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甘蔗專項科研項目_第1頁
廣西大學甘蔗專項科研項目_第2頁
廣西大學甘蔗專項科研項目_第3頁
廣西大學甘蔗專項科研項目_第4頁
廣西大學甘蔗專項科研項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大學“甘蔗專項”科研項目申報指南為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保障國家食糖安全,更好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加強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國重室)內涵建設,凝聚校內外甘蔗及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力量,推進我校有組織科研新模式探索,提升國重室在甘蔗領域的研究水平,產出高質量科研成果,特設立廣西大學“甘蔗專項”科研項目。一、資助方向(一)主要資助方向重點圍繞甘蔗種質資源創新、高效栽培和分子育種等相關領域,吸引校內外優秀學者開展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優先支持以廣西大學選育的甘蔗品種或資源為材料開展相關研究。主要資助以下研究方向:種質資源保護、引進與創新利用2.甘蔗組學及重要性狀形成機制3.甘蔗育種技術創新及新品種選育4.甘蔗生理生態及高效栽培技術5.甘蔗與微生物互作及綠色防控技術6.甘蔗數字信息和智能機械化7.甘蔗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二)其他資助方向與“甘蔗”學科相關的其他研究方向,可以由申請人與國重室合作研究者共同商議自主選題。二、申報要求(一)申請人原則上應具有博士學位和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具有良好的相關研究基礎。對于研究方向與“甘蔗”高度相關且科研成果特別突出者,可以適當放寬學位和職稱條件限制。(二)國重室的甘蔗團隊人員不得牽頭申報,但每個項目必須要有國重室固定人員參與,且每個國重室固定人員參與申報的項目不超過1個。鼓勵校內外優秀學者聯合申報。(三)根據合同約定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項目分為A、B兩類,資助額度分別為60萬元/項和30萬元/項。資助項目總經費不超過450萬元。(四)項目執行期為兩年,從合同簽訂日起算。項目經費分兩次撥付,項目獲批后首次撥付資助金額的60%,按時結題驗收合格后撥付余下經費。不能按期結題或無正當理由不能按期結題的項目,已撥經費剩余部分收回,未撥經費終止劃撥。項目經費單獨建賬,專款專用,經費不外撥,經費使用和管理參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財教〔2021〕177號)直接費用管理部分執行。2022年度的資金執行期截止到2022年12月20日,請申請人根據項目研究的實際需要,客觀、實事求是地申請項目經費。(五)若項目組正在承擔與此項目研究領域相關的科研項目,須在申報書中說明項目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三、考核要求(一)A類項目結題時應滿足成果分5分,B類項目結題時應滿足成果分2.5分。成果計分辦法見表1。表1成果計分辦法類型計分條件分值論文專著項目項目組成員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中國科協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2級別國際期刊或中科院二區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1分/項項目組成員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中國科協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1級別國際期刊或中科院一區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1.5分/項項目組成員作為通訊作者指導學生以第一作者在《中國科協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2級別國際期刊或中科院二區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1.5分/項項目組成員作為通訊作者指導學生以第一作者在《中國科協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1級別國際期刊或中科院一區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2分/項項目組成員出版學術專著(排名前二)。1分/項項目組成員作為項目負責人新增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般項目(面上、地區、青年),且廣西大學為依托單位。2分/項項目組成員作為項目負責人新增獲批國家級(國家基金委、科技部)重點項目、重大項目或人才項目,且廣西大學為依托單位。5分/項橫向項目:新增到校經費每50萬元1分社會服務完成技術成果轉化:到校經費每10萬1分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登記甘蔗新品種1.5分/個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擔任國際比賽評委1分/項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參編行業/協會/地方標準1分/項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參編國際/國家標準2分/項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主編協會/地方標準2分/項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主編行業標準3分/項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主編國際/國家標準4分/項研究人才培養(本項累計不超過3分)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在“甘蔗”相關學科領域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本項累計不超過0.9分)0.3分/人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指導學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并作學術報告(本項累計不超過2分)1分/次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招收留學生(本/碩/博)到“甘蔗”學科攻讀學位,或招收外籍博士后或外籍交流學者到“甘蔗”學科工作或開展學術訪學。(本項累計不超過1分)1分/人科研獎勵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獲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及以上(獲獎單位包含廣西大學,個人排名前三)2分/項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獲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及以上(獲獎單位包含廣西大學,個人排名第一)3分/項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獲國家級科技獎(獲獎單位包含廣西大學,個人排名第五至八名)3分/項項目組成員以廣西大學名義獲國家級科技獎(獲獎單位包含廣西大學,個人排名前四)5分/項(二)用于結題的論文、專著、項目、獲獎、專利、標準、合同等成果的名稱均須與“甘蔗”學科相關。用于結題的社會服務類成果中涉及的期刊、組織和比賽的名稱須與“甘蔗”學科相關。(三)用于結題的論文第一單位署名應為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StateKeyLaboratoryforConservationandUtilizationofSubtropicalAgro-bioresources),論文發表期刊不含預警類期刊;同一篇論文只能用于其中一個條款的計分。(四)若校外項目組成員用社會服務類成果計分,該成員須為廣西大學兼職教師。(五)項目負責人須至少為“甘蔗”學科學生作一次學科前沿學術報告。(六)同一項成果只能用于校內自主科研一個項目考核使用。(七)項目負責人須按時提交項目年度報告和結題報告。四、結題材料資助期滿,項目負責人填寫《廣西大學校級科研項目結題申請表》,并將已發表的相關論文、科研成果獎勵證明、項目立項證明、經費決算表等材料提交科技處,由科技處組織驗收工作。五、申報與審批程序(一)請申請人認真填寫《廣西大學校級科研項目申請書(“甘蔗專項”科研項目類)》,將申請書(用A4紙打印一份,封面加蓋申請人所在單位公章)交至科技處403室,并將相應電子版材料:申請書Word版和蓋章后的掃描件一起打包壓縮發送至指定郵箱(kjc_zdxm@),另請申請人提前做好8分鐘的項目答辯PPT。(二)科技處、發展規劃處將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根據評審結果確定立項。(三)2022年度項目申請截止時間為2022年6月22日。(四)未盡事宜由科技處負責協調和解釋。六、材料報送地址與聯系方式聯系人:熊炤成地址:廣西大學新東園辦公樓四樓科技處403室聯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