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醫學專題-泌尿生殖系統和腹膜后間隙_第1頁
2022年醫學專題-泌尿生殖系統和腹膜后間隙_第2頁
2022年醫學專題-泌尿生殖系統和腹膜后間隙_第3頁
2022年醫學專題-泌尿生殖系統和腹膜后間隙_第4頁
2022年醫學專題-泌尿生殖系統和腹膜后間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學影像學

泌尿生殖系統(shēnɡzhíxìtǒnɡ)

蚌埠醫學院醫學影像學系(xuéxì)放射學教研室

第一頁,共七十二頁。泌尿生殖系統各臟器,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以及腎上腺、前列腺,都是軟組織密度的器官,在其本身結構及與周圍組織之間都缺乏足夠的對比度,因而給各種影像檢查增加了難度。但隨著各種設備性能的不斷完善,泌尿系統的影像診斷已從當年僅有的X線,逐步轉變為由X線、超聲、CT、MRI與核素組成的五大檢查系列。但為了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各種影像診斷方法的特長,必須熟悉他們的優勢(yōushì)與不足。第二頁,共七十二頁。第一節

泌尿系統正常(zhèngcháng)影像表現第三頁,共七十二頁。1、腹部(fùbù)平片(KUB)

由于腎周含有豐富的脂肪組織,形成良好的天然對比,平片多能顯示腎臟輪廓(lúnkuò)。但輸尿管和膀胱多顯示不佳。腎臟位置:位于脊柱兩側,胸12-腰3之間;形態:蠶豆形,外緣光滑,長軸和腰大肌平行;大小:長10-12cm寬5-6cm厚3-4cm。腹部平片上主要觀察腎區內的鈣化影及腎臟輪廓的改變:前者主要見于泌尿系結石和腎結核、腎癌等;后者主要見于腎盂積水、較大的腎囊腫或腎腫瘤等。

第四頁,共七十二頁。腎徑線的測量(cèliáng)1)腎長,寬徑的測量2)腎脊角的測量法第五頁,共七十二頁。腎軸腎脊角第六頁,共七十二頁。2、X線尿路造影(zàoyǐng)1、腎臟:(1)腎盂:上連腎大盞,下連輸尿管,大部分位于腎竇內。多表現為喇叭狀,少數呈分支型、壺腹型。最佳顯影(xiǎnyǐng)時間是注入對比劑后15~30分鐘。(2)腎盞:分腎小盞和腎大盞。小盞分體部和頂部,頂部中央因腎乳頭突入,形成杯口狀凹陷。大盞的尖部由數個腎小盞匯合而成;基底部與腎盂相連。每側腎一般有2-3個大盞。第七頁,共七十二頁。腎解剖(jiěpōu)結構示意圖第八頁,共七十二頁。正常腎盂(shènyú)腎盞形態第九頁,共七十二頁。壺腹形腎盂(shènyú):腎盂(shènyú)直接與腎小盞相連。第十頁,共七十二頁。正常(zhèngcháng)壺腹形腎盂第十一頁,共七十二頁。第十二頁,共七十二頁。分支型腎盂(shènyú):腎盂(shènyú)被兩個腎大盞所代替。第十三頁,共七十二頁。2、輸尿管輸尿管全長25-30cm,寬約3-7mm;位于腹膜后脊柱兩側(liǎnɡcè),上承腎盂下接膀胱;輸尿管有三個狹窄段:腎盂連接處,與髂血管相交處,膀胱入口處.第十四頁,共七十二頁。第一(dìyī)狹窄第二(dìèr)狹窄第三(dìsān)狹窄第十五頁,共七十二頁。3、膀胱(pángguāng)膀胱的正常容量是350~500ml。造影時其形態大小取決于充盈程度及相鄰結構的推壓。正位觀察,充盈較滿的膀胱呈類圓形,位于恥骨聯合的上方。4、尿道男性尿道較長,約15-20cm;女性尿道短而直,長約3-5cm。第十六頁,共七十二頁。第十七頁,共七十二頁。正常男性排泄性尿道(niàodào)造影片第十八頁,共七十二頁。正常(zhèngcháng)女性排泄性尿道造影第十九頁,共七十二頁。CT表現(biǎoxiàn)一、腎臟1、平掃:(1)位置:脊柱兩側,腰大肌外緣;(2)形態:在不同(bùtónɡ)層面上表現為類圓形或卵圓形,外緣清晰光滑,相當于中部內前方凹陷為腎門;(3)除腎竇脂肪和腎盂呈低密度外,腎實質密度均勻,CT值約35-50Hu,不能分辨皮髓質。(4)腎血管:腎靜脈比腎動脈稍粗,位置靠前。第二十頁,共七十二頁。第二十一頁,共七十二頁。正常(zhèngcháng)腎上極層面第二十二頁,共七十二頁。左腎門層面第二十三頁,共七十二頁。2、增強掃描分三期:(1)皮質期:注藥后30~90S,腎血管和腎皮質強化,髓質仍維持低密度。(2)實質期:注藥后90~120S,皮、髓質強化程度(chéngdù)相似,分界不清。(3)腎盂期:注藥后5~10分鐘,腎實質強化程度下降,而腎盂腎盞明顯強化。第二十四頁,共七十二頁。皮質(pízhì)期第二十五頁,共七十二頁。實質(shízhì)期第二十六頁,共七十二頁。腎盂(shènyú)期第二十七頁,共七十二頁。第二節

泌尿系統異常(yìcháng)影像表現第二十八頁,共七十二頁。一、腎臟大小、位置及輪廓(lúnkuò)的改變1、大小的改變:腎臟(shènzàng)長徑正常約10-12cm,>15cm提示增大,一側增大常見于重度腎積水;局限性增大常見于腎腫瘤、腎囊腫;腎體積縮小,常見于先天發育不全、腎動脈狹窄、慢性腎盂腎炎。第二十九頁,共七十二頁。腎體積(tǐjī)增大,平片第三十頁,共七十二頁。腎體積(tǐjī)增大,腎積水第三十一頁,共七十二頁。局限性增大(zēnɡdà),腎囊腫第三十二頁,共七十二頁。局限性增大(zēnɡdà),腎癌第三十三頁,共七十二頁。腎體積(tǐjī)縮小,腎動脈狹窄第三十四頁,共七十二頁。慢性腎盂腎炎,腎臟變小,以右側(yòucè)明顯第三十五頁,共七十二頁。2、腎移位:正常腎臟(shènzàng)位置位于脊柱旁,相當于T12—L2水平,上下約1-5cm、左右約1cm的移動范圍,如移動超出正常范圍稱腎移位。常見于先天性游走腎、異位腎,也見于腎旁巨大占位性病變壓迫推移腎臟。第三十六頁,共七十二頁。腎位置異常(yìcháng),游走腎第三十七頁,共七十二頁。3、腎臟外形改變:正常腎臟除腎門略凹陷,其邊緣(biānyuán)均清晰光滑,如腎實質近邊緣(biānyuán)處有腫瘤或其他占位(如囊腫)均可使局部隆突,腎實質破壞、萎縮、纖維化可使局部凹陷。第三十八頁,共七十二頁。腎臟(shènzàng)外形改變第三十九頁,共七十二頁。腎臟外形(wàixínɡ)改變第四十頁,共七十二頁。二、腎臟(shènzàng)密度的改變尿路平片所顯示的腎影及CT平掃所見的腎實質均為軟組織密度。1、密度增高:A、最常見于泌尿系不透光結石(jiéshí):圓形、橢圓形、鹿角形;B、鈣化:腎結核、腎腫瘤;C、腎實質內出血或血腫。第四十一頁,共七十二頁。第四十二頁,共七十二頁。第四十三頁,共七十二頁。腎腫瘤(zhǒngliú)鈣化第四十四頁,共七十二頁。腎結核,鈣化(gàihuà)第四十五頁,共七十二頁。2、囊性密度或水樣密度:腎囊腫、多囊腎、腎盂(shènyú)腎盞積水;3、混雜密度(具有低、等、高或兩種密度以上者):惡性腫瘤:腎癌;良性腫瘤:錯構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第四十六頁,共七十二頁。囊性密度(mìdù)第四十七頁,共七十二頁。混雜(hùnzá)密度第四十八頁,共七十二頁。三、破壞性改變(gǎibiàn)1、腎實質破壞:(1)平片:病變壞死組織液化----腎盂腎盞引流---形成空洞---壞死組織鈣鹽沉積---高密度鈣化灶---平片可見;(2)IVU:破壞區與腎盂、腎盞相連通,表現(biǎoxiàn)為腎盞邊緣小結節狀、棉團狀密度增高影,邊緣常毛糙不規則;第四十九頁,共七十二頁。第五十頁,共七十二頁。第五十一頁,共七十二頁。破壞(pòhuài)區內含造影劑第五十二頁,共七十二頁。(3)CT表現:腎實質破壞區呈斑點、片狀低密度影,邊緣模糊(móhu),增強掃描,腎實質明顯強化,破壞區無強化;(4)MRI:T1WI呈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第五十三頁,共七十二頁。第五十四頁,共七十二頁。MRI破壞(pòhuài)區呈長T1長T2信號第五十五頁,共七十二頁。第三節

泌尿系統(mìniàoxìtǒnɡ)先天性異常第五十六頁,共七十二頁。泌尿系統的先天性發育異常包括(bāokuò)腎臟、腎盂和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先天性異常。

臨床上有些異常可無癥狀,而有些可有明顯的并發癥如結石、感染、膀胱尿道逆流等。第五十七頁,共七十二頁。孤立(gūlì)腎為了負擔缺如側腎的生理功能,孤立腎發生(fāshēng)代償性增生、肥大。還可伴有異位和旋轉不良等先天異常。一般無臨床表現。X線表現:一側腎影缺如,對側腎影增大。CT、MR表現:缺如側腎床內無腎影顯示,其內為脂肪、腸管占據。對側腎代償性增大。第五十八頁,共七十二頁。孤立(gūlì)腎第五十九頁,共七十二頁。孤立(gūlì)腎MRI第六十頁,共七十二頁。單純(dānchún)異位腎是腎臟(shènzàng)在發育過程中,未上升、上升不足或過度上升所致;但異位的腎臟(shènzàng)仍在同側腹膜后。異位腎可位于盆腔、髂窩、下腹、膈下或胸腔內。第六十一頁,共七十二頁。盆腔(pénqiāng)異位腎第六十二頁,共七十二頁。胸腔(xiōngqiāng)異位腎第六十三頁,共七十二頁。馬蹄(mǎtí)腎其特點是兩側腎臟的上極或下極相互融合,以下極融合型多見。融合部稱峽部,多為腎實質。X線表現:平片上,腎影位置較低且腎脊角發生改變;尿路造影,兩腎下腎盞距離縮短,兩上腎盞相距較遠。CT、MR表現:均可于脊柱前方發現連接兩腎上極或下極的腎實質,其密度(mìdù)信號及強化表現均同于正常腎實質。第六十四頁,共七十二頁。馬蹄(mǎtí)腎第六十五頁,共七十二頁。馬蹄(mǎtí)腎CT第六十六頁,共七十二頁。腎發育不全又稱侏儒腎,較少見。腎實質總量減少致腎體積小,但組織結構正常。X線平片示:一側腎影小,對側增大(zēnɡdà)。CT、MR示:患側腎臟密度、信號正常,唯體積縮小。第六十七頁,共七十二頁。右腎發育不全第六十八頁,共七十二頁。腎盂(shènyú)輸尿管重復畸形

即重復腎,較為常見。為一個腎臟分為上下兩部,各有一套腎盂和輸尿管。重復的輸尿管可相互匯合(huìhé),也可分別匯入膀胱。與下腎盂相連的輸尿管在膀胱開口位置正常,而上腎盂之輸尿管為異位開口。排泄性尿路造影是確診本病的主要檢查方法。第六十九頁,共七十二頁。第七十頁,共七十二頁。輸尿管重復(chóngfù)畸形第七十一頁,共七十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