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高頻考點精練-國民大革命_第1頁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高頻考點精練-國民大革命_第2頁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高頻考點精練-國民大革命_第3頁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高頻考點精練-國民大革命_第4頁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高頻考點精練-國民大革命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政治一致例(2013衡水一中)有愛國人士指出:“今日的國民黨應該挺身出來,找尋那些呼喚的聲音,去宣傳去組織,樹起旗幟來讓民眾——反抗軍閥與外國帝國主義的民眾,是工人、是學生、是農民、是商人,都集合在國民黨旗幟之下,結成一個向軍閥與外國帝國主義作戰的聯合戰線。”下面能夠體現該講話精神的是B

A.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出現B.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C.西安事變的爆發與和平解決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1(2019成都三診)1906年,孫中山等人在《軍政府宣言》中提出“國民革命”,以區別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國民黨在其“一大”宣言中,強調國民革命運動必須聯合工農才能取得勝利。這表明CA.工農群眾開始登上政治舞臺B.革命指導思想發生了根本改變C.民主革命的內涵進一步豐富D.廣大民眾的革命覺悟顯著提高2(2018衡水四模)中國國民黨在政策綱領中陸續寫進“徐謀勞資間地位之平等”“確認婦女與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謀地主佃戶間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權益等內容。這些政策BA.宣傳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B.奠定了國民革命的政治基礎C.順應了民族工業的發展熱情D.促進了全面抗戰路線的形成3(2019德陽一模)中國國民黨在一次宣言中指出:“國民黨人,因不得不繼續努力,以求中國民族解放,其所恃為后盾者,實為多數之民眾,若知識階級、若農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這次宣言發表于CA.1919年B.1921年 C.1924年D.1927年4.中國最早革命的主體力量是海外的留學生群體,還有一部分海外華僑和會黨,與當時中國的普通民眾沒有太大的關系,更談不上“主義”深入底層老百姓的問題。中國革命最終還是從“精英革命”轉向了開始重視深入民眾的“平民革命”是CA.南昌起義B.井岡山革命道路開辟C.國民革命運動D.抗日戰爭5.(2015長郡月考)1924年,孫中山說:“從前奮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沒有辦法,從此以后有了辦法,就要諸君擔負責任,拿這個辦法,去替國人發生一個新希望。”孫中山的“這個辦法”BA.改變了國民黨的階級屬性B.推動了國民革命的蓬勃發展C.確立了民主法治政治基礎D.強化了資產階級責任內閣制6(2017武漢調研)1924年孫中山在新成立的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內,專門設立了工人部、農民部,負責指導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并親自核準了《農民協會章程》《工會條例》。這一做法有利于BA.改組中國國民黨B.喚起民眾投身國民革命C.壯大中國共產黨D.提高工人農民經濟地位7(2017福州市統)中國國民黨農民運動講習所于1924年在廣州成立,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共培養學生400多人,其中1/3的學生擔任了農民運動特派員,其他人則回原籍從事農民運動。該講習所的舉辦DA.標志革命重心轉向農村B.開辟了民主革命的正確道路C.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高潮D.實踐了國民革命的政策策略從南到北例(2014天津卷)中國大地從南到北、從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處處燃燒著革命的火焰,使“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能完成的革命事業,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一“革命的火焰”DA.促進了國共兩黨進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務C.實現了孫中山的革命目標D.動搖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根基1(2012年山東)與辛亥革命相比,國民革命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D)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國B.最廣泛地發動了人民群眾C.建立了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2(2015廣東卷)毛澤東主張用事實反擊敵人的毀謗:“敵人說:‘廣東共產’,我們說:‘請看事實’……敵人說:‘廣州政府勾聯俄國喪權辱國’,我們說:‘請看事實’。敵人說:‘廣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熱民不聊生’,我們說:‘請看事實’。”這些“事實”都發生于BA.辛亥革命時期B.國民革命時期C.抗日戰爭時期D.解放戰爭時期3(2014衡水一調)哈雷特?阿班在《民國采訪戰——<紐約時報>駐華首席記者回憶錄》寫到:“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國民黨人攻下了長沙、岳州、武昌和漢口。1927年春他們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個中國北方都歸他們統治了。”材料反映的中國政局變化是B(2012濱州模擬)A.國民黨“二次革命”取得勝利B.北洋軍閥統治基本被推翻C.日本侵華活動受到了有效遏制D.國民黨粉碎了“華北事變”4(2014衡水一中)國民黨在一次軍事行動前發表宣言:“本黨從來主張用和平方法,建設統一政府,蓋一則中華民國之政府,應由中華人民自起而建設;一則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經內亂之禍。故總理北上之時,即諄諄以開國民會議,解決時局,號召全國。孰知段賊于國民會議,陽諾而陰拒;而帝國主義者復煽動軍閥,益肆兇焰。……本黨至此,忍無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師之一途矣。”這一行動應是B

A.二次革命B.北伐戰爭 C.抗日戰爭D.解放戰爭5(2014北京101月考)地圖可以直觀反映歷史。如果給下列地圖加一標題,應該是CA.太平天國形勢圖B.辛亥革命形勢圖C.北伐戰爭形勢圖D.紅軍長征路線圖6(2015湖北聯考)“它的成功在于它為愛國和革命的目標出色地動員了人力和物力資源。......期間,一批堅定的中國人,組織了一個旨在統一國家、戰勝外國特權和改變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狀況的愛國運動。這些人得到一批俄國專家的建議和支援,原來以南方為根據地的軍隊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繪的事件D(2017衡水七調)A.促進了國共兩黨進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務C.體現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D.動搖了列強統治中國的根基占領武漢例(2014浙江卷)《紐約時報》某駐華記者在回憶錄中述及“廣州聘請蘇聯顧問”,“武漢群眾集會慶祝勝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著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邊戰事連連”等。這些情形出現于CA.辛亥革命時期B.五四運動時期C.國民革命時期D.全面抗戰時期1(2019雅禮中學)有人在考察武昌時說: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按戶懸掛,布旗不備,以紙代之;政治口號之多,超于國內各香煙公司廣告之上,臂日:“政權歸于革命的民眾”“擁護革命中心力量”。這一場景的出現BA.印證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B.得益于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C.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D.成為抗日戰爭的重要轉折點2(2017廣州市統)據時人記載,武昌的政治口號之多,超于香煙廣告之上,價如“一切權力屬于黨”“政權歸于革命的民眾”“肅清反革命派’“擁護革命中心力量”“鞏固革命聯合戰線”等,全城“幾成一口號世界矣”。該記載描述的現象反映了B(2018衡水四模)A.武昌起義獲得成功

B.國民革命運動擴展到武漢C.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領導權

D.武漢杭日救亡運動的高漲3(2018重慶八中)近代歷史上某一時期,武昌城內家家戶戶都懸掛著用布或紙做的青天白日旗,街道上也掛著不少的口號標語,比如“政權歸革命的民眾”“擁護革命中心力量”等。這反映了BA.清政府的統治走向土崩瓦解B.國共合作推動革命形勢高漲C.開展土地革命贏得民眾擁護D.驅逐日寇成為人民的共同愿望4(2012年重慶卷)國民革命軍北伐進軍神速,威震全國。1927年初,全國革命中心也隨之北移至圖6中的(C)圖6北伐戰爭形勢示意圖(局部)農民運動發展例(2020山東卷)圖3為中國近代某一歷史時期農民運動發展形勢示意圖。圖中形勢形成的原因是B圖3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響應B.國民革命運動的發展C.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辟D.人民解放軍展開戰略反攻1(2020北京卷)《江西第一次全省農民代表大會宣言》中提到,“幾千年來被壓迫被剝削被輕視的我們,此次因組織了農民協會,才能在江西政治中心地點——南昌,開我們……第一次代表大會”,“江西農民久受軍閥壓迫,一旦聞革命軍到來,即出死力幫助”。此次大會召開于BA.辛亥革命時期B.國民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D.新中國成立前夕2(2018成都七中)國共兩黨曾積極開展農村動員工作,在廣州、武漢等地培訓大量農民運動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發表了一系列以農村、農民為題材的文章。這些情形出現的歷史背景是BA.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廣泛建立B.國民革命運動逐漸開展C.國共兩黨停止內戰走向合作D.抗戰局面迎來根本好轉3(2019洛陽許昌二模)湖南、北的工會會員,到1926年年底,發展到30余萬人,在許多地區,工人還建立了自己的武裝糾察隊。與此同時,農民運動也在全國迅猛發展,湖南的農民運更是如火如茶,波壯闊,成為全國農運中心。這主要得益于CA.中共工作重心的轉移B.工農武裝據理論的正確指導C.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D.兩湖地區成為國民革命中心4(2019北京朝陽區模擬)部分省區農會會員統計表省份1926年6月1927年6月會員數(人)占全國百分比(%)會員數(人)占全國百分比(%)廣東64776666.07000007.6湖南381503.9451714049.4湖北41200.4250260027.3江西11530.13826174.2河南27000027.52455002.7全國981442——9153093——據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確認識是B①農民運動的地域格局發生變化②農民運動因國共關系破裂而受挫③農民運動受當時政治軍事影響④中共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鄉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國共分裂例(2017年海南卷)1927年,一位國民黨領導人說:“現在可有一種危險,是國民黨差不多專做上層的工作,中央黨部、國民政府都是國民黨的同志多。至于下層的民眾運動,國民黨員參加的少,共產黨員參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種畸形的發展。”由此可知,當時CA.工農運動決定戰爭走向B.國民革命運動已經失敗C.國共合作存在分裂隱患D.國民黨開始重視工農運動1(2015年山東卷)1925年,蘇聯建立了為中國革命培養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學。1928年9月,蘇聯將莫斯科中山大學與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部合并,改名為“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蘇聯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國CA.革命統一戰線建立B.北洋軍閥統治基本被推翻C.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D.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2(2015衡陽八中)某學者在其著作《中國近代通史》中寫到:“國共兩黨,一個關注上層,一個關注下層;一個重視軍事,一個重視民眾;一個注重槍桿,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