進行電視廣播。3、1929年,美國科學家試制成功彩色電視機4、1933年,現代電視系統基本成型。5、二戰后,電視大規模普及和運用。電視的起源與發展1、1925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電視機108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上世紀20年代的電視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上世紀20年代的電視109電視機的發展歷程1928年電視樣機1934年德國機1936年法國機1936年英國機1941年美國機1948年1953年1961年電視機的發展歷程1928年電視樣機1934年德國機1936年11070年代70年代1113.電視的普及:二戰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電視普及表現:電視節目從直播到實況錄像轉播,從多路傳播發展到衛星傳播。電視節目內容極為豐富,電視覆蓋率十分廣泛。3.電視的普及:二戰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電視普及表現:1124.電視的優勢和功能:電視的重要功能:傳播資訊、遠程教育、娛樂和展示優秀藝術品。電視的優勢:聲畫并茂,視聽兼備,覆蓋面廣,時效性和現場性強4.電視的優勢和功能:電視的重要功能:電視的優勢:113(三)影視藝術的影響:①反映人類在科技方面的進步②直接引領文明的發展趨勢和社會風尚③豐富著人類的精神生活,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1.積極影響(擴大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了人的素質。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及時跟蹤世界各個角落發生的重大事件;接受空中課堂教育,欣賞影視節目)(三)影視藝術的影響:①反映人類在科技方面的進步②直接引領文114①導致肥胖癥、視力障礙、抑郁癥等心理疾病。②電視中來自西方的價值觀、暴力渲染和消費主義產生負面影響。③影視視聽影響人的左腦發展,特別對在讀書時所必需的分析性思維過程起了消極的作用,電視會降低讀書能力,少數青少年沉溺于影視影響學業。2.消極影響①導致肥胖癥、視力障礙、抑郁癥等心理疾病。115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18世紀末——19世紀30浪漫主義20世紀:現代主義、蘇聯文學推動社會進步美術影視浪漫主義(19世紀前期)印象主義(19世紀后半期)電影、電視的起源與發展現實主義(19世紀中期)現代主義(20世紀上半期)19世紀30——20世紀初:現實主義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18世紀末——19世紀30浪漫主116材料3:“和啟蒙學者的華美語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

——恩格斯一.浪漫主義時間:18世紀末——19世紀30年代材料1:“當法國革命使這個理性的社會和這個理性的國家成為現實的時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論它較之舊制度如何合理,卻決不是絕對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國家完全破產了。……早先許下的永久和平變成了一場無休止的掠奪戰爭”。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材料2:貧富的對立變得更加尖銳,工業的迅速發展反而造成了群眾的赤貧化。資產階級的惡德敗行以最丑惡的形式表現出來。商業日益變成欺詐。革命的箴言“博愛”在競爭的詭計和嫉妒中獲得了實現。賄賂代替了暴力壓迫,金錢代替了刀劍,成為社會權力的第一杠桿……

——朱維之、趙澧《外國文學史》材料3:“和啟蒙學者的華美語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117背景資料一(法國革命一覽表)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1792—180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804—1815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帝國)1815—1830復辟的波旁王朝(封建專制統治)1830—1848七月王朝1848—1852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52—1870法蘭西第二帝國……動蕩的法國!背景資料一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動蕩的法國!118背景資料一(19世紀20、30年代的歐洲革命或改革)1820—1823西班牙(反對專制統治)的革命1820—1821意大利革命1821—1829希臘獨立戰爭1825—1826俄國(要求廢除農奴制)的革命1830法國七月革命1830年比利時革命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動蕩的歐洲!背景資料一1820—1823西班牙(反對專制統治)的革命動蕩1191.背景:法國大革命后的歐洲社會動蕩黑暗,使人們對啟蒙思想家設想的“理性”王國深感失望,努力尋找新的精神寄托,從而產生了浪漫主義文學。2.浪漫主義文學特征:創作風格:想象豐富、情節跌宕;對比、夸張、比喻內容上:反對崇尚理性,歌頌人的本能感情。反映現實,反對封建制度,憧憬未來。材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文學藝術對社會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對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鼓舞人們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圍的環境,影響社會生活的發展。1.背景:2.浪漫主義文學特征:材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文學1204.代表及作品:雨果(法國):《巴黎圣母院》海涅:《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把浪漫主義文學推向高潮法國英國德國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特征鼓勵人們為爭取自由和理想而斗爭愛國情感雪萊:《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西風頌》3.影響:有利于掃蕩封建殘余勢力;鼓勵人們為爭取自由和理想而斗爭。《悲慘世界》4.代表及作品:雨果(法國):《巴黎圣母院》海涅:《德國,一121雨果:法國作家,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雨果(1802—1885)《巴黎圣母院》愛斯梅拉達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歐洲文學史中不朽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美麗善良正直,寧死不屈。卡西莫多是作品中另外一位備受奴役與摧殘的底層人物。他奇丑無比,駝背、跛足、獨眼他淳樸率直,正義勇敢,知恩圖報,愛憎分明。雨果:法國作家,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雨果(1802—188122丑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與丑并存光明與黑暗相共

—《克倫威爾》及其序言揭露了上層人物的虛偽、奸詐,在下層人物身上寄托了作者通過愛、仁慈拯救社會的美好愿望。丑在美的旁邊,揭露了上層人物的虛偽、奸詐,在下層人物身上寄托123這是一本危險的書……它會在廣大讀者心中播下最兇暴、最殘忍的種子———奢求一種無法實現的幻想。”

以苦役釋放犯冉阿讓的經歷為主線,再現了19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為娼的殘酷現實。主人公冉阿讓原是個誠實的工人,一直幫助窮困的姐姐撫養7個可憐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面包,被判5年徒刑;……出獄之后,他找不到工作,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決心去惡從善;改名換姓埋頭工作,終于當上了市長,成了大富翁。他樂善好施,興辦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卻濫判無辜;他為了不嫁禍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認自己的真實姓名,多年舍己救人,最后卻在孤寂中走向死亡,這是悲慘世界中的悲慘典型。《悲慘世界》這是一本危險的書……它會在廣大讀者心中播下最兇暴、以124

記敘了普羅米修斯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不惜觸犯天規,勇敢地盜取天火,從而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智慧,并與宙斯進行不屈不撓斗爭的動人傳說,頌揚了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為民造福不惜犧牲一切的偉大精神。熱情洋溢地鼓勵人們為爭取自由和理想而抗爭。雪萊《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記敘了普羅米修斯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不惜觸125材料: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幾個主要國家最后戰勝封建主義的時期。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鞏固,使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矛盾和各種社會弊病日益顯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面對這種冷酷的社會現實,“人們終于不得不用冷靜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活地位、他們的相互關系”

——朱維之、趙澧《外國文學史》二.現實主義時間:19世紀30年代——20世紀初1.背景: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各種社會弊病日益顯露.材料: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幾個主要國家126材料:"它排斥虛無縹緲的幻想、排斥神話故事、排斥寓意與象征、排斥高度的風格化、排除純粹的抽象與雕飾,它意味著我們不需要虛構,不需要神話故事,不需要夢幻世界。"真實客觀地再現社會現實;批判黑暗;塑造英雄人物;2.特點3.影響:現實主義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啟迪人們為改變社會現實而奮斗。材料:"它排斥虛無縹緲的幻想、排斥神話故事、排斥寓意與象征、127法國發源地地位: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者代表作:標志著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文學誕生地位:是公認批判現實主義經典作家。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代表作:《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高利貸者》揭露金錢社會的罪惡與丑陋:作品集:俄國代表作:其作品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司湯達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紅與黑》《人間喜劇》被稱為“社會百科全書”《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法國地位: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者地位:是公認批判現實主義經1284.代表及作品: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英國---俄國---丹麥:安徒生—童話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美國:馬克吐溫—

《競選州長》、《百萬英鎊》

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1)英國:蕭伯納《蘋果車》2)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20世紀19世紀法國--

莫泊桑《項鏈》《羊脂球》果戈理:《死魂靈》3)美國:德萊塞《美國的悲劇》4.代表及作品: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英國---俄國--129法國現代小說之父——巴爾扎克巴爾扎克(1799——1850)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譜系和家族,它的場所和它的特產,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國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貴族和貧民,有它的手藝者和農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軍隊一樣,總之,有它的整個社會!——巴爾扎克《人間喜劇》思考通過材料,你知道為什么《人間喜劇》被稱為“社會百科全書”嗎?法國現代小說之父——巴爾扎克巴爾扎克(1799——1850)130《歐也妮·葛朗臺》《歐也妮·葛朗臺》的故事情節:天真美麗的歐也妮是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破產的表哥,并不惜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傾盡全部私蓄資助他闖天下。至此,父女關系破裂,母親嚇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期待中喪失了父親、損耗了青春的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

《歐也妮·葛朗臺》《歐也妮·葛朗臺》《歐也妮·葛朗臺》的了青春的姑娘,最終等到131《高老頭》一個富翁叫高里奧,他愛女如命,把一生積攢的幾百萬財富,統統用在滿足兩個千金難填的欲壑上。盲目的父愛導致他自食苦果,被兩個女婿攆出了家門,像一只喪家犬悲慘地死在一家寒酸的公寓里。死的時候沒有一個女兒前來照料,沒有一個親友前來吊唁,沒有一個親屬前來送葬。他的后事全靠兩個在讀的窮學生幫忙草草操辦。高老頭會賺錢,但他不會用錢,錢花光了,父女之情也徹底斷了。《高老頭》一個富翁叫高里奧,他愛女如命,把一生積攢的幾百萬財132《項鏈》是莫泊桑短篇小說中膾炙人口的精品,描寫女主人公羅賽爾太太迷戀虛榮浮華,為圖一時出風頭,而丟失了借來的項鏈。一家人只好省吃儉用,東借西貸,好不容易湊足三萬六千法郎買了一條相同的項鏈賠給人家。《羊脂球》是莫泊桑的一篇最優秀的短篇小說,也是世界短篇小說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作者通過綽號叫“羊脂球”的妓女的一次不幸的遭遇,生動地揭露了一伙資產階級人物的自私自利和幸災樂禍的心理,剖析了這些道貌岸然的紳士淑女們的丑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項鏈》是莫泊桑短篇小說中膾炙人口的精品,描寫女主人公羅賽爾133

狄更斯是繼莎士比亞之后對世界文學產生巨大影響的小說家.代表有《匹克威克外傳》《雙城記》《遠大前程》《霧都孤兒》等.狄更斯所生活的年代,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繁榮的同時,現實的階級矛盾也逐漸加深,統治階級瘋狂追求利潤,想發橫財,工人們失業無家可歸.狄更斯從人道主義出發,呼吁統治者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不能剝奪勞動人民的權力,勸戒統治者要做講道德有良知的人。狄更斯是繼莎士比亞之后對世界文學產生巨大影響134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主要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上流社會迷人而有反叛精神的有夫之婦安娜與年青英俊的青年貴族沃倫斯基深陷于愛情之中,最終愛情破產,安娜臥軌自殺。本書同時展開的另一條故事主線講述了居住在鄉村的青年貴族列文的愛情生活和人生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思潮傾向和人生觀。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主135《戰爭與和平》

小說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侖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斗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著。《戰爭與和平》插圖《戰爭與和平》小說氣勢磅礴地反映了《戰爭與和平》插圖136

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安徒生的創作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等。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1371.原因:壟斷資本主義產生,壟斷形成;兩次世界大戰和席卷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大危機的影響2.特點①表現西方社會精神危機,揭示周圍世界的荒誕、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其中的孤獨、焦慮、痛苦的情緒。②強調表現自我,主觀地表達世界的看法和通過想象表現心理的真實;③手法怪誕,故事開頭和結尾沒有理由,只有指示人物活動的粗線條;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關系不明,語言風格悖離傳統。沒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厭其煩地寫某一固定的物;沒有脈絡,顛倒跳躍、多角度、多層次;語言無邏輯、或句法殘缺、或以聲音替代,晦澀難懂。流露出作家或藝術家憤怒、消極、悲觀、失望等復雜心理三.現代主義時間:20世紀上半期1.原因:壟斷資本主義產生,壟斷形成;2.特點①表現西方社會1383.現代主義文學有那些流派?荒誕派戲劇新小說派“憤怒的青年”英國“垮掉的一代”美國“黑色幽默”美國“解凍文學”魔幻現實主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