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詞題的答題技巧考試中出現的古詩詞題型通常包括形象題,詩詞語言題,詩詞的表達技巧即手法題這三種形式。如形象題里包括考查考生對詩詞中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還分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以及他所塑造的其他形象。做這樣題時可以聯系到一些塑造形象的手法,比如塑造人物形象離不開人物的動作描寫、外貌描寫,抓住這些手法來看看形象是怎么塑造出來的。
古詩詞題的答題技巧1在考試中形象題考的并不是很多,一般都會考語言題。語言題通常考查考生對語言的風格和語言的內容的理解。同學們在做考查語言風格類題型時要注意掌握一些術語,比如說語言風格是含蓄的還是生動的,是樸實的,還是富有內涵的等等。在考試中形象題考的并不是很多,一般都會考語言題。語言題通常考2語言的內容題通常會考煉字題和煉句題,如問這個字好不好,換成別的字行不行等。考生在答這部分題型時第一步要先釋意,清楚這個字或詞表達的意思;第二,要看這個字或詞是不是涉及到一些手法,大多數往往涉及到修辭手法里面的擬人、比喻等這些修辭。同學們首先應答出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是將誰比成了誰,語言的內容題通常會考煉字題和煉句題,如問這個字好不好,換成別3或將誰賦予人的特點等。確定是哪種修辭手法后再表述一下這種修辭手法的效果,那么這道題就回答的很全面了。第三,有時這個字或詞還涉及到結構上的作用,如為整個詩詞奠定了感情基調的作用,或引出后文對什么的描寫等。回答這樣題還應與作者的主旨,中心觀點等關聯到一起。或將誰賦予人的特點等。確定是哪種修辭手法后再表述一下這種修辭4手法題通常考查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這三種。其中抒情手法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用典抒情。如果詩詞涉及到情和景的關系上,考生先找出“景”的意象,手法題通常考查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這三種。其中抒情手5由此入手,看“景”所營造的意境是什么,氛圍是什么,最終看想抒發的情感是什么。寓情于景的答題思路正好可以調換過來,作者將什么樣的情感寄寓在由什么樣意象營造的什么樣的意境當中是考生需要弄懂的。由此入手,看“景”所營造的意境是什么,氛圍是什么,最終看想抒6在對待托物言志類型的題目時,考生應弄清托的是什么“物”。“物”往往集中在梅、蘭、竹、菊、松、荷等事物當中,這些事物往往具有高潔向上的特點,同學在答題時要從事物特點入手,
在對待托物言志類型的題目時,考生應弄清托的是什么“物”。“物7首先表述出詩詞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最終再點明作者的感情。分析是否是直抒胸臆類的題型時,考生要看詩中是否出現表達詩人感情的詞,如喜怒哀樂等,如果直接點出內心的感情,可能就是直抒胸臆的手法,考生在答題時要點出作者是采用什么樣的手法,抒發了什么樣的情感。首先表述出詩詞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最終再點明作者的感情。8詩詞題中的描寫手法與現代文有區別,主要分為正面渲染,側面烘托,白描三種手法。其中烘托又包括正襯和反襯,考生在考試時必須答清楚。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里就是用到了正襯。有同學對比與反襯區分不開,對比是二者做比較,都突出都強調;詩詞題中的描寫手法與現代文有區別,主要分為正面渲染,側面烘托9反襯是二者對比后突出某一方面就是反襯這一方的特點。考生可以用回答“通過什么和什么的對比,反襯出什么的特點”,這種方式避免錯誤。反襯的手法有很多,如以動襯靜,以靜襯動,以虛襯實,以實襯虛,以樂景寫哀情等都是常見的手法。反襯是二者對比后突出某一方面就是反襯這一方的特點。考生可以用10怎樣增加古詩賞析方面的功底古詩賞析與閱讀,涉及三方面的知識內容:一是文學常識、二是表現手法、三是文章閱讀。文學常識,這里是指本詩所涉及的文學時代背景、風格流派、社會思潮和作者風格等方面的認知,建議多有這方面的拓展閱讀,比如在先從整體上了解上面所講的內容之后,購買相應的古詩賞析類的著作,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及表現手法。
怎樣增加古詩賞析方面的功底11表現手法,這里是指詩作在創作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表現作者思想而采用的修辭手法、意境、意象、通感等方面的表現技巧,這些可以通過技巧性的學習掌握。表現手法,這里是指詩作在創作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表現作者思想而12文章閱讀,這里是指對古代詩歌中內容、人物情感、思想主題的概括、理解和表述,這部分內容與現代文閱讀相重合。
文章閱讀,這里是指對古代詩歌中內容、人物情感、思想主題的概括13現把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鑒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如:李白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郁頓挫的風格;
現把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14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王維詩含蓄生動,白居易詩雅俗共賞,李商隱詩清麗俊逸,李煜詞頹靡傷感卻又細膩感人,歐陽修詞清麗明媚而又語近情深,柳永詞纏綿悱惻,蘇軾詞雄健豪放,李清照詞婉約凄切,陸游風格雄渾奔放,明朗流暢……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15二、掌握幾類常用的賞析術語1、常見的意境:恬靜優美、清幽明凈、明麗清新、雄渾壯麗、壯闊蒼涼、蕭瑟凄涼、孤寂冷清、清冷幽靜等。
二、掌握幾類常用的賞析術語162、常見的表現技巧:
2、常見的表現技巧:17(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對比、雙關、設問、反問等。(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對比、雙18(2)描寫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聯想想象、正側面結合、比較襯托、樂景寫哀、欲揚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2)描寫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19(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間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間20(4)語言風格: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
(4)語言風格: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21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華美絢麗、委婉含蓄、簡練生動、雄渾豪放、沉郁頓挫……需要強調的是,用以上這些術語賞析詩詞時,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論,需“因詩而異”,根據各詩不同特點,結合相關詩句,有的放矢地進行賞析。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華美絢麗、委婉含蓄、22
三、積累不同的詩作題材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詩等。
三、積累不同的詩作題材231、寫景詩:寫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襯托的寫法描繪山川美景,抒寫熱愛祖國河山之情,或抒閑適情調,表達自己的高潔品格。1、寫景詩:寫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襯托的寫法描繪山川242、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離愁、感時等情懷的作品。2、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253、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頌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3、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264、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寶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涵。
4、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275、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東晉的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等。
5、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東晉的陶淵明是田園詩的286、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這類詩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等。6、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這類詩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適29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慣用意象古詩常用典故,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賅、耐人尋味的效果。平時接觸過后和常識的一定要盡可能多掌握。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慣用意象30如“武陵人”、“爛柯人”、“廉頗老矣”等。古詩中的一些慣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別詩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寫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達思念的常用“雁”、“紅豆”等,表現志節的常用“竹”、“蘭”,“梅”、“菊”等。如“武陵人”、“爛柯人”、“廉頗老矣”等。古詩中的一些慣用意31古詩詞鑒賞題的解題步驟與方法
古詩詞鑒賞題的解題步驟與方法32解答古詩詞鑒賞題,可按以下的步驟和方法進行,概括講就是:審清題目,讀懂大意;提取景物,揣摸情思;品味語言,賞析技巧;緊扣提示,規范表述。解答古詩詞鑒賞題,可按以下的步驟和方法進行,概括講就是:審清331.審清題目,讀懂大意詩詞的題目往往就是詩詞的核心,透過題目,往往能初步感知詩詞大意。如2002年全國卷,《春夜洛城聞笛》,李白。這個題目交代了四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即春天的一個夜晚,李白在洛陽城里聽到了笛聲。聽到了笛聲又怎么樣?我們來看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1.審清題目,讀懂大意34詩的大意是:不知從誰家傳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蕩在整個洛陽城的上空。詩人在夜深人靜之時,聽到笛聲是“折柳”曲,不由得產生了思念故鄉之情。審清題目還有層意思,即審清鑒賞提示,弄清它,有助于我們把握鑒賞方向。詩的大意是:不知從誰家傳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蕩在整個洛陽35如《春夜洛城聞笛》的提示是:“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要求鑒賞的是藝術形象和表達技巧,這藝術形象就是“折柳”和聽“折柳”曲的詩人;表達技巧是觸景生情。審清題目還包括注意“注釋”,它可使我們了解創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春夜洛城聞笛》的提示是:“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362.提取景物,揣摩情思古詩詞有許多種類,如寫景的、詠物的、敘事的等等,詩人的思想感情正是靠詩中的景物人事這些載體來表現的。鑒賞詩詞,首先在初讀后就要明確其類型,然后進一步明確如果是寫景的,那么寫了哪些景,這些景有什么特點,是凄涼幽暗的還是清新亮麗的;2.提取景物,揣摩情思37如果是詠物的,詠的什么物,這物件有什么特點,是華貴高雅的還是粗俗破舊的;如果是敘事的,敘了什么事,這事是誰做的,與作者有何關系等等。再進一步揣摩這些景物人事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觀點、態度。這樣由表及里地透過現象探求其本質,由此及彼地展開聯想和想象,就達到了鑒賞目的。如果是詠物的,詠的什么物,這物件有什么特點,是華貴高雅的還是38如2004年的新甘寧青高考題,五代歐陽炯的《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這是一首寫景抒懷詞,全詞三句話。第一句寫景,寫的是傍晚在落日霞光照映下的金陵城的美景,長江兩岸草木延伸,江水滾滾永不停留。寫眼前實景,景中有情。如2004年的新甘寧青高考題,五代歐陽炯的《江城子》:“晚日39第二句敘事,敘寫六朝繁華景象,已悄悄隨江水流逝。第三句既是寫景,也是議論抒情。當今吳王夫差與寵妃西施作樂之地姑蘇臺依舊,月光依舊,只是物是人非,繁華已逝。聯系全詩,作者觸景生情,從“水無情”,“空有”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那就是通過對晚日映照下的長江兩岸美景和月光照耀下的古蘇臺遺址的對比描寫,否定了古代帝王荒淫奢侈的生活,并諷喻后人不要重蹈覆轍。第二句敘事,敘寫六朝繁華景象,已悄悄隨江水流逝。第三句既是寫403.品味語言,賞析技巧詩詞是語言的藝術,詩詞中的任何情感、任何內容,均需要通過語言來表達。而詩詞語言具有精煉、含蓄、跳躍性的特點。如果把一篇小說比作一碗米飯,那么一首詩詞就是一塊壓縮餅干,鑒賞詩詞,就是要把這塊壓縮餅干泡開,泡大。鑒賞詩詞語言,就要品味那些極富表現力的動詞、飽含感情色彩的形容詞、具有特殊含義的名詞、副詞等等,既要理解其字面意義,更要理解其語境意義、意境意義。3.品味語言,賞析技巧41在品味語言中,也能品出詩詞的表達技巧。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動詞“怨”就很精煉,它既表現了楊柳曲中的怨恨之情,也表現了吹笛人即征夫的怨恨之心,而且用了擬人手法,使羌笛人格化,達到了物我統一的境界。又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中的形容詞“悲”、“獨”就飽含著杜甫長年飄泊淪落他鄉,年老多病孤獨悲苦的復雜感情。在品味語言中,也能品出詩詞的表達技巧。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42賞析表達技巧,除了從品味語言入手外,還要考慮以下幾點:一是在抒情上,是直接抒情還是間接抒情。間接抒情中,還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事)、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等。二是在描寫上,是動靜結合、二者互襯還是描摹、勾勒和白描等,還有描寫順序。三是在表現手法上,是否用了渲染、烘托、比興、象征、用典、諷喻、想象等。四是在修辭手法上,是否用了比喻、比擬、對比、夸張、借代、雙關、互文等等。賞析表達技巧,除了從品味語言入手外,還要考慮以下幾點:434.緊扣提示,規范表述高考中的古詩詞鑒賞題,一般都有鑒賞提示,這就給我們確定了鑒賞范圍。我們賞析時要緊扣提示,問啥答啥,要點不能漏掉,6分的題,要點一般有三個,它不外乎語言、形象、表達技巧、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中的三個。怎樣才能緊扣提示呢?方法是:一邊讀詩一邊揣摸,這時總能從腦子里冒出幾個思想火花來,即有關鑒賞的詞語,趕快把這幾個詞語寫在草紙上,再進一步揣摸品味,使這幾個思想火花放大再放大,即把這幾個詞擴展成句子,進而擴展成幾句話,然后將擴展成的話和鑒賞提示對照,覺得滿意了就用文字規范表述出來。4.緊扣提示,規范表述44所謂規范表述,就是學說“行話”,靈活運用文學鑒賞術語,準確表達出鑒賞所得。一般表述的文字有三方面內容:一是寫了什么,如寫了什么景,詠了什么物,懷了什么古,言了什么事等。二是怎樣寫的,如怎么抒情的,怎么描寫的,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用了什么修辭等。三是為什么要寫,如抒發了……感情,反映了……現實,表現了……情趣,寄托了……情懷,表達了……追求,流露出……傾向,發出了……感慨等等所謂規范表述,就是學說“行話”,靈活運用文學鑒賞術語,準確表45中考古詩詞鑒賞的五種題型及答題技巧中考古詩詞鑒賞的五種題型及答題技巧46古詩詞鑒賞題是中考語文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中考試題不難發現,這類題目一般文字淺易,學生對考點也比較熟悉,但答題結果卻年年失分嚴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答題不規范,容易漏掉一些要點,以致于只能“意會”而不能有效地“言傳”。答題自然要根據試題的要求給出相應的答案。
古詩詞鑒賞題是中考語文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中考試題47一、品味煉字類[題目形式](1)詩歌中的“某”字或詞有什么表達效果?(2)“某”個字或詞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為“某”字?(4)你最欣賞哪個字或詞?請賞析。
一、品味煉字類48[應對策略]這類題主要考查我們對精煉詞語的感悟能力。解答時要抓住詩歌中關鍵詞語來點評,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內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時要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談這個詞的作用。
[應對策略]49
[題型示例]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后面的問題。渡漢江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題型示例]50問題:首句中的“斷”字有什么表達效果?解析:“斷”字面上是“斷絕、隔絕”的意思,結合“音書”一詞,可以理解為詩人與親朋音訊隔絕的含義,再聯系詩歌的寫作背景,這首詩是作者從被貶之地嶺南逃回洛陽途經漢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蠻荒之地的孤寂、苦悶及對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應為:寫出了詩人與親朋音訊隔絕的境況,更突出了詩人的思家之情。問題:首句中的“斷”字有什么表達效果?解析:“斷”字面上是“51二、名句賞析類[題目形式](1)某詩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該如何理解?(2)詩歌的某聯流傳成了千古名句,請分析原因。(3)從某句詩中領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二、名句賞析類52[應對策略]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中被后人傳誦的名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這類題多為開放題,答案不要求統一,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的結合等)或采用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并且還要說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和思考。[應對策略]53
[題型示例]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后面的問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題型示例]54問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你怎樣理解?解析:這兩句詩之所以被后人傳誦,是因為它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向人們揭示了深刻的哲理。首先應明確景物的特點,可理解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的樹木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然后說出這句詩所蘊含的哲理,意思是說,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好。問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55
三、主旨情感類[題目形式](1)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描寫了怎樣的景物?營造了怎樣的氛圍?(3)塑造了怎樣的形象,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三、主旨情感類56[應對策略]這種題型主要考查我們對詩歌的主題思想和情感態度的領悟。解答這類題要用一句話概括詩歌形象的特點,并根據所描繪的形象特點及作家的風格(豪放、婉約、沉郁頓挫)來推斷詩人的情感態度。初中階段所學詩歌情感大體可分為:離別思念、愛國思鄉、友情、愛情、熱愛大自然、關心民生等。[應對策略]57[題型示例]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秋夜曲張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題型示例]58問題:全詩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解析:這首詩是通過寫景來抒情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前三句,作者描繪了計時的漏壺在靜夜響起了“丁丁”滴水聲、月亮時而遮住時而又露出、暗處的秋蟲通宵在鳴叫的三幅畫面,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見所聞,通過這些形象,再結合詩人婉約的詩風,我們可揣測詩人的思想感情為:思婦獨守閨中的寂寞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意對即可)
問題:全詩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解析:這首詩是通過寫景來59
四、想象描述類[題目形式](1)展開想象,用形象的語言描繪詩歌優美的意境。(2)詩歌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用簡潔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
四、想象描述類60[應對策略]這種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所描述畫面的想象。解答這類題目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揮聯想和想象,扣住畫面,抓住形象,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加以描述,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應對策略]61
[題型示例]欣賞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的問題。西江月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現。
[題型示例]62問題:詞的下片給人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試用簡潔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100字以內)解析: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類詩歌鑒賞題,有字數限制,題干中的關鍵詞是“畫面”——即要求將下片內容以“畫面”的形式再現出來。描繪時要將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轉溪頭”忽然呈現出來的社林“茅店”等形象無一遺漏地一一再現。此外,答題時還需要注意用語的簡潔優美。示例:烏云驟起,月光消失,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漸漸的,雨點飄落下來,想找個避雨的地方,說來也巧,當年曾經見過的茅店,依然在社林邊!問題:詞的下片給人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試用簡潔優美的語言63
五、表達技巧類[題目形式](1)詩歌某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2)詩歌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3)詩歌是怎樣抒發作者的情感的?
五、表達技巧類64[應對策略]這種題型主要考查我們對詩歌表現手法的賞析和領悟。首先要了解常見的表達技巧,它包括:(1)修辭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擬人、對偶、夸張、對比、比興等;(2)表現手法(寫作手法或藝術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動靜結合、虛實相間、小中見大、以樂寫哀、烘托渲染、對比映襯、多角度描寫等;[應對策略]65(3)表達方式,主要有描寫,議論,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鑒賞時要準確指出詩中運用的修辭方法(或表現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結合詩句和具體詞語作分析,分析時要指出這種表達技巧表現了什么內容,抒發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3)表達方式,主要有描寫,議論,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66[題型示例]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后面的問題。春雪韓愈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題型示例]67問題:詩的三、四兩句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生動傳神。試從修辭的角度進行賞析。解析:這是一道典型的表現手法類試題,要求賞析三、四句,注意題目要求中的“修辭的角度”,這兩句寫白雪盼春,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雪花比作“飛花”,是比喻,然后再說出這些修辭手法表現了什么內容(或抒發了什么感情)。答案如下:用白雪盼春的擬人手法,表現了詩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動而傳神;把白雪比喻成飛花,把初春的冷落寫成了仲春的熱鬧,富有情趣。問題:詩的三、四兩句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生動傳神。試從修68古詩詞題的答題技巧考試中出現的古詩詞題型通常包括形象題,詩詞語言題,詩詞的表達技巧即手法題這三種形式。如形象題里包括考查考生對詩詞中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還分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以及他所塑造的其他形象。做這樣題時可以聯系到一些塑造形象的手法,比如塑造人物形象離不開人物的動作描寫、外貌描寫,抓住這些手法來看看形象是怎么塑造出來的。
古詩詞題的答題技巧69在考試中形象題考的并不是很多,一般都會考語言題。語言題通常考查考生對語言的風格和語言的內容的理解。同學們在做考查語言風格類題型時要注意掌握一些術語,比如說語言風格是含蓄的還是生動的,是樸實的,還是富有內涵的等等。在考試中形象題考的并不是很多,一般都會考語言題。語言題通常考70語言的內容題通常會考煉字題和煉句題,如問這個字好不好,換成別的字行不行等。考生在答這部分題型時第一步要先釋意,清楚這個字或詞表達的意思;第二,要看這個字或詞是不是涉及到一些手法,大多數往往涉及到修辭手法里面的擬人、比喻等這些修辭。同學們首先應答出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是將誰比成了誰,語言的內容題通常會考煉字題和煉句題,如問這個字好不好,換成別71或將誰賦予人的特點等。確定是哪種修辭手法后再表述一下這種修辭手法的效果,那么這道題就回答的很全面了。第三,有時這個字或詞還涉及到結構上的作用,如為整個詩詞奠定了感情基調的作用,或引出后文對什么的描寫等。回答這樣題還應與作者的主旨,中心觀點等關聯到一起。或將誰賦予人的特點等。確定是哪種修辭手法后再表述一下這種修辭72手法題通常考查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這三種。其中抒情手法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用典抒情。如果詩詞涉及到情和景的關系上,考生先找出“景”的意象,手法題通常考查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這三種。其中抒情手73由此入手,看“景”所營造的意境是什么,氛圍是什么,最終看想抒發的情感是什么。寓情于景的答題思路正好可以調換過來,作者將什么樣的情感寄寓在由什么樣意象營造的什么樣的意境當中是考生需要弄懂的。由此入手,看“景”所營造的意境是什么,氛圍是什么,最終看想抒74在對待托物言志類型的題目時,考生應弄清托的是什么“物”。“物”往往集中在梅、蘭、竹、菊、松、荷等事物當中,這些事物往往具有高潔向上的特點,同學在答題時要從事物特點入手,
在對待托物言志類型的題目時,考生應弄清托的是什么“物”。“物75首先表述出詩詞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最終再點明作者的感情。分析是否是直抒胸臆類的題型時,考生要看詩中是否出現表達詩人感情的詞,如喜怒哀樂等,如果直接點出內心的感情,可能就是直抒胸臆的手法,考生在答題時要點出作者是采用什么樣的手法,抒發了什么樣的情感。首先表述出詩詞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最終再點明作者的感情。76詩詞題中的描寫手法與現代文有區別,主要分為正面渲染,側面烘托,白描三種手法。其中烘托又包括正襯和反襯,考生在考試時必須答清楚。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里就是用到了正襯。有同學對比與反襯區分不開,對比是二者做比較,都突出都強調;詩詞題中的描寫手法與現代文有區別,主要分為正面渲染,側面烘托77反襯是二者對比后突出某一方面就是反襯這一方的特點。考生可以用回答“通過什么和什么的對比,反襯出什么的特點”,這種方式避免錯誤。反襯的手法有很多,如以動襯靜,以靜襯動,以虛襯實,以實襯虛,以樂景寫哀情等都是常見的手法。反襯是二者對比后突出某一方面就是反襯這一方的特點。考生可以用78怎樣增加古詩賞析方面的功底古詩賞析與閱讀,涉及三方面的知識內容:一是文學常識、二是表現手法、三是文章閱讀。文學常識,這里是指本詩所涉及的文學時代背景、風格流派、社會思潮和作者風格等方面的認知,建議多有這方面的拓展閱讀,比如在先從整體上了解上面所講的內容之后,購買相應的古詩賞析類的著作,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及表現手法。
怎樣增加古詩賞析方面的功底79表現手法,這里是指詩作在創作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表現作者思想而采用的修辭手法、意境、意象、通感等方面的表現技巧,這些可以通過技巧性的學習掌握。表現手法,這里是指詩作在創作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表現作者思想而80文章閱讀,這里是指對古代詩歌中內容、人物情感、思想主題的概括、理解和表述,這部分內容與現代文閱讀相重合。
文章閱讀,這里是指對古代詩歌中內容、人物情感、思想主題的概括81現把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鑒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如:李白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郁頓挫的風格;
現把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82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王維詩含蓄生動,白居易詩雅俗共賞,李商隱詩清麗俊逸,李煜詞頹靡傷感卻又細膩感人,歐陽修詞清麗明媚而又語近情深,柳永詞纏綿悱惻,蘇軾詞雄健豪放,李清照詞婉約凄切,陸游風格雄渾奔放,明朗流暢……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83二、掌握幾類常用的賞析術語1、常見的意境:恬靜優美、清幽明凈、明麗清新、雄渾壯麗、壯闊蒼涼、蕭瑟凄涼、孤寂冷清、清冷幽靜等。
二、掌握幾類常用的賞析術語842、常見的表現技巧:
2、常見的表現技巧:85(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對比、雙關、設問、反問等。(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對比、雙86(2)描寫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聯想想象、正側面結合、比較襯托、樂景寫哀、欲揚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2)描寫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87(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間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間88(4)語言風格: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
(4)語言風格: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89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華美絢麗、委婉含蓄、簡練生動、雄渾豪放、沉郁頓挫……需要強調的是,用以上這些術語賞析詩詞時,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論,需“因詩而異”,根據各詩不同特點,結合相關詩句,有的放矢地進行賞析。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華美絢麗、委婉含蓄、90
三、積累不同的詩作題材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詩等。
三、積累不同的詩作題材911、寫景詩:寫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襯托的寫法描繪山川美景,抒寫熱愛祖國河山之情,或抒閑適情調,表達自己的高潔品格。1、寫景詩:寫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襯托的寫法描繪山川922、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離愁、感時等情懷的作品。2、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933、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頌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3、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944、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寶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涵。
4、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955、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東晉的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等。
5、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東晉的陶淵明是田園詩的966、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這類詩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等。6、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這類詩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適97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慣用意象古詩常用典故,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賅、耐人尋味的效果。平時接觸過后和常識的一定要盡可能多掌握。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慣用意象98如“武陵人”、“爛柯人”、“廉頗老矣”等。古詩中的一些慣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別詩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寫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達思念的常用“雁”、“紅豆”等,表現志節的常用“竹”、“蘭”,“梅”、“菊”等。如“武陵人”、“爛柯人”、“廉頗老矣”等。古詩中的一些慣用意99古詩詞鑒賞題的解題步驟與方法
古詩詞鑒賞題的解題步驟與方法100解答古詩詞鑒賞題,可按以下的步驟和方法進行,概括講就是:審清題目,讀懂大意;提取景物,揣摸情思;品味語言,賞析技巧;緊扣提示,規范表述。解答古詩詞鑒賞題,可按以下的步驟和方法進行,概括講就是:審清1011.審清題目,讀懂大意詩詞的題目往往就是詩詞的核心,透過題目,往往能初步感知詩詞大意。如2002年全國卷,《春夜洛城聞笛》,李白。這個題目交代了四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即春天的一個夜晚,李白在洛陽城里聽到了笛聲。聽到了笛聲又怎么樣?我們來看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1.審清題目,讀懂大意102詩的大意是:不知從誰家傳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蕩在整個洛陽城的上空。詩人在夜深人靜之時,聽到笛聲是“折柳”曲,不由得產生了思念故鄉之情。審清題目還有層意思,即審清鑒賞提示,弄清它,有助于我們把握鑒賞方向。詩的大意是:不知從誰家傳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蕩在整個洛陽103如《春夜洛城聞笛》的提示是:“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要求鑒賞的是藝術形象和表達技巧,這藝術形象就是“折柳”和聽“折柳”曲的詩人;表達技巧是觸景生情。審清題目還包括注意“注釋”,它可使我們了解創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春夜洛城聞笛》的提示是:“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1042.提取景物,揣摩情思古詩詞有許多種類,如寫景的、詠物的、敘事的等等,詩人的思想感情正是靠詩中的景物人事這些載體來表現的。鑒賞詩詞,首先在初讀后就要明確其類型,然后進一步明確如果是寫景的,那么寫了哪些景,這些景有什么特點,是凄涼幽暗的還是清新亮麗的;2.提取景物,揣摩情思105如果是詠物的,詠的什么物,這物件有什么特點,是華貴高雅的還是粗俗破舊的;如果是敘事的,敘了什么事,這事是誰做的,與作者有何關系等等。再進一步揣摩這些景物人事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觀點、態度。這樣由表及里地透過現象探求其本質,由此及彼地展開聯想和想象,就達到了鑒賞目的。如果是詠物的,詠的什么物,這物件有什么特點,是華貴高雅的還是106如2004年的新甘寧青高考題,五代歐陽炯的《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這是一首寫景抒懷詞,全詞三句話。第一句寫景,寫的是傍晚在落日霞光照映下的金陵城的美景,長江兩岸草木延伸,江水滾滾永不停留。寫眼前實景,景中有情。如2004年的新甘寧青高考題,五代歐陽炯的《江城子》:“晚日107第二句敘事,敘寫六朝繁華景象,已悄悄隨江水流逝。第三句既是寫景,也是議論抒情。當今吳王夫差與寵妃西施作樂之地姑蘇臺依舊,月光依舊,只是物是人非,繁華已逝。聯系全詩,作者觸景生情,從“水無情”,“空有”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那就是通過對晚日映照下的長江兩岸美景和月光照耀下的古蘇臺遺址的對比描寫,否定了古代帝王荒淫奢侈的生活,并諷喻后人不要重蹈覆轍。第二句敘事,敘寫六朝繁華景象,已悄悄隨江水流逝。第三句既是寫1083.品味語言,賞析技巧詩詞是語言的藝術,詩詞中的任何情感、任何內容,均需要通過語言來表達。而詩詞語言具有精煉、含蓄、跳躍性的特點。如果把一篇小說比作一碗米飯,那么一首詩詞就是一塊壓縮餅干,鑒賞詩詞,就是要把這塊壓縮餅干泡開,泡大。鑒賞詩詞語言,就要品味那些極富表現力的動詞、飽含感情色彩的形容詞、具有特殊含義的名詞、副詞等等,既要理解其字面意義,更要理解其語境意義、意境意義。3.品味語言,賞析技巧109在品味語言中,也能品出詩詞的表達技巧。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動詞“怨”就很精煉,它既表現了楊柳曲中的怨恨之情,也表現了吹笛人即征夫的怨恨之心,而且用了擬人手法,使羌笛人格化,達到了物我統一的境界。又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中的形容詞“悲”、“獨”就飽含著杜甫長年飄泊淪落他鄉,年老多病孤獨悲苦的復雜感情。在品味語言中,也能品出詩詞的表達技巧。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110賞析表達技巧,除了從品味語言入手外,還要考慮以下幾點:一是在抒情上,是直接抒情還是間接抒情。間接抒情中,還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事)、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等。二是在描寫上,是動靜結合、二者互襯還是描摹、勾勒和白描等,還有描寫順序。三是在表現手法上,是否用了渲染、烘托、比興、象征、用典、諷喻、想象等。四是在修辭手法上,是否用了比喻、比擬、對比、夸張、借代、雙關、互文等等。賞析表達技巧,除了從品味語言入手外,還要考慮以下幾點:1114.緊扣提示,規范表述高考中的古詩詞鑒賞題,一般都有鑒賞提示,這就給我們確定了鑒賞范圍。我們賞析時要緊扣提示,問啥答啥,要點不能漏掉,6分的題,要點一般有三個,它不外乎語言、形象、表達技巧、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中的三個。怎樣才能緊扣提示呢?方法是:一邊讀詩一邊揣摸,這時總能從腦子里冒出幾個思想火花來,即有關鑒賞的詞語,趕快把這幾個詞語寫在草紙上,再進一步揣摸品味,使這幾個思想火花放大再放大,即把這幾個詞擴展成句子,進而擴展成幾句話,然后將擴展成的話和鑒賞提示對照,覺得滿意了就用文字規范表述出來。4.緊扣提示,規范表述112所謂規范表述,就是學說“行話”,靈活運用文學鑒賞術語,準確表達出鑒賞所得。一般表述的文字有三方面內容:一是寫了什么,如寫了什么景,詠了什么物,懷了什么古,言了什么事等。二是怎樣寫的,如怎么抒情的,怎么描寫的,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用了什么修辭等。三是為什么要寫,如抒發了……感情,反映了……現實,表現了……情趣,寄托了……情懷,表達了……追求,流露出……傾向,發出了……感慨等等所謂規范表述,就是學說“行話”,靈活運用文學鑒賞術語,準確表113中考古詩詞鑒賞的五種題型及答題技巧中考古詩詞鑒賞的五種題型及答題技巧114古詩詞鑒賞題是中考語文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中考試題不難發現,這類題目一般文字淺易,學生對考點也比較熟悉,但答題結果卻年年失分嚴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答題不規范,容易漏掉一些要點,以致于只能“意會”而不能有效地“言傳”。答題自然要根據試題的要求給出相應的答案。
古詩詞鑒賞題是中考語文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中考試題115一、品味煉字類[題目形式](1)詩歌中的“某”字或詞有什么表達效果?(2)“某”個字或詞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為“某”字?(4)你最欣賞哪個字或詞?請賞析。
一、品味煉字類116[應對策略]這類題主要考查我們對精煉詞語的感悟能力。解答時要抓住詩歌中關鍵詞語來點評,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內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時要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談這個詞的作用。
[應對策略]117
[題型示例]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后面的問題。渡漢江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題型示例]118問題:首句中的“斷”字有什么表達效果?解析:“斷”字面上是“斷絕、隔絕”的意思,結合“音書”一詞,可以理解為詩人與親朋音訊隔絕的含義,再聯系詩歌的寫作背景,這首詩是作者從被貶之地嶺南逃回洛陽途經漢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蠻荒之地的孤寂、苦悶及對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應為:寫出了詩人與親朋音訊隔絕的境況,更突出了詩人的思家之情。問題:首句中的“斷”字有什么表達效果?解析:“斷”字面上是“119二、名句賞析類[題目形式](1)某詩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該如何理解?(2)詩歌的某聯流傳成了千古名句,請分析原因。(3)從某句詩中領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二、名句賞析類120[應對策略]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中被后人傳誦的名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這類題多為開放題,答案不要求統一,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的結合等)或采用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并且還要說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和思考。[應對策略]121
[題型示例]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后面的問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題型示例]122問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你怎樣理解?解析:這兩句詩之所以被后人傳誦,是因為它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向人們揭示了深刻的哲理。首先應明確景物的特點,可理解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的樹木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然后說出這句詩所蘊含的哲理,意思是說,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好。問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123
三、主旨情感類[題目形式](1)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省成都名校2025屆高三下期末質量調研(一模)化學試題含解析
-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三中學2025屆初三1月階段檢測試題英語試題含答案
- 清遠市英德市2025屆小升初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信陽航空職業學院《自然地理學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英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濱海縣2024-2025學年初三第三次中考適應性考試含答案
- 江蘇省揚州高郵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1月第一次聯合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邵陽學院《運動解剖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大學《資料庫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結構分析中的有限元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2年水果種植基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液塑限程序(計算)
- 管道單線圖繪制與管理軟件入門介紹-V
- DB11_T1030-2021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程
- 畢業設計10層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設計計算書
- 故事繪本愚公移山PPT
- 第三章延伸孔型設計
- 預拌砂漿與傳統建筑砂漿的對照表
- 醫療器械定期檢查記錄表
- 隧道盾構法施工技術
- 三基三嚴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