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 地圖一、單項選擇題(2019
北京)下圖為小明同學觀賞“金光穿洞”后發的朋友圈截圖和他手繪的頤和園游覽圖。讀圖,回答
1~2
題:1.拍攝此照片可能在( D )A.諧趣園
B.十七孔橋上C.中午 D.傍晚2.看了小明的朋友圈,小敏也計劃去頤和園。為盡快到達十七孔橋,他應把導航目的地設置為( C )A.北宮門 B.東宮門C.新建宮門 D.南如意門解析:
1
題,根據朋友圈中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可知,此時是傍晚。第
2
題,據圖可知,十七孔橋在新建宮門附近,故應把導航目的地設置為新建宮門。3.(2019
涼山)繪制地圖時,其圖幅大小與所選比例尺的對應關系是( D )A.圖幅越大,比例尺越小B.圖幅越小,比例尺越大C.圖幅越大,比例尺越大D.圖幅的大小與比例尺的大小成反比解析:,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繪制地圖時,其圖幅大小與所選比例尺的對應關系是:圖幅的大小與比例尺的大小成反比。(2019昌平區二模)定向越野要求參賽者依次沿若干檢查點,用最短時間到達終點。某學校組織以操場為中心的校園定向越野活動,圖為定向運動路線圖,表為檢查點的位置及特征說明。讀圖表,回答
4~5
題:4.某檢查點:圍墻拐角內側、起點西偏北方向的沙石地,則該點為( C )A.2 B.3 C.4 D.55.1
號檢查點離起點的圖上距離約1.5
厘米,實地距離約
45
米,該平面圖的比例尺為( C )A.1∶30 B.1∶300
C.1∶3
000 D.1∶30
000解析:第
4
題,由題目可知,某檢查點的圍墻拐角內側、起點西偏北方向的沙石地,這指的是圖內側西北方的沙石地,檢查點
4
5
題,由題目可知,圖中所示
1
號檢查點離起點約1.5
厘米,實地距離約
45
米,則該平面圖的比例尺為1∶3
000。6.(2019濱州)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簡稱“北京世園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在北京市延慶生到世園會參觀,“延延”最好為其提供一幅( D )A.延慶地形圖 B.北京市交通圖C.延慶政區圖 D.世園會游覽示意圖解析:,法國的布朗先生是到世園會參觀,世園會游覽示意圖有各園的具體分布情況。7.(2019
泰安)右圖為廣州高鐵南站到白云機場的百度電子截屏示意圖,圖中提供的信息有( B )①行程距離 ②乘車線路 ③天氣狀況 ④路程用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電子地圖能獲取的信息有行程距離、乘車路線及路程用時,但無法看出天氣狀況。8.(2019威海)日本和新西蘭地圖的圖幅大小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甲圖的比例尺比乙圖大B.兩國的實地范圍大致相同C.甲圖表示內容比乙圖詳細D.日本位于新西蘭的西北方向解析: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國實地范圍比乙國大,甲圖的比例尺比乙圖小,甲圖表示內容比乙圖粗略,日本(甲國)位于新西蘭(乙國)的西北方向。(2019
門頭溝區二模)有一旅行者于
2019
年
5
月
18
日前往北京某地區進行戶外活動,到達預定目標后其
GPS
手持機顯示:40°03′N,105°35′E,高度
1
730
米。據此回答
9~10
題:9.旅行者
GPS
手持機上顯示的高度為所在位置與 ( D )A.出發地之間的高度B.附近河流之間的高度C.附近聚落之間的高度D.海平面之間的高度10.旅行者使用的
GPS
,電子地圖不能提供幫助的是( D )A.產品運輸導航前往時,提供多條路線以備選擇B.自駕游時,檢索周邊有哪些旅游景點C.調整比例尺,以了解不同尺度的區域信息D.在水利建設時,需了解河流水量、汛期、流速等相關信息解析:第9題,旅行者GPS手持機上顯示的高度為所在位置與海平面之間的高度,
10
題,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電子地圖在產品運輸導航前往時,可以提供多條路線以備選擇;自駕游時,可以檢索周邊有哪些旅游景點;調整比例尺,可以了解不同尺度的區域信息;河流水量、汛期、流速等信息電子地圖不能提供。(2019
蘇州)讀“我國東南地區某區域圖”,回答
11~12
題:11.
綜合考慮道路的長度和坡度
,
圖中較適合老年人登山的線路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12.圖中公路選線的特點是( B )A.通往主峰 B.多沿山谷穿行C.多與等高線平行 D.多與聚落相聚較遠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第11
題,老年人登山要求坡度緩,,④坡度雖緩,但距離長;①有一段等高線密集,③全線等高線密集,說明坡度陡;②等高線較稀疏,說明坡度緩,且距離也較短,
12
題,公路主要沿山谷穿行,遠離主峰,靠近聚落。公路穿過多條等高線,并不與等高線平行。13.(2019
威海)鐵路工程師為修建某高速鐵路進行地形測繪時,繪制了該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讀該路段等高線地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甲地位于鞍部,乙地位于陡崖B.測繪時,沿②線上山比①線更省力C.鐵路橋
AB
段的橋面海拔為
900
米D.B
和
C
兩隧道口間的實際長度約40
千米解析:,甲地位于鞍部,乙地位于陡崖;①線等高線較為密集,坡度較陡,②線等高線較為稀疏,坡度較緩;測繪時,沿②線上山比①線更省力;鐵路橋是水平的,因此
AB
段的橋面海拔為900
米;B
和
C
兩隧道口間圖上距離約為
2
厘米,據圖示比例尺計算可知,兩地之間的實際長度約為4
千米。14.(2019
隨州)下圖是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實習的觀測點分布圖,①~做的記錄卡,根據圖中記錄卡片的信息判斷,可能為圖中的( B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運用等相關知識。讀圖可知,該圖的等高距為50
米,位于
A
山峰東南側的是①②④,排除③,①②等高線都向高處凸出,是山谷,排除④,②處海拔在
150~200
米之間,,最可能為圖中的②。(2019
濱州)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
15~16
題:15.圖中虎山的海拔約是( C )A.900
米 B.1
000
米C.900~1
000
米
D.800~900
米16.關于圖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B )A.白水河干流由東北流向西南B.若兩村圖上距離為2
厘米,則實地距離約
1
千米C.與甲村相比,乙村更容易發展為城鎮D.圖示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為丘陵解析:
15
題,讀圖可知,圖中的等高距是
100
米,虎山海拔應該在
900~1
000
米之間。第
16
題,讀圖并結合圖中指向標可知,白水河干流大致是自東向西流;村在圖上的直線距離是2
厘米,則實地距離是
2×50
000=100
000
厘米=1
千米;甲村與乙村相比,甲村地形更平坦開闊,水資源更豐富,交通更便利,地質災害更少等,故甲村更容易形成城鎮;圖示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為山地。(2019
淄博)讀“某景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
17~18
題:17.圖中河流
a、b
兩段流向依次是( A )A.東北、東南 B.東南、西北C.西南、東北 D.西北、西南18.甲是擬修建的大壩,水庫蓄滿水后,①~④各居民點中可能被淹沒的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第
17題,根據河流自海拔高處流向海拔低處,把指向標平移到a段可知,圖中河流
a
段的流向為自西南流向東北;同理可知,河流
b
段的流向自西北流向東南。第18
題,據圖可知,居民點①在大壩處的下游,水位低,不可能被淹沒。圖中擬修建的大壩海拔為100m,居民點②海拔在
100m
以下,居民點③海拔在
100m
到
200m
之間,居民點④海拔在
200m
到
300m
之間,故居民點②可能被淹沒。二、綜合題19.(2019
西城區模擬)某校開設制作“等高線紙質立體模型”地理實,同學們小組合作完成了等高線立體模型(如圖所示),并用它識別地形部位,學習、理解等高線地形圖的相關知識。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請你按照制作模型的正確順序對下列幾幅照片進行排序 。(2)為盡可能減小誤差,繪制等高線過程中需注意(多項選擇)( )A.圓錐體應水平放置在桌面上B.每塊橡皮高度相等C.繞模型畫出螺旋上升的線D.鉛筆水平放置于橡皮上(3)俯視模型,甲同學讀出的地形部位及特征不正確的是(單項選擇)( )A.①為山谷——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彎曲B.②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彎曲C.③為緩坡——等高線比較稀疏D.④為山峰——等高線數值應該四周大中間小(4)沿圖中M-N連線方向做剖面圖,能正確表示M-N地面起伏狀況的是(單項選擇),理由是 。解析:第(1)題,制作等高線模型,首先要準備工具,第二步是用圓規畫圓,第三步是將大圓裁剪,卷成圓錐體,通常制作兩個高度不等的圓錐體,第四步繪制等高線,第五步將繪制的等高線圓錐體合在一起;故操作步驟為②⑤③⑥①④。第(2)題,為盡可能減小誤差,繪制等高線過程中需注意圓錐體應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每塊橡皮高度相等,鉛筆水平放置于橡皮上。第(3)題,等高線可以表示不同的山體部位,從圖中可知,④為山峰——等高線數值應該四周小中間大,故
D
(4)題,讀圖可知,M-N
連線方向經過兩座山峰,一個鞍部,左側山峰較高,右側山峰較低,故
A
圖符合題意。答案:(1)②⑤③⑥①④ (2)ABD (3)D (4)A 左邊山峰海拔高,右邊山峰海拔低;左邊山峰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右邊山峰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0.(2019
煙臺)為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某中學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研學旅行,出發前,老師為同學們下發了活動區域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此次研學旅行地點最有可能位于我國(單項選擇)(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2)小明建議將此次研學宿營地選在圖中 A
處,此處的海拔范圍為米。(3)圖中河流BC段與CD段相比,流速更快的是 ,原因是 。(4)小明認為圖中
E
。(5)圖中甲村形成的有利條件有 (說出兩點即可)。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相關知識。第(1)題,根據圖例符號可知,,故此次研學旅行地點最有可能位于我國南方地區。第(2)題,根據圖中等高線數值可知,A
處的海拔范圍為
200~300
(3)題,據圖可知,河流
BC
段的等高線比
CD
段的等高線密集,坡度陡,水流速度快。第(4)題,據圖可知,E
處等高線重合,是陡崖,河流流經陡崖處,形成瀑布。第(5)題,據圖可知,甲村海拔在100
米以下,地形平坦;甲村位于河流、沿海地區,交通便利。地處沿海地區,海洋資源豐富。答案:(1)B (2)200~300 (3)BC
段 BC
段等高線更密集,坡度更陡(
其他說法意思對也可
) (4)位于河谷
;
有陡崖(
其他說法意思對也可)(5)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對外交通便利;海洋資源豐富(其他說法合理也可)21.(2019東營八年級)五一假期,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走出課堂,到學校附近開展野外實地考察活動。讀“考察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同學們首先登上了仙人峰,據圖判斷它的海拔范圍是米,所在山脈大致為 走向。(2)
同學們在①②兩河體驗了漂流活動 ,感受到流速較快的河流是 ,原因是 。(3)同學們進行了攀巖比賽,比賽地點最適合在圖中的 地(填字母)舉行。(4)同學們攀登到
B
處時,能看到圖中的湖泊嗎? ,理由是 。(5),同學們提出了一些建議,你認為合理的有(雙項選擇)( )A.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B.冬季開展滑雪項目C.開發民宿體驗項目D.開展有機生態園采摘體驗活動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的相關知識。第(1)題,據圖可知相鄰等高線相差
100
米,根據等高線數值的變化可知,仙人峰的外圍等高線是500
米,故仙人峰的海拔范圍是500~600
米。根據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可知,仙人峰所在山脈的走向是西北—東南走向。第(2)題,據圖可知①河流經地區等高線密集,坡度陡,(3)題,據圖可知,圖中
A
處等高線重合,是陡崖,(4)題,據圖可知,B
地和湖泊之間有一個山峰,遮擋了視線,在B
地不能看(5)題,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會加劇河流下游的洪澇災害,
28°N
附近,位于我國南方地區,1
月氣溫在
0℃以上,故不能開展滑雪項目。答案:(1)500~600 西北—東南 (2)① ①河流經地區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3)A (4)不能 B
地和湖泊之間有一個山峰,遮擋了視線(意思正確即可) (5)CD22.(2019
東城區期末)北京和張家口聯合舉辦2022
年冬奧會。下圖為張家口某滑雪場等高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地形類型上看,滑雪場所在的地區是 (選擇填空)( )A.山地 B.盆地 C.丘陵 D.高原(2)滑雪賽道
L2
是沿 而建,賽道
L3
是沿 大廳建在 處(以上均填寫地形部位名稱),其海拔范圍為 米。(3)滑雪者在
L1
至
L2
賽道上滑行,行進方向先向 再轉向 。滑完全程,落差約 (選擇填空)( )A.600
多米 B.500
多米C.400
多米 D.300
多米(4)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在三條賽道中,為初級和中級滑雪愛好者選擇適合的賽道,任選其一,說明理由。(5)為滿足冬奧會的需求,道路選線如圖,其中1至2段工程建設的需求是 (選擇填空)。(6)工程需要繪制
DE
段地形剖面圖,請將圖乙中缺失的地形剖面線補充完整。圖乙反映出DE
段的地勢特點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有關知識。第(1)題,從地形類型上看,滑雪場所在的地區海拔在1
000
米以上,是山地。第(2)題,滑雪賽道
L2
是沿山谷而建,賽道
L3
是沿山脊而建,服務大廳建在山頂處,其海拔范圍為
2
100~2
130
米。第(3)題,滑雪者在
L1
至
L2
賽道上滑行,行進方向先向東北再向東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混凝土路面熱天施工方案
- 梧州職業學院《行草創作(3)》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藝術學院《建設項目投資與融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數字化施工方案
- 江蘇師范大學《秘書從業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外國語大學《播音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凈化彩鋼板施工方案
- 脫硫塔平臺施工方案范本
-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河北醫家學術思想與臨床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無人機租賃合同
- 軍事理論(2024年版)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YS-T 5226-2016水質分析規程
- 國開2024年秋《生產與運作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國家病案質控死亡病例自查表
- 2024年江蘇省無錫市天一實驗學校中考英語押題試卷含答案
- DB3305-T 57-2018幸福鄰里中心建設與服務管理規范
- AIGC基礎與應用全套教學課件
- 9.1.3二項分布(解析版)
- 神經生長因子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 國有企業采購管理規范 T/CFLP 0027-2020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