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運輸管理局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項目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_第1頁
道路運輸管理局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項目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_第2頁
道路運輸管理局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項目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_第3頁
道路運輸管理局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項目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_第4頁
道路運輸管理局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項目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建設工程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浙江電子口岸2021年2月SUBJECT工程名稱: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工程版本:<V1.0>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日期:2021/2/2文件狀態(tài):[√]草稿[]正式發(fā)布文件編號:ZJPORT-RM-D-002工程編號:責任部門:版本修訂歷史版本日期章節(jié)號CADM修訂說明作者/參與者審核者V1.02021-2-2全文C創(chuàng)立本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張志高官正旺V1.12021-3-2第五章M修改和補充業(yè)務功能需求官正旺注意:對本規(guī)格的所有增加、修改或者刪除都必須填寫修訂記錄,詳細記載其修訂內容,使其具備強可追溯性。修訂記錄按修訂時間倒序排列;修訂類型:C-CREATED創(chuàng)立A-ADDED增加M-MODIFIED修改D-DELETE刪除;對章節(jié)進行修訂的務必給出修訂章節(jié)的超鏈接;目錄TOC\o"1-3"\h\z文檔介紹 11.1 文檔目的 11.2 文檔范圍 11.3 讀者對象 11.4 圖例 2工程概述 32.1 工程背景 32.2 系統定義 32.3 工程范圍 42.4 工程目標 5總體規(guī)劃 73.1 建設思路 73.2 建設原那么 103.3 系統特點 123.4 技術要求 143.4總體架構設計 16系統藍圖 16功能架構 18數據架構 22技術架構 23數據架構設計 274.1 數據分類 274.2 數據邏輯分布 284.3 數據物理分布 294.4 數據質量管理原那么 31業(yè)務及功能需求設計 325.1 搭建公共節(jié)點跟蹤模塊 32界面設計 32技術架構 38節(jié)點覆蓋一覽表 395.2 供應鏈跟蹤管理支持進出口業(yè)務 41空運進出口需求 415.2.2海運進出口需求 42界面設計 49流程和結構 50各環(huán)節(jié)主要事件以及各事件的數據項 525.3 跟蹤中心移動應用建設 53主要功能模塊 53界面設計 54用戶體驗 57對主流移動終端的支持 575.4 跟蹤中心一期功能的優(yōu)化 58完善注冊、登錄、用戶管理 58優(yōu)化運單跟蹤流程校驗功能 59優(yōu)化跟蹤中心上傳報文標準 59支持更豐富的查詢條件 60支持更深入的報表和數據分析 61優(yōu)化異常處理功能 61優(yōu)化定位效勞接入 61提升系統可維護性 64增加訂閱、推送功能 655.5 系統管理 65用戶管理 66權限管理 66日志管理 66用戶管理 666.1 系統性能設計 66性能設計原那么 66系統性能要求 67系統性能優(yōu)化方法 686.2 系統可靠性、易用性設計 706.3 系統平安設計 72系統平安設計原那么 72系統平安設計要求 73系統平安設計策略 737.1 試點應用思路 837.2 試點的原那么 837.3 應用企業(yè)建設-泛遠物流和融易通 847.4 試點效益分析 897.5 應用場景市場推廣應用的保障措施 917.6 試點進度方案 93文檔介紹文檔目的本文檔詳細描述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工程必須滿足和實現的需求規(guī)格,包括功能性需求、非功能需求與約束條件等。本文檔為本工程的工程管理人員、系統設計人員、編碼實現和測試人員開展系統分析與設計、編碼實現、系統測試等工作提供根底參考和輸入依據,同時為后繼這些活動提供了約束和限制,也界定了本工程的工作內容。文檔范圍本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將用戶的需要轉化為軟件的需求,將軟件需求轉化為設計依據,使軟件需求具體化、定量化和準確化,具體包括以下內容:定義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工程背景;定義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工程整體目標;定義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工程系統改進點、及新增內容;定義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工程進出口業(yè)務場景建設及試點;定義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工程詳細功能需求。讀者對象本文檔適用于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二期工程面向的用戶群;適用于開發(fā)和實施本工程的工程管理人員、系統分析員、軟件開發(fā)人員、軟件測試人員、實施部署人員等工程相關人員。上述預期讀者可以通過閱讀本工程建議書對將要開發(fā)的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貨物跟蹤中心工程二期有一個全面、詳細的了解和認識。圖例工程概述工程背景物流跟蹤中心是物流公共應用中心重要的對外應用效勞之一,是基于平臺負責交換的電子單據〔包括托運單、作業(yè)單等運輸企業(yè)的業(yè)務單據〕數據,并整合外部相關車輛定位效勞商、電子口岸通關效勞平臺、港口EDI效勞平臺、集裝箱跟蹤增值效勞商等,提供陸運、海運、空運、鐵路等物流狀態(tài)的靜態(tài)跟蹤、動態(tài)跟蹤及相關增值效勞的公共應用系統。物流跟蹤中心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實現陸運、海運公共信息節(jié)點跟蹤,以及陸運供應鏈跟蹤管理,實現包括車輛定位效勞在內的陸運物流跟蹤可視化。隨著我國物流行業(yè)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貨主、貨代企業(yè)、運輸公司、物流企業(yè)、物流園區(qū)對物流信息化效勞的需求日益迫切,對物流信息的需求已不僅僅局限在陸運和海運過程中物流信息的需求,對空運、鐵路、物流園區(qū)、進出口物流信息提出了新的需求,對實現全程供應鏈信息化、可視化需求日益加劇。為滿足用戶對物流信息的需求,跟蹤中心二期建設將在一期建設的根底上,增加物流園區(qū)、空運、鐵路等物流公共信息節(jié)點的信息對接,實現供應鏈跟蹤管理的進出口跟蹤可視化,并增加移動應用終端和定制化接口效勞等功能。系統定義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是在交通運輸部的領導下,浙江省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牽頭,以“共建物流信息根底交換網絡、共享網絡成果、共擔物流產業(yè)開展重任〞為宗旨,共同建設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平臺以企業(yè)信息系統為根底、公共信息平臺為載體、企業(yè)信息系統與數據交換平臺聯網為核心。平臺目前建設了五大物流公共應用中心,主要包括物流跟蹤中心、信用中心、資源中心、交通物流運行監(jiān)測中心、東北亞物流公共效勞系統。工程范圍為了確保本工程建設過程能夠滿足不同類型用戶對物流信息和物流業(yè)務的需求,并考慮充分發(fā)揮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強大的物流數據整合能力和物流信息效勞能力,工程范圍包括以下內容:〔1〕搭建多種運輸方式的公共節(jié)點跟蹤模塊;〔2〕供應鏈跟蹤管理支持進出口業(yè)務;〔3〕跟蹤中心移動應用建設;〔4〕對一期功能的優(yōu)化和提升;①完善注冊、登錄、用戶管理;②支持運單跟蹤不需要流程校驗功能;③支持更多標準報文的接入;④支持局部跟蹤信息的頁面錄入功能〔WebEDI〕;⑤支持更豐富的查詢條件;⑥支持更深入的報表和數據分析;⑧優(yōu)化異常處理功能;⑨優(yōu)化定位效勞接入;⑩增加訂閱、推送功能。〔5〕完成物流跟蹤中心進出口應用場景建設;工程目標物流跟蹤中心一期完成了整體規(guī)劃中的采集層、交換層、數據層、應用層的根底架構應用設計和硬件采購部署,主要實現了軟硬件根底框架的搭建,以及道路運輸領域的運單跟蹤和供應鏈可視化管理。滿足了個體、貨主、貨代、運輸公司、物流企業(yè)、物流園區(qū)等物流信息效勞需求主體對普通道路運輸和倉儲物流狀態(tài)節(jié)點的跟蹤。隨著跟蹤中心應用企業(yè)的增加,以及物流信息化的快速開展,陸運節(jié)點物流狀態(tài)跟蹤信息已不能滿足跟蹤中心應用企業(yè)對物流信息的需求,用戶對海運、空運、鐵路、物流園區(qū)等物流節(jié)點的物流信息需求日益明顯,在進出口物流和多式聯運方面,全程供應鏈可視化和跟蹤的需求更加迫切。為了滿足應用企業(yè)及潛在用戶對物流信息效勞的需求,跟蹤中心將進一步加強物流信息化的建設。物流跟蹤中心二期將提供的物流信息效勞從普通道路運輸領域的運單跟蹤和供應鏈可視化管理擴展到集陸運、海運、空運、鐵路、物流園區(qū)等物流節(jié)點信息以及進出口物流信息于一體的全面、綜合的物流信息效勞,實現全程供應鏈跟蹤和可視化。二期建設將在一期建設的根底上增加海運、空運、鐵路、物流園區(qū)等物流公共信息節(jié)點的信息對接,供應鏈的可視化方面將側重進出口物流領域,主要增加進出口的數據采集工作,采集數據來源包括船貨代系統的委托單據、船公司訂艙確認、港口系統上下船、進出門數據、海關和電子口岸通關數據等。根據進出口物流跟蹤節(jié)點信息的外部系統的不同特點,節(jié)點信息獲取從外部系統直接將數據發(fā)送到物流跟蹤中心、物流跟蹤發(fā)起請求向外部系統調用數據兩種方式的根底上增加了WEBEDI節(jié)點信息獲取方式。為方便用戶對跟蹤數據的獲取方式,二期將在應用效勞模式上擴展移動應用、定制化訂閱效勞等效勞。并在一期建設的根底上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系統現有功能,實現商業(yè)運營的目標。跟蹤一期與二期區(qū)別圖解總體規(guī)劃建設思路為落實國務院物流業(yè)開展中長期規(guī)劃〔2021-2021年〕提出的,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本錢、減輕資源和環(huán)境壓力為重點,著力建立和完善現代物流效勞體系,加快提升物流業(yè)開展水平的要求,我省將進一步推進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開展,整合各環(huán)節(jié)信息資源,促進物流信息與相關信息的有效銜接。在此根底上,進一步深化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效勞能力,以此帶動我國物流行業(yè)的信息化效勞能力的提升。跟蹤中心作為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重要的對外效勞應用,將打造集陸運、海運、空運、鐵路、物流園區(qū)等物流節(jié)點信息以及進出口物流信息于一體的全面、綜合的物流信息跟蹤效勞體系,并根據物流企業(yè)對多種運輸方式物流節(jié)點物流信息的需求,以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為數據交換根底,實現全程供應鏈跟蹤和可視化。跟蹤中心的建設工作需結合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步驟,分階段、按實際需求完成。為確保工程在各建設過程中,在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根底上,能夠保持一致的建設思路,充分利用前序經驗和成果,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對全面、綜合的物流信息跟蹤效勞需求,確保系統最終建設成效,結合二期工程的建設要求,形成以下建設思路:1、以供應鏈跟蹤信息的完整性、效勞的便利性為引導,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引進移動終端效勞方式物流跟蹤中心二期建設在一期建設的根底上,為滿足用戶對集陸運、海運、空運、鐵路、物流園區(qū)等物流節(jié)點信息以及進出口物流信息于一體的物流信息跟蹤效勞需求,以及為更方便用戶對跟蹤數據的獲取,二期建設增加了一些系統功能。增加的系統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搭建多種運輸方式公共節(jié)點跟蹤模塊;在一期運單跟蹤查詢的根底上增加多種運輸方式的公共節(jié)點狀態(tài)跟蹤。實現港口、機場、鐵路、海關等節(jié)點狀態(tài)查詢功能。②供應鏈跟蹤管理支持進出口業(yè)務;一期的供應鏈跟蹤管理只支持道路運輸業(yè)務的單據和狀態(tài)節(jié)點跟蹤,二期需要支持進出口供應鏈業(yè)務的單據管理和跟蹤。完成出口流程的整合和應用,包括實現貨代、倉儲、集卡車隊、堆場、港口、船公司、海關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的整合,實現出口物流整合跟蹤支持。為滿足用戶的需求,需要實現訂艙根本數據的導入,提供以訂艙單為中心的一站式查詢效勞。③跟蹤中心移動應用建設;開發(fā)跟蹤效勞移動應用程序,實現基于節(jié)點狀態(tài)的普通物流運輸單和供應鏈跟蹤信息查詢功能。④對一期功能的優(yōu)化和提升。跟蹤中心一期試點應用的過程中,試點企業(yè)提出了一些優(yōu)化和完善功能。為滿足供應鏈企業(yè)進一步使用跟蹤中心的需求,還需完成以下內容:完善注冊、登錄、用戶管理支持運單跟蹤不需要流程校驗功能支持更多標準報文的接入支持局部跟蹤信息的頁面錄入功能〔WebEDI〕支持更豐富的查詢條件支持更深入的報表和數據分析優(yōu)化異常處理功能優(yōu)化定位效勞接入增加訂閱、推送功能2、以對外功能效勞可靠、平安、易用為目標,進一步優(yōu)化系統的非功能性①系統性能設計為了保證系統能夠長期、平安、穩(wěn)定、可靠、高效的運行,系統應滿足系統處理的準確性和及時性、開放性、可擴充性、平安性、易用性、易維護性、先進性等性能要求。②系統可靠性建設為保證系統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和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功能的能力,系統應滿足在硬件壽命、網絡系統可靠性、數據可靠性、系統故障修復能力等方面的平安性要求。③系統易用性建設為了方便跟蹤中心用戶對跟蹤數據的獲取,應滿足系統內容易用性、系統功能易用性、系統效勞易用性、系統外觀設計易用性等方面的要求。④系統平安性建設為保證系統的正常、平安運行,應充分考慮系統的網絡層、系統層、信息交換層、應用層、數據層和管理層等方面的平安性。3、以示范應用效果為檢驗標尺,進一步完善供應鏈跟蹤效勞的適用性隨著企業(yè)或個人對物流效勞信息化的要求不斷提高,而現有企業(yè)的跟蹤功能只能獲取局部的跟蹤信息,缺乏完整的供應鏈信息的獲取手段,已經無法滿足更高信息化效勞水平的要求,急需從整體供應鏈的角度加大物流信息化的建設,通過建設物流跟蹤中心,實現全程供應鏈的跟蹤可視化,并推動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物流數據交換標準的應用。隨著個體對國際快件物流效勞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多式聯運的普遍化,急需要將陸運跟蹤擴展到集陸運、海運、空運、鐵路運輸、物流園區(qū)等物流節(jié)點信息以及進出口物流信息于一體的信息跟蹤,實現從國內物流跟蹤到國際物流可視化跟蹤。為了使物流跟蹤中心系統滿足用戶所要求的能力和水準,并能為用戶提供操作方便的物流信息效勞,同時滿足未來物流業(yè)開展的需求,使跟蹤中心系統能可持續(xù)性開展,需要對物流跟蹤中心選擇應用試點對象進行應用場景建設。選擇2家進出口物流企業(yè)進行應用場景建設。每個應用場景應至少包含貨代、倉儲、集卡車隊、堆場、港口、船公司、海關等環(huán)節(jié)中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在內的業(yè)務節(jié)點跟蹤,并且必須將進出口供應鏈訂艙委托單接入跟蹤中心系統中。圖建設思路建設原那么為了保證物流跟蹤中心的順利建設,在系統設計和規(guī)劃時須遵守以下原那么:〔1〕實用性原那么系統應具備完本錢工程中所要求功能的能力和水準。在符合本工程實際需要的國內外有關標準要求條件下,打造出能夠滿足用戶實際需求且操作方便的物流信息效勞體系。〔2〕先進性原那么采用國內外先進性、前瞻性技術來完成系統設計,打造具有國際水平的物流效勞模式,為個體用戶、貨代、運輸公司、物流企業(yè)、物流園區(qū)、乃至整個物流行業(yè)提供國際領先的物流效勞平臺和物流效勞模式。〔3〕開放性原那么系統設計遵循開放性原那么,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軟件、硬件、通信、網絡、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管理系統等諸方面的接口與工具,提供標準數據接口,支持異構數據源間的數據訪問,使系統具備良好的靈活性、兼容性、擴展性和可移植性,能夠適應并滿足物流行業(yè)不斷開展變化的物流業(yè)務需求和物流信息效勞需求。〔4〕可持續(xù)開展性原那么工程要充分考慮未來物流業(yè)開展的需要,在物流效勞業(yè)務不斷擴張的過程中不需要重新對系統進行系統規(guī)劃與設計就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并能夠順利、平穩(wěn)地向更新的運營模式及實現技術進行過渡。〔5〕創(chuàng)新性原那么在管理模式、制度建設、設施設備、信息系統等方面尋求創(chuàng)新,發(fā)揮優(yōu)勢,兼顧物流行業(yè)信息化的健康開展,為物流行業(yè)打造符合未來行業(yè)開展需要的信息化效勞體系。〔6〕模塊化原那么系統中各功能模塊的設計應注重業(yè)務邏輯的細化,采用模塊化、組件化和開放性設計,方便實現應用模塊的增加和刪除,滿足不同時期用戶對物流功能、物流信息效勞和用戶數據獲取方式的需求。〔7〕經濟性原那么浙江電子口岸擁有杭州海關、寧波港口、蕭山機場、貨運站場、內陸監(jiān)管區(qū)的口岸通關數據和國際物流數據,能夠為跟蹤中心數據采集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性,降低外部數據接入造成的本錢費用,同時,浙江電子口岸具有“大通關〞平臺運維、東北亞物流信息效勞網絡運維等多個系統運維經驗,是浙江省唯一一家準照全省“大通關〞規(guī)那么、開發(fā)、建設和運維單位,浙江電子口岸在軟件開發(fā)、運維等方面的經驗和能力為更好、更快速的完本錢工程系統開發(fā)、實施、維護等工作提供了保障,節(jié)約本錢的同時也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實用性、易用性、平安性和經濟性。系統特點隨著物流業(yè)的不斷開展,物流業(yè)對貨物跟蹤的要求越來越高,用戶需要尋求更高、更全面的貨物跟蹤效勞。隨著多式聯運的普遍化,用戶需要多種運輸方式物流節(jié)點的跟蹤效勞,同時,物流國際化已成為開展趨勢,用戶對進出口供應鏈跟蹤的需求更是迫切,而平臺跟蹤中心現有跟蹤效勞已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本次建設的物流跟蹤中心旨在增加用戶需求的功能模塊以及方便用戶查詢跟蹤信息的移動應用終端和定制化接口效勞,并對一期功能進行優(yōu)化和提升,為用戶提供全程供應鏈跟蹤可視化效勞。主要表達在以下幾個方面特點:〔1〕用戶類型多樣性跟蹤中心一期貨物跟蹤用戶類型主要是貨主企業(yè)、運輸公司、物流企業(yè)等物流運輸環(huán)節(jié)的托運方和承運方。二期將用戶類型擴展到港口、海關、物流園區(qū)、提供通關物流效勞企業(yè)、個體用戶等用戶類型,將用戶類型延伸至整個物流供應鏈的所有參與方。不同類型用戶對跟蹤信息的側重點不一樣,個體用戶側重對國內、國際快件跟蹤信息的需求;貨主企業(yè)側重對貨物在途中的運輸信息需求;運輸公司和第三方物流企業(yè)側重對貨物在途信息、集裝箱信息、實時貨物信息、車輛跟蹤與定位信息的需求;物流園區(qū)、車站、貨運站側重對車輛的進出信息、貨物信息等需求;政府部門側重對統計分析所需要的各類物流數據的需求。跟蹤中心二期提供集陸運、海運、空運、鐵路、物流園區(qū)等物流節(jié)點以及進出口物流信息于一體的全方位信息跟蹤效勞,全面滿足各類用戶的信息需求。〔2〕廣泛和復雜的信息整合由于不同類型用戶對跟蹤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對信息的整合要求較高,為了滿足各類用戶的信息需求,跟蹤中心二期在一期對陸運跟蹤的根底上,增加對港口、海關、機場、貨運站、物流園區(qū)等物流節(jié)點數據和進出口物流數據的采集,實現對陸運、海運、空運、鐵路、物流園區(qū)等物流節(jié)點以及進出口物流信息全方位的信息跟蹤,實現更為復雜的信息整合,使跟蹤中心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精細和豐富。〔3〕效勞內容多樣性貨物跟蹤中心用戶類型多樣性,不同類型用戶的信息需求各不相同,為了方便用戶獲取信息,二期跟蹤中心為用戶提供運單查詢模塊、供應鏈查詢模塊和公共節(jié)點跟蹤模塊,并為個體用戶提供移動應用終端效勞和定制化接口效勞。由于用戶獲取信息的用途也不一樣,物流跟蹤中心延伸效勞內容,為客戶提供KPI考核、統計分析等更深入的綜合效勞。〔4〕核心企業(yè)貨物跟蹤云效勞在平臺部署貨物跟蹤中心的根底上,利用廣泛的核心企業(yè)對跟蹤效勞的個性化要求,核心企業(yè)根據貨物跟蹤中心的定制功能,配置核心企業(yè)的展示頁面、流程節(jié)點、控制規(guī)那么、用戶管理、考核指標等功能。〔5〕個性化接口定制效勞跟蹤中心二期建設在為用戶提供多種方式的信息查詢效勞的同時,也考慮到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用戶提供郵件、短信定制功能,用戶可按自身需求進行定制,及時通過郵件、短信獲取所需貨物狀態(tài)變化信息。〔6〕簡單美觀的客戶體驗效果為了改變已有固有的信息跟蹤顯示方式,為客戶提供能具有可視化的跟蹤效勞,平臺將采用更簡潔美觀的圖形化表現手段,為客戶提供多種設備的顯示方式,以加強客戶對系統體驗效果。技術要求為確保貨物跟蹤中心二期建設按要求進行建設,本節(jié)將重點從軟件技術能力對工程的技術提出要求,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1〕具備面向效勞的架構目前SOA架構已逐漸成為核心企業(yè)應用的主流技術,存在性能和復雜性等問題也得到極大改善,同時SOA架構還解決了很多其它的問題,減少了各個應用系統之間的耦合程度,并可以方便地實現各個業(yè)務系統之間的互聯,且具體實現和技術無關。〔2〕具備構件化的開發(fā)方式構件化開發(fā)使系統對各種可能存在需求和流程方面的略微差異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通過系統管理員的配置即可輕松應對。隨著多層結構應用的日益流行,基于構件對象的開發(fā)技術也日趨成熟,構件作為集中處理各種復雜業(yè)務邏輯的應用單元,大大提高了軟件的開發(fā)效率。因為它具有更強的獨立性,更好地支持軟件的重用,軟件的重用還可使軟件的質量得到極大的提高,同時提高了應用系統的質量和可靠性。業(yè)務處理系統中,應用支撐平臺的功能組件和上層應用軟件的開發(fā)將遵循基于構件的軟件生產管理標準和軟件復用技術標準,即基于構件的軟件工程〔CBSE〕。〔3〕具備層次性框架模型系統層的支撐平臺,必須要做到非常強的可擴展性,因此框架層次必須非常清晰,層和層之間應該防止直接依賴,便于每一層的升級和分布式部署。業(yè)務處理系統面向業(yè)務人員的功能完全使用B/S的結構,只需要通過瀏覽器就可以訪問業(yè)務系統的各項功能,客戶端不需要下載安裝任何插件。〔4〕具備移動終端開發(fā)能力移動終端是目前流行的一種快捷的效勞模式,通過移動終端可以做到快速、移動、高效,因此,在本工程中為核心企業(yè)及用戶提供更多的信息獲取手段,用移動終端開發(fā)技術,實現在目前流行的移動終端設備采用的操作系統(iOS,Android)上實現貨物跟蹤效勞。〔5〕具備數據優(yōu)化處理能力本系統涉及大數量的數據處理,對于數據的處理能力要求高,這直接影響到系統的應用效果及質量。為保證系統具有高質量的處理能力,在系統規(guī)劃及開發(fā)將引入相關的數據優(yōu)化工具及引擎,聘請在數據中心優(yōu)化方面的專家參與工程的開發(fā)及設計工作,確保工程的數據處理的高效。〔6〕具備硬件集群能力為確保系統在運行平安可靠,通過集群方式來實現系統不間斷應用。實現高可用性,集群通過一組計算機系統提供透明的冗余處理能力,從而實現不間斷應用的目標。集群是共同為客戶機提供網絡資源的一組計算機系統,其中每一臺提供效勞的計算機稱為節(jié)點。當一個節(jié)點不可用或者不能處理客戶的請求時,該請求會及時轉到另外的可用節(jié)點來處理,而這些對于客戶端是透明的,客戶不必關心要使用資源的具體位置,集群系統會自動完成。〔7〕充分考慮動態(tài)部署能力基于“控制反轉〞(InversionofControl,IoC〕技術實現構件的動態(tài)部署。由于應用程序中產生錯誤是不可防止的,很多時候是在生產時間,某個業(yè)務構件的邏輯有錯誤,如果不更新程序,可能有一項業(yè)務就不能正常使用;如果要替換程序,可能需要關閉系統,這會影響所有的操作員,顯然是不現實的。系統應提供動態(tài)加載的方式,實時監(jiān)控各種業(yè)務構件和應用參數的修改時間,當應用程序或配置參數發(fā)生變化時,能夠自動編譯并加載更新以后的程序。采用動態(tài)部署的方式,也可以大大減少開發(fā)調試的工作量,可以防止反復啟動效勞器。3.4總體架構設計3.4.1系統藍圖跟蹤中心總體采用多層次結構進行設計,總體架構主要包括:用戶層、界面層、應用層、協同效勞層、信息資源層、數據處理層、數據交換層、采集對象層,以及相應的信息平安、運行維護保障體系,標準標準保障體系等幾局部。總體架構藍圖如以下列圖所示:通過對工程的建設情況進行分析得知,物流跟蹤中心一期完成了整體規(guī)劃中的采集層、交換層,數據層、應用層的根底架構應用設計和硬件采購部署。工程二期總體設計是在一期建設根底上針對采集對象層、界面層、應用層、以及用戶層進行優(yōu)化升級。1.采集對象層采集對象層主要是向跟蹤系統提供數據,以及使用跟蹤系統效勞的外部系統。一期通過單據交換采集標準軟件中的數據,如小件快運、普運、倉儲、貨代、集運、物流基地等;二期要在一期的根底上通過單據交換及效勞交換等方式采集各物流節(jié)點信息,如港口、海關/電子口岸、航運企業(yè)、物流平臺等,以及提供一種WebEDI數據錄入方式,解決中小企業(yè)接入跟蹤中心難的問題。2.應用層應用層是指本工程所涵蓋的貨物跟蹤中心的系統功能局部。主要包括貨物跟蹤中心網站效勞、外部接口效勞、移動終端效勞、系統管理、信息管理。工程一期已經根本完成了跟蹤中心網站效勞、外部接口效勞、系統管理、信息管理等模塊的建設。本次工程是在一期建設的根底上,針對各模塊具體功能進行優(yōu)化升級,并增加移動終端模塊,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狀態(tài)信息效勞。3.界面層為用戶層提供基于瀏覽器的貨物跟蹤中心網站,以及移動終端APP應用程序,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移動展現。4.用戶層即所以使用本系統的用戶。主要包括:貨主貨代企業(yè)、道路運輸企業(yè)、海空鐵運輸企業(yè)、港口、園區(qū)、倉儲企業(yè)等。3.4.2功能架構系統采用如下功能架構,包括跟蹤信息整合、對外效勞、系統管理三個局部,具體見以下功能架構圖:通過對工程的建設情況進行分析得知,物流跟蹤中心一期已經完成了信息管理、對外效勞、以及系統管理等幾局部建設部署。工程二期總體設計是在一期建設根底上針對信息管理、對外效勞以及系統管理等模塊進行優(yōu)化升級。1.信息整合信息整合主要完成跟蹤數據的處理,包括:跟蹤數據采集存儲、跟蹤數據清洗整合兩局部。跟蹤數據采集存儲通過直接接收、外部請求等方式獲得原始跟蹤數據,并根據數據分類進行存儲;跟蹤數據清洗整合依據系統預先設定的規(guī)那么,完成原始跟蹤數據的再加工,并根據數據分類進行存儲。一期已經完成了信息整合的整體部署設計,二期在一期的建設根底上完成功能模塊的優(yōu)化擴展升級:支持多報文接入〔普通運輸四個單據托運單、發(fā)車單、狀態(tài)變化單、回單〕優(yōu)化跟蹤數據上傳標準,實現上傳標準能包含采購、倉庫等信息等。2.對外效勞工程一期主要提供跟蹤中心網站效勞、接口效勞兩局部,本工程在一期工程根底上,更新了跟蹤中心網站效勞和接口效勞內容,并開發(fā)跟蹤效勞移動應用程序,實現移動終端效勞。〔1〕跟蹤中心網站效勞貨物跟蹤中心網站效勞包括:跟蹤數據管理、車輛定位跟蹤、節(jié)點信息跟蹤、統計分析。跟蹤數據管理主要完成系統的各項配置工作,為系統提供靈活的管理手段;車輛定位跟蹤以GPS方式對運輸車輛位置進行跟蹤與顯示。通過外部系統互聯實現與GPS效勞商的數據交換,實現對車輛實時位置信息的對外查詢,并支持多點跟蹤與連續(xù)跟蹤;節(jié)點信息跟蹤可以實現運單跟蹤、供應鏈跟蹤以及公共節(jié)點信息跟蹤,完成對貨物的狀態(tài)信息查詢;統計分析通過對原始數據的分析、整理、加工等,為用戶提供對系統整體狀況信息。工程二期在一期建設根底上,對相應的模塊進行優(yōu)化升級:跟蹤數據管理優(yōu)化了流程管理和控制規(guī)那么管理,更新了運單跟蹤流程校驗功能;優(yōu)化異常處理功能;增加訂閱、推送功能;提升系統可維護性,為跟蹤中心系統的異常和日常性能提供監(jiān)控頁面;車輛定位跟蹤優(yōu)化了車輛定位跟蹤效勞;節(jié)點信息跟蹤支持更豐富的查詢條件;提供供應鏈進出口業(yè)務查詢;提供公共節(jié)點跟蹤查詢;統計分析支持更深入的報表和數據分析;〔2〕接口效勞接口效勞主要面向于物流效勞提供商、貨主企業(yè)等有自身生產系統的企業(yè)用戶。通過效勞接口的方式,對外提供物流跟蹤效勞,方便物流效勞提供商、貨主企業(yè)等企業(yè)用戶,對物流跟蹤信息的使用。主要包括:用戶驗證、運單跟蹤查詢、供應鏈跟蹤信息查詢、進出口貨物跟蹤信息查詢、公共節(jié)點跟蹤信息查詢、第三方效勞接口等功能。工程二期將在一期的根底上進行相關接口模塊更新升級。〔3〕移動終端跟蹤中心一期的跟蹤狀態(tài)查詢目前只能在網站上查詢,工程二期開發(fā)跟蹤效勞移動應用程序,能夠支持iOS6.0、Android4.0兩大主流操作系統,并且能夠適應當前主流移動終端屏幕的大小。該移動應用程序可以實時查詢跟蹤狀態(tài)信息,只要輸入運單號,能查詢到跟蹤中心的物流狀態(tài)信息。該應用程序具有拍照功能,可以通過拍照條碼輸入跟蹤單號實現普通物流運輸單和供應鏈跟蹤信息查詢功能。3.系統管理系統管理包括用戶管理、權限管理、日志管理、用戶認證等功能。用戶管理完成系統用戶根本信息維護、密碼管理等功能;權限管理用來對系統的用戶功能、數據范圍、業(yè)務范圍、角色等進行設置;日志管理主要用來對系統運行的根底信息進行查詢,方便系統的運行維護;用戶認證是基于系統的平安體系,對系統中的用戶進行唯一性信息、平安性信息、可靠性信息等管理。一期已經根本是實現了用戶管理、權限管理、日志管理和用戶認證等功能。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根底上,進行了功能的擴展,完善了注冊、登錄、用戶管理。按照平臺管理系統的用戶和認證標準要求,完成統一用戶信息管理、統一用戶認證和數據同步工作,并配合平臺管理要求進行跟蹤效勞管理、申請和審核對接工作。管理中心的用戶能夠同步到跟蹤中心,跟蹤中心登錄調用統一認證接口。3.4.3數據架構數據架構必須與業(yè)務架構結合在一起考慮。這兩個架構是通過一系列的信息系統需求即應用架構規(guī)劃連接起來并保持一致的,這些架構的需求來源于業(yè)務架構并在數據架構中表達。數據架構、應用架構和業(yè)務架構是企業(yè)整體架構的不同的視角,而不是各自獨立的架構。架構內容如以下列圖所示:通過對工程的建設情況進行分析得知,物流跟蹤中心一期已經完成了整體的工程數據架構部署。工程二期總體設計是在一期建設根底上根據實際業(yè)務需求對數據邏輯分布以及數據交換與共享進行擴展、優(yōu)化升級。1.數據邏輯分布數據的邏輯分布主要是按照數據表達的業(yè)務內容以及數據的獲得方式進行設計。主要按照:運輸方式、企業(yè)類型、提供方式三個維度進行數據的邏輯存儲設計。運輸方式這個維度下的數據從邏輯上分為:陸路、水路、航空、多式聯運等維度,這樣能夠在數據層面,最大化表達不同運輸方式下,對于貨物跟蹤數據的特出要求,進而能夠在更細、更深的層次上實現貨物跟蹤。企業(yè)類型這個維度下的數據從邏輯上分為:運輸、倉儲、貨代、船代、船公司、第三方物流、物流園區(qū)等維度,從不同用戶的角度來實現數據管理,既能表達不同類型用戶的共性,又使后期提供用戶的個性化效勞提供良好支持;同時,隨著物流需求不斷開展,用戶角色更加復雜,也便于從數據層面對系統進行改進。提供方式這個維度下的數據從邏輯上分為:直接上傳、效勞交換調用、WEBEDI錄入上傳和交換整合。從不同的數據交互方式上對數據進行管理,可以適應以后擴展貨物跟蹤中心與其他系統數據交互的方式。2.數據共享和交換數據共享和交換主要配合數據交換層、外部接口效勞以及移動終端效勞,用來完成運單數據、公共節(jié)點信息數據以及運輸工具數據等,在貨物跟蹤中心與物流效勞供應商、貨主企業(yè)、以及個人用戶之間的交互。3.4.4技術架構根據貨物跟蹤中心建設原那么,采用SOA思想,應用B/S架構,使得貨物跟蹤中心界面效果豐富,更加容易使用。技術架構設計如下:通過對工程的建設情況進行分析得知,物流跟蹤中心一期已經完成了整體的工程技術架構部署。工程二期總體設計是在一期建設根底上對技術結構進行優(yōu)化擴展升級。1.界面層采用B/S訪問架構,通過、s、SMS、pushmail等多種訪問協議為用戶提供使用系統效勞的方式,除了Web瀏覽器展現方式以外,系統前端展現層還提供了移動化接入,開發(fā)支持iOS6.0、Android4.0兩大主流移動操作系統的移動應用程序,實現基于節(jié)點狀態(tài)的普通物流運輸單和供應鏈跟蹤信息查詢功能。2.業(yè)務應用層業(yè)務應用層主要是系統提供的各類業(yè)務應用模式的組件和模型。一期已經部署了相應的業(yè)務應用效勞組件,基于增加的功能及對應的接口效勞,工程二期在一期的根底上新增相應的應用效勞組件。3.效勞引擎層效勞引擎層是貨物跟蹤中心的引擎及相關效勞組件,效勞組件包括支撐系統的持久層管理組件、應用集成組件、數據通訊組件、日志效勞組件、地圖效勞組件等。效勞引擎包括流程引擎、業(yè)務邏輯引擎、消息引擎、外部接口效勞引擎等。4.信息資源層信息資源層支持采用數據庫技術、數據庫集群技術、非結構化數據庫等技術體系,用于整個系統數據的集中存儲和管理。同時可考慮數據存儲的備份策略,保障數據隨時可用。5.數據交換層支撐物流管理系統與外部系統的數據交換,同時轉換為符合標準標準的數據進行存儲。其中涵蓋主數據或根底數據同步,包括客戶、供應商、承運商等。6.對接系統對接系統是指使用貨物跟蹤效勞、提供貨物跟蹤信息的外部系統。一期主要對接的系統包括:小件快運、普通運輸、物流基地、集裝箱、倉儲管理、貨代管理、物流效勞供應商、GIS效勞供應商等。在此根底上,二期要實現與更多的系統進行對接,主要對接的系統有:船代系統、港口系統、海關/電子口岸、物流效勞平臺、航運企業(yè)系統、鐵路、航空以及WEBEDI錄入系統等等,實現更多節(jié)點的跟蹤查詢效勞以及供應鏈進出口的全程可視化跟蹤效勞。數據架構設計數據分類系統涉及到的相關數據來源于根底業(yè)務需求,以及為實現這些業(yè)務需求引入的各類過程控制數據,例如工作流程數據、各類規(guī)那么庫、格式庫、引擎庫、組件庫等數據。數據的屬性或特征從不同視角來看具有不同的特點,我們以數據架構規(guī)劃工作相關的屬性或特征為主,對數據進行合理的歸納和分類,并分析各類數據的業(yè)務特點和相應的技術特點。從數據自身的結構上看,數據可劃分為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兩大類。對于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需要不同的管理和技術手段進行處理:一方面要對操作型和分析型等不同的結構化數據采取不同的處理策略,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非結構化數據的管理。從業(yè)務來看,數據由各個業(yè)務環(huán)節(jié)生產和使用,具有特定的業(yè)務本質以及業(yè)務相關性,確定業(yè)務本質相同或關聯性相對較強的數據集邊界,有利于實現數據的高內聚低耦合,也便于與應用架構建立對應關系。從應用來看,對于物流綜合信息管控平臺,我們需要站在全局高度,把數據采集、存儲、加工、分析、發(fā)布、廢棄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一體化管理,把握數據分析應用的根底,它不是任何單項數據應用系統,而是一個全面、協調、持續(xù)開展的數據環(huán)境。因此,我們按照三個角度對系統數據進行分類:圖數據分類1〕按照業(yè)務環(huán)節(jié)可以分為方案數據、調度數據、運輸管理數據、運輸動態(tài)跟蹤數據、商務數據、質量數據、物流資源數據、客戶效勞數據等局部。2〕按照生命周期可以分為生產數據、歷史數據、歸檔數據等局部。3〕按照結構特點可以分為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數據邏輯分布數據分布,一方面是分析數據的業(yè)務,即分析數據在業(yè)務各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立、引用、修改或刪除的關系,即數據的邏輯分布;另一方面是分析數據在單一應用系統中的數據結構與應用系統各功能模塊間的引用關系,分析數據在多個系統間的引用關系,即數據的物理分布。數據邏輯分布是數據物理分布的根底,但須嚴格遵從于應用架構,數據物理分布那么是從技術視角看邏輯分布,并結合數據庫技術、災備技術等,給出的相應規(guī)劃方案。邏輯分布原那么當期數據與歷史數據的別離;生產數據與分析數據按不同的數據組織方式別離;操作數據與查詢數據別離,減少生產系統壓力;表達數據的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數據的產生、數據的采集、數據的加工,數據的利用和數據的歸檔幾個階段。應用邏輯分布配置數據、控制規(guī)那么數據、應用邏輯分布是數據邏輯分布的依據,數據邏輯分布是對應用邏輯分布支撐,根據本系統的功能邏輯,本系統數據邏輯分布如以下列圖所示:圖數據邏輯分布應用邏輯分布是分析數據的業(yè)務,即分析數據在業(yè)務各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立、引用、修改或刪除的關系,即數據的邏輯分布。依據此系統的具體內容,可以分為運輸方式,企業(yè)類型和數據提供方式三局部內容。按照運輸方式,數據可以分為道路,鐵路,水路,航空和多式聯運等;按照企業(yè)類型,可以分為運輸、倉儲、貨代、船代、船公司、第三方物流、物流園區(qū)等;按照提供方式,數據可以劃分為直接上傳,效勞交換調用,WEBEDI錄入整合等。數據物理分布數據的物理分布是在數據邏輯分布的根底上,分析數據在單一應用系統中的數據結構與應用系統各功能模塊間的引用關系及存儲和數據在多個系統間的引用關系。根據應用架構藍圖設計方案中的應用劃分,本節(jié)將重點闡述與應用相對應的數據物理分布及數據分庫的設計,從而明確數據的實際內容、結構、位置、來源。1.分布設計原那么1〕數據交換采集原始數據,清洗整合后數據別離,不同生命周期的數據分別存放。各類業(yè)務過程數據具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的特性,業(yè)務過程數據記錄業(yè)務發(fā)生的過程,主要用來查詢和追溯,一般不保存業(yè)務狀態(tài)信息。為了保持系統的高效運行,必須把陳舊的業(yè)務過程數據從生產數據庫中清理出去。同時為了維持數據的完整性和業(yè)務的可追溯性,需要建立歷史數據庫,將歷史的、陳舊的業(yè)務過程數據進行封存。2〕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別離。對于在各種業(yè)務中產生的信息,建議分為關鍵業(yè)務數據和使用頻度低的其它數據,并針對這個劃分分別存儲成為結構數據和以XML形勢存儲的半結構化數據,實現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的分別存儲,減少生產的庫容量,提高生產庫的性能和保障。3〕數據集中的性能分擔。降低當期數據庫的數據量根據業(yè)務內聚性,同一業(yè)務域的數據盡量放在同一庫中滿足業(yè)務操作的同時,平衡數據查詢的代價在分的同時,平衡數據交換和共享的代價在合的同時,平衡應用分包管理的復雜度。2.物理分布內容數據物理分布的內容設計基于上述分布的原那么和依據,結合應用架構的劃分并綜合考慮數據的內容、分類、特點及數據的邏輯分布狀況進行合理布局、存儲、加工、利用和分析,支持數據高質量管理的實現。在系統數據架構規(guī)劃中,應用架構與數據密切相關,應用架構是數據架構的前提;應用架構的劃分是數據物理分布的重要的、核心的輸入,最終影響數據架構中數據物理分布;在應用架構中,劃分的各個應用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決定了數據架構中數據的存儲位置及數據間交換的方式。數據物理分布設計將以應用架構劃分為根底,遵從于物理分布設計的原那么,分為以下幾局部:從數據內容上分:主數據、業(yè)務數據、歷史數據、災備數據、其它數據。從管理決策數據上分:支撐應用劃分中的管理數據、查詢分析數據。數據質量管理原那么1.數據質量管理應遵循事前預防、事中監(jiān)控與控制、事后評估和改進的設計思路;2.數據質量管理策略的制定和部署,應基于統一數據視圖,覆蓋統一數據視圖的重點數據實體和數據處理過程,基于數據標準進行數據質量的監(jiān)控、評估和優(yōu)化;3.數據質量管理不單單是一個技術工作,更需要管理手段的保障,需要將技術與管理融于一體;4.數據質量管理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需要將數據質量管理融入IT領域甚至業(yè)務領域的工作中,成為持續(xù)改進的長效工作。業(yè)務及功能需求設計搭建公共節(jié)點跟蹤模塊一期的物流公共查詢功能已經實現了普通運輸企業(yè)、集裝箱運輸企業(yè)、制造/商貿企業(yè)、倉儲企業(yè)的運單跟蹤。二期需在一期運單跟蹤查詢的根底上增加多種運輸方式的公共節(jié)點狀態(tài)跟蹤。實現港口、機場、鐵路、海關等節(jié)點狀態(tài)查詢功能。5.1.1界面設計界面參考如以下列圖所示:通過公共節(jié)點跟蹤模塊,能夠提供的如下的公共節(jié)點查詢功能:港口節(jié)點狀態(tài)查詢功能港口節(jié)點狀態(tài)查詢提供了具體的港口節(jié)點狀態(tài)信息,基于提單號、航次、箱號等能夠查詢貨物狀態(tài)變化信息以及運載工具的狀態(tài)變化信息。具體查詢界面如以下列圖所示:機場節(jié)點狀態(tài)查詢功能機場節(jié)點狀態(tài)查詢提供了具體機場節(jié)點的貨物進港和離港狀態(tài)信息查詢,基于運單號查詢貨物狀態(tài)信息以及運載工具的狀態(tài)變化信息,具體的查詢界面如以下列圖所示:鐵路節(jié)點狀態(tài)節(jié)點查詢功能上海鐵路局提供了鐵路跟蹤查詢的接口。接口列表:GetYDCXInfoOut根據運單號查詢運單信息,ydfwh:運單效勞號接口授權:為了接口效勞的平安,接口授權包括調用方的ip地址和效勞提供方的授權碼。未獲取授權的調用,那么返回結果如下:<stringxmlns=":///">您未授權使用該效勞!</string>請求參數:參數說明參考值Ydfwh運單效勞號487944122450145code授權碼返回結果:XML字符串,字段名稱字段說明參考值FZM發(fā)站名王家營西DZM到站名紹興東DQWZ當前位置低莊ZYSJ作業(yè)時間2021-12-2423:04ZT狀態(tài)在途/終到內容如下:

<?xmlversion="1.0"encoding="utf-8"?>

<stringxmlns=":///"><NewDataSet><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低莊</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鳳凰山</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貴陽南</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杭州南</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懷化</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金華東</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凱里</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六盤水南</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六枝</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萍鄉(xiāng)</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喬司</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上饒</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湘潭東</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向塘西</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新塘邊</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新余</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鷹潭</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玉屏</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株洲</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株洲北</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醴陵</DQWZ><ZYSJ>2021-12-2423:04</ZYSJ><ZT>途中</ZT></Table><Table><FZM>王家營西</FZM><DZM>紹興東</DZM><DQWZ>紹興東</DQWZ><ZYSJ>2021-12-2905:06</ZYSJ><ZT>終到</ZT></Table></NewDataSet></string>跟蹤中心將鐵路的查詢數據轉換為平臺的標準對外提供效勞。設計發(fā)布效勞地址如下:://:86/RailFreightTracking/RailFreightTrackingService?wsdl鐵路節(jié)點信息查詢提供了具體的地方鐵路局的節(jié)點信息查詢,基于鐵路貨運車號、貨票號查詢貨物狀態(tài)信息以及運載工具狀態(tài)變化信息,具體查詢界面如以下列圖所示:海關節(jié)點狀態(tài)查詢功能海關節(jié)點提供了具體地方海關節(jié)點狀態(tài)信息查詢,基于報關單號查詢貨物通關狀態(tài)信息以及運載工具狀態(tài)變化信息,具體查詢界面如以下列圖所示:〔5〕節(jié)點信息覆蓋一覽表:通過列表形式標注該模塊已經覆蓋的公共節(jié)點的范圍以及每個節(jié)點的所提供的數據項。5.1.2技術架構跟蹤中心采用國家平臺制定的效勞交換技術架構和標準獲取各物流節(jié)點的物流狀態(tài)數據。充分利用和整合國家平臺和浙江電子口岸的建設成果。工程二期完成后,能夠通過標準推廣和接口改造,實現物流信息共享應用如下幾個場景:用戶直接向使用交通運輸物流信息互聯標準的物流節(jié)點進行信息調用傳統模式下通過實行數據大集中后,用戶向中央數據庫索取信息,信息共享也使用NEAL-NET標準。通過公共信息效勞平臺的效勞代理,向各個節(jié)點獲取所需的信息,經過整合后返回效勞獲取方。5.1.3節(jié)點覆蓋一覽表1.港口節(jié)點:國家港口名稱接口類型提供數據項中國寧波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ETD,ATA,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ShippingCompany,CyOpenut,LastPort,NextPort,CourseLine集裝箱動態(tài)GateIn,CustomRelease,Loading,Unloading,CustomRelease,GateOut天津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ATA,ATB,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威海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ATA,ATB,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煙臺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ATA,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ShippingCompany,LastPort,NextPort蛇口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ETD,ATA,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營口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ETD,ATA,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ShippingCompany,CourseLine青島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ETD,ATA,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日照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ATA,ATB,ATD,Callsign,Location,,VesselName,Voyage,LastPort,NextPort連云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D,ATA,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舟山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ATA,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舟山港集裝箱狀態(tài)GateIn,CustomRelease,Loading,Unloading,CustomRelease,GateOut鹽田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ATA,ATB,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溫州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ATA,ATB,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廈門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ATA,ATB,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上海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ATA,ATB,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大連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ATA,ATB,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廣州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ATA,ATB,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日本東京橫濱港集裝箱狀態(tài)GateIn,Loading,Unloading,GateOut東京橫濱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ATB,ATD,Callsign,Location,VesselName,Voyage,ShippingCompany,CyOpen,CyCut,LastPort,NextPort東京港集裝箱狀態(tài)ATB,ATD,Callsign,Location,VesselName,Voyage,ShippingCompany,CyOpen,CyCut,LastPort,NextPort韓國釜山港集裝箱狀態(tài)GateIn,Loading,Unloading,GateOut釜山港、光陽港、仁川港船舶動態(tài)方案ETA,ATA,ATD,Callsign,Location,IMO,VesselName,Voyage,ShippingCompany,LastPort,NextPort,CourseLine2.鐵路節(jié)點上海鐵路局。機場節(jié)點杭州蕭山機場。海關節(jié)點杭州關區(qū)和寧波關區(qū)。供應鏈跟蹤管理支持進出口業(yè)務跟蹤中心一期的供應鏈跟蹤管理已經實現了普通道路運輸的物流狀態(tài)節(jié)點跟蹤,并可以通過狀態(tài)配置滿足大局部狀態(tài)的跟蹤展示。但物流環(huán)節(jié)最多,最迫切需要使用物流跟蹤效勞的進出口物流還沒有實現跟蹤功能。進出口物流業(yè)務比較復雜,涉及的物流效勞商也比較多,包括二代、一代、船代、船公司、報關行、集卡運輸公司、堆場、碼頭等。工程二期將實現出口流程的整合和應用,實現貨代、倉儲、集卡車隊、堆場、港口、船公司、海關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的整合,實現訂艙根本數據的導入,提供以訂艙號、提單號為中心的一站式查詢效勞。空運進出口需求空運訂艙作業(yè)流程調研航空貨代漢德公司我們了解到空運流程如下:操作人員拿到銷售填制的空運訂艙流程表和客人的委托書,確認目的港,按照要求訂艙或者推薦優(yōu)勢線路。貨代企業(yè)通過線下的方式拿到貨主的訂艙和報關信息,通過或者網絡發(fā)送電子版委托書,報關資料大局部以快遞形式發(fā)給漢德。空運信息交互與貨主:通過目前使用的系統將貨主需要的信息打印出來給貨主;與航空公司:將完整的信息結合不同的航空公司制單要求打印后,提供應機場商檢,海關做報檢報關,還要將主單,分單信息在訂艙系統中錄入完整。與機場:登入CCSP交運信息,將信息錄入給天信達系統。幾乎與外部沒有互聯互通,所有的信息交換都依賴于線下紙質或者登錄到對方業(yè)務系統操作進行。關于天信達漢德提到,現在全國大局部機場和航空公司都使用天信達的系統,航空貨物需要先進航空機場貨站倉庫〔類似于海關監(jiān)管倉〕再報關,此時貨站會把收到貨物的信息〔主要是貨物的體積、重量〕錄入到天信達系統并覆蓋之前貨代錄入的信息,同時生成艙單,貨代報關時必須要附上艙單,海關和國檢的系統也認天信達的數據,天信達再把這些數據分別發(fā)送給海關、國檢、航空公司和機場,并向貨代公司收取大約20元每票的費用。需要解決的問題需求目前漢德一票訂艙單需要輸入5個系統中:1、 自己內部ERP系統;2、 航空公司訂艙系統;3、 機場貨站系統;4、 電子口岸海關系統;5、 國檢系統以上錄入的信息大局部是重復的內容,希望我們的國家平臺跟蹤中心和融易通平臺能解決重復輸入的問題,減少企業(yè)的無效工作量。但考慮到對接海關國檢系統存在行政授權問題,空運進出口需求還是側重提供跟蹤節(jié)點數據為準。5.2.2海運進出口需求海運進出口將主要依托融易通平臺和泛遠、美設進行數據的交換,并通過跟蹤中心獲取各個節(jié)點的跟蹤狀態(tài),具體需求和流程參考如下:委托單的報文標準采用國家平臺海運托運單2021版格式,具體參考如下:海運托運單報文結構及屬性說明序號報文層Level分類編號英文名稱中文名稱約束/出現次數數據格式引用文件說明11Root根1..122Header報文頭1..133WL0000062MessageReferenceNumber報文參考號1..1an..35報文的唯一標識符43WL0100000DocumentName單證名稱1..1an..35單證的中文名稱“海運托運單〞53WL0000052DocumentVersionNumber報文版本號1..1an..1763WL0900813SenderCode發(fā)送方代碼1..1an..20物流交換代碼73WL0900817RecipientCode接收方代碼0..1an..2083WL0202163MessageSendingDateTime發(fā)送日期時間1..1n14YYYYMMDDhhmmss93WL0100225MessageFunctionCode報文功能代碼0..1an..3采用GB/T16833-2021的1225102Body報文體1..1113WL0100802ShippingNoteNumber托運單號1..1an..20123ReferenceInfo參考信息0..n134WL0100153ReferenceTypeCode 參考類型代碼1..1an..3144WL0100154ReferenceNumber參考號1..1an..70153VesselInfo船舶信息0..1164WL0800841VesselNameCode船名代碼0..1an..10174WL0800842VesselEnglishName船舶英文船名1..1an..200184WL0800028ConveyanceReferenceNumber運輸參考號1..1an..17航次號194WL0202113EstimatedDepartureDateTime預計離港日期時間1..1n14YYYYMMDDhhmmss204WL0300127CarrierIdentifier承運人標識符0..1an..17214WL0300126Carrier承運人0..1an..512223PlacePortsInfo地點和港口信息0..1234WL0300895GoodsCollectedLocation集貨地0..1an..256244WL0300160GoodsReceiptPlace收貨地點0..1an..256254WL0300231LoadingPortOfCode裝貨港代碼0..1a5采用GB/T7407、GB/T15514、UN/LOCODE中的相關規(guī)定五位字母代碼〔國際標準〕264WL0300230LoadingPortName裝貨港0..1an..35港口名稱〔采用英文名稱〕274WL0300831TranshippingPortCode中轉港代碼0..1a5采用GB/T7407、GB/T15514和UN/LOCODE中的相關規(guī)定284WL0300830TranshippingPortName中轉港0..1an..35294WL0300415DischargePortCode卸貨港代碼0..1a5采用GB/T7407、GB/T15514、UN/LOCODE中的相關規(guī)定304WL0300414Discharge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