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課件人教版_第1頁
太平天國運動課件人教版_第2頁
太平天國運動課件人教版_第3頁
太平天國運動課件人教版_第4頁
太平天國運動課件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太平天國運動第11課第四單元太平天國運動第11課1發生于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下面請同學們閱讀兩段材料:材料一:“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舊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所有這些破壞性因素,都同時影響著中國的財政、社會風氣、工業和政治結構。”摘自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材料二:昔日賣米三斗,輸一畝之課有余,今日賣米六斗,輸一畝之課而不足。摘自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提問: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導致農民革命爆發的原因是什么?太平天國的興起和發展發生于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影2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1、階級矛盾激化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3、自然災害嚴重4、西方基督教思想影響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1、階級矛盾激化3二、從金天起義到定都天京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2.洪秀全創立宗教理論農民階級平等的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義的結合1851年初,農民領袖洪秀全發動、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暴發了。3、革命準備組織上: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發動群眾。以洪秀全、楊秀清為代表的六人領導核心形成

理論上:①來源:西方基督教教義、儒家大同思想、農民平均主義。②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和《原道覺世訓》等。③特點:將農民平等自由思想通過宗教理論表達出來。

根據地建立:馮云山深入廣西紫金山區活動,建立根據地。二、從金天起義到定都天京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2.洪秀全創立4創立“拜上帝教”洪秀全頭像洪秀全故居創立“拜上帝教”洪秀全頭像洪秀全故居5洪秀全出生于廣東花縣一個農民家庭,其父兄都以耕田謀生。洪秀全7歲入私塾讀書,非常聰明,僅用6年的時間就能熟讀“四書五經”。后又自讀中國史籍,但不久即因家境貧困而輟學,在家幫助父兄務農。18歲時受聘為本村的私塾教師,從此一面教書,一面繼續讀書。讀書就是為了參加科考,洪秀全也不例外。從16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結果屢試不第。但幾次到廣州,他耳聞目睹了英國的侵略暴行,清政府的賣國和人民的斗爭使他的心靈受到震撼,漸生憂國憂民的胸襟。1843年最后一次科考失敗后,他受《勸世良言》這本宣傳基督教小冊子的影響,創立拜上帝教。最早加入的是族弟洪仁玕和同學馮云山。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后,將私塾中供奉的孔子的牌位砸毀,這在封建社會中是大逆不道之舉,于是失掉了私塾教師的職業,遠走他鄉,傳播拜上帝教。不久馮云山深入到紫荊山區傳教,洪秀全則返回花縣,專心從事宗教理論的創作。洪秀全出生于廣東花縣一個農民家庭,其父兄都以耕田謀生。洪秀全61845~1847年間,洪秀全撰寫了多篇文章,其中《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是他的代表作品。他說:“上帝當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視之皆赤子”。他認為上帝人人都當拜,而上帝對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樣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他指出:“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爾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違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會。他指出清朝最高統治者,實乃“閻羅妖”,世間“相凌相奪相斗相殺”,都是“閻羅妖”的罪過,號召群眾起來“共擊滅之”。摘自《中國近代史常識》提問:依據材料歸納洪秀全宗教理論的特點。1845~1847年間,洪秀全撰寫了多篇文章,其中《原道救世7三、金天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率眾起義,建號“太平天國”。不久洪秀全在武宣東鄉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克永安城,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三、金天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率眾起義,建8四、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四、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9永安建制全州(馮云山)長沙(蕭朝貴)攻占武漢三鎮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作都城頒布《天朝田畝制度》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金田永安長沙武昌湖口安慶天京五、定都天京永安建制全州(馮云山)長沙(蕭朝貴)攻占武漢三鎮1853年攻10六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1.北伐2.西征(1853年)3.東征六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1.北伐2.西征(1853年)3.東征11軍事上:全盛北伐西征東征背景清軍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圍困天京目的推翻清朝統治鞏固大本營斷絕清政府財源時間1853年1855年1856年領導人林鳳祥、李開芳賴漢英、石達開秦日綱、石達開大致經過①②37頁①37頁結果失敗勝利勝利意義牽制、保證大敗、鞏固解除軍事上:全盛北伐西征東征背景清軍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大營和江北12《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1853年冬,太平天國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1859年冬,干王洪人軒提出改革的治國的方案——《資政新篇》《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1853年冬,太平天國頒布《天13一、《天朝田畝制度》1、內容:土地分配問題: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原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分配方式:以戶為單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太平天國還將土地按產量的多少,分為九等,然后好壞搭配分配各戶,并提出了豐荒相通,以豐賑荒的調劑方法。一、《天朝田畝制度》1、內容:土地分配問題:廢除封建土地所有142、性質: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3、目的:建立“四有二無”的理想社會產品分配問題:實行圣庫制度,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原則:“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方法: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

2、性質: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3、目的:建立“四有二無”的理想15革命性: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空想性:絕對平均分配產品的方案,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無法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是根本無法實現的空想。4、評價革命性: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16二、《資政新篇》

(1)政治:提倡建立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2)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3)文教:學習近代教育和先進技術(4)外交: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1、背景:天京變亂,國勢大衰,為重振朝綱,提出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系統的新方案。2、內容3、評價:⑴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⑵缺乏實現這一政綱的社會條件(經濟發展,新的階級出現),且戰爭環境也不具備實行這一革新的客觀條件,因此未能真正實行。(強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二、《資政新篇》(1)政治:提倡建立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1、17太平天國的失敗(一)天京變亂——由勝而衰的轉折點(1856年)

1、天京變亂的根本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經濟上,農民是分散的個體小生產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革命綱領思想上,不能用科學的理論作指導組織上,難形成統一堅強的領導核心階級局限性太平天國的失敗(一)天京變亂——由勝而衰的轉折點(1856年182、天京變亂的經過洪逼疑殺殺責楊韋石殺3、影響

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從戰略進攻走向戰略防御的轉折點。2、天京變亂的經過洪逼疑殺殺責楊韋石殺3、影響由盛而衰的轉19(二)重建領導核心——英王、忠王、干王后期防御戰(1856——1861):再破江北大營-----三河鎮大捷------再破江南大營------受挫上海-------安慶失守------天京淪陷(二)重建領導核心——英王、忠王、干王后期防御戰(1856—20(三)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及歷史意義1\\失敗原因:(1)主觀:根本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2)客觀: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2、時代特點:(1)反封建的同時反侵略,從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質。(2)一些領導入主張學習西方,向西方尋找真理(3)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而失敗。(4)作為“亞洲革命風暴”的組成部分,太平天國還同其他國家人民反殖民主義斗爭相互推動、相互影響。(三)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及歷史意義21用內因和外因原理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和特點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社會矛盾空前激化。這一方面是中國封建社會固有矛盾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闖入國門所造成的。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前夕的中國,雖然沒落的封建社會由于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而開始瓦解,但是對于整個中國社會起支配作用的仍舊是封建經濟關系和封建政治制度。用內因和外因原理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和特點鴉片22經過鴉片戰爭,中國的社會矛盾發展了,危機加深了。馬克思在《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因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嚴重的自然災害使矛盾迅速激化。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始終是社會主要矛盾,階級矛盾的激發必然會導致農民階級的反抗斗爭,這是內因。而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瘋狂掠奪并攫取大量特權,勒索賠款又加重了農民負擔,加速了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這是外因。正是由于此外因的存在,使太平天國運動具有了與以往農民起義所不同的顯著特征——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經過鴉片戰爭,中國的社會矛盾發展了,危機加深了。馬克思在《中23第四單元太平天國運動第11課第四單元太平天國運動第11課24發生于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下面請同學們閱讀兩段材料:材料一:“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舊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所有這些破壞性因素,都同時影響著中國的財政、社會風氣、工業和政治結構。”摘自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材料二:昔日賣米三斗,輸一畝之課有余,今日賣米六斗,輸一畝之課而不足。摘自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提問: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導致農民革命爆發的原因是什么?太平天國的興起和發展發生于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影25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1、階級矛盾激化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3、自然災害嚴重4、西方基督教思想影響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1、階級矛盾激化26二、從金天起義到定都天京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2.洪秀全創立宗教理論農民階級平等的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義的結合1851年初,農民領袖洪秀全發動、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暴發了。3、革命準備組織上: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發動群眾。以洪秀全、楊秀清為代表的六人領導核心形成

理論上:①來源:西方基督教教義、儒家大同思想、農民平均主義。②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和《原道覺世訓》等。③特點:將農民平等自由思想通過宗教理論表達出來。

根據地建立:馮云山深入廣西紫金山區活動,建立根據地。二、從金天起義到定都天京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2.洪秀全創立27創立“拜上帝教”洪秀全頭像洪秀全故居創立“拜上帝教”洪秀全頭像洪秀全故居28洪秀全出生于廣東花縣一個農民家庭,其父兄都以耕田謀生。洪秀全7歲入私塾讀書,非常聰明,僅用6年的時間就能熟讀“四書五經”。后又自讀中國史籍,但不久即因家境貧困而輟學,在家幫助父兄務農。18歲時受聘為本村的私塾教師,從此一面教書,一面繼續讀書。讀書就是為了參加科考,洪秀全也不例外。從16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結果屢試不第。但幾次到廣州,他耳聞目睹了英國的侵略暴行,清政府的賣國和人民的斗爭使他的心靈受到震撼,漸生憂國憂民的胸襟。1843年最后一次科考失敗后,他受《勸世良言》這本宣傳基督教小冊子的影響,創立拜上帝教。最早加入的是族弟洪仁玕和同學馮云山。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后,將私塾中供奉的孔子的牌位砸毀,這在封建社會中是大逆不道之舉,于是失掉了私塾教師的職業,遠走他鄉,傳播拜上帝教。不久馮云山深入到紫荊山區傳教,洪秀全則返回花縣,專心從事宗教理論的創作。洪秀全出生于廣東花縣一個農民家庭,其父兄都以耕田謀生。洪秀全291845~1847年間,洪秀全撰寫了多篇文章,其中《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是他的代表作品。他說:“上帝當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視之皆赤子”。他認為上帝人人都當拜,而上帝對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樣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他指出:“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爾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違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會。他指出清朝最高統治者,實乃“閻羅妖”,世間“相凌相奪相斗相殺”,都是“閻羅妖”的罪過,號召群眾起來“共擊滅之”。摘自《中國近代史常識》提問:依據材料歸納洪秀全宗教理論的特點。1845~1847年間,洪秀全撰寫了多篇文章,其中《原道救世30三、金天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率眾起義,建號“太平天國”。不久洪秀全在武宣東鄉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克永安城,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三、金天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率眾起義,建31四、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四、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32永安建制全州(馮云山)長沙(蕭朝貴)攻占武漢三鎮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作都城頒布《天朝田畝制度》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金田永安長沙武昌湖口安慶天京五、定都天京永安建制全州(馮云山)長沙(蕭朝貴)攻占武漢三鎮1853年攻33六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1.北伐2.西征(1853年)3.東征六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1.北伐2.西征(1853年)3.東征34軍事上:全盛北伐西征東征背景清軍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圍困天京目的推翻清朝統治鞏固大本營斷絕清政府財源時間1853年1855年1856年領導人林鳳祥、李開芳賴漢英、石達開秦日綱、石達開大致經過①②37頁①37頁結果失敗勝利勝利意義牽制、保證大敗、鞏固解除軍事上:全盛北伐西征東征背景清軍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大營和江北35《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1853年冬,太平天國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1859年冬,干王洪人軒提出改革的治國的方案——《資政新篇》《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1853年冬,太平天國頒布《天36一、《天朝田畝制度》1、內容:土地分配問題: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原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分配方式:以戶為單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太平天國還將土地按產量的多少,分為九等,然后好壞搭配分配各戶,并提出了豐荒相通,以豐賑荒的調劑方法。一、《天朝田畝制度》1、內容:土地分配問題:廢除封建土地所有372、性質: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3、目的:建立“四有二無”的理想社會產品分配問題:實行圣庫制度,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原則:“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方法: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

2、性質: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3、目的:建立“四有二無”的理想38革命性: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空想性:絕對平均分配產品的方案,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無法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是根本無法實現的空想。4、評價革命性: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39二、《資政新篇》

(1)政治:提倡建立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2)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3)文教:學習近代教育和先進技術(4)外交: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1、背景:天京變亂,國勢大衰,為重振朝綱,提出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系統的新方案。2、內容3、評價:⑴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⑵缺乏實現這一政綱的社會條件(經濟發展,新的階級出現),且戰爭環境也不具備實行這一革新的客觀條件,因此未能真正實行。(強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二、《資政新篇》(1)政治:提倡建立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1、40太平天國的失敗(一)天京變亂——由勝而衰的轉折點(1856年)

1、天京變亂的根本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經濟上,農民是分散的個體小生產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革命綱領思想上,不能用科學的理論作指導組織上,難形成統一堅強的領導核心階級局限性太平天國的失敗(一)天京變亂——由勝而衰的轉折點(1856年412、天京變亂的經過洪逼疑殺殺責楊韋石殺3、影響

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從戰略進攻走向戰略防御的轉折點。2、天京變亂的經過洪逼疑殺殺責楊韋石殺3、影響由盛而衰的轉42(二)重建領導核心——英王、忠王、干王后期防御戰(1856——1861):再破江北大營-----三河鎮大捷------再破江南大營------受挫上海-------安慶失守------天京淪陷(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