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活塞氣孔和縮松缺陷分析_第1頁
鋁活塞氣孔和縮松缺陷分析_第2頁
鋁活塞氣孔和縮松缺陷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鋁活塞氣孔和縮松缺陷分析對于活塞生產企業來講,鑄造廢品率一直是制約活塞生產效率及成本的關鍵因素之一,對于某些特殊結構的活塞,鑄造廢品比例有時高達40%?50%。鑒于此,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改進措施,降低活塞鑄造廢品率,一直是活塞制造企業的工作重點之一。主要鑄造缺陷類型現今的活塞生產企業中,鋁活塞毛坯一般采用金屬型重力鑄造成形。鋁液在充型過程中由于受到某些因素影響,最終鑄造出的毛坯經常會出現各種宏觀或微觀缺陷。經過統計,有兩種鑄造缺陷的比例最高,其值甚至能占到綜合廢品率的50%,這兩種常見的鑄造缺陷就是氣孔、縮松(縮孔),下面將對這兩種缺陷進行簡單介紹。(1)氣孔是鋁活塞最常見的一種鑄造缺陷,外觀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位于鑄件內外表面的大小不同的球狀氣泡,單獨或集聚在一起,孔的內壁較光滑;另一種是分散在鑄件內部,以蜂窩狀存在的細小針孔,這種針孔一般在1mm以下,大多集中在鑄件的厚大截面或冷卻速度較慢的部位,針孔周圍比較光整(見圖1)。椅島魂澎松M活宏飴部蝦禽縮松r埼椅島魂澎松M活宏飴部蝦禽縮松r埼4L(b)金相顯施鏡下縮松氣孔缺陷主要產生在銷孔下方、鑄件頂部及鑲圈下方,這是因為銷芯和鑲圈阻礙了氣體的上浮,而頂部氣孔是因為氣體上浮到鑄件頂部時,氣體不能從頂部順利排出,特別是冒口不在中間的鑄件更容易產生該缺陷。(2)縮松、縮孔是活塞另一種常見的鑄造缺陷形式,外觀表現為鑄件外表面結晶組織不緊密,鑄件剖面有許多細小的孔洞。這種缺陷主要存在于活塞壁的厚薄交界處或內澆道附近??s松造成的孔洞幾何形狀極不規則,孔的表面粗糙不平,特別是內部縮松處的斷面非常疏松,晶粒粗大,成海綿狀(見圖2)。成因分析及改善途徑(1)氣孔從成因上主要分為兩種:析出性氣孔和侵入性氣孔。析出性氣孔主要指鋁液精煉不徹底或澆注時間過長重新吸氣,鑄件凝固過程中過量的氣體(主要是氫)從鋁液中析出后無法順利排出鑄件而造成的氣孔。侵入性氣孔主要是由于澆注系統結構不合理,鋁液在充型過程中卷入大量的氣體,凝固時沒有順利排出型腔造成的。對于析出性氣孔,首先我們應該關注原材料的儲存環境。由于澆注用鋁合金進行配制時會用到多種金屬及非金屬材料,如硅、銅、鎂、變質劑、清渣劑及細化劑等,這些材料的儲存環境如果濕度過高,吸濕后會加大熔煉精煉工序氫含量超標的風險,在澆注時,過量的氫若無法及時排出金屬型則會在某些部位出現氣孔。因此原材料的儲存環境一定要陰涼、干燥,按照活塞行業的以往經驗數據,金屬材料的儲存濕度最高不應大于80%,非金屬材料的儲存濕度一般不超過60%。精煉也是造成氣孔的關鍵工序。精煉的目的是對熔煉完成后的鋁合金液進行凈化,除去鋁液中的氫和氧化夾雜物,如果精煉效果較差,最后極易造成氫含量較高的鋁液轉序,澆注出氣孔廢品。對于不同的活塞企業,由于精煉工藝過程不盡相同,在此不再對具體的精煉參數進行闡述。但是不論如何精煉,最后一般都會把氫含量作為衡量鋁液精煉效果的主要量化指標,我公司經過長時間的生產驗證,認為精煉完成后的鋁液氫含量控制在0.15mL/100g以內為佳。精煉合格的鋁液轉入澆注工序后應立即進行澆注生產,不能長時間放置。因為高溫鋁液與空氣接觸時會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產生氫氣及游離氫,產生的氫會不斷溶解到高溫鋁液中,所以澆注生產的過程也是坩蝸爐內鋁液不斷吸氣的過程。同時由于氫在高溫鋁液中的溶解度約為鑄件時的19倍,如果鋁液放置時間過長會造成鋁液中氫含量變多,鋁液在型腔中凝固時釋放的氫就會增多。當鋁液中的氫含量達到某個極限狀態后,鑄件凝固時析出的氫將無法全部排出,剩余的氫在鑄件內外表面就會形成氣孔。因此,精煉合格的鋁液在空氣中的放置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少于4h為宜。當鋁液放置時間超過4h后必須重新進行精煉處理。對于侵入性氣孔,解決辦法主要有增加金屬型的排氣功能、開設排氣槽和排氣塞,傾斜澆注,改進澆注系統比例尺寸,以及對冒口位置進行合理設置等。在澆注開始前,我們一般會把金屬型傾斜一定的角度a(見圖3),澆注到一定時間后金屬型逐漸復位;同時對于首先與鋁液接觸的直澆道,我們在設計時也會設定一定的垂直斜度6(見圖3),一般不小于5°。這兩種工藝斜度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減小鋁液澆注時的垂直落差,防止鋁液流動過程中翻滾卷氣,保證鋁液平緩進入橫澆道;二是傾斜澆注可以對鑲環下方的懸浮氣泡進行沖刷,使之通過鑲環與金屬型的空隙上浮到頂部。橫澆道進入金屬型型腔的階段尺寸應逐漸收窄,在橫澆道與毛坯的交界處達到最小,這樣鋁液進入型腔時可以保持穩定的流速,同時可以防止鋁液在橫澆道產生卷氣現象。鋁液進入型腔后,為了讓鋁液中裹帶的氣體在充型過程中能夠順利排出型腔,一般會在澆道對側的分型面及銷芯與外模的配合面開設深度不超過0.2mm的排氣槽進行排氣。當鋁液在型腔中上升到頂部極限位置后,為了使氣體能夠順利排出金屬型,一般會在頂模上加設排氣塞并開設頂冒口。頂冒口應開設在鑄件頂部最為厚大的部位,因為厚大部位不僅最后冷卻,排出的氣體量也最多,極易出現氣孔缺陷。圖3(2)縮松、縮孔活塞縮松、縮孔缺陷主要是在鑄件凝固過程中,由于壁厚差造成鑄件凝固速度不一致引起,常產生在壁厚處或厚薄壁交界處,缺陷產生部位較集中且有規律。鋁活塞鑄造目前一般采用“頂朝上”鑄造工藝形式生產,合金凝固方式盡量建立順序凝固原則。但由于鑄件結構的原因,實際上一個鑄件上往往既有同時凝固,也有順序凝固,因此要解決該問題,常采用改變鑄件截面厚度、調節金屬型冷卻、改變澆道或冒口位置和形狀等措施予以解決。加強過熱部位的冷卻是保證鑄件實現順序凝固的必要條件。對于手工鑄造金屬型,一般在鑄件的厚大部位增設一定厚度的冷鐵或鑲嵌導熱性能極好的金屬材料如純銅。據試驗,相同條件下,純銅的熱導率是鑄鐵及鋼的8倍左右。對于機械鑄造金屬型,一般會開設串水系統,實行強制冷卻,合理地設置串水參數及各部件的串水順序是保證鑄件實現順序冷卻的關鍵。從鑄件整體來看,我們的冷卻順序一般是由內到外。從金屬型各部件來講,冷卻順序一般是銷芯、內芯、外模、頂模。由于活塞直徑及結構各不相同,串水參數的具體數值一般通過多次試驗進行確定,在此不再贅述。另外,為了加速過熱部位的冷卻效果,一般還會在過熱部位開設1?1.5mm深的V形槽,以加強鑄件過熱處的散熱效果。除了對過熱部位加強冷卻外,還可對過熱部位加大或開設一定的補縮冒口,加強該部位的補縮效果。如活塞出現頂面縮松時,一般會加大頂面補縮冒口的體積;如果頂部偏離中心的部位容易出現縮松,也可以設置偏心冒口。對于裙部存在加強筋的活塞,當加強筋厚度較厚無法及時補縮時,可以在不利于補縮的部位增設暗冒口進行強制補縮。對于某些結構比較復雜的活塞,在同一橫截面上當遠離澆道的部位比較厚大而距過橋較近的部位壁厚較薄時,為便于厚大部位的補縮,可以人為加大薄壁部位的外圓壁厚,使鋁液能順利通過。結語以上只是對活塞鑄件的兩種常見缺陷進行了分析、探討,在鋁活塞鑄件的實際生產過程中,因為活塞的結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