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但在他們的成長中,遇到了許多的問題,這就需要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其教育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措施,以便促進單親家庭兒童的健康發展。本文客觀分析單親家庭孩子教育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方法,以便于人們能正視單親家庭中孩子的教育。1.2相關文獻的研究關于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的研究,國內外學者、社會工作者以及心理研究專家和教育研究專家已經做出了許多卓越的研究,但是不同的研究者,以及不同的思維方式出發,對單親家庭教育問題的研究也是不同的,單親家庭中子女占著重要的部分,因此對其家庭教育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1.2.1國外單親家庭的研究西方國家對單親家庭研究是比較重視的,并且目前他們的研究逐漸走向成熟。他們對單親家庭的研究有這樣一個變化過程,己由數字統計分析發展到心理學分析及社會學分析;由單親家庭問題的現象研究轉向對其本質的研究;由單純實證分析轉向了系統理論分析;并且,各項研究由描述性轉向對應策略的尋求[1]。國外關于單親家庭對其子女的影響有三種觀點:一是“無影響論”。“無影響論”的代表人物是Blechman(1982)。他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并未發現單親家庭在養育子女的時候,使子女產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礙,Lowery和Setlle(1985)認為,離婚可能會會引起一些問題,但這不僅僅是離婚一個因素造成的,而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一是“消極影響論”。消極影響論”的代表Lamp(1979)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有比較高的心理失調現象,Krantz(1972)指出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心靈和身體都會產生傷害而且其影響實很大的,Shinn(1978)認為單母家庭的子女認知發展能力是低于完整家庭的子女,單親家庭對子女教育起負面的消極的影響[1]。三是“積極影響論”。主要提出者Barabbas。他認為排除特例,單親孩子比完整家庭孩子的自尊心、智力發展和社交能力都發展的更好[2]。雖然西方國家在單親家庭教育問題這一塊研究得比我國早,但其研究也有不足,主要有兩種極端的認識:第一種太過于強調單親家庭的消極影響了,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很多方面是發展得很不好的。第二種是對單親家庭在很大程度上能鍛煉孩子的自尊心和社交能力,同時也認為單親家庭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筆者認為這兩種認識都不利于對單親家庭的正確認識。1.2.2國內對單親家庭研究狀況國內關于單親家庭的研究有如下主要觀點:康姣通過大量的個案研究指出:處于單親家庭中的青少年,會產生一系列的成長困境,比如性別角色模糊、不良情緒復雜化、人際交往困難、行為出現偏差等。梅林通過對離異單親家庭初中生人際交往特征的研究發現,單親家庭初中生的人際交往是低于完整家庭初中生,并且單親家庭初中生的交往興趣是比較低的他們對人不信任,他們與父母的交往滿意度和親密度均比完整家庭初中生低;在教學活動中他們與老師的交往顯得消極被動,與老師的情感也較為淡漠,離異單親家庭初中女生的人際交往總體上明顯好于男生。單親家庭女生與男生相比她們更愿意與人交往,女生與父母的交往頻率、交往滿意度、家庭親密度均明顯高于男生;女生在教學活動中與老師的交往顯得更主動、積極,教師對單親家庭女生的權威性較男生低[7]。薛昆、李瑋指出:單親家庭孩子的學習成績受家庭影響比較大,其成績普遍是不優秀的[5]。楊利玲研究單親學生學習成績時發現:受父母教育能力局限、過高的期望、不恰當的管教方法和缺少溫暖的氛圍,影響思維的發展[4]。朱玲指出:在親子關系上,正常家庭比單親家庭要好一些,在跟父母的情感方面,正常家庭也好于單親家庭,在伙伴感情方面,單親家庭孩子明顯差于正常家庭孩子,在自制能力方面,單親家庭孩子明顯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差。她研究指出單親家庭孩子自我心理失調及社會對單親的片面認識是引起單親家庭子女社會交往能力差的直接因素[6]。李澤志在論單親家庭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指出:單親家庭是脆弱的、不穩定的社會組織,其結構的不完整影響了其教育功能的發揮,從而對子女的成長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假如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得不到及時矯治與控制,很可能會累積發展,致使青少年出現越軌行為與犯罪行為。由上述研究中,筆者總結為:單親家庭對孩子的人際交往、思維能力、行為、自制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影響,但在筆者看來,這些研究更多的強調的是負面的影響,而在生活中,也有單親家庭的兒童在某些方面是優于完整家庭兒童的實例的,雖然單親家庭會對兒童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假如家長和孩子互動的比較好的話,也會對兒童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所以應客觀看待相關問題。1.3單親家庭教育問題研究的意義首先,本次的研究,對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的研究可以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為單親家庭的教育提供一些方法指導和理論依據,并且幫助單親家庭家長重拾信心、認識到家庭教育規律的方法,使他們能很好的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其次,有助于使教師們避免在“教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誤區,使教師們能很好的發揮他們的作用,幫助解決單親家庭孩子所遇到的問題。同時學校要發揮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人的作用,采取積極措施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和影響,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最后,單親家庭是一直都存在的,對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的研究可以促進相關社會問題的研究,有助于社會轉型期相關社會問題的解決。2、研究設計2.1單親家庭概念的界定2.1.1單親家庭概念有關單親家庭的概念,西方學者有如下的幾種界定:Schlesinger對英語國家進行了18年的研究,他將單親家庭的概念界定為“以男性或女性為家長,同被撫養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多由死亡、離婚、分局、拋棄或未婚所形成”[10]。英國單親家庭委員會費納(Finer)把單親家庭被定義為:“一個沒有配偶與之生活(或同居),并與其未婚的沒有獨立的年齡在16歲以下,或年齡在16歲到19歲,但正在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子女一塊生活的父親或者母親所組成的家庭”[11]?!秵斡H家庭》一書的作者埃利斯k凱施莫認為單親家庭的定義應該是:“一個收入單位
,其中只有生親或養親一人,帶著需要撫養的在學或學齡前子女的家庭”。
在《中國大百科全書是這樣描述的:單親家庭“是指由父親或母親一方與未婚子女共同構成庭?!弊优挲g只模糊指出未婚狀態。中國人口專家劉鴻雁認為,單親家庭的概念應包括三方面[12]:1.家庭成員組成單一,即只有父親或母親。2.規定子女年齡,以成年為界定,我國法律規定年滿18周歲的公民將賦予法律權利和義務,所以單親家庭子女年齡可界定在18周歲;3.子女未結婚、不具備獨立的經濟能力。綜合國內外單親家庭的概念界定,筆者認為單親家庭的概念至少包括一下幾點:1、一個家庭中,只有母親或者父親。2、子女的年齡在18歲以下,沒有獨立經濟能力。2.1.2家庭教育《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中指出: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內自覺地、有意識地對其子女進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擔負著關心子女身心的正常發展、培養子女良好的習慣和獨立自強的精神、遵紀守法的觀念及支持學校教育的作用,是在生活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的。年長的家庭成員都承擔著撫養兒童的責任。由于家庭中家庭成員相對較少、成員間的關系親密,子女對父母往往懷有依戀和愛戴,對父母有一種親切感,容易建立信任感;加之家庭成員間朝夕相處、體戚與共,父母對子女了解得更為深刻,可以通過子女的一言一行把握孩子的思想脈絡,在教育中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而且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生活態度、消費習慣、個性特點、行為規范、情感模式等,主要是在家庭中形成起來的,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對孩子產生影響。由于它開始最早,持續時間長,并且是在最親密的血緣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的,對人的影響相當大,是任何教育機構都不能替代的[13]。2.2研究方法2.2.1文獻研究文獻研究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文獻法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方法。通過文獻檢索和文獻分析我們不僅能了解他人的研究狀況,主要包括他人的基本觀點、他人的研究成果、他人研究的不足之處,對我們自己的研究起著支持和學習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在他人的研究思路上獲得有益的啟示。為此,筆者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以單親家庭為關鍵字進行檢索,得到了大量的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研究分析,通過研究分析,筆者基本上掌握了國內國外對單親家庭研究的基本方面,為論文的構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2.2問卷調查和半結構化訪談在文獻研究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所以筆者通過寒假的時間,對重慶市大足區的單親家庭和健全家庭的孩子進行調查研究,包括問卷調查和半結構化訪談,由于條件有限,做問卷人數不是很多,經最后整理問卷,參與問卷的人數是50名,其中單親家庭23名,健全家庭27名,雖然在這次調查中,單親家庭的人數不是很多,但是還是發現了一些有用的信息,通過單親家庭與健全家庭的比較,找出兩種家庭的異同,著重了解單親家庭家庭教育的情況。另外也做了一些半結構化訪談,重點了解孩子學習、發展中的表現,雖然訪談的數量不多,但還是對他們的一些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筆者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的研究。3、單親家庭子女的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及成因3.1單親家庭子女發展中出現的問題3.1.1單親家庭子女發展中的問題無論是在國內的研究中還是在國外的研究中,我們都可以看見單親家庭子女發展的問題,筆者認為,那些研究中大多是一些不好的問題,當然處于單親家庭中,難免會對子女的發展產生一些影響。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思想上、行為舉止、品德等方面往往出現容易出現波動和偏。1、沒安全感單親家庭的孩子(10人)健全家庭的孩子(10人)無安全感的人數比例80%0筆者分別對10位單親家庭的孩子和健全家庭的孩子進行訪談,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的安全感不是很高,很多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對孩子而言,父母是孩子的依靠,當一個完整的家庭變成單親家庭時,孩子就很容易覺得沒有安全感,很容易就覺得自己的港灣已經不存在了。當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那個人,稍微做了一點點事情,比如說,開始去尋找下一任配偶的時候,孩子就會變得很敏感,這其實就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他們害怕和自己一起生活的這一位也離開自己。在筆者對單親家庭的孩子的訪談中,發現當提到是否害怕和自己生活的這一位找另外的配偶時,有一些孩子是害怕的,筆者認為,孩子之所以會害怕,是因為安全感不足的原因。2、自卑、冷漠由于家庭中,缺少了一位成員,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時能夠得到的幫助明顯減少,時而會有無助之感,有部分孩子看不到自身的價值。因此,單親家庭的子女會產生自己不如其他孩子的想法,心理上會產生一種自卑感,這會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建立。羅某,初中二年級,爸爸媽媽離婚,媽媽帶著他,通過與他的訪談中,筆者發現,他雖然很調皮,不聽媽媽的話,但其實是很自卑的,他和筆者談了一句,要是爸爸媽媽沒離婚該多好,其實之前我做一些事情都是很有自信的,現在感覺像是做不好一件事情一樣。而且羅某對人、對事都較冷漠,缺少熱情,當媽媽和其他親戚說他的時候,他也不聽。由此筆者認為單親家庭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一定的影響。3、學習有一定的波動單親家庭的子女大多處于學生階段,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當原本是完整的家庭發生變化的時候,孩子就很容易受到影響,進而無心學習,當然也有部分孩子會發奮學習報答父(或母),根據筆者的訪談中,發現其中有一位同學就是因為父母離異,導致沒有心思學習,后來就退學了?,F實中,單親家庭的孩子幾乎在構成學習動機的每個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部分孩子對學習本身不感興趣,認知的內驅力在家庭的變故中己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家庭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來自父母的表揚、督促減少了,孩子一時難以適應,附屬的內驅力因為單親而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強化,自我提高的內驅力也因為家庭的變化受挫,部分孩子學習成績降低。3.1.2客觀看待單親家庭子女的發展由于家庭的變化,單親家庭的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確實有他們自己的問題,但我們必須客觀看待。在筆者的訪談中,發現有的同學,父親去世,雖然會有一段時間消沉,但是還是能很好的調節自己,能努力學習,并且和母親的關系也很好,事實上,影響是不可能沒有,不同的時間這種影響的體現程度不同。有消極的,也會有積極的,可能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生活,對此我們不能忽視,也不能夸大。現實中的單親家庭子女表現各異,出類拔萃者有之,難以教育甚至個別走上違法犯罪道路者有之,但大多與普通家庭的孩子差別不大。對單親家庭子女可能出現的不良心理品質和行為應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并在生活中加以預防。3.2單親家庭子女發展中出現問題的成因分析單親家庭子女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3.2.1成長環境單親家庭與雙親家庭(核心家庭)是相對應的,與單親家庭相比較,雙親家庭的特點就在于它能有效地發揮家庭的撫育和教育功能。一個完整的家庭,在人成長最關鍵的兒童、青少年時期,發揮著重要的功能,能夠給孩子許多東西,為孩子的個人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單親家庭中只有單親監護人,其不可能完全發揮另一半的作用,使孩子感受到父母還在一起時的感受,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在單親家庭中,家庭收入水平降低。在單親的家庭中,由于只靠單親監護人撫養子女,經濟負擔比其他家庭形式要重得多,物質生活水平會有一定的下降。多數單親監護人只能盡力謀職,以長時間的工作換取微薄所得或自己省吃儉用,以維持家庭的日常開銷和孩子受教育的費用,經濟的拮據、生活中的困難,可能會使單親家庭子女產生自卑感和心理壓力,對他成長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另外社會偏見的壓力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在中國傳統觀念中,一個完整的家庭才是正常的。社會上存在著對單親家庭的一種刻板印象或偏見,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或母的管教,很難長成好孩子;青少年犯罪中大部分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單親家庭的孩子常常要受歧視?,F實中,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時常出現相關的數字、圖像,渲染單親家庭的子女心理上的問題,以及違法犯罪者中單親家庭子女的高比率等。這種輿論導向和社會刻板模式,使得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庭子女的高比率等。這種輿論導向和社會刻板模式,使得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受到部分學生的挖苦、諷刺甚至歧視;學校中還會出現個別老師在班級中公開宣稱“落后生都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的情況。這給單親家庭的學生帶來很大的壓力,使他們感到困窘。不止如此,單親家庭的孩子還可能接受這種不良的暗示,放棄努力和追求,應驗社會心理學中的“預言自動實現”[8]。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單親家庭子女所處的生活環境盡管有不利的一面,但換個角度去看可能不完全是壞事。3.2.2單親家庭成員的心理狀態單親家庭成員包括單親家長和孩子,但突然遭遇事故時,單親家庭家長會有一段時間是不能適應的,特別是事故剛剛發生后,單親家庭家長可能會沉浸于傷心難過的情緒中,這時候他們可能就會忽略對孩子的照料,更有勝者,有的單親家長會把這些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他們的心理狀態不是很好,這就對孩子的發展都是很不好的。就孩子的心理狀態而言,當事故發生時,他們也會震驚,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他們會感到悲哀、恐懼、無所適從。當然,面臨不同事故的孩子反應也是不同的。3.2.3學校教育個性化難以實施,社會關愛不足(1)學校教育個性化難以實施。發展自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說:“教育既有培養創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壓抑創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這個范圍內有它復雜的任務。這些任務有保持一個人的首創精神和創造力量而不放棄把他放在真實生活中的需要;傳遞文化而不用現成的模式去壓抑他;鼓勵他發揮他的天能力和個人的表達方式,而不助長他的個人主義;密切注意每一個人的獨特而不忽視創造也是一種集體活動?!薄敖處煂淼娜蝿帐桥囵B一個人的個性并為他進入現實世界開辟道路?!蹦壳拔覈挥猩贁档膸讉€發達城市實現了小班化教學,但是大多數學校一個班上都是40人,有的班有80多個人,這樣的話,實現個性化教育是有一定的難度的[9]。(2)社會關愛不足。對于單親家庭的社會服務是很缺少的,社會上雖然是有一些機構有面向單親家庭的服務,但是普及面不是很廣,社會上還沒有爭對單親家庭的教育提出相應的服務,單親家庭成員生活中產生的經濟和心理等問題沒引起社會足夠的關注。當然,單親家庭子女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還在于家庭教育。單親庭子女成長中的某些問題是可以通過良好的家庭教育來避免。4、單親家庭子女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單親家庭中所出現的教育問題,雖然社會和學校也會有一些問題,但讀者著重研究家庭教育,認識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4.1家長心理方面4.1.1心理調節能力比較差當遭遇重大事故,成為單親家庭時,單親家長不僅要好好的調節自己的心態,還有適應現在的生活,比如說一個人撫養孩子、人際關系等,這都需要很好的適應,的確,當一個人的時候,壓力會增加很多,有的家長會把自己的情緒宣泄出來,這樣的話,就很容易造成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系緊張,這會使家庭缺乏溫暖,減弱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力。4.1.2變異的愛單親家庭給孩子的愛是不完整的,單親監護人往往出于補償的心態愛孩子、憐惜孩子,把孩子的成長作為自己生活的全部,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在筆者的訪談中,發現,有的單親家長認為孩子不是很成熟,不適合再婚,就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平時孩子要什么一般都會給他什么,但是這樣的話,會使孩子越來越不尊重家長,認為家長對自己做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也不會對家長付出什么,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異的愛,這對孩子的教育是很不好的。4.2教育觀念落后目前我國很多家庭的家庭教育都是圍繞開發智力、提高學習成績進行的,出現了家庭教育中重智力開發和體力培養,忽視孩子人格培養的傾向。這是目前我國家庭教育中共同存在的問題,喪偶式單親家庭子女教育中也明顯體現出來。部分家長認為,只要把孩子照顧好,孩子成績好就可以了,其他無所謂,忽略了孩子心理的發展。4.3家庭教育方法失當筆者認為,家庭教育方法失當主要變現在“溺愛型”家庭教育、“高壓型”家庭教育、“放任型”家庭教育。(1)“溺愛型”家庭教育有的家長為了彌補孩子,他們往往會更加愛孩子,然后就沒有把握好度,就成了溺愛,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孩子不知道家長的辛苦,不體恤家長,據筆者訪談中,羅某初一時,父母離婚,和媽媽一起過,媽媽在離婚后,對他更加的好,他要什么,媽媽就給他買,所以后來羅某行為就越來越放肆,有時候會和媽媽吵架,還會兇媽媽,本來媽媽找錢也不容易,結果羅某花錢還大手大腳的,媽媽說:“他爸爸又不管他了,只有我管他,我希望他能健康一點的成長,不受到我們離婚的影響,但是沒想到會變成這樣?!保?)“高壓型”家庭教育專家指出,“高壓型”家庭教育,極易形成懦弱和反叛的性格,養成靠暴力處理事情的思想。這樣的孩子一旦犯罪,便會兇惡地報復社會,危害極大。王某,現在是高一,爸爸去世了,媽媽帶著她,媽媽有經濟頭腦,做了一些小生意,媽媽希望她的女兒變得更好,學習成績能更好,就幫女兒報班了,而且對女兒很嚴格,女兒不聽她的安排,她就會打女兒,結果女兒學不進去,成績也下降了,有時候還和媽媽頂嘴。(3)“放任型”家庭教育有的家長文化程度不高,只知道努力賺錢,給孩子好一點的生活,他們認為學校有老師教,自己就不用管了,而且還認為自己沒那么多的精力,這種教育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單親家庭中,家長不需要太專注于賺錢的事情了,和孩子溝通也是必要的,同時還要給予孩子關心,把自己的心意表達出來,這樣才會有利于孩子的教育。5、單親家庭子女家庭教育的對策及建議如何教育單親子女,家庭有著重要的責任,當然學校和社會也有一定的責任任。筆者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5.1單親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把握教育重點,采用合理的方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也是終身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在成長中必然會缺少父親或者是母親的關愛,這很容易引起單親家庭孩子在價值觀上的偏離和心理上的異常,他們有時候會出現孤獨、情緒不好的情況,單親家長就要重視這些方面,同時,還要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增強認識,采用適當的教育方法教育學生,同時,單親家長還要走出陰影,勇敢的面對生活,為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其中把握教育重點主要是表現在注重幫孩子樹立信心、注重關愛孩子、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積極鼓勵孩子交友、參加團體活動這幾方面。首先,要注重樹立信心。單親家庭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自卑感,要使孩子逐漸消除自卑感,家長就要找到孩子的亮點,找到他們的興趣愛好,同時家長也要監督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功課,還要幫孩子排憂解難,解決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同時,還要時不時的鼓勵孩子,不能打擊孩子,當孩子提出好的創意時,家長還要給予一些夸獎,另外家長還要與學校老師積極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其次,還要注重關愛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的心靈是比較脆弱的,作為家長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關心,不僅是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在學習上也要給予關心,當然,這關心要適度,不能太過度了,家長要把握好這個尺寸。另外,家長還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有的家長為了補償孩子,就會什么事情都幫孩子安排好,這會讓孩子失去獨立性的,因此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有的事情該讓孩子決定的,就讓他們自己決定。最后,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交友、參加團體活動。有的單親家庭的孩子是不愿意交友的,父母應該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引導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多鼓勵他們與同齡孩子交朋友,一起學習和合作玩游戲,讓他們感到愉快,使性格開朗、活潑。這樣孩子們有自己興趣,注意力轉移了,精神生活豐富了,就能更快地從父母的事件中解脫出來。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卻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他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們講的話發出共鳴,我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孩子的自信心必須通過自身主動、充分的活動才能發展起來,活動是“培養基”,離開了活動,就是無本之木,只有參與實踐活動動腦、動手、動口才能掌握知識,學會新本領發展聰明才智,增強實力,這是樹立提高自信心的根本。5.2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協助家長的家庭教育在學校中給予學生的影響比較全面、深刻、系統和科學,在孩子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盡管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觀點、內容、方法上有很多差別,但兩者關系密切,相互依賴、相互補充。家庭教育有賴于學校教育的指導和幫助。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在論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時,有一個簡潔而鮮明的觀點:“學校應當領導家庭”。這也就是說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發揮著導向和指導作用。學校教育發揮的作用主要變現在一下幾個方面:5.2.1學校管理者要重視單親家庭的孩子學校的管理者首先要對建立檔案,對單親家庭的家庭情況、生活等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安排相關部門具體負責,對他們給予“特殊的”關注。耐心細致地做好了解學生的工作,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另外,還要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有信心,相信他們,不對他們喪失信心,相信他們能發展得很好,可以安排部分品學兼優的單親家庭的學生和單親家庭的學生建立聯系,讓他們相信,盡管家庭的變異會對其成長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只要勇敢面對,自強不息,同樣可以成為健康甚至優秀的學生,同樣有光輝燦爛的未來。最后管理者為個別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成績差的老師予以引導,消除他們的偏見,盡可能為這部分學生提供一個有利于他們發展的和諧的環境。5.2.2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也要關愛學生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要關注學生發展,與單親家庭的孩子多接觸,同時也要尊重單親家庭的孩子,不能對他們存有偏見,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工作方法,應該把他們當成普通孩子來教育,曾經調查過部分單親家庭的孩子希望老師怎么對待他們,他們的回答是把他們看作普通孩子,像對待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樣就可以了。但盡管如此,教師還是要給他們一定的“關注”,關注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關注他們對人、對事的態度和他們的變化,適時地給他們適當的教育。教師切不可以5.2.3班集體:友愛、互助在對單親家庭的教育中,光是老師和學習領導者的作用是不足夠的,建立一個團結友愛互助的班集體也是必要的,這時候就需要教師要發揮班集體和學生的作用,建立一個民主平等、互幫互助、共同成長發展的良好的班級氛圍,這種氛圍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對班級中每個學生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影響。而學生也會在這個集體中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如何適應集體生活,進而適應社會生活。同時要鼓勵單親家庭的孩子主動與同學交往,與同學建立真誠的友誼,讓孩子有機會體驗到來自家庭以外的關愛,用愛心撫慰創傷。5.3社會也要發揮其作用,輔助家長的家庭教育不光是學校要發揮作用,社會也要發揮它的作用,以幫助家長的家庭教育,使單親家庭孩子能健康快樂的發展。5.3.1媒體的支持在建立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人們己經認識到弱勢群體也是和諧社會的組成部分,社會對于弱勢群體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目前對外出打工而造成的“留守兒童”問題己經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各級政府和相關單位也在探討解決“留守兒童”困境的方法和對策。事實上單親家庭兒童的狀況也不容樂觀,社會也應引起高度的重視,關注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社會應利用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使全體社會成員能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單親家庭,不要只是片面報道單親家庭子女出現的問題,而應客觀地看待單親家庭子女的成長。5.3.2組織單親家庭互助協會單親家庭成員由于家庭事務繁雜、工作較忙,交往范圍比較窄、交往時間少。而生活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社會教育機構應鼓勵他們自助,把同種類型的家庭組織起來,充分利用有效的資源,以己之所長,助人之不能,互幫互助,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而不是一味等待別人的救助。同時單親家庭相關機構還可以通過組織相應的活動,幫助他們重建社交圈。6、總結社會上有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特點,他們與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降低留置針堵管發生率:PDCA質量持續改進
- 3-1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
- 福建省廈門市2023~2024學年高一數學下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2025年小升初數學高頻考點模擬卷含解析
-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實驗2024-2025學年3月初三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英語: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南山學院《工程法律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2025年初三二診模擬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武漢海事職業學院《基礎醫學概論Ⅱ3(病理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健康工程職業學院《跨文化交際理論導論俄》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東南亞智能聯網電視(Connected TV)市場深度研究及預測報告
- 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主治復習
- 2022年版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 2025深圳市中考英語 語法填空 專項復習課件
- 《鐵路職業道德》課件-2.1鐵路職業道德的內涵及規范
- 機器學習課件周志華Chap08集成學習
- 新生兒亞低溫治療護理
- 中醫病歷書寫基本規范
- 印章使用登記臺賬
- 《電力行業職業技能標準 農網配電營業工》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