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 必修古代文化知識清單_第1頁
2023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 必修古代文化知識清單_第2頁
2023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 必修古代文化知識清單_第3頁
2023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 必修古代文化知識清單_第4頁
2023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 必修古代文化知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必修教材古代文化知識清單

(打印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古代文化知識清單.編年體:編年體是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以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為經,按年、月、日來編撰、記述歷史的一種方式,是編寫歷史最早也是最簡便的方法。如《春秋》、《資治通鑒》等就是編年體史書。.《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他根據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的順序和體例,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侯、伯:春秋時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寡人:諸侯謙稱,寡德之人。中國古代的國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國王和后來分封的諸侯國國王)不稱“朕”,而是稱“寡人”“孤”“不轂”等。.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執事:辦事的官吏,也用于對對方的敬稱。.國別體:國別體是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歷史事件的一種文體。《國語》是中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訖于戰國初年的魯悼公,分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八國的歷史。.《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于戰國初年,止于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西漢劉向編定,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卿:古代對男子的敬稱。.足下:敬辭,古代下稱上或同輩相稱都可用足下。.太子:古代儲君稱謂,商周時期天子及諸侯的嫡長子,稱太子或世子。自秦朝開始,只有皇位的繼承者,才能稱太子或皇太子。封建社會的太子,其地位僅次于皇帝,并擁有類似于朝廷的東宮。.豎子:對人的蔑稱,猶言小子。.陛下:對帝王的尊稱。陛指帝王宮殿的臺階,陛下指的是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不能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下的侍者而告之。后來就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的敬稱。.臣:最初指男性奴隸,跟女性的“妾”相對;后來成為君主時代官吏和百姓的統稱。另外,“臣”又是表示謙卑的自稱。.幣:古人用作禮物的絲織品。幣,禮品。.中庶子:戰國時國君、太子、相國的侍從之臣。秦、漢為太子侍從官。歷代沿置。.將軍:春秋時代以卿統軍,故稱卿為將軍;一軍之帥稱將軍。到戰國時代始為正式官名,而卿仍稱將軍。自唐以后,上將軍、大將軍、將軍,或為環衛官,或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將軍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稱將軍。明清兩代,有戰事出征置大將軍和將軍,戰爭結束則免。清朝將軍為宗室爵號之一,駐防各地的軍事長官也稱將軍。.諸侯:古代中央政權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統稱。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漢朝分王、侯二等。周代諸侯名義上需服從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貢、述職、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漢朝時諸侯國由皇帝派相或長吏治理,王、侯僅食賦稅。.賓客:春秋戰國時多用稱他國使者及貴族的門客、策士;東漢以后用以稱依附世家豪族的人;官名,太子賓客的省稱。.祖:古代餞行時的儀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為在半路上為別人設宴送別。.變徵:古代音樂分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七音,宮、商、角、徵、羽是按五行的相生順序排列的,合稱五音。變徵是徵音的變調,聲調凄涼。.詔: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分為即位詔、遺詔、表詔、伏詔、密詔、手詔、口詔等。始于秦始皇,終于清朝,是一種命令文體。.朝服:又稱為“具服”,是古代在大祀、慶成、正旦、冬至、圣節及頒詔開讀、進表、傳制等重大典禮時使用的禮服。.九賓:賓同F賓”,九賓是我國古代外交上最為隆重的禮節,有九個迎賓贊禮的官員司儀施禮,并延引上殿。.郡縣:中國古代繼宗法血緣分封制度之后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漢??たh制是古代中央集權制在地方政權上的體現,它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箕踞:坐在地上,兩腳張開,形狀像箕。這是一種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的一種體裁。紀傳體史書的突出特點是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中心內容,是記言、記事的進一步結合,能夠更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從體裁的形式上看,紀傳體是本紀、世家、列傳、書志、表的綜合。始于漢代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3000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12篇本紀(歷代帝王的傳記)、30篇世家(貴族王侯的傳記)、70篇列傳(歷代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傳記),8篇書(記載典章制度、天文地理)、10篇(年)表(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共52萬余字。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幸:寵愛,指封建君主對妻妾等的寵愛。封建時代稱皇帝親臨也叫幸。.壽:以酒或物向別人祝福。.山東:靖山以東,即函谷關以東的地區。.關中:函谷關以西地區,今陜西一帶。.左尹:戰國時楚國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令尹是楚國總攬軍政大權于一身的最高官銜。后又為古代官的通稱,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縣尹等。.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間長幼排序為伯、仲、叔、季。最小的都以“季”字相稱。.踞:也叫“長跪”跪起,挺直上身兩膝著地。是受驚而聳身欲起的樣子。.參乘:也稱“駿乘”或“車右”,陪乘或陪乘的人,站在車右擔任警衛的人。古代乘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在右陪坐。乘,四匹馬拉的車。.河:特指黃河,河南是黃河以南,河北是黃河以北。.亞父:對對方的敬稱,尊敬僅次于對待父親的人,項羽尊謀士范增為“亞父”。.再拜:拜兩次,古代隆重的禮節。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禮節的方式,就是行禮叩頭。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拜禮?!吨芏Y?春官?大?!罚骸氨婢虐?,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肅拜。”褒拜,即報拜,再拜是也。.西賓: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古書上有“東家”、“西賓”的說法,即是就室內而言。.粟:本指谷子,脫殼后稱為小米,可泛指糧食。.長吏:職位較高的縣吏,指小官。《漢書?百官公卿表》:“秩(俸祿)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太長卿:掌管國家祭祀、禮樂、醫藥的官。.三徑:西漢末,兗州刺史蔣詡隱居后,在院里竹下開辟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后來,三徑便成了隱士住處的代稱。隱居之地的代稱常見的還有“墻東、五柳、滄浪”等。.帝鄉: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謂仙境。.下榻:在某地住宿。豫章太守陳蕃素來不接待賓客,專為徐稚設一榻,平時掛起,只有徐稚來訪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說。榻是狹長而低矮的坐臥用具。.翼軫: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來區分地面的區域,某個星宿對著地面的某個區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翼、軫是星宿名,屬二十八宿。.三江: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舊說古時長江流過彭蠡(今鄱陽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稱“三江”。.五岳:中岳嵩山、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五岳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后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五湖:泛指太湖區域的湖泊。一說指太湖、鄱陽湖、青草湖、丹陽湖、洞庭湖,南昌在五湖之間。.夷:我國古代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東方少數民族稱夷,南方少數民族稱蠻,北方少數民族稱狄,西方少數民族稱戎。古代蔑稱東方和南方各族為夷蠻。.旬休:西漢時就有“吏員五日一休沐”制度,官員第五天放假返家休息,洗澡更衣。唐制是十日為一旬,遇旬日則官員休沐。.學士:南北朝以后,設置的掌管文學撰述的官。唐代翰林學士本為文學侍從之臣,因接近皇帝,往往參預機要。宋代始設專職,其地位職掌與唐代略同。明代設翰林院學士及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學士遂專為詞臣之榮銜。清代改翰林院學士為掌院學士。.清霜:古代名劍,因劍光清凜若霜雪而故名?!段骶╇s記》:“高祖斬白蛇劍,十二年一加磨瑩,刃上常若霜雪?!?5.宰:殷商時始置的掌管家務與奴隸,后為侍從君王左右之臣。西周時指掌王家內外事務,又在王左右參預政務的人。春秋時各國都設總管內朝事務和財務的太宰。古代卿、大夫的家臣也稱宰,如子路為季氏宰。地方縣邑長官亦稱宰,如“家君作宰”中“宰”即指縣令。.三秋:古人稱七、八、九月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有時亦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歷九月。.閭閻:里門。代指房屋,泛指平民百姓。古代居于里門左邊的是貧苦的平民百姓,后以“閭左”代指貧苦百姓。.鐘鳴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貴族吃飯時要鳴鐘列鼎,鼎中盛食物。.四美: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東隅:因日出東隅,故以“東隅”指早晨,引申指始,初。.桑榆: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因以指日暮、傍晚。比喻事之最后階段,引申為晚年。.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階制度是從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級的官職。.請纓:請求皇帝賜給長纓(長繩),去縛住敵人。后指投軍報國。.弱冠:指20歲,古代以20歲為弱年,行冠禮,為成年人。.投筆:指投筆從軍。后人把班超投筆于地、參軍作戰的故事叫做“投筆從戎”,比喻棄文從武,有志報國。.簪笏:指冠簪、手板,簪是束發戴帽用來固定帽子的,笏是朝見皇帝時用來記事的手板。因都是官吏用物,故可代指官職。.登龍門:龍門本指山西河津西北的黃河中,那里兩岸夾山,水險流急,相傳鯉魚躍過龍門則變為飛龍。后比喻得到有名望、有權勢者的援引而身價大增。后亦指科舉時代會試得中。.高山流水:《列子?湯問》記載,春秋時代,琴師俞伯牙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辩娮悠谒篮?,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后以“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晦:陰歷每月最后一日。.朔:陰歷每月的第一日。.春秋: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古代有擇“春秋”兩季代指四季的習慣。.六氣:陰、陽、風、雨、晦、明。.表:古代臣下給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書。古代臣子寫給君王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國時統稱為“書”,到了漢代,被分為章、奏、表、議四類。劉勰在《文心雕龍?章表》上說:“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期功:古代喪服的名稱。古代以親屬關系的遠近制定喪服的輕重,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纏麻五種。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是穿大功服(九個月)、小功服(五個月)的親族。.太守:太守是秦漢時期對郡守的尊稱,漢景帝更名為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南北朝時,新增州漸多,郡守權為州刺史所奪,州郡區別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廢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明清則專稱知府。.孝廉:漢代以來推舉人才的一種科目,舉孝順父母,品行方正的人。孝廉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漢武帝開始令郡國每年推舉孝廉各一名,晉時仍保留此制,但辦法和名額不盡相同。“孝廉”也是明朝、清朝對舉人的雅稱。.刺史:漢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檢核問事之意。刺史巡行郡縣。王莽稱帝時刺史改稱州牧,職權進一步擴大,由監察官變為地方軍事行政長官。刺史制度在西漢中后期得到進一步發展,對維護皇權,澄清吏治起著積極的作用。.秀才:漢代以來選拔人才(“舉士”)的一種科目。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稱“茂才”。明清兩代科舉制中的生員的通稱是“秀才”。.郎中:尚書省的屬官,分掌各司事務,其職位僅次于尚書、侍郎、丞相的高級官員。還是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洗馬:又叫太子洗馬,太子的侍從官。.東宮: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建儲指確定儲君,也即確定皇位的繼承人,我國古代通常采用嫡長子繼承制。.伏惟:古時下級對上級表示恭敬的用語,奏疏和書信里常用。伏,俯伏。惟,想。.牧伯:古代稱州郡的長官。.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靈的總稱,指天地。舊時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萬物。亦作“后土皇天”。.【哀鴻】出自《詩經?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使臣行于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于野;流民看到使者,皆傾訴悲苦,如鴻雁哀鳴之聲。后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班馬】春秋時,晉、魯、鄭伐齊,齊軍趁夜撤走。晉國大臣刑伯聽到齊國軍營里有馬的叫聲,推測道:"有班馬之聲,齊國軍隊一定連夜撤走了。""班馬"為離群之馬,后多用在送別詩中抒發惜別之情。如李白的《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比翼鳥】傳說比翼鳥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兩只鳥在一起才能飛,用來比喻夫妻生活和諧美滿。如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首陽采薇】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紂,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商亡之后,二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最終餓死。后以此比喻人堅守氣節。.【尺素】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來,"尺素"就用作書信的代稱。.【東籬】出自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后多以"東籬"表現歸隱之后的田園生活或閑適的情致。.【東山高臥】東晉謝安辭官隱居東山。后以"東山高臥"泛指隱居。如唐代李白的《梁園吟》:“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杜康】相傳杜康是周朝時釀酒術的發明者,被稱作酒祖。后以"杜康"作為酒的代稱。如曹操的《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高山流水】相傳春秋時期的俞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當伯牙彈到描寫高山、流水的曲調時,鐘子期就感覺他的琴聲猶如巍峨的高山、浩蕩的江河。鐘子期死后,伯牙感嘆再無知音,不再彈琴。后常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化碧】裝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辜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后,當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來,三年后血變成了碧玉。后來,人們多用"化碧"稱頌忠臣志士。.【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相傳是南朝陳后主所作。陳后主昏庸無能,沉迷玩樂,陳滅亡時,此詩正在宮中盛行,后以"后庭花"代指亡國之音。.【雞黍】子路隨孔子出游時落了后,就向當地的一位老人打聽去路,由于子路的態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還殺雞做黍米板厚待他。后來,"雞黍"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昆山玉】語出李斯《諫逐客書》:"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指隨侯珠與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吳國名劍),乘纖離(駿馬名)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量之鼓……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后來就用"昆山玉"比喻優秀人才。如劉禹錫的《送李中丞赴楚州》:"憶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揚州攜手行。".【汗青】古時的字寫在竹簡上,須先用火烤青竹,使其干燥,叫"殺青";因烘烤時青竹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以"汗青"指書稿、史書。如宋代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畫眉】西漢張敞夫妻恩愛,張敞曾為其妻畫眉。后以此形容夫妻恩愛。.【爛柯人】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位老者在下棋,于是就坐下來觀看,一局終了,發現斧頭柄已爛。他回到家,世上已過數百年,鄰居都不在世了。后以"爛柯人"比喻歲月流逝、人事變遷。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夢蝶】也稱"化蝶"。莊子有一次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后以此比喻夢幻迷離的狀態或夢中佳趣。.【霓裳羽衣曲】相傳是唐玄宗改編的樂舞曲,主要用來表現歌舞升平的景象。.【青鳥】傳說西王母有三只青鳥,一只作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侍西王母。后用青鳥比喻傳書的信使。李商隱《無題》詩云:"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青梅竹馬】出自李白的《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后來用"青梅竹馬"形容少男少女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勞歌】本指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勞勞亭舊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勞歌"后來成為送別歌的代稱。.【三徑】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后用"三徑"指代隱士居住的地方。.【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終軍說:"請給我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后用"請纓"比喻殺敵報國。如岳飛的《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樓蘭】漢武帝時,樓蘭國王受匈奴指使,,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后來傅介子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后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樓蘭"指建功立業。.【梨園】原是唐代都城長安的一個地名,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為教習歌舞的地方,這里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因此,后世常以"梨園"代稱戲曲班社,將戲曲藝人稱為"梨園子弟"。26.【桑榆】夕陽的余暉照在桑榆樹梢上,借指落日余暉。以此指日暮,也可比喻人的晚年。如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東隅已逝,桑榆非晚。"27.【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作為統治者不顧國家興亡而醉生夢死的典故。.【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代代表貪婪掠奪。后以"射天狼"比喻打擊入侵的異族。如宋代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詠絮】《世說新語》記載"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