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講國民收入核算理論一、國民收入賬戶的核心指標:國內生產總值二、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三、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四、國民收入賬戶中的其他總量指標第二講國民收入核算理論一、國民收入賬戶的核心指標:國內生1國民收入核算理論是在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和英國經濟學家斯通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他們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研究國民收入核算問題。庫茲涅茨在1941年發表了《國民收入及其構成》一書,斯通在1944年發表了《國民收入和支出》一書,這些研究為現代國民收入核算奠定了基礎。庫茲涅茨和斯通曾被譽為美英兩國的GNP之父,并分別獲得1971年和198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國民收入核算理論是在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和英國經濟學家斯通的2一、國民收入賬戶的核心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一、國民收入賬戶的核心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3(一)國內生產總值定義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s,GDP)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一國境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一)國內生產總值定義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4(二)國內生產總值理解要點1、GDP測度的只是最終產品的價值,中間產品是不被計入GDP。最終產品(finalproducts)中間產品(intermediategoods)注意:廠房、機器、設備等資本品包括存貨是最終產品(二)國內生產總值理解要點1、GDP測度的只是最終產品的價值5圖表舉例:最終產品、中間產品
增值法計算GDP生產階段產品價值價值增值1種棉15152紡紗2053織布30104制衣45155銷售505總計16050圖表舉例:最終產品、中間產品
6某人請教釀酒的方法,師傅說:“一斗米、一兩曲、兩斗水混合在一起,七天便釀成酒了。”某人回家后,用兩斗水、一兩曲混合在一起,恰恰忘了放米。七天之后取來一嘗,和水沒有什么區別。某人前去責備釀酒師傅,說他過于保守,沒有傳授真決。師傅說:“你肯定沒有按照我說的去做。”某人說:“我按照你說的方法,用了足量的水和曲。”師傅說:“你放了米嗎?”某人低下頭沉思半晌,說:“我忘了放米。”故事《釀酒》也告訴了我們中間產品與最終產品之間的密切關系。中間產品雖不計入GDP,但在經濟活動中卻非常重要,因為最終產品是在對中間產品進行加工的基礎上產生的。例如:由于沒有放米,酒便無法釀出。故事《釀酒》某人請教釀酒的方法,師傅說:“一斗米、一兩曲、兩斗水混合在一72、GDP是一個市場價值概念,GDP的變化反映的是最終產品的數量變化及價格變化的共同結果。名義GDP和真實GDP3、GDP是“流量”而非“存量”,是一定時期(如2007年)內所發生或取值的經濟變量,非當期生產商品的市場價值要排除在外。2、GDP是一個市場價值概念,GDP的變化反映的是最終產品的84、GDP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的而非該期銷售掉的最終產品的價值。5、GDP為一國境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GDP與GNP6、GDP一般僅能反映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家務勞動、自我服務、非法的地下經濟活動排除在GDP以外。4、GDP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的而非該期銷售掉的最終產品的價值。9GDP與GNP的區別與聯系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按國民原則計算的。國民原則是指,凡是本國公民(指常住居民)所創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國內,都計入本國的GNP;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按國土原則計算的。國土原則是指,凡是在本國領土上創造的收入,不管其所有者是否為本國國民,都計入本國的GDP。GDP與GNP的區別與聯系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按國民原則計算10國內生產總值(GDP)=該國公民在國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價值+外國公民在本國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價值。國民生產總值(GNP)=該國公民在國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價值+該國公民在國外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價值。在封閉經濟條件下,GNP=GDP。在開放經濟中,GNP-GDP=凈要素收入NFP=本國公民在國外的要素收入-外國公民在本國的要素收入。國內生產總值(GDP)=該國公民在國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價11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標的缺陷第一,很多經濟活動無法計入GDP。例如,一些沒有經過市場交換程序的經濟活動不在GDP統計范圍以內。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變動存在較大局限性。GDP反映產量變動,但產量變動不等于福利變動---精神滿足程度,閑暇福利,分配狀態,環境質量、資源的消耗等。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標的缺陷第一,很多經濟活動無法計入GDP12二、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二、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13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是進一步把握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和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理論的必要前提。通過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重點理解:國民收入核算的事后會計恒等式總產出≡總收入≡總支出均衡國民收入的條件總產出=總支出研究國民收入的法寶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是進一步把握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和均衡國民14(一)兩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家庭部門企業部門要素市場產品市場
中間產品生產要素(勞動、土地、資本和企業家才能)最終產品國民總收入NI1000總支出AE1000(消費支出C)國內總產出Y1000
實線代表貨幣流,虛線代表實物流家庭提供生產要素獲得的全部報酬: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企業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可理解為GDP整個經濟社會對最終產品的購買支出單位:億元1、簡單經濟(一)兩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家庭部門企業部門要素市場產152、漏出與注入要素市場金融市場產品市場家庭部門企業部門儲蓄S200
消費C800國民總收入NI1000國內總產出Y1000投資Id200/100/300Note:資本品、存貨是最終產品而非中間產品漏出量注入量
單位:億元非意愿的存貨投資2002、漏出與注入要素市場金融市場產品市場家庭部門企業部門儲蓄S16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從對最終產品的購買支出角度,Y≡AE=C+IC+S≡C+I或S≡INote:恒等式中的投資=意愿(desired)投資+非意愿的存貨投資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17(二)三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政府)要素市場金融市場產品市場政府企業家庭總收入NI1000儲蓄S150消費C800納稅(凈)T50單位:億元政府購買G50投資I150漏出量注入量國內總產出Y1000(二)三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政府)要素市場金融市場產品18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TN從對最終產品的購買支出角度,Y≡AE=C+I+GC+S+TN≡C+I+GI≡S+(TN-G)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TN19(三)四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政府和國外)
要素市場金融市場國內產品市場政府企業家庭總收入NI儲蓄S消費C納稅(凈)T單位:億元政府購買G(國貨和洋貨)投資I國際產品市場企業進口M(投資I)企業出口X(國外的需求)家庭進口M(消費C)國外國外的需求總產出Y(三)四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政府和國外)要素市場金融20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TN從對本國生產的最終產品的購買支出角度,Y≡AE=C+I+G+X-MC+S+TN≡C+I+G+X-MI≡S+(TN-G)+(M-X)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TN21總產出≡總收入≡總支出測算GDP的兩種方法從總支出的角度出發從總收入的角度出發總產出≡總收入≡總支出測算GDP的兩種方法從總支出的角度出發22二、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二、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23(一)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支出法/最終產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用支出法核算GDP包括四項支出:家庭的消費支出、企業投資支出、政府購買支出和凈出口。GDP≡AE=C+I+G+(X-M)(一)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支出242、投資支出I投資包括固定投資和存貨投資投資又分為凈投資和重置投資
投資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社會資本的形成和增加。每年新增的資本應該是凈投資,即投資減去磨損后的余額。從會計學的角度看,對磨損的補償就是折舊,也稱重置投資。凈投資=本期的資本存量-上期的資本存量凈投資=總投資-折舊(重置投資)2、投資支出I投資包括固定投資和存貨投資253、政府購買G政府購買(governmentpurchase)是指各級政府購買最終產品支出(也包括國外產品),包括政府在提供國防、設立法院、警察、修路建橋、開辦學校、支付政府雇員薪金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購買只是政府財政支出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如政府的轉移支付TR(TransferPayments)、公債利息等不計入GDP。因為轉移支付只是簡單地把收入進行重新分配,并沒有相應的物品和勞務的交換發生。
3、政府購買G政府購買(governmentpurchas264、凈出口X-M對于開放經濟,從總支出角度核算GDP,不僅應核算國內家庭、企業、政府購買本國最終產品的支出,還應包括國外購買本國最終產品的支出,即出口X。開放經濟中的C、I、G包括進口M,應從總支出中減掉。支出法核算GDP≡AE=C+I+G+(X-M)4、凈出口X-M對于開放經濟,從總支出角度核算GDP,不僅應27中國支出法計算的GDP中國支出法計算的GDP28(二)收入法(incomeapproach)收入法就是根據總產出等于總收入的恒等關系式,從國民收入(生產要素的報酬)的角度出發,通過把生產要素在生產中所得到的各種收入相加,即把勞動所得工資、土地所得租金、資本所得利息以及企業家才能所得利潤加總來計算GDP。嚴格地講,收入法核算GDP除了包括生產要素收入NI以外,還應包括企業的間接稅、折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Note:收入法實際上是根據要素收入NI與GDP的關系,從要素收入NI反推GDP。(二)收入法(incomeapproach)收入法就是根據291、生產要素的收入NI(狹義國民收入)工資:包括所有對工作的酬金、津貼和福利費,也包括工資收入者必須交納的所得稅和社會保險稅。利息:是指人們給企業提供的貨幣資金所得利息收入如銀行存款利息、企業債券利息等,但不包括政府公債和消費信貸的利息。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賃收入及專利、版權等收入。非公司企業主收入:如醫生、律師、農民和小店鋪主的收入(類似于中國個體戶的收入);他們使用自己的資金自我雇用,其工資、利息、利潤、租金常混在一起無法區分。公司稅前利潤:股東紅利、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及公司未分配利潤。1、生產要素的收入NI(狹義國民收入)工資:包括所有對工作的302、企業間接稅等(indirectbusinesstaxes)企業的間接稅是指企業交給政府的貨物稅、銷售稅、周轉稅等;企業的轉移支付包括企業對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慈善捐款和消費者呆帳等。它們雖不構成在生產要素的收入NI,但卻作為產品的成本反映在產品的價格上,是消費者支付的產品價格與生產要素的收入NI之間的差額。因此收入法計算總產出(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的總和)時,除了生產要素的收入NI之外,還應考慮企業的間接稅和轉移支付。國民收入NI+企業的間接稅和轉移支付=凈國民產出NNP2、企業間接稅等(indirectbusinesstax313、折舊(depreciation)折舊是核算期內一國對資本損耗的補償,也應以成本的形式反映在產品的價格上。因此收入法核算總產出時還應考慮折舊。凈國民產出NNP+折舊=國民生產總值GNP
3、折舊(depreciation)折舊是核算期內一國對資本324、其它凈要素收入NFP±誤差項國民生產總值GNP-凈要素收入NFP=國內生產總GDPNote:
收入法核算GDP=工資+利息+租金+非公司業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間接稅和企業的轉移支付+折舊+其它4、其它凈要素收入NFP33(三)生產法(productionapproach)生產法或增值法是通過核算一定時期各行各業在生產中的價值增值來計算GDP。增值法計算GDP基本原理:一件最終產品的價值等于該最終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價值增值;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成千上萬種最終產品,這些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就等于生產這些最終產品的各行各業新創造的價值總和。在實際中,如果使用生產法來核算GDP,應該把國民經濟劃分為農業、采礦業、建筑業、制造業、交通運輸和公用事業、批發和零售商業、金融保險和不動產業以及勞務部門,然后把這些部門在一年中價值增值加總求和,為此生產法又稱部門法。(三)生產法(productionapproach)生產法34生產法計算的中國GDP生產法計算的中國GDP35四、國民收入賬戶中的其他總量指標四、國民收入賬戶中的其他總量指標36從GDP到DPI1、GDP2、GNP3、NNP4、NI5、PI6、DPIGDP尤如同一個洋蔥頭從GDP到DPI1、GDPGDP尤如同37與GDP牽手:從GDP到DPI(NDP=GDP-折舊)GNP=GDP+凈要素收入NFPNNP=GNP-折舊NI=NNP-間接凈稅(企業的間接稅和轉移支付-政府的補貼)PI=NI-(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費)+公司未分配利潤)+政府給個人的轉移支付和公債利息DPI=PI-個人所得稅=個人消費+個人儲蓄與GDP牽手:從GDP到DPI(NDP=GDP-折舊)38投資消費政府購買凈出口折舊工資利息租金非公司業主收入公司利潤間接凈稅公司所的稅社會保險稅公司留利股東紅利GDP/GNPNNPNIPIDPI個人消費個人儲蓄個人所得稅政府的轉移支付和公債利息支出法收入法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及各總量指標之間的關系示意圖要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投資消費政府購買凈出口折舊工資利息租金非公司業主收入公司利潤3996年的215到2006年的260反映了GDP的實際增長情況實際GDP增長率=(260-215)/215=20.9%,若96年的GDP指數為100,則2006年的GDP指數為120.9%;2006年名義GDP和實際GDP的差異反映了兩年價格水平的差異價格水平上漲率=(330-260)/260=26.9%,若96年的價格指數為100,則2006年的價格指數為126.9%。GDP平減指數(GDPDeflator)=名義GDP/實際GDP。1996年名義GDP2006年名義GDP2006年實際GDP香蕉:15萬單位×1$=15上衣:5萬單位×40$=200
20萬單位×1.5$=30
6萬單位×50$=30020萬單位×1$=206萬單位×40$=240
合計:21533026096年的215到2006年的260反映了GDP的實際增長情況40謝謝大家!謝謝大家!41第二講: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課件42第二講: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課件43第二講: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課件44第二講: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課件45第二講國民收入核算理論一、國民收入賬戶的核心指標:國內生產總值二、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三、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四、國民收入賬戶中的其他總量指標第二講國民收入核算理論一、國民收入賬戶的核心指標:國內生46國民收入核算理論是在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和英國經濟學家斯通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他們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研究國民收入核算問題。庫茲涅茨在1941年發表了《國民收入及其構成》一書,斯通在1944年發表了《國民收入和支出》一書,這些研究為現代國民收入核算奠定了基礎。庫茲涅茨和斯通曾被譽為美英兩國的GNP之父,并分別獲得1971年和198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國民收入核算理論是在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和英國經濟學家斯通的47一、國民收入賬戶的核心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一、國民收入賬戶的核心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48(一)國內生產總值定義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s,GDP)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一國境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一)國內生產總值定義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49(二)國內生產總值理解要點1、GDP測度的只是最終產品的價值,中間產品是不被計入GDP。最終產品(finalproducts)中間產品(intermediategoods)注意:廠房、機器、設備等資本品包括存貨是最終產品(二)國內生產總值理解要點1、GDP測度的只是最終產品的價值50圖表舉例:最終產品、中間產品
增值法計算GDP生產階段產品價值價值增值1種棉15152紡紗2053織布30104制衣45155銷售505總計16050圖表舉例:最終產品、中間產品
51某人請教釀酒的方法,師傅說:“一斗米、一兩曲、兩斗水混合在一起,七天便釀成酒了。”某人回家后,用兩斗水、一兩曲混合在一起,恰恰忘了放米。七天之后取來一嘗,和水沒有什么區別。某人前去責備釀酒師傅,說他過于保守,沒有傳授真決。師傅說:“你肯定沒有按照我說的去做。”某人說:“我按照你說的方法,用了足量的水和曲。”師傅說:“你放了米嗎?”某人低下頭沉思半晌,說:“我忘了放米。”故事《釀酒》也告訴了我們中間產品與最終產品之間的密切關系。中間產品雖不計入GDP,但在經濟活動中卻非常重要,因為最終產品是在對中間產品進行加工的基礎上產生的。例如:由于沒有放米,酒便無法釀出。故事《釀酒》某人請教釀酒的方法,師傅說:“一斗米、一兩曲、兩斗水混合在一522、GDP是一個市場價值概念,GDP的變化反映的是最終產品的數量變化及價格變化的共同結果。名義GDP和真實GDP3、GDP是“流量”而非“存量”,是一定時期(如2007年)內所發生或取值的經濟變量,非當期生產商品的市場價值要排除在外。2、GDP是一個市場價值概念,GDP的變化反映的是最終產品的534、GDP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的而非該期銷售掉的最終產品的價值。5、GDP為一國境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GDP與GNP6、GDP一般僅能反映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家務勞動、自我服務、非法的地下經濟活動排除在GDP以外。4、GDP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的而非該期銷售掉的最終產品的價值。54GDP與GNP的區別與聯系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按國民原則計算的。國民原則是指,凡是本國公民(指常住居民)所創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國內,都計入本國的GNP;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按國土原則計算的。國土原則是指,凡是在本國領土上創造的收入,不管其所有者是否為本國國民,都計入本國的GDP。GDP與GNP的區別與聯系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按國民原則計算55國內生產總值(GDP)=該國公民在國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價值+外國公民在本國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價值。國民生產總值(GNP)=該國公民在國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價值+該國公民在國外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價值。在封閉經濟條件下,GNP=GDP。在開放經濟中,GNP-GDP=凈要素收入NFP=本國公民在國外的要素收入-外國公民在本國的要素收入。國內生產總值(GDP)=該國公民在國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價56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標的缺陷第一,很多經濟活動無法計入GDP。例如,一些沒有經過市場交換程序的經濟活動不在GDP統計范圍以內。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變動存在較大局限性。GDP反映產量變動,但產量變動不等于福利變動---精神滿足程度,閑暇福利,分配狀態,環境質量、資源的消耗等。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標的缺陷第一,很多經濟活動無法計入GDP57二、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二、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58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是進一步把握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和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理論的必要前提。通過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重點理解:國民收入核算的事后會計恒等式總產出≡總收入≡總支出均衡國民收入的條件總產出=總支出研究國民收入的法寶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是進一步把握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和均衡國民59(一)兩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家庭部門企業部門要素市場產品市場
中間產品生產要素(勞動、土地、資本和企業家才能)最終產品國民總收入NI1000總支出AE1000(消費支出C)國內總產出Y1000
實線代表貨幣流,虛線代表實物流家庭提供生產要素獲得的全部報酬: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企業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可理解為GDP整個經濟社會對最終產品的購買支出單位:億元1、簡單經濟(一)兩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家庭部門企業部門要素市場產602、漏出與注入要素市場金融市場產品市場家庭部門企業部門儲蓄S200
消費C800國民總收入NI1000國內總產出Y1000投資Id200/100/300Note:資本品、存貨是最終產品而非中間產品漏出量注入量
單位:億元非意愿的存貨投資2002、漏出與注入要素市場金融市場產品市場家庭部門企業部門儲蓄S61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從對最終產品的購買支出角度,Y≡AE=C+IC+S≡C+I或S≡INote:恒等式中的投資=意愿(desired)投資+非意愿的存貨投資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62(二)三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政府)要素市場金融市場產品市場政府企業家庭總收入NI1000儲蓄S150消費C800納稅(凈)T50單位:億元政府購買G50投資I150漏出量注入量國內總產出Y1000(二)三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政府)要素市場金融市場產品63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TN從對最終產品的購買支出角度,Y≡AE=C+I+GC+S+TN≡C+I+GI≡S+(TN-G)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TN64(三)四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政府和國外)
要素市場金融市場國內產品市場政府企業家庭總收入NI儲蓄S消費C納稅(凈)T單位:億元政府購買G(國貨和洋貨)投資I國際產品市場企業進口M(投資I)企業出口X(國外的需求)家庭進口M(消費C)國外國外的需求總產出Y(三)四部門經濟模型(家庭、企業、政府和國外)要素市場金融65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TN從對本國生產的最終產品的購買支出角度,Y≡AE=C+I+G+X-MC+S+TN≡C+I+G+X-MI≡S+(TN-G)+(M-X)從國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TN66總產出≡總收入≡總支出測算GDP的兩種方法從總支出的角度出發從總收入的角度出發總產出≡總收入≡總支出測算GDP的兩種方法從總支出的角度出發67二、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二、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68(一)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支出法/最終產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用支出法核算GDP包括四項支出:家庭的消費支出、企業投資支出、政府購買支出和凈出口。GDP≡AE=C+I+G+(X-M)(一)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支出692、投資支出I投資包括固定投資和存貨投資投資又分為凈投資和重置投資
投資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社會資本的形成和增加。每年新增的資本應該是凈投資,即投資減去磨損后的余額。從會計學的角度看,對磨損的補償就是折舊,也稱重置投資。凈投資=本期的資本存量-上期的資本存量凈投資=總投資-折舊(重置投資)2、投資支出I投資包括固定投資和存貨投資703、政府購買G政府購買(governmentpurchase)是指各級政府購買最終產品支出(也包括國外產品),包括政府在提供國防、設立法院、警察、修路建橋、開辦學校、支付政府雇員薪金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購買只是政府財政支出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如政府的轉移支付TR(TransferPayments)、公債利息等不計入GDP。因為轉移支付只是簡單地把收入進行重新分配,并沒有相應的物品和勞務的交換發生。
3、政府購買G政府購買(governmentpurchas714、凈出口X-M對于開放經濟,從總支出角度核算GDP,不僅應核算國內家庭、企業、政府購買本國最終產品的支出,還應包括國外購買本國最終產品的支出,即出口X。開放經濟中的C、I、G包括進口M,應從總支出中減掉。支出法核算GDP≡AE=C+I+G+(X-M)4、凈出口X-M對于開放經濟,從總支出角度核算GDP,不僅應72中國支出法計算的GDP中國支出法計算的GDP73(二)收入法(incomeapproach)收入法就是根據總產出等于總收入的恒等關系式,從國民收入(生產要素的報酬)的角度出發,通過把生產要素在生產中所得到的各種收入相加,即把勞動所得工資、土地所得租金、資本所得利息以及企業家才能所得利潤加總來計算GDP。嚴格地講,收入法核算GDP除了包括生產要素收入NI以外,還應包括企業的間接稅、折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Note:收入法實際上是根據要素收入NI與GDP的關系,從要素收入NI反推GDP。(二)收入法(incomeapproach)收入法就是根據741、生產要素的收入NI(狹義國民收入)工資:包括所有對工作的酬金、津貼和福利費,也包括工資收入者必須交納的所得稅和社會保險稅。利息:是指人們給企業提供的貨幣資金所得利息收入如銀行存款利息、企業債券利息等,但不包括政府公債和消費信貸的利息。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賃收入及專利、版權等收入。非公司企業主收入:如醫生、律師、農民和小店鋪主的收入(類似于中國個體戶的收入);他們使用自己的資金自我雇用,其工資、利息、利潤、租金常混在一起無法區分。公司稅前利潤:股東紅利、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及公司未分配利潤。1、生產要素的收入NI(狹義國民收入)工資:包括所有對工作的752、企業間接稅等(indirectbusinesstaxes)企業的間接稅是指企業交給政府的貨物稅、銷售稅、周轉稅等;企業的轉移支付包括企業對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慈善捐款和消費者呆帳等。它們雖不構成在生產要素的收入NI,但卻作為產品的成本反映在產品的價格上,是消費者支付的產品價格與生產要素的收入NI之間的差額。因此收入法計算總產出(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的總和)時,除了生產要素的收入NI之外,還應考慮企業的間接稅和轉移支付。國民收入NI+企業的間接稅和轉移支付=凈國民產出NNP2、企業間接稅等(indirectbusinesstax763、折舊(depreciation)折舊是核算期內一國對資本損耗的補償,也應以成本的形式反映在產品的價格上。因此收入法核算總產出時還應考慮折舊。凈國民產出NNP+折舊=國民生產總值GNP
3、折舊(depreciation)折舊是核算期內一國對資本774、其它凈要素收入NFP±誤差項國民生產總值GNP-凈要素收入NFP=國內生產總GDPNote:
收入法核算GDP=工資+利息+租金+非公司業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間接稅和企業的轉移支付+折舊+其它4、其它凈要素收入NFP78(三)生產法(productionapproach)生產法或增值法是通過核算一定時期各行各業在生產中的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個體土地承包合同書
- 2025園林綠化采購合同模板
- 2025年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部分學校中考第二次模擬生物試卷(含解析)
-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任務創業融資課件
- 生產代加工原料合同協議
- 牽制貨品供應合同協議
- 用鐵皮修繕房屋合同協議
- 電廠種植樹木合同協議
- 電纜敷設合同協議書范本
- 甲乙丙合資買房合同協議
- 奇特的視覺圖形 課件 -2023--2024學年浙教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
- 《公路橋梁施工監控技術規程》(JTGT3650-01-2022)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第二章鄉村和城鎮
- 花籃拉桿式懸挑式腳手架施工施工工藝技術
- 完整版交管12123駕照學法減分復習題庫及答案1套
-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覃塘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歷史試題(無答案)
- 食堂生物防治制度
- 中國痔病診療指南(2020版)
- 2024年時事政治必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一套
- T/CEC 143-2017 超高性能混凝土電桿完整
- 《陸上風電場工程施工安裝技術規程》(NB/T 10087-2018 )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